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青年中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丁軍 李世輝
【內容提要】蘇聯解體以后,蘇聯這塊馬克思主義故土上的人民大眾、特別是那里的青年是否還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問題,引起國內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本文以烏克蘭共產黨的親密助手烏克蘭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為對象,考察了其由更名、重建、分裂到逐漸壯大的發(fā)展歷程,其指導思想、綱領宗旨、奮斗目標和在國內外的主要社會活動。展示出前蘇地區(qū)青年仍然信仰馬克思主義社會現實之一斑,嘗試回答上述備受關注的問題。
一、蘇聯解體以后烏克蘭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的發(fā)展歷程
烏克蘭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以下簡稱烏列寧共青團)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是1919年6月在基輔市舉行的第一屆烏克蘭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大會上宣布成立的。多年來,我國習慣將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為“蘇聯共青團”,烏列寧共青團作為“蘇聯共青團”的組成部分而存在。1991年“8.19”事件以后,蘇聯劇變解體加速,同年10月“蘇聯共青團”召開了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宣布該組織自行解散。此后,烏列寧共青團經歷了更名、重建、分裂與逐漸壯大的發(fā)展歷程。”
首開烏克蘭政治多元化先河的是1990年3月舉行的允許反對黨參加的議會選舉。“隨著政治氣候的變化,烏列寧共青團中已經涌動著的政治多元化暗流凸顯出來,激進派提出了擯棄國家對青年運動的壟斷,青年有權被聯合到其他組織之中等口號。烏列寧共青團開始放棄自己在國家青年運動中的壟斷地位,尋求青年運動的多元化。5月,烏列寧共青團更名為烏克蘭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擁護民主社會主義青年)。6月召開的烏列寧共青團第二十六次代表大會上,政治多元化走進團組織內部,40余名非共青團員、持非共產主義理想的青年人成為擁有表決權的正式代表。大會宣布了三個終結:終結共青團對青年運動的壟斷;終結他們認為己經教條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終結共青團在思想上和組織上對共產黨的隸屬關系。
1991年8月30日,最高拉達主席團宣布禁止烏克蘭共產黨活動,該黨被正式取締。隨后,最高拉達主席克拉夫丘克向烏列寧共青團提出必須在9月中旬前召開代表大會從組織名稱中刪除“共產主義青年團”字樣的要求,否則將沒收其全部財產。烏列寧共青團按此時間表召開了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關于將烏列寧共青團更名為烏克蘭青年組織聯盟的決定。1991年10月9日,烏克蘭青年組織聯盟在國家司法部門正式注冊。
獨立后的烏克蘭并未出現人民期盼已久的繁榮,反而患上了種種“獨立后遺癥”,經濟困難不斷、政治危機四伏。青年人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例如失業(yè)與犯罪率上升、公民意識與責任感淡薄、遠離政治與缺乏心靈歸屬感等。這時,懷念蘇聯成為大眾化普遍現象,其中包括青年人對烏列寧共青團的懷念。于是,原烏列寧共青團的部分領導人和團員開始在全國各地積蓄力量,著手重建共青團組織。
1993年1月9日,烏列寧共青團重建大會在烏克蘭頓涅茨克市召開,即烏列寧共青團第二十八次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關于恢復烏列寧共青團活動的綱領性聲明,宣布自己是“蘇聯共青團”思想與傳統的繼承者,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堅持共產主義的奮斗目標。會議選舉瓦西里•薩溫為團中央第一書記。現任烏克蘭共產黨領袖彼得•西蒙年科當時以全烏克蘭共產黨人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出席了會議。烏列寧共青團重建的全面工作是在第三十次代表大會上完成的。
