原文: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428219.shtml
謝爾蓋.洛帕特尼科夫 — 數學模型方法實驗室主任,國立莫斯科大學合作學者,現任教于美國特拉華大學((UDEL)University of Delaware)。著作遍及物理學,聲學,地球物理學,數學,物理化學和經濟學等諸多領域,有數十篇關于地緣政治,政治評論和經濟分析的文章在蘇聯-俄羅斯大眾媒體上刊載。《生活水平對比:蘇聯1980與美國2008》一文完成于2009年。
生活水平對比:蘇聯1980與美國2008
作者:謝爾蓋.洛帕特尼科夫
譯者:KGB1986
從“改革”開始算起,24年過去了,我們國家的人均生活水平至今仍未能恢復到1985年的水準之上。鑒于此,在本文中,我們將以1980年的蘇聯經濟數據為基礎。還應當注意的是,1980年,正是衛國戰爭結束后的第35個年頭——而離“民主劇變”也還有十年有余。
在開始比較前,我想先揭露一至關重要的事實真相,而這個真相正是那些滿腦子豆腐渣的“高等人類” (譯者注,эльф=elf,這里指那些高傲,自視聰明,實際上帶有偏見且異想天開的人)所斷然回避的。那就是,蘇聯僅在1941年-1945年抗擊德國侵略的過程中就損失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國家財富,若細化到物質損失上,請看下面:
那些被德軍侵占的蘇聯國土,在戰前對于整個國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上面生活著占蘇聯總人口數45%的居民,為全蘇聯提供了33%的工業產值,47%的作物播種面積和45%的牲口(大型家畜),鐵路里程占全蘇鐵路總長的55%。
德國法西斯侵略者及其走狗在那里焚毀了1710座城鎮,7萬多個村莊。150萬棟房屋和建筑遭到徹底毀壞或受到部分破壞,致使2500萬人失去家園,無處容身。31850個工業企業被摧毀(其中尤為重要的是那些機械制造和冶金企業,在和平時期,總產品中近60%都是由它們生產的),還有數不清的小型企業和車間,1876個國營農場,2890個拖拉機站,98000個集體農莊,216700家商店,食堂,餐廳,和其它商業企業,4100個火車站,36000個郵政電報局,電話局,廣播站和其它通訊企業,6000家醫院,33000家診所,防疫站和治療所,976座療養院和656個度假地,82000個中學小學,1520個職業教育機構——技術學校,334個高等教育機構,605個科學研究所和其它科研機構,427個博物館,43000個圖書館以及167座劇院。
德國占領軍及其幫兇破壞、掠走了175000臺金屬切削機床,34000套擊錘——壓力機,2700臺采煤機,15000套風鎬,5百萬千瓦容量的水電設備,62座高爐,213座平爐,45000臺織布機及3百萬個紗錠。蘇聯最寶貴,最主要的工業基地蒙受了巨大的物質損失。
和平時期修建的122000公里鐵軌中的65000公里在占領之下遭到破壞,15800個機車頭,428000節車廂被擊毀。侵略者擊沉或俘獲了4280艘客運,貨運和內河擺渡輪船,艦隊技術支援船和4029艘無動力船只。26000座鐵路橋中有13000座被炸斷。有2078公里長的既有電報——電話通訊線路在淪陷期間被侵略者破壞和竊取。
蘇聯居民區遭到了慘無人道的爆破及縱火焚燒。2567000座城市居民住宅中有1209000座在淪陷期間被破壞,這些毀掉的城市住宅加起來占到了城市規劃居住面積的50%以上。在農村,1200萬個住宅中有350萬個在淪陷期間被破壞。
而如此慘重的浩劫與美國毫不相干,相反的,美國人還大發戰爭財,GDP獲得了增長。
自然,在“高等人”的病態大腦臆想中,蘇聯所蒙受的巨大損失是憑空復原,且不費吹灰之力的。然而,在這里必須再次指出,從“改革”開始算起,24年已過去,我們國家的人均生活水平至今還未能恢復到1985年的水準之上。
綜上所述,在進行對比時,我們有理由以1980年的蘇聯經濟數據為基礎,并且要清楚的是,1980年,正是衛國戰爭結束后的第35個年頭——而離“民主劇變”也還有十年有余。
還要注意第二點——蘇聯國民收入體系與美國國民收入體系間存在著差異。
