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克林頓去朝鮮了,很多中國人感到很吃驚。其實這是必然的。想到一個月前寫給報紙的一篇文章,結果誰都不敢發,貼在這里吧。為什么不敢發呢?一是上面有要求,二是我的觀點和大多數學者不一樣,因為大多數學者是主張制裁朝鮮的。中國的媒體啊,說你們什么好呢?
朝鮮核危機走向戰爭還是和平?
戴旭
安理會一致通過對朝鮮制裁決議,而朝鮮立即宣布以“將钚武器化、開始鈾濃縮、武力反封鎖”,作為對抗。朝鮮核危機在戰云籠罩中進入下一階段。朝鮮第二次核試驗表明,其已經擁有初級核武器,如果繼續前行,勢將打亂地區和全球政治格局。問題的嚴重性也因此凸顯。下一步局勢如何演變至關重要,處理得好,可以多贏,實現地區穩定;處理不好,有可能迎來局部戰爭甚至核戰爭,前景莫測。我們必須認真研判,預有準備。一切以國家最高利益為準則,動靜得當,當促則促,當止則止,抓住時機,有所作為。
一、朝鮮核危機的實質
在當前以和平發展為主流的世界上,在舉世皆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努力的時候,朝鮮屢次試射導彈,連續進行核試驗,并宣布廢止停戰協定,采取軍事挑釁姿態,擾亂地區局勢,是一種短見的、危險的自私行為。但朝鮮為什么這樣做?筆者認為,這主要是上屆布什政府的單邊主義和李明博政府敵視朝鮮政策促成的。朝鮮的用意并不是真想自取死路發動戰爭;也不是為了追求核國家地位——那并不能保證朝鮮現行體制的延續,而是為了以壓促和,迫使美國新政府伸出手來實現和解,進而牽動日、韓,以贏得安全的環境,換取援助,為國內的權力過渡和下一步的改革、發展奠定基礎。
得出上述結論,源自對近十年歷史的回顧和判斷。2000年6月,提出對朝“陽光政策”的金大中,親赴平壤與金正日舉行首腦會晤,實現南北分裂50年來首次南北峰會,雙方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共同宣言”。同一年,美國總統克林頓準備親自前往朝鮮與金正日舉行會談。但是由于中東以及巴勒斯坦問題,最終未能成行。克林頓寫了一封信給金正日,邀請他訪問美國,但金正日錯過了這一歷史機遇。雖然如此,但朝鮮對美國充滿了期待,對韓國的觀感也大為改善。當時形勢一片大好,冷戰的最后一個冰點,即將被美韓的“陽光”融化。不料,小布什上臺后風云突變,“911”事件后朝鮮被布什政府視為敵人,已經大為緩和的美朝關系又急轉直下。韓國政權更迭后,也一改前人的陽光和接觸政策,屢次在言論和行為上傷及北方,使南北前期和談成果前功盡棄。朝鮮于是一意孤行,鋌而走險。奧巴馬在選舉時稱將與朝鮮展開對話,朝鮮基于對克林頓時代美國民主黨的期待,對此寄予很大希望。然而美國新政府提出與阿富汗、中東、伊朗甚至古巴對話,特別是對伊朗,連續伸出一根又一根橄欖枝,對朝鮮卻只字不提。這又讓朝鮮從失望到反感,于是大力度出手,試射“光明星”,進行核試驗,給焦頭爛額的奧巴馬出了一道大難題。其趕在盧武鉉自殺之際進行第二次核試驗,也讓李明博受到內外夾擊。同時也讓東北亞風起云涌,牽動其他幾個大國的神經。
二、朝鮮局勢的演變
朝鮮局勢的下一步發展,從根本上說取決于美朝之間的戰略互動。如果美國聯合日本、韓國,以制裁和孤立的方式對付朝鮮,則朝鮮將采取更加對抗的姿態,如繼續進行核試驗,發射洲際導彈,甚至和美國的敵人發生聯系,觸動美國最敏感的“核擴散”底線,把戰爭邊緣政策玩到極致。
現在,美國和朝鮮都是沿著這一危險的方向前行的。美國在出訪中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在安理會提出針對朝鮮的譴責決議,進入“伐交”階段。沿著這個方向,朝鮮局勢會走出兩個結果:
一是美、朝握手。戰場上的停戰談判都是在雙方都打不下去的時候開始的,外交亦然。當美國的外交手段用盡,軍事手段經過評估又得不償失的情況下,美國會和朝鮮坐在一起。朝鮮方面,在手中的牌相繼打盡,已沒有更多籌碼的時候,也會適可而止。中國沒有關死六方會談的大門,為雙方預留了一個臺階,從這里雙方走向直接會談,或重回六方會談的可能性相當大。
