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珍珠港被炸是美國“讓日本先打第一槍”

葉勁松 · 2006-05-17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珍珠港被炸是美國“讓日本先打第一槍”

------兼與葉邊魚先生商榷

  葉勁松

    “歷史試卷既然把它出成題目,首先要考慮合理性的問題,盡管從國家戰略利益來說,珍珠港被偷襲,羅斯福找了對日發動戰爭的借口,但這么多國民死了,他還會因為得到‘戰略利益’而興高采烈?出題者忽略了人性的問題。在他們眼里,只冷漠地看到日本突襲珍珠港給了美國一個宣戰理由,所以,羅斯福必須‘欣慰’”。這是葉邊魚先生對長春市高三“模擬考”歷史試卷中,“二戰時期日空襲珍珠港,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是‘欣慰’還是憤怒?”一題的正解——“欣慰”的質疑。(2004年4月5日《中國青年報》)

    但是,葉邊魚先生觀察歷史的方法就是錯誤的。對于歷史問題,不應“首先考慮合理性的問題”,而應該考慮真實性、客觀性。撇開歷史事實去談合理或者不合理,去談從“人性的問題”判斷歷史人物的態度,是你的主觀判斷。你質疑一個關于歷史問題的觀點,根據應是歷史事實,而不是你的是否合理的主觀判斷。

而歷史事實是,羅斯福總統不是守株待兔的老農民,他不是在等待參戰借口的時間煎熬中等待參戰借口的到來。即不是突然發生、出乎意料的日本突襲珍珠港使羅斯福總統找到對日宣戰的借口,而是總統促成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的成功,使美國有參戰借口。

二戰初期,美國采取坐山觀虎斗的中立政策。1939年9月5日,羅斯福總統對全國宣布,“我國將繼續是個中立國家……我希望美國將置身于這場戰爭之外。我相信它會這樣做的。我向你們保證,你們的政府將盡一切力量來達到那個目的。”( L.杜蒙德《現代美國》第643、644頁,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當然,中立既是為了坐山觀虎斗,讓其他國家打得筋疲力盡、遍體鱗傷時美國以強國身份收拾殘局,稱霸世界;也是執行其綏靖戰略,讓德國在波蘭繼續向東沖,沖向蘇聯,攻向蘇聯,借德國之手消滅社會主義蘇聯的需要;還是為美國以后參戰爭取較多準備時間的需要。但是,宣布中立又對以后參戰是約束。因為到時美國人會問,當初你說“將盡一切力量來”使美國“置身于這場戰爭之外,”怎么現在又參戰呢?因此,以后參戰時必須要找個擺脫中立的理由。

1940年4月9日,德國入侵丹麥和挪威,5月至6月,荷蘭、比利時被占領,法國投降。美國和英法的對德綏靖政策徹底破產。德國的勝利及德國控制了幾乎整個西歐大陸海岸線,使美國極為不安。另外,隨著法國的投降,德國可能借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而進入美國的傳統后院——美洲。德國稱霸歐洲大陸后,德國將從陸上強國變為海上強國,可能在大西洋和美洲與美國爭奪霸權。稱霸歐洲大陸的德國成了美國稱霸世界的最大敵人。因此,綏靖戰略的失敗和必須迅速遏制勢力急劇膨脹的德國法西斯的想法,使美國加快了對德作戰的準備。1940年5月中旬,羅斯福提出年產5萬架飛機的任務(這將遠遠超過當時全世界其余各國飛機產量的總和)。美國也加大了用于國防的撥款,在丹麥、挪威被占領以后的12月內達370億美圓(這個數字是當時日本年GDP的幾倍,或約相當于德國的年GDP),到1941年11月國防撥款已增達600億美圓。這時,美國已具有全世界最龐大的軍事經濟,它生產出全世界最多的武器裝備。這些武器生產出來是希望派上用場,發揮作用。置身于戰爭之外的中立使龐大軍事經濟及它生產的武器裝備難于發揮作用,通過租借法案向英國、蘇聯等國輸出的武器只占美國生產的武器裝備的小部分,只有美國參戰才能使美國生產的武器裝備充分發揮作用。因此,何時以何種理由參戰提上議事日程。