上圖展示了2007年美國家庭的收入結構(按照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數據資料,單位:千美元)
根據這一收入結構柱狀圖,可以得出當今美國家庭的年平均收入為5萬美元左右。
我們會發現,收入結構柱狀圖的高低走向猶如兩個隆起,看似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下的“低層階級”構成了第一個,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上層階級”構成了第二個,“上層階級”得數目大約占了總人數的13%。而在過去的蘇聯,人們的收入結構分布卻是另外回事:真正意義上的“上層階級”并不存在,高收入家庭占有的比率迅速而又均勻地下滑。
與此同時須指出的是,“上層階級” 的大量存在導致美國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形一直被歪曲和掩蓋。首先,“上層階級”在外來訪問者面前歷來顯眼,而通常來講,也鮮有人去造訪那些相對貧困的地區。如此一來,美國“中產階級”就擁有了十分“引人神往”的轎車與洋房。但過去在蘇聯,能夠與“中產階級”對得上號的,恰恰是那些常有機遇外出訪問的人,此類人數量不多,收入水平換在美國至多算得上是“中下階級”。 這種收入結構的差異特性凸顯出蘇美兩國在貧富收入比(10%最富有居民的收入與10%最貧困居民的收入的比值)上存在著巨大落差。
知曉這樣的情形后,更為合理的比較方法便是:以美國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為參照,去與蘇聯中等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做比較。其實要算出美國這類家庭的實際平均年收入并不難,若去掉收入結構柱狀圖的峰值,即可得知他們的實際年均收入不超過4萬美元。
這個“4萬美元”就是我們在本文中用來衡量1980年蘇聯中等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標尺:眾所周知,1980年,蘇聯中等收入的兩口之家月工資為340盧布(平均月在職工資為170盧布),全年總收入約為4000盧布。那么單從數值上來看,2007-2008年美國中等家庭的收入(以美元表示)正好是1980年蘇聯中等家庭收入的十倍之多。
不過,這僅是表面上的比較而已,我們必須要去分析的是 ,1980年蘇聯盧布在生活消費計劃中的相對實際購買力,以及當今美元在生活消費計劃中的這一能力。
還必須要比較1980年蘇聯盧布的日常購買力與當今美元的日常購買力。
必須要比較蘇美兩國民眾日常開銷中,生活必需品在消費中所占的比率。
分析生活必需品也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分析那些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或必不可減少的商品。在此我將生活必須開支歸為了四大類:
1 購房支出
2 交通出行支出
3 食品支出
4 穿著支出
相對來說,前三類支出更具有“隨意”性,因為它們不受氣候限制,也不是“每天必須”。 穿著支出則更類似于長期性開銷。盡管衣物具有相對較高的“一次性”價格,衣物的使用期卻是足夠長的,因此在日常消費中占有的比重并不大。
當然,這樣的道理也能適用于其它一些商品,比如電視和家具:商品相對較高的“一次性”價格因它們自身的使用周期長而被“稀釋”——電視機只要未報廢就能看,家具可以一連放好幾十年。正是鑒于此,我們將對比范圍限定在最基本的,占必須開支比重大的日常消費項之內。
住房
1980年蘇聯住宅(租賃)價格
1. 莫斯科兩室“國有”住宅每月租金為 12.5盧布
2. 電話費 4盧布/月
3. 平均電費 0.02盧布/度
4. 不限量使用點燃起 2盧布/月
5. 暖氣 2盧布/月
2009年美國住宅(租賃)價格
1.在大城市租賃單臥住房的價格不少于700美元/月。知名網站www.realtor.com在亞歷山德里亞(華盛頓郊區)的最低租賃房價為900美元/月,面積590平方尺(少于50平方米)。1000美元/月以下價位的,僅有15棟位于遠郊的房子供出租。
