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日領導人雙雙辭職——德國和日本屬于非完整主權國家的悲哀
一般人心目中,德國和日本與一般國家沒有什么兩樣,是獨立主權的國家。其實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這就是自西歷1945年以來,德國和日本兩國一直都有美國大兵在駐守。雖然這不是真正的軍事占領,但卻起著與軍事占領相當類似的作用。冷戰期間,德國和日本屬于美國陣營,理所當然政治軍事上要聽美國的。冷戰以后,美國的軍事指揮棒意義有所減弱,但政治指揮棒依然高懸于德日兩國的頭上。
當初,美國為了冷戰需要推動了歐洲聯合,讓法德和解,由此法德為軸心,催生了日后的歐盟。由于有了歐盟,德國偶然會跟在法國后面,向美國犟一犟脖子,比如與希拉克的法國一道,不贊成美國打伊拉克。但總的來說,戰后德國一向是經濟的巨人,政治的侏儒,沒有政治話語權。德國總理勃蘭特著名的一跪,標志了德國人身上壓著沉重的歷史“原罪”。可以說,戰后德國被美國治得有點國不是國。德國人不能表達任何與“國家”有關的“民族主義”情緒,比如不能公開表達“我們德國如何如何”。 與美國截然反比,德國人日常很少唱國歌,很少掛國旗。所以,戰后德國人經濟上日子過得不錯,但心里其實過得相當壓抑,不那么舒暢。
人們有理由想象,所有戰后德國領導人,在對國內國際問題發話之前,都要朝美國軍營的方向遙遙瞥上一眼,然后才謹小慎微發表意見,其情狀堪比來到賈府的林妹妹:“不可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走一步路”喲!
前些日,德國總統克勒不過是稍稍表達了一點維護德國“國家”利益的意思,比如打擊海盜“保衛自由貿易通道”而進行“必要”的海外軍事行動,結果就大大地“政治不正確”了,招致“世界真正主人”控制的德國內外輿論的猛烈批評,黯然于5月31日宣布辭職。“國家”已不能提,“國家”的“軍事行動”更是不能碰的紅線。一個德國領導人居然不能公開宣稱保護德國“國家”利益,這德國還是一個國么?
無獨有偶,兩天以后的6月2日,以“反美”著稱的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也因為“反美”不成而宣布辭職。鳩山上臺前曾向日本選民許諾,要讓駐守沖繩的美國大兵搬家。但經過八個月的較量,鳩山終究未能讓美軍基地搬出沖繩,而只是在沖繩挪個地方。鳩山登臺伊始,民意支持率曾達到70%,可見日本民眾普遍支持“反美”。但人家大兵駐在你家后院,你能硬起來么?鳩山的下臺,可以說是必然。
鳩山上臺后,表達了某種“脫美入亞”的意思,但美國不允許。當美國飛機在日本領空呼嘯,美國大兵騷擾日本居民時有所聞,鳩山由紀夫注定是個悲劇的角色。可以說,戰后日本跟德國一樣成為一個經濟大國,也跟德國一樣,同樣是一個政治侏儒,跟在美國后面,只有出錢替老大買單的命,沒有政治“獨立”話語權。美國有些議員在隔了五、六十年后突然追究日本慰安婦問題,前些年法國書店里也突然出現許多法語的揭露南京大屠殺的書……這當然是還歷史公道,但也不由得讓人尋思,其中也暗藏了打壓蠢蠢欲動、想擺脫美國控制的日本人之玄機!
德國總統和日本首相在三天之內雙雙辭職,是巧合也是理所當然,因為德國和日本實質上都可以說是非主權國家,至少不是“完整主權”的國家。
應當提醒國內一班咒罵毛澤東的知識“精英”:如果沒有毛澤東把西方列強趕出中國,以大無畏勇氣把美軍擋在朝鮮三八線,還不客氣地把蘇聯水兵請出旅順,哪有今日中國的和平和獨立主權的國際地位?充其量也不過是今日之德國和日本,仿佛養雞場里的雞,飼養條件還不錯,但任人宰割……不過,今日中國在金融、經濟乃至政治上相當程度受到美國隱形控制,也是一種悲哀,另作別論。
河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