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斯坦的“玫瑰革命”(第四部分)
第四:華盛頓與吉爾吉斯的未來——保住樞軸
1991年蘇聯解體,中亞腹地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成了美國軍方與情報部門的首要戰略目標。五角大樓迫切要求增加該地區的美軍駐軍,并成功誘使中亞國家中的四個(包括吉爾吉斯斯坦)于1994年加入北約與中亞國家的“和平伙伴關系計劃”。
美國為進入中亞戰略要地做出了許多努力。早在前蘇聯解體之前,美國就開始利用其訓練的伊斯蘭激進團體,包括奧薩瑪•本拉登的基地組織與美國中情局訓練的阿富汗圣戰者伊斯蘭聯盟。為了耗盡蘇聯拉得過長的外部行動資源,中情局鼓動圣戰者伊斯蘭聯盟游擊隊于1980年在阿富汗發動叛亂,代號“旋風行動”。這是中情局歷史上規模最大、代價最高的行動。巴基斯坦的資深記者阿赫邁德•拉什迪(Ahmed Rashid)這樣描述中情局訓練本拉登組織期間,圣戰者伊斯蘭聯盟與中情局的密切關系:
“中情局與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想要將阿富汗圣戰變成一場所有穆斯林國家反對蘇聯的全球性戰爭,在他們的積極鼓吹下,來自40個伊斯蘭國家的35,000名穆斯林激進分子加入了1982年到1992年的阿富汗戰爭。數以萬計的人來到巴基斯坦宗教學校學習,以至于最終直接受到阿富汗圣戰的影響的國外穆斯林激進分子超過10萬人。”
圣戰聯盟——中情局聯合行動模式在阿富汗反對蘇聯紅軍的戰爭中極為成功,因此擴張并涵括了20世紀90年代的第二次車臣戰爭中的圣戰者聯盟網絡。當時,為了給葉利欽時期的俄羅斯創造更多的混亂,使之陷入更加難堪的境地,由美國訓練的圣戰者聯盟網絡滲入俄羅斯車臣省,把當地堅守獨立的遜尼派穆斯林人口和蘇聯領土上極端重要的輸油管線當作武器,把圣戰聯盟——中情局行動模式發揚光大。
五角大樓在中亞地區的長期計劃
2003年,美國的俄羅斯專家兼國防部顧問艾里爾·柯亨(Ariel Cohen)在參議院聽證會上為資助國防工業的美國傳統基金會6作證時說道,“自2001年秋天起,美國就向中亞地區投放了許多空軍力量和特種部隊……” 柯亨證實,早在2001年9月宣布反恐戰爭開始之前,五角大樓已經開始了在中亞地區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包括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活動。他告訴參議院,“安東尼·辛尼(Anthony Zinni)將軍當時是負責中亞地區的中央司令部總司令。他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就開始聯系……五角大樓官員曾在私下里說過,雖然美國沒有要求在當地取得永久駐軍權,但它在那里駐軍是沒有期限的。”
作為研究中亞與俄羅斯的專家,柯亨繼續揭秘華盛頓在中亞地區的真正戰略:“美國的政策制定者與官員們曾提出許多種使現有和未來的駐軍合理化的途徑。他們提出了保護能源資源與輸送管道、阻止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在中亞地區的復蘇、預防俄羅斯或中國的霸權、促進該地區的民主化與市場改革,以及將中亞地區作為對阿富汗可能行動的補給后方等,作為美國在該地區駐軍的首要因素。中亞地區也被當作將來對伊拉克與伊朗采取行動時的跳板。”
簡而言之,五角大樓在中亞地區的行動日程是一種步步推進和軍事占領的長期策略。對于五角大樓來說,由于美國侵占、轟炸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無辜平民所造成的反美情緒和動蕩,正好是在整個中亞地區軍事擴張行動的借口。這些行為都是在北約國際維和部隊的“維和行動”幌子下進行的。
柯亨2003年10月的聽證是7年的。當時布什政府對伊拉克侵占剛剛6個月,但顯然是想永久占領的。問問日本人或德國人就知道,美軍基地一旦建立,想撤掉一個該有多么艱難。看起來,美國五角大樓在中亞地區的策略與塔利班基地組織的重組或復興并無關系。這是一個預謀已久的計劃。和它有關的是五角大樓所謂的“全方位主導”戰略——全面控制一切陸地、海洋與天空。
美國中央司令部負責的區域不僅有阿富汗、巴基斯坦,還有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中亞地區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國。中央司令部的首領大衛·彼得雷烏斯(David Petreus)將軍在2009年4月的一場參議院聽證會上說,“雖然相比中央司令部責任區的其他亞區域來說,中亞地區所受到的關注要少些,但是美國仍然強烈要求與中亞地區的國家及其他重要地區力量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從而構建一個積極的安全環境。”
彼得雷烏斯接著指出五角大樓在該地區的真正利益:“中亞地區是連結歐亞大陸與俄羅斯、中國、南亞的關鍵樞紐地區,因此,它將成為區域貿易與全球貿易的重要中繼路線,同時也是美國在阿富汗進行聯合行動的物資補給站。” (筆者加重)
彼得雷烏斯把華府和五角大樓在該地區真正的戰略利益說得很謹慎。今天的中亞,正是五角大樓全球戰略的核心。這里在100年前是大英帝國利益的生死門,丟了中亞,就丟了帝國;對于今天的“美國世紀”也是一樣,控制了中亞,老布什在1990年蘇聯解體時耀武揚威地所說的“新的世界秩序”——就一定能實現。
令人警醒的是,在論述中亞地區對美國的戰略意義所在時,彼得雷烏斯借用了英國“地緣政治之父” 哈福德·麥金德(Halford Mackinder)爵士愛用的“樞紐”一詞。顯然,美國軍方對歐亞地帶的地緣政治杠桿意義的理解,同一個世紀之前的英國一脈相承。