http://www.realtor.com/realestateandhomes-search/Alexandria_VA/beds-1/baths-1/price-na-1000/type-rentals?sby=1 (譯者注:作者在文中給出來源網頁地址)
2. 固定電話費 36美元/月
3. 水費 30-50美元/月
4. 電費——按美國平均價格-0.11美元/度
5. 天然氣——根據用量而定。我個人,冬天三個月實際花費360美元,也就是說,120美元/月。實際上,暖氣和熱水也差不多是這個價格。
那么租房價格比例就是:
蘇聯兩室住宅月租金總額為25盧布(譯者注:按兩口之家算的)
美國單臥住宅月租金為1000美金(譯者注:租賃價格固定,兩口之家,或是單身都沒有影響)
這樣的話,比例為:1000:25=40。也就是說,在住房方面,1蘇聯盧布的購買力大約等于當前40美元的購買力。
交通出行
在比較交通出行開支前,須說明一點:這里的必須開支僅限于正常情況下,以最快速度,最短時間達到目的地所需的費用。
此處我們再次遭遇了模式上的差異:在美國,大城市以外的公共交通幾乎不存在,原因是工作地通常離居住地遠不止十英里,而是幾十英里(譯者注:1英里約等于1.6公里)。所以我們在這里僅就大城市中的公共交通進行探討。
1980年,莫斯科所有類型公共交通工具的月票價格為3盧布。
2009年的紐約沒有電車和有軌電車公共交通運輸。公共汽車的作用僅限于運送乘客到達地鐵站周圍。地鐵站范圍以外的公交線路,據我所知,是沒有。地鐵與公共汽車月票的價格為80美金。
私家車對于美國的含義:在美國,人人都不得不購買轎車用于上下班,購買轎車的開支被視為是必須的。這不同于在蘇聯,是否擁有私家車是一種自由選擇,沒有轎車,也還有另外的出行方式可供選擇。
在美國,轎車的年平均行駛里程為12500英里(譯者注:大約2萬公里)。轎車完全報廢前大約能行駛10萬至12萬英里的路程(譯者注:160000公里至192000公里)。也就是說,十年的期限中需為轎車支出費用。根據統計,轎車均價2萬美元,那么每年需支出2000美元。除此之外還要加上油費:一臺中低級品質的四缸發動機每30英里(譯者注:約等于48公里)耗油1加侖(平坦路面上),它的全年總耗油量便是12500:30 = 416加侖。油價為2美元/加侖,全年的油費就為832美元。將相關數據加起來:每月用于轎車的開支總額=月固定開支+每月油費=236美元。最后還要為轎車購買必須的保險,否則上路行駛將構成違法:保險的最小額度(保險是一次性的,所以僅涵蓋部分開支)為60美元/月。那么所有相關數據綜合起來看,在美國駕駛轎車的月最少開支為300美元。
在交通出行費用比例上:蘇聯盧布的購買力大約是當前美元購買力的30倍至100倍。
美國的窮人住宅,如今這樣的房子在亞歷山德里亞要賣523900美元(經濟危機期間)
食品
由于飲食習慣的差異,要比較食品上的支出是有些難度的,但至少有兩類方法可以使用:
第一類,分析蘇聯(廣泛存在的)公共食堂的午餐均價與美國最流行食品的均格。
在美國最便宜的《麥當勞》連鎖店中吃一頓:有夾生菜的漢堡,肉餅(譯者注,肉類和淀粉混合制成的大肉丸子),油炸薯條以及一杯汽水——碳酸飲料,要6-7美元。
在蘇聯公共食堂吃一頓含三道菜的午餐:紅甜菜湯,陶罐燉肉,沙拉,再外加一杯咖啡或一杯茶,只要0.60盧布。而最便宜的午餐是:湯,肉餅配土豆泥或是配蕎麥飯——只要0.32盧布。
所以“Big Mac”(譯者注:Big Mac,麥當勞販賣的一種漢堡包,其名稱意為巨無霸)比例是:10-20 ——1蘇聯盧布相當于如今的10美元或20美元。
第二類方法,比較具體食品的單位賣價
土豆價格上的比例:1980年的蘇聯,土豆價格為每公斤0.1盧布。2008年的美國,土豆價格為每磅0.5-0.9美元(譯者注,1磅約等于0.5公斤)或每公斤1-2美元。此等條件下,蘇聯盧布的購買力是如今美元的10-20倍。
肉類價格上的比例:一些年份由于實施商店半價銷售而導致蘇聯國內的肉類供應緊張,但市場上的肉類價格卻一直維持著每公斤4-6盧布的價格,相對于今日美國每公斤8-15美元的肉價,可以有把握的講,比例是2-4(既如今的2-4美元才相當于過去的1蘇聯盧布)
面包價格上的比例:一條450克的白面包在蘇聯的售價是0.13盧布。同樣的白面包在今日美國的售價卻是1.5-3美元。經過換算,比例為10-20
