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信息產業發展面臨“卡脖子”的困境,企業發展屢遭限制,“缺芯少魂”的局面給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影響。在此過程中,國產CPU和國產芯片架構的推出,提振了產業信心。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芯中科)近20年來攻堅克難,勇攀芯片領域的“珠穆朗瑪峰”,推出龍芯3A5000和自主指令集架構LoongArch,給信息產業的“缺芯”困境帶來了曙光。
如何才能從根源上破解“缺芯少魂”的困局?近日,通信世界全媒體總編輯劉啟誠深度對話龍芯中科董事長、中科院計算研究所研究員胡偉武,聽他解讀中國“芯”的自強之路。
龍芯中科董事長、中科院計算研究所研究員 胡偉武
“引進”還是“自主研發”?
多年爭論終有答案
從2018年中興通訊被美國制裁開始,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遇到了強大的非市場壓力。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美國將越來越多的中國高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信息產業發展受限,這讓全社會日益關注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進程。
自主研發談何容易??v觀當前芯片市場,“Wintel”(Windows+Intel)和“AA”(ARM+Android)體系稱霸PC和手機端。與微軟、英特爾、ARM、谷歌等國際知名企業相比,龍芯中科就像是襁褓中的嬰兒,在夾縫中一點點積蓄自己的實力,不斷成長。
從2001年在中科院計算所成立團隊以來,龍芯中科已走過20年艱辛路。胡偉武談道:“龍芯通過20年積累完成CPU性能補課,CPU通用處理性能逼近市場主流產品水平,龍芯基礎版OS在試錯中趨于成熟,架構穩定,成熟度接近Windows XP的發展階段。”在芯片自主研發的基礎上,龍芯中科還攻下了指令集這一“高地”。2021年,龍芯中科推出完全自主指令集架構——LoongArch,標志著指令集系統架構承載的軟件生態走向完全自主。龍芯3A5000采用最新的LoongArch指令集架構,與國內采用引進技術的CPU相比,在性能上優勢明顯。
“引進”還是“自主研發”,一直是信息產業爭論不休的話題。而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自主研發的觀點漸成共識。2006年我國定義了創新的3種模式——原始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以及集成創新。然而原始創新因為周期太長,幾乎得不到支持。2020年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以及“以改革創新作為根本動力”,這一科學論斷終結了產業界關于創新模式的爭論;但在實踐層面,估計至少還需要10~15年的時間,自主創新才能初見成效。
另起爐灶
我國產業發展需建立第三套生態體系
芯片雖然“身材”小,卻像是信息產業的“心臟”,關系到我國信息產業的未來,要建立真正的國產信息產業體系還需建立自主技術生態體系。從目前產業發展的情況來看,產業發展的主導權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中。據統計,我國工業行業的利潤率普遍高于電子工業,如2017年我國工業利潤率是6.5%,但電子工業的利潤率只有5.4%。再比如,蘋果2018年的凈利潤為595億美元,而華為凈利潤為593億人民幣(約88億美元),差距甚大。究其原因則是核心技術沒有掌握在中國企業手中,中國企業如果要破局,就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此,胡偉武直言:“在‘Wintel’和‘AA’體系占據全球統治地位的背景下,中國要想實現信息產業的大發展就一定要打造第三套體系,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一旦建立了國產信息產業生態體系,就算用落后的工藝都能提供很好的用戶體驗。”
目前全球信息產業發展的命脈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中。硅谷的產品升級,則中國企業的產品也跟著升級。分析鴻蒙發展遇到的困境可以發現,產業發展的關鍵不在于技術,而是在于開發APP的人選擇支持安卓生態還是鴻蒙生態,鴻蒙要想走向全球也面臨類似問題,如果谷歌地圖、推特、Facebook等APP不支持鴻蒙,鴻蒙如何走向全球?所以胡偉武強調,一定要建立國產信息產業生態體系。
未來龍芯中科如果要實現大發展,就要逐步走向開放市場,但這也會面臨較大挑戰。技術創新難,但更難的是對市場需求的理解。胡偉武講道,定義芯片比研發芯片難,要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就要不斷探索和試錯,走螺旋式上升的道路,才有可能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
走向開放市場,胡偉武選擇了“以市場帶技術”的道路。在科研院所研發芯片與面向市場研發芯片是截然不同的。在走向開放市場的過程中,龍芯中科遇到了數以千計意想不到的問題,在此過程中龍芯產品的性能得到了較大提升。龍芯中科用20年的實踐證明:“以市場帶技術”的道路是行得通的。2019年龍芯中科的芯片銷量達到幾十萬片,2020年龍芯中科的芯片銷量達到百萬片,預計2022年后龍芯中科將逐步走向開放市場。
放眼未來
把脈國產信息產業發展的三大堵點
放眼我國信息產業發展未來,胡偉武分析了行業遇到的“瓶頸”問題,而芯片及操作系統是其中的關鍵環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大循環要實現暢通,就要先打通三大“堵點”環節。