要看懂華盛頓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利益,必須把麥金德說的“心臟”地帶放在歐亞地緣政治大博弈戰略的圖景中,這樣我們才能明白五角大樓把“樞紐地帶”軍事化,究竟意味著什么。
在中亞地區散播禍亂
這是一場不宣而戰的非常規戰爭,目前還處在精心策劃的散布戰亂、醞釀騷動的戰略階段,它的行動范圍要覆蓋從阿富汗這個核反應堆中心到邊緣地帶的巴基斯坦,然后是伊朗,再到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最終要進入的是俄羅斯和中國,借助的是不穩定的新疆和吉爾吉斯斯坦接壤的便利。
五角大樓并不是不想直接動用軍隊,也不是因為無人駕駛的轟炸機打擊不夠精確。它的戰略是蓄意推動叛亂——那些反對美國和北約無理的野蠻行動的地方性武裝行動,為北約以“反恐”之名擴充其駐軍提供口實。
今天,大多數有頭腦的觀察者都明白,美國宣布的“反恐戰爭”不過是一場鬧劇,并且是一場有著邪惡目標的鬧劇。“反恐”為華盛頓一步一步把新的動亂地區軍事化正了“名”。
經過2001年9月11日之后的宣傳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激進派已經成功地取代了蘇聯的共產主義在大多不知情的美國民眾心中的妖魔地位。而且正是這些美國民眾要承擔這場流血的意識形態戰爭——為了贏得神圣的“反恐”戰爭,他們必須送自己的子女上戰場,去送死。
自2009年1月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美國發起的這場戰爭已經一步一步、一個村莊接一個村莊地越過邊境,進入了巴基斯坦國土,而巴基斯坦總統阿西夫·阿里·扎爾達里(Asif Ali Zardari)所做的僅僅是提出軟弱的公開抗議。
扎爾達里是被暗殺的貝娜齊爾·布托(Benazir Bhutto)的丈夫。據美國參議院的一項調查,在其妻于20世紀90年代擔任總理之時,他作為發展部部長貪污了15億美元各種國家基金,被冠以“10%先生”之名,他的做法是借發展項目的合同索要錢款。傳聞說他將錢款偷運出境,轉入瑞士和迪拜花旗銀行的匿名賬戶。今天他似乎不能抗拒美國軍隊出現在他的國土上。或許是因為華盛頓可以輕易地通過公開他在花旗銀行中的財產明細賬來迫使他就范。
美籍阿富汗裔的新保守主義者扎勒梅•哈利勒扎德(Zalmay Khalilzad)曾是布什政府幕僚,也是對阿富汗戰爭的策劃者之一。據說是他親自挑選好友哈米德·卡爾扎伊(Hamid Karzai)作為美國在阿富汗的傀儡總統。當穆沙拉夫(Musharaff)不再被華盛頓信任時,美國就將2008年的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拉入自己的陣營,據說扎勒梅•哈利勒扎德在這一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這對于五角大樓的日程來說十分便利。作為總統的扎爾達里可以延遲其建立國家反恐局的各項舉措。在巴基斯坦加入美國發起的反恐戰爭并且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幾乎長達10年之后,這個國家仍然沒有有效的反恐戰略。扎爾達里最近曾向巴拉克·奧巴馬的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尼斯·布萊爾 “尋求幫助”。
拿著反塔利班恐怖主義分子當幌子,美國中情局不斷地攻擊無辜的平民,從而使由美國主導的戰爭延伸到了巴基斯坦境內,把巴基斯坦變成了美國制定的巴-阿地帶一個新的戰爭舞臺。美國還用狡猾的話語,使巴基斯坦接受真正的戰爭已經蔓延到自己國土上的既成事實。
在下一個階段,吉爾吉斯斯坦將是歐亞大陸沖突的傳導樞紐。美國與北約的武裝力量最終將要從這里入手控制整個中亞地帶——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的駐軍就有這么重要的戰略意義。
經由北方配送網絡(NDN)散播戰爭
美國和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就阿富汗北部的補給路線所達成的協議,是此項戰略的關鍵之點。這條新路線的名稱是“北方配送網絡”,是一個聽起來完全無害的、掩蓋了許多事情的說法。奧巴馬政府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特使瑞查得·霍爾布魯克(Rochard Holbrooke)今年二月訪問了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在內的中亞主要國家,目的稅加固美國和北方配送網絡國家之間的關系。
據報道,在霍爾布魯克訪問吉爾吉斯斯坦期間,他和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的人物在瑪納斯空軍基地進行了秘密會晤。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IMU)在2002年曾被霍爾布魯克服務的美國國務院宣布為“外國恐怖主義組織”。
據報道,霍爾布魯克在馬納斯開的會商討的是如何對最近開始運營的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中國(TUKC)天然氣管道“打游擊戰”進行破壞。19如果報道屬實,可表明美國在馬納斯的軍事基地、在吉爾吉斯斯坦周邊地區真正的地緣政治目標,是破壞中國和歐亞地帶的重要的能源管道。按情報機構的說法這是“假國旗”行動,在這里面真正的黑手隱藏在聲東擊西的行動者的背后。