1941年下半年,德國在蘇聯大舉進攻;在北非,德意聯軍抵達利比亞——埃及國界。在亞洲,日本不但沒有按美國的希望向北攻向蘇聯,反而利用法國戰敗及英國無暇東顧之機,加緊向東南亞侵略擴張。德日擴張對美國全球目標是嚴重的威脅。因此,國際形勢狀況也使美國認為,繼續長期不參戰,已經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1941年7月18日,日本首相近衛改組內閣,力主進攻蘇聯的松崗被免去外相職務。7月24日,日軍開進法屬印度支那南部。以上兩件事表明,日本不會北攻,而是要南進東南亞。美國不用再對日妥協退讓了。因此,1941年7月25日,美國政府宣布凍結日本在美資產并對日本實施貿易禁運。隨之,英國和荷屬印尼宣布了類似措施。日本從美國和東南亞進口滿足經濟和戰爭需要的石油、橡膠等產品受到極大限制,美日關系危機加劇。而解決危機的美日談判沒有進展。原因是日本不愿過多地放棄侵略成果;作為美國,由于日本不愿北進,日本已經沒有什么利用價值,也沒有對它妥協退讓的必要了。另外,美國此時已建成全球最龐大的軍事經濟,再過幾個月,就將生產出全世界最多的武器裝備。要消化掉這么多的武器,使這些武器派上用場發揮作用,完成美國稱霸世界的目的,美國應該拋棄中立,準備參戰了。因此,此時美國與日本談判的目的只有一個,拖,再拖幾個月,以贏得準備戰爭的時間,以保證戰爭開始不久,美國在戰場上就有軍事裝備方面的對敵優勢。8月中旬羅斯福對丘吉爾講,現在必須盡一切努力避免同日本發生戰爭,“甚至30天也可以對鞏固美國的陣地起良好作用”(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4卷,三聯書店1980年版,第271頁)日本軍方此時也洞察到美國的談判目的。時任日本首相近衛在戰后回憶道,“在日本陸軍和海軍界,有越來越多的人要求停止日美會談,發動戰爭,理由是,美國政府只是在拖延時間,以便完成它自己的各項準備工作,并使經濟方面的禁運起著削弱日本力量的作用”。(托因比《軸心國初期的勝利》簡稱《軸》第1071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版)9月6日,日本御前會議決定,如果日美談判不能取得成就,將對美宣戰。

1941年11月4日,代表日本與美國政府談判的日本駐美大使野村,接到日本政府答復美國政府備忘錄的A和B兩個草案的電報。電報還指出,“我們通知你,這在精神和內容上都是最后的努力。……同時注意,結束談判的期限最后定為11月25日。”

由于1940年底,美國在一艘日本沉船中發現了日本密碼并破譯成功,使日本駐外使館與東京間的密碼電報往來處于美國人監視中。所以,美國情報機關截獲了11月4日這份電報,馬上破譯并上報政府。日本電報無庸置疑地表明日本準備開戰。11月7日,國務卿赫爾在政府的一次會議上說,“我們不知道,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日本將發動進攻,所以應該時刻準備著。”美國駐日大使格魯也于11月17日發電報警告華盛頓,日本陸海軍可能突然發動襲擊。(《外交史》第四卷第283頁)11月22日,美國還截獲了日本外相給野村的電報,電報把談判最后期限從11月25日推遲到29日,并還預兆不詳地說:“限期過后事情會自動地發生”。(《軸》第868頁)

11月25日中午,羅斯福在白宮主持召開了有美國陸海軍高級領導人參加的一次會議。陸軍部長史汀生的筆記寫道,總統“推測說,日本至遲將于下星期一即可能向我們進攻,因為日本人以不宣而戰聞名的。總統提出一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么辦?為了讓日本先打第一槍,同時對我們又不造成巨大危險,我們應該怎樣行動?這是個困難的任務。” (《外交史》第四卷第286頁)在知道日本即將發動進攻之時,赫爾和羅斯福的考慮是不同的,赫爾要求“時刻準備著”,總統首先考慮“讓日本先打第一槍,同時對我們又不能造成巨大的危險。”事實表明,總統沒能解決好這個他認為兩難的“困難的任務”。最后,為了“讓日本先打第一槍”,即讓日本先攻擊,總統不惜讓美國海軍遭受重大打擊。

