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廣義地緣政治學第六章 二等地緣政治力量

周紹強 · 2008-10-07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廣義地緣政治學第六章第一節

第六章  二等地緣政治力量
    世界地緣政治力量是分等級的,美、俄、中、歐這“四極世界”為一等;這之下,有二等、三等、等等的地緣政治力量。包括三等在內的等等地緣政治力量,本書就存而不論了。本章分析研究的是二等地緣政治力量,它們本應是日本、英國、印度、伊斯蘭世界、朝鮮半島、巴西、南非、澳大利亞等,但其中的英國,很難有自己的定位,它要么是美國的附庸,要么融入歐洲,因此,對它就存而不論了。此外,余下的巴西、南非,因受各自所在大陸“風氣”影響太大,對它們的研究,必須放在拉美、非洲背景下才有可能。以下,是對日本、印度、伊斯蘭、朝鮮半島、巴西、南非、澳大利亞這七個二等地緣政治力量的“國情分析”:

一、“截斷兩頭,一劍依天寒”的日本
    在當今的國際政治家和地緣政治學者中,存在著一種矛盾心理:日本這個國家,很難不把它看成“多極世界中的一極”,亦即與美、俄、中、歐平等的一等地緣政治力量;但如果這樣,又覺得似乎什么地方有點不大妥當。這里可以聲明:日本不能算一等地緣政治力量,只能算二等地緣政治力量。理由四章五節4小節已講明:一等地緣政治力量,有兩大缺一不可條件,一是必須位居北方,二是必須領土廣大。按此標準,位居北方但領土狹小的日本,不能算一等地緣政治力量,最多只能算二等地緣政治力量中暫居首位的地緣政治力量。
    那么,這個暫居二等之首的地緣政治力量,具體國情又如何呢?
    1、次強的寒性地緣種因
    二章六節2小節說過:地緣種因包括兩因素:氣候與人種,但人種來源于氣候,因而氣候比人種更有力量。氣候分冷熱,冷氣候強于熱氣候,因而以寒性地緣種因為優。一個國家,如果氣候寒冷其人種又屬寒冷民族的話,寒性地緣種因必是最強的。如果氣候寒冷其人種則帶有中低緯度熱性種族基因的話,寒性地緣種因必是次強的。如果氣候炎熱其人種又屬寒冷民族的話,寒性地緣種因必是三流的。如果氣候炎熱其人種又屬熱帶民族的話,寒性地緣種因必是最弱的。
    日本氣候寒冷,人種帶有中低緯度熱性種族基因,因而寒性地緣種因屬次強。
    日本的國土,大約在北緯30度至北緯45度之間,除南部少數孤懸島嶼外,全境都會下雪,而且像北大西洋兩岸一樣,雪下得很滋潤。因此,日本又有“雪國”之稱,是個純粹的北方溫帶海洋性氣候國家,寒氣很足。
    日本的人種,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迄今為止,在日本列島上,人們尚未發現可信的舊石器遺跡,因此,“可能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日本島上才有居民。有些學者認為,最早的日本居民是從北方大陸移來的通古斯人,以后有馬來人從南方渡海而來。大約從公元前一千紀后半開始,就不斷有中國和朝鮮人移居日本。”【周一良等主編 《世界通史?上古部分》 人民出版社 1973 p405】應該說,日本的人種基因中,有較大的南方馬來人成分,這表現在這樣兩個方面:
    第一,體毛尤其胡子較少。我們知道,人類的體毛,是寒冷氣候熏習出來的,出自高緯地帶的民族,胡子最多;出自中緯地帶的民族,胡子次多;出自低緯地帶的民族,胡子最少。在中國的抗日戰爭電影中,人們經常看到的日本軍人,標準形象是仁中部位有撮小胡子。人們于是誤以為:日本人是個胡子較多的民族。其實,那撮小胡子,只是某些日本人為了顯示自己的酷像,“先天不足后天補”地動用人工手段精心“栽培”出來的。在全球性的帝國主義戰爭狂熱年代里,這些日本人有種半自覺半本能的感知:一個“高貴的”的帝國主義國家,成年男性尤其軍人,是不能沒有胡子的(日本之外的一切帝國主義國家,都屬大胡子的北方寒冷民族即白種人),然而,由于遺傳基因中南方馬來人成分較多,自己的胡子天生就不多,順其自然的話,只能稀稀朗朗地在上下巴部位長有一點點。他們于是采取有限資源集中利用辦法,用刮胡刀不斷地刮仁中部位,久而久之,數量有限的胡子,就全部集中在仁中部位了(這也是一種日本特色的“型文化”),算是多少滿足了一下某些日本人那番對“酷”很羨慕的帝國主義式的心理需求。因此,仁中部位有撮小胡子的軍人形象,不是日本人的本來面目。日本人的本來面目,必須于戰爭狂熱之后,在一種平常心態中,才能自然表現出來,這就是1990年代后期以來在中國走紅的日本卡通電視片《蠟筆小新》中那位“小新父親”的形象:這位父親,臉形身材都像馬來人,上嘴巴只有兩三根鯉魚樣的胡須。
    第二,色心重。中國人說:飽暖思淫欲。但飽暖只是滿足作為生命有機體的人類所必須的熱量需求的手段。因此,飽暖思淫欲這句話背后的真理又是:熱量多色心重性欲強。又因為地球上的熱量,隨緯度的增加而減少,隨緯度的減少而增多,因而世界各民族,性欲的強弱,又隨緯度的增高而減弱,隨緯度的降低而增強。像一切帝國主義國家一樣,日本是個緯度較高,氣候較冷的國家,但與一切帝國主義國家不同的是:戰爭中的日本軍人,強奸婦女之事做得最多,甚至在國家支持下,干出“慰安婦”之類的勾當,可謂國家集體強奸行為。這在世界歷史上,恐怕絕無僅有。對此,人們百思不得其解:說是這是法西斯軍隊特有的野蠻天性的暴露吧,可同樣的法西斯軍隊,在其它方面比日本軍隊更野蠻的德國軍人,性關系方面,卻比日本軍人貞潔多了。說是這是由于軍紀不嚴吧,可在其它事情上,日本軍隊紀律之嚴明,世界少有。因此,對此行為,似乎只有一種解釋:這是日本民族特有的遺傳中的南方熱帶地緣種因在起作用。
    2、先天不足后天補的“型文化”
    心理學家說的“情商”,要義在性情的冷靜有格即自控能力強。但冷靜有格的性情或自控能力,又是寒冷氣候的產物。因此,人類的情商,與緯度成正比,與氣溫成反比:一切寒冷民族,自控能力都強;一切熱帶民族,自控能力都弱。
    日本民族大體是個先天的南方民族、后天的北方民族,遺傳基因中有較強的動而無格、情商不高的南方成分,但后天又生活于冷凝有格、有利于動而有格的性情培養的氣候環境中。在此培養過程中,先天的動而無格成分不是隨其自然就能消失的,必須在冷凝有格的氣候條件下,加上后天努力,才能克服。而日本人,也這樣做了,這就是日本特有的“型文化”。
    “型文化”的要義在做事講求形式、模式、儀式、格式、招式、板眼、節奏、動止有度。這在天性冷靜的寒冷民族那里,不用人為后天努力,就能做到。比如歐洲出土的上古石器,就很有格式、規整有度。這表明:作為寒冷民族的歐洲人,先天就有動而有格本領。但日本出土的迄今不過2200年前的最早的“繩紋式文化時代”的文物,卻像赤道原始部落出產的東西一樣,看不出什么格式。這表明:日本民族不是個天生具有“格式化能力”的民族。這種能力,是后來接受了中國儒家的“禮”文化后漸漸培養形成的,——旨在修身養性從而先天不足后天補地培養人的格式化能力的文化,在中國稱為“禮教”,在日本稱為“型文化”。
由于國土的粗大復雜,禮文化在中國,首先用在大的方面即倫理有序的國家的統一維護上,其次用在動止有度的人的行為舉止培養上。由于國土的細膩單純,型文化在日本,則體現為各種具體事物的格式化操作。但是,對于一個先天格式化能力不強的民族來說,要對加工對象作格式化操作,首先得培養動止有度的人的行為舉止,使其規范化。因此,日本的型文化,亦得首先表現在沒有具體功利目的的人性修養即規范化的人的行為舉止培養方面。比如講求儀式和動作招式的茶道、花道、柔道等等在中國只能算“技藝”在日本卻稱為“道”的文化,目的就在規范化的人的行為舉止培養(“道”在中國,主要是一種精神性的認知體驗對象;在日本,主要是一種人體操作性行為。)
18世紀的日本神道家本居宣長說:“道德戒律適合于因本性低劣而不得不用這種人為手段予以約束的中國人,”而不適合“天性善良值得信賴”的日本人。對此,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補充說:在日本神道家們看來,“中國的道德箴言只是證明中國人是一個需要此類東西的民族,這證明了中國人的劣等性。”【本尼迪克特《菊花與劍》 九洲出版社 2005 P140、145】其實,這話用來解釋旨在規范化的人的行為舉止的培養的日本“型文化”,同樣適合。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寒冷氣候條件下,千百年持之以恒的旨在規范化的人的行為舉止培養的型文化,先天不足后天補地造就出了一個在講認真、講精度、講格式的制造業方面可與格式化能力先天就很強的西方民族一比高低的日本民族。
    3“截斷兩頭,一劍依天寒”
    日本南北朝時期(1336-1392)的一位和尚,在回答生死問題時,講過這樣一句獨具日本特色的名言:截斷兩頭,一劍依天寒。
    生死問題,乃所有民族和個人都必須回答的問題。盡管世界各民族,對此問題的回答,從古到今,千人千樣,但如果其中有一種回答成為該民族千古流傳的名言的話,那么此回答,必含藏著該民族特有的地緣內容。
    對日本民族來說,最刻骨銘心的一句“生死名言”,當數“截斷兩頭,一劍依天寒”之說。所以如此,是因為此名言不自覺地于潛意識深處道出了日本民族面臨的地理困境和由此決定的民族命運感:“兩頭”者,渺茫無際的東邊太平洋和其大無朋的西邊大中華帝國也。二者一自然勢力一社會勢力,一東一西夾擊著日本,島國的日本,至少在工業時代以前,在這兩個龐然大物面前,都有一種自己力量太小的無奈感,——如果東亞大陸即中國像西歐大陸一樣,分成眾多可資西歐島國英國利用的小國,那么作為東亞島國的日本,就會像英國一樣,時時得以介入大陸事務,并因此而不會在大陸國家面前生出一種自己力量太小的無奈感。
    對任何民族和個人來說,對自己感到無奈的東西的過分執著,都是一種心理包袱、一種不幸、一種“求不得苦”。為此,就得從這種執著中擺脫出來。于是,就有了日本和尚的“截斷兩頭”之說。然而,從“兩頭”被逼退的生理能量,還得向外給它指點一個去處,不要讓它“劍毀劍鞘”地折磨自己內心。于是,又有了日本和尚的“一劍依天寒”之說:“一劍”者,日本的富士山也。此山,像把寒光閃閃的寶劍,直指寒冷的北國高天,把日本民族的生理能量即情思意緒引向“天照大神”高度去,從而強化了這個民族孤高、傲慢、清冷、嚴酷、時機一到就將“揚眉劍出鞘”的“忍者”性格。
在《菊花與刀》這部世界公認的日本民族研究學術名著中,作者本尼迪克特認為:菊花象征祥和,表明日本民族愛好和平;劍象征戰爭,表明日本民族好戰。其實,菊花并不祥和,在所有花中,此花殺氣最重。此理,有朱元璋《詠菊》詩為證: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一發時全嚇殺。
要與西風斗一場,滿地披就黃金甲。
    4、日本的“忍者”
    “忍”的發明權在中國。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此話,君子可用,小人亦可用。但總的說來,中國歷史上真成大事業的君子,得益于這句話的并不多。固然,對這些偉業君子們來說,生活中需要忍耐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但他們的忍,沒有功利目的,只是悲天憫人而已。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慟哭于旻天”的大舜和“人間多少艱難苦,但愿微躬一身擔”的周公旦。此類人物,與其說他們是什么“忍者”,不如說是層次最高的“以恕導忍”的“韌者”。
    中國第二層次的忍者以藺相如和張良為代表;此類人物,智力強于體力,親自領兵打仗非其特長,但“紹興師爺”地充當高級幕僚,最合適。第三層次的忍者以“臥薪嘗膽”的勾踐、“懸梁刺股”的蘇秦、甘受“胯下之辱”的韓信為代表;此類人物,往往具有“自卑情結”式的心靈創傷,暴發戶般的心理補償要求強烈,一旦得勢,很難自我把持,結果大多很不妙。層次最低的忍者可數太平天國時期的韋昌輝之流,此類人物,屬于沒有什么文明氣象的兇殘蠻橫的野心家。
    日本的“忍者”,世界著名,但層次達到舜帝周公的沒有。他們最高層次的忍者,屬于藺相如、張良之流。可以說,日本天皇的始祖,就是在秦漢之際的動亂中從中國游離到日本去的藺相如、張良這類人物。此類人物,相貌大體與司馬遷描述的張良同:“余以為其人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此類人物,德雖不厚,但機智勇敢,關鍵時刻奮不顧身,可做出藺相如“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選擇。此類人物,如荊軻圖中匕首,細小便于隱藏,但又寒光閃閃。“韓亡子房奮”,他們復仇心切,同時又因“狀貌如婦人好女”而能躲過殺身之禍。但一次復仇行動過后,就“蜜蜂的刺,一用即喪失了它自己的生命”,很難再來第二次;經過心態調整后,或轉為才智運作,或“愿從赤松子游”地向往于海外仙山。應該說,張良其人,與秦始皇派遣的率領“三千童男童女”去日本的徐福同。如果沒有秦末農民大起義,相信博浪沙事件后的張良,將在才智無所施展而自己再也鼓不起第二次刺殺始皇帝勇氣的情勢下,混跡于徐福們的行列,東走日本,最終找到他應該找到的去處,——秀麗清寒的日本,正與此類人物天人合一,成為他們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最佳場所。
    日本的文明史和天皇家族的興起,自中國秦漢之際稍后始,并且其文化特征和天皇家族生理特征,都帶有上述中國藺相如、張良式的“忍者”烙印。因此說作為日本最高層次的忍者的天皇家族,乃秦漢之際從中國游離出去的某位人物所開創,并非無稽之談。從個人氣質上說,他們屬于藺相如、張良之類的人物。在忍者層次上,在中國,他們屬于次高級,到了日本,就屬于最高級。從日常經驗看,這類人物,極愛整潔干凈。日本民族的愛整潔干凈,固然受染于日本那片雪花飄飄、秀麗清寒的土地,但從人種方面說,亦與他們最體面、最有權勢的貴族階層遺傳基因中帶有大量的藺相如、張良型的人物的血統相關。
    或曰:“狀貌如婦人好女”的人物,如何能在日本的糾糾武夫中立住腳?