一個非營利的“國際危機小組”的中亞地區主管,保羅•奎恩-嘉吉(Paul Quinn-Judge)最近對“時代周刊”說,通過吉爾吉斯斯坦和中亞地區的軍事性運輸的增加,將會引來包括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和伊斯蘭圣戰聯盟在內的叛亂集團對車隊的襲擊。他特別強調,“北方配送網絡中存在的問題是很明顯的,這樣中亞就成了戰爭舞臺的一部分了。”
意味深長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于2009年3月份宣布,向巴基耶夫政府提供五百五十萬美元的資助,用于在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建立一個反恐訓練基地。這個計劃給五角大樓在這個國家找到第二個大的軍事立足點,它同時又是一個散播戰爭的工具。
五角大樓和中央情報局的確是把伊斯蘭激進分子作為他們秘密的對外政策的基本元素了。訓練恐怖分子的美國軍隊同時也在訓練反恐的力量。如果我們把握不了美國和英國政策的本質,這就是一個怪異的矛盾,但是這其實是一種成熟的戰爭手段,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就被熟練地應用了。
這種打法被稱為低烈度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英國陸軍為控制馬來西亞和肯尼亞茅茅黨人的獨立斗爭、后來為控制北愛爾蘭地區而開發出來的作戰方法。在一本書中,這樣打仗被稱為“低烈度戰爭”,其中包括使用欺騙手法、雙重間諜滲透、破壞行動以及暗中破壞合法的大眾運動,例如破壞1945年以后的殖民地獨立斗爭。
這種手法有時也被稱為“幫派打幫派”,其中的精華部分是情報部門的操縱或者占領軍的操縱,例如在肯尼亞的英國陸軍,在阿富汗的美國中央情報局,他們在事實上控制了每一場國內沖突的雙方,可以制造出小規模的內戰或幫派戰爭,以達到全面分裂合法運動的目的,進而為外部武裝力量進入制造借口。今天美國很虛偽把這種行動重新命名為“維和行動”。
美國空軍學院的格蘭特·哈蒙德在他開設的《越南戰爭以來的美國軍事干預》這門高級課程中指出,低烈度沖突,亦稱“維護和平行動”,就是“戰爭的另一名稱”。
實際上,從伊拉克有關2003年美國入侵伊阿富汗后的各種不同報告中可以看到,美國和英國的特種部隊,包括最重要的軍事承包商和私人雇傭軍,如黑水公司(該公司由于謀殺伊拉克公民聲名狼藉,現在改名為Xe),被報道在伊拉克或阿富汗私下里武裝所謂的叛亂分子,那些是反對美國支持的政權的組織包括塔利班,同時提供數百萬美元給當地的“反塔利班戰士”。25如果這些報道屬實,那么就是完全符合吉特森(Kitson)教科書中說的低烈度戰爭的方法。
低烈度戰爭的戰略核心,從阿富汗到其他中亞地區,最近所推行的是美國以維持秩序為名而“訓練”阿富汗警察的項目。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在阿富汗東部和南部省份,只有不到20%的民眾表示信任美國訓練出來的警察。一個出租車司機說,“不用管塔利班;讓我們害怕的是警察。”
杰里米·庫茲曼若夫(Jeremy Kuzmarov),一位寫過大量美國軍隊著作的歷史學家,詳細分析了有百年以上歷史的警察訓練模式。他指出,這種表面上無害的常規性方法,是美國所運用的一種基本方法,通過這種方法美國為它控制的政權建立起一個忠誠的內部安全機構,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權力并壓制政治反對派。他評說道:
“當美國還在擴大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戰爭的時候,奧巴馬政府就著手推進警察培訓項目了。口頭上說的目標是為民眾提供安全保護,使地方的警力在實現和平之后有能力逐步從美軍手中接管權力。美國在伊拉克干的也是同樣的事。在以上兩個地區,美國支持的一方都卷入了宗派暴行、敢死隊和私刑傷人行動中。同時,美國提供的武器和裝備經常會流入到叛亂分子手中,而他們中有很多人滲透到國家安全機構里,使兩類長時間的沖突拖延得更長久。”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是鎮壓——這是美國低烈度和非常規戰爭的核心武器。在阿富汗,鎮壓為戰爭的擴大和國內抵抗提供了土壤,人民感受到的美國占領是無法忍受。抵抗的增多反過來證明了奧巴馬“增兵”和擴大戰爭有理。鎮壓變成一種使沖突蔓延的自我增強過程,這是美國自從蘇聯解體后在中亞推行的目標。
庫茲曼若夫說,被人鄙視又讓人恐懼的阿富汗國內警察一直由一些民族軍閥控制,這些軍閥背后是中央情報局。他們做隨機檢查的時候經常勒索公民,槍殺手無寸鐵的示威者,強征農民的土地,在美阿進行軍事聯合搜查行動時挨家挨戶搜查、恐嚇民眾。他強調指出,“這種惡行和整個歷史格局相吻合,是美國干預衍生出來的民族對立和社會兩極分化的產物、為軍事和政治目的動員警方的惡果”。
令人生疑的“社區防御自主行動”計劃
美軍駐阿富汗指揮官,斯坦利·麥克克里斯托將軍在過去數月中專項撥款13億美元,資助了阿富汗14個地區的“反塔利班”民兵。這個高級秘密計劃如此詭秘,以至于麥克克里斯托可以拒絕向北約盟國透露這個絕密消息的細節,雖然他自己就是北約在阿富汗行動的負責人。
美國出資支持的反塔利班的某一個團伙,對北約軍事力量搞了武裝攻擊,他們自己是塔利班,還是反塔利班的?誰說了算?五角大樓的新聞官員和它在各個機構的記者說了算。
上面說的計劃被美其名曰“社區防御自主行動”,由一個新成立的特種部隊小組控制,并直接對美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麥克克里斯托負責。令人深思的是,盡管事實上麥克克里斯是北約在阿富汗的任務指揮官及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指揮官,但是北約其他成員卻和這個美國做的“社區防御自主行動”項目中武裝當地民兵的事情完全無關。
