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5日參考消息
《法國恢復務實親華外交》,路透社巴黎11月4日電,法國《解放報》11月3日報道。很明顯,在法國上下頻頻出現大罷工的時期,中國國家主席的訪法活動,特別是中法兩國簽訂的合同、協議,表現出中國方面對薩科齊政府的支持態度。因此,這次外交活動對法國薩科齊政府的意義極為重要。當然,中國現在也非常需要搞好和歐盟的關系,特別是和西歐的關系,因為中國現在承受到越來越大的來自美國的壓力,如果再不搞好和歐盟、俄羅斯等大國的關系的話,那么光靠中國自己是絕對無法抵抗美國的。因此,現在只有充分利用美俄、美歐之間的矛盾,加緊做好和歐、俄的在反對美國霸權一事上的統戰工作,盡量設法讓歐、俄來分擔一部分來自美國的戰略壓力。不過,中國自己也要清楚,歐盟現在正處于整合的關鍵時期,因此它和中國的接近也是為了讓中國分擔一部分美國施加在它身上的壓力。
如果,中歐彼此的接近都只是為了讓對方分擔一部分自己所承受的來自美國的壓力,而不是為了打倒美國霸權而主動去承擔一部分對方受到的來自美國的壓力的話,那么這種離心離德的合作是不會達到預期目的的。之所以這么說,就是因為中歐在對待自己和美國的關系上總還保留著很大的幻想,一個希望實現中美共治,另一個希望實現歐美共治。美國只要稍微給個笑臉,另一方就會馬上倒向美國,完全只是從短期的既得利益出發來考慮問題,而缺乏一個長遠的以打倒美國霸權為目標的戰略考慮。因此,我們發現,美國盡管自己經歷了一場很嚴重的經濟金融危機,但是,卻沒有受多少傷,特別是其國內的階級矛盾并沒有被激化,而反過來,中國和歐盟所受的傷害卻極其嚴重,不僅喪失了危機爆發后所獲得的那一點點斗爭的主動權,而且連自己的老本都開始進一步被美國侵蝕。這次美國再一次啟動量化寬松政策,實際上就是再一次發動了對非美世界的財富掠奪行動,而且,誰和美國的貿易關系密切,誰被掠奪走的財富就越多,可想而知,中國和歐盟自然會成為重災區,尤其要警惕的是,美國不僅將自己的經濟金融危機轉嫁到了中國、歐盟的頭上,而且這種危機已經開始向社會政治危機演變,這一點在歐盟已經越來越明顯了,中國國內的形勢也頗為嚴峻。對美國而言,通過制造非美世界的社會政治動蕩,從而破壞非美世界的投資環境,進而逼迫國際資本從新流回美國避難,最后完成資本向美國集中以將美國從危機中解脫出來的戰略任務。
中歐等非美世界在此問題上容易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就是會想當然地認為本國的社會政治動蕩都是由本國的原因造成的,并不怎么考慮外部因素的影響,即使考慮了,也只作為次要因素。比如這次法國大罷工,媒體只關注到薩科齊政府對福利制度改革這個原因,把引起法國大罷工的原因歸結到法國內部。但是,我們要問一個問題,為什么引爆這次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美國在延長退休年齡的問題上反而沒有處于歐洲的法國那么緊迫?為什么美國國內的輿論總是圍繞如何增加福利做文章,而沒有像法國那樣總是圍繞如何減少福利做文章呢?當然,我們知道,美國的醫療改革名義上是為了增加民眾的福利,實際上卻是增加了民眾的負擔的。但是,美國,這個引起危機的罪魁禍首,自己并不敢公開宣傳減少福利這種事情,它總是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去達到目的的,當然,在中期大選結束后,美國很可能會把延長退休年齡的問題提上議事日程。不過,我們關注的焦點是在為什么美國在此方面所受到的壓力會小于法國?除了美國利用自己的霸權地位將危機盡可能的轉嫁了出去外,似乎沒有別的什么可信服的理由能夠解釋這一矛盾現象。因此,可以這么說,法國國內的社會政治動蕩之所以會產生,其主要原因是來自美國而不是來自薩科齊政府,正是因為法國在經濟金融上受美國的節制,所以,法國不可能獲得像美國那么大的調整空間,法國政府也正是因為在經濟金融方面的回旋余地太小(也就是說法國的經濟結構比美國的經濟結構更加僵化),所以才不得不冒險進行福利制度的改革,自然也就會比美國更早地受到社會政治動蕩的沖擊。