    首先,狀貌如婦人好女的男子,勇猛無畏者多的是。如“性勤于稼穡”、“見小敵怯”、很有些女子氣的東漢光武帝劉秀,在昆陽之戰中,面對數十倍于自己的敵軍,就勇猛異常,終得天下。又如林彪,亦屬“狀貌如婦人好女”者,但他的勇敢善戰,又誰能否認?
    其次,一個國家的人民,挑選什么樣的人物作為自己的“真命天子”,其隱密的審美心理,為該國的山川氣象決定。比如毛澤東那張“大中華臉孔”,就與中國的山川氣象很般配。日本的國土,秀麗清寒、纖細整潔。此種“風土”形成如此“人情”:體質纖細的日本人,對那些看似纖細柔弱、關鍵時刻“揚眉劍出鞘”、顯得很英武的人物情有獨鐘;這種人的氣質相貌,總令日本人感到親切;在許多情形下,甚至用不著他們作太多的自我表現,日本百姓內心,早認可他們的“真命天子”身份了。
    5、“資源貧乏論”可以休矣
    資源包括土地、能源、礦產、動植物、氣候等。在這些資源中,動植物資源最早進入商品市場,并且總的說來是不會匱乏的;而氣候資源,雖然不會匱乏,但無法進入商品市場;能源礦產資源是直到工業市場經濟時代才成為重要商品的,而且數量有限,但它可使人暴富。不會匱乏和無法買賣的東西,在逐利為目的的工業市場經濟時代,是不會被人們看重的。這樣,工業市場經濟時代的人們,就形成了一種狹隘、機械、片面的資源觀:說到“資源”,腦子里只會浮現出與機械聯系在一起、能使人暴富但自然中的總量又有限的能源礦產資源。在這樣的腦子看來,礦產能源資源貧乏的日本,就成了地球上資源最貧乏的國家。另一方面,正是這個“資源最貧乏的國家”,卻創造了令人羨慕的財富。于是,“日本奇跡”,就成了唯心史觀的正面教材:只要有精神,什么奇跡都可以出現。
    說日本“資源貧乏”的人們,至少犯了兩大認知錯誤:
    第一,資源不僅是可以買賣的能源礦產,還包括難以買賣的風水(氣候)等。尤其是:難以買賣的風水資源,比可以買賣的礦產能源更重要;與風水資源相比,礦產能源只是某種可有可無的資源。小到個人,大到國家民族,沒有能源礦產,照樣能夠生存;如果沒有風水之水,萬萬不能生存。一個缺水但不缺油的國家,與一個缺油但不缺水的國家相比,資源優勢只能是在后者。道理很簡單:對任何國家來說,油都是有限資源;而一個國家,只要水量豐富,該國的水源就是源源不斷永遠豐富的。沙特阿拉伯這樣的石油大國,就算其石油蘊藏量可開采100百年,但對于一個民族來說,100年算什么呢?不過如一個人一生中的幾天而已!幾天之后就要斷糧的個人,生存危機是嚴重的,100年之后就要斷油的阿拉伯民族,生存危機就不嚴重嗎?水是糧,油是肉,現在的阿拉伯國家,雖然無糧,但還有肉,只是100年后,這肉就沒有吃的了,到時候,他們吃什么呢?反之,日本這樣的水資源豐富的國家,如果沒有石油,只是不能吃肉而已,但任何時候,都會有糧吃的。這樣的國家,有何理由稱之為“資源貧乏”的國家呢?
    第二,如果說把日本看成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的人們,連水比油更重要這一簡單道理都不明白的話,那么在水資源中,雪水比雨水更重要(三章八節)這一更精微的風水陰陽之理,他們就更不明白了。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把日本人的精神歸因于沒有客觀自然資源作依據的人的主觀因素,認為“日本資源的嚴重短缺,鍛造了他們注重精神力量的民族特性。”【馬再華等著《日本的第二次襲擊》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p30】在此觀點看來,連水都不算資源,何況雪水或寒冷氣候,更算不得資源了。其實,正如陽光是一種資源一樣,促成滋潤的雪花從天而降的寒冷氣候,不僅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更重要的資源,即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資源的資源:一切氣候炎熱的國家民族,精神資源都是貧乏的;一切氣候寒冷的國家民族,精神資源都是豐富的;若無“雪花飄飄”的寒冷氣候,任何民族都“鍛造”不出“他們注重精神力量的民族特性”,——這還不足以證明:寒冷氣候,不僅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更重要的資源,即精神資源的資源?
    “日本資源貧乏論”,可以休矣!
    6、日本的困境和出路
    上述“資源論”,恰恰沒有論到所有資源中第一項資源:國土面積。日本國土面積為377,748平方公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中,比它面積大的將近60來個。那么,可否因此而稱其為“資源小國”?——似乎還不能,因為世界上還有120多個國家比它小且不說,尤其是:人們之所以稱日本為資源小國,是為了反襯它的經濟大國形象進而突顯“精神力量”的重要性;為此,就必須找準它最欠缺的資源項,這就是礦產能源資源。只有抓住這一項,才能反襯精神力量的重要性;而不大不小的37萬多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達不到這一反襯目的,因而諸多說日本是資源小國的人們,就對它那不大不小的國土面積存而不論了。
    然而,從國土面積來說,日本的確是個資源小國——為什么呢?
    一個南方國家,由于精神力量欠缺即俗語所謂“心不大”,人均國土面積再小,都不會因此被稱為資源小國(有誰說過孟加拉是“資源小國”?)一個北方國家,由于精神力量強大即俗語所謂“心太大”,人均國土面積小的話,就會因此而成為資源小國了。日本正是這樣一個北方國家:它那過大的雄心和較小的國土面積,的確造成了一種強烈反差,從而使其成為一個資源小國——這,又為什么呢?
    中哲講陰陽,西哲講有無。中國的陰相當于西方的無,西方的有相當于中國的陽。無生有,陰生陽。一個位居北方之陰的國家,就是一個無的國家,無中生有,乃其本能中的內在要求:All or nothing,——其有,還必須是全有,即通吃全世界。因此,對于一個進入陽動的現代化歷史進程的北方民族來說,其雄心就在成為世界的老大。為此,就必須具備世界最強大的經濟實力。而要具備這樣的實力,就必須時時有事做。然而,人的一切實事,最終都落實在大地母親身上。因此,為了保證時時有事做,就必須有一塊時時覺得有做不完的事等著自己去做的廣大國土。反過來說,一個國土面積不大的北方國家,實事做到一定時候,其做事之沖動,必受制于國土面積的狹小,從而陷入一種主觀雄心太大與客觀用武之地太小之間的困境。1980年代末以來,當其“日本列島改造計劃”大體完成、追求光明的發展目標已經達到的日本,陷入的正是這樣一種困境——日本學者稱之為“成熟社會的危機”。此困境,已經通過1990年代的“泡沫經濟”和小泉首相以來的“泡沫政治”,折磨著“大日本國”十多年了!
    那么,當今的日本,如何擺脫此困境呢?
答曰:與既是自己的鄰國、國土上又有數不清的大事等著人們去做的中國精誠合作,尤其在中國最難的西部改造和環境保護事業中發揮自己的作用。當然,在此合作事業中,日本有必要“格物致知”、“知止能行”地作此三點到位認識:
第一,一個國家,實力大小不由現在擁有的金錢決定,而由現在和將來自己有無諸多大事可干決定;一個有錢但無事可干的國家,與一個雖然不很有錢但卻有著無數可干的事等著自己去干的國家相比,優勢在后者;事情太多,可以一件件干下去,若無事干,就要像日本卡通畫《奧特曼》中的“怪獸”那樣,無事生非,專與人類搗亂了;那樣的話,問題就嚴重了。【腳注:對中國兒童的吸引力甚至超過孫悟空的日本卡通人物“奧特曼”,其中的反面角色“怪獸”,不是別的,只是某些無事可干的日本人心靈的自我投影,——正如《星球大戰》中存在于宇宙某處的“邪惡帝國”不是別的,只是某些無事可干的美國人心靈的自我投影一樣。】
第二,國家潛力即可能達到的綜合國力,由緯度、降水和領土面積決定(三章七節)。中國的緯度,不在日本之下;中國的領土,是日本的二十六倍;面積比日本大得多的中國東部地區的降水條件,不比日本差。因此,日本的國家潛力與中國的國家潛力,不在一個檔次。
第三,由于領土狹小、軍事戰略縱深淺窄,日本是個在軍事上仰賴美國保護的國家;由于領土廣大、軍事戰略縱深遼闊,中國是個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國家都左右不了的國家;一個軍事上仰賴美國的國家,是沒有資格和能力與一個美國左右不了的國家爭大的。
此認識到位后,在東亞,日本就沒有必要與中國爭大了。此認識到位后,日本才能從消極的“島國意識”和暗藏兵機的“截斷兩頭,一劍依天寒”心態中擺脫出來,永遠告別給自己和廣大亞洲國家帶來深重災難的“忍者時代”,正正常常地走自己應走必走的路;當然,亦是一條人類共同的通向“大同世界”的路。——事實上,今日的日本,也正在對這條“大同世界”道路表現出濃厚興趣。據《參考消息》2005年4月20日9版報道:在今日的日本,人們正在“重讀馬克思”,“把馬克思的書當成探討資本主義之后將出現的新世界的教科書”。

廣義地緣政治學第六章第二節

二、梵天彌漫的印度
    1、梵天彌漫
    中文“梵”,乃梵文 Brahman(婆羅門)的音譯訛略;梵即婆羅門,意為“清凈”、“寂靜”、“離欲”等。印度雅利安人最高種姓的祭師階層,就以梵即婆羅門為名。印度雅利安人與北歐日耳曼人同種,三千多年前由中亞大草原入主印度。如果說某些馬來血統的日本人是先天熱帶民族、后天寒冷民族的話,那么印度雅利安人就是先天寒冷民族、后天熱帶民族。如果說日本民族的寒性地緣種因呈不斷增強態勢的話,那么印度雅利安人的寒性地緣種因就呈不斷減弱態勢。婆羅門教與印度教三大主神地位的演變和印度教的取代婆羅門教,正是此態勢的反應。
    婆羅門和印度教的三大主神是:梵天、毗濕奴、濕婆,各自代表創造、護持、毀滅。梵天者,清凈也(創造源于清凈),純陰也,在古代婆羅門教中,乃位次最高的宇宙主宰。此神,乃雅利安人入主印度前在北方寒冷地帶緣成的寒性地緣種因即寒性大智慧(佛教所謂“含藏識”、“阿賴耶識”)的神化。那時的雅利安人,因在寒冷氣候中,對此神就“百姓日用而不知”;到了印度后,深感炎熱氣候對自己寒性地緣種因的威脅,就自在到自為地把此神從潛意識中調到表意識上,專門護持此神此種因的婆羅門教于是誕生。因此,婆羅門教的宗旨不是別的,只是一個在炎熱的印度氣候條件下,如何通過人為手段,護持(“毗濕奴”;此“毗濕奴”,開始只是“護持”梵天的手段,到后來,就從手段異化為本體)住雅利安人最強壯、最可貴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梵天)而已。
    然而,強龍難斗地頭蛇,人難敵天,天變道亦變,遺傳不如環境,況且遺傳正來源于環境:梵天大神既然出生于北方、代表北方寒冷之天,那么,當其到了南方、寒冷天變為炎熱天后,必有代表炎熱天的新神出來與它爭奪神位中的第一把交椅。此新神就是毗濕奴與濕婆,它們的特點是:熱氣騰騰、神通廣大、變化無窮、懲惡揚善但又有很強的性欲,與清凈寂靜離欲的梵天相反。
    在婆羅門典藉中,毗濕奴與濕婆,位次是在梵天之下的。但隨著炎熱天一天天、一年年的熏烘,印度雅利安人受到的熱性習染越來越強,他們漸漸不滿意于毗濕奴和濕婆地位的低下了,于是對神話進行改裝,使二神從梵天勢力下獨立出來。在后來的印度教中,又置二神于梵天之上(至少對梵天作了冷處理)。這樣,清凈的梵天,就為彌漫高天的熱帶氣流遮蔽了;后來至今的印度教,梵天地位不很高,崇拜者少。尤其習于熱性世俗生活的廣大“草根階層”,心目中的最高神,乃毗濕奴和濕婆而非梵天。雖然近現代以來,在西方科學精神影響下,印度精英階層們認識到了清靜離欲的梵天內含著的科學精神價值,著手組建“梵社”、“雅利安社”,梵天地位因此得到提升,但精英階層畢竟人數不多,“草根階層”畢竟人數眾多,因而毗濕奴和濕婆崇拜者的人數,現在仍然超過梵天的崇拜者。當然,印度草根階層之所以冷落梵天而膜拜毗濕奴和濕婆,亦因為梵天本身就是一個遠在高天的冷漠神,它似乎很不關心人間事務,——正如常受饑寒交迫之苦的東亞人在遠離人間的如來佛之外又塑起一個不離人間、專管“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一樣,氣候炎熱的南亞人,也在遠離人間的梵天之外,塑起了毗濕奴與濕婆這兩個與民同在的熱氣騰騰的神。