美國指揮部對其北約盟國三緘其口的原因之一,也許是北約其他成員國對無約束地武裝當地民兵有強烈的反對意見。據報道,麥克克里斯托已經將本地民兵行動完全外包給一位非常有爭議的赫姆蘭德省的(Helmland)政客,阿里夫•努爾扎伊,說得委婉一點,這位努爾扎伊是沒有人信得過的。出錢武裝阿富汗本地團體的行動,看起來是彼得雷烏斯“增兵”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
5月19日,五角大樓新聞服務處報道,“反叛分子” 在阿富汗境內對在巴格拉姆機場的大規模美軍防御設施發動了大膽的襲擊,這些人用的武器有火箭、手榴彈和輕型武器。據報道,7名美國服務人員受傷,多名襲擊人員被打死。就在前一天,一伙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在喀布爾襲擊了一個美國軍事運輸車隊,造成包括5名美國服務人員在內的18人死亡。美國軍方報道說是塔利班所為,而塔利班也宣布對該起襲擊事件負責。
這些都是報道出來的表面現象,不甚明確的一點是,這些“反叛分子”是否來自于松散的監督體制下的那幾千個社區防御自主行動計劃,努爾扎伊剛剛招聘的且被武裝起來的當地新兵。還有一個不明確之處:塔利班自稱的襲擊策劃,在他們一方政治上的機會主義背后,除了想讓自己在阿富汗人面前顯得更強大之外,還有什么別的目的。
五角大樓被在阿富汗用私人承包商干那些在其他地方美國軍隊被法律禁止干的事----戰爭私有化,這是公認的事實。最近紐約時報披露過一些機密行動的細節,以及五角大樓非法利用私人軍事承包商的新聞,其中洛克希德公司的合同被稱為“替代戰略影響”(原文如此),或者叫“國際保安公司”,在阿富汗東部和巴基斯坦邊境搞秘密行動。這個雇傭美國人、阿富汗人和巴基斯坦人的網絡,據報道由前中情局CIA高官杜安“杜威” 克拉里奇掌管,他是個反恐專家,在1980年中央情報局打擊毒品集散地尼加拉瓜的反對派行動中發揮過關鍵性作用。
武裝不受控制的當地阿富汗民兵,部署不受日內瓦公約和阿富汗法律約束的私人軍事雇傭公司,會同由數不清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雇傭軍組成、由資深美國退休情報官員指揮的不為人知的準軍事力量——這個做法孕育出使戰爭和沖突變成燎原烈火的巨大潛力。在阿富汗和在伊拉克一樣,美國的軍事指揮紀錄表明,這些全都是蓄意的行動----把低烈度戰爭運用成一種在北約的“維和”幌子底下擴大戰爭的方法。
北方配送網絡(NDN)是關鍵
北方配送網絡(NDN)的建立,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行動,這是通過名字很好聽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ISAF),擴大美國五角大樓和北約在該地區的軍事力量的一個行動,它可以讓美國軍隊直達橫跨亞洲中心腹地的那些戰略要地。在這里,美國軍隊進入吉爾吉斯斯坦,正是北方配送網絡行動的核心。北方配送網絡中有一系列后勤補給點,這個配送系統把俄羅斯、中亞以及高加索地區通過波羅的海和里海的港口與阿富汗連接起來。
除了這個北方配送網絡之外,華盛頓還在考慮把伊朗和中國都納入可能的物資補給中轉國,這些具有重大意義的國家對五角大樓所具有的意義不會僅止于戰爭物資的輸送吧。
這個物流的網絡為華盛頓提供了一個好得難以相信的理想狀態 ——只要支付物資中轉的那點成本,就可以深入到整個歐亞大陸的腹地,運貨當然只是一個借口。而且通過這個新的北方配送網絡可以提供的戰爭物資的流量也是巨大的。隨著奧巴馬向阿富汗“增兵”,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不斷增加,預計從2010到2011年,美國在那里的非軍事的物資需求將比2008年增加一至兩倍。
北方配送網絡現包括以下國家:北約(NATO)成員國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拉脫維亞,美國控制下的石油生產國阿塞拜疆,美國的傀儡國家格魯吉亞,還有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以及烏茲別克斯坦。用五角大樓最好的精神戰中樞的說法,這些美國基地已被重新命名為“中轉中心”。盡管名稱變得很迷惑人,但它們仍然是美國的軍事基地。
俄羅斯在北方配送網絡中的作用很復雜。莫斯科建設了北方配送網絡從拉脫維亞到烏茲別克斯坦與阿富汗的邊境的那一段鐵路線。普京政府同奧巴馬政府達成過一致協定,對空運的有毒害物質進行協調。在俄羅斯企業苦苦掙扎于全球金融危機之時,突然從五角大樓的物流合同中受益,那些合同提供了他們迫切需要的數千萬美元的資金。但是莫斯科阻止美軍建立馬納斯空軍基地的努力卻失敗了,俄方本想通過說服吉爾吉斯斯坦的巴基耶夫政府,拒絕美軍進一步插手。
此外,北方配送網絡給了華盛頓一個越來越好用的工具,用來控制經濟陷入困境和欠發達的中亞國家的經濟命脈。在許多情況下,與當地運營商簽署的過境協議就是華盛頓和當地的新的經濟關系強化,同時就是那些運營商與俄羅斯的聯系削弱。不需要太多想像力就能看出,北方配送網絡在中亞區域的經濟發展上抗衡上海合作組織的潛力有多大。僅僅俄羅斯的企業就從驅動五角大樓穿過俄羅斯土地的物流中每年搞到10億美元以上的外匯,只要走這個北方配送網絡即可。
如果美國此項行動成功,即武裝從阿富汗到周邊的中亞諸國,那么它就在事實上“將死”了所有的博弈對手,即打敗了世界上一切潛在的抗衡五角大樓全方位控制戰略的國家集團。首先是拉丁美洲,從委內瑞拉到玻利維亞,從古巴到巴西,一旦這些國家有能力通過經濟或政治的方式從華盛頓獨裁者的掌控中獨立出去,華盛頓就會立即使那些能力化為泡影。同樣,在亞洲的中國從正在崩潰的美元體系中獨立出來、建立一個穩定的亞洲經濟區的那種能力,也將不復存在。而俄羅斯將會陷于分裂,面臨部落、民族以及宗教的教派戰爭。一場新的三十年戰爭將覆蓋整個前蘇聯地區。