1994年5月21日烏列寧共青團召開了第三十次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團的章程,其中包括“對當代世界的總體認識”、“我們的目標和面臨的任務”以及“實現的途徑和方式”等幾部分。團的章程中明確規(guī)定,團的基本任務是促進馬克思列寧主義學說在青年人中創(chuàng)造性地宣傳和發(fā)展,遵循社會公正、人民政權、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原則對青年人進行教育。大會選舉了團中央委員會、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尤里•費科金任團中央第一書記。此時,烏列寧共青團組織己在全國19個州重建,擁有團員5000多人。團的三十大以后,烏列寧共青團為獲得國家法律認可而積極斗爭,1997年5月,在烏克蘭共產黨等左翼政黨強有力的支持下烏列寧共青團得到國家司法部門的正式注冊。
截至2009年,烏列寧共青團又召開過六次代表大會。一般在大會上討論全團面臨的政治形勢與基本任務,交流各地區(qū)組織的信息與工作經驗,提出當時的主要任務和活動要求,修改團的章程和行動口號,改選團的主要領導人等。2000年11月第三十三次代表大會上選舉安德烈•波利特為團中央第一書記;2006年 12月第三十五次代表大會上選舉耶夫根尼•查理科夫為團中央第一書記。此時烏列寧共青團共有團員6883人,平均年齡為 16.5歲,有78個市委會、154個區(qū)委會。隨著烏列寧共青團組織的發(fā)展壯大和社會影響力的提升,其代表大會越來越受到相關國際組織的關注,2003年召開的第三十四次代表大會,來自亞洲、拉丁美洲、歐洲國家的8個共產主義與進步青年組織的代表應邀參加,14家媒體對大會進行了報道;2006年召開的第二十五次代表大會,俄羅斯、古巴、摩爾多瓦和希臘的共青團組織派出代表參加。
2009年12月12日,烏列寧共青團召開了第三十六次代表大會。大會聽取并討論了團中央委員會、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關于2006—2009年期間工作情況的報告。明確當前全國所有共青團組織的重要任務,就是支持烏克蘭共產黨領袖彼得•西蒙年科作為候選人參加烏總統選舉,并通過了支持西蒙年科競選告烏克蘭青年書。大會強調要在青年人中加強共產主義思想宣傳,配合烏共開展活動,通過在全國各地建立政治教育系統、建立團中央機關報記者站、建立機動宣傳隊等辦法加強團中央和地方組織的思想與宣傳鼓動工作。會議選舉年僅23歲的原烏列寧共青團日托米爾州第一書記亞歷山大•普里夏日紐克為團中央第一書記。“
烏列寧共青團的重建與發(fā)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曾于2000年、2001年相繼發(fā)生分裂。
第一次分裂源于黨與團的關系、團的獨立性等問題上的分歧。反對接受烏克蘭共產黨全面領導的原烏列寧共青團領袖奧列格•博任科、亞歷山大•斯塔里涅茨率領其支持者從組織中分離出去,另起爐灶。于2000年3月11日在首都基輔召開了同烏列寧共青團相對立的青年組織烏克蘭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大會。
第二次分裂源于烏列寧共青團基輔市組織內部的派系斗爭。2001年5月,烏列寧共青團基輔市第聶伯羅夫斯克區(qū)組織領導人亞歷山大•米納科夫帶領基輔市一半以上的區(qū)組織從烏列寧共青團中分離出去,成立了全烏克蘭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經過兩年多的準備,2004年2月22日全烏克蘭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召開了成立大會。
二、烏克蘭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的主要活動
近十年來,烏列寧共青團積極開展各種社會活動,努力擴大自己在青年人中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
1.積極宣傳與捍衛(wèi)蘇聯歷史,對青年人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