    因此,印度教中力量彌漫高天的毗濕奴和濕婆,乃彌漫高天的印度特有的熱帶氣流的神化(馬克思:一切神話,都是對自然力的神化),——正如梵天乃印度雅利安人原先生活過的北方特有的寒冷天氣的神化一樣。前者代表的,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后天熱性地緣種因;后者代表的,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印度教的取代婆羅門教、毗濕奴和濕婆地位的超越梵天,只是在熱帶氣候作用下,在印度雅利安人身上發生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漸漸減弱、后天熱性地緣種因漸漸增強這一隱性故事的顯性證明而已。
    2、印度的地緣歷史文化
    印度為一古老次大陸,原為岡瓦納古陸一部分,一億八千萬年前的三迭紀末,脫離岡瓦納古陸向北漂移,在距今3000萬年的第三紀漸新世與亞洲大陸相撞,形成喜馬拉雅山,自己也成亞洲一部分。其北部雖有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但本土卻因近兩億年來的獨立運動而與造山運動無緣,被漫長的時間風雨剝蝕得很平整。平整的地貌、充足的陽光和降雨,使得印度次大陸如一巨大耕地:其人均國土雖為中國一半(中國人均12?5畝,印度6畝左右),但人均耕地卻是中國的一倍多(中國人均1?2畝,印度人均3畝多)。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基本的吃穿住問題,解決起來比中國容易多了,印度人因此比中國人日子過得舒服也比中國人懶散。
    據周一良等主編的《世界通史?上古部分》載:印度的土著居民稱達羅毗荼人,其人身材較小,皮膚較黑,鼻子扁小,在高鼻子的征服者雅利安人眼里,被稱為“沒有鼻子的人”。約公元前2500——1500年間,印度河流域出現達羅毗荼人的文化——哈拉帕文化。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雅利安”意為“出身高貴”),哈拉帕文化毀滅,達羅毗荼人被征服者規定為“不可接觸者”,印度開始進入征服者雅利安人為主的時代。
    雅利安人出自北方寒冷地帶,像一切寒冷民族一樣,皮膚潔白、身材高大、體型健美,具有善于對事物作分析研究的冷靜寒性大智慧。這樣一個天生優秀民族,在他們入侵印度的路途中,由于印度半島與亞洲大陸之間高低差太大,中間缺乏一個亞熱帶式的過渡帶,中途就沒有經歷過一個亞熱帶式的地緣文化過渡期。這樣,伴隨著其入主印度的步伐,他們也一下子從北方寒冷文化區進入了南方炎熱文化區,他們因此強烈地感受到了歷史與現實、北方與南方、先天遺傳與后天習染、白種民族與土著民族之間的反差和沖突,于是著手建立種姓制度。此制度的功能在于:通過遺傳把雅利安人健美的體型和冷靜的寒性智慧保持下去。在此制度中,最高種姓是掌管宗教事物的婆羅門;而所謂的宗教事物,又旨在使人們的精神生活保持清凈。這表明:雅利安人對他們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極為看重。
    應該指出,種姓制度是寒性地緣種因特別強壯的北方民族一下子到了南方熱帶地區后,在其特有的善于分析(分別)的頭腦指導下弄出來的一件“杰作”。無論古代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或是近代進入非洲的布爾人和進入美洲的盎格魯-撒克遜人,都是“無師自通”地這么干的。假如他們進入緯度與他們的出發地相差不大的東亞一類地區的話,因為這些地區的人種具有較強的寒性地緣種因,他們的種姓(族)隔離制度,就沒有非建立不可的必要了。此理,不是在為種族隔離制度唱贊歌,而是在重述黑格爾講過的一條真理:凡存在,必有合理性。
由于自然條件優越,印度人用不著花太多時間從事艱辛勞動,閑暇時間很多。但在這些時間的支配方面,盡管他們遺傳著雅利安人特有的先天善于分析的冷靜大腦,但在后天的炎熱氣候熏習下、在種種熱帶感性生活的誘惑下,他們也漸漸變得難以冷靜了:不是像同一種族的古希臘人那樣把時間花在冷性的科學研究中,而是用在狄奧尼索斯【腳注: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奧尼索斯,據說——據古希臘人說——來自印度。應該說,此“據說”大有根據:印度氣候炎熱,人的性情因之亦熱力十足,天生有股浪漫勁;希臘氣候不像印度那么熱,人的性情因之亦不如印度人浪漫;因此,來自印度的狄奧尼索斯,到希臘后,要保持自己在印度時那股浪漫勁,非喝酒不可,并因此而成為希臘酒神。】式的浪漫世俗生活熱鬧中。
    印度人的浪漫生活方式表現為歌舞。唱歌跳舞,需要足夠的身體熱量,這在海拔最高氧氣最少、緯度較高熱量較少的中國,是需要通過后天的“練功”才能長期保持的一種本領。但在地勢低平氣候炎熱的印度,不必練功,這種本領也能長期保持。印度人天生就是能歌善舞者,唱歌跳舞,伴隨著人的一生。
    同樣是舞,印度舞與俄羅斯舞,從形式到意味,都大有不同。俄羅斯的舞是北方芭蕾舞,具有寒冷民族向往南方陽光地帶的沖動:總是默不做聲地墊起腳尖伸手抓天,悲情地向上蒼祈求著什么,仿佛要把整個世界抓在自己手中似地整個身姿向外擴張開來。印度的舞是迪斯科式的南方舞,動作小手小腳速度很快,自得其樂圍著自己身體轉的樣子,絲毫不想向外祈求什么;而且總離不了歌唱,仿佛單單身體運動還不足以排除體內過多能量、非再“唱一把”才過癮似的(熱氣足的南歐意大利歌劇同樣如此。)
    印度神話同樣是天熱多雨的氣候和由此決定的擅長形象思維的頭腦的產物:熱氣蒸騰、漫無邊際,隨心所欲,說變就變,想變什么,剎那就變什么,沒有實體、沒有質地,一切都是共時性的,歷時性觀念缺乏(印度甚至沒有年代清晰的歷史學。這不奇怪:人類的歷史感也與緯度成正比,與氣候成反比)。與其相比,緯度比印度高的中國南方,其土生土長的中國最浪漫的詩人屈原,其浪漫勁,正應了一句俗語:小巫見大巫(“巫”乃南方地緣文化特色。)
    然而,陽極生陰。《大篷車》、《流浪者》式“我在愛情的旅途上……心啊悠哉悠哉、興高采烈奔向前方”的陽極世俗生活,固然快樂有趣,但新生代的人類,畢竟不像中生代的恐龍,可以不必憑陰靜的頭腦和智慧在生存競爭中取勝。因此,炎熱的氣候、熱烘烘的頭腦、熱氣騰騰的世俗生活場景,對印度人來說,并非一種值得夸張的天賦,倒是一種要加克制的天能。然而,既是天能,克制又談何容易:炎熱的氣候和舒適的生活帶給印度人的,是像“隨地之便”的爬行動物一樣想要貼向地陰就地享受安逸的沖動,與想要保持奮發有為的直立人生活習性的努力之間的沖突。這種沖突,構成印度人人生全部痛苦的基礎:一方面,社會進步的總趨勢要求印度人保有清醒的大腦,為此,就得與陽極感性物質生活保持一定距離;另一方面,在這塊熱土上,陽極感性物質生活的誘惑力,又是如此之強,以至若不具備佛陀那種“具足醒定覺照”的陰極定力,人是難逃陽極的物誘之網的。也正因為如此,在這方熱土上,才產生了對所有文明人類都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以坐持修煉為主要內容的婆羅門教、佛教和印度教。
    雅利安人入主印度之前的本地土著居民,基本上是些不知陰靜智慧價值的人,“百姓日用而不知”地受著陽極感性物質生活引誘,結果被具有陰靜智慧的雅利安人征服。有鑒于此,作為征服者的雅利安人,入主印度后,就開始探索炎熱氣候條件下如何保持自己先天陰靜智慧的方法,這就是古代婆羅門教、佛教和現代印度教強調提倡推崇的以打坐為主的旨在培養鍛煉自己陰靜定力的修行法。這看似與熱性世俗生活矛盾,其實,二者乃一陰陽矛盾統一體,有此才有彼,有彼才此:有了陽極的世俗生活,才有陰極的修煉打坐必要;有了陰極的修煉打坐,印度陽極的世俗生活,才比一般熱帶原始部落的“世俗生活”高出許多檔次。
    3、“強國夢”的根本制約因素
    在當今的國際政治家和地緣政治學者中,如果舉行一次“哪幾個國家是‘第一集團’地緣政治力量”投票活動的話,美國得票率肯定100%,俄羅斯、中國、歐盟大概90%,日本大概70%,印度將為30%左右。而在印度所得票中,大概會有最近三十來年世界上最權威的國際地緣政治家基辛格的一票。在《大外交》這部譽滿全球的大作中,基氏就有如是觀:“二十一世紀……至少會有六大強權:美國、歐洲、中國、日本、俄羅斯,可能再加印度。”【《大外交》 p16】
    然而,這里要指出,博學的基辛格博士,再博學,都不明白中國古老智慧中的南北陰陽之理,又在犯尼克松曾經犯過的對新生的菲律賓國家前景的估計錯誤:當年的尼克松,根據日本韓國經驗,以為凡海洋條件優越、在兩大陣營中站在西方一邊、奉行西方市場經濟制度的東亞新生國家,都能像日本韓國樣呈強勢發展態勢。以此類推,菲律賓就在他所最看好的東亞國家之列。然而,后來至今的事實證明:他對菲律賓國家前景的估計錯了。而錯的原因,正在于他不懂得這樣一個微妙而關鍵的道理:爭議太多的制度之類的社會條件不去說它了,就中性的、沒有爭議的地理條件說,強勢市場經濟國家,除海洋優勢外,還必須是一個北方國家。按此標準,位居南方的菲律賓,怎能與位居北方的日本韓國相比?——今日的基辛格,又以同樣標準看好印度;尼克松以為菲律賓將有一個日本韓國式的發展前景,基辛格以為印度將有一個美俄中歐式的強國前景;不懂南北陰陽之理的尼克松失算了,同樣不懂南北陰陽之理的基辛格,能不失算嗎!
    這里可以肯定地指出:印度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會是全球一等地緣政治力量。理由是:從一等地緣政治力量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位于北方,領土廣大)看,印度領土不算大,更不是一個北方國家;從地緣種因即創造發展潛力看,印度主要人種雖為北方寒冷民族后代,但國土又在南方,寒性地緣種因在三流(本章一節1小節),自然界中缺乏強勢國家必不可少的陰性精神資源。
    因此,印度強國夢的制約因素在地理位置不在人的因素。此理,可謂“天理昭彰”。然而,有人偏蔽于人而不知天地作如是觀:在人的因素不在地理位置。例如中國學者宋宜昌先生就有如是說:“有好的位置,但是往往被自己拖垮,不一定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比如印度位置多好,在印度洋中間,左右逢源。法國布留代爾……分析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第三帝國,他選擇的就是分析印度。為什么沒有發展成資本主義,他覺得印度具備了一切條件,商業、手工業、市場等等,后來印度就是自己被自己拖垮了。它是半島,兩邊是海,位置非常好,印度的農業完全不成問題,人又多,但就是被自己拖垮了。”【《國是論衡?國家地理》 p1914】
    這里,像尼克松、基辛格一樣,判定一個國家地理位置的優劣,宋先生用的依然是西方“海權論之父”馬漢的標準:海陸分布、離海距離、不凍海岸線之類。但是,正如本書三章七節指出的那樣:地理位置的確極為重要,但在所有地理位置要素中,就“強國夢”實現條件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海陸關系而是緯度;一個海洋大國,不一定是強國,但一個北方地理大國,一定就是強國;世界上的強國,不一定是海洋大國,但一定得是北方地理大國。道理很簡單:強國以國力衡量;國力之“力”,就是所需工業能源的消耗釋放;工業能源的需求量,與緯度成正比,與氣候成反比。一個像印度這樣緯度低、氣候熱的國家,天然光熱本來就過多,天性中對工業能源本來就沒有大的需求;更沒有必要攀比于北方發達國家,人為地增大這種需求。因此,這些國家,并不具備成為一個強大國家的自然條件;更沒有必要攀比于北方強國,懸梁刺股地朝著強權國家目標努力。
    北方強國,不一定是生活舒服的國家;南方弱國,不一定是生活不舒服的國家。印度雖然永遠成不了世界強權國家,但好好利用自己天生的海洋大國條件,好好護持住自己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再把環境衛生搞好、人口生育率降下來,一定能夠成為世界上令人羨慕的經濟繁榮(繁榮不等于強大)、生活最舒服的國家之一。
    任何北方強國,都是“自然崛起”的。自然崛起,沒有什么值得羨慕的,只是在光熱不足、窮山惡水的生存壓力下,為解除這些壓力,才不得不成為強國的;假如它有印度這么好的生存條件,既無光熱不足壓力,也無窮山惡水壓力,還做“強國夢”干什么?