我們說,內因決定事物運動變化的機制,外因決定事物運動變化的策略。但是,這種說法是有前提的,也就是這種事物必須是獨立的,也就是說,事物與其所處的環境是有清晰的邊界的。現在的問題是,法國在經濟金融方面并不是獨立的,它是資本主義全球化后的一部分,因此,法國的邊界并不能阻擋發生在美國的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向它的傳播,從資本的角度看,法國的危機和美國的危機是一回事,但是,如果從政府的角度看,法國的危機和美國就無關了,換句話說,美國只要利用它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地位把危機傳播給法國的話,那么由于法國無法將危機轉回美國,那么資本主義的危機盡管發生了,但是它所作用的對象卻不同了。對中國而言,正是因為放棄了緊盯美元的政策,所以中國方面也就具備了接受美國危機的資格,相對應的,也正是因為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開始接收美國來的危機了,所以美國在擺脫危機方面所能進行的調整空間也就大大增加了,換言之,美國國內爆發社會政治動蕩的可能性被削弱了,不過,美國絕不會因此感謝中國,它只會認為中國很傻很天真。
如果說法國有什么是獨立的話,那么只是它的軍事和政治方面有較多的獨立性,但是,這種獨立性也應為經濟金融的不獨立而變得日益復雜。我們看到法國政府在對待外來人口的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日益強硬的態度,實際上就是對這種“去獨立化”過程的反作用。現在,由于法國和英國在軍事上的合作日益緊密,那么這也就意味著法國在軍事方面的獨立性也將逐步消失了。在資本的反國家性的作用下,像法國這樣的民族國家的邊界將變得越來越難以堅守,現在這種變化還只是發生在無形的領域,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發生在有形的領域,當然,這也是歐盟正在努力的方向——就是完成歐盟的整合,不過,在此過程中,由于既得利益的影響,難免出現葉公好龍的情況,正如現在法國政府在歧視外來人口方面的表現那樣。總之,在資本橫行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多考慮資本的邊界,而不是僅看國家的邊界。
2010年11月6日參考消息
《格魯吉亞稱破獲“俄羅斯間諜網”》,法新社第比利斯11月5日電。近來,關于俄羅斯間諜網的事情特別多,似乎這個世界上就屬俄羅斯的間諜網特別容易暴露,這種狀況的確很值得注意。或許是前蘇聯的柯克勃太有名了,因此,其他國家都將破獲俄羅斯間諜網作為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來對待,前有美國,后有格魯吉亞,然而,如果俄羅斯部署在外國的間諜網都像這樣不堪一擊的話,那么破獲俄羅斯間諜網的這個行動本身的價值是不是也在不斷降低了呢?!因為,頻繁破獲俄羅斯間諜網的這個事實本身就反過來證明了俄羅斯的間諜工作水平很嚴重的下降了,相對應的,美國和格魯吉亞分別破獲“俄羅斯間諜網”的行動本身并不能證明美、格兩國的反間諜能力有多么高,反倒是可以證明美、格兩國的反間諜機構擴大自己功績的本事有多么大。當然,格魯吉亞破獲“俄羅斯間諜網”一事必然進一步惡化俄格關系,這當然也是近來美俄關系走壞的必然結果。然而,我們注意到,美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和俄羅斯的入世談判,現在真正能夠阻止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的就是格魯吉亞,因此,“俄羅斯間諜網”這件事情的意義就顯得很重要了,因為,在南奧塞梯問題被暫時擱置下來之后,格魯吉亞又多了一個可以反對俄羅斯加入世貿的理由。而且,如果格魯吉亞以此為理由來反對俄羅斯加入世貿的話,那么就不會得罪為調節俄格沖突而上下奔走的歐盟了(因為歐盟和俄羅斯的入世談判也基本結束了),而且,歐盟自己也不好反對什么。這的確是很高明的一招,美國自己并不直接得罪俄羅斯,而是讓格魯吉亞出面為難俄羅斯,搞代理人戰爭,如果俄羅斯要讓格魯吉亞同意其加入世貿組織的話,只有去和美國商量,讓美國向格方施壓,這樣一來,美國又能從俄羅斯獲得不少戰略利益,其中就很可能涉及對伊朗的制裁以及阿富汗北方供給線的問題。
對此,如果俄羅斯不愿意在向美國渡讓部分戰略利益的話,那么除了使用更加強硬的辦法來對付格魯吉亞外,似乎沒有別的什么手段能夠制服格魯吉亞當局,換句話說,格魯吉亞如果真的敢在俄羅斯入世問題上刁難俄羅斯的話,很可能會引火燒身,觸發第二次俄格戰爭。
