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地緣政治學第七章第一、二節
第三部分 “四極世界”中的中國
第七章 中國歷史上的東西南北關系
正如牛頓古典物理學中,空間只是個擺放物體的空盒子一樣,傳統歷史學中,地理環境只是個擺放歷史事件的空舞臺。然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正如空間本身就是物體的本己存在一樣,地理環境,本身就是歷史的本己存在,即能動的歷史的基礎和動因。因此,歷史學如果不從地緣分析入手,不認地緣條件乃歷史的主動因素,這樣的歷史學,只是牛頓式認空間為空盒子的形而上學歷史學。
中國歷史的基礎和動因,在中國特殊的地緣條件;任何時代的中國歷史,背后的決定因素即其合乎邏輯、合乎因果律的“歷史必然性”,都是中國特殊的地緣條件。把握了中國的地緣條件,就把握了中國歷史或中國命運的血脈。當然,正如人體血脈有粗細之分一樣,地緣條件在歷史中的作用,也有粗細之分?!诒緯校覀冎荒苷勂浯终撸粗袊鴼v史中的東西南北關系。
中國歷史的基礎和動因,在中國特殊的地緣條件;任何時代的中國歷史,背后的決定因素即其合乎邏輯、合乎因果律的“歷史必然性”,都是中國特殊的地緣條件。把握了中國的地緣條件,就把握了中國歷史或中國命運的血脈。當然,正如人體血脈有粗細之分一樣,地緣條件在歷史中的作用,也有粗細之分?!诒緯校覀冎荒苷勂浯终撸粗袊鴼v史中的東西南北關系。
一、東西關系——炎黃到秦漢
1、安史之亂前中國東西關系的地緣動因
在中國地緣政治史上,唐玄宗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是一塊界碑。這以前的中國,“力量的自然位置”在西部,政治軍事方面占優勢的西部力量,總對經濟方面占優勢的東部力量取進攻態勢。在二者的較量中,每個大回合,都是西部力量打敗東部力量,西部地區把東部地區整合掉。這一時期的中國,政治重心在西部,長安是它的心臟或大腦。安史之亂后,“力量的自然位置”在北方,軍事政治方面占優勢的北方勢力,總對經濟方面占優勢的南方勢力取進攻態勢,在二者的較量中,每個大回合,都是北方力量打敗南方力量,北方把南方整合掉。這一時期的中國,政治重心在北方,北京是它的心臟或大腦。
追溯中國地緣政治史上這幅東西南北大勢圖,得從安史之亂前西部力量對東部力量施加壓力的深層地緣背景和動因說起。
冰期時代,位于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北邊的廣大歐亞大陸內地,氣候并非均一的冰原氣候,而是多種類型的。東亞寒冷干燥,歐洲冰川廣布。這兩個地區,都不利于具有寒性大智慧、能分善惡的人種培植。只有中亞,條件才最具備。這一地區,現在當然大部分為沙漠所覆蓋,但漢字中的“沙漠”二字,都有水字旁。這表明:在上古時代的中國人眼目中,今日的沙漠地帶,是水量充足的。這一點,也為現代科學考察所證實:
經中德兩國科學家4年多實地考察,我國第二大沙漠騰格里的歷史真面目終為世人所知:這個目前被流動沙丘覆蓋的大沙漠曾有一個連續而巨大的淡水湖泊。
據蘭州大學參加考察的青年科學家張虎才介紹,這次研究區主要以騰格里沙漠北緯38-40度,東徑102-105度的范圍內為中心,因此涉及沙漠內部查汗池到阿拉善旗一帶。在這里他們發現了大面積的古湖泊地貌遺跡和沉積地層,同時發現,現已成為干鹽湖的白堿湖邊緣,還留有完整可辨的最高湖岸線遺跡。
考察結果顯示出被科學家稱為“騰格里大湖”的古湖泊昔日風貌:一個連續而巨大的淡水湖泊高水位曾形成于距今3.5萬年到3.8萬年前,在距今3.3萬年至距今2.3萬年間,騰格里沙漠西北部,也就是今天的白堿湖大海子一帶,曾存在一個面積至少達1.62萬平方公里、水深25米、最大水深超過60米的巨大淡水湖泊……。在距今5800年前至距今1400年前的這段時間里,騰格里沙漠西北部仍有較高水位波動的遺跡存在?!尽吨袊逃龍蟆?1995年1月16日 4版】
這表明:這個“騰格里大湖”,至少在隋唐時期才完全干涸,并經歷了一個正在文明著的中國先民們所能看到的由湖到干海子、由干海子到沙漠的演變過程。因此,那地方的古代名稱,又有“大澤” 【腳注:《山海經?海內西經》:“大澤方百里,群鳥所生及所解。在雁門北?!薄?、“瀚海”之稱。當然,瀚海之稱當在大澤之稱后。“瀚”者,旱也;“瀚?!闭?,旱海也,曾經有過百鳥翔集的湖泊的地方也。從湖到干海子、從干海子到沙漠的演變過程,就是一個名稱由“大澤”到“瀚?!薄⒂伞板!钡健吧衬钡母姆Q過程。
既然騰格里沙漠在不算久遠的人類時代中存在過如此巨大的一個湖泊,那么,中亞地區,越往西,這樣的同期湖泊當會越多越大。因為越往西,中亞地區就越能接受到西風帶來的較多的大西洋降水。事實也是這樣,騰格里沙漠以西的羅布泊,時至20世紀后半葉,還有湖水。羅布泊再往西,是以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為主的新疆地區,此地眾多沙漠中,歷史上人類活動的遺跡到處可見。這表明,這些地區,歷史上也曾湖泊廣布。例如,1998年,考古學家們就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找到了消失了近兩千年的古精絕國遺址,發現了用蘆葦編成的院墻、用湖泊淤泥沉積物切塊壘成的佛塔,從而證實了唐玄奘“古精絕國在大澤中”的記載。這一地區再往西,就到了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境內至今面積仍然廣大的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阿拉湖、齋桑泊等湖區。再往西,就是圖蘭低地中面積比巴爾喀什湖更大的咸海。咸海以西,又是面積比咸海更大的里海。里海以西,又是面積比里海更大的黑海。再往西,是更大更大的地中海、大西洋……。這種情形表明,在不太久遠的人類世紀,在西起里海,東至中國黃河河套這一廣大的中亞地區,包括今天的沙漠廣布之地,曾是湖泊廣布、氣候濕潤的。
既然“騰格里大湖”的全盛期至少在3.8萬年前就達到了,那么,它的形成期應該比3.8萬年要提前,至少應在4萬年以上。這段時期,屬于地質年代中第四紀大冰期的最后一次亞冰期——玉木冰期??梢娫谟衲颈跁r代,當歐洲廣大地區被巨大的斯堪的納維亞冰原覆蓋的時候,中亞地區則是湖泊廣布、氣候濕潤的。不難想象,當時當地的氣候景觀當是如此的:四季變化明顯;冬天湖面冰凍,祁連山、阿爾金山、阿爾泰山、天山、杭愛山、陰山、帕米爾高原、薩彥嶺等山脈,雪線降得更低;夏天湖面解凍,四周廣大平川上草原郁郁蔥蔥、無邊無際,遠處的高山,雪線后退,望之若今日日本富士山或中國玉龍雪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景象,遍布整個中亞地區。
這種氣候景觀,是特別適合具有寒性大智慧的人種產生的,這就是當今人類學家所說的“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梢哉f,高加索人種與蒙古人種,這寒性地緣種因最強或較強的兩大人種,起源時間為晚第四紀冰期,起源地點為東起中國黃河河套、西至歐亞交界處的高加索山脈這一廣大的亞洲內陸地區。這地區西部,與白雪皚皚的斯堪的納維亞冰原相接,受白色冰雪熏染深,那地方的人,就成為白皮膚的高加索人種。這地區東部,與黃土廣布的中國黃土高原、蒙古高原相接,受黃色土壤熏染重,這地方的人,就成為黃皮膚的蒙古人種。
玉木冰期之后,全新世開始,隨著斯堪的納維亞冰原的消失,歐洲氣候變得大為宜人,高加索人種們漸漸向那里挺進。而在東方,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從北冰洋和西伯利亞刮來的冬季風勢力減弱,從太平洋吹來的夏季風勢力增強,被李四光稱為“新華夏構造帶”的東亞廣大地區,氣候同樣變得溫潤宜人,蒙古人種們于是漸漸朝這一地區挺進。
然而,全新世以來,假如僅僅歐洲和東亞的氣候變得宜人,而中亞的氣候仍像以前一樣湖泊廣布、清明濕潤的話,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們是不會離開這一地區、各朝東西兩個方向大規模挺進的(當然,南亞也是一個方向)。但事實相反:全新世以來,如果說歐洲東亞的氣候是由寒冷變溫暖的話,那么中亞的氣候就是由溫暖變炎熱(當然,冬季除外)。這樣,該地本來就不多的降水量,漸漸比不上蒸發量。結果是湖泊日趨縮小乃至消失,草原日漸荒蕪沙漠化;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們,不得不漸漸離開此地,向東西兩個方向走去,爭占風水更好的地方。就東方的情形說,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與“騰格里大湖”最終干涸同時的1400前的中國隋唐之際。因為此時,包括“騰格里大湖”在內,巴爾喀什湖以東的廣大中亞地區,小型湖泊已完全干涸,大型湖泊變得小而又小,以至于到處是“瀚海”了?;蛘哒f,隋唐之際,與中亞土地涵養力退化到一個臨界點同時,該地的人口,也減少到了一個再無力量對東亞地區作大規模入侵的臨界點。于是,隋唐以后,中國地緣政治史上的東西關系大格局,就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南北關系大格局。
在中國地緣政治史上,唐玄宗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是一塊界碑。這以前的中國,“力量的自然位置”在西部,政治軍事方面占優勢的西部力量,總對經濟方面占優勢的東部力量取進攻態勢。在二者的較量中,每個大回合,都是西部力量打敗東部力量,西部地區把東部地區整合掉。這一時期的中國,政治重心在西部,長安是它的心臟或大腦。安史之亂后,“力量的自然位置”在北方,軍事政治方面占優勢的北方勢力,總對經濟方面占優勢的南方勢力取進攻態勢,在二者的較量中,每個大回合,都是北方力量打敗南方力量,北方把南方整合掉。這一時期的中國,政治重心在北方,北京是它的心臟或大腦。
追溯中國地緣政治史上這幅東西南北大勢圖,得從安史之亂前西部力量對東部力量施加壓力的深層地緣背景和動因說起。
冰期時代,位于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北邊的廣大歐亞大陸內地,氣候并非均一的冰原氣候,而是多種類型的。東亞寒冷干燥,歐洲冰川廣布。這兩個地區,都不利于具有寒性大智慧、能分善惡的人種培植。只有中亞,條件才最具備。這一地區,現在當然大部分為沙漠所覆蓋,但漢字中的“沙漠”二字,都有水字旁。這表明:在上古時代的中國人眼目中,今日的沙漠地帶,是水量充足的。這一點,也為現代科學考察所證實:
經中德兩國科學家4年多實地考察,我國第二大沙漠騰格里的歷史真面目終為世人所知:這個目前被流動沙丘覆蓋的大沙漠曾有一個連續而巨大的淡水湖泊。
據蘭州大學參加考察的青年科學家張虎才介紹,這次研究區主要以騰格里沙漠北緯38-40度,東徑102-105度的范圍內為中心,因此涉及沙漠內部查汗池到阿拉善旗一帶。在這里他們發現了大面積的古湖泊地貌遺跡和沉積地層,同時發現,現已成為干鹽湖的白堿湖邊緣,還留有完整可辨的最高湖岸線遺跡。
考察結果顯示出被科學家稱為“騰格里大湖”的古湖泊昔日風貌:一個連續而巨大的淡水湖泊高水位曾形成于距今3.5萬年到3.8萬年前,在距今3.3萬年至距今2.3萬年間,騰格里沙漠西北部,也就是今天的白堿湖大海子一帶,曾存在一個面積至少達1.62萬平方公里、水深25米、最大水深超過60米的巨大淡水湖泊……。在距今5800年前至距今1400年前的這段時間里,騰格里沙漠西北部仍有較高水位波動的遺跡存在?!尽吨袊逃龍蟆?1995年1月16日 4版】
這表明:這個“騰格里大湖”,至少在隋唐時期才完全干涸,并經歷了一個正在文明著的中國先民們所能看到的由湖到干海子、由干海子到沙漠的演變過程。因此,那地方的古代名稱,又有“大澤” 【腳注:《山海經?海內西經》:“大澤方百里,群鳥所生及所解。在雁門北?!薄?、“瀚海”之稱。當然,瀚海之稱當在大澤之稱后。“瀚”者,旱也;“瀚?!闭?,旱海也,曾經有過百鳥翔集的湖泊的地方也。從湖到干海子、從干海子到沙漠的演變過程,就是一個名稱由“大澤”到“瀚?!薄⒂伞板!钡健吧衬钡母姆Q過程。
既然騰格里沙漠在不算久遠的人類時代中存在過如此巨大的一個湖泊,那么,中亞地區,越往西,這樣的同期湖泊當會越多越大。因為越往西,中亞地區就越能接受到西風帶來的較多的大西洋降水。事實也是這樣,騰格里沙漠以西的羅布泊,時至20世紀后半葉,還有湖水。羅布泊再往西,是以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為主的新疆地區,此地眾多沙漠中,歷史上人類活動的遺跡到處可見。這表明,這些地區,歷史上也曾湖泊廣布。例如,1998年,考古學家們就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找到了消失了近兩千年的古精絕國遺址,發現了用蘆葦編成的院墻、用湖泊淤泥沉積物切塊壘成的佛塔,從而證實了唐玄奘“古精絕國在大澤中”的記載。這一地區再往西,就到了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境內至今面積仍然廣大的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阿拉湖、齋桑泊等湖區。再往西,就是圖蘭低地中面積比巴爾喀什湖更大的咸海。咸海以西,又是面積比咸海更大的里海。里海以西,又是面積比里海更大的黑海。再往西,是更大更大的地中海、大西洋……。這種情形表明,在不太久遠的人類世紀,在西起里海,東至中國黃河河套這一廣大的中亞地區,包括今天的沙漠廣布之地,曾是湖泊廣布、氣候濕潤的。
既然“騰格里大湖”的全盛期至少在3.8萬年前就達到了,那么,它的形成期應該比3.8萬年要提前,至少應在4萬年以上。這段時期,屬于地質年代中第四紀大冰期的最后一次亞冰期——玉木冰期??梢娫谟衲颈跁r代,當歐洲廣大地區被巨大的斯堪的納維亞冰原覆蓋的時候,中亞地區則是湖泊廣布、氣候濕潤的。不難想象,當時當地的氣候景觀當是如此的:四季變化明顯;冬天湖面冰凍,祁連山、阿爾金山、阿爾泰山、天山、杭愛山、陰山、帕米爾高原、薩彥嶺等山脈,雪線降得更低;夏天湖面解凍,四周廣大平川上草原郁郁蔥蔥、無邊無際,遠處的高山,雪線后退,望之若今日日本富士山或中國玉龍雪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景象,遍布整個中亞地區。
這種氣候景觀,是特別適合具有寒性大智慧的人種產生的,這就是當今人類學家所說的“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梢哉f,高加索人種與蒙古人種,這寒性地緣種因最強或較強的兩大人種,起源時間為晚第四紀冰期,起源地點為東起中國黃河河套、西至歐亞交界處的高加索山脈這一廣大的亞洲內陸地區。這地區西部,與白雪皚皚的斯堪的納維亞冰原相接,受白色冰雪熏染深,那地方的人,就成為白皮膚的高加索人種。這地區東部,與黃土廣布的中國黃土高原、蒙古高原相接,受黃色土壤熏染重,這地方的人,就成為黃皮膚的蒙古人種。
玉木冰期之后,全新世開始,隨著斯堪的納維亞冰原的消失,歐洲氣候變得大為宜人,高加索人種們漸漸向那里挺進。而在東方,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從北冰洋和西伯利亞刮來的冬季風勢力減弱,從太平洋吹來的夏季風勢力增強,被李四光稱為“新華夏構造帶”的東亞廣大地區,氣候同樣變得溫潤宜人,蒙古人種們于是漸漸朝這一地區挺進。