廣義地緣政治學第六章第三節

三、群龍缺水又缺首的伊斯蘭世界
    本節所論伊斯蘭世界,限定在布熱津斯基說的“破碎地帶”即中亞和西南亞伊斯蘭國家范圍。此地位處歐亞大陸正南方,在全球伊斯蘭國家中,緯度最高,可謂伊斯蘭世界的首腦。但在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中,因為歐亞大陸具有全球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其北方為世界大腦,南方為世界腰腹,因此,位居歐亞大陸南部的這一地區,屬世界腰腹;亦因此,在世界地緣政治格局中,“刑天”樣以世界腰腹為頭的伊斯蘭世界,先天缺頭,群龍無首。伊斯蘭國家的政治軍事弱點和“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原教旨主義勢力政治目標的模糊性,正因此而來。這里,從五個方面對此世界作一概述:伊斯蘭教的真諦,缺水問題,現代化難題,群龍無首難題,原教旨主義與伊斯蘭的前途。
    1、伊斯蘭教的真諦
    中亞伊斯蘭民族,以雅利安人為主;西南亞伊斯蘭民族,以閃-含人為主。 二者皆屬高加索人種即白種人。兩地皆沙漠廣布,氣候干旱,只是氣溫略有不同:中亞冬冷夏熱,西南亞幾乎一年四季都是熱的。這樣的氣候,是不會出產白種人的。因此,兩地伊斯蘭民族的起源,只有兩種可能:要么像西歐民族一樣,發源于冰期時代的斯堪的納維亞冰原附近;要么就在心臟地帶北部。實際情形應該是兩種情形的綜合。但無論哪種情形,都改變不了這樣一個事實:這一地區的伊斯蘭民族,與冰期時代的寒冷氣候大有緣分,先天寒性地緣種因強壯。而伊斯蘭教的真諦,像古印度的婆羅門教一樣,就在維護自己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此種因,婆羅門教稱之為“清凈”(梵天),伊斯蘭教稱之為“清真”,二者名異實同;不同的只是:兩地氣候不同,后天受染亦不同,具體維護方法即教規因之亦不同。
    的確,伊斯蘭教種種與眾不同的規矩,目的正在于在炎熱干旱的氣候條件下,精心維護好伊斯蘭民族清真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
    穆斯林成年婦女,之所以必須用紗巾遮住頭部,除了保護白色皮膚從而護持好自己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外,還有一個目的:防止自己的美麗面孔對男子產生誘惑。此誘惑,不僅氣候炎熱干旱、物產稀缺的伊斯蘭社會承受不了,而且將給這個民族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帶來嚴重危害。——從先天種因說,作為寒冷民族的伊斯蘭民族,像一切北方寒冷民族一樣,對異性的生理欲望原本不那么強烈,但自從他們生活于炎熱沙漠氣候中以來,漸漸像一切熱帶民族一樣,對異性的生理欲望有增強之勢。如果所有婦女露出面孔,其中的佼佼者,不僅自己不得安寧,更將使無數男子不得安寧;為了得到她,這無數的男子,就要展開激烈的取悅爭奪戰。當然,如果伊斯蘭世界地緣經濟條件優越的話,這種取悅爭奪戰,多半只會采取和平經濟手段;但缺水的伊斯蘭世界,地緣經濟條件不利,除了“一腔熱血”,男子們能有什么呢?于是,大量的紛爭仇殺就不可避免,極為有限的生活資料,就要被少數強力者霸占;大多數人,將連最低限度生活都無法維持。此理,孟德斯鳩早就指出過:“我們歐洲的婦女,心思浮佻,言行輕率,有她們自己的愛好與嫌厭,有高尚與薄弱的情感。如果把我們婦女的這一切搬到一個東方國家去,使她們像在我們社會中那樣地活躍,那樣地自由,能有一個家庭的父親得享受片刻的安寧么?到處都將是受猜疑的人,到處都將是敵人;國家便將傾復,人們將看到大流血。”【《論法的精神》 上卷 p265】
    穆斯林成年男子,之所以要養大胡子,是因為:一方面,大胡子,是這個民族寒性地緣種因的標志;另一方面,像教規中再熱的天氣都不許在公開場合裸露皮膚、必須穿衣服從而阻擋陽光對身體四肢的皮膚暴曬一樣,大胡子能夠防止陽光對不得不露在外面的面部皮膚的暴曬。換言之,在炎熱干旱、缺乏樹陰的氣候條件下,伊斯蘭民族的衣服與胡子,其功能,就不像寒冷氣候條件下的俄羅斯民族的衣服與胡子那樣,是為了保暖,而是為了保護先天寒性地緣種因。不如此,“隨其自然”的話,久而久之,伊斯蘭民族強壯的寒性地緣種因,就要大大退化,直至變成“隨其自然”的赤道民族。
禁止養豬吃豬肉,是因為豬在所有家畜中食性最雜、湯汁(水)喝得最多、排泄能力最強,這在干旱缺水動植物稀缺人的食物因之也很單調的伊斯蘭地區,是不適宜的。此外,“雜”與“素”相對,素者,高素質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也;雜者,低素質的后天熱性物誘也。與食性雜而不素、湯汁喝得最多、排泄能力最強、最不衛生的家畜豬打交道,對自己清真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有害。再者,在所有家畜中,豬頭豬臉最不舒展美善,給人一種雜亂壓抑感,常看豬頭豬臉,不利于人舒展美善性情的熏習培養。
伊斯蘭教和猶太教,之所以繼承他們閃-含民族先輩們傳下來的“割禮”傳統,是因為閃-含民族所在地,氣候炎熱干旱缺水,在此條件下,如果不一勞永逸地在童年期把男子的包皮割掉,由它捂著龜頭,因缺水而得不到隨時沖洗的龜頭,就有可能爛掉,輕者成為廢人,重者生命不保。而當某些閃-民族進入水量多多的歐洲后,在他們中間就出現了耶穌,用洗禮代替了割禮。【腳注:因此,基督教的“洗禮”,也是起源于“生殖器問題”的。然而,這個“生殖器問題”的背后,更是一個地緣條件中的氣候問題,——這正如對生殖器問題研究得最多的弗洛伊德人本主義精神分析法,最深刻處得用自然本位的地緣分析法幫它分析解惑一樣。】
不許喝酒,是因為酒的根本作用在驅寒和使人凍僵的大腦活躍起來,這在俄羅斯樣的寒冷氣候條件下,是必要的、禁止不了的;但在炎熱的伊斯蘭地區,人的頭腦本來就容易熱昏,再喝酒的話,就昏上加昏,寒性地緣種因就不保。
    不吃自死之物,是因為自死之物都是病死的,炎熱氣候條件下,又容易腐爛。氣候炎熱到處是飛沙走石的沙漠氣候,維持衛生本來就不容易,再吃不潔之物,更有害于衛生和由此決定的清真的寒性地緣種因了。
    禁吃帶皮羊肉,是因為帶皮羊肉必須去毛,去毛需用大量水,缺水的伊斯蘭世界,無此條件,因此干脆省水剝皮,皮毛作衣肉食用。這在缺水栽不出桑麻的伊斯蘭地區,可謂一舉兩得。
    ……
    不錯,世界高級宗教中,伊斯蘭教教規最嚴厲。然而,其原因,不在觀點雖然很有代表性卻很成問題的英國學者渥德爾說的“穆斯林的毀滅精神”,【渥德爾 《印度佛教史》 商務印書館 1987 p471】而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例如原屬佛教領地的包括中國西部在內的中亞地區,后來之所以被“殘酷地伊斯蘭化”,就是因為此一地區氣候干旱到了某一臨界點,土地的涵養能力已經養活不了專靠“布施”生活的大量和尚;在此情形下,只有嚴禁“偶像崇拜”,信奉教規嚴厲的伊斯蘭教,才能保證該地大部分居民最低限度的生活。又如對“異教徒”發動的“圣戰”,宗教名義下隱藏著的連先知穆罕默德也否定不了亦不去否定的基本訴求是:伊斯蘭地區,氣候太干旱,這不公平,穆斯林有權到水量豐富的“異教徒”所在地要求自己以水為基本生存條件的最起碼的“人權”,——所有“人權”中,什么權利比“水權”更重要呢?一個連吃水都成問題、得不到水的涵養、祖祖輩輩對著沙漠之上的蒼天無奈地“喊叫水”的民族,包括先知穆罕默德在內的一切“有教養”的人們,能責怪他不像“在水一方”的民族那樣溫柔“有涵養”嗎?
    2、缺水問題
    當今世界,誰不說伊斯蘭地區“資源豐富”呢?誰的眼光不是只盯住伊斯蘭的石油而對它的缺水問題熟視無睹呢?然而,當今世界,當美國的太空飛船在月球和火星上著陸的時候,誰不知道其首要目的是尋找“生命之水”而非工業之油并因此又知道水乃生命存在的首要條件呢?對沒有人煙的月球火星上的水資源問題如此關心的人們,卻對人煙稠密的伊斯蘭地區的缺水問題如此熟視無睹,這種現象,實在是對成天跟著美國高喊“人權高于一切”的人們的極大諷刺!
    本章一節5小節有言:水比油更重要。一個缺水但不缺油的國家,與一個缺油但不缺水的國家相比,資源優勢在后者。道理很簡單:小到個人,大到國家民族,沒有石油,照樣能生存;沒有水,萬萬不能生存!一個國家的石油,再豐富,總是有限的;一個國家的水資源,只要豐富,就總是豐富的。伊斯蘭地區的石油,就算豐富到可開采100年的程度,但對于一個民族來說,100年的時間,不過如一個人一生中的幾天。幾天之后就要斷絕生活來源的個人,生存危機是嚴重的,100年后就要因缺水加缺油而斷絕生活來源的民族,生存危機就不嚴重嗎?
    說油多水少的伊斯蘭世界“資源豐富”,和說油少水多的日本“資源貧乏”,這樣的說法,只是站在要油不要水(因為自己已經有了)的發達國家立場上說的話;至于伊斯蘭世界如何想,他們根本就不加考慮。這樣的話表明:說這樣的話的人們的眼光,是何等地自私短淺!
    誰忽視伊斯蘭地區的缺水問題和由此決定的生態問題,誰就不懂得“伊斯蘭問題”的實質,就不理解伊斯蘭民族合理正當的基本訴求,就不理解國際恐怖主義的根源;其對伊斯蘭世界所作的一切,除了激起伊斯蘭世界的仇恨外,不會有什么可持續進展的好結果。
    3、現代化難題
為什么伊斯蘭國家再有錢,都進入不了現代化國家行列?對此問題,西方學者作了不少研究,但都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例如,像大多數西方學者一樣,“文明沖突論”的發明者亨廷頓,就贊成某西方學者的這種觀點:
沒有任何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穆斯林宗教曾阻礙穆斯林社會沿著通向現代資本主義的道路發展,……除經濟以外的其他大多數方面,伊斯蘭教與現代化并不沖突。虔誠的穆斯林能夠研究科學,在工廠中有效率地工作,或利用先進武器。……伊斯蘭教沒有就伴隨著現代化的轉變說任何話,諸如從農業向工業的轉變,從鄉村向成市的轉變,或從社會靜止向社會流動的轉變;也沒有沖擊諸如大眾教育、高速通訊、新形式的運輸工具或醫療照顧這樣一些事物。【《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p70】
    這些都是事實;當然,是需要解釋的事實。而在“解釋”方面,包括亨廷頓在內的一切西方學者,就被這樣一個問題困住了:為什么與現代化沒有根本沖突的伊斯蘭教,未在伊斯蘭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明顯作用?
    這個問題,本來就是一個無中生有的唯心歷史觀命題,它之所以無解,是因為一切唯心主義,都是“不結果實的花”(列寧)。在這些唯心主義者們看來,歷史上一切新事物的出現,動因都在宗教等思想動機;贊成與反對這些事物的人,其動機,亦在宗教等思想方面。而當他們用此唯心觀點去套歷史與現實的時候,沒有不被困住的,他們于是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只要相信唯物主義“一切宗教動機的背后,都是自然因素在起作用”觀點,那么一切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伊斯蘭國家之所以進入不了現代化國家行列,是因為一切現代化國家,都不是憑宗教等思想動機進入現代化的,而是憑自然給予的資源條件成為現代化國家的;在這些資源中,最重要的是水資源和冷而不酷的氣候;這兩個條件,伊斯蘭地區都欠缺。反過來說,你若真心實意地希望它現代化,那么,你就必須從缺水問題的解決入手。不這樣做,整天花空心思地想著如何通過政治軍事意識形態等手段去“改造”伊斯蘭世界。這樣的人,你除了說他或居心不良、或愚蠢無知外,還能說什么呢?
    4、群龍無首難題
    中世紀的伊斯蘭,其軍事政治力量,曾讓世界發抖。然而,工業時代以來,伊斯蘭的輝煌,就不再重現了。此一現象,像中國的“李約瑟難題”一樣,令世界上一切“大師”級的學者們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只要明白本書二章四節闡述的“文明的緯度地帶性發展傳播規律”,此一難題,就迎刃而解了:文明的起源發展傳播,遵循的是由天然熱量最多的低緯地區,到天然熱量不大多的中緯地區,再到天然熱量最少的高緯地區規律。文明的力量,在“先天不足后天補”的人工能源利用程度。在這一點上,氣溫較低的中緯地區,所需人工能源比低緯地區多;氣溫最低的高緯地區,所需人工能源又比中緯地區多。因此,中緯地區的文明,當其展現時,力量就比低緯地區的文明強大;高緯地區的文明,當其展現時,力量又比中緯地區的文明強大。
    此外,像一切前程遠大的事物一樣,文明的發生發展傳播,還遵循著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由小到大規律。在此規律中,天然熱量最多的低緯地區,面臨的旨在戰勝寒冷、追求光明的文明難題最小,它因此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先誕生、力量最小的文明;天然熱量不大多的中緯地區,面臨的旨在戰勝寒冷、追求光明的文明難題,不大不小,它因此成為人類歷史上時間居中、力量居中的文明;天然熱量最少的高緯地區,面臨的旨在戰勝寒冷、追求光明的文明難題最大,它因此成為人類歷史上時間最后、力量最大的文明。因此,人們看到:上古時期,文明的中心在低緯地區;中古時期,文明的中心在中緯地區;近現代以來,文明的中心在高緯地區。
    根據上述道理就可以理解:地處中緯的伊斯蘭世界,其文明潛力的最大發揮時期,只能在中古;到了近現代,當高緯地區登上文明舞臺的時候,世界歷史舞臺上的主要角色,就不再是地處中緯的伊斯蘭世界了,——高緯為頭,中緯為腰,低緯為腳,在斗頭腦智慧不斗腰部力量的近現代,地處中緯的伊斯蘭,由于先天缺乏一處高緯領地,因此,盡管他們有著一切寒冷民族都具有的高傲的自尊心,從個人素質說,不乏現代化要求于人的一切先天素質和后天技能,可謂人人都是一條龍,但是作為一個民族,這種素質的發揮表現,就不能不受整個民族所在地緯度條件的制約;從這種條件看,缺乏高緯之地的伊斯蘭國家,又是群龍無首。
    必須指出:群龍無首的制約條件,是天定的;因此,無論作何人為努力,都很難克服。這就是為什么從道理上說,盡管幾乎每一伊斯蘭民族中的每一個人都明白:“為了使自己擺脫這種(對西方的)依賴地位,伊斯蘭必須培養自己的工程和科技人員,生產自己的武器,擺脫對西方的軍事依賴,”【同上 p237】 但實行起來,效果又是如此令人失望的原因所在,——軍事工業以重工業為基礎,重工業以高耗能源為基礎,高耗能源以寒冷氣候為基礎,寒冷氣候以高緯為基礎;地處中緯的伊斯蘭世界,要生產自己的先進武器并因此恢復自己中世紀式的歷史榮耀,就受著天定的緯度不到位的地緣條件制約。