為了促使“日本先打第一槍”,美國在貿易制裁基礎上,再施加政治壓力。美國在第二天(11月26日)向日本發出了著名的“赫爾照會”。照會第二部分有,3)從中國和印度支那撤走日本軍隊;4)除重慶政府外,不支持中國的任何政府或政權……。換句話說,美國要求恢復1931年以前的遠東形勢,全面接受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接受這個照會,意味著日本不僅要撤軍,而且不能享有任何政治、經濟特權。這將使日本通過10年侵略而在中國占據的絕對優勢地位將付之東流。赫爾知道日本不會放棄侵略成果,因此不會接受照會,他也知道這個照會帶來的結果將是戰爭。因此,赫爾將照會交給日本代表后,通知英國政府說,“我們和日本談判的外交工作,事實上已告結束,今后的事情應轉歸軍事統帥部負責了。”(蘇聯科學院主編《世界通史》第10卷上冊第218頁,吉林人民出版社)

羅斯福要求對日發出強硬的照會,是因為總統這時認為用不著與日本拖延時間了。從美國在十月、十一月軍工生產和增長速度看,第四季美國飛機產量將穩居世界第一。根據飛機產量增長速度,預計1942年美國能生產6萬架飛機。總統認為美國軍事裝備產量使美國能夠馬上參戰,現在需要的只是一個參戰的借口(或理由)。

日本代表看了赫爾交給他們的照會后說,美國的要求,特別是第3點,除了要求日本政府舉手投降外,沒有留下任何別的東西。

11月27日,日本政府收到赫爾照會文本。經濟制裁沒有松動,又提出日本不能接受的政治條件,東京政界軍界誰都沒有想到美國會采取這樣強硬的立場。東條英機一看完這個文件,就認為這是美國政府的最后通牒。當天,日本政府和日本大本營間的聯絡會議開會,到會的人們都不接受美國的最后通牒,并認為戰爭已成為定局。會議決定實施以前的御前會議計劃,開始對美軍事行動。

當時的日本外相東鄉,在戰后國際軍事法庭受審時談到那次聯絡會議。他說,參會人們“明白,美國人當然更明白,這個文件是要求日本完全屈從于美國的主張,以作為和平的代價。這時,美國不僅要日本放棄幾年來不惜犧牲而換來的一切利益,并且還要它放棄作為遠東的一個強國所擁有的國際地位。在我們看來,放棄這些東西等于是使國家自趨滅亡,對付這種挑戰和保衛我們自己,唯一的辦法只有戰爭。”(《軸》1109頁)赫爾照會對促使“日本先打第一槍”起到重大作用。

英國學者托因比等人在《軸心國的初期勝利》一書中談到赫爾照會時也寫道,“羅斯福和赫爾都不相信,日本會接受美國照會中提出的那些條件,既然這樣,他們為什么還要提出這份照會呢?有人斷言,他們是故意策劃,以激怒日本進攻美國,他們是別由用心,想‘通過邪道’使美國同德國交戰”。(《軸》1105頁)        法國著名軍事史學家米歇爾也寫道:美國“總統也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戰爭是不可避免了,然而必須盡力使日方承擔談判破裂的責任。他很可能認為,他曾想使美國公眾確信目前的戰爭是他們自己的戰爭,但他們至今仍不太愿意相信;如果美國公眾知道日本是他們的頭號敵人,他們就會對參戰更為積極。總之,11月22日到11月26日之間,他的態度變得強硬了,他似乎也意識到這種強硬態度很可能會導致日本的突然襲擊”(米歇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367、368頁)。