因此,華盛頓押了一個大賭注在如此遙遠的吉爾吉斯斯坦,實在是因為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地緣政治的重要性。
北方配送網絡和吉爾吉斯斯坦的巴特肯(Batken )“反恐”中心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奧巴馬政府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巴特肯建立一個新反恐訓練中心,在那里培養“攔截毒品和反恐行動”的特種部隊“蝎子”行動隊,是一個戰略性的行動;無論是對于美國在中亞心臟地區,還是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再到中國,進而到整個歐亞大陸的大戰略而言,這個反恐中心都具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巴特肯,它是美國的歐亞大陸行動的軸心,是大戲軸的支點。
2010年3月17日,還在任的巴基耶夫總統的吉爾吉斯斯坦國防部發表的一份聲明說,在巴特肯州建造的反恐訓練中心,是“一個吉美雙邊關系項目,以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有組織跨國犯罪以及預防毒品走私為目標,不針對第三國,不與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以及其他國際組織下的國家義務相沖突。”
這個吉爾吉斯斯坦國防部的不署名消息稱,美國訓練的吉爾吉斯“反恐”戰士將參與到可能的“當地沖突”中,特別是與烏茲別克斯坦之間的沖突,這是把該計劃用于在戰略要地費爾干納山谷制造和推廣由美國精心策劃的沖突的非常方便的借口。國防部稱,在巴特肯州建立的美國訓練營地,只是在軍事領域中“吉爾吉斯斯坦與美國眾多合作項目中的一個”,而“早從1996年起,吉美兩國就已在五角大樓的FMF(外國軍事援助)項目下開展了軍事科技領域的合作。”
筆者曾與一些中國和俄羅斯的軍事分析家提起過這個問題,大家都認為這僅是美國中央司令部的意圖,目的是為擴展北約、為美國軍隊進入中亞戰略走廊提供合法性依據,從而在將來控制從俄羅斯到中國直至整個歐亞大陸的能源和政治進程。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眼里,這個巨大區域是唯一能對美國獨一無二的全球霸權形成挑戰的國家集團的所在地。
布熱津斯基(Brzezinski),戴維·洛克菲勒的門徒,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的學生,在他的《大棋局》(1997年)中說過,
“美國現在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歐亞大陸是世界的中心舞臺。因此,歐亞大陸上的權力如何分配將對美國全球首要地位及其歷史遺產有著決定性的重要意義… 在歐亞大陸上出現的警示提醒了華盛頓,美國想要成功制定政策,必須將歐亞大陸視為一個整體并以地緣戰略為指導...這樣美國才能在策略和操縱手段的應用上進退有據,才能防止一切最終可能挑戰美國首要地位的敵對聯盟出現。”
布熱津斯基在他這本最有警示意義的書中還說,
“當務之急是要確保沒有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有能力將美國從歐亞大陸排除,甚至僅僅削弱美國決定性的仲裁角色的作用都不行。”
2009年1月,美國中央司令部總司令彼得·雷烏斯將軍宣布美國已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以及烏茲別克斯坦簽訂了過境協定。同年3月開始,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允許美國士兵乘坐德國空軍飛機經德國德梅茲基地(Termez )前往阿富汗。一座美國的供應站5月在烏茲別克斯坦的納沃伊機場建成,但是對外卻用一家韓國的運輸公司當代理。2009年6月美國宣布,租用吉爾吉斯斯坦的馬納斯空軍基地的租用協議將延長,推翻了本應在8月前撤走的計劃。而在7月里美國空軍在土庫曼斯坦一個不明地點經營一個小型的加油站和補給站的消息正不脛而走。
五角大樓計劃部門早在2006年就開始著手于北方配送網絡的建設。在那一段時間幾乎聽不到任何關于塔利班武裝分子的消息,那時美國的軍事行動也非常之少。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美國在阿富汗軍事力量的增加,武裝叛亂出現的次數也隨之上升。也許這些都不是偶然發生的。美國官員早就開始按部就班地為過境權做交易,特別是與俄羅斯和阿富汗周邊的國家做交易。
這些雙邊協定在很大程度上被人忽略,最終卻在2008年的年中形成一個整體,出現在我們面前。對于這個被美國軍方戲稱為“北方配送網絡”的體系,我們只要看一眼谷歌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提供的衛星地圖,它的重要性就一目了然了。
北方配送網絡起始于在拉脫維亞或格魯吉亞境內的兩個“西方中心”之一。從這些安全的起始點出發,美國的軍用物資通過列車、卡車和渡輪等,經由俄羅斯領土以及相毗鄰的前蘇聯的哈斯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或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進入阿富汗境內。至于選擇這條路線的理由,美國公開的說法,是為了使去往阿富汗的物資不走巴基斯坦路線時確保安全。