    伊斯蘭世界因缺水問題而生的種種訴求,是正當的,應該而且必將得到世界正義力量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它因此終將是能夠實現的(人類文明如果連伊斯蘭世界的缺水問題都解決不了,就沒有資格在地球上存在)。但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想要恢復自己中世紀曾有過的強勢軍事地位的復古主義訴求,是不合乎自然歷史規律的,它因此不會得到世界正義力量的理解支持和自然歷史老人的成全祝福,亦因此是沒有前途的。
    5、原教旨主義與伊斯蘭的前途
    所有伊斯蘭國家中,中亞所處緯度最高。中亞國家中,阿富汗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冷酷惡劣,天地間殺氣最重;受此熏習,阿富汗人的殺伐之氣也很重(所謂“酷”)。此外,冷酷的天氣還造就了頭腦冷靜的阿富汗人;而冷靜的頭腦,是使用現代化西方技術的基本素質條件,阿富汗占了這一點,它因此成為伊斯蘭世界以冷酷的西方現代化武器向西方文明發動冷酷“圣戰”的軍事“基地”(組織)——君不見,由阿富汗“基地”組織策劃的“9?11事件”,對西方現代科學技術的掌握如此純熟;策劃的方案如此周密協調;方案策劃者的頭腦如此冷靜和善于分析;方案執行者的性格如此沉著冷靜、善于分工配合……這一切,都帶有寒性地緣種因強壯的北方民族所具有的寒性智慧和冷酷性格特點:不干則已,一干就“科技含量”極高,效果驚天動地,世界為之顫抖。同時,這似乎也表明:穆斯林重新獲取自己中世紀曾有過的世界歷史性榮耀的希望和領導力量,出自阿富汗這樣的氣候冷酷地區。
    然而,阿富汗畢竟回旋余地不大,尤其是:缺水缺吃缺穿缺住的自然環境,使它不具備現代化武器的研制生產條件。而在現代世界,一個民族,要成為強權力量,僅僅會使用現代化武器是遠遠不夠的,它還必須具備強大的自我開發、自己制造這種武器的能力;要具備這種能力,除寒冷氣候外,還必須水源充足,具備基本的經濟自給能力。而在水源和經濟自給能力方面,阿富汗先天不足。因此,作為游擊性質的反西方的國際恐怖主義發源地的阿富汗,要成為伊斯蘭世界的“軍事靠山”,沒有這種可能性。而這也就決定了:群龍缺首的伊斯蘭國家,產生不出這樣的靠山;通過軍事手段恢復自己的歷史性光榮,對伊斯蘭民族來說,是不現實的;任何一個伊斯蘭國家,與“國際強權力量”緣分都不大。
    然而,不能成為國際強權力量,并不表明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發起的國際恐怖主義運動力量的不足畏。因為支配這一運動的動因,還不只是復古主義的中世紀式的“光榮與夢想”,它尤其包括對變質為消費主義的西方現代文明的抵抗;消費主義的西方現代文明,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恐怖活動,乃一枚錢幣的兩面:前者正在殺害人類的大地母親,后者則殺害殺害大地母親的人類;前者勢頭不減,后者力量難滅;前者不改過自新,后者難改邪歸正。
    然而,人類的自我保存本能,必使人類奮起,在拯救地球的同時拯救自己,在矯正消費主義的同時根除國際恐怖活動。而在拯救地球的事業中,伊斯蘭地區缺水問題的解決,正是這一事業的題中之義。在這一事業中,伊斯蘭世界的健康力量,將與國際地球拯救力量即國際生態保護組織聯合起來,共同推進人類的生態文明大業,——伊朗總統哈塔米,上任伊始,曾提出與西方首腦展開世界觀層次的對話建議,然而,被高傲愚蠢的西方首腦回絕了。
    伊斯蘭的前途,寄托在人類的生態文明大業中;伊斯蘭民族,是這一大業中最重要的積極力量之一;“清真”為本的伊斯蘭教,其中的諸多規矩,將成為生態文明社會諸多有價值的“戒律”之一。
 

廣義地緣政治學第六章第四節

四、朝鮮問題的起因和解決方案
    1、問題的嚴峻復雜性
    地球上凡有定居民族居住之地,以歐亞大陸心臟地帶陰氣最重。自有人類以來,此地就蘊聚著一股陰郁不得舒展之氣。果戈里小說《狄康卡近鄉夜話?可怕的復仇》,就是這股地氣的一種自我現形:
    墳上的一個十字架晃動了一下,一個干枯的死尸悄悄地從墳里爬起來。長須齊腰;指甲長長的,比手指還要長。他悄悄地舉起一雙手。整個臉顫動著,歪扭著。他顯然忍受著極大的痛苦。“我氣悶啊!氣悶啊!”他用一種可怕的非人的聲音呻吟著。這聲音像一把利刃直刺人心窩。于是死尸忽然消失到地底去了。
    心臟地帶這股“我氣悶啊”的陰郁之氣,是理解朝鮮問題不可忽視的最為深刻的地緣背景。朝鮮問題的嚴峻性與復雜性,因此而來。但此背景與朝鮮問題的具體關系,又只能默而識之,勉強說之,只能說到大概皮毛處:
    任何陰郁之氣,都需要舒發。正如人體被壓抑的力量總是通過腳手的行走擊打操作動作而得到釋放一樣,心臟地帶這股“我氣悶啊”的陰郁之氣,其舒發,也需通過自己的腳手動作才行。
    心臟地帶的腳在南方熱帶海洋;東南亞的東南半島,可看作它的左腳;西南亞的波斯灣地區,可看作它的右腳。而其手,右手在巴爾干半島,左手在東北亞。如果說越南是它的左腳大母指的話,那么朝鮮半島,就是它的左手大母指。當然,正如人的手母指比腳母指更重要一樣,作為心臟地帶左手大母指的朝鮮半島,地位亦比作為其左腳大母指的越南重要。
    像越南一樣,朝鮮亦受東亞季風控制;亦為從心臟地帶東部伸向太平洋的半島;古代同屬以中國為宗主的“藩國”,同信大乘佛教和儒教;現代像包括中國在內的一切心臟地帶國家一樣,同信馬克思主義(南朝鮮的馬克思主義勢力,并非微不足道)。但是,因為緯度的南北不同,比起中低緯度的越南人來,中高緯度的朝鮮人,寒性地緣種因更強壯,性格更高潔強悍。這就決定了:與當年的越南問題相比,至今不得其解的朝鮮問題,至少有這樣兩個不同點:
    首先是個“酷”字。此酷集中表現于當年的朝鮮戰爭。那場戰爭所以比越南戰爭酷,是因為越南那場戰爭,雖然直接間接從外部介入其中的美國、中國和蘇聯,都屬北方酷國,但因為戰場所在地越南氣候炎熱不酷,所以無論美國的轟炸如何酷烈,總的說來是云酷未必酷;酷的美國,敗在了不酷的以柔克剛的越南手下。反之,朝鮮那場戰爭,不僅直接參戰的中朝美韓和間接參戰的蘇聯日本等國,都屬北方酷國,而且戰場也在氣候寒冷的朝鮮半島;戰爭形式以硬碰硬的陣地戰、運動戰甚至坦克戰為主,不像越南戰爭那樣,主要表現為以柔克剛的游擊戰、叢林戰。
    其次是國際影響力。國際影響力,只有具有國際眼光的國家地區才具備。國際眼光,只有具有坐北朝南、居高(緯)臨低(緯)地緣位勢的北方國家地區才具備。朝鮮半島位于東北亞,屬北方國家地區。因此,朝鮮問題的國際影響力,比越南問題大多了。此外,北為大腦南為四肢,東北亞冒出的朝鮮問題,對介入其中的外部勢力來說,就不像東南亞冒出的越南問題那樣只是一個“四肢”問題,而是一個同性相斥的北方地緣政治力量相互間爭奪“大腦”位勢、搶占緯度戰略制高點的問題。就說美國吧,如果說自越南撤退后,它還有一個幾乎把一切挑戰者都擊敗的更為輝煌的一家獨大時期的話,那么在朝鮮問題上,美國一旦撤退,其全球影響力,必將呈明顯的、決定性的下降之勢。——這樣的國際影響力,決定了朝鮮問題的嚴峻性與復雜性。
    2、問題的簡單性及簡單性質
    朝鮮問題的復雜性在外部因素。排除外部因素,就不過是一個任何南北跨度稍大一點的國家民族都會發生的簡單的南北相爭問題。這樣的南北相爭,以美國19世紀的“南北戰爭”為典型。也正如沒有外部因素干擾的美國南北戰爭,勝利者只會在負陰抱陽的北方一樣,若無外部因素干擾,朝鮮半島上的南北相爭,勝利者只會在坐北朝南的北朝鮮一方。
    就國際地緣政治格局說,當今的南北朝鮮兩個政治實體,都屬北方國家。但就朝鮮半島內部的地緣政治格局說,北朝鮮屬于北方國家,南朝鮮屬于南方國家。北強南弱、北主南從這條地緣政治學原理,在朝鮮半島,依然適用:
    從“天時”即氣候上說,北朝鮮比南朝鮮更冷,所受冰雪熏染比南朝鮮更重,寒性地緣種因比南朝鮮更強壯,因此比南朝鮮更占有政治軍事方面的天時之利。從“地利”上說,北朝鮮山多平原少,南朝鮮山少平原多;因此,也是在軍事方面,北朝鮮對南朝鮮,就不僅占據了以北攻南的緯度優勢,而且占據了歐亞大陸上大多數北方勢力之于南方勢力所不具有的居高臨下的海拔優勢。【 腳注:歐亞大陸的地貌總特征是北低南高,但就朝鮮半島說,正好反過來:北高南低。這種情形,與南亞次大陸類似;這種類似,又由類似的構造動因決定:“根據最新學說,南韓和北韓以前是位于以軍事分界線附近為界的兩個不同的板塊上,這兩個板塊曾相隔數萬里,只是在距今約兩億三千萬年前才實現‘統一’的。”——韓國《中央日報》1994年8月20日文章:《韓美地質學者認為南北韓以前位于兩個板塊上》】從“人和”上說,“專制集權”的北朝鮮,比“自由民主”的南朝鮮更有凝結力。
當然,平原為主、土地肥沃、氣候濕潤的南朝鮮,又占有經濟方面的天時地利優勢。但也正因為如此,自然歷史老人才要求經濟上處于弱勢地位的北朝鮮,必須擁有一支強大軍隊和保持內部團結;同時要求經濟上處于強勢地位的南朝鮮,把主要心思用于經濟方面,至于政治軍事方面的投資,則不去作更多考慮。這樣,經濟優勝的南朝鮮,政治軍事方面,反不如北朝鮮。此理,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第十八章中就明說過:“土地貧瘠,使人勤奮、儉樸、耐勞、勇敢和宜于戰爭;土地所不能給與的東西,他們不得不以人力去獲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寬裕而柔弱、怠惰、貪生怕死。”而在《論法的精神》第十七章中,孟德斯鳩說得更直截了當:“朝鮮南方的人則不如北方的人勇敢。”
    的確,如果沒有外來勢力的干涉,朝鮮半島上的南北雙方,誰強誰弱,一目了然:地理位置在南的南朝鮮,在最后一決勝負的軍事較量中,將不是北朝鮮的對手,——君不見,1950年的朝鮮戰爭,兩個半月的時間里,包括首都漢城在內的南朝鮮90%領地,就在北朝鮮掌握中,若美國不出面干涉,統一的朝鮮國家,早在世界上誕生半個多世紀了。
    當年的朝鮮戰爭和至今的朝鮮南北之爭,其性質,既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意識形態之爭,也不是專制獨裁與自由民主的政體形式之爭,甚至也不是海權勢力與陸權勢力的霸權之爭,而是如同美國1860年代同樣發生過的在任何南北跨度稍大一點的國家都會發生的簡單的南北風水之爭。——如果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意識形態之爭,那么,持續了十數年之久至今仍未緩解的內部大饑荒,早就把北朝鮮這個據說是“經濟上破產”、“政治上失敗”的政權從地球上消除了。如果是專制獨裁與自由民主的政體形式之爭,那么,自1980年代以來,在全球一片“自由民主的大好形勢”下,據說是“不得人心”的小小的北朝鮮“獨裁政權”,有何理由和能耐繼續在這個“人權高于一切”的世界上生存?如果是海權與陸權的霸權之爭,那么,據說是作為陸權國家霸主蘇聯“附庸”的北朝鮮,當其“主子”蘇聯垮臺后,還有何理由和能耐繼續存在下來?——北朝鮮所要爭的,都不是這些,而是一個簡單的為自然歷史老人所認可的北主南從的國家統一天理;此天理,比任何“社會標準”都客觀公正!正因為如此,北朝鮮才超乎許多一次又一次地對它做出各種各樣兇險預言的人們意料之外地、理直氣壯地頑強生存著!
    3、朝鮮戰爭誰是誰非
    說到這里,不能不為當年的朝鮮戰爭辯一是非。那場戰爭,雙方打了個平手;但此平手,是中美介入的結果。這樣,就引出一個問題:中美雙方,誰是誰非?誰是歷史的功臣,誰是歷史的罪人?當然,此問題的評判標準又是:美國的介入,給朝鮮半島帶來點什么?中國的介入,又給朝鮮半島帶來點什么?而在這個問題上,當今世界,又有誰不異口同聲地如是說:美國的介入,帶來的是南朝鮮的“經濟奇跡”,中國的介入,帶來的是北朝鮮的“可悲現實”;如果中國不介入,南朝鮮的經濟奇跡,早在北朝鮮發生了,如果美國不介入,北朝鮮的可悲現實,早在南朝鮮發生了;因此,美國是朝鮮民族的功臣,中國是朝鮮民族的罪人!
    事情果真如此嗎?非也!世間一切自欺欺人更欺天之論,以此為甚!
    此論的一個大前提是:韓國今日的經濟奇跡,端賴美國的外部之助;若無美國的外部之助,定無此奇跡。此前提的哲學前提又是:外因是事物發展的主動因,內因是事物發展的被動因;外因是主要的,內因是次要的。然而,稍有哲學常識的人,誰不清楚:此乃荒唐可笑的“第一推動”的神學形而上學!
    韓國今日的經濟奇跡,根本原因不在美國的保護幫助,而在朝鮮半島擁有的日本之外所有亞洲國家都不能比的風水條件:雖然像大多數東亞國家一樣,朝鮮半島也屬季風氣候,但它地處溫帶,國土深入海洋,因此,在所有東亞大陸國家甚至亞洲大陸國家中,朝鮮又是唯一有著與北大西洋兩岸和日本相似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國家地區;可以說,日本之外的所有亞洲國家地區,以朝鮮半島陰陽互補性最好、風水最優越;有如此好的風水寶地,南朝鮮的經濟奇跡,又何“奇”之有?因此,對韓國人來說,如果說要感什么恩的話,與其說要感美國之恩,不如說要感自己的國土之恩。事實也是這樣:雖然表意識上,在“人本主義”的美國思潮灌輸下,韓國人說不出不感美國之恩的理由,但潛意識中的韓國人,深知自己的成就,不關美國多大事。正因為如此,韓國人內心,才對美國在自己國土上的存在深表不快!
    可以說,任何人,任何民族,任何政黨,任何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環境中,如果內部不相爭、外部不干涉的話,在朝鮮半島樣的自然條件下,都會取得今日韓國樣的經濟成就的。——試想,如果當年美軍不仁川登陸,任由北朝鮮一統朝鮮半島,這之后統一的朝鮮國家,即使開始幾年會實行“斯大林式”的經濟制度,但在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后,它必將在所有社會主義國家中率先走一條西方式的經濟改革之路;更由于地理條件的獨立優越性,完全有能力不受蘇聯中國控制,這樣一條東歐國家曾流產的經濟改革之路,必將在統一的朝鮮國家中走通。這樣的話,今日韓國這點成就,又算什么呢?——然而,美國的武力干涉打斷了朝鮮民族這一自然歷史進程,逼使北朝鮮不得不在“要民族獨立,還是要外來干涉下的經濟發展”面前做出痛苦的選擇。而這樣的痛苦選擇,又是美國強加的:如果美國不干涉,民族獨立與經濟發展,在朝鮮民族,不僅一點不矛盾,而且相得益彰,結果必是一個統一強大的朝鮮國家在世界舞臺上的出現。
    因此,對朝鮮民族來說,無論當年的朝鮮戰爭還是今日的南北分裂,美國所扮演的,都是一個歷史罪人角色!