● 一是實現基于自主IP核的芯片研發。決定芯片性能、成本、功耗和安全性的是IP核,與國內其它芯片企業不同,龍芯中科產品中的IP核均為自主研發,包括龍芯中科的CPU、GPU、內存控制器接口等。
● 二是構建基于自主指令系統的軟件生態。指令系統支撐一個生態,x86指令系統支撐Windows生態,ARM指令系統支撐安卓生態,我國要建立第三套生態體系,就必須采用自主研發的指令系統。中國人可以用英語寫的論文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或者用英語寫的小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是不可能用英文發展出中國的民族文化。與國際對接需要解決兼容性問題,未來在龍芯指令系統平臺上可以不運行Windows系統,但是能運行Windows應用;可以不運行安卓,但是可以運行安卓應用。
“丫鬟拿一輩子鑰匙還是丫鬟。與國際兼容與自主研發是可以統一的,不矛盾、不沖突。”胡偉武解釋道。
● 三是實現基于自主材料和設備的生產工藝。實現更先進的制程工藝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
“只有打通行業發展的三大‘堵點’環節,才能建立真正的國產信息產業體系。”胡偉武強調。
以點帶面
龍芯產品逐步走向全國
如今,隨著自身實力和產能不斷壯大,龍芯開始建立廣泛的合作生態,將國產化的范圍逐步擴大。2021年6月8日,龍芯中科與中國移動攜手打造的國產化示范營業廳在浙江省金華市正式投入運營,作為首家運營商的全國產化營業廳樣板,該營業廳實現了通信業務辦理端到端設備的國產化替代,成為國產品牌在通信領域“真替真用”的重要里程碑。
“希望在金華這個地級市將國產化做深、做透,將CPU、內存芯片、硬盤芯片、主板等底層硬件與PC服務器、打印機、網絡設備、金融終端、醫療終端、電信終端等全面打通,從而實現教育、醫療、安全應用,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如果未來能夠逐步將該地級市的營業廳、政府部門辦公硬件以及人們生活產品硬件全面實現國產化,那么龍芯產品未來在各行各業的普及就會邁上新的臺階。”胡偉武講道。
未來龍芯將走向開放市場,開啟廣泛的產業合作是龍芯發展的必經之路,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相信龍芯的市場化進程會不斷提速。
人物訪談
圖左:通信世界全媒體總編 劉啟誠
圖右: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
Q
劉啟誠:近兩年,我國芯片發展面臨“卡脖子”問題,“缺芯少魂”的現狀對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影響,國產芯片的發展正面臨怎樣的艱難局面?
A
胡偉武:目前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由兩大生態體系主導,一個是“Wintel”體系,另一個是“AA”體系。硅谷的產品一升級,中國的產品必升級,比如英特爾的CPU升級,聯想就跟著升級;微軟的操作系統升級了,聯想也會升級;安卓升級了,則華為、OPPO、vivo也升級。我國信息產業的利潤率不如傳統工業,究其原因在于生態體系的主導權不在中國企業手中。
所以中國信息產業要實現發展必須要打造第三套生態體系,“三分天下有其一”。一旦建立了第三套生態體系,就算用落后的工藝也能提供很好的用戶體驗。
Q
劉啟誠:從2001年創立開始,龍芯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近期推出了國內自主研制的通用型CPU龍芯3A5000,還發布了完全自主指令集架構LoongArch。龍芯是如何克服產品、技術、生態等多重挑戰,最終實現突破的?
A
胡偉武:2001年龍芯開始在中科院計算所做CPU研發,2010年開始進行市場化運作,2011—2012年肅清了學院派的遺留問題,2013年開始根據市場要求研發CPU,2015年實現了盈虧平衡,2020年龍芯的銷售收入達到了2015年的10倍,2020年龍芯CPU的單核通用處理性能也達到了2015年的10倍,再過兩三年龍芯就可以走向開放市場。
在這20年的時間里,龍芯遇到了來自各方的壓力。在2006—2010年龍芯CPU產品研發剛有起色時,多家外企表達了與龍芯合作的意愿,同時希望龍芯放棄自主研發,選擇技術授權或者合資。坦率地說,當時國外領先企業的二流、三流產品也比龍芯的一流產品好。這些外企與龍芯談技術合作,其意圖概括為4個字——“繳槍不殺”。但是一旦把“槍桿子”交出去,放棄了自主創新,那么創新的隊伍就散了。在這20年的時間里,龍芯的研發團隊也經受住了重重考驗。曾經有企業開出幾倍年薪想挖走龍芯的技術骨干,但是龍芯的工程師們沒有動搖,他們堅持“為人民做龍芯”的根本宗旨,齊心協力攻克無數難關,創造出了龍芯今日的成就。
Q
劉啟誠:未來,龍芯將如何從技術、產品、生態等方面發力,不斷發展壯大國產芯片產業,助力我國信息產業發展?
A
胡偉武:龍芯如果要變得強大,就需要走向開放市場,走“市場帶技術”的路線。定義芯片比研發芯片難。面向開放市場需要不斷探索和試錯,才有可能實現全面發展。
如今,龍芯的產品可與國際領先水平比肩。2021年,龍芯中科推出完全自主指令集架構——LoongArch,龍芯3A5000采用最新的LoongArch指令集架構,單核性能提升50%,功耗降低30%,與國內采用引進技術的CPU相比,在性能上優勢明顯。在研究所做芯片與面向市場做芯片是截然不同的。在走向開放市場的過程中,龍芯遇到了數以千計意想不到的問題,但隨著問題的不斷解決,龍芯的產品性能得到了較大提升。2019年龍芯芯片的銷量達到幾十萬片,2020年龍芯芯片的銷量超過百萬片,預計2022年龍芯的產品將走向開放市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