還有類比例換算方法——比較家庭每月食品開支
蘇聯家庭的每月食品開支穩定在人均60盧布(三口之家算180盧布)
美國的三口之家每月在食物的支出為800-900美元—— 也就說說人均250-300美元。根據這一方法得出的換算比,可以認為,1蘇聯盧布相當于如今的5美元。
穿著
要針對穿著支出來計算蘇聯盧布的購買力十分之復雜,但從主要的方向入手,可以確信,購買鞋子時,比例為3-4 —— 1蘇聯盧布可以當如今的3-4美元來使用(購買同等質量的鞋子時),女靴的價格是例外,在某些情況下購買女靴時,換算比還會上升到10(在美國,冬季保溫女靴的價格是500-700美元)
同樣的,在購買衣物——如男式大衣,西裝上衣時,比例大致也為3到4。
結論
結論就是:1蘇聯盧布在用于交換不同類別商品和服務時,其購買力相當于如今的3美元,4美元,甚至是100美元。
核算了各種消費支出的不同比例后,得到了這樣的結果:1980年的1蘇聯盧布平均等于如今的10美元。美國人今天的生活水平,如不包括高收入群體,和1980年的蘇聯普通居民差不多。
過去正是由于錯誤地拿蘇聯中等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去和美國高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及其不重疊的優先報酬(譯者注,指美國高收入群體斂財方式多樣化且相對窮人具有優先權)做比較,才造成了蘇聯美國生活水平上的差異假象。在蘇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一定能劃歸到高收入群體中(比如,1980年,蘇聯科研工作者的平均工資水平就低于建筑工作者,交通系統員工和工業工作者的平均工資水平,僅排在第四位),而在當時的美國,高收入群體中的絕大多數人有高等教育背景。
不過為了公平,還須講清楚,什么是工作條件——算在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頭上的又一項“成就”。事實上,在斯大林時期,甚至是戰爭期間,工程師的平均工資都是工人平均工資的6倍,而教師——教授的平均工資是工人平均工資的6倍到7倍多。斯大林對于知識分子的態度可以用位于索科爾山(譯者注,意為金鷹山,莫斯科市區一地名),莫斯仁克(譯者注,莫斯科市郊區的科學院士城),銀松林(譯者注,位于莫斯科河畔,莫斯科市西郊的森林高地),別列捷爾基諾(譯者注,位于莫斯科州列寧區的城鎮),克利亞濟馬河畔(譯者注,奧卡河的左支流,流經莫斯科州)和其它類似地點的院士——教授別墅來評判。這些別墅在今天的俄羅斯已經漲到了百萬美元的價位——美國的任何一個教授都不可能買得起。
這就是真實的現實,而非“高等人”所想的現實。
當然,并不是說蘇聯不存在任何問題,然而“改革”的最新進程已告訴我們,與今日俄羅斯聯邦靠抬升物價去消除那臭名昭著的短缺,以及絲毫不顧及人們在各個方面消費能力萎縮這一事實的做法相比,過去的那些問題簡直微不足道的——看吧,如今的肉價都已翻了兩倍,難道小轎車還能幸免?
除了那些完全呆了的人,誰也不會嘗試推翻這樣一個再明顯不過的事實。唯獨有必要再提下房子的事,因為有兩人發表過這種言論:“在美國,大多數人都擁有私人住宅。”,年輕人和父母是分居的。
就這種言論,我想引用弗.恩格斯講過一句名言來提醒大家:“把鞋刷歸入哺乳動物,它也不會生出乳腺來?!?/p>
為什么要這樣說呢?因為自有住房在美國“屈指可數”。通常是認為66%的美國人“擁有”私人住宅(而剩下的人全是租房?。欢聦嵣纤麄円粺o所有。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靠舉債貸款來買房,還要作抵押。房屋產權其實是作為放債人的銀行所有:購房首付占房屋總價的7-8%,還款期30年。這意味著貸款全部償付前,人們為每一美元的債務要向銀行實際支付2-2.5美元,債務支出總額中有三分之二是“純粹的租金”。還有兩點:首先要講清楚的是——“金錢的租戶”(譯者注,指貸款購房的人)被稱作是房屋的擁有者,不同于通常意義上的房屋租戶,他本人須對房屋結構全權負責:房頂破了,是他負責,馬桶壞了,也歸他管。一般情況下,租賃房屋的相關維修費會預估到租金里,但在貸款購房時,這類收費卻會換種面目出現——更準確的說,是以支付給保險公司的保險金形式出現。如此一來,房屋真正的擁有者——銀行就不必為屬于它的房子承擔任何維修責任。