    至于中國,無論當年的朝鮮戰爭還是今日的南北分裂現狀,所扮演的,都是一個合乎“統一的朝鮮國家,必須北主南從”這一天理的力所能及的正當角色,——中國政府和人民,從不以當年的抗美援朝戰爭為愧;相反,倒為之自豪和驕傲。
    4、蔽于人而不知天的“德國模式”
    朝鮮的統一,不成問題,問題在統一方式。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必須指出:所謂的“德國模式”,無論適用與否,單單這一想法本身,就是蔽于人而不知天因而缺乏深刻道德感和歷史感的不負責任行為。因為凡是把這一想法提出來一本正經加以思考的人,無論結論如何,在他腦子里,早有這樣一個似乎是不證自明的大前提:朝鮮的統一,毫無疑問是南方吃掉北方,問題只在如何吃,何時吃。但是,這個前提是虛假的,至少是危險的,不負責任的,理由是:
    第一,正如本書一再指出的那樣,一個民族甚至整個地球,就像一個人,有自己的大腦與四肢;誰是大腦誰是四肢,不由人為的制度、財富及意識形態決定,而由大自然規定的“北為大腦南為四肢”天理決定。因此,在朝鮮半島上出現的南北雙方關于“大腦”擁有權的爭執中,大自然是站在北方一邊的。如果南方不服此理,像中國臺灣的李登輝、陳水扁似地“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戰”,那么,即使它有能耐獲得暫時的成功,結果必給整個朝鮮半島帶來這樣一種亂局:像民進黨當政以來的中國臺灣地區一樣(在臺灣,大本營在臺南的民進黨,屬南方黨和四肢黨;大本營在臺北的國民黨,屬北方黨和大腦黨),大腦失靈,“四肢”指揮“大腦”,整個朝鮮民族像個多頭怪物,目之所及,到處是為所欲為、抽筋痙攣的“四肢”。在此情勢下,自然歷史老人勢必再次把朝鮮北方抬舉出來,讓它發揮自己本有的頭腦作用,制約住這些為所欲為的“四肢”。
    第二,不錯,在“德國模式”中,是在國民經濟、人口數量、生活水平、社會發展諸指標等方面都大占優勢并且市場經濟很成功的西德,吃掉在這些方面無法與自己相比的東德。在此模式中,今日的南朝鮮相當于昔日的西德,今日的北朝鮮相當于昔日的東德。然而,這只是一方面。事情還有另一方面,這就是:北朝鮮擁有的比南朝鮮大的領土面積、坐北朝南居高臨下的地理位勢、強大到足以令對手害怕的軍事力量,又豈是昔日的東德所擁有?此外,昔日的東西德國,都在外來力量的軍事占領保護下;今日的朝鮮半島,只有南方受美國保護,北方則是獨立自主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南方很難洗刷掉北方曾經稱謂的“傀儡政權”恥辱。有此恥辱的政權,應有的民族統一道義優勢必受損;道義優勢受損的民族統一,勢必不久;自己尋求和甘愿接受這種“統一模式”的民族,可謂“天奪其魄”——朝鮮民族,會是這樣一個天奪其魄的民族嗎?
    第三,目前的朝鮮南北雙方,且不說誰吃誰尚未定,退一萬步說,即使事態的發展真的是南朝鮮吃掉北朝鮮,但是,到時候,被吃的就不僅僅是北朝鮮,而是獨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作為一個高素質的民族必不可少的美學上的崇高感。因為一個民族,如果南方力量全面壓倒北方力量,該民族的崇高感就會全面喪失,或者變質為胸脯上貼毛的、模仿性的、毫無文明氣象的、今日臺灣社會流行的所謂“酷風”,該民族的素質就會退化——朝鮮民族,會接受此結果嗎?
    5、朝鮮民族的“耶利米哀歌”
    由于既是亞洲大陸唯一溫帶海洋性氣候國家,又具有心臟地帶深廣背景,東亞大陸民族中,北朝鮮人性格最酷最高傲,獨立意識和道德感最強,文化水準最高。這些方面,他們甚至能與西方文化中的以色列人相比。然而,在東亞大陸地緣政治環境中,東亞人奉行的是“槍打出頭鳥”的政治哲學。這樣,獨立意識最強、性格最酷最高傲、人數不多、空間回旋余地不大的北朝鮮人,往往就成了被打的“出頭鳥”。——不用說,打“出頭鳥”者,中國歷代大一統的中央王朝也。然而,這些王朝,之所以一個接一個地奉行槍打出頭鳥政策,也并非因為心胸狹窄,而是東亞特有的地緣政治情勢使然:
    20世紀前,人類的生產力尚不足以把東亞大陸特有的諸多窮山惡水改造好,為了平衡好這塊土地上地緣條件差別很大、關系錯綜復雜的各方地緣政治力量,中國中央王朝不會允許一個特立獨行的以北方為政治中心的國家在朝鮮半島上出現,因為那樣的話,會在整個東亞大陸引發骨牌效應:像歐洲似地,眾多一個不服一個的封建割據政權就會在這塊土地上出現,這于自然分割本來就很厲害的東亞地區的政治穩定和社會發展,有害無益。因此,人們看到:在朝鮮半島上,當北方勢力壓倒南方勢力的時候,朝鮮民族就會顯得“咄咄逼人”,這時候,中國中央王朝就要槍打出頭鳥:
    北朝鮮“咄咄逼人”的氣勢,始于朝鮮歷史上的“三國時代”。當時,位于朝鮮半島北方、建都平壤的高句麗,國勢最強。7世紀前半期,它不僅三敗強大的隋煬帝,甚至三敗更強大的唐太宗。之后,準備聯合位于朝鮮西南部、與日本關系密切的百濟國,共滅位于朝鮮東南部、稱臣于唐帝國的新羅國。危急之中,新羅再次求救于唐帝國。當時的唐帝國,唐太宗已經死于遠征高句麗的“未竟事業”,在位皇帝為唐高宗。吸取以往教訓,高宗時的唐帝國,改變了太宗時從北方陸路直接進攻高句麗的戰略,先從海路進兵助新羅滅百濟、統一朝鮮南方;再從北部陸路進攻,與新羅南北夾擊,最終滅了氣勢咄咄逼人的高句麗。自那以后,朝鮮半島上,再未出現過高句麗那樣氣勢咄咄逼人的國家了。
    然而,國家氣勢的“咄咄逼人”與否,不在人為因素,而由地氣決定:如果統一的朝鮮國家,仍像三國時代那樣呈現一種北主南從的發展趨勢,其氣勢就不免還要咄咄逼人。為此,對于中國中央王朝來說,就必須繼續利用朝鮮南北矛盾,繼續實施扶南抑北政策,逼使朝鮮首都漸漸自北而南作轉移。于是人們看到:三國之后,當氣勢咄咄逼人的北方高句麗被中國中央王朝除掉之后,在或隱或顯的中國力量壓迫下,統一朝鮮的王氏高麗朝( 918-1392)和李氏朝鮮國(1392-1910),國都的定位,都在避開地氣很酷的早先的高句麗首都平壤,自北而南作轉移:前者在開城,后者在漢城,兩城的地理位置,皆在地氣不酷的作為朝鮮南北天然分界線的北緯38度線以南,并且都與中國中央王朝保持一種不特立獨行的藩屬關系。
    然而,這種扶南抑北、槍打出頭鳥方略,是不符合朝鮮民族自我實現的本己愿望的。但另一方面,在古代生產力水平上,為著東亞地區大局的穩定,中國歷代中央王朝實行的此一方略,又是不可更改的。正是在這種具有歷史悲劇意味的困境中,一種不能按照自己愿望選擇自己發展道路的西方式的悲劇精神,在北朝鮮人的性格中形成了。比如在1970年代的朝鮮電影《賣花姑娘》和歌劇《血海》中,在盛中國小提琴演奏的朝鮮樂曲《思鄉》中,人們就能體味出一種“家國荒矣,而賦最末哀歌,以訴天下貽后人之耶利米”的悲劇精神。而在北朝鮮人鄭律成譜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中,人們聽出的是一種古代以色列先知們腦海中時常浮現的那個“耶和華大軍”式的意象。在作為北朝鮮人靈魂的金日成的“主體思想”中,人們可以看出它與古代以色列人高揚的一神教思想的一致性。應該指出:對于一個民族來說,如此深刻感人的悲劇精神,僅僅花日本對朝鮮進行殖民統治的半個來世紀時間,是遠遠生成不了的,非有千百年的“別有幽情暗恨生”,才能生成。
    然而,事情并未到此結束。本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朝鮮民族終于遇到了一次千年不遇的不受中國制約的北主南從統一機會。然而,虎去狼來,美國大兵進入了朝鮮,取代過去的中國中央王朝,在朝鮮半島上繼續實施扶南抑北的槍打出頭鳥方略!——朝鮮民族,可謂“充滿血淚辛酸;烏云才驅散,濃霧又彌漫,苦難連著苦難!”
     6、解決方案——君主立憲
    朝鮮問題,起因于南北內部矛盾,即南北不同的地緣差別和風水利益。在任何民族那里,這種南北內部矛盾都是一種普遍現象,而且最終都會在北方的主導下得到合乎民族長遠利益的恰當解決。但由于朝鮮半島在國際地緣政治中位置的重要性,以及自身面積的相對狹窄,國際霸權主義就乘機利用了這種矛盾,采取拉一方、打一方的扶南抑北方術,使得本來很容易解決的南北矛盾難以解決。然而,另一方面,二次大戰以來,由于朝鮮民族獨立意識的空前覺醒,國際霸權主義勢力,又很難在自己挑撥起來的朝鮮問題中占到便宜。這種情形,本來可以促使國際霸權主義從朝鮮半島抽身而退,但在霸權思維支配下,他們總以為朝鮮半島不是朝鮮民族的,而是要么是自己的,要么是自己的爭霸對手的;如果自己抽身而退,對手就會乘機而入。其實,二戰以來,在中國和日本這兩個朝鮮的傳統外部干涉勢力都不能左右朝鮮局勢的情形下,朝鮮一經統一,就將掌握自己的命運,不會成為任何一個霸權國家的附庸。這種結果,不僅是朝鮮民族夢寐以求的,而且至少不會損害在朝鮮問題上難以討便宜的霸權國家的利益。
    解鈴還需系鈴人,二戰之后,一手挑撥起朝鮮問題的美國,如果不從朝鮮半島抽身而退,那么它將永遠陷入損人不利己的泥潭中。這種損人不利己行為,只有得了不搗亂不舒服心病的人才干得出來——難道美國真的就是這樣一個不搗亂不舒服的國家嗎?——人們相信:美國不是這樣一個國家,它只是陷入認識上的誤區。既然如此,人們期待它認識發生轉變:讓朝鮮民族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那么,朝鮮民族又該如何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呢?
    第一,統一的朝鮮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君主在金日成家族中按親疏遠近血緣關系挑選(金日成家族,乃朝鮮民族凝結力的“一點血脈”和不可取代的最為關鍵的穩定因素。)
    第二,首都定于北方。
    第三,南北各黨派平等參加選舉,第一次選舉在國際監督下進行。
    第四,第一次選舉完畢,駐韓美軍無條件從朝鮮領土上撤走。
    第五,無論現在的南北任何一方或是將來統一的朝鮮國,永不謀求核武器。
    第六,統一的朝鮮國,永不與任何國家結成軍事同盟。
    可以說,朝鮮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只能如此。在此方案中,關鍵的也是爭議最大的是金日成家族的地位問題。這個問題如果不能達成共識,朝鮮問題,永難解決;即使暫時有解決,朝鮮半島也難安寧(此問題,后面九章七節還要詳論。)
 

廣義地緣政治學第六章第五節

五、魔幻現實主義的拉美巴西
    1、《百年孤獨》與魔幻現實主義破譯
    偉大的藝術家,身心與大自然息息相通,知地籟感天籟。地籟者,地之質也;天籟者,天之氣也。地之質,天之氣,陰陽交感,化生萬物;中有玄機,知機者為神;賦玄機以形象,偉大藝術家之天職也。
    歷史學家是民族表意識的記錄者,藝術家是民族潛意識的通靈者;潛意識比表意識更深刻,藝術比歷史更真實。因此,要理解一個國家民族,通過藝術比通過歷史來得更透徹。
    有史以來,美洲拉丁民族的藝術作品,最偉大者非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莫屬。讀懂了它,就讀懂了拉美國家民族;解構了它,就解構了拉美國家民族。
    1960年代以來出現的拉美“爆炸文學”,西方評論家稱其為“魔幻現實主義”,這是十分準確的。然而,“魔幻”與“現實”,乃歐洲與拉美兩種不同地緣種因的不同表現:魔幻者,拉美熱性地緣種因之發顯也;現實者,歐洲寒性地緣種因之發顯也;二者的關系,在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尤其是其中的精典作品中,是沖突的,至少是未能融合的;此沖突,乃美洲拉丁民族身上的先天歐洲寒性地緣種因與后天拉美熱性地緣環境的沖突。——此理,給出“魔幻現實主義”這一正確定義但不懂陰陽辯證道理的西方評論家們,尚未領悟。
    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小說,《百年孤獨》最精典。該小說主題,一如梵天大神與濕婆大神的矛盾,即在新的熱帶地緣條件下,白種人身上遺傳著的寒性地緣種因,與給此種因以強烈后天熏染的熱性地緣環境之間的沖突。也正如梵天大神的難敵濕婆大神一樣,在炎熱的拉美氣候中,拉丁民族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難敵拉美炎熱氣候的后天熏染,——《百年孤獨》中,遺傳著歐洲強壯寒性地緣種因的布恩蒂亞家族,在炎熱的拉美氣候中,其寒性地緣種因,一代不如一代,傳至第七代,終于斷根絕種;而其生自拉美炎熱氣候中的熱性地緣種因,則一代比一代強,以致人種退化,家族最后一代,是介于人和動物之間的怪物并被螞蟻吃掉。
    寒性地緣種因與熱性地緣種因的區別在于:前者具現實主義風格,后者具魔幻或浪漫主義風格;前者信科學,后者信巫術;前者求知欲強,后者性欲強;前者愛勞動,后者愛性交;前者尚貞潔,后者圖亂交;前者有倫理羞恥感,后者不以亂倫甚至獸奸(《百年孤獨》第十章)為恥。拉美社會的種種亂象,根源無不在二者之間的沖突。
    《百年孤獨》第一章,以布恩蒂亞家族中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參觀拉美罕見歐洲常見的“冰塊”開始,亦以此次參觀結束。因此,此“冰塊”,大有意味,它乃布恩蒂亞家族身上遺傳著的來自歐洲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象征。與此相關,在這一章里,人們看到,作為這個家族第一代的霍?阿?布恩蒂亞,這位性格像貴金屬一樣堅毅的歐洲 smith(金匠)【腳注:中國陰陽五行學說認為,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因此,東方的中國人,氣稟為木;西方的歐洲人,氣稟為金。這就是為什么中國人多木匠、歐洲人多金匠的原因。此外,木氣之民族,蓋房子喜用木料;金氣之民族,蓋房子喜用石料;木料不耐久,石料耐久。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的古建筑很難保存至今、歐洲則到處是石砌古建筑的原因。再者,現代機械制造業,金屬材料為主,很少用木料。這就是為什么氣稟為金的歐洲多現代高級技術工人、氣稟為木的中國高級技術工人缺乏的原因】后代,因遺傳基因中具有一歐洲“冰塊”,因而在對歐洲“傳統文化”的繼承中,能力及其表現是何等地優秀:他對妻子忠貞,愛勞動,愛科學,求知欲極強,對一切魔幻現象,無不以一個歐洲人的眼光,求其現實主義的科學之解。——不過,無需諱言:因受拉美熱性風氣熏習,與他的歐洲祖先們相比,其科學精神,多了份拉美式狂熱。
《百年孤獨》第二章,重點在布恩蒂亞家族第二代兩個兒子的描寫。在這一章里,歐洲寒性地緣種因與拉美熱性地緣種因的差別人格化了。大兒子霍? 阿卡蒂奧,對父親的“歐洲傳統”絲毫不感興趣,從青春期開始,就熱衷于熱氣騰騰、淫亂之窩如泥淖的熱帶性生活,結果是在留下一位私生子后,與另一位天性風騷的吉普賽少女私奔,浪跡天涯。在后面第五章中,人們進一步看到:當其多年之后返鄉時,更是徹頭徹尾南方化了:
他那寬闊的肩膀勉強才擠過門洞,粗脖子上掛著一個‘救命女神’像,胳膊和胸脯都刺滿了花紋,右腕緊緊地箍著一個護身的銅鐲。……他那異乎尋常的男性器官,上面刺了藍色和紅色的各種文字。……他的身體——從面孔到脊背、從脖子到腳后跟——每一平方英寸都刺了花紋。