然而,全新世以來,假如僅僅歐洲和東亞的氣候變得宜人,而中亞的氣候仍像以前一樣湖泊廣布、清明濕潤的話,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們是不會離開這一地區、各朝東西兩個方向大規模挺進的(當然,南亞也是一個方向)。但事實相反:全新世以來,如果說歐洲東亞的氣候是由寒冷變溫暖的話,那么中亞的氣候就是由溫暖變炎熱(當然,冬季除外)。這樣,該地本來就不多的降水量,漸漸比不上蒸發量。結果是湖泊日趨縮小乃至消失,草原日漸荒蕪沙漠化;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們,不得不漸漸離開此地,向東西兩個方向走去,爭占風水更好的地方。就東方的情形說,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與“騰格里大湖”最終干涸同時的1400前的中國隋唐之際。因為此時,包括“騰格里大湖”在內,巴爾喀什湖以東的廣大中亞地區,小型湖泊已完全干涸,大型湖泊變得小而又小,以至于到處是“瀚海”了?;蛘哒f,隋唐之際,與中亞土地涵養力退化到一個臨界點同時,該地的人口,也減少到了一個再無力量對東亞地區作大規模入侵的臨界點。于是,隋唐以后,中國地緣政治史上的東西關系大格局,就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南北關系大格局。
2、炎黃二族的“東進序曲”
上古時候的華夏祖先,大而化之地分為“東夷”、“西羌”、“北狄”、“南蠻”四部,相互不斷沖突、交往、融合。在此過程中,起源于西方中亞地區的羌人,因受“在干旱氣候條件下,不向外發展就沒有好日子過”的生存壓力驅迫,多數情形下,處于主導支配地位。當然,嚴格說來,北狄、東夷和南蠻,亦帶有一定的西羌式的中亞地緣種因。因為全新世以來,蒙古人種的向東遷移,并非一次性行為,而是分期分批的多次行為;炎黃二帝之前,當有多次遷移。那些先行者們到了中國北方,與當地環境相適應,就成了北狄;到了中國中東部地區,與當地環境相適應和與當地原住民相融合,就成了東夷;到了中國南方,與當地環境相適應和與當地原住民相融合,就成了南蠻。然而,后續者還在源源不斷地來,從而源源不斷地推擠著先行者;先行者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地盤(利益),亦不得不回頭抗拒背后的推進者。那情形,恰似“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勝舊人”。在此推進過程中,見之歷史傳說的最早一波“大浪”,就是炎帝族和黃帝族的向東推進?;蛘哒f:炎黃二族的向東推進,只是持續了數千年的西部力量向東推進的“東進序曲”
傳說中的炎帝族,發源于今日陜西岐山東渭河北岸的姜水,離黃帝族的發源地即今日的黃帝陵不遠(“葉落歸根”,黃陵所在地,必為黃帝族發源地)。兩族早先的活動范圍,皆在陜甘盆地中渭河以北的洛河、涇河一帶。但是,兩族的地緣環境,還是有明顯差別的:炎帝族偏南,黃帝族偏北;前者位于“黃土地”上的低濕地區,后者位于“黃土地”上的“黃土高坡”;前者宜于習于農業,被稱為“神農氏”,后者不宜不習農業,以游牧業為主,大概因為喜歡架車到處跑、是車子的發明者,因而被稱為“軒轅氏”。這種初始地緣差別,為后來的兩部族發展規定了一個大方向,甚至決定了各自的后來命運:在后來的“東進序曲”中,黃帝族按照自己的既定方位,向東北方向發展;炎帝族按照自己的既定方位,向東南方向發展。前者因所經之地更不具備灌溉農業所應具備的水利條件,越加增強了游牧部落特有的“遷徙往來無常處”習性,變得更加機動強悍;后者因所經之地水利條件越來越好,越加發展了自己的以農為本習性,漸漸變弱。
炎黃二族的向東發展,不能不與黃河中下游的東夷族發生沖突。在此沖突中,炎黃二族中首當其沖的是炎帝族。這是因為:一方面,黃河中下游地區,與炎帝族所在地緯度相同,直線距離最短,屬炎帝族天然勢力范圍;另一方面,此地風水最好,它當然必須屬于力量更強的炎帝族(早先的炎帝族,勢力強于黃帝族)。——此時的炎帝族,其順著黃河一直東進到山東半島乃至大海邊的擴張愿望,一如冷戰時期蘇聯的南下印度洋戰略。而東夷族對炎帝族的抵抗,一如冷戰時期美國在內新月形地帶對蘇聯實施的戰略遏止。雙方爭奪重點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和陜西東部的黃河一帶。戰事長期膠著。
與炎帝族的向正東方向發展同時,向東北方向發展的黃帝族,先在黃河壺口一帶越過黃河,進入山西呂梁地區,接著又過呂梁山,下到汾河上游,一部分順汾河南下,一部分繼續往東,越過太行山,東出井陘,在太行山東側廣大平原地區活動經營著。這樣,黃帝族就異軍突起、后來居上,成為炎帝族與東夷族爭霸戰爭中一股決定雙方命運的力量:順汾河南下,他可以威脅潼關以西的炎帝族后方;順太行山東側南下,他可以在孟津一帶包抄蚩尤為首的東夷“戰時前線大本營”。當然,因東夷族占據的肥美之地對黃帝族更有吸引力,它的攻擊對象因此只會是東夷族。于是,正如冷戰時期陸權國家為對付海權國家而結成軍事同盟一樣,黃帝族與炎帝族之間的軍事同盟形成了(這是上古時候心臟地帶的地緣政治力量向內新月形地區的地緣政治力量發起的一次進攻)。蚩尤為統帥的東夷“戰時前線大本營”被黃帝族擊潰后,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就在黃帝族控制下了。
戰勝東夷族后,炎黃二族又展開爭奪勝利果實的爭斗。但此時,黃帝族已掌握主動:“諸侯咸歸軒轅”。此外,此時的炎黃相爭,不同于與東夷族的爭戰,雙方不久前還是心臟地帶“天然盟友”,只不過先前炎帝族是老大,黃帝族是老二,戰勝東夷族后,老二變成老大。因此,這種爭斗,就比與東夷族的爭戰顯得溫和:阪泉三戰得其志的黃帝,對戰敗的炎帝,并未像對東夷的蚩尤那樣,采取“擒殺”手段,而是在讓對方承認自己的霸主地位后,就息事寧人了。而炎帝族,也識相地從此改變了自己原來念念不忘的順黃河東進到大海的戰略意圖,把它讓給了黃帝族(事實上,戰勝東夷族后,此方位早在黃帝族控制下了),自己則朝東南方向發展,順漢江而下,在神農架一帶,一路放火燒山,篳路藍縷,開荒種田;這樣,在原有的“神農氏”頭銜之后,又新增了一個“烈山氏”頭銜(這頭銜略帶譏諷,大概是黃帝族因對炎帝族沒有節制的放火燒山行為很不以為然而“贈”給他們的。)
上古時候的華夏祖先,大而化之地分為“東夷”、“西羌”、“北狄”、“南蠻”四部,相互不斷沖突、交往、融合。在此過程中,起源于西方中亞地區的羌人,因受“在干旱氣候條件下,不向外發展就沒有好日子過”的生存壓力驅迫,多數情形下,處于主導支配地位。當然,嚴格說來,北狄、東夷和南蠻,亦帶有一定的西羌式的中亞地緣種因。因為全新世以來,蒙古人種的向東遷移,并非一次性行為,而是分期分批的多次行為;炎黃二帝之前,當有多次遷移。那些先行者們到了中國北方,與當地環境相適應,就成了北狄;到了中國中東部地區,與當地環境相適應和與當地原住民相融合,就成了東夷;到了中國南方,與當地環境相適應和與當地原住民相融合,就成了南蠻。然而,后續者還在源源不斷地來,從而源源不斷地推擠著先行者;先行者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地盤(利益),亦不得不回頭抗拒背后的推進者。那情形,恰似“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勝舊人”。在此推進過程中,見之歷史傳說的最早一波“大浪”,就是炎帝族和黃帝族的向東推進?;蛘哒f:炎黃二族的向東推進,只是持續了數千年的西部力量向東推進的“東進序曲”
傳說中的炎帝族,發源于今日陜西岐山東渭河北岸的姜水,離黃帝族的發源地即今日的黃帝陵不遠(“葉落歸根”,黃陵所在地,必為黃帝族發源地)。兩族早先的活動范圍,皆在陜甘盆地中渭河以北的洛河、涇河一帶。但是,兩族的地緣環境,還是有明顯差別的:炎帝族偏南,黃帝族偏北;前者位于“黃土地”上的低濕地區,后者位于“黃土地”上的“黃土高坡”;前者宜于習于農業,被稱為“神農氏”,后者不宜不習農業,以游牧業為主,大概因為喜歡架車到處跑、是車子的發明者,因而被稱為“軒轅氏”。這種初始地緣差別,為后來的兩部族發展規定了一個大方向,甚至決定了各自的后來命運:在后來的“東進序曲”中,黃帝族按照自己的既定方位,向東北方向發展;炎帝族按照自己的既定方位,向東南方向發展。前者因所經之地更不具備灌溉農業所應具備的水利條件,越加增強了游牧部落特有的“遷徙往來無常處”習性,變得更加機動強悍;后者因所經之地水利條件越來越好,越加發展了自己的以農為本習性,漸漸變弱。
炎黃二族的向東發展,不能不與黃河中下游的東夷族發生沖突。在此沖突中,炎黃二族中首當其沖的是炎帝族。這是因為:一方面,黃河中下游地區,與炎帝族所在地緯度相同,直線距離最短,屬炎帝族天然勢力范圍;另一方面,此地風水最好,它當然必須屬于力量更強的炎帝族(早先的炎帝族,勢力強于黃帝族)。——此時的炎帝族,其順著黃河一直東進到山東半島乃至大海邊的擴張愿望,一如冷戰時期蘇聯的南下印度洋戰略。而東夷族對炎帝族的抵抗,一如冷戰時期美國在內新月形地帶對蘇聯實施的戰略遏止。雙方爭奪重點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和陜西東部的黃河一帶。戰事長期膠著。
與炎帝族的向正東方向發展同時,向東北方向發展的黃帝族,先在黃河壺口一帶越過黃河,進入山西呂梁地區,接著又過呂梁山,下到汾河上游,一部分順汾河南下,一部分繼續往東,越過太行山,東出井陘,在太行山東側廣大平原地區活動經營著。這樣,黃帝族就異軍突起、后來居上,成為炎帝族與東夷族爭霸戰爭中一股決定雙方命運的力量:順汾河南下,他可以威脅潼關以西的炎帝族后方;順太行山東側南下,他可以在孟津一帶包抄蚩尤為首的東夷“戰時前線大本營”。當然,因東夷族占據的肥美之地對黃帝族更有吸引力,它的攻擊對象因此只會是東夷族。于是,正如冷戰時期陸權國家為對付海權國家而結成軍事同盟一樣,黃帝族與炎帝族之間的軍事同盟形成了(這是上古時候心臟地帶的地緣政治力量向內新月形地區的地緣政治力量發起的一次進攻)。蚩尤為統帥的東夷“戰時前線大本營”被黃帝族擊潰后,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就在黃帝族控制下了。
戰勝東夷族后,炎黃二族又展開爭奪勝利果實的爭斗。但此時,黃帝族已掌握主動:“諸侯咸歸軒轅”。此外,此時的炎黃相爭,不同于與東夷族的爭戰,雙方不久前還是心臟地帶“天然盟友”,只不過先前炎帝族是老大,黃帝族是老二,戰勝東夷族后,老二變成老大。因此,這種爭斗,就比與東夷族的爭戰顯得溫和:阪泉三戰得其志的黃帝,對戰敗的炎帝,并未像對東夷的蚩尤那樣,采取“擒殺”手段,而是在讓對方承認自己的霸主地位后,就息事寧人了。而炎帝族,也識相地從此改變了自己原來念念不忘的順黃河東進到大海的戰略意圖,把它讓給了黃帝族(事實上,戰勝東夷族后,此方位早在黃帝族控制下了),自己則朝東南方向發展,順漢江而下,在神農架一帶,一路放火燒山,篳路藍縷,開荒種田;這樣,在原有的“神農氏”頭銜之后,又新增了一個“烈山氏”頭銜(這頭銜略帶譏諷,大概是黃帝族因對炎帝族沒有節制的放火燒山行為很不以為然而“贈”給他們的。)
3、東西和睦的堯舜禹時代
黃帝族入主黃河流域后,面臨的問題無非兩個:一為生產力中的人與自然關系,二為生產關系中的征服者與被征服者關系。第一個問題的解決,就是堯舜禹三代不斷地治水平整土地,其中的關鍵人物是鯀禹父子。鯀的治水法是人過分自大、崇人力不尊重自然規律的“堵法”,結果治水失敗,身敗名裂。禹的治水法是尊崇自然、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導法”,結果大功告成,名垂千古。鯀的方法是主觀唯心方法,禹的方法是客觀唯物方法,二者在中國歷史上,都很有代表性:唯心錯誤的鯀的“堵法”,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斷絕過,只不過表現領域和表現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第二個問題的解決,類似20世紀辛亥革命后說的“五族共和”。此辦法與雅利安人入主印度后推行的種姓制度不一樣。所以如此,是因為:
第一,在印度,征服者的征服,是北方民族對南方民族的縱向征服,征服者與被征服者南北素質差別太大。但在中國,黃帝族的入主黃河流域,征服者的征服,是北方部族對北方部族的橫向征服,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素質差別不大,而且都有共同的西部地緣種因,都是由中亞一帶進入東亞的,不同的只是時間的先后;這樣,黃帝族、炎帝族、東夷族之間的“共和維新”,就有共同的地緣種因基礎。
第二,印度自然阻隔和壓力太小,氣候炎熱,人性熱動,若不以種族隔離辦法制造社會隔閡,生活于那片平坦而熱動的土地上的人們,將互相沖撞得一塌糊涂,毫無文明氣象可言。而中國,自然阻隔和壓力本來就太多太大,地陰太重,人的性格因此本來就不大活潑,在此情形下,何必在自然隔閡基礎上再加一層社會隔閡呢?——只有實行“共和維新”辦法,才能盡量減少自然隔閡、增加生活熱氣。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堯舜禹三位“圣人”。這三位“大圣”,在“天地人三才”的“分有”方面,各有其特殊性:堯身上,“天”的色彩更重一些;舜身上,“人”的色彩更重一些;禹身上,“地”的色彩更重一些。
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說:“堯都平陽,在今山西臨汾”;“舜生于諸馮(今山東諸城)”;“禹都陽城,在今河南登封東南,后遷陽翟,在河南禹縣”?!睹献?離婁章句下》:“舜生于諸馮,遷于負夏,卒于鳴條,東夷之人也。”《荀子?大略篇》:“禹學于西王國?!薄@里,堯山西,舜山東,禹河南,體現了一種否定之否定的樸素地緣政治關系。這說明:堯時期,重西部;舜時期,重東部;禹時期,東西并重略偏西。這種情形,正與四千年后的新中國同:毛澤東時代重西部;鄧小平時期重東部;江澤民后期和胡錦濤開始以來,則“允執厥中”、東西并重但略偏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新中國,相對于堯舜禹時代這一華夏文明的“曙光期”,是一個更大時空的否定之否定:正如華夏文明的光被東方,端賴堯指示、禹完成的治水事業一樣,今日新中國,要光被世界,端賴毛澤東指示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大業的完成;亦如禹治水事業的完成,開創了幾千年的“家天下”后果一樣,新中國“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大業的完成,開創的,將是無限久遠的禹以前樣的“公天下”后果。
黃帝族入主黃河流域后,面臨的問題無非兩個:一為生產力中的人與自然關系,二為生產關系中的征服者與被征服者關系。第一個問題的解決,就是堯舜禹三代不斷地治水平整土地,其中的關鍵人物是鯀禹父子。鯀的治水法是人過分自大、崇人力不尊重自然規律的“堵法”,結果治水失敗,身敗名裂。禹的治水法是尊崇自然、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導法”,結果大功告成,名垂千古。鯀的方法是主觀唯心方法,禹的方法是客觀唯物方法,二者在中國歷史上,都很有代表性:唯心錯誤的鯀的“堵法”,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斷絕過,只不過表現領域和表現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第二個問題的解決,類似20世紀辛亥革命后說的“五族共和”。此辦法與雅利安人入主印度后推行的種姓制度不一樣。所以如此,是因為:
第一,在印度,征服者的征服,是北方民族對南方民族的縱向征服,征服者與被征服者南北素質差別太大。但在中國,黃帝族的入主黃河流域,征服者的征服,是北方部族對北方部族的橫向征服,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素質差別不大,而且都有共同的西部地緣種因,都是由中亞一帶進入東亞的,不同的只是時間的先后;這樣,黃帝族、炎帝族、東夷族之間的“共和維新”,就有共同的地緣種因基礎。