其次,貸款的分期支付受限于特定的方式:“金錢的租戶”頭五年僅能支付銀行利息,五年中償付的總金額僅相當于銀行附加額外收入總額(譯者注,銀行利息總額)的三分之二。五年后才可以以最低額度償還債務本身,而直到到貸款期末尾時才能夠全部償還完畢。這意味著,頭五年,人們實際上僅是銀行持有房屋的租戶,并且還要承擔一切修繕義務。
最可笑的是,五年——正好接近于房屋持有的平均時間。通常,中等收入的美國人因工作關系,每5-7年便會搬一次家。那么結果就是,貸款買房相當于租房,還成了“租房專業戶”。
還有另外種情況:如果貸款還完了,會發生什么?獲得產權?——答案是:所有者真的會得到一棟至少受過最低限度大修的折舊房屋,當然修繕費用已經值得上一棟新房子了。
換句話說就是,“自有房產”——事實上純粹是扯皮。
怎么樣?再順便說下汽車產權:汽車貸款分五年償付。而五年后,汽車的機械折舊率會是75%,因為它已達到中等——最大行程。
現在明白了吧,高雅的《所有者》稱謂麻痹著人們的心靈,其實那與現實沒有任何的,哪怕一點的關聯。
還有一種的言論是——在蘇聯存在著美國所沒有的聲名狼藉般的緊缺。
這話根本就不對,1980年,食物及其它商品能夠完全自由地在市場上購買,僅僅是人們不愿意那樣做。人們寧愿在商店中尋找國家定價的商品,也不愿意按市場價格去購買。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著更嚴重的誤區。
這就是(不清楚):商店貨架上商品空缺帶來的不便不能等同于貧窮和低消費。相反,柜臺上的琳瑯滿目并不意味著富足。
實際消費是一種符合事實的尺度,而非貨架上的表象。
就是這么回事: 所有基本類別商品(汽車消費可能除外)的消費,特別是食品消費上,新俄羅斯都落后于蘇聯。這個甚至連改革派都不否認。也就是說,當今俄羅斯人實際上——在豐盛的貨架面前——變得更加貧窮了,不如供應緊張條件下的蘇聯時期。絕對意義上的最大消費是在1985年實現的。
當然,這不是為商品緊缺辯護,然而,這清楚的指明了供應緊張與豐富——既生活的水準——是呈現在質的不層次中。
這個道理不僅適用于蘇聯與新俄羅斯的比較,對比蘇聯與美國時也同樣適用。今日美國豐富的貨架不代表美國大眾消費水品就高于1980年蘇聯的群眾消費水平。
一些人存在著這樣詮釋事物的傾向:供應緊張即貧窮,沒有供應緊張=高生活水平——這是欺騙,這種論調就象在說:貸款買房的人才是房屋真正的所有者。
第三類人的言論最有趣:好吧,您證明了,從滿足基本消費的角度來看——蘇聯中等收入的居民過得至少不比美國的中等收入居民差(除了“上層階級”)。但生活水平絕大部分意義上是絕對于“奢侈度”的,也就是說,要看人們能不能夠讓自己去享受主要的高端消費。
好吧,正如我們見到的那樣,根據基本生活支出比例,1980年蘇聯人的家庭平均收入大致與2008年美國人的中等收入持平(如果將美國“上層階級”排除在分析之外)。因此,自由支配的余額差不多也一樣,我們可以計算這些余額在具體項上的比例,并將它們用來比較。
這時,我們會發現兩國人在消費習慣上的驚人差異,但也只會得到一個結論:在用于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如參加兒童(興趣)小組,觀看話劇,音樂學院演出,看電影,讀書和休閑的時候,蘇聯盧布的價值是美元不可比擬的。
比如說,美國高水平但收費異常昂貴的高等教育與蘇聯完全免費的優質高等院校教育就不可比。想想蘇聯盧布的價值會是美元多少倍?——現在美國最一般大學的全年學費為3萬美金(畢業時共花費15萬美元),名牌大學全年學費為6萬美金或更多(畢業時共花費25萬至30萬美元),還不包括住宿費用,而過去的蘇聯高等院校教學近乎免費,學校還會授予40-45蘇聯盧布的獎學金,宿舍住宿每月僅收3-5盧布…
又該如何去比兒童教育呢?——在美國,參加為期一周的夏季數學培訓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需花1000美元左右。那么相比之下,過去蘇聯為期一年的提高班,少年宮、文化宮的各種課程是不是相當于“一文不值”了?