    二兒子奧雷連諾,則是歐洲純種,頭腦比父親還冷靜,他從小“性情孤僻,沉默寡言”。青春期到成年期的奧雷連諾,是位受到普遍尊敬的能干的金工首飾匠,“由于經常坐在作坊里,他只是顴骨比較突出,眼神比較集中,體重卻沒有增加,拘謹的性格也沒改變;恰恰相反,嘴邊比較明顯地出現了筆直的線條——獨立思考和堅強決心的征象。”性生活方面,他膽小拘謹,青春期將過,尚未有過任何性經驗。第一位性交易對象,是個為了還債,不得不每夜接待七十個男子的發育不好的混血姑娘。得知姑娘的不幸遭遇,“奧雷連諾什么也沒做就走出房間,好不容易忍住了淚水。這天夜里,他睡不著覺,老是想著混血姑娘,同時感到憐憫和需要。他渴望愛她和保護她。”然而,與這位不幸的混血姑娘相比,他歐洲騎士式的純潔戀情,卻是理所當然地傾注在馬孔多鎮鎮長的小女兒、年齡比他小一輩、具有純正歐洲血統和教養的小姑娘雷麥黛絲身上:
    一天下午,他在作坊里裝配小金魚首飾時,忽然相信雷麥黛絲已經響應他的召喚。的確,過了一會兒,他就聽到一個孩子的聲音;他舉眼一看,看見門口的一個姑娘,他的心都驚得緊縮了;這姑娘穿著粉紅色玻璃紗衣服和白鞋子。
    ……
    “進來。”
    雷麥黛絲走了進去,問了問有關金魚的什么,可是奧雷連諾突然喘不過氣來,無法回答他的問題。他想永遠呆在這個皮膚細嫩的姑娘身邊,經常看見這對綠寶石似的眼睛,常常聽到這種聲音;對于每個問題,這聲音都要尊敬地添上“先生”二字,仿佛對待親父親一樣。……一切東西,甚至音樂,都使他想起雷麥黛絲。
    盡管經過長期專心等待,奧雷連諾終于如愿以償,娶了雷麥黛絲;然而一場家庭情仇,禍及優雅賢惠身子有孕的雷麥黛絲,使她成了他人替死鬼。失去雷麥黛絲的奧雷連諾,后來又因來自歐洲血統的誠實、認真和驕傲性格,參加了反政府的革命叛亂。然而,拉美那些革命軍,目標混亂得很,有的甚至在“難道可以跟親姑姑結婚”問題面前,作此動物性下賤回答:“不僅可以跟姑姑結婚,要不,咱們為啥反對教士?每個人甚至可以跟自己的母親結婚嘛。”因此,身為革命軍總司令的奧雷連諾上校,“百年孤獨”式的孤獨感,終生不得排解。
    盡管憑著天生的歐洲優秀品質,革命軍中的奧雷連諾上校,時時得以享受在他身上“討種”的年輕婦女們的主動獻身,從而留下十七個小奧雷連諾,但“這些兒子都在一個晚上接二連三被殺了”,他自己雖然得終天年,卻斷根絕種,后代一切布恩蒂亞家族中人,不出自他而出自拉美化的哥哥阿卡蒂奧,——這正是歐洲寒性地緣種因不敵拉美熱性地緣種因的真實藝術寫照。
    然而,寒性地緣種因,乃人類之為人類的“一點血脈”,失去了它,人就不成其為人,就要向動物退化。因此,在弟兄兩人所代表的兩種不同地緣種因的較量中,得勝的哥哥熱性地緣種因,帶來的則是這樣一種結果:布恩蒂亞家族中的第五代與第六代,在一種不分時間場合的姨侄之間昏天黑地的亂倫性交中,生下一個標志著人種徹底退化的布恩蒂亞家族中的最后一代——“有尾巴的男嬰”。
    總之,一部《百年孤獨》,貫穿首尾的主題只是一個:人性與動物性、北方寒性地緣種因與南方熱性地緣種因的交戰。甚至卷首藏而不露卷尾才真相大白的“梅爾加德斯密碼”中說的“家族中的第一個人將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后一個人將被螞蟻吃掉”這句預言,也包含著交戰中的兩種地緣種因內容:
    “家族中的第一個人”即愛好科學的霍?阿?布恩蒂亞,其命運是因對科學過分癡迷而導致的神經錯亂,又因神經錯亂而自愿讓家人把自己綁在樹上,最后樹化無疾而終,可謂來于植物歸于植物。這種命運,是符合科學家們的天性的:科學家們,都是人性稟有的定力極強的植物性趨光力的化身;這種趨光力,是寒冷氣候的產物(見本書三章三節);在寒冷氣候中,必能發揚光大;但在拉美式的炎熱氣候中,卻得不到正常表現,只好現出它的植物性原形,樹化而終;而其樹化過程,就是一個漸漸進入印度瑜珈修煉最高境界的過程,——以身心修煉為根本內容的一切“東方神秘文化”,要義皆在修除人的動物性,再現人的植物性。
    “家族中的最后一個人”即“有尾巴的男嬰”,其命運是才生下,就被螞蟻吃掉。此命運,與其父母動物性的亂倫行為是相符的:既然你們是些純陽的動物而非同時也稟有植物性陰靜定在力的人(見本書三章三節),那么,大自然必使你們的后代不得像植物樣得終天年,必受動物界通行的弱肉強食法則懲罰。
    小說具有的現實主義風格(評論家所謂“新聞報道般的準確性”),來源于作者稟有的歐洲寒性地緣種因。而其種種魔幻現象描寫,則來源于拉美炎熱氣候。這些魔幻現象,放在氣溫冷凝的歐洲,必不自然;但在拉美式炎熱氣候中,不僅不令人覺得不自然,反倒令人覺得:這才把握住了熱帶地區特有的自然神韻。因為物體都是熱脹冷凝的,而“魔幻”的特點正在于一切東西都會熱脹氣化。比如冰清玉潔即冰一樣天真單純最后卻魔幻氣化“升天”的“俏姑娘雷麥黛絲”,只是歐洲寒冷氣候的產物即歐洲“冰塊”的化身;當其生于氣候炎熱的拉美時,就不免被此氣候從地面和人間蒸發掉。炎熱的拉美,留不住冰塊,當然也留不住像冰塊一樣天真純潔、不僅自己完全沒有性需求而且還對男性的性欲具有不自覺的冰雪般扼殺能力的“俏姑娘雷麥黛絲”,——人的性欲與緯度成反比,與熱量成正比;在極冷的冰雪面前,人的性沖動,將被扼殺;因此,小說中就一再發生這種事件:沒有性需求的“俏姑娘雷麥黛絲擁有置人死地的能力”,任何被其迷住的好色之徒,都不得好死。
    2、拉美如何走出《百年孤獨》
    拉丁美洲的《百年孤獨》,既然因歐洲寒性地緣種因與拉美熱性地緣種因的沖突而來,而在兩種地緣種因中,后者又于人類精神及人類的保種生存有害無益,那么,拉美社會今后的健康發展,首要任務就是像古印度的雅利安人一樣,找出一種在熱帶氣候條件下最大限度地保存好自己寒性地緣種因的方法,這就是在某種宗教名義下實施的性關系方面禁忌多多、日常生活中尚靜不尚動、旨在培養鍛煉自己植物性陰靜定在力的陰性修行法。
    的確,拉美社會與印度社會,地緣種因基本是一致的:地理環境方面看,兩地皆氣候炎熱、水量充足;人種方面看,兩地主流民族皆為外來的寒性地緣種因強壯的白種民族。因此,兩個社會面臨的文明難題,皆為如何于炎熱潮濕的氣候中保護好自己的先天寒性地緣種因。這方面,今日的拉美,還處于三千年前印度雅利安人的早期吠陀時代;他們精神生活中的《百年孤獨》感,三千年前的印度雅利安人,同樣經歷過。正如當年入主印度的雅利安人,非經歷500年左右的精神濁亂期一樣,哥倫布以來的美洲拉丁民族,也得經歷自己500來年精神濁亂、無所歸依的《百年孤獨》期。也正如當年的雅利安人,其精神濁亂期的告別,得益于在后期吠陀時代,清凈為本的婆羅門權威得以確立一樣,哥倫布之后500年的今日南美拉丁民族,其《百年孤獨》期的告別,也必須走一條清凈為本的精神文明建設道路。——作為小說的《百年孤獨》,終極關懷,正在于此。
    3、正常與不正常的“拉美化”
    當代國際社會,“拉美化”一詞,成了“在社會發展正常道路上走偏道路的不正常現象”的代名詞。不用說,所謂的“社會發展正常道路”,目標就是北方發達國家現在這個樣子:社會安定,人均收入一鼓作氣至少達到五千美元以上。按此標準,社會動亂、人均收入一鼓作氣到了二千來美元后,經濟就長勢不旺的拉美,就成了一切發展中國家應該引以為戒的“反面教材”了。
    其實,所謂的“拉美化”現象,既有它的正常方面,也有它的不正常方面。正常方面是:人均收入到了二千來美元,經濟就不再繼續往上飆升,在它,是完全正常的。不正常方面是:《百年孤獨》式的精神混亂和由此而來的社會動亂,在它,是完全不應該如此、完全可以改進的。
    為什么說對于拉美國家來說,人均收入到了二千來美元,經濟就不再往上飆升,屬正常現象呢?
    我們知道,經濟的發展,無不以能源為動力,無不取決于對能源的需求量。能源的需求量,無不決定于氣候:氣候越熱,能源需求量越少;氣候越冷,能源需求量越多。因此,如果說氣候寒冷的北方國家,必須人均一萬多美元才能與它們的所需能源量持平的話,那么氣候炎熱的拉美國家,只要人均二千來美元,就能與它們的所需能源量持平了。這里,社會發展的正常與不正常,標準由自然中的氣候規定,不由某些“引導世界消費潮流”的國家規定。按此自然標準,我們必須說:當今的拉美經濟水平,大體是合乎它的天性的,因而屬正常現象。反過來說,如果它不在此水平上保持一種低速增長態勢的話,那才叫不正常的。當然,這么說并不意味著人均二千來美元,就是拉美國家“到頂了”的經濟最大值,而是說在此水平上,其經濟自然地就不會再呈飆升態勢了,至于低速增長,在它,乃正常的必然之勢。
必須指出:以北方發達國家標準為標準,達不到此標準就覺得自己不正常的拉美“社會精英”們,他們那套得到美國大力支持的美國式的發展思路,是不正常的;正是這套思路,成為當今拉美社會的一大不穩定因素。因此,拉美社會要克服自己不正常的《百年孤獨》亂象,除了道德方面防范在拉美左派身上表現明顯的后天熱性地緣種因對民族先天寒性地緣種因的戕害(防左)外,還必須在經濟方面與右派代表的美國價值觀和發展模式劃清界線(反右)。
    4、沒有強國命的巴西
    拉美國家的前身,全為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在這些殖民地中,巴西之外的地區屬西班牙;這些地區,反西班牙戰爭勝利后,因地域太遼闊、太分散、太不規則、氣候太熱動,無法組成一個統一的領土大國。只有巴西,因地域統一集中、廣大的亞馬遜河流域幾乎沒有人煙、宗主國葡萄牙勢力弱小、沒有經過戰爭就和平獲得獨立,因而脫離葡萄牙后,就組成了一個南半球領土最大的新國家。
    在南半球所有國家中,巴西不僅領土最大,而且自然條件最優越。它的國土,基本上由兩部分組成:巴西高原和亞馬遜大平原。巴西高原乃一古老高原,高原面極為平整,因而雖說是高原,事實上卻比中國某些從地圖上看去屬平原的“平原”更像平原。亞馬遜平原乃世界最大、水量和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平原。一個國家,占有這樣的領土,可謂永遠“不愁吃不愁穿”了。
    正因為自然條件如此優越,世界上才有人一再預言:今日的美國就是明天的巴西。在眾多的預言家中,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的這番話,值得一論:
    人們把今天的巴西比作上個世紀的美國。巴西幅員遼闊、大部分地區未開發,是個多種族和多民族的國家,有13500萬人口。……巴西擁有一些第三世界最壯觀的城市,而這些城市周圍卻是最臭名昭著的貧民窟。……巴西必將在21世紀成為經濟超級大國。【尼克松《1999: 不戰而勝》 世界知識出版社 1989 P300,301】
    第一,盡管美國與巴西,在當今人類所看重的領土面積、海陸分布、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人口密度等方面不相上下(有些方面巴西還比美國大為優越),但是如果因此斷定今日的美國就是明天的巴西、或今日的巴西就是昨天的美國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美國與巴西的比較中,最大最關鍵的一點區別卻被人們忽視了:美國國土,全部位于北回歸線以外,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國家,寒性地緣種因強壯;巴西國土,90%以上位于南回歸線以內,屬熱帶國家,寒性地緣種因很弱。然而,一個寒性地緣種因很弱的國家,其發展前景,怎能與一個寒性地緣種因強壯的國家比呢?因此,說今日的美國就是明天的巴西,乃蔽于人不知天的唯心之論。
    第二,巴西的貧民窟,放在美國樣氣候寒冷的北方國家地區,的確是種不正常現象,不僅將招來外界“臭名昭著”罵名,它尤其還將促使本國階級矛盾激化,引發激烈的階級斗爭。但在氣候炎熱的巴西,房子住得簡陋一點,又有何關系?(當然,衛生條件,倒是有必要改善的)外人的打抱不平,純屬多余。這正如1970年代后期以來一段時期里,氣候寒冷的日本人,當看到印度支那難民沒有衣服穿時,就動了他們的慈悲心腸,送了許多考究的“難民服”給這些難民,然而,未想到,一轉手,只需幾文小錢,這些難民服就從氣候炎熱的印支難民手中轉到了氣候較冷的中國百姓手中一樣。
    第三,至少20世紀后半期以來,世界上任何國家,離了人均數噸的石油消耗量,要想成為“經濟超級大國”,萬萬不可能。而這樣的消耗量,只有氣候寒冷的北方國家,才有此需要,像巴西這樣氣候炎熱的南方國家,要這么多石油消耗量有何用?——吃穿住基本不成問題、閑余時間很多、喜歡桑巴舞和足球遠勝于工作發財的巴西人,其桑巴舞和足球,現成的陽光就夠了,要那么多石油干什么?因此,說“巴西必將在21世紀成為經濟超級強國”,亦屬蔽于人不知天的唯心之論。而這也就意味著:像印度一樣,在巴西的國家命運中,沒有世界強國命。當然,也像印度一樣,巴西雖然成不了世界強國,但因有極好的自然條件,成為世界上生活過得最舒適的國家之一,乃其天命中所注定的。

廣義地緣政治學第六章第六、七節

六、因熱動而靜止的南部非洲
    1、黑人身體爆發力來自炎熱氣候
    上世紀末,有人預言:在21世紀,黑人田徑運動員將囊括奧運會所有田徑獎牌。此言不假。因為在各式各樣陸上競技體育中,只有田徑運動不假他人他物、全憑個人身體爆發力取勝(即使馬拉松長跑之類的耐力運動,也取決于最后爆發式的沖刺能力),在這一點上,黑人占有天生優勢。
    黑人運動員的身體爆發力,人本主義的西方體育專家,喜歡用生理學中的遺傳基因解釋。然而,美國育種專家巴?班克說得好:“所謂遺傳,就是過去環境的綜合。”【(日)淺間一男 《人為什么成為人——達爾文進化論質疑》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1 p17】據此,我們說:黑人運動員的身體爆發力,與其說來源于遺傳基因,不如說來源于炎熱氣候。
    地球上,以黑種人的故鄉南部非洲氣候最熱。炎熱的氣候,使得地表一切受熱物質都有一種膨脹旺發之勢:空氣上升速度快,植物生長快,動物(包括人)發育早,人的身體動作快。而這一切的動因,皆來源于太陽輻射能。
    黑種人的皮膚,既是太陽能的產物,也便于吸收太陽能。太陽能吸收多,體能就多;體能多,就得快速釋放出去。這樣,他的身體爆發力就強。
    然而,來自太陽的身體能量在釋放前,首先得把釋放者的身體“灌滿”。這樣,被太陽能“征服”的,首先就是釋放者自己。這種征服表現在:黑種民族,身心熱動,渾然一體,體溫與熱帶氣溫內外溫差不大,自我感受性和自我意識弱,頭腦不冷靜,不擅長分析。這種特點,有有利的一面,更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他爆發出去的力量是渾然一體的,在不講究大腦分析判斷的田徑、拳擊之類的運動中,能力最強。不利的一面是:身心力量的渾然一體,使他在面臨應該動用頭腦分析判斷能力的復雜情況時,往往不知所措;尤其是:在最講究分析能力的現代教育中,黑人學生的理解能力,就很弱。——同樣的跳越運動,不借助工具的跳高運動,黑人運動員能力最強;借助工具的撐桿跳高運動,黑人運動員就遠不如善于分析并因此而善用工具的白人運動員。——人類一切工具和制造并且善于使用工具的手,都是善于分析的大腦的產物(腦指揮手);當然,善于分析的大腦,又是寒冷氣候的產物。
    2、艾滋病的根本原因
    人類的性欲和性關系雜亂程度,與緯度成反比,與氣溫成正比:緯度越低,氣候越熱,性欲越強,性關系越雜亂。比如今日中國,緯度最低、氣候最熱的省份是海南省(島),那里的性交易最活躍,并因此而有當代中國嫖客們的“不到海南,不知道自己精力不行”之說。然而,與緯度更低、氣候更熱的東南亞相比,海南的性交易,又是小巫見大巫。前者是“國際水平”,后者充其量也只是“國內水平”。然而,地球上,緯度最低、氣候最熱的地區,是赤道從中間穿過、南北大體平分的非洲大陸。這樣,地球上性欲最強、性關系最雜亂的地區,當數非洲大陸。事實也是如此:那地方的人,性欲最強、性關系最雜亂,對性的推崇,世界之最。比如美國的克林頓在總統任職期間惹下的“萊溫斯基事件”,對美國人來說,是一種很見不得人的事情,當該事件在美國和世界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肯尼亞人卻傳話給想要來訪又覺得面子似乎不大好看的美國總統:比爾,我們歡迎您!我們不在乎你那點事!我們真不明白,在這種事情上,你的同胞為什么要指責你?在我們這里,搞女人,正是男子漢應有之事!搞得越多,越證明你有本事!