《美軍方稱美韓黃海軍演未取消》,美國國防部網站11月4日報道。事實證明10月24日韓聯社的報道很不靠譜,現在美國國防部出來辟謠了,當然,美國國防部時隔10天才出來辟謠,這本身就很值得思考。出現這種狀況,至少說明一點,那就是東北亞的形勢在這10天里又發生了變化,而且已經變化到美國又不得不拿華盛頓航母到黃海來演習一事作為恐嚇中朝兩國的工具了。
回首這十天,能夠影響東北亞形勢的事件有好幾件,首先是中朝雙方高調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其次是李明博政府首次決定向朝鮮提供5000噸大米,第三是在領土爭端問題上,日本一方面被中國用稀土問題遏制住,另一方面又被俄羅斯狠狠地打擊了一下。總的來看,東北亞的局勢大有重歸風平浪靜的勢頭,無論是自愿的還是被逼無奈的,日韓這兩個美國的馬前卒都無法掀起大浪來。這種狀況當然是不能讓美國滿意的,美國需要的就是東北亞局勢的動蕩,而且是越緊張越好,但是,實踐下來,似乎在美國不親自出馬的前提下,東北亞是很難動蕩起來的,而且,任何亂局都是很容易被中俄兩國制服的,由此可見,美國想要在東北亞搞所謂的代理人戰爭是非常困難的,換句話說,美國在東北亞試圖收縮戰線的結果只會進一步喪失其在該地區既得的利益。
因此,美國不得不再次親自出馬,又把華盛頓航母搬了出來,而且,這次話說得更死了,指明了美國只有在航母參與的情況下才會在黃海舉行軍事演習,實際上也就是把航母鐵定包括在美韓黃海軍事演習的內容中了。這與原先美韓黃海軍演未必包括航母的表態有了很大的變化,除了說明美國確信“沒有航母參與”的美韓黃海軍演是達不到其恐嚇中朝的目的的,而且很明顯,如果沒有華盛頓航母的參見,這個黃海軍演尤其不可能達到其恐嚇中國的目的。
當然,至于美國出動了航母后,是否就真的能夠恐嚇住中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不過,現在,美國還是很迷信它的華盛頓航母的威力的。對中國而言,不受美國軍事恐嚇是一回事,破除美國對航母的迷信又是另一回事,而要讓美國自己清醒起來,不輕舉妄動的話,只有設法破除美國對其航母威力的迷信。
《美聯儲開機印鈔讓全球緊張》,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5日報道,美國《紐約時報》11月4日報道,路透社倫敦11月4日電,法國《費加羅報》11月4日文章。在資本主義危機時期,應對危機的辦法就是盡可能地將財富集中到自己的身上,換句話說,就是加強壟斷。美聯儲開機印鈔的目的就是通過制造全球性的通貨膨脹來將全世界的財富向美聯儲——這個美元的發行機構集中,最后達到鞏固乃至強化其金融壟斷地位的目的。對世界其他國家而言也是一樣的,所謂團結就是力量,在危機時期,只有將有限的財力集中起來才能克服困難,如果有限的財富像某些著名漢奸的走狗所希望的那樣——分散到每個個人的頭上話,那么我們只會看到蘇聯解體時的悲劇再次出現,在中國,這些無恥的走狗一而再、再而三地叫喊著把國有資產瓜分干凈,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國重蹈四分五裂的動蕩局面,好讓它們的外國主子再次對中國實行殖民或半殖民的統治,可悲的是,總有那么多無知的人為這種無恥的言論歡呼著,以為在瓜分了國有資產后就能過上資產階級的生活了,然而,只要回顧一下歷史,或者看看現在的俄羅斯,就能明白那種生活是根本不存在的,完全是帝國主義及其漢奸、走狗的謊言罷了。對中國而言,真正的問題是如何將公有資本為公眾服務,是如何杜絕公有資本被私人占有、瓜分,更重要的是如何快速地擴大公有資本的規模以及如何極大地提高其在民族資本中所占的比例,以滿足日益提高的公共福利開支的需要。
2010年11月7日參考消息
《奧巴馬亞洲行著力拉攏新德里》,美聯社孟買11月6日電,韓國《朝鮮日報》網站11月6日報道,臺灣《經濟日報》11月6日報道,法國《世界報》11月6日文章,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1月5日報道,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網站11月6日報道,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1月5日報道,《澳大利亞人報》網站11月6日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帶給印度的不是巨額投資、不是能夠用于武器研發的美國技術、不是降低印度外包公司面臨的壁壘,而是一大堆總價值達100億美元的銷售合同。