第二,印度自然阻隔和壓力太小,氣候炎熱,人性熱動,若不以種族隔離辦法制造社會隔閡,生活于那片平坦而熱動的土地上的人們,將互相沖撞得一塌糊涂,毫無文明氣象可言。而中國,自然阻隔和壓力本來就太多太大,地陰太重,人的性格因此本來就不大活潑,在此情形下,何必在自然隔閡基礎上再加一層社會隔閡呢?——只有實行“共和維新”辦法,才能盡量減少自然隔閡、增加生活熱氣。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堯舜禹三位“圣人”。這三位“大圣”,在“天地人三才”的“分有”方面,各有其特殊性:堯身上,“天”的色彩更重一些;舜身上,“人”的色彩更重一些;禹身上,“地”的色彩更重一些。
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說:“堯都平陽,在今山西臨汾”;“舜生于諸馮(今山東諸城)”;“禹都陽城,在今河南登封東南,后遷陽翟,在河南禹縣”?!睹献?離婁章句下》:“舜生于諸馮,遷于負夏,卒于鳴條,東夷之人也。”《荀子?大略篇》:“禹學于西王國?!薄@里,堯山西,舜山東,禹河南,體現了一種否定之否定的樸素地緣政治關系。這說明:堯時期,重西部;舜時期,重東部;禹時期,東西并重略偏西。這種情形,正與四千年后的新中國同:毛澤東時代重西部;鄧小平時期重東部;江澤民后期和胡錦濤開始以來,則“允執厥中”、東西并重但略偏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新中國,相對于堯舜禹時代這一華夏文明的“曙光期”,是一個更大時空的否定之否定:正如華夏文明的光被東方,端賴堯指示、禹完成的治水事業一樣,今日新中國,要光被世界,端賴毛澤東指示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大業的完成;亦如禹治水事業的完成,開創了幾千年的“家天下”后果一樣,新中國“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大業的完成,開創的,將是無限久遠的禹以前樣的“公天下”后果。
4、夏商周三代的東西關系
建都山西南部的夏朝,在當時的華夏文明圈內,位置偏西。東西自然差別,決定了西部夏朝與東部地方勢力的矛盾是難以避免的。一般說來,挑起矛盾者通常只會是東部勢力,因為經濟上它比西部更有實力(好風水使然),但政治上卻受西部控制,心理不平衡。再說,經濟實力的增強,任何時候都會助長某些有經濟頭腦無政治頭腦的野心家的非分之想。
東部勢力對西部“中央政府”的反叛,最著名的一次是后羿發動的叛亂?!吨袊犯濉氛f:啟死后,他的五個兒子互爭繼承權,夷人中的后羿乘機西進,因夏民以代夏政,取得政權。但羿政權如秦漢之交進駐咸陽的楚霸王頂羽,亂轟轟缺乏穩定性。經過長期混戰,啟的重孫少康取得勝利,政權重歸夏人。少康之子抒繼位后,政權得到進一步鞏固。之后,為報與東夷的“一箭之仇”,遷都老丘(今河南開封陳留北),接著“征伐東夷,一直打到海邊?!?BR> 抒以后的夏朝,因遷都老丘,實際已屬東部地緣政治力量,漸漸受到東部容易得利的地緣環境和舒適生活影響,精神上逐漸與西部根基脫離,失了艱苦奮斗這一西部人特有的地緣政治本色。從孔甲開始,統治者的腐化墮落一代勝過一代,至末代暴君桀,終于把夏朝弄亡了。
繼夏而起的商,屬夷人方國。盤庚以前,因所在地黃河中下游地區地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水源日照充足,可耕地和天然物產豐富,商人因此對土地的經營投入就無興趣,老在大平原上漫游著,似乎哪塊地盤都重要,又都不重要,到處都有誘惑力。這種浪漫習性,對自身的生存發展是不利的,必須改變,找塊地盤定居下來。當然,這塊地盤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不苦寒,也不繁華;二是既能控扼東部勢力,更能控扼西部勢力。為了尋找這樣一塊地盤,商人肯定“摸著石頭過河”地作了一番努力。但由于貪戀東部繁華,尋來尋去,只是在老套路中轉圈。為此,得拿出壯士斷腕決心,對那些借口“摸著石頭過河”、實則貪戀東部繁華生活的舊貴族猛喝一聲:這套把戲該收場了!如果你們真的有意尋找這樣的地盤,那么,它就明擺在那里,現在就看你們愿不愿意了!而這個“那里”,就是盤庚挑選的并且用嚴厲手段強迫舊貴族們接受的殷(河南安陽)。盤庚遷殷后,商朝國都不定的歷史終于結束了,此后的商朝,就有了一個較為穩定的發展局面。
商朝的南方,無勁敵,武丁南征,“撻彼殷武,奮發荊楚”,勢力伸張到長江以南。東邊,那是商的傳統勢力范圍。北邊,人煙稀少,地緣政治力量處在冬眠狀態。西邊,為干旱所迫、向外尋找好風水的“外部無產者”,源源不斷。因此,一如既往,商朝的主要威脅,依然自西而來。這些西方外部無產者們,開始很散漫,后來終于集合在周人旗幟下,滅了商朝。
的確,周人代表的,乃全新世以來在干旱壓迫下自西而東尋找好風水的中亞地緣政治力量,他們一面對東方施加壓力,一面又受到比他們位置更西的“犬戎”勢力的逼壓。這種處境,使周人形成一種尤其能夠站在他人立場思考問題的辯證思維;他們既懂得東方發達地區的情形,也懂得西方落后地區的情形。這樣,華夏文明重心,漸漸從黃河中游轉移到渭河流域。代商而立的周朝,一開始,就對華夏族的長治久安作了全盤考慮,使出兩大高招,這就是:
第一,把住華夏“東極”:把與周朝存亡與共、在滅商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周公旦和姜太公,分封到位于華夏東極的山東沿海去,使“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國家理念真正落在實處(事實上,此一理念,正源于此:“濱”者,東部沿海即歐亞大陸的東極也)。這樣,就從“終極關懷”處斬斷了全新世以來一切內陸地緣政治力量都具有的“不到東海心不死”心思,明白無誤地告訴他們:是的,對這一地區的想往,是迄今為止華夏這方土地難以安寧的最大興奮點;然而,如果說以往的人們克制不了自己這番心思,是因為此地主權一直不明確的話,那么,時至今日,此地已有強大主人,因此,從今以后,這種心思,該徹底打消了;從今以后,各方力量,應各就各位,安于自己的“封土”(范文瀾說的“周初大封建”規定的封土),不要再互相侵逼了。
第二,打破傳統國都模式,實行一國兩都制。兩都者,西邊的“本都”鎬京和新建的東邊的“末都”洛陽也;前者是固本,后者是扶末。重視西都,是為了防范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的西邊“外部無產者”。新建一個東都,意義在于:西極的周天子所在地與東極的周公旦、姜太公封地,距離太遠,中間有一“軟肚皮”,若不在二者中間建一“允執厥中”的平衡點,周王朝這架天秤,就支撐不起來。反之,若在二者中間建一新都,那么,在周朝勢力所及地區即“率土之濱”,就形成一種三點一線、東西呼應、擊首尾應、擊尾首應的一字長蛇陣。毫不夸張地說:周初治國者們此一打破傳統國都模式的舉措,其“思想解放”的大膽性和具有深遠意義的創造性,可與三千年后當今中國政府實行的“一國兩制”一比。
附帶說說:洛陽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就是由這種東西地緣政治關系大格局決定的,而不是像某些風水先生說的那樣,是因為它“處在昆侖山脈的吉祥之氣”中,得了“陰陽兩種力量”之助。因此,一旦中國地緣政治關系不以東西關系為主、而以南北關系為主(安史之亂后),洛陽的歷史光輝就暗淡了。
然而,西部力量對東部力量的侵逼,在受干旱威脅向東尋找好風水的中亞地緣政治力量未完成它的大釋放以前,是像地球圍繞太陽轉一樣的客觀自然規律。——在周幽王的亡國故事中,值得注意的是這之前周太史伯陽甫論地震這件事:
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甫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是陽失其所而填陰也。陽失而在陰,原必塞;原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天之所棄,不過其紀?!笔菤q也,三川竭,岐山崩。【《史記?周本紀》】
這件軼事的細節不必詳究,大本處是正確的,這就是:若涇水、洛水、渭水三川都干竭的話,那么越往西,干旱就更嚴重了。這樣,自西而來的“外部無產者”們組成的軍事壓力就更大了。幽王的昏亂,不過為西部犬戎們向東尋找出路提供了一個難得機會。況且,幽王的昏亂,乃一種實行了數百年的旨在遏止外部無產者的國防政策終于被認為是一種沒有希望的徒勞之舉的合乎邏輯后果:既然犬戎的侵逼乃天命即氣候使然,人力又怎么遏止得了呢?如果遏止了數百年仍無濟于事的話,就說明這種遏止是沒有必要和毫無意義的;既來之則安之,它要來索性就讓它來好了!——這樣一想,西周統治者們就破罐子破甩,漸漸放縱昏亂起來了。
西周亡后,華夏族失去了自己的西部根本。若說周初的地緣政治格局如一字長蛇陣的話,那么平王東遷之后的東周,就如長蛇之首被砍掉一樣(西都鎬京乃長蛇之首)。由此,就開始了它那沒有地緣政治方向感、價值目標缺失的自我掙扎和自相殘殺過程,直到一個能給華夏族帶來地緣政治方向感的新的西方部族融進來,此一價值目標缺失的自相殘殺過程才暫告一段落?!獤|周國都在洛陽,但洛陽只是“末都”,“本都”鎬京陷落后,失去根基的洛陽,又能成什么氣候呢?
建都山西南部的夏朝,在當時的華夏文明圈內,位置偏西。東西自然差別,決定了西部夏朝與東部地方勢力的矛盾是難以避免的。一般說來,挑起矛盾者通常只會是東部勢力,因為經濟上它比西部更有實力(好風水使然),但政治上卻受西部控制,心理不平衡。再說,經濟實力的增強,任何時候都會助長某些有經濟頭腦無政治頭腦的野心家的非分之想。
東部勢力對西部“中央政府”的反叛,最著名的一次是后羿發動的叛亂?!吨袊犯濉氛f:啟死后,他的五個兒子互爭繼承權,夷人中的后羿乘機西進,因夏民以代夏政,取得政權。但羿政權如秦漢之交進駐咸陽的楚霸王頂羽,亂轟轟缺乏穩定性。經過長期混戰,啟的重孫少康取得勝利,政權重歸夏人。少康之子抒繼位后,政權得到進一步鞏固。之后,為報與東夷的“一箭之仇”,遷都老丘(今河南開封陳留北),接著“征伐東夷,一直打到海邊?!?BR> 抒以后的夏朝,因遷都老丘,實際已屬東部地緣政治力量,漸漸受到東部容易得利的地緣環境和舒適生活影響,精神上逐漸與西部根基脫離,失了艱苦奮斗這一西部人特有的地緣政治本色。從孔甲開始,統治者的腐化墮落一代勝過一代,至末代暴君桀,終于把夏朝弄亡了。
繼夏而起的商,屬夷人方國。盤庚以前,因所在地黃河中下游地區地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水源日照充足,可耕地和天然物產豐富,商人因此對土地的經營投入就無興趣,老在大平原上漫游著,似乎哪塊地盤都重要,又都不重要,到處都有誘惑力。這種浪漫習性,對自身的生存發展是不利的,必須改變,找塊地盤定居下來。當然,這塊地盤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不苦寒,也不繁華;二是既能控扼東部勢力,更能控扼西部勢力。為了尋找這樣一塊地盤,商人肯定“摸著石頭過河”地作了一番努力。但由于貪戀東部繁華,尋來尋去,只是在老套路中轉圈。為此,得拿出壯士斷腕決心,對那些借口“摸著石頭過河”、實則貪戀東部繁華生活的舊貴族猛喝一聲:這套把戲該收場了!如果你們真的有意尋找這樣的地盤,那么,它就明擺在那里,現在就看你們愿不愿意了!而這個“那里”,就是盤庚挑選的并且用嚴厲手段強迫舊貴族們接受的殷(河南安陽)。盤庚遷殷后,商朝國都不定的歷史終于結束了,此后的商朝,就有了一個較為穩定的發展局面。
商朝的南方,無勁敵,武丁南征,“撻彼殷武,奮發荊楚”,勢力伸張到長江以南。東邊,那是商的傳統勢力范圍。北邊,人煙稀少,地緣政治力量處在冬眠狀態。西邊,為干旱所迫、向外尋找好風水的“外部無產者”,源源不斷。因此,一如既往,商朝的主要威脅,依然自西而來。這些西方外部無產者們,開始很散漫,后來終于集合在周人旗幟下,滅了商朝。
的確,周人代表的,乃全新世以來在干旱壓迫下自西而東尋找好風水的中亞地緣政治力量,他們一面對東方施加壓力,一面又受到比他們位置更西的“犬戎”勢力的逼壓。這種處境,使周人形成一種尤其能夠站在他人立場思考問題的辯證思維;他們既懂得東方發達地區的情形,也懂得西方落后地區的情形。這樣,華夏文明重心,漸漸從黃河中游轉移到渭河流域。代商而立的周朝,一開始,就對華夏族的長治久安作了全盤考慮,使出兩大高招,這就是:
第一,把住華夏“東極”:把與周朝存亡與共、在滅商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周公旦和姜太公,分封到位于華夏東極的山東沿海去,使“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國家理念真正落在實處(事實上,此一理念,正源于此:“濱”者,東部沿海即歐亞大陸的東極也)。這樣,就從“終極關懷”處斬斷了全新世以來一切內陸地緣政治力量都具有的“不到東海心不死”心思,明白無誤地告訴他們:是的,對這一地區的想往,是迄今為止華夏這方土地難以安寧的最大興奮點;然而,如果說以往的人們克制不了自己這番心思,是因為此地主權一直不明確的話,那么,時至今日,此地已有強大主人,因此,從今以后,這種心思,該徹底打消了;從今以后,各方力量,應各就各位,安于自己的“封土”(范文瀾說的“周初大封建”規定的封土),不要再互相侵逼了。
第二,打破傳統國都模式,實行一國兩都制。兩都者,西邊的“本都”鎬京和新建的東邊的“末都”洛陽也;前者是固本,后者是扶末。重視西都,是為了防范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的西邊“外部無產者”。新建一個東都,意義在于:西極的周天子所在地與東極的周公旦、姜太公封地,距離太遠,中間有一“軟肚皮”,若不在二者中間建一“允執厥中”的平衡點,周王朝這架天秤,就支撐不起來。反之,若在二者中間建一新都,那么,在周朝勢力所及地區即“率土之濱”,就形成一種三點一線、東西呼應、擊首尾應、擊尾首應的一字長蛇陣。毫不夸張地說:周初治國者們此一打破傳統國都模式的舉措,其“思想解放”的大膽性和具有深遠意義的創造性,可與三千年后當今中國政府實行的“一國兩制”一比。
附帶說說:洛陽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就是由這種東西地緣政治關系大格局決定的,而不是像某些風水先生說的那樣,是因為它“處在昆侖山脈的吉祥之氣”中,得了“陰陽兩種力量”之助。因此,一旦中國地緣政治關系不以東西關系為主、而以南北關系為主(安史之亂后),洛陽的歷史光輝就暗淡了。
然而,西部力量對東部力量的侵逼,在受干旱威脅向東尋找好風水的中亞地緣政治力量未完成它的大釋放以前,是像地球圍繞太陽轉一樣的客觀自然規律。——在周幽王的亡國故事中,值得注意的是這之前周太史伯陽甫論地震這件事:
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甫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是陽失其所而填陰也。陽失而在陰,原必塞;原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天之所棄,不過其紀?!笔菤q也,三川竭,岐山崩。【《史記?周本紀》】
這件軼事的細節不必詳究,大本處是正確的,這就是:若涇水、洛水、渭水三川都干竭的話,那么越往西,干旱就更嚴重了。這樣,自西而來的“外部無產者”們組成的軍事壓力就更大了。幽王的昏亂,不過為西部犬戎們向東尋找出路提供了一個難得機會。況且,幽王的昏亂,乃一種實行了數百年的旨在遏止外部無產者的國防政策終于被認為是一種沒有希望的徒勞之舉的合乎邏輯后果:既然犬戎的侵逼乃天命即氣候使然,人力又怎么遏止得了呢?如果遏止了數百年仍無濟于事的話,就說明這種遏止是沒有必要和毫無意義的;既來之則安之,它要來索性就讓它來好了!——這樣一想,西周統治者們就破罐子破甩,漸漸放縱昏亂起來了。
西周亡后,華夏族失去了自己的西部根本。若說周初的地緣政治格局如一字長蛇陣的話,那么平王東遷之后的東周,就如長蛇之首被砍掉一樣(西都鎬京乃長蛇之首)。由此,就開始了它那沒有地緣政治方向感、價值目標缺失的自我掙扎和自相殘殺過程,直到一個能給華夏族帶來地緣政治方向感的新的西方部族融進來,此一價值目標缺失的自相殘殺過程才暫告一段落?!獤|周國都在洛陽,但洛陽只是“末都”,“本都”鎬京陷落后,失去根基的洛陽,又能成什么氣候呢?