烏列寧共青團作為蘇聯共青團的繼承者,對國內徹底否定蘇聯歷史的各種言行持堅決的反對態(tài)度,注重通過對蘇聯光榮歷史,尤其是對蘇聯共青團傳統與功績的宣傳,來教育、感召、引領現代烏克蘭青年。呼吁廣大青年學生不要拘泥于教材和為資產階級服務的大眾傳媒的宣傳來評價蘇聯。他們認為,蘇聯共青團的傳統與功績,不僅僅是歷史,更是對現代青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有意義的范例。
在宣傳蘇聯共青團的傳統與功績對現代青年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烏列寧共青團的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卞要方面:一是積極爭取在全國范圍內慶祝蘇聯共青團成立周年紀念日。1999—2009年,在烏克蘭共產黨的大力支持下,烏列寧共青團多次向最高拉達提交在全國范圍內慶祝蘇聯共青團成立紀念日的方案,其中五次獲得批準。二是成立共青團演講團。中小學生是共青團演講團的主要聽眾。通過演講,使正在成長的一代青少年了解蘇聯共青團的活動及其對國家發(fā)展的歷史性貢獻。同時,演講團也向聽眾宣傳當今共青團的任務與目標。“三是舉辦蘇聯共青團成就圖片展。這是在用蘇聯共青團的傳統與功績對青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極為形象與具體的措施。最為重要的是他們邀請了那些歷史的見證者——蘇聯時期的老共青團員擔當講解員。該組織十分重視發(fā)揮老共青團員、衛(wèi)國戰(zhàn)爭老戰(zhàn)士的作用,時常舉辦他們與青少年的見面活動。
烏列寧共青團還就正確理解蘇聯歷史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專門成立了共青團放映隊,深入偏遠地區(qū)放映有關西方國家對蘇聯進行“和平演變”的影片,目的在于使人們對蘇聯解體的原因,乃至蘇聯歷史有全面客觀的認識。1991年3月17日,蘇聯人民曾經就蘇維埃聯盟繼續(xù)存在與否舉行了全民公決,結果表明76.4%的投票人贊成保留蘇聯。每年3月17日,烏列寧共青團都會開展各種宣傳活動,紀念這次全民公決,力圖喚起人們對當年大多數公民贊成保留蘇聯這一歷史事實的回憶。
2.積極參加國家重要的政治活動,擴大自己在國內政治舞臺上的影晌
總統、議會與地方蘇維埃選舉是獨立后的烏克蘭十分重大的政治活動,也是各種社會組織彰顯自己實力的重要平臺。烏列寧共青團作為烏克蘭一支重要的青年社會組織同樣也積極參與以上選舉活動,只是視自己為烏克蘭共產黨的青年助手和后備軍,作為共產黨的組成部分參加。在歷次競選中烏列寧共青團雖然沒有獨立的競選綱領,卻有形式多樣的競選活動。
共青團宣傳隊。每逢國家舉行重大選舉活動,烏列寧共青團都會成立共青團中央與地方宣傳隊。這些宣傳隊深入工廠、學校、商業(yè)點和居民區(qū),宣傳烏克蘭共產黨的競選綱領,為其贏得了不少選民,尤其是青年選民,使自己成為烏克蘭共產黨參加競選的鼓動者和宣傳隊。
共青團機關報。烏列寧共青團機關報《新思潮》也積極參與選舉活動,登載反映選舉活動中共產黨、共青團的立場與主張的文章,報道與競選相關的各種信息。針對2004年總統選舉,該報專門發(fā)行6萬份。為服務2006年議會選舉,僅3月份一個月內就發(fā)行報紙30萬份。
共青團觀察員。許多烏列寧共青團團員在地方選舉委員會中工作,他們時常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投票和計票過程的監(jiān)督。在外國產青團國際觀察員的大力配合下,通過媒體揭露了破壞選舉法的大量事實。
共青團議員。也有烏列寧共青團員在各級議會選舉中當選為議員。2002年地方蘇維埃選舉,該組織推舉了近300名團員作為候選人。最終55人被選為地方議員,其中市蘇維埃議員8人。2009年底,在烏列寧共青團內有4名最高拉達議員,有200多名各級地方蘇維埃議員。烏列寧共青團三十四屆和三十五屆團中央第一書記均為最高拉達議員。
3.積極開展國際交流活動,擴大自己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
烏列寧共青團在前蘇地區(qū)左翼青年組織創(chuàng)建和運行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蘇聯解體“蘇聯共青團”被瓦解兩三年以后,前蘇地區(qū)不少國家都重建了宣稱自己是“蘇聯共青團”繼承者的左翼青年組織,它們萌生了建立聯盟的欲望。1995年,在烏列寧共青團倡導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共青團組織的領導人共同簽署了關于建立共青團組織聯盟—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文件,即“創(chuàng)建C KO—BJIKC M的原則性聲明”。