12月6日,東京將一份致赫爾照會的詳細電報發給野村大使,電報告知野村,照會轉交至國務卿的時間另行通知。當晚,日本使館收到共14部分電文的13部分。華盛頓時間6日21時30分,美國情報機關將被破譯的這13部分電文呈送到總統面前。羅斯福看后向他身邊的特別助理霍普金斯說:“這就是戰爭。”霍氏說:“可惜的是,我們沒能首先給予打擊和防止突然襲擊。”對此,總統指出,“不,我們不能這樣做。”(《外交史第四卷293頁》)從這可以看出,至少總統和霍氏間早已就“讓日本打第一槍”時美國不“防止突然襲擊”達成一致。即使這樣,仍可以看到對不“防止突然襲擊”,霍氏流露的惋惜和總統表現出的堅定。這也可以理解,總統知道“這就是戰爭”,卻為何不命令馬上通知美國遠東和太平洋駐軍進入戰備狀態。

12月7日上午10時,總統和他的助手們看到被破譯的日本照會的最后一部分——第14部分。照會最后說,“日本政府表示遺憾,但又不能不通知美國政府,由于美國政府的上述立場,日本政府認為通過繼續談判的途徑達成協議是不可能的。”但華盛頓仍然是遲至12點27分才向夏威夷發去這樣的電報:“下午1時日本當會提交一份實際上等于最后通牒的文件”。夏威夷衛戍部隊收到此電報時,已是日本飛機對珍珠港的狂轟濫炸開始以后。

珍珠港事件后,羅斯福馬上召集高級軍政官員開會。才得知珍珠港被日本空襲,并沒有使會議出現緊張或者群情激奮的場面。對此,霍普金斯做了如下描述:“會議是在不太緊張的氣氛下召開的,因為我想,我們都認為,歸根結底希特勒是我們的敵人,而能夠打垮他的不是靠別的,只是靠武器的威力;我們遲早總要參戰,而現在日本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借口。”(《外交史》第四卷296頁)會上,陸軍部長史汀生提議立即同時向德國、意大利宣戰,但羅斯福根據12月1日截獲、破譯的東京和柏林間電報往來判斷,德國很快將應日本的要求而對美宣戰,因此,總統決定先只對日宣戰,并等待德、意對美宣戰。

12月8日,應總統要求,美國國會一致同意通過決議:從1941年12月7日起對日宣戰。

12月11日,德國、意大利分別向美國宣戰。這樣,美國有了拋棄原來宣布的中立政策而與德、日、意法西斯作戰的名正言順的借口——我們美國希望和平,但日本卻向我們進攻,德國、意大利向我們宣戰,我們不得不為保衛自己而戰。這也使二戰爆發后一直籠罩在美國的反對美國參戰的“孤立主義”言論——在兩大洋屏障后的美國是安全的,不管歐洲和亞洲如何炮火連天,美國將繼續生活在和平和繁榮中——傾刻間煙消云散,美國參戰的國內阻力降到了最小。

美國參戰需找借口,但為獲取這個借口,為何直接向日本施壓而不是向德國施壓呢?野村的一個觀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釋這個問題。野村在1941年11月14日向東京的匯報中說,雖然美國人對是否向德國開戰的問題意見不一致,但是他們對“在太平洋地區進行戰爭的問題,沒有絲毫異議”。英國學者托因比也認為野村的觀點是正確的,托因比還講,在這種國內形勢下,如不先對付日本,而先“集中力量對付德國。這樣做就會授人以柄,給羅斯福政府的許多敵人提供再好不過的攻擊材料。”(《軸》1086頁,1099頁)一句話,先對付日本,美國國內阻力小;先對付德國阻力大。這從1941年3月11日美國國會通過援助與德國作戰的英國的租借法案中可以看出。該法案在參議院以60票對31票,眾議院以260票對165票通過。但反對票數之多說明,反對援助英國的孤立派的勢力仍然較強大。孤立派激烈反對租借法案,認為這實際等于對德國和意大利宣戰。美國的國內狀況決定了美國首先對日本施加最大的壓力。所以日本空襲后,總統也不同意陸軍部長要求立即對德宣戰的建議。可能總統認為,在德國沒對美宣戰之前,要求國會對德宣戰,會在國會引起孤立派的反對。既然德國馬上就會對美宣戰,那時美再對德開戰,在國內將不存在任何阻力。