    然而,大自然是不會允許人們一味嗜欲而不受懲罰的,——艾滋病,就是大自然對嗜欲的人們的懲罰。
    非洲的艾滋病,世界之最,這沒有什么可說的。這里要說的是:此病的根源,正在氣候太熱和因此而來的性關系雜亂。這本來是個用不著等到多年的調查歸納后才明白的簡單道理。可是,喜歡數據歸納的西方醫學家們,多年以來,卻一直沒從這方面去想,而把原因歸結為非洲的貧窮。直到21世紀的某一天,才由某位“善于發現問題”的醫生從生活富裕的博茨瓦納中產階級的“大量事例”中歸納出這一結論!這說明:在所有科學方法中,至少就“發現問題”而言,數據歸納法,是最笨最不中用的一種方法!——發現問題,最需要的是直覺悟性,而喜歡“數據歸納”的人們,多半是些悟性差的人。
    3、因熱動而靜止的部族社會
    從現代文明標準看,南部非洲,問題多得讓人望而生畏、難以解決;人們因此干脆就對它睜只眼閉只眼。但問題的原因,總得有個解釋。而在這方面,人們的看法,就各式各樣了。
在持人本主義制度決定論觀點的學者們看來,非洲問題的根源,在非洲的“部族民族主義”【王逸舟《當代國際政治析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p101-106】然而,自然為本的地緣分析眼光,卻不如此看,在它看來,包括部族主義在內,南部非洲的一切問題,總根源皆在氣候熱動。因為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很不文明。或者說:作為一種陽動過程的人類文明,在氣候熱動的南部非洲,幾乎是靜止停滯的。然而,陽動的氣候與靜止的文明之間,又內在關聯,前者為因,后者為果:正因為非洲的氣候是熱動的,所以它的文明才是靜止停滯的。因為陽不能生陽,只有陰才能生陽;陽動的人類文明,起因于陰靜陰冷的氣候;南部非洲氣候陽熱陽動,所以生不出陽熱陽動的人類文明。此外,“文明”的途徑在勤奮工作,然而,正如本書二章六節8小節所說:“工作是一種人體熱量的釋放,假如外界氣溫等于甚至高于人體溫度,人體熱量就釋放不出去,或者說‘散熱不好’,人必‘懶惰’、必不‘熱愛工作’。”——非洲氣候,大多等于甚至超過人體溫度,這種氣候條件下的民族,要“勤奮工作”,談何容易!
    截去被稱為“南錐體”的南美洲那個南部“錐尖”,非洲的氣候與南美一樣熱動。然而,南美人口中的大多數,無論哥倫布以前的印地安人,還是哥倫布以來的拉丁人,都不是南美或非洲炎熱氣候生出的地道熱帶民族,而是自北方歐亞大陸而來的外來人;這些外來人,帶有歐亞大陸較強(印地安人)和很強(拉丁人)的寒性地緣種因。正因為如此,氣候炎熱一如非洲的南美,無論哥倫布以前或以后,都有文明社會從中誕生,——哥倫布以前,來自亞洲的印地安人,以自己的亞洲寒性地緣種因為精神資源,在氣候炎熱的南美,創造了印加文明與馬雅文明;至于哥倫布以來的拉丁人的文明程度,只要指出他們帶入的天主教,其余的就不必說了。
    與南美不同,部族多如牛毛的南部非洲,占人口大多數的部族人口,全是本地炎熱氣候生出的地道熱帶民族;這些熱帶民族,寒性地緣種因先天本來就弱,后天又未像北美黑人那樣得著寒冷氣候熏染,因而屬世界所有民族中寒性地緣種因最弱的民族。正因為如此,即使到了現代,南部非洲,文明程度依然很低,更不用說在過去,該地就從來沒有過自生的文明社會。
    4、南部非洲的文明途徑與南非的使命
    南部非洲的問題,棘手處在于:不幫助它,人類良心不忍;幫助它,往往越幫問題越多越嚴重。
    那么,在這些問題面前,人類是否就束手無策、只能聽天由命呢?非也!問題在于:非洲問題的總根源在氣候熱動,此理,迄今為止一切幫助它的人們,尚未意識到,他們因此而采用的一切幫助法,都帶有以熱助熱特點(尤其西方國家推行的“自由民主”)。這樣的幫助法,不“越幫問題越多越嚴重”才怪!
    問題的根源找準后,正確的幫助法就出來了,這就是:第一,以冷止熱、以靜制動。這方面,天主教、伊斯蘭教、印度瑜珈、中國禮教,其中的諸多教義、儀式、規矩、修身養性法,在非洲,同樣適用,應大力倡導。第二,以部族為單位,通過典型示范(應有設備得配備),一點點、一步步地幫助教育他們講衛生,尤其是性衛生。第三,也是以部族為單位,通過典型示范,一點點、一步步幫助他們漸漸降低人口出生率。
    非洲的貧窮,主要是精神貧窮,上述幫助法,著眼點正在“精神扶貧”。不若此,單純的物質幫助,越幫問題越多越嚴重。當然,這樣的精神扶貧,成效也不是短期甚至中期就能見的,非有幾百年持之以恒、不能中斷的努力,方能見效。
    非洲人物質再貧窮,都窮不過中亞穆斯林世界:全年氣候炎熱的非洲,不穿衣住房,人照樣活得好好的;氣候冬冷夏熱的中亞地區,無衣無房,冬天非凍死不可。而在吃方面,水量和可供人食用的野生動植物遠比中亞豐足的非洲,條件也比中亞強多了。因此,對于非洲的物質貧窮,外界幫助它的人們,除了非常時期的緊急救災,否則的話,睜只眼閉只眼、聽之任之可矣。
    與南美大陸大體類似,非洲大陸,也是一個“南錐體”,錐尖在南非。南部非洲中,位處非洲錐尖的南非,緯度最高、氣候最不熱。因此,所有非洲黑種民族中,南非黑人寒性地緣種因最強、素質最高、最容易接受外界文明。而人類文明,又總是從阻力最小的地區起步的;因此,如果說黑非洲的文明途徑,只能通過典型示范,一點點、一步步地加以引導的話,那么,最易接受外界文明的南非,就擁有了“示范典型”的天然優勢。因此,無論對國際社會或南非自己而言,在黑非洲的文明道路上,南非的使命,就在在所有南部非洲國家中,發揮其應有的“精神文明榜樣”作用。這種榜樣所要達到的效果是:當非洲人想到南非時,在他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形象是:性生活有節制,人口出生率下降,講衛生,講禮貌。至于它那所有南部非洲國家中最高的經濟水平,倒在其次。
    過去的非洲,需要曼德拉樣的民族獨立英雄;今后的非洲,需要如同中國春秋時期出現的孔子樣的民族文化英雄。

七、東西矛盾的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與美國相差不大,開發時間與美國差不多同時,前身像美國一樣乃英國殖民地,主要人口像美國一樣乃英國人后裔。正因為有這么多相似性,19世紀后期以前,無論澳洲人自己還是外界,對澳大利亞的未來,都看好它那“另一個美國”樣的前途。不但如此,澳大利亞人甚至以“前程遠大的人”自居,一度雄心勃勃地要與美國一比高下,爭占英語國家第一把交椅。然而,19世紀后期,高下分出了:無論硬國力還是軟國力,澳大利亞都被美國遠遠甩在后面,以至那時以來的澳大利亞人,不但在美國面前甘拜了下風,為數不算少的澳大利亞人甚至還作如是想:干脆取消自己的獨立,成為美國的第五十一個州得了。
    與美國有著那么多相似點的澳大利亞,之所以在與美國的“比高下”中被比下去,原因在于:美國是一個北方大國,寒性地緣種因強壯;澳大利亞是一塊南方大陸,緯度沒有美國高,寒性地緣種因沒有美國強壯,不僅降雪量很少,降雨量也不多。
    作為一個國家,澳大利亞的比較優勢在于:第一,絕大多數人口為歐洲移民,國民身上原本就帶有強壯的歐洲先天寒性地緣種因,因而國民素質高。第二,這種強壯先天寒性地緣種因雖然未像北美歐洲移民那樣,因移居地降雪量的比歐洲更為壯觀而得到加強,但也未像南美歐洲移民那樣,因移居地氣候的炎熱難見冰雪而受到大的損失:大體說來,全部國土位于南緯10度到40幾度之間的澳大利亞,不是一個南方熱帶國家,而是一個南半球的準北方國家。第三,國土面積廣大,人口密度很小,人均生存空間廣大。
    作為一個國家,澳大利亞的比較劣勢在于:第一,降水稀少,不能滿足較多人口高質量的生活需求,國家容量和氣度不大。第二,人口來自歐洲,可國土又離亞洲最近,與它鄰近的亞洲國家,又是人口密度很大的東南亞,外來移民問題吃緊。第三,自我生存能力較低,無力成為“多極世界”中的單獨一極,為了保持自己的歐洲傳統和高質量的生活水準,為了不被亞洲移民潮淹沒,不得不求助于美國;但這樣一來,又加大了本應友好相處的與亞洲國家的距離,并有可能激化與亞洲國家的矛盾,這對它更是不利。
    的確,與東亞國家在同一經度線上且緯度距離不遠的澳大利亞,它那西方國家式的高質量生活水準,它那人均面積廣大的國土,在貧窮人口占大多數、人均生存空間狹小的東亞人眼中,誘惑力是很大的: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其南下政策的最大目標之一,就是征服和占領“本屬東方”的澳大利亞。甚至到了冷戰結束后的當今時代,遠在東亞之外的俄羅斯自由民主黨主席日里諾夫斯基,在其著名的“最后一次瓜分世界”的“日里諾夫基公式”中,也令東亞人聽了覺得很高興地把澳大利亞劃為中國日本為首的東亞勢力范圍(四章五節5小節)。——面對如此情勢,澳大利亞能高枕無憂嗎?
在此情勢下,無論怎樣地不愿得罪東亞國家,在一個相當長時期內,澳大利亞都會“兩害相權取其輕”地選擇與美國站在一起,接受美國的保護,甚至危急時刻,不排除它干脆真的成為“美國的第五十一個州”的可能。這就是為什么在冷戰時期,它會與美國積極簽訂“澳新美防御條約”,而在冷戰后的今日,又積極參加美國“導彈防御系統”的原因。然而,地緣大勢是很難抗拒的:長期看,位處東方、遠離西方的澳大利亞,總會漸漸染上東方色彩、成為東方一員的。其它不說,單單亞洲“偷渡客”,它就防不勝防,——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有誘惑力的國家地區,能夠有效防止“外部無產為者”自發的移民浪潮對自己的威脅。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鄧論學習 (十二) 是四人幫搞的“血統論”嗎?
  2.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3. 星話大白|越南
  4.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5. 是右就必須反,必須批
  6. 胡錫進為什么總改不了陰陽怪氣的老毛病
  7. 譚吉坷德|決戰,或許正在悄然開始
  8. 為什么批評西方的他們都“意外死亡”了?
  9. 到底是誰在夸《新聞女王》?
  10. 痛心,反華潤人丁一多因強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5. 這是一股妖風
  6.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7.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8.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9.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10.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痛心,反華潤人丁一多因強奸被捕,哈哈!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