二是爆發第二次朝鮮戰爭。美國有使用武力作為外交手段的先例。如美國情報掌握充分,在設法避免朝鮮洞藏火炮和彈道導彈對韓國威脅的情況下,對朝鮮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發動全面戰爭,一舉摧毀朝鮮的可能性很小。這是因為第二次朝鮮戰爭,不會讓美國獲得實際的利益,無益于金融危機的解決,反有可能遭受核風險。另外,韓國出于自身安全,反戰意志非常堅決。這樣,加上朝鮮也沒有大戰的意愿,三方事實上不太可能爆發全面戰爭。作為加劇緊張的添加劑,韓朝局部沖突最有可能,如美國參與最多只是局部空襲。朝鮮的反擊也會是有節制的,而不會動用核裝置,因為這將導致美國使用小型核武器或中子彈進行反擊,滅亡朝鮮政府。
當事情發展到頂點,必然要向另外的方向轉化,所謂樂極會生悲,否極可泰來。朝鮮問題目前已趨向對抗的頂端,或者以突然崩盤的形式釋放勢能;或者被理性的力量漸次釜底抽薪。
從美朝雙方的本意和實力看,美國經過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已經心有余悸,且當前正處于國力恢復期(其軍方發言人已明確表態,不會對朝鮮發動戰爭或顛覆朝鮮政府);朝鮮國力疲敝,在無可靠外援的情況下,獨力作戰將迅速敗亡。中、俄、韓等都不希望發生戰爭,日本雖想趁火打劫,無奈政治能量太小,不足以影響大局。
綜合各方的因素判斷,筆者認為,當前的情勢是黎明前的黑暗。朝鮮問題最終還是會回到談判桌上,主要以非戰爭的方式解決。雙方對抗的烈度越高,其把手握在一起的時間就越短,我們回顧一下美國與伊朗戲劇性的核歷程就知道了。
韓國前總統金大中近日在接受韓國《中央日報》專訪時表示,朝鮮不可能加入核俱樂部。他樂觀地認為,朝鮮一直期待與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對話,從而與美國和日本實現邦交正常化,獲得經濟資助、走進國際社會、打造強盛大國。與日本邦交正常化后,朝鮮將獲得超過100億美元的補償金;還能從IMF和亞洲開發銀行借得資金打造真正的“經濟上的強盛大國”。簡而言之,如果美國給予其安全保障、邦交正常化后朝鮮能走向國際社會,那么朝鮮就將放棄核開發。筆者認為,此言合理。
三、大國的抉擇
朝鮮不顧中國國際形象和戰略利益,屢次搗亂,在國內各界引起強烈不滿,懲治朝鮮之聲頓起,更有人主張“替天行道”。但筆者以為,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朝鮮半島,是大國博弈之地,非比臺灣。我解決臺灣問題,尚且需要瞻前顧后,對朝決策更要慎之又慎。
朝鮮擁有核武,最受威脅的當屬日本,其次為美國。現在美國和日本卻在朝鮮問題上耍滑頭,利用核危機設“局”,以政治激將法讓中國沖在前面處置朝鮮。若中國不同意制裁朝鮮,則鼓動全世界輿論攻擊討伐之,若中國同意由其發起的全面封鎖制裁,則正中美國和日本離間中朝關系的下懷。筆者認為,朝鮮胡鬧,是針對美國而來,中國沒有義務為美國火中取栗;但朝鮮此舉,同時也威脅了地區和世界和平,故中國又不能無動于衷。這正是考驗中國戰略智慧的時候。
筆者判斷,美朝為了未來在談判中討價還價,還會沿著對抗和戰爭的方向向前沖一陣,然后停下來觀望,尋找臺階借坡下驢。
朝鮮核危機真正危險的地方,不在朝鮮半島,而在一些國家陰暗的動機里。目前核危機還沒有到最后時刻,但日本和印度趁火打劫的意圖已顯露無遺。日本又想像第一次朝鮮戰爭一樣坐收漁利,利用朝鮮核武裝的借口,修改和平憲法,加速大型武器裝備購買和研發、出口,為下一步對付中國做準備;美國也有意附和日本主張,準備對日本重新武裝進行更大幅度的松綁。印度則從第二次核危機前就在其非法占領的中國藏南地區制造事端,總統視察,修建戰備設施,直到眼下突然大幅增兵六萬陸軍,部署重型遠程進攻型戰機,并將剛剛從以色列接回的費爾康預警機也擺上,同時宣稱在和中國談判邊界問題上“決不妥協”。
中國當下應采取冷靜觀察、積極應對,兼顧各方的策略。同時,筆者建議我對朝鮮危機還可以采取更主動的作為,比如邀請俄羅斯和朝鮮,進行三方會談,以中、俄聯合對朝提供核保護,呼吁國際社會對朝鮮提供援助,以換取其核讓步為主要內容,給朝鮮和美國臺階下,以盡早結束這場代價高昂的政治游戲。
誰都知道,面對火災,退避不是最好的選擇。所以,朝鮮核危機初起,有感于中國周邊海陸危機接二連三,筆者堅決主張果斷出手,制止玩火者,殺一儆百,以制止惡性效仿,連鎖反應。出于戰略考慮,筆者不主張中國對朝鮮采取過激的做法,但對于那些趁朝鮮核危機趁火打劫,不顧世界和平大局,侵害中國利益的國家,要予以嚴懲,該算的賬一定要算一算。這不是有意尋釁,也不是報復,而是遵循人世間的一個基本道理:任何行為都要有一個說法;任何犯罪都要付出代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