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條北方配送網絡最重要的一段路線,起始于北約成員國拉脫維亞的位于波羅的海的全天候港口—里加港,在這里美國的集裝箱貨船可以靠岸,貨物被卸載到俄羅斯的貨運火車上,這些列車南行穿越里海周圍的俄羅斯國土,徑由哈薩克斯坦以及烏茲別克斯坦,最后到達阿富汗北部。這條俄羅斯鐵路建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是為俄羅斯在阿富汗的戰爭運輸物資用的,而今天莫斯科與美國以及北約合作,使這條鐵路線又為他們在對抗阿富汗的戰役中服務。
北方配送網絡的另一線路始于格魯吉亞,繞過俄羅斯,從黑海的龐蒂港口直達阿塞拜疆的巴庫,美國的軍事物資在巴庫港被裝運上輪渡,穿越里海到達哈薩克斯坦,再用卡車運到烏茲別克斯坦,最后運抵阿富汗。現在這條路線的運量占整個北方配送網絡總運量的三分之一。第三條路線從哈薩克斯坦出發,繞過烏茲別克斯坦,經由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到達阿富汗。
用地緣中心的觀點可以看得越來越明晰的是,吉爾吉斯斯坦正在被五角大樓建造成中亞戰區的下一個舞臺,或者像大衛·彼得雷烏斯將軍所說,是“五角大樓的戰略支點”。中亞專家彼得·張伯倫(Peter Chamberlian)是這樣說的,
“最近在塔利班和巴基斯坦突然發生的新情況(如塔利班的一系列‘逮捕行動’),其實是在為美國和北約開辟反恐新前線找借口。現在的重點已經轉移到保護新的北方配送網絡上去了;它的路線和計劃中的石油運輸路線平行——里海盆地的地下石油是無法抵制的財富誘惑。對亞洲內陸國家搞調整的想法,現在有可能干了,因為美國和巴基斯坦的領導人目前的決定是摒棄前嫌,共同把巴基斯坦和塔利班一直維持的友好關系當作一個條件來利用。”
中亞戰爭中的鴉片
把美國在中亞的低烈度戰爭戰略維持下來的“潤滑劑”,是鴉片。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21454b0100jrbh.html) - 吉爾吉斯斯坦的“羅莎革命”:第四_engdahl_新浪博客
與1840年在中國打的那場臭名昭著的鴉片戰爭一樣,今天的打手還是英國和美國的商業企業,支持它們的還是背后的政府。鴉片再一次成了美國控制中亞戰略的一把武器。
《韋恩·麥德森報告》(WMR)的編輯、華盛頓調查記者韋恩·麥德森(Wayne Madsen),這樣描寫2001年鴉片在美國侵略和占領阿富汗的行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從一位三角洲部隊的退伍老兵那里獲悉,911恐怖襲擊之后,美國的精英部隊被派往阿富汗,他們從中央情報局那里接到的首個任務,是保護阿富汗的罌粟種植地區。我們從聯邦調查局(FBI)的消息來源證實,阿富汗已取代了緬甸’金三角’大毒梟坤沙(Khun Sa)生產和經營罌粟的地位,成為中情局毒品貿易中鴉片和海洛因的主要供貨源。”
中情局和五角大樓幾十年來一直在致力于滲透中亞,它們訓練特工偽裝成伊斯蘭恐怖分子進入中亞地區,特別是富產鈾的費爾干納山谷周圍的國家,其中包括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等。主要的參與者是中情局資助的烏茲別克斯坦的伊斯蘭運動組織(IMU),那些人一直在努力越過邊界進入吉爾吉斯斯坦和整個費爾干納山谷,他們也是通過賺錢的鴉片貿易籌集資金。
據國際刑警組織稱,伊斯蘭運動組織和阿富汗的海洛因貿易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并已滲入到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跨越了整個中亞地區。在國會聽證會上,國際刑警緝毒資深專家拉爾夫·穆虛克(Ralf Mutschke)說,“烏茲別克斯坦的伊斯蘭運動組織有自己的政治傾向和意識形態,但是他們不完全是恐怖主義的,看上去更像是大雜燴,在他們那里從犯罪行為得到利益經常比‘政治’目的更重要。伊斯蘭運動的領導者的既得利益是動蕩,只要這里動蕩不定,他們就能確保毒品運輸路線的安全。”
中亞洲形勢專家彼得•張伯倫提出的證據指出,烏茲別克斯坦的伊斯蘭運動組織完全有可能是中情局組織下的毒品走私團伙: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烏茲別克斯坦的伊斯蘭運動本身就是中情局搞出來的。根據作家史蒂夫•科爾(Steve Coll)的著作《幽靈戰爭》中可靠的歷史記錄,‘中情局局長威廉•凱西(William Casey)越出權限,擴展了在蘇聯邊界以內進行顛覆宣傳的活動方式。為此中情局找了一名流亡德國的烏茲別克斯坦人,把古蘭經譯成烏茲別克斯坦語,然后讓巴基斯坦的三軍情報局散發了5000冊,去推動穆斯林宗教在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活動……從一開始,甚至在被前蘇聯入侵之前,阿富汗革命就被中情局組織起來的外國勢力集團控制了。甚至連瓦哈比“伊斯蘭”的政治形式—在當地圣戰學校訓練戰斗人員,用的都是內布拉斯加大學編譯的美國版“伊斯蘭”教科書,可是教科書中的那些行為調整技術實在是背離了伊斯蘭真正的教義。’”
張伯倫還說,
“事實上,如果美國中情局確實給圣戰學校—培養烏茲別克斯坦的伊斯蘭運動的圣戰者學校提供混亂的伊斯蘭圣戰者教科書,那么這些圣戰者也就成了中情局的產品… 美國軍方追蹤伊斯蘭運動組織的恐怖分子、追蹤毒販的特種部隊的行動,為真正的目標提供了掩護:偵察當地的政府領導人,為將來繼續支持或者拋棄他們的決定提供參考… 和平伙伴關系計劃為數千名美國以及北約組織的教員打開大門,為他們執行‘直接行動’任務提供了基地,與此同時,成噸的剩余軍事裝備獲準被運送到掌握大量石油客戶的手中,為聯合軍演搭好舞臺。”