該聯盟作為前蘇地區(qū)共產主義青年組織的協調機構和左翼青年運動中心,終于在2001年4月成立,主要包括6個國家的共青團組織,即俄聯邦共產主義青年聯盟、烏克蘭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白俄羅斯共和國青年聯盟、摩爾多瓦共青團、亞美尼亞共青團、格魯吉亞共青團,時任烏列寧共青團第一書記的安德烈•波利特當選為首任中央委員會主席,領導該聯盟的全面工作。到2008年底,該聯盟總人數超過50萬,包括1.5萬個基層組織。2009年3月末,鑒于烏列寧共青團對共青團組織聯盟活動的積極表現和自身建設狀況,CKO-BJIKCM全體會議決定,將該聯盟的協調中心從莫斯科遷至烏克蘭首都基輔。
烏列寧共青團視參加國際青年活動為拉近同全球進步青年組織距離、在國際舞臺上樹立威望、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機會。例如,一直積極參加世界青年與大學生聯歡節(jié)。世界青年與大學生聯歡節(jié)始于 1947年,是世界左翼青年組織的不定期活動。1997年、2001年和 2005年烏列寧共青團分別派代表團參加了在古巴、阿爾及利亞、委內瑞拉舉辦的第十四、十五、十六屆世界青年與大學生聯歡節(jié)。在第十五屆世界青年與大學生聯歡節(jié)上,烏列寧共青團提出了為共產主義青年組織建立國際信息中心和創(chuàng)立青年共產國際等建設性意見,引起各國代表的強烈反響。此外,烏列寧共青團也積極參加其他國際青年活動,例如古巴的團結與友誼論壇、國際青年夏令營即“友誼”聯歡節(jié)等。
4.積極組織青年人的業(yè)余活動,形成和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
伴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轉型,在烏克蘭青年當中也滋長了種種消極現象,例如嗜煙、酗酒、吸毒等。督促青年人遠離這些惡習,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烏列寧共青團主要活動內容之一。其基本實現途徑是引導青年人的業(yè)余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在這方面該組織開展的三項活動最引人注目。
一是開展星期六義務勞動。至今烏列寧共青團仍然保持著蘇聯時期星期六義務勞動的優(yōu)良傳統,以使廣大青年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增強公民意識和責任感。星期六義務勞動的場所一般是同蘇聯歷史尤其與蘇聯共青團歷史有關的紀念地、紀念碑、共青團公園等。另外,星期六義務勞動也成為該組織在重大節(jié)日前的慶祝和紀念性活動。例如為迎接烏列寧共青團成立90周年,從2009年4月份開始,該組織就發(fā)動全體團員及其他社會青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星期六義務勞動活動。”
二是組織共青團杯足球比賽。在烏列寧共青團內活躍著許多支共青團員足球隊,每年由這些足球隊牽頭舉辦不同級別的共青團杯足球賽。截至2009年,在首都基輔共舉辦過兩次烏列寧共青團中央委員會杯足球賽。該組織認為舉辦共青團杯足球賽帶來了諸多正面效果,例如,增進了共青團足球隊與其他青年足球隊間的友誼;加深了廣大青年對烏列寧共青團的了解;擴大了烏列寧共青團在青年人中的影響;提高了青年人的身體素質等。
三是舉辦搖滾樂聯歡節(jié)。現代搖滾樂簡單、有力、直白,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深受精力充沛、擅長運動的廣大青少年喜愛。烏列寧共青團抓住青年人喜愛搖滾樂的特點,在烏克蘭共產黨等組織的幫助下,分別于2006年10月在頓涅茨克州馬里烏波爾市、2007年9月在頓涅茨克州馬托爾斯克市舉辦了第一屆、第二屆全烏克蘭青年搖滾樂聯歡節(ji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調動了青年人的音樂潛能,又豐富了青年人的業(yè)余文化生活。此外,該組織每年還會舉辦多次地區(qū)級的青年搖滾樂聯歡節(jié),例如 2008年9月,烏列寧共青團就舉辦了文尼察市青年搖滾樂聯歡節(jié),共有28支代表隊登臺演出。
(《環(huán)球視野》第323期,摘自2010年第7期《馬克思主義研究》)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執(zh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