5、秦并天下的根本原因
秦并天下的原因,古今論者,或以為秦有潼關天險,進可攻、退可守,占盡形勝之利?;蛞詾榍匦猩眺敝ǎ{動人民積極性?;蛞詾榍啬嘶⒗侵畤谖涔Τ蔀闀r代風尚的競賽規則中,自然獨占鰲頭(韓非子:“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謀,當今爭于力氣”)。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未抓住根本。根本就是: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中國西部地區越來越干旱,在早先的適宜氣候中繁衍起來的眾多人口,大批往雨量充沛的地區尋找出路。對他們來說,中國西部地區,苦寒得實在難以留戀了;而東部地區,則有莫大的吸引力。試想:西部地區如果不是如此苦寒干旱,而是一片比東部地區更有吸引力的風調雨順之地,那么,潼關再險,也擋不住關外六國的攻勢,別說“合縱”起來的有組織的百萬大軍,就是自發的民間移民浪潮,也將使秦人防不勝防。在西部干旱、東部濕潤的條件下,對潼關以東的人們來說,攻破潼關往西去,就意味著放下魚米吃糟糠,放下甜水喝苦水;而對潼關以西的人們來說,打出潼關往東去,就意味著棄糟糠吃魚米,棄苦水喝甜水,通吃華夏。前者當然難以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后者反之,只要振臂一呼,民眾必歡呼雀躍,群起響應。在此民意基礎上,商鞅變法的成功,自在情理中。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關中原本就“沃野千里”,以“獎勵耕戰”為主要內容的商鞅變法,更使秦國經濟如虎添翼。在這種觀點看來,秦國所以能夠一統中國,是因為商鞅變法之后它的經濟實力在戰國七雄中是最強的。其實,在降水量不足的自然條件下,商鞅變法帶給秦國的,只是一統中國所必須的最低限度的經濟實力,而非戰國七雄中最強的經濟實力。這正如一只大猩猩,在最好的馴獸師調教下,智力最多能夠達到兩歲兒童的平均水平一樣。或如抗日時期陜甘寧邊區的大生產運動,只是保證了邊區抗日軍民最低限度的抗戰生活需求,而非真的就使自己達到“好江南”那樣的經濟水平。——肚子飽滿的魚鷹不愿捕魚;陽光雨量充足的國家地區,沒有通吃天下的愿望。
由此說來,戰國時期各國由法家人物主持的眾多變法,之所以除秦國外,沒有一國成功到位,原因并不在“舊貴族的反抗”是否強烈、主政者的變法決心是否堅定,而是因為一切變法的真正到位即“終極關懷”,都不是階級關系的變動,而是實現由自己主導的華夏這方土地上政治上的大一統,亦即自己通吃華夏的權利。這樣的終極關懷,決定了變法最徹底到位者,必是對通吃華夏最感興趣者;而對通吃華夏最感興趣者,必是風水最差、生活條件最艱苦者。顯然,當時的戰國七雄,只有降水最少的秦國最符合這個條件。
秦并天下的原因,古今論者,或以為秦有潼關天險,進可攻、退可守,占盡形勝之利?;蛞詾榍匦猩眺敝ǎ{動人民積極性?;蛞詾榍啬嘶⒗侵畤谖涔Τ蔀闀r代風尚的競賽規則中,自然獨占鰲頭(韓非子:“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謀,當今爭于力氣”)。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未抓住根本。根本就是: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中國西部地區越來越干旱,在早先的適宜氣候中繁衍起來的眾多人口,大批往雨量充沛的地區尋找出路。對他們來說,中國西部地區,苦寒得實在難以留戀了;而東部地區,則有莫大的吸引力。試想:西部地區如果不是如此苦寒干旱,而是一片比東部地區更有吸引力的風調雨順之地,那么,潼關再險,也擋不住關外六國的攻勢,別說“合縱”起來的有組織的百萬大軍,就是自發的民間移民浪潮,也將使秦人防不勝防。在西部干旱、東部濕潤的條件下,對潼關以東的人們來說,攻破潼關往西去,就意味著放下魚米吃糟糠,放下甜水喝苦水;而對潼關以西的人們來說,打出潼關往東去,就意味著棄糟糠吃魚米,棄苦水喝甜水,通吃華夏。前者當然難以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后者反之,只要振臂一呼,民眾必歡呼雀躍,群起響應。在此民意基礎上,商鞅變法的成功,自在情理中。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關中原本就“沃野千里”,以“獎勵耕戰”為主要內容的商鞅變法,更使秦國經濟如虎添翼。在這種觀點看來,秦國所以能夠一統中國,是因為商鞅變法之后它的經濟實力在戰國七雄中是最強的。其實,在降水量不足的自然條件下,商鞅變法帶給秦國的,只是一統中國所必須的最低限度的經濟實力,而非戰國七雄中最強的經濟實力。這正如一只大猩猩,在最好的馴獸師調教下,智力最多能夠達到兩歲兒童的平均水平一樣。或如抗日時期陜甘寧邊區的大生產運動,只是保證了邊區抗日軍民最低限度的抗戰生活需求,而非真的就使自己達到“好江南”那樣的經濟水平。——肚子飽滿的魚鷹不愿捕魚;陽光雨量充足的國家地區,沒有通吃天下的愿望。
由此說來,戰國時期各國由法家人物主持的眾多變法,之所以除秦國外,沒有一國成功到位,原因并不在“舊貴族的反抗”是否強烈、主政者的變法決心是否堅定,而是因為一切變法的真正到位即“終極關懷”,都不是階級關系的變動,而是實現由自己主導的華夏這方土地上政治上的大一統,亦即自己通吃華夏的權利。這樣的終極關懷,決定了變法最徹底到位者,必是對通吃華夏最感興趣者;而對通吃華夏最感興趣者,必是風水最差、生活條件最艱苦者。顯然,當時的戰國七雄,只有降水最少的秦國最符合這個條件。
6、劉項相爭的地緣背景
劉邦家在江蘇西北角嵌入山東境內的沛縣。江蘇全地,沛縣受西北風氣習染最重。另一方面,此地又位于中國東部。在中國,西北人以豪爽見長,東南人以機靈見長。這兩種特點,是干大事業者不可缺少的。而沛縣,因地理位置使然,容易出具有這兩種特點的人。這種人,既理解西北風土人情,亦理解東南風土人情。劉邦是這些人中的代表。他既有東南人的機靈,更有西北人的豪爽。他是沛縣一個小亭長,秦朝末年,經常押送民工去咸陽,對秦人很有感情;在驪山目睹秦始皇風采時,發出的是英雄識英雄的喝彩:“大丈夫當如是也!”
項羽家在江蘇宿遷,像沛縣一樣,屬蘇北,但位于沛縣東南,因而受西北風氣習染較弱。當西北力量逼來時,沛縣人沒有退路,只能漸漸適應;而宿遷人,因背靠東南廣大楚地,所以可以對西北力量表示自己“怕你怎地”的態度:遇到危險,宿遷的精英人物們可以往東南方向的崇山峻嶺、河湖港汊中一走了事,大不了成為一個隱匿江湖的范蠡或往來江湖的一幫好漢?!妒酚?項羽本紀》說:“項梁殺人,與籍避仇吳中?!笨梢?,項羽家族,與江淮勢力關系密切。事實上,項羽家族的根基,就在江淮、江南一帶;項羽本人,乃中國東南地緣政治力量代表。
在中國,自古以來,若以東西劃分,那么,東部人信鬼(如殷人),西部人信神;若以南北劃分,那么,南方人信鬼,北方人信神。根在東南的項羽,性格多鬼一般猜忌狹窄心理?!妒酚?淮陰侯列傳》載,韓信向劉邦介紹項羽其人:“喑惡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笨梢?,在表面威風下,項羽藏著一顆江南才子似既好爭勝,又脆弱尖窄的心。秦始皇巡視會稽,項羽亦目睹其風采,但發出的則是崇尚個人奮斗的如是聲音:“彼可取而代也?!边@與劉邦“大丈夫當如是也”相比,畢竟缺了點“真命天子”應有氣象。當然,此番“彼可取而代也”心跡,亦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地理解為楚人對秦人的仇恨。但是,一個仇恨別人的人,內心必受過傷害;一個內心受過傷害的人,必有自卑情結;一個有自卑情結的人,走走個人奮斗道路,造造反,還可以,要治理天下,萬無此能耐。
劉邦的性格,大智若愚,具有一種對西北地區風土人情感到很親切的土氣。著名的《大風歌》開首句“大風起兮塵飛揚”,如毛澤東《沁園春?雪》中的“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句,用的是詩歌技巧中的“興”法;此法最能表現人與自然物我同一、情景交融的大化境界;只有心胸開放、以一種審美心態對待世間一切的人,才寫得出來。而在具體內容上,詩中的“大風”,是起自西北方向的冬季風,因而該詩表現的是作者對西北地區風土人情的理解和贊美,以及愿借此風施展自己政治抱負的豪情壯志。愛此風者必愛西北的土地和人民。有此感情作基礎,所以入主關中的劉邦,第一件事就是“約法三章”,保護關中人民生命財產。
項羽內心,具有一種畏懼西北風土人情的心理和仇視秦人的心態?;蛘哒f,在他身上,裹著一層江南才子式的不習西北酷美風情的細嫩皮膚。在楚懷王面前,他與劉邦等人訂下規矩:“先入定關中者王之”。但他對入主關中并無興趣;對他來說,關中那種無處不在的酷美風情,比戰場上目標明確的敵人更可畏,與其早早去關中與這種酷美風情打交道,不如在戰場上拼殺一陣更合自己脾胃。這樣,在通向關中的道路上,他命中注定地就要一路廝殺了。后來,不得已進入關中,關中的酷美風情終于躲不開了,他對此的反應是肆意燒殺。之后,“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沃。可都以霸?!椡酢加麞|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耳!’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椡趼勚胝f者?!薄尽妒酚?項羽本紀》】
在項羽主持的分封會上,項羽自封“西楚霸王”,都彭城;雖帶個“西”字,實則在東。至于劉邦,“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中也。’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算是一個多少說得過去的準關中王。這樣一來,劉邦與項羽,真是各就各位了:由起兵時微小的南北差別而逆時針方向地轉化為西部力量與東部力量的對立。這樣,西部的劉邦,就對東部的項羽取得了地緣政治方面東不敵西的主動位勢,此后結局,就用不著再說了。
或曰:“喑惡叱咤”、“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其威猛蓋世氣慨,因何緣起?——這容易理解:“緣起”就在中國東南地理環境:此地盛行臺風,它吹得不久遠,但在短時間小范圍內,極為猛烈,破壞力極強,大有“喑惡叱咤”和“力拔山兮氣蓋世”氣慨;但其前鋒,頂多吹過熊耳山,拔掉幾棵老樹,就“思欲東歸”了。這樣的自然風氣,熏習出項羽這樣一位人物,不很自然嗎?因此,如果說劉邦的《大風歌》是每年冬天吹遍華夏的強勁的西北風(寒潮)在呼嘯的話,那么項羽的《力拔山兮氣蓋世》歌,就是每年夏天吹得很猛烈但不久遠的東南季風(臺風)在叱咤,后者當然沒有前者那種“王者氣象”。因此,劉項之爭,在最自然的意義上,正是中國特有的冬季風與夏季風之爭。這一點,正是楚漢戰爭之所以成為中國最典型、文化內涵最豐富的軍事名詞的原因所在。
項羽死前的自我評價是:“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對此,太史公不以為然地譏諷說: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豈不謬哉!”史遷此評,自古以公允著稱。——然而,“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者,今人所謂“推崇個人奮斗的價值觀”也;而推崇個人奮斗,不正是中國東南一帶流行的社會風氣嗎?此社會風氣,不正源于東南地區的“風土人情”即“天”嗎?因此,說到究竟,項羽的“錯誤”,原因依然在天(自然)不在人。亦因此,其“天亡我,非戰之罪也”的自我評價,究竟處,并無大錯。這一點,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己任的太史公,又有其見所未見處。
劉邦家在江蘇西北角嵌入山東境內的沛縣。江蘇全地,沛縣受西北風氣習染最重。另一方面,此地又位于中國東部。在中國,西北人以豪爽見長,東南人以機靈見長。這兩種特點,是干大事業者不可缺少的。而沛縣,因地理位置使然,容易出具有這兩種特點的人。這種人,既理解西北風土人情,亦理解東南風土人情。劉邦是這些人中的代表。他既有東南人的機靈,更有西北人的豪爽。他是沛縣一個小亭長,秦朝末年,經常押送民工去咸陽,對秦人很有感情;在驪山目睹秦始皇風采時,發出的是英雄識英雄的喝彩:“大丈夫當如是也!”
項羽家在江蘇宿遷,像沛縣一樣,屬蘇北,但位于沛縣東南,因而受西北風氣習染較弱。當西北力量逼來時,沛縣人沒有退路,只能漸漸適應;而宿遷人,因背靠東南廣大楚地,所以可以對西北力量表示自己“怕你怎地”的態度:遇到危險,宿遷的精英人物們可以往東南方向的崇山峻嶺、河湖港汊中一走了事,大不了成為一個隱匿江湖的范蠡或往來江湖的一幫好漢?!妒酚?項羽本紀》說:“項梁殺人,與籍避仇吳中?!笨梢?,項羽家族,與江淮勢力關系密切。事實上,項羽家族的根基,就在江淮、江南一帶;項羽本人,乃中國東南地緣政治力量代表。
在中國,自古以來,若以東西劃分,那么,東部人信鬼(如殷人),西部人信神;若以南北劃分,那么,南方人信鬼,北方人信神。根在東南的項羽,性格多鬼一般猜忌狹窄心理?!妒酚?淮陰侯列傳》載,韓信向劉邦介紹項羽其人:“喑惡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笨梢?,在表面威風下,項羽藏著一顆江南才子似既好爭勝,又脆弱尖窄的心。秦始皇巡視會稽,項羽亦目睹其風采,但發出的則是崇尚個人奮斗的如是聲音:“彼可取而代也?!边@與劉邦“大丈夫當如是也”相比,畢竟缺了點“真命天子”應有氣象。當然,此番“彼可取而代也”心跡,亦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地理解為楚人對秦人的仇恨。但是,一個仇恨別人的人,內心必受過傷害;一個內心受過傷害的人,必有自卑情結;一個有自卑情結的人,走走個人奮斗道路,造造反,還可以,要治理天下,萬無此能耐。
劉邦的性格,大智若愚,具有一種對西北地區風土人情感到很親切的土氣。著名的《大風歌》開首句“大風起兮塵飛揚”,如毛澤東《沁園春?雪》中的“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句,用的是詩歌技巧中的“興”法;此法最能表現人與自然物我同一、情景交融的大化境界;只有心胸開放、以一種審美心態對待世間一切的人,才寫得出來。而在具體內容上,詩中的“大風”,是起自西北方向的冬季風,因而該詩表現的是作者對西北地區風土人情的理解和贊美,以及愿借此風施展自己政治抱負的豪情壯志。愛此風者必愛西北的土地和人民。有此感情作基礎,所以入主關中的劉邦,第一件事就是“約法三章”,保護關中人民生命財產。
項羽內心,具有一種畏懼西北風土人情的心理和仇視秦人的心態?;蛘哒f,在他身上,裹著一層江南才子式的不習西北酷美風情的細嫩皮膚。在楚懷王面前,他與劉邦等人訂下規矩:“先入定關中者王之”。但他對入主關中并無興趣;對他來說,關中那種無處不在的酷美風情,比戰場上目標明確的敵人更可畏,與其早早去關中與這種酷美風情打交道,不如在戰場上拼殺一陣更合自己脾胃。這樣,在通向關中的道路上,他命中注定地就要一路廝殺了。后來,不得已進入關中,關中的酷美風情終于躲不開了,他對此的反應是肆意燒殺。之后,“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沃。可都以霸?!椡酢加麞|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耳!’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椡趼勚胝f者?!薄尽妒酚?項羽本紀》】
在項羽主持的分封會上,項羽自封“西楚霸王”,都彭城;雖帶個“西”字,實則在東。至于劉邦,“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中也。’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算是一個多少說得過去的準關中王。這樣一來,劉邦與項羽,真是各就各位了:由起兵時微小的南北差別而逆時針方向地轉化為西部力量與東部力量的對立。這樣,西部的劉邦,就對東部的項羽取得了地緣政治方面東不敵西的主動位勢,此后結局,就用不著再說了。
或曰:“喑惡叱咤”、“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其威猛蓋世氣慨,因何緣起?——這容易理解:“緣起”就在中國東南地理環境:此地盛行臺風,它吹得不久遠,但在短時間小范圍內,極為猛烈,破壞力極強,大有“喑惡叱咤”和“力拔山兮氣蓋世”氣慨;但其前鋒,頂多吹過熊耳山,拔掉幾棵老樹,就“思欲東歸”了。這樣的自然風氣,熏習出項羽這樣一位人物,不很自然嗎?因此,如果說劉邦的《大風歌》是每年冬天吹遍華夏的強勁的西北風(寒潮)在呼嘯的話,那么項羽的《力拔山兮氣蓋世》歌,就是每年夏天吹得很猛烈但不久遠的東南季風(臺風)在叱咤,后者當然沒有前者那種“王者氣象”。因此,劉項之爭,在最自然的意義上,正是中國特有的冬季風與夏季風之爭。這一點,正是楚漢戰爭之所以成為中國最典型、文化內涵最豐富的軍事名詞的原因所在。
項羽死前的自我評價是:“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對此,太史公不以為然地譏諷說: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豈不謬哉!”史遷此評,自古以公允著稱。——然而,“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者,今人所謂“推崇個人奮斗的價值觀”也;而推崇個人奮斗,不正是中國東南一帶流行的社會風氣嗎?此社會風氣,不正源于東南地區的“風土人情”即“天”嗎?因此,說到究竟,項羽的“錯誤”,原因依然在天(自然)不在人。亦因此,其“天亡我,非戰之罪也”的自我評價,究竟處,并無大錯。這一點,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己任的太史公,又有其見所未見處。
二、東西關系——三國到安史之亂
1、三國時期的戰略重點和諸葛亮的光輝人格
漢武帝擊匈奴、開西域,一定程度緩解了歷史以來華夏族所受的西部壓力;同時,也使得歷史以來東西關系為主的中國地緣政治格局變模糊了。相應地,作為中國政治中心和首都的長安,地位也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在西漢末年的農民起義和軍閥混戰中,華北成為決定勝負的“力量的自然位置”。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帝業,正是在經略華北的軍事活動中奠定的。然而,自西而來的威脅并未根除,中國尚未進入南北關系為主時期,因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尚不能把國都定在華北,只能定在既能兼顧華北也能兼顧西北或者說兩者都難兼顧的洛陽。應該說,東漢末至三國,政治格局之所以那么復雜,原因就在中國的政治重心,變得模糊不清了。
華北地位的不能小看尤其在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中得到證明。起義軍多為華北民眾,主要戰場亦在華北。曹操勢力的崛起,亦自收服和利用參加起義的華北民眾始:獻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追黃巾至洛北,“降者數萬,操即用其為前驅,兵馬到處,無不降服,不過百余日,招安到降兵三十余萬、男女百余萬口。操擇精銳者,號為‘青州兵’,其余盡令歸農。操自此威名日重?!薄尽度龂萘x》第十回】 魏國乃至西晉王朝的基業,由此開始奠定。
然而,西部壓力依然隱約可見,因而三國相爭的戰略重點,依然在關中:與魏蜀圍繞關中的長期爭奪相比,三國時期那些諸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的著名戰役,只具有地方性的“三國鼎立”意義,而無總領全國的“三歸一統”意義。而東吳,盡管赤壁戰后余威猶在的周瑜亦有與“隆中對”中諸葛亮的北伐戰略一致的“取蜀而并張魯……與馬超結援……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資治通鑒》六十六卷】戰略構想,但因地處東南,對關中鞭長莫及,所以終究與關中爭奪無緣,整個三國時期,始終是個不具爭奪全國政權資格、只能偏安自保的弱勢政權(盡管它曾大敗曹操與劉備。)
關中的戰略地位,在三國鼎立格局形成前諸葛亮對劉備的“隆中對”中,就被諸葛亮策定了: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誠如是,則大業可圖,漢室可興也。