還有,美國對日本施加壓力,影響作用較大;對德國施加壓力,影響作用較小。美國于1941年7月25日宣布對日本的貿易制裁前,日本所需要的石油、橡膠、銅等幾乎都需要進口,而且主要從美國和東南亞進口。雖然日本一直在侵略中國,但這種進口基本是暢通的。貿易制裁后,日本從美國、東南亞進口所需石油、原料受到限制。這對日本經濟和日本軍隊能力造成較大威脅,從而較易“激怒”日本。而德國國內礦產資源比日本豐富些。例如,1940年,日本國內原油產量僅33萬噸,而德國原油產量為156萬噸。另外,德國工業化水平高于日本,能夠用化工方法生產一些汽油替代品——合成燃料。1940年生產合成燃料即達411萬噸。還有,德國通過它的占領國和中立國的供應,能獲得大量原料、燃料。1940年,羅馬尼亞向德國供應了150萬噸石油產品,德國還從西歐獲得880萬噸液體燃料,從各占領國獲得銅13.5萬噸,鉛2萬噸,錫、鎳各9000多噸。因此,原、燃料基本能夠滿足需要。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即使宣布對德國的貿易禁運,其影響將遠比日本小。另外,英國海軍已經在北大西洋和地中海對德國、意大利進行了海上封鎖,其他洲的國家的商品幾乎不可能通過海路運到德國。對德國的封鎖早已存在時,美國再宣布對德貿易制裁,并不能對德國增加多少困難,對德國刺激作用也小。

另外,美國破譯了日本密碼,美國很容易掌握對日施加壓力之后,日本對此的反應狀況。即美國容易了解對日施加壓力的效果。而對德國,美國卻做不到這一點。

最后,由于英國海軍的海上封鎖,使德國水面艦隊被限制在歐洲沿海活動,德國海軍不能實施對美國的大規模攻擊,不能為美國參戰提供借口。

因此,羅斯福選定日本,并“讓日本先打第一槍”,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并且,事態發展基本上按照羅斯福所希望的方向發展。的確,為此美國海軍付出較大的代價,但是,這個代價是總統預知的,甚至可以說他事先安排的,也是他認為實現他的戰略目標所必須的。那么,當他知道事態按他希望的方向發展時他會憤怒嗎?當然,總統在公開場合時是憤怒的,他憤怒地譴責日本卑鄙的偷襲。而這是種憤怒是營造對日開戰氣氛所需要的。總之,都是要服從有利于對日開戰這一目標。

據西方媒體報道,2001年9.11之前,美國情報部門的很多情報就報告:基地組織將對美國進行大規模襲擊。情報雖未具體到基地組織將撞擊世貿大廈,但作為正常反應,美國政府應命令有關部門進入戒備狀態。但美國政府沒有這樣做。美國是否故伎重演。小布什是否也在學習羅斯福,“讓基地組織先打第一槍”,讓美國人民深恨“恐怖活動”。然后美國以“反恐”為名義在海外大肆侵略:攻阿富汗,發動伊拉克戰爭,駐軍中東,駐軍中亞…… 。美國通過9.11,企圖使自己的海外侵略穿上反恐外衣,使侵略有些“正義”的形象,以便“出師有名”,最大程度減小人民反戰的阻力。但是,如果說當年的美國對日本的戰爭,還有正義戰爭的要素的話,現在美國的對外戰爭,則全是為了侵略。侵略戰爭穿上反恐外衣,也掩蓋不了侵略的本質。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2. 為什么批評西方的他們都“意外死亡”了?
  3.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動,迫使中國放棄毛澤東思想!
  4. 侯立虹|誰在動搖“兩個毫不動搖”?
  5. 以色列會亡國嗎?
  6. 從兩處戰火看東方和西方思維方式
  7. 司馬南:美國為什么沒能把巴基斯坦徹底拉過去?
  8. 郭松民 | 評普京年度記者會:“過度輕信”及其他
  9. 這才是最難打的戰爭,國安部門剛發出積極信號
  10. 大陸認定臺灣設置貿易壁壘,惠臺政策即將終結
  1.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這是一股妖風
  5.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6.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7.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8.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痛心,反華潤人丁一多因強奸被捕,哈哈!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