如果存在所謂拉攏印度的行為的話,那么也只是拉住印度,并要求其埋單而已。從奧巴馬政府本身來講,五年內出口翻番的政策意味著必須加大海外市場的拓展力度,對美國而言,中國固然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但是,過渡依賴中國市場這一行為本身也會產生被中國市場劫持的被動情況,況且,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因此,如果美國的高科技產品也開始依賴中國市場的話,那么不出幾年就會被中國反過來超過,也正是因為中國的學習能力太強,所以美國才不敢過多地向中國進行高科技產品的市場開拓工作。然而,美國資本向海外擴張的需求是剛性的,因此,美國政府不得不尋找新的市場來替代中國的位置,印度就是一個很好的目標,而且事實已經證明,印度本身所具有的缺陷正好為美國所利用,不僅是因為印度存在嚴重的和巴基斯坦的沖突問題,而且,更因為印度本身的重工業還沒有怎么發展,研發能力遠不及中國,因此,現在美國完全可以用高科技產品占領印度市場,不僅可以增加銷售收入,而且一旦在印度市場上形成壟斷,那么就可以極大地抑制印度本土重化工業的發展。當然,至于印度是否會落入美國設計的這個彀中,那就要看印度人民的智慧了。
《“基地”聲稱對UPS貨機墜毀負責》,法新社華盛頓11月5日電,美聯社迪拜11月6日電,路透社華盛頓11月5日電。“基地”組織在也門的分支機構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在5日宣稱,對向美國寄送包裹炸彈的陰謀以及9月一架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貨機墜毀事件負責。有意思的是,美國在寄送包裹炸彈事件發生后,很快就確認該事為“基地”組織所為,而然,UPS貨機墜毀一事發生在9月3日,至今已經有2個多月了,美國卻仍然無法確認“基地”組織是否是此事件的幕后主使。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怪事,就是因為這兩個事件的意義是很不一樣的。
對寄送包裹炸彈事件而言,它并不針對某個具體的美國人或單位,它針對的就是美國本身,因此,美國政府很快將其定性為“基地”組織實施的恐怖事件這一舉措是非常有利于鞏固其在國內建立的反恐統一戰線的,也就是說,是有利于美國統治者通過“基地”組織針對美國這個國家所實施的恐怖活動來達到其轉移矛盾、鞏固統治地位的目的的,換言之,美國統治者能夠很容易地把這起本來是“基地”組織針對美帝國主義的襲擊活動轉變為“基地”組織針對所有美國人的襲擊活動,讓廣大無辜的美國人民去分擔本來應該由萬惡的美帝國主義分子承擔的風險。
然而,UPS貨機墜毀一事的意義就大不相同了。因為該事并不是針對整個美國的,而是針對非常具體的美國企業的,也就是直接針對美國資本的,是直接針對美國統治階級的。如果美國政府確認UPS貨機墜毀一事是由“基地”組織實施的話,那么就意味著UPS被“基地”組織盯上了,換言之,聯合包裹服務公司本身的安全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其服務的可靠性也就必然大大降低了,而快遞公司能夠立足于市場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服務的可信賴度,一旦確認UPS被“基地”組織盯上了,那么UPS服務的可信賴度就會立馬減掉大半,屆時,誰還能放心讓UPS去為自己寄送包裹呢?只要這種懷疑在全球市場上擴散開來,那么對UPS的打擊將是致命的。而這種有針對性的打擊如果能夠逐步擴散開來的話,也就是說,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依賴信用立足于國際市場的美國企業被“基地”組織給盯上的話,那么支撐美國大廈的那些資本立柱本身就會開始解體了,只要這些具體的美國資本被“基地”組織破壞掉了信用,那么美國政府本身也就失去了能夠立足的基礎。因此,正是因為后果如此嚴重,所以美國政府才遲遲“無法確定”該事為“基地”組織所為,否則,一旦確定了的話,那么首先倒霉的就是UPS,其次,美國政府自身也會因此受到極大的內傷傷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