美國政府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問題特使理查德·霍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2009年6月宣布,美國決定放棄在阿富汗鏟除罌粟的掃毒計劃,轉為實施五角大樓所稱的“禁止運動”,即打擊塔利班毒品運輸、推動替代種植。霍爾布魯克對美聯社的記者說,華盛頓在阿富汗的掃毒計劃快要結束了。
《紐約時報》的報道還指出,美國支持的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的弟弟艾哈邁德·瓦利(Ahmed Wali)8年中一直在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酬勞,阿富汗的哈爾曼德省的毒梟軍閥也在中情局付酬人員名單上。據報道,瓦利拿了錢,是要協助中情局在阿富汗的南部城市、卡爾扎伊的家鄉—坎大哈周圍建立一支準軍事力量。
中情局在阿富汗毒品貿易中扮演的角色,和它在越戰時期在東南亞毒品貿易中的角色驚人的相似。結論是無法質疑的:這兩個事件都不是追求更多的軍事目標而發生的疏漏,而是華盛頓整體戰略的中心部分。
據報道,艾哈邁德·瓦利用毒品收入搞國內的恐怖行動,包括在2009年大選中舞弊和恐嚇對手。卡爾扎伊2007年任命的反腐總長艾扎圖拉·瓦斯夫曾在內華達監獄待過四年,他在那里多處試圖把海洛因賣給一名便衣警察51。很明顯,卡爾扎伊的邏輯是,“用一個海洛因毒販去抓住另一個毒販”。
卡爾扎伊在赫爾曼德的罌粟種植不是小打小鬧。根據美國研究專家約翰W·麥考伊(McCoy)的說法,這里是地球上罌粟生產最集中的一個區域,全球40%的非法鴉片都來自于此。自20世紀60年代末越南戰爭爆發以來,麥考伊一直追蹤研究美國情報部門在亞洲毒品走私中的作用。2008年,在赫爾曼德種植的罌粟大約有103 000公頃——這是阿富汗三分之二的罌粟。
麥考伊指出,20世紀80年代在由美國中情局支持的反蘇穆斯林游擊隊戰爭中,中情局用穆斯林游擊隊員的毒品貿易所得資助這場秘密戰爭,這場戰爭也因好萊塢制作的、湯姆·漢克斯主演的《查理的戰爭》而出名。麥考伊強調,80年代“中情局的秘密戰爭,是把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變成世界上最大的海洛因生產區的催化劑” 。
為了在911后打擊塔利班,麥考伊補充道,
“中情局成功地推動長期干海洛因貿易的軍閥把阿富汗東部的城鎮控制在手中。換句話說就是,中情局和當地同伙創造了理想條件,把塔利班的罌粟種植禁令廢了,把毒品買賣又干起來了。塔利班垮臺僅僅幾周后,官方就報告了赫爾曼德省和楠格哈爾省的海洛因中心地帶大面積種植罌粟的現象。”
2001年底美軍打垮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迫使其流亡,塔利班控制下的罌粟生產事實上大大下降。但是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記錄和事實同樣表明,在美國領導的北約軍隊占領期間,阿富汗的罌粟生產不但沒有被抑制,反而創造了歷史最高水平。
阿富汗的罌粟產量持續的增長,和美軍的占領行動步步相隨,如影隨形。
塔利班在2000年完全禁了罌粟種植。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報告,2001年的阿富汗在不到8000公頃的土地上生產出185噸罌粟,但在美國武裝控制阿富汗的2007年,在193 000公頃的土地上生產出8200噸罌粟。美軍占領8年,罌粟產量增長了44倍。
2008年,美國和聯合國的權威專家大力宣傳,當年罌粟種植的面積低于2007年19%。他們企圖掩蓋一個事實:罌粟的單產提高了15%,所以阿富汗繼續保持著全世界最大的鴉片生產者地位。
在過去的五年里,阿富汗的罌粟生產占其國內生產總值50%,為全球的海洛因產業提供了93%的罌粟原料。57不能說2001年以來在美軍控制下的阿富汗沒有經濟增長。阿富汗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66%,全部來自由美國欽點的卡爾扎伊政權統治下的蓬勃發展的鴉片工業。
俄羅斯聯邦禁毒部門估計,阿富汗目前罌粟作物的價值約有650億美元。其中阿富汗的農民得到5個億,塔利班游擊隊拿走3個億,其余的640多億美元,都進了毒販集團的口袋。
美軍是世界的鴉片出口商?
鴉片應該是美國在中亞戰爭的理想潤滑劑。它資助了烏茲別克斯坦的伊斯蘭運動“叛亂”;阿富汗10%的人口,包括總統的弟弟,甚至可能包括總統的生計都依靠鴉片貿易的收入。不僅如此,在中亞的部落和社會中,制造毒癮是推翻一國政府的統治、造成無序狀態、制造混亂的理想方式。這是1840年英中鴉片戰爭的經驗,而且美國正好可以借此擴張北約“維和”行動。
利用吉爾吉斯斯坦涌向中國新疆及其他省份的移民人流,利用這些人攜帶的鴉片,這顯然是五角大樓的戰略不動聲色“支持”的一個招數。俄羅斯社會已經遭到了嚴重的打擊——來自阿富汗的廉價海洛因像瘟疫一樣,使俄羅斯人口大面積染上毒癮,導致嚴重的違法和犯罪。
外交官霍爾布魯克(Holbrooke)和許多五角大樓中央司令部的發言人,常常向世界展示一張圖片——阿富汗部落民、烏孜別克族人或塔吉克族人用毛驢馱著鴉片越境到俄羅斯等地。事實相差很遠。事實上鴉片是用現代軍隊的設備運輸的。
阿富汗鴉片生產增長的最爆炸性的一點,也是最被“忽視”的報告,就是美軍用軍事運輸手段運毒品的那些報告。美軍以國家安全秘密為名,從諸如吉爾吉斯斯坦的馬納斯空軍基地向外運輸鴉片和精煉過的海洛因。如果真是如此,軍用飛機確是最好的掩護。軍事行動不受限、軍用設施和物資不受檢查。在20世紀60年代的越南戰爭中,美國偷運海洛因還僅僅是中情局的民用航班飛機,現在看起來會有一個重大的跨越。