孔明此番以“出秦川”為歸旨的地緣軍事戰略,來自秦統一戰爭和楚漢相爭這一眾所周知的客觀歷史經驗,因此,他的對手曹操與司馬懿,對關中地位的認識,就與他英雄所見略同:赤壁大戰前,因劉備勢力尚未入據四川;四川、漢中、關中一帶,尚未出現一個目光遠大、具有堅定領導核心的政治集團,所以曹操可以置關中于暫不顧,傾全力下江南,力圖一戰滅掉已成氣候的東吳勢力。赤壁大戰使這一希望破滅后,他開始圖謀關中,與占據關中的馬超勢力發生沖突。赤壁大戰后第三年,即獻帝建安十六年,曹操在潼關大敗馬超,攻入關中,占領長安。自此,關中一帶,始終在北魏手中。
建安十九年,劉備占領成都,自領益州牧,最令曹操擔心的劉備勢力崛起。曹操深知,此時的劉備,必走劉邦當年得蜀望秦,得秦望中原,得中原得天下的路子。為此,得把劉備困在川中;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占領漢中,把曹劉之間的戰線限制在漢水以南。于是,建安二十年即劉備自領益州牧的第二年三月,曹操親征漢中張魯。七月,張魯降,曹軍進南鄭,漢中納入曹操勢力范圍。
曹操的占領漢中,對劉備來說,意義非同小可:“漢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此家門之禍也,”【同上六十八卷】劉備不能不爭。經過一兩年的政權鞏固和軍事準備,劉備親自帶兵爭戰漢中,于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在定軍山斬殺曹軍主帥夏侯淵,使得曹操不得不在同年三月帶兵自長安出發,出斜谷,救漢中。但此時,劉備已掌握漢中主動,曹操求戰不成,陷入被動。五月,曹操一聲“雞肋”口令,軍還長安,劉備遂有漢中。
占據漢中的劉備,馬上效仿劉邦故事,自稱漢中王。此時的四川內地,亦被諸葛亮治理得政通人和、欣欣向榮。于是劉備在完成了漢中王稱王儀式后,交漢中魏延鎮守,自己回到成都,與諸葛亮共謀十二年前“隆中對”時定下的“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的北伐戰略。此時,鎮守荊州的上將是關羽,大體說來,他是堪當此大任的。
在劉備、諸葛亮的北伐戰略中,向宛洛方向用兵的關羽荊州兵,是奇,發揮的是側攻和牽制敵人的作用;出漢中擊秦川的益州兵,是正,關中一帶,是主要用兵方向。為了牽制曹軍,關羽軍首先行動了。是年七月,關羽使麋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自己率軍進攻曹軍在襄樊一帶的軍事重鎮樊城。樊城曹軍主帥曹仁令于禁、龐德分兵屯樊城北。八月,連日大雨,漢水泛濫,關羽乘機水淹于禁、龐德等七軍,生擒于禁、龐德。進而圍住樊城,“立圍數重,外內斷絕”。當是時,“自許以南,往往遙應羽,羽威震華夏”,劉備勢力達于頂峰。
接下來的戰事就可悲可嘆了:關羽劉備如果繼續得勢,三歸一統大業就有可能由他們完成,到時候,東吳的歷史臉面往哪兒擺?——是的,我東吳能夠自保就不錯了,三歸一統大業我是沒這能耐;但是,到時候,假如我東吳最終難逃被統掉的命運的話,那么,與其由與我同屬南方“下國”的西蜀來統掉我,不如由作為“北方上國”的北魏來統掉我;因為后者還可用“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來向歷史作交待(所謂“魏占天時”),而后者,只能說明自己無能?!艽穗[秘動機支配的東吳,本來就想向曹操暗送款曲,正好,“北方上國”的密使來了,兩家一拍即合,東吳向正在“威震華夏”的關羽背后捅刀子:令關羽放心不下的東吳大將呂蒙詐病,由名氣不大的書生陸遜接替;關羽放松了對東吳的警惕,一心只在破樊城、進宛洛;呂蒙乘機偷襲關羽荊州大本營江陵;江陵失守后的關羽,敗走麥城,結束了自己轟轟烈烈的一生。
關于關羽的悲劇,古今論者,都把它歸因于關羽本人自大矜驕、失和東吳的性格。此主觀因素當然存在(關羽是條典型北方漢子,對南人抱有“楚人沐猴而冠”成見,“虎女安能嫁犬子”,是此成見的露骨表現),但非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客觀方面,即:由多山、多水、多自然阻隔的地理環境決定,任何政治勢力一旦落腳南方而與北方“上國”割斷隸屬關系,就永遠無法在南方建起一個統一政權,南方地區就會出現互不服氣、互相封鎖爭斗、誰也無法吃掉對方的諸多地方政權或封建門閥勢力。因此,在三國鼎立格局下,諸葛亮在荊州留給關羽的“北拒曹操,東和孫權”方針,別說關羽難以始終貫徹執行,就是諸葛亮本人乃至古今中外一切大政治家、大軍事家,處在關羽位置上,也是難以始終貫徹執行的。因為此方針的最終目標,是由蜀漢政權統一中國,包括吃掉東吳;而東吳,又怎么會迎合你、始終與你講“和”呢?換言之,“北拒曹操,東和孫權”方針真要貫徹執行,就只有一法,就是只圖自保,不圖進取,軍力永遠保持在一個不超過東吳的低水平上。但這又與“隆中對”定下的北伐戰略相背;尤其是:一旦放棄北伐理想,關羽軍就會失去精神支柱,漸漸連自保都成問題。關羽的悲劇,就由這種兩難困境造成。
失去荊州和關羽的蜀漢集團,北伐作為一種事功,已經不具備完成的客觀條件了,剩下的只是一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主觀努力;在此努力中,所要完成的,與其說是政治抱負,不如說是道德人格。比如劉備,其在關羽死后之所以非伐東吳不可,并因此招致彝陵之敗和自己病死白帝城后果,原因并非古今論者說的意氣用事使然,而是像南宋岳飛的自覺走向風波亭一樣,乃理智的、令人崇敬的人格完善之舉:既然北伐事業客觀上已經不具備成功條件,那么,自己再活下去又有何意思,與其碌碌無為茍且偷生,不如轟轟烈烈地死去!
諸葛亮人格的自我完善則體現在六出祁山的北伐事業中。當然,在這件事情上,諸葛亮并非完全認為是沒有希望的。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就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爭??!這就是諸葛亮“常使英雄淚沾巾”之處。然而,這還不是諸葛亮光輝人格的最為動人處。諸葛亮光輝人格的最為動人處在于: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北伐事業,看似是在“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戰”,看似是在為某一政治集團利益服務,實際上,這一事業的潛臺詞是:在華夏這塊土地上,容不得地方分裂主義!尤其是:對于那些地理位置較封閉、風水又很好因而容易走分裂國家民族道路的南方地緣政治力量來說,同為南方地緣政治力量代表的諸葛亮,在他們中間,是一面光輝的道義旗幟。這里,所謂的“道義”,意思是:
作為南方地緣政治力量代表的諸葛亮,他那大一統的北伐理念,面臨的敵人,司馬懿一類戰場上的軍事對手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敵人,正是他自己,——像一切分裂時期南方割據政權中的土皇帝一樣,擁有優越割據條件的諸葛亮,同樣受著“人生短暫,北伐干什么,把住這陽光下的地盤,舒舒服服過把皇帝癮不是很好嗎”的誘惑(劉備臨死前告訴諸葛亮:劉蟬能輔佐就輔佐之,不能輔佐就取而代之)。這樣的誘惑,像空氣一樣,在他身邊,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然而,像菩提樹下與魔鬼誘惑作斗爭最終得道的佛陀一樣,他一一拒絕并戰勝了它們。更像魯迅《野草?過客》中那位“困頓倔強,眼光陰沉”的“過客”,每當“對咧,休息”的念頭出現,他就會“忽然吃驚”:“不,我不能,我還是走好!”這樣的人格力量,已經使他超凡入圣地達于人性的光輝頂點了!
而在政治上,諸葛亮的“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戰”,類似20世紀退守臺灣的蔣介石的“反攻大陸”、“勿忘在莒”,終極關懷是中華民族的大一統,而非如同蔣氏父子后以臺灣的優越經濟地理條件為本錢“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戰”的李登輝、陳水扁那樣,終極關懷乃中華民族的大分裂!歷史表明:諸葛亮的“終極關懷”,乃民族大義所在,因而其北伐事業看似是失敗了,但實際上,它早已載入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大一統歷史,成為其中最為動人的一篇章;而他的“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戰”,在表面的“不可能”中,早已受到歷史老人的成全與祝福,成為完全“可能”的中華民族統一大業的一面光輝旗幟!
從公元前227年至234年病死五丈原,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北伐,所爭之地皆為關中;但成就不大,戰線一直維持在劉備去世時留下的漢中關中交界處,在這一帶山頭、山谷與山前平原之間往來拉鋸;而其戰術,一直是小心謹慎的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應該說,此一戰術乃蜀國當時所能采取的最好戰術。為了說明這一點,不妨把當時蜀國所能采取的由魏延提出的另一戰術作一比較。那是第一次兵出漢中,魏延上帳獻策:
夏侯楙乃膏梁子弟,懦弱無謀。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懋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往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而行,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
此戰術,也得到司馬懿肯定,《三國演義》九十五回:
且說司馬懿引二十萬軍,出關下寨,請先鋒張郃至帳下曰:“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他非無謀,但怕有失,不肯弄險?!?BR>然而,諸葛亮之所以不采用此戰術,是有他的全盤考慮的:
魏延戰術的特點,是出奇制勝。此戰術,在諸如楚漢相爭時那種各方都沒有建立起穩定的國家政權的條件下,是管用的。但諸葛亮北伐時,各方都已建起穩定的國家政權;在此條件下,斗爭勝負不取決于戰場上的出奇制勝,而取決于由天時地利人和條件決定的綜合國力長期較量。在此較量中,人和方面,魏蜀吳三國的國內政治,都令他國無機可乘;“隆中對”時諸葛亮說的“待天下有變”,就是希望曹魏政權發生失去民心的內亂,但這種內亂一直未發生,因而蜀國擁有的那點人和優勢就無意義,不過與對手扯平而已。于是三國力量的對比就在天時地利方面:
天時是什么?就是氣候。軍事斗爭中,寒冷氣候是個最有利的因素,它使人民養成“衽金革死而不怨”氣慨。這方面,三國之中,魏國條件最好,其次是吳國,蜀國最差:寒冷的氣候,使魏國習于戰爭的軍事人才層出不窮,戰將如云;而“天府之國”的蜀國,僅有的“五虎上將”還是劉備從北方帶入的,本地出產的,一個沒有,而當這幾位戰將或戰死、或年高壽終時,就“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了。再說地利:吳蜀兩國的地利,都是防守型地利,而非進攻型地利。進攻型地利,只在氣候寒冷、得西北風之助的魏國一方。這樣,由天時地利人和條件組成的三國國力對比,魏國的優勢,就很明顯了。關羽死后的劉備,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知命了。諸葛亮對這一點也很清楚,但經過權衡,認為蜀國現有國力,如果小心使用,知道愛惜,還是能使蜀漢政權維持三四十年——但頂多也只是三四十年而已。三四十年時間,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當然是很短的;但對于一個人來說,就盡心盡命全人格這一人生價值的兌現說,足夠了。
在這種深思熟慮的戰略考慮面前,知人謀不知天謀的魏延那套戰術,顯得只是兒戲了。當然,魏延也是位悲劇人物:知人謀不知天謀的他,如果一開始就投在占據天時的北魏門下,他的“人謀”,必不與“天謀”發生沖突,從而就不會給自己招來“魏延反,馬岱斬”的殺身之禍了。
最后一點:曾國藩曰:“以諸葛之智勇,不能克魏之一城;以范韓之經綸,不能制夏之一隅。是知兵事之成敗利鈍,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曾國藩全集?詩文》 岳麓出版社 1986 P441】這是完全正確的。只是此“天”,乃第四紀冰期以來北半球自然界陰強陽弱的陰陽二氣,此理,文正公曾國藩尚不明白。
漢武帝擊匈奴、開西域,一定程度緩解了歷史以來華夏族所受的西部壓力;同時,也使得歷史以來東西關系為主的中國地緣政治格局變模糊了。相應地,作為中國政治中心和首都的長安,地位也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在西漢末年的農民起義和軍閥混戰中,華北成為決定勝負的“力量的自然位置”。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帝業,正是在經略華北的軍事活動中奠定的。然而,自西而來的威脅并未根除,中國尚未進入南北關系為主時期,因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尚不能把國都定在華北,只能定在既能兼顧華北也能兼顧西北或者說兩者都難兼顧的洛陽。應該說,東漢末至三國,政治格局之所以那么復雜,原因就在中國的政治重心,變得模糊不清了。
華北地位的不能小看尤其在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中得到證明。起義軍多為華北民眾,主要戰場亦在華北。曹操勢力的崛起,亦自收服和利用參加起義的華北民眾始:獻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追黃巾至洛北,“降者數萬,操即用其為前驅,兵馬到處,無不降服,不過百余日,招安到降兵三十余萬、男女百余萬口。操擇精銳者,號為‘青州兵’,其余盡令歸農。操自此威名日重?!薄尽度龂萘x》第十回】 魏國乃至西晉王朝的基業,由此開始奠定。
然而,西部壓力依然隱約可見,因而三國相爭的戰略重點,依然在關中:與魏蜀圍繞關中的長期爭奪相比,三國時期那些諸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的著名戰役,只具有地方性的“三國鼎立”意義,而無總領全國的“三歸一統”意義。而東吳,盡管赤壁戰后余威猶在的周瑜亦有與“隆中對”中諸葛亮的北伐戰略一致的“取蜀而并張魯……與馬超結援……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資治通鑒》六十六卷】戰略構想,但因地處東南,對關中鞭長莫及,所以終究與關中爭奪無緣,整個三國時期,始終是個不具爭奪全國政權資格、只能偏安自保的弱勢政權(盡管它曾大敗曹操與劉備。)
關中的戰略地位,在三國鼎立格局形成前諸葛亮對劉備的“隆中對”中,就被諸葛亮策定了: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誠如是,則大業可圖,漢室可興也。
孔明此番以“出秦川”為歸旨的地緣軍事戰略,來自秦統一戰爭和楚漢相爭這一眾所周知的客觀歷史經驗,因此,他的對手曹操與司馬懿,對關中地位的認識,就與他英雄所見略同:赤壁大戰前,因劉備勢力尚未入據四川;四川、漢中、關中一帶,尚未出現一個目光遠大、具有堅定領導核心的政治集團,所以曹操可以置關中于暫不顧,傾全力下江南,力圖一戰滅掉已成氣候的東吳勢力。赤壁大戰使這一希望破滅后,他開始圖謀關中,與占據關中的馬超勢力發生沖突。赤壁大戰后第三年,即獻帝建安十六年,曹操在潼關大敗馬超,攻入關中,占領長安。自此,關中一帶,始終在北魏手中。
建安十九年,劉備占領成都,自領益州牧,最令曹操擔心的劉備勢力崛起。曹操深知,此時的劉備,必走劉邦當年得蜀望秦,得秦望中原,得中原得天下的路子。為此,得把劉備困在川中;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占領漢中,把曹劉之間的戰線限制在漢水以南。于是,建安二十年即劉備自領益州牧的第二年三月,曹操親征漢中張魯。七月,張魯降,曹軍進南鄭,漢中納入曹操勢力范圍。
曹操的占領漢中,對劉備來說,意義非同小可:“漢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此家門之禍也,”【同上六十八卷】劉備不能不爭。經過一兩年的政權鞏固和軍事準備,劉備親自帶兵爭戰漢中,于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在定軍山斬殺曹軍主帥夏侯淵,使得曹操不得不在同年三月帶兵自長安出發,出斜谷,救漢中。但此時,劉備已掌握漢中主動,曹操求戰不成,陷入被動。五月,曹操一聲“雞肋”口令,軍還長安,劉備遂有漢中。
占據漢中的劉備,馬上效仿劉邦故事,自稱漢中王。此時的四川內地,亦被諸葛亮治理得政通人和、欣欣向榮。于是劉備在完成了漢中王稱王儀式后,交漢中魏延鎮守,自己回到成都,與諸葛亮共謀十二年前“隆中對”時定下的“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的北伐戰略。此時,鎮守荊州的上將是關羽,大體說來,他是堪當此大任的。
在劉備、諸葛亮的北伐戰略中,向宛洛方向用兵的關羽荊州兵,是奇,發揮的是側攻和牽制敵人的作用;出漢中擊秦川的益州兵,是正,關中一帶,是主要用兵方向。為了牽制曹軍,關羽軍首先行動了。是年七月,關羽使麋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自己率軍進攻曹軍在襄樊一帶的軍事重鎮樊城。樊城曹軍主帥曹仁令于禁、龐德分兵屯樊城北。八月,連日大雨,漢水泛濫,關羽乘機水淹于禁、龐德等七軍,生擒于禁、龐德。進而圍住樊城,“立圍數重,外內斷絕”。當是時,“自許以南,往往遙應羽,羽威震華夏”,劉備勢力達于頂峰。
接下來的戰事就可悲可嘆了:關羽劉備如果繼續得勢,三歸一統大業就有可能由他們完成,到時候,東吳的歷史臉面往哪兒擺?——是的,我東吳能夠自保就不錯了,三歸一統大業我是沒這能耐;但是,到時候,假如我東吳最終難逃被統掉的命運的話,那么,與其由與我同屬南方“下國”的西蜀來統掉我,不如由作為“北方上國”的北魏來統掉我;因為后者還可用“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來向歷史作交待(所謂“魏占天時”),而后者,只能說明自己無能?!艽穗[秘動機支配的東吳,本來就想向曹操暗送款曲,正好,“北方上國”的密使來了,兩家一拍即合,東吳向正在“威震華夏”的關羽背后捅刀子:令關羽放心不下的東吳大將呂蒙詐病,由名氣不大的書生陸遜接替;關羽放松了對東吳的警惕,一心只在破樊城、進宛洛;呂蒙乘機偷襲關羽荊州大本營江陵;江陵失守后的關羽,敗走麥城,結束了自己轟轟烈烈的一生。
關于關羽的悲劇,古今論者,都把它歸因于關羽本人自大矜驕、失和東吳的性格。此主觀因素當然存在(關羽是條典型北方漢子,對南人抱有“楚人沐猴而冠”成見,“虎女安能嫁犬子”,是此成見的露骨表現),但非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客觀方面,即:由多山、多水、多自然阻隔的地理環境決定,任何政治勢力一旦落腳南方而與北方“上國”割斷隸屬關系,就永遠無法在南方建起一個統一政權,南方地區就會出現互不服氣、互相封鎖爭斗、誰也無法吃掉對方的諸多地方政權或封建門閥勢力。因此,在三國鼎立格局下,諸葛亮在荊州留給關羽的“北拒曹操,東和孫權”方針,別說關羽難以始終貫徹執行,就是諸葛亮本人乃至古今中外一切大政治家、大軍事家,處在關羽位置上,也是難以始終貫徹執行的。因為此方針的最終目標,是由蜀漢政權統一中國,包括吃掉東吳;而東吳,又怎么會迎合你、始終與你講“和”呢?換言之,“北拒曹操,東和孫權”方針真要貫徹執行,就只有一法,就是只圖自保,不圖進取,軍力永遠保持在一個不超過東吳的低水平上。但這又與“隆中對”定下的北伐戰略相背;尤其是:一旦放棄北伐理想,關羽軍就會失去精神支柱,漸漸連自保都成問題。關羽的悲劇,就由這種兩難困境造成。
失去荊州和關羽的蜀漢集團,北伐作為一種事功,已經不具備完成的客觀條件了,剩下的只是一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主觀努力;在此努力中,所要完成的,與其說是政治抱負,不如說是道德人格。比如劉備,其在關羽死后之所以非伐東吳不可,并因此招致彝陵之敗和自己病死白帝城后果,原因并非古今論者說的意氣用事使然,而是像南宋岳飛的自覺走向風波亭一樣,乃理智的、令人崇敬的人格完善之舉:既然北伐事業客觀上已經不具備成功條件,那么,自己再活下去又有何意思,與其碌碌無為茍且偷生,不如轟轟烈烈地死去!