不過,還是有東西可以拿來具體比比的。
過去一張莫斯科音樂學院演出的前排票價是3盧布60戈比(譯者注,1盧布=100戈比),而這類演出在美國應該是沒有。如果有誰對這方面較為了解,歡迎指正。在紐約倒有一個類似的卡內基中心。
這里找到了費城交響樂團演出的最新票價:
http://www.tickco.com/schedule/philadelphia-orchestra/april-7-at-8-pm/
最便宜的票要97美元,包廂需300美元。
這就意味著:比例是100。(譯者注,在此等條件下,1蘇聯盧布實際等價于今天的100美元)
過去蘇聯電影院票價并不統一——從0.25盧布到0.6盧布不等(相對于新俄羅斯和全世界的最低價)。而在美國,電影票價6美元起。因此比例最少是10,若拿廉價票來比較,則比例可達到24。
度假休閑。在美國,帶薪休假一般是三周的時間,在蘇聯則是四周。比較度假上的花費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據我所知,療養院、度假地,在美國也是沒有的,有的是游輪和火車旅行。通常,前往佛羅里達游玩一周需花費至少600美元(還要外加迪斯尼世界的門票70美元/人),這還不包括飲食在內。而過去到雅爾塔療養4周的花費是120-150盧布,包含三餐,提供免費體檢和免費治療。
因為這里的比例至少是2400/120=20倍。
書籍。蘇聯流行書籍的發行量以幾十萬計,是當今美國書籍發行量的十倍。此外,80年代的蘇聯還出現過小說類書籍的供應緊張,原因就是書籍本身極低的售價。珍本書籍在蘇聯的售價是2盧布多,而同等的書籍在美國要賣幾十美元。
這就意味著:比例不少于20。
若再談到蘇聯極其豐富的科學技術書籍——無論是國內著作,還是翻譯作品,比例將會更大。蘇聯科學技術書籍的售價一般不會超過3盧布(基本的價格范圍是1.50-2.50盧布),而美國同類書籍的售價常常是幾十到幾百美元。
換句話說就是:一切與蘇聯人自我提高有關的商品,即使不比美國的同類商品便宜百倍,也能便宜個幾十倍,自我陶冶這個詞對于蘇聯人來說更具有現實意義。
當然了,蘇聯也確實有在比例上“輸給”美國的時候——那就是非生活必需商品的消費。(譯者注,可以理解成奢侈品的意思)
這類比例大致是1-2:1980年的1蘇聯盧布僅能等同于如今的1美元或是2美元。而根絕我的觀察,近乎均等的比例是基于某幾類的服裝和鞋子消費數據得出的。換句話說就是:基于工資收入量來分析,非生活必需商品的價格對于蘇聯人來說更貴,實際比現在美國人所承受的價格高出5到10倍。
美元貶值已持續近30年,那么1980年時,蘇聯盧布對于一些非生活必需商品的購買力可能會達到當時美元的4-5倍。這也大致與那時的黑市價格相吻合。
但造成比例近乎均等這一狀況的唯一原因是:蘇聯出國公民的興趣僅會集中在非生活必需商品上——而這些人既沒有租房負擔,也不用養車。于是關于盧布真實效用的幻像就形成了。還有就是:為了節約開支,蘇聯公民在前往西方國家時通常都自帶食品。盡管這清楚地表明了食品價格在蘇聯國內更為低廉,但還是無法糾正有些人完全錯誤的印像。直到現在,這些人還保持著他們“阿郎若德”式的不學無術。(譯者注,Оранжоид-“阿郎若德”指的是那類人——雖講著俄語,以俄式思維解讀事物,在俄羅斯文化熏陶下成長,卻最終強烈地厭惡著俄羅斯的一切,并否認自己是俄羅斯人。)
那么結論歸總起來便是:蘇聯人在個性發展上的成本要比美國人的成本大概低兩倍半,那時是真的“唯物主義”——而在非生活必需消費上,美國人的消費成本要比蘇聯人的成本低5到10倍。
也就是說:1980年蘇聯基本類商品的價格與如今美國同類商品的價格相比,要低50倍到100倍。而今天美國最高端消費商品的價格與1980年蘇聯此類商品的價格相比,要低5-10倍。
孰輕孰重,大家按照自己的見解作出選擇吧。
并且:要想精準對比1980年與2008年,實際上是不可行的——拿來作比較的兩個年份間相隔了近30年!也不能忽略時間跨度所能帶來的巨大進步,就拿蘇聯來說吧,它任何一個時期的生活水平與之前的三十年相比,都是取得了長足發展的。
文章來源:http://sl-lopatnikov.livejournal.com/185400.html?page=1#comments
Сергей Лопатников’s Microblog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