消息靈通的原情報人員——上世紀80年代在阿富汗游擊戰爭中擔任過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總長的哈米德·居爾(Hamid Gul)將軍指出,“艾哈邁德·瓦利·卡爾扎伊是阿富汗最大的毒梟”,他在2009年接受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說;毒梟也販武器,這是在阿富汗“很猖獗的貿易”。“在我看來最讓人不安的是軍用飛機,連美國的軍用飛機都用上了。你說得沒錯,毒品運輸的路線是一路向北,穿過中亞一些共和國,然后是俄羅斯境內的一些地區,最后到達歐洲甚至更遠。但有些是通過軍用飛機直接運達的。”
從1987年到1989年是圣戰者叛亂的高峰時期,這一時期居爾任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首腦,同美國中情局有密切合作。但他從此被限制不得入境美國和英國,據他說是因為他把美國和英國在里的計劃直接說出去了,他甚至確信美英的計劃中包括系統瓦解巴基斯坦整個國家的內容。
居爾對于美軍利用軍用飛機通過北方配送網絡從吉爾吉斯斯坦的瑪納斯空軍基地秘密向外運輸鴉片和海洛的指控,已經被阿富汗的塔吉克人、美國軍方人員私下談話和來自俄羅斯的報告證實。
美國最近在吉爾吉斯斯坦西南部的巴特肯建立的一個“緝毒和反恐”訓練基地,和烏茲別克斯坦不太平靜的費爾干納山谷比鄰。這一最新行動和瑪納斯美軍基地放在一起,可以很恰當地印證美國阿富汗問題特使霍爾布魯克宣布的美國對阿的鴉片新政策——有選擇的“禁止”,而不是全面根除。為了便于行動,五角大樓的這個新政策不允許美國的禁毒人員觸動占全世界93%的鴉片生產基地,這樣可以方便他們提煉海洛因,就近賣到中國的市場,賣到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甚至更遠的地方。
這是一場新鴉片戰爭的模式。
美國主流媒體報道說,是塔利班在控制鴉片的貿易。但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說法,反政府分子(包括但不限于塔利班)每年的鴉片收入只占聯合國預計的(當地)全部鴉片總收入(大約34億美元)的2%。這一數據甚至得到美國中情局和國防部情報局的評估的佐證——他們預計塔利班每年從毒品貿易只拿到7000萬美元這么一點收入。
美國處理阿富汗毒品問題的最新戰略也是精心策劃出來的。它把販毒者列入“叛亂者”的名單——名單上的人都可以處死。但那個名單卻不包括大部分阿富汗毒梟,他們擁有98%的鴉片和海洛因收益,是毒癮很深的卡爾扎伊家庭和卡爾扎伊腐敗政府的同伙。正如一位分析者所說,事實上美國軍隊“將幫助這些同占領部隊或阿富汗政府結盟的毒梟鏟除競爭對手,幫助他們進一步壟斷市場”。
2004年卸任的英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克雷格·莫里(Craig Murray)披露,拉希德·杜斯塔(Rashid Dostum)將軍護送車隊越境運送毒品。這位將軍2009年被總統哈米德·卡爾扎伊再次任命為阿富汗國家軍隊總參謀長。
根據莫里的說法,杜斯塔是他的家鄉馬扎利沙夫附近對外搞海洛因貿易的關鍵人物。在美國的支持下,為了最近的大選,卡爾扎伊讓流亡中的杜斯塔回了國,杜斯塔也很負責任地把關鍵選區100%的支持選票送給卡爾扎伊。盡管他的總參謀長職務有名無實,盡管華盛頓深知他是阿富汗海洛因貿易的大角色,但五角大樓還是要為杜斯塔的私人民兵(運毒隊伍)大規模提供武器,好“打擊塔利班”。
《紐約時報》爆料66的長期被中情局出錢雇傭的艾哈邁德·瓦利·卡爾扎伊已經被指控為主要毒梟,這給美國支持的卡爾扎伊政府創造了一個愉快的決策人圈子。
莫里還進一步強調,阿富汗“現在出口的不是鴉片,是海洛因。鴉片要通過工業手段才能提煉成海洛因,不能在廚房里做,得有工廠。這一過程需要上百萬加侖的化學品,而這些化學品是用油罐車運到阿富汗的。油罐車和大型的鴉片貨車使用北約的部隊通道運到工廠,這些通道都是用美國的錢改建的……海洛因貿易的四大巨頭都是阿富汗政府的高官。當我們進攻阿富汗時,美國從空中轟炸,可是中情局卻出錢出武裝給萎靡不振的軍閥毒梟去用”!
結論
只要仔細看看中亞和阿富汗的地圖,就不難發現為什么阿富汗對于美國五角大樓的戰略這么重要——五角大樓不遺余力地破壞所有中亞國家的穩定,把這個地區軍事化,可以同時威脅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其他周邊國家,特別是上合組織的成員國。毒品的擴散和緝毒,恐怖主義和反恐,當地警察蓄意的暴行以及對亞歐大陸和未來能源管道的控制,全都是美國主導的北約從阿富汗輻射出去的行動的組成部分。
吉爾吉斯斯坦是這場蔓延到整個中亞的戰爭大戲中的“戲軸”。莫斯科深知這點,北京也深知這點。這里是美國“全方位主導”大戰略的生死存亡之地,美國把自己的全球軍事霸權命運,都押注在吉爾吉斯斯坦這塊土地上了。
真相越來越明朗,就像上世紀60、70時代的越南戰爭一樣,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是又一場被刻意設計出來的“沒有輸贏的戰爭”。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失敗”了,其實這只是為了制造一個向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費爾干納山谷等中亞地區滲透的理由。三月份導致巴基耶夫政府流亡的抗議發生之前,華盛頓正同巴基耶夫政府建設“反恐”訓練基地,正一步步擴大這場戰爭。從新疆到哈薩克斯坦再到俄羅斯,美國對歐亞地區的步步控制,也許只是一個時間早晚和販毒路線如何延伸的問題。
和越南戰爭不同的是,這一次美國霸權的賭注大得多。吉爾吉斯斯坦臨時政府,莫斯科、北京、伊朗和烏茲別克斯坦,都將會對這個地球上沖突最多的地區的前途起決定性的作用。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