諸葛亮人格的自我完善則體現在六出祁山的北伐事業中。當然,在這件事情上,諸葛亮并非完全認為是沒有希望的。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就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爭??!這就是諸葛亮“常使英雄淚沾巾”之處。然而,這還不是諸葛亮光輝人格的最為動人處。諸葛亮光輝人格的最為動人處在于: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北伐事業,看似是在“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戰”,看似是在為某一政治集團利益服務,實際上,這一事業的潛臺詞是:在華夏這塊土地上,容不得地方分裂主義!尤其是:對于那些地理位置較封閉、風水又很好因而容易走分裂國家民族道路的南方地緣政治力量來說,同為南方地緣政治力量代表的諸葛亮,在他們中間,是一面光輝的道義旗幟。這里,所謂的“道義”,意思是:
作為南方地緣政治力量代表的諸葛亮,他那大一統的北伐理念,面臨的敵人,司馬懿一類戰場上的軍事對手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敵人,正是他自己,——像一切分裂時期南方割據政權中的土皇帝一樣,擁有優越割據條件的諸葛亮,同樣受著“人生短暫,北伐干什么,把住這陽光下的地盤,舒舒服服過把皇帝癮不是很好嗎”的誘惑(劉備臨死前告訴諸葛亮:劉蟬能輔佐就輔佐之,不能輔佐就取而代之)。這樣的誘惑,像空氣一樣,在他身邊,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然而,像菩提樹下與魔鬼誘惑作斗爭最終得道的佛陀一樣,他一一拒絕并戰勝了它們。更像魯迅《野草?過客》中那位“困頓倔強,眼光陰沉”的“過客”,每當“對咧,休息”的念頭出現,他就會“忽然吃驚”:“不,我不能,我還是走好!”這樣的人格力量,已經使他超凡入圣地達于人性的光輝頂點了!
而在政治上,諸葛亮的“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戰”,類似20世紀退守臺灣的蔣介石的“反攻大陸”、“勿忘在莒”,終極關懷是中華民族的大一統,而非如同蔣氏父子后以臺灣的優越經濟地理條件為本錢“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戰”的李登輝、陳水扁那樣,終極關懷乃中華民族的大分裂!歷史表明:諸葛亮的“終極關懷”,乃民族大義所在,因而其北伐事業看似是失敗了,但實際上,它早已載入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大一統歷史,成為其中最為動人的一篇章;而他的“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戰”,在表面的“不可能”中,早已受到歷史老人的成全與祝福,成為完全“可能”的中華民族統一大業的一面光輝旗幟!
從公元前227年至234年病死五丈原,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北伐,所爭之地皆為關中;但成就不大,戰線一直維持在劉備去世時留下的漢中關中交界處,在這一帶山頭、山谷與山前平原之間往來拉鋸;而其戰術,一直是小心謹慎的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應該說,此一戰術乃蜀國當時所能采取的最好戰術。為了說明這一點,不妨把當時蜀國所能采取的由魏延提出的另一戰術作一比較。那是第一次兵出漢中,魏延上帳獻策:
夏侯楙乃膏梁子弟,懦弱無謀。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懋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往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而行,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
此戰術,也得到司馬懿肯定,《三國演義》九十五回:
且說司馬懿引二十萬軍,出關下寨,請先鋒張郃至帳下曰:“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他非無謀,但怕有失,不肯弄險?!?BR>然而,諸葛亮之所以不采用此戰術,是有他的全盤考慮的:
魏延戰術的特點,是出奇制勝。此戰術,在諸如楚漢相爭時那種各方都沒有建立起穩定的國家政權的條件下,是管用的。但諸葛亮北伐時,各方都已建起穩定的國家政權;在此條件下,斗爭勝負不取決于戰場上的出奇制勝,而取決于由天時地利人和條件決定的綜合國力長期較量。在此較量中,人和方面,魏蜀吳三國的國內政治,都令他國無機可乘;“隆中對”時諸葛亮說的“待天下有變”,就是希望曹魏政權發生失去民心的內亂,但這種內亂一直未發生,因而蜀國擁有的那點人和優勢就無意義,不過與對手扯平而已。于是三國力量的對比就在天時地利方面:
天時是什么?就是氣候。軍事斗爭中,寒冷氣候是個最有利的因素,它使人民養成“衽金革死而不怨”氣慨。這方面,三國之中,魏國條件最好,其次是吳國,蜀國最差:寒冷的氣候,使魏國習于戰爭的軍事人才層出不窮,戰將如云;而“天府之國”的蜀國,僅有的“五虎上將”還是劉備從北方帶入的,本地出產的,一個沒有,而當這幾位戰將或戰死、或年高壽終時,就“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了。再說地利:吳蜀兩國的地利,都是防守型地利,而非進攻型地利。進攻型地利,只在氣候寒冷、得西北風之助的魏國一方。這樣,由天時地利人和條件組成的三國國力對比,魏國的優勢,就很明顯了。關羽死后的劉備,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知命了。諸葛亮對這一點也很清楚,但經過權衡,認為蜀國現有國力,如果小心使用,知道愛惜,還是能使蜀漢政權維持三四十年——但頂多也只是三四十年而已。三四十年時間,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當然是很短的;但對于一個人來說,就盡心盡命全人格這一人生價值的兌現說,足夠了。
在這種深思熟慮的戰略考慮面前,知人謀不知天謀的魏延那套戰術,顯得只是兒戲了。當然,魏延也是位悲劇人物:知人謀不知天謀的他,如果一開始就投在占據天時的北魏門下,他的“人謀”,必不與“天謀”發生沖突,從而就不會給自己招來“魏延反,馬岱斬”的殺身之禍了。
最后一點:曾國藩曰:“以諸葛之智勇,不能克魏之一城;以范韓之經綸,不能制夏之一隅。是知兵事之成敗利鈍,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曾國藩全集?詩文》 岳麓出版社 1986 P441】這是完全正確的。只是此“天”,乃第四紀冰期以來北半球自然界陰強陽弱的陰陽二氣,此理,文正公曾國藩尚不明白。
2、從西晉到隋唐的東西關系
西晉時期,西部地緣政治力量經過長期恢復積累,元氣復盛,終滅西晉:公元304年,漢化匈奴左賢王劉淵在左國城打出復漢反晉旗幟,自稱漢王。308年,劉淵稱帝,國號漢。310年,劉淵病死,子劉聰繼位。311年,劉淵族子劉曜攻破西晉首都洛陽,俘晉懷帝司馬熾。同年,長安亦破。312年,晉安定太守賈疋奪回長安,迎秦王司馬業入長安為太子。313年,漢殺晉懷帝,消息傳來,司馬業在長安即皇帝位。316年9月,久被圍困的長安終于不支,晉愍帝司馬業“乘羊車,肉袒、銜壁,輿櫬出東門,”【《資治通鑒》八十九卷,本小節后面引文,皆出自《資治通鑒》】降于劉曜,西晉滅亡。317年3月,西晉瑯琊王司馬睿于建康稱帝,建江南東晉王朝。
此時北方冒出的地緣政治力量,不止劉淵一股。經過長期“五胡亂華”混戰,從大同遷都洛陽漸漸漢化的鮮卑政權北魏終于統一了中國北方。但不久,北魏又分裂為東西兩股力量:東部為高歡開創的東魏,西部為宇文泰開創的西魏。接著,東魏改國號為齊,西魏改國號為周,北魏滅亡。齊定都洛陽,后為避周兵鋒,東遷至鄴;周定都咸陽。宇文泰和高歡,都是西晉末年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后裔。這兩股力量,自534年關中軍人擁宇文泰為帥至577年周武帝滅齊統一北方,爭斗了四十多年;其間的北齊高歡父子(子高澄、高洋)、斛律光等,皆非等閑之輩,而且占“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所謂“天時”,但終究被非正統的邊帥宇文泰勢力打敗。究其原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東不敵西的地緣政治法則使然也。
581年,楊堅廢周靜帝代周稱帝,改元開皇,國號隋,是為隋文帝。589年,隋滅南朝陳,統一中國,國都為新建的大興城(舊長安城附近)。604年,隋文帝去世,煬帝繼位。文帝葬禮才完畢,煬帝就想遷都,根據是術士章仇太翼給他算了命:“陛下木命,雍州為破木之沖,不可久居。又讖云:‘修治洛陽還晉家’。”他深以為然,于是取法兇多吉少、命相不好的晉,要東不要西了。605年,煬帝詔將作大臣宇文愷極盡奢華,營造新都洛陽城;八月,煬帝下江都。606年初,洛陽城建成;四月,煬帝自江都回新東都洛陽。這以后,就以東都洛陽為首都,除祭祖外,從未光顧過西都大興城(當然,煬帝之所以棄西走東,根本原因又是“雍州為破木之沖”,即全新世以來的干旱趨勢,使得陜西以西以植被為標志的生態環境,退化嚴重。至于唐王朝后來的以長安為根基的輝煌,又得益于煬帝時期所修的大運河。)
但洛陽也只是煬帝四處周游的落腳處之一,事實上,他是長年在外的,或四處游玩,或親征高麗,弄得民不聊生,農民起義烽火連天。大業十二年(616年)四月,“丁巳,大業殿西院火,帝以為盜起,驚走,入西苑,匿草間,火定乃還。帝自八年以后,每夜眠恒驚悸,云有賊,令數婦人搖撫,乃得眠?!敝链?,洛陽也不能在了:七月,煬帝以“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詩與宮人留別,南下江都,從此一去不返,在江都死于非命,隋朝迅速滅亡。
隋煬帝的快速亡國,原因很多,但任何一種原因,細理的話,都與地緣政治中的輕西重東、輕長安重洛陽傾向有關,后來的棄北南下,更把這種傾向發展到了極端?!逄浦H,一如既往,西部地位之重要,甚至不僅決定了煬帝的命運,而且決定了隋末“各方好漢”的命運:
大業九年(613年),在民怨鼎沸、農民起義大風暴正在來臨之際起兵的大貴族楊玄感,不聽好友李密“關中四塞,天府之國……今帥眾鼓行而西,經城勿攻,直取長安,收其豪杰,撫其士民,據險而守之。天子雖遠,失其根本,可徐圖也”之勸,貪圖洛陽富貴,戀戰于洛陽城外,兵敗身死。
玄感死后,亡命瓦崗軍最終攫取瓦崗軍實權的李密,雖知關中地位重要,但由于自己乃一亡命徒,無法在瓦崗軍中獲得必要的道德威信;而此時的瓦崗軍,這些剛起義不久的山東農民們,尚未鍛煉成長為職業軍人,他們的起義,首先為吃飽肚子,要讓這些尚未超越吃飯問題的山東農民們明白取關中與取天下之間的必然聯系,是對牛彈琴。這樣,李密就不得不遷就瓦崗軍的“低級需求”:打到洛陽吃白米。后來,雖然洛陽外圍兩大糧倉也果然被他們打下,大米多得吃不完,踐踏狼藉,但為糧所累的瓦崗軍及統帥李密,亦因此徹底失敗。
戰勝李密及瓦崗軍的王世充,本為隋東都洛陽最高行政長官,大本營就在洛陽城。李密被其打敗后,又得知煬帝在江都被弒,于是自立一國,國號鄭,河南乃其勢力范圍。但這個根基淺薄、先天虛弱的鄭國,很快就陷入太原起兵、入主長安的李淵建立的唐國大軍的包圍圈: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秦王李世民奉詔擊王世充,兵臨洛陽;世充引兵出城,兩軍布陣,“世充隔水謂世民曰:‘隋室傾覆,唐帝關中,鄭帝河南,世充未嘗西侵,王忽舉兵東來,何也?’世民使宇文士及應之曰:‘四海皆仰皇風,唯公獨阻聲教,為此而來!’世充曰:‘相與息兵講好,不亦善乎!’又應之曰:‘奉詔取東都,不令講好也?!聊?,各引軍還?!?BR> 為了專對王世充,李淵遣使與李密敗后三大勢力之一、此時亦自立為夏國的河北竇建德連合。一如困獸的王世充,更有求于與自己結怨很深的竇建德。建德面臨唐鄭兩國究竟與誰聯合的選擇。建德中書侍郎劉彬認為:“天下大亂,唐得關中,鄭得河南,夏得河北,共成鼎立之勢。今唐舉兵臨鄭,自秋涉冬,唐兵日增,鄭地日蹙,唐強鄭弱,勢必不支,鄭亡,則夏不能獨立矣。不如解仇除忿,發兵救之,夏擊其外,鄭攻其內,破唐必矣。唐師既退,徐觀其變,若鄭可取則取之,并二國之兵,乘唐師之老,天下可取也!”建德從之。
然而,建德親自率領的夏國援鄭大軍,卻被唐軍阻于武牢,累月不得前進,又數戰不利,士氣大挫。祭酒凌敬勸建德渡黃河,“逾太行,入上黨,徇汾晉,趣蒲津,如此有三利:一則蹈無人之境,取勝可以萬全;二則據地收眾,形勢益強;三則關中震駭,鄭圍自解?!贝私ㄗh的確再好不過:可使建德軍居于兩千多年前黃帝族之于炎帝族和東夷族樣的有利位置上。建德打算接受。但王世充的告急書摧命鬼似地接連不斷,諸將又得世充賄賂,稱“凌敬書生,安知戰事,其言豈可用也!”建德受惑,以為“眾心甚銳,天贊我也,因之決戰,必將大捷,”決心一戰。建德妻曹氏說建德:“祭酒之言不可違,今大王自滏口乘唐國之虛,連營漸進,以取山北,又因突厥西抄關中,唐必還師自救,鄭圍何不解。”建德不聽。
建德大軍布陣挑戰,唐軍不理,自晨至午,士卒饑乏,陣勢漸亂。唐軍乘機出擊,建德軍大潰。唐軍追奔三十里,建德受傷墜馬,唐車騎將軍白士讓舉槍欲刺,建德曰:“勿殺我,我夏王也,能富貴汝?!笔孔屒芙ǖ乱娛烂?。世民責建德曰:“我自討王世充,何預汝事,而來越境,犯我兵鋒!”建德曰:“今不自來,恐煩遠取?!?BR> 建德兵敗被擒,世充絕望,素服出城投降。二人帶回長安,建德被斬,世充流放四川,途中處死。——附帶說說:建德其人,德行可嘉,如此對待,不夠意思。由此看來,中唐以后,河北諸鎮給李家那么多磨折,能說不是報應嗎?
唐、鄭、夏,頗似魏、蜀、吳三國故事重演,但這一次,因關中天然為唐所有,用不著為爭這一“力量的自然位置”而進行數十年的拉鋸戰了;不過三年,這次的三國故事就結束了。而以長安為國都的唐王朝,其國運,亦遠比結束了魏蜀吳三國故事而以洛陽為國都的晉王朝昌盛不知多少。
西晉時期,西部地緣政治力量經過長期恢復積累,元氣復盛,終滅西晉:公元304年,漢化匈奴左賢王劉淵在左國城打出復漢反晉旗幟,自稱漢王。308年,劉淵稱帝,國號漢。310年,劉淵病死,子劉聰繼位。311年,劉淵族子劉曜攻破西晉首都洛陽,俘晉懷帝司馬熾。同年,長安亦破。312年,晉安定太守賈疋奪回長安,迎秦王司馬業入長安為太子。313年,漢殺晉懷帝,消息傳來,司馬業在長安即皇帝位。316年9月,久被圍困的長安終于不支,晉愍帝司馬業“乘羊車,肉袒、銜壁,輿櫬出東門,”【《資治通鑒》八十九卷,本小節后面引文,皆出自《資治通鑒》】降于劉曜,西晉滅亡。317年3月,西晉瑯琊王司馬睿于建康稱帝,建江南東晉王朝。
此時北方冒出的地緣政治力量,不止劉淵一股。經過長期“五胡亂華”混戰,從大同遷都洛陽漸漸漢化的鮮卑政權北魏終于統一了中國北方。但不久,北魏又分裂為東西兩股力量:東部為高歡開創的東魏,西部為宇文泰開創的西魏。接著,東魏改國號為齊,西魏改國號為周,北魏滅亡。齊定都洛陽,后為避周兵鋒,東遷至鄴;周定都咸陽。宇文泰和高歡,都是西晉末年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后裔。這兩股力量,自534年關中軍人擁宇文泰為帥至577年周武帝滅齊統一北方,爭斗了四十多年;其間的北齊高歡父子(子高澄、高洋)、斛律光等,皆非等閑之輩,而且占“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所謂“天時”,但終究被非正統的邊帥宇文泰勢力打敗。究其原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東不敵西的地緣政治法則使然也。
581年,楊堅廢周靜帝代周稱帝,改元開皇,國號隋,是為隋文帝。589年,隋滅南朝陳,統一中國,國都為新建的大興城(舊長安城附近)。604年,隋文帝去世,煬帝繼位。文帝葬禮才完畢,煬帝就想遷都,根據是術士章仇太翼給他算了命:“陛下木命,雍州為破木之沖,不可久居。又讖云:‘修治洛陽還晉家’。”他深以為然,于是取法兇多吉少、命相不好的晉,要東不要西了。605年,煬帝詔將作大臣宇文愷極盡奢華,營造新都洛陽城;八月,煬帝下江都。606年初,洛陽城建成;四月,煬帝自江都回新東都洛陽。這以后,就以東都洛陽為首都,除祭祖外,從未光顧過西都大興城(當然,煬帝之所以棄西走東,根本原因又是“雍州為破木之沖”,即全新世以來的干旱趨勢,使得陜西以西以植被為標志的生態環境,退化嚴重。至于唐王朝后來的以長安為根基的輝煌,又得益于煬帝時期所修的大運河。)
但洛陽也只是煬帝四處周游的落腳處之一,事實上,他是長年在外的,或四處游玩,或親征高麗,弄得民不聊生,農民起義烽火連天。大業十二年(616年)四月,“丁巳,大業殿西院火,帝以為盜起,驚走,入西苑,匿草間,火定乃還。帝自八年以后,每夜眠恒驚悸,云有賊,令數婦人搖撫,乃得眠?!敝链?,洛陽也不能在了:七月,煬帝以“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詩與宮人留別,南下江都,從此一去不返,在江都死于非命,隋朝迅速滅亡。
隋煬帝的快速亡國,原因很多,但任何一種原因,細理的話,都與地緣政治中的輕西重東、輕長安重洛陽傾向有關,后來的棄北南下,更把這種傾向發展到了極端?!逄浦H,一如既往,西部地位之重要,甚至不僅決定了煬帝的命運,而且決定了隋末“各方好漢”的命運:
大業九年(613年),在民怨鼎沸、農民起義大風暴正在來臨之際起兵的大貴族楊玄感,不聽好友李密“關中四塞,天府之國……今帥眾鼓行而西,經城勿攻,直取長安,收其豪杰,撫其士民,據險而守之。天子雖遠,失其根本,可徐圖也”之勸,貪圖洛陽富貴,戀戰于洛陽城外,兵敗身死。
玄感死后,亡命瓦崗軍最終攫取瓦崗軍實權的李密,雖知關中地位重要,但由于自己乃一亡命徒,無法在瓦崗軍中獲得必要的道德威信;而此時的瓦崗軍,這些剛起義不久的山東農民們,尚未鍛煉成長為職業軍人,他們的起義,首先為吃飽肚子,要讓這些尚未超越吃飯問題的山東農民們明白取關中與取天下之間的必然聯系,是對牛彈琴。這樣,李密就不得不遷就瓦崗軍的“低級需求”:打到洛陽吃白米。后來,雖然洛陽外圍兩大糧倉也果然被他們打下,大米多得吃不完,踐踏狼藉,但為糧所累的瓦崗軍及統帥李密,亦因此徹底失敗。
戰勝李密及瓦崗軍的王世充,本為隋東都洛陽最高行政長官,大本營就在洛陽城。李密被其打敗后,又得知煬帝在江都被弒,于是自立一國,國號鄭,河南乃其勢力范圍。但這個根基淺薄、先天虛弱的鄭國,很快就陷入太原起兵、入主長安的李淵建立的唐國大軍的包圍圈: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秦王李世民奉詔擊王世充,兵臨洛陽;世充引兵出城,兩軍布陣,“世充隔水謂世民曰:‘隋室傾覆,唐帝關中,鄭帝河南,世充未嘗西侵,王忽舉兵東來,何也?’世民使宇文士及應之曰:‘四海皆仰皇風,唯公獨阻聲教,為此而來!’世充曰:‘相與息兵講好,不亦善乎!’又應之曰:‘奉詔取東都,不令講好也?!聊?,各引軍還?!?BR> 為了專對王世充,李淵遣使與李密敗后三大勢力之一、此時亦自立為夏國的河北竇建德連合。一如困獸的王世充,更有求于與自己結怨很深的竇建德。建德面臨唐鄭兩國究竟與誰聯合的選擇。建德中書侍郎劉彬認為:“天下大亂,唐得關中,鄭得河南,夏得河北,共成鼎立之勢。今唐舉兵臨鄭,自秋涉冬,唐兵日增,鄭地日蹙,唐強鄭弱,勢必不支,鄭亡,則夏不能獨立矣。不如解仇除忿,發兵救之,夏擊其外,鄭攻其內,破唐必矣。唐師既退,徐觀其變,若鄭可取則取之,并二國之兵,乘唐師之老,天下可取也!”建德從之。
然而,建德親自率領的夏國援鄭大軍,卻被唐軍阻于武牢,累月不得前進,又數戰不利,士氣大挫。祭酒凌敬勸建德渡黃河,“逾太行,入上黨,徇汾晉,趣蒲津,如此有三利:一則蹈無人之境,取勝可以萬全;二則據地收眾,形勢益強;三則關中震駭,鄭圍自解?!贝私ㄗh的確再好不過:可使建德軍居于兩千多年前黃帝族之于炎帝族和東夷族樣的有利位置上。建德打算接受。但王世充的告急書摧命鬼似地接連不斷,諸將又得世充賄賂,稱“凌敬書生,安知戰事,其言豈可用也!”建德受惑,以為“眾心甚銳,天贊我也,因之決戰,必將大捷,”決心一戰。建德妻曹氏說建德:“祭酒之言不可違,今大王自滏口乘唐國之虛,連營漸進,以取山北,又因突厥西抄關中,唐必還師自救,鄭圍何不解。”建德不聽。
建德大軍布陣挑戰,唐軍不理,自晨至午,士卒饑乏,陣勢漸亂。唐軍乘機出擊,建德軍大潰。唐軍追奔三十里,建德受傷墜馬,唐車騎將軍白士讓舉槍欲刺,建德曰:“勿殺我,我夏王也,能富貴汝?!笔孔屒芙ǖ乱娛烂?。世民責建德曰:“我自討王世充,何預汝事,而來越境,犯我兵鋒!”建德曰:“今不自來,恐煩遠取?!?BR> 建德兵敗被擒,世充絕望,素服出城投降。二人帶回長安,建德被斬,世充流放四川,途中處死。——附帶說說:建德其人,德行可嘉,如此對待,不夠意思。由此看來,中唐以后,河北諸鎮給李家那么多磨折,能說不是報應嗎?
唐、鄭、夏,頗似魏、蜀、吳三國故事重演,但這一次,因關中天然為唐所有,用不著為爭這一“力量的自然位置”而進行數十年的拉鋸戰了;不過三年,這次的三國故事就結束了。而以長安為國都的唐王朝,其國運,亦遠比結束了魏蜀吳三國故事而以洛陽為國都的晉王朝昌盛不知多少。
3、安史之亂——東西關系到南北關系的界碑
中亞外出尋找好風水的地緣政治力量,于前述“騰格里大湖”最終干涸時期即隋唐時期大體釋放完畢。此時的中華民族,數千年面臨的持續不斷的自西而來的地緣政治壓力得以最終解除。這樣,在抗擊西部入侵者的軍事斗爭中形成、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政治和文化中心的長安,其由東西地緣政治大格局決定的首都使命也就結束了。在南北關系取代東西關系的新時代,中華民族需要尋找一處能與長安媲美的風水寶地作首都。然而,正像南北關系不是一下就取代了東西關系一樣,這塊風水寶地,也不是一下就找到的,其間經歷了一個從安史之亂到元朝定都北京的過渡時期。
的確,中國歷史上,安史之亂是一個意義深遠的事件。以階級分析法研究歷史的歷史學家們,說它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由上升時期步入下降時期。但在這里,我們根據地緣分析法則作如是說:安史之亂,乃東西關系到南北關系的界碑。
縱觀中國歷史,在解除西部壓力的“反侵略斗爭”中,沒有一位君主取得過唐玄宗那樣的成就: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只是暫時緩解了這種壓力;才略不如漢武帝的唐玄宗,倒把此壓力完全解除了,——玄宗之后,中國再無挾西部力量建全國性政權現象出現。這不是因為唐玄宗比漢武帝更有能耐,而是因為玄宗時,西域地緣政治力量已大體釋放完畢,他只需稍用武力,就可使氣數將盡的西域地緣政治力量作鳥獸散。也正因為如此,玄宗的西域用兵,比起武帝,道義上就有虧損。
武帝時,以西域為資源的匈奴,強逼漢朝;武帝用兵,哀而動人,因此能把衛青、霍去病、蘇武、張騫等一流人物積極性調動起來,即使后期用兵過度,亦能得到國人諒解。玄宗時,西域氣數將盡,玄宗用兵,不具哀而動人優勢,因此不能把華夏一流人物積極性調動起來;不僅如此,還受到這些人物的廣泛批評:李白《戰城南》詩“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句,《答王十二夜獨酌有懷》詩“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句;杜甫《兵車行》詩“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等句,就是這些一流人物對玄宗的批評。
玄宗時,西域各民族,因所在地大部沙漠化,生活之艱難可想而知。在此情況下,假如真有圣人慈悲心腸,應對西域人民深表同情,而不會一再加之以武力。因此,玄宗西域用兵,是以強凌弱,表面武功的背后,隱藏著一種“打死老虎,裝怯作勇”心理弱點。此弱點,早為安祿山窺破?!柏撈涑耍驴苤痢?,祿山于是舉兵毫不客氣地向自己的“干爹”殺來。試想,碰到正氣堂堂的漢武帝,居心叵測的安祿山之流,會有機可乘嗎?此流人物,敢在武帝這流人物身邊長期搗鬼嗎?——安祿山之所以敢在唐玄宗身邊長期搗鬼,是因為玄宗本人身上就有鬼!
然而,唐玄宗、安祿山的故事,深刻之處在其地緣政治意義。當時,西域民族中具有東進意向性的那部分地緣政治力量,在唐王朝的強力阻擋下,像黃河流水碰到砥柱石樣地向南北兩邊分流開去,一部向南分為吐蕃勢力,一部向北分為玄宗時期安西都護府和范陽都護府轄區內的漠北勢力,二者都對玄宗之后的唐王朝構成威脅。而在兩股勢力中,又以向北分流的那股勢力為大。這股勢力的最初代表人物,正是安祿山和史思明。
從地緣分析眼光看,安祿山、史思明這些“壞人”,有其存在必然性。因為這些壞人,如果只是些憑個人狡詐兇悍手段而掀起滔天惡浪的沒有地緣根基的“個人野心家”的話,那么安史之亂過后,唐王朝就應該恢復正常。但事實是:去了安祿山、史思明,唐王朝的日子并不因此而好過;安史的老家河北地區,安史之亂始,漸漸成為一股取關中勢力而代之、在未來中國的地緣政治格局中將發揮主導作用、因而是具有遠大生命力的新生的中國北方地緣政治力量。這一點,晚唐詩人和政論家杜牧,已有預感,在《罪言》一文中,他說:“國家自天寶起,河北百余城不得尺寸,人望之若回鶻、吐蕃,無敢窺者。齊、梁、蔡被其風流,因亦為寇?!倍凇稇鹫摗芬晃闹校拍劣诌M一步指出:
河北視天下,猶珠璣也;天下視河北,猶四支也。河北氣俗渾厚,果于戰耕,加以土息健馬,便于馳敵,是以出則勝,處則饒,不窺天下之產,自可封殖;亦猶大農之家,不待珠璣然后以為富也。國家無河北,則精甲、銳卒、良弓、健馬無有也,是一支,兵去矣。河東、盟津、滑臺、大梁、彭城、東平,盡宿厚兵以塞虜沖,不可他使,是二支,兵去矣。六鎮之師,厥數三億,低首仰給,橫拱不為,則沿淮已北,循河之南,東盡海,西叩洛,赤地盡取,才能應費,是三支,財去矣。咸陽以北,戎夷大屯,盡鏟吳、越、荊、楚之饒以啖兵戍,是四支,財去矣。天下四支盡解,頭腹兀然,其能以是久為安乎!
著名的《阿房宮賦》“各抱地勢,勾心斗角……高低冥迷,不知東西……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等句,就是杜牧對中國當時錯綜復雜、頭緒不清、不知東西南北何為主從的地緣政治關系的形象寫照。杜牧預感到:華夏地緣政治重心正由關中向河北作轉移,只有“珠璣”而無“四支”的長安王氣已盡(《阿房宮賦》正是一篇為王氣臨終的長安所作的挽歌),河北漸起王氣;河北一日不得勢,中國一日不得安寧
中亞外出尋找好風水的地緣政治力量,于前述“騰格里大湖”最終干涸時期即隋唐時期大體釋放完畢。此時的中華民族,數千年面臨的持續不斷的自西而來的地緣政治壓力得以最終解除。這樣,在抗擊西部入侵者的軍事斗爭中形成、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政治和文化中心的長安,其由東西地緣政治大格局決定的首都使命也就結束了。在南北關系取代東西關系的新時代,中華民族需要尋找一處能與長安媲美的風水寶地作首都。然而,正像南北關系不是一下就取代了東西關系一樣,這塊風水寶地,也不是一下就找到的,其間經歷了一個從安史之亂到元朝定都北京的過渡時期。
的確,中國歷史上,安史之亂是一個意義深遠的事件。以階級分析法研究歷史的歷史學家們,說它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由上升時期步入下降時期。但在這里,我們根據地緣分析法則作如是說:安史之亂,乃東西關系到南北關系的界碑。
縱觀中國歷史,在解除西部壓力的“反侵略斗爭”中,沒有一位君主取得過唐玄宗那樣的成就: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只是暫時緩解了這種壓力;才略不如漢武帝的唐玄宗,倒把此壓力完全解除了,——玄宗之后,中國再無挾西部力量建全國性政權現象出現。這不是因為唐玄宗比漢武帝更有能耐,而是因為玄宗時,西域地緣政治力量已大體釋放完畢,他只需稍用武力,就可使氣數將盡的西域地緣政治力量作鳥獸散。也正因為如此,玄宗的西域用兵,比起武帝,道義上就有虧損。
武帝時,以西域為資源的匈奴,強逼漢朝;武帝用兵,哀而動人,因此能把衛青、霍去病、蘇武、張騫等一流人物積極性調動起來,即使后期用兵過度,亦能得到國人諒解。玄宗時,西域氣數將盡,玄宗用兵,不具哀而動人優勢,因此不能把華夏一流人物積極性調動起來;不僅如此,還受到這些人物的廣泛批評:李白《戰城南》詩“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句,《答王十二夜獨酌有懷》詩“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句;杜甫《兵車行》詩“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等句,就是這些一流人物對玄宗的批評。
玄宗時,西域各民族,因所在地大部沙漠化,生活之艱難可想而知。在此情況下,假如真有圣人慈悲心腸,應對西域人民深表同情,而不會一再加之以武力。因此,玄宗西域用兵,是以強凌弱,表面武功的背后,隱藏著一種“打死老虎,裝怯作勇”心理弱點。此弱點,早為安祿山窺破?!柏撈涑耍驴苤痢?,祿山于是舉兵毫不客氣地向自己的“干爹”殺來。試想,碰到正氣堂堂的漢武帝,居心叵測的安祿山之流,會有機可乘嗎?此流人物,敢在武帝這流人物身邊長期搗鬼嗎?——安祿山之所以敢在唐玄宗身邊長期搗鬼,是因為玄宗本人身上就有鬼!
然而,唐玄宗、安祿山的故事,深刻之處在其地緣政治意義。當時,西域民族中具有東進意向性的那部分地緣政治力量,在唐王朝的強力阻擋下,像黃河流水碰到砥柱石樣地向南北兩邊分流開去,一部向南分為吐蕃勢力,一部向北分為玄宗時期安西都護府和范陽都護府轄區內的漠北勢力,二者都對玄宗之后的唐王朝構成威脅。而在兩股勢力中,又以向北分流的那股勢力為大。這股勢力的最初代表人物,正是安祿山和史思明。
從地緣分析眼光看,安祿山、史思明這些“壞人”,有其存在必然性。因為這些壞人,如果只是些憑個人狡詐兇悍手段而掀起滔天惡浪的沒有地緣根基的“個人野心家”的話,那么安史之亂過后,唐王朝就應該恢復正常。但事實是:去了安祿山、史思明,唐王朝的日子并不因此而好過;安史的老家河北地區,安史之亂始,漸漸成為一股取關中勢力而代之、在未來中國的地緣政治格局中將發揮主導作用、因而是具有遠大生命力的新生的中國北方地緣政治力量。這一點,晚唐詩人和政論家杜牧,已有預感,在《罪言》一文中,他說:“國家自天寶起,河北百余城不得尺寸,人望之若回鶻、吐蕃,無敢窺者。齊、梁、蔡被其風流,因亦為寇?!倍凇稇鹫摗芬晃闹校拍劣诌M一步指出:
河北視天下,猶珠璣也;天下視河北,猶四支也。河北氣俗渾厚,果于戰耕,加以土息健馬,便于馳敵,是以出則勝,處則饒,不窺天下之產,自可封殖;亦猶大農之家,不待珠璣然后以為富也。國家無河北,則精甲、銳卒、良弓、健馬無有也,是一支,兵去矣。河東、盟津、滑臺、大梁、彭城、東平,盡宿厚兵以塞虜沖,不可他使,是二支,兵去矣。六鎮之師,厥數三億,低首仰給,橫拱不為,則沿淮已北,循河之南,東盡海,西叩洛,赤地盡取,才能應費,是三支,財去矣。咸陽以北,戎夷大屯,盡鏟吳、越、荊、楚之饒以啖兵戍,是四支,財去矣。天下四支盡解,頭腹兀然,其能以是久為安乎!
著名的《阿房宮賦》“各抱地勢,勾心斗角……高低冥迷,不知東西……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等句,就是杜牧對中國當時錯綜復雜、頭緒不清、不知東西南北何為主從的地緣政治關系的形象寫照。杜牧預感到:華夏地緣政治重心正由關中向河北作轉移,只有“珠璣”而無“四支”的長安王氣已盡(《阿房宮賦》正是一篇為王氣臨終的長安所作的挽歌),河北漸起王氣;河北一日不得勢,中國一日不得安寧
廣義地緣政治學第七章第三、四、五節
三、南北關系——宋朝
1、開封——東西關系到南北關系的中轉站
公元880年,王氣已盡的長安,被黃巢農民軍攻破。
長安的此次被攻破,標志著來自西域的地緣政治壓力的劃時代結束,同時也使中華民族感到無所適從。國家像一個人一樣,有心臟大腦。心臟不定,國家難定,民族心理就會處于深層分裂狀態。心臟是人體最有力的部位,國家心臟必須像人體心臟一樣,定在最有力的部位上,在大挑戰面前迎接大挑戰;如此,方為眾望所歸、眾心所仰。以往,中華民族的大挑戰來自西域,長安因此成為中國心臟;現在,這個壓力消失了,此心臟因此就不再是心臟。新的國家心臟應在何處,這取決于中華民族對自己面臨的新挑戰究竟來自何方作何認識。然而,長安破后,情況并不明朗,人們清楚的只有一點:關中已無大事,長安已被歷史遺棄(“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因此,此時的民族魂,必須離開關中,尋找新地基作寓所。
五代以前,長安也曾多次殘破過,民族魂也曾多次從關中游離出來。但因為西域壓力仍在,所以游離出來的民族魂就不能走遠;在民族魂即民族集體無意識中,堅信自己還會返回關中去,所以它就毫不猶豫地在關中入口處的洛陽停下來。——在中國地緣政治格局中,洛陽的價值是由長安的價值派生的,在長安因殘破而暫時休眠的時候,其價值尤其突出;此時,它就充當了長安的“守夜人”,發揮了長安的“看守政府”作用。因此,一旦長安王氣盡,洛陽的“守夜人”和“看守政府”作用,就終止了;其王氣,亦像長安一樣盡了:長安是本,洛陽是末;作為根本的長安王氣一盡,作為枝末的洛陽,其王氣就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末,枯竭了
五代時期,走出關中的民族魂,無理由再在洛陽這枝枯樹上停留?!白允侨松L恨水長東”:像《圣經》中失樂園的亞當夏娃一樣,此時的民族魂,從關中走出后,一路哀哀慟哭,任憑“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自然慣性,順著黃河流水往下走;走啊走,走到大梁(開封),大悲慟過去了,于是隨其自然,在此坐下,嚶嚶啜泣著;慢慢地,心情略有平靜,舉目四望,覺得此處正處華夏中東部地區的十字路口,于是覺得:既然不知何去何從,何不在此停下,一面休息,一面繼續觀望。再說,作為十字路口的開封,像一切十字路口一樣,本身就是一切迷途者的天然暫住地。這樣,開封就成了中國地緣政治關系由東西關系為主轉移為南北關系為主、中華民族的國家心臟由長安轉移到北京的中轉站。不用說,在此停留時期最長、給它帶來最大榮譽的,乃北宋(在河南人的歷史意識中,北宋是他們的“軸心時代”;尤其神宗變法期間,河南人那番政治熱情,可與九百年后的人民公社時期一比。)
公元880年,王氣已盡的長安,被黃巢農民軍攻破。
長安的此次被攻破,標志著來自西域的地緣政治壓力的劃時代結束,同時也使中華民族感到無所適從。國家像一個人一樣,有心臟大腦。心臟不定,國家難定,民族心理就會處于深層分裂狀態。心臟是人體最有力的部位,國家心臟必須像人體心臟一樣,定在最有力的部位上,在大挑戰面前迎接大挑戰;如此,方為眾望所歸、眾心所仰。以往,中華民族的大挑戰來自西域,長安因此成為中國心臟;現在,這個壓力消失了,此心臟因此就不再是心臟。新的國家心臟應在何處,這取決于中華民族對自己面臨的新挑戰究竟來自何方作何認識。然而,長安破后,情況并不明朗,人們清楚的只有一點:關中已無大事,長安已被歷史遺棄(“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因此,此時的民族魂,必須離開關中,尋找新地基作寓所。
五代以前,長安也曾多次殘破過,民族魂也曾多次從關中游離出來。但因為西域壓力仍在,所以游離出來的民族魂就不能走遠;在民族魂即民族集體無意識中,堅信自己還會返回關中去,所以它就毫不猶豫地在關中入口處的洛陽停下來。——在中國地緣政治格局中,洛陽的價值是由長安的價值派生的,在長安因殘破而暫時休眠的時候,其價值尤其突出;此時,它就充當了長安的“守夜人”,發揮了長安的“看守政府”作用。因此,一旦長安王氣盡,洛陽的“守夜人”和“看守政府”作用,就終止了;其王氣,亦像長安一樣盡了:長安是本,洛陽是末;作為根本的長安王氣一盡,作為枝末的洛陽,其王氣就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末,枯竭了
五代時期,走出關中的民族魂,無理由再在洛陽這枝枯樹上停留?!白允侨松L恨水長東”:像《圣經》中失樂園的亞當夏娃一樣,此時的民族魂,從關中走出后,一路哀哀慟哭,任憑“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自然慣性,順著黃河流水往下走;走啊走,走到大梁(開封),大悲慟過去了,于是隨其自然,在此坐下,嚶嚶啜泣著;慢慢地,心情略有平靜,舉目四望,覺得此處正處華夏中東部地區的十字路口,于是覺得:既然不知何去何從,何不在此停下,一面休息,一面繼續觀望。再說,作為十字路口的開封,像一切十字路口一樣,本身就是一切迷途者的天然暫住地。這樣,開封就成了中國地緣政治關系由東西關系為主轉移為南北關系為主、中華民族的國家心臟由長安轉移到北京的中轉站。不用說,在此停留時期最長、給它帶來最大榮譽的,乃北宋(在河南人的歷史意識中,北宋是他們的“軸心時代”;尤其神宗變法期間,河南人那番政治熱情,可與九百年后的人民公社時期一比。)
2、宋太祖的無奈
梁唐晉漢周五代,屬亂世朝庭。身處亂世的這些朝代,別說朝代的長祚,就是每一朝代中的每一位皇帝自己,能在殘酷的外部軍事斗爭和內部宮廷陰謀中活命全身終天年就不錯了,他們因此無暇顧及國都定位問題。宋朝不同,它開國承運于分久必合亂極思治時機。要合、要治,就得認真思考國家政治問題。而任何人,一旦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層層深入,勢必觸及“力量的自然位置”即國都的定位問題。宋太祖亦如此:這位被當時道行高超的華山道士陳摶老祖目之為“天下從此定矣”的“真命天子”,開國登基之時,思考的政治問題,不能不更多、更深刻:
一般地說,中國古代士大夫乃至檔次又低的“鄉原”們,讀了些圣賢書后,說起國家政治問題,都能像宋太祖、太宗時的張賢齊那樣,發表一通“圣人先本后末,安內以養外。人民,本也;疆土,末也。五帝三王,未有不先根本者也。堯舜之道無他,在乎安民而利之耳。民既安利,則遠人斂衽而至矣”【《宋史?卷二百六十五》】 議論。但太祖不能停留在這個層次上,因為這些道理,他比任何儒生都懂而且做得多,但“質任自然”的天性和歷史與現實的經驗告訴他:人民背后,還有某種更強有力的東西,這東西保不住,人民利益就難保。經驗表明:“民既安利”后,“遠人”并非“斂衽而至”,而是“胡馬骎骎入中原”。要擋住胡馬,國家政治中心就得有險可憑。
深知此理的太祖,反觀從五代繼承下來無險可憑的京城開封,對它就很不滿意了。他于是想遷都長安,作為第一步,是先到洛陽看看。去世前半年(976年3月),太祖到洛陽,愛其形勢得天下中正,有留都之意。但他的文臣武將們,包括皇太弟趙光義,誰也不同意。光義甚至跪下求他:“陛下,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要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又是孟子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話,太祖總覺得有點不大對頭,但在文理上,他就是腦子倒空、傾其平生所學,也想不出古圣賢們所能提供的對自己有利的理論依據來反駁光義的觀點。他說不出一句話來。光義退后,他發出一聲長嘆:“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半年之后,太祖去世,遷都洛陽長安的想法也隨他而去。
當然,在太祖和太宗關于國都定位問題的不同觀點中,雖然后來的“靖康恥”表明太祖對開封的擔憂是正確的,而太宗的“在德不在險”觀點是多么地軟弱,但太祖遷都洛陽長安的想法,也不對。因為此時的中國,南北關系正在取代東西關系,在此新的地緣政治格局中,長安已遠離中國地緣政治主戰場,遷都那里的話,宋王朝就會邊緣化,其民族靠山角色,就要被其它力量取代。亦當然,這種可能的結果,太祖也是有所感知的,他因此才對遷都長安洛陽不作毫不動搖的堅持。但國都就在開封,危險又明擺著。這真是左右為難?。∮谑牵辛颂婺锹暋安怀霭倌辏煜旅窳椧印钡拈L嘆。
或曰:為何太祖不奪取華北幽燕一帶,把國都遷到那里呢?
此時北方幽燕一帶,氣數正旺。這地方的地緣政治力量,其爭霸華夏、通吃中國的政治準備,不會比南邊大梁一帶的地緣政治力量弱。在雙方看準一個目標互相爭奪的情形下,結局當然對位勢居南的太祖一方不利。太祖北征面臨的,是比三國時候諸葛亮六出祁山還要兇險的敗勢:
開寶二年(969年)三月,太祖征北漢,圍北漢都城太原;筑長堤,引汾河,水灌太原城;費時兩個多月,仍未攻破,只得收兵南撤。十年后的太平興國四年一月,太宗又率軍北征,一路攻城略地。四月,又兵臨太原城下。這一次,總算攻下太原、滅了北漢。但北漢只是幽燕一帶依附契丹的一個傀儡政權,強敵還在后面呢:同年六月,太宗帥破太原、滅北漢之師,從太原出發伐契丹;行前覺得力量還不夠,又從后方增調兵馬糧草。開始還順利,很快兵臨遼幽州(今北京)城下。七月,與契丹大戰幽州城外高梁河,結果宋軍大敗。
太宗高梁河之敗以及七年后宋軍北伐主帥曹彬、潘美的岐溝關、雁門關之敗,試出了北方地緣政治力量的深淺,這當然造成有宋一代畏懼北方的軍事失敗主義心理。對此,后之論者,總有意無意作如是觀:宋之太祖與太宗,與戰無不勝的唐太宗相比,軍事天才畢竟不如。在他們看來,宋初,要是出個唐太宗式的人物,中國歷史就會改寫。應該說,此看法的水平,只在馬超戰許褚式的兒童連環畫檔次上。因為李世民那些對手,都是地緣根底不深、一時而興的亂世英雄,碰到地緣根底極深、后來甚至還要征服全中國乃至大半個歐亞大陸的幽燕漠北一帶地緣政治力量,李世民那點三征高麗都失敗的能耐,又算什么?——契丹背后還有金,金后面還有元,它們不僅是歷時性的社會歷史力量,而且是地氣正旺的同一地區一股作氣冒出來的共時性的地緣政治力量。這樣的力量,其力源背景,深不可測!
梁唐晉漢周五代,屬亂世朝庭。身處亂世的這些朝代,別說朝代的長祚,就是每一朝代中的每一位皇帝自己,能在殘酷的外部軍事斗爭和內部宮廷陰謀中活命全身終天年就不錯了,他們因此無暇顧及國都定位問題。宋朝不同,它開國承運于分久必合亂極思治時機。要合、要治,就得認真思考國家政治問題。而任何人,一旦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層層深入,勢必觸及“力量的自然位置”即國都的定位問題。宋太祖亦如此:這位被當時道行高超的華山道士陳摶老祖目之為“天下從此定矣”的“真命天子”,開國登基之時,思考的政治問題,不能不更多、更深刻:
一般地說,中國古代士大夫乃至檔次又低的“鄉原”們,讀了些圣賢書后,說起國家政治問題,都能像宋太祖、太宗時的張賢齊那樣,發表一通“圣人先本后末,安內以養外。人民,本也;疆土,末也。五帝三王,未有不先根本者也。堯舜之道無他,在乎安民而利之耳。民既安利,則遠人斂衽而至矣”【《宋史?卷二百六十五》】 議論。但太祖不能停留在這個層次上,因為這些道理,他比任何儒生都懂而且做得多,但“質任自然”的天性和歷史與現實的經驗告訴他:人民背后,還有某種更強有力的東西,這東西保不住,人民利益就難保。經驗表明:“民既安利”后,“遠人”并非“斂衽而至”,而是“胡馬骎骎入中原”。要擋住胡馬,國家政治中心就得有險可憑。
深知此理的太祖,反觀從五代繼承下來無險可憑的京城開封,對它就很不滿意了。他于是想遷都長安,作為第一步,是先到洛陽看看。去世前半年(976年3月),太祖到洛陽,愛其形勢得天下中正,有留都之意。但他的文臣武將們,包括皇太弟趙光義,誰也不同意。光義甚至跪下求他:“陛下,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要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又是孟子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話,太祖總覺得有點不大對頭,但在文理上,他就是腦子倒空、傾其平生所學,也想不出古圣賢們所能提供的對自己有利的理論依據來反駁光義的觀點。他說不出一句話來。光義退后,他發出一聲長嘆:“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半年之后,太祖去世,遷都洛陽長安的想法也隨他而去。
當然,在太祖和太宗關于國都定位問題的不同觀點中,雖然后來的“靖康恥”表明太祖對開封的擔憂是正確的,而太宗的“在德不在險”觀點是多么地軟弱,但太祖遷都洛陽長安的想法,也不對。因為此時的中國,南北關系正在取代東西關系,在此新的地緣政治格局中,長安已遠離中國地緣政治主戰場,遷都那里的話,宋王朝就會邊緣化,其民族靠山角色,就要被其它力量取代。亦當然,這種可能的結果,太祖也是有所感知的,他因此才對遷都長安洛陽不作毫不動搖的堅持。但國都就在開封,危險又明擺著。這真是左右為難?。∮谑牵辛颂婺锹暋安怀霭倌辏煜旅窳椧印钡拈L嘆。
或曰:為何太祖不奪取華北幽燕一帶,把國都遷到那里呢?
此時北方幽燕一帶,氣數正旺。這地方的地緣政治力量,其爭霸華夏、通吃中國的政治準備,不會比南邊大梁一帶的地緣政治力量弱。在雙方看準一個目標互相爭奪的情形下,結局當然對位勢居南的太祖一方不利。太祖北征面臨的,是比三國時候諸葛亮六出祁山還要兇險的敗勢:
開寶二年(969年)三月,太祖征北漢,圍北漢都城太原;筑長堤,引汾河,水灌太原城;費時兩個多月,仍未攻破,只得收兵南撤。十年后的太平興國四年一月,太宗又率軍北征,一路攻城略地。四月,又兵臨太原城下。這一次,總算攻下太原、滅了北漢。但北漢只是幽燕一帶依附契丹的一個傀儡政權,強敵還在后面呢:同年六月,太宗帥破太原、滅北漢之師,從太原出發伐契丹;行前覺得力量還不夠,又從后方增調兵馬糧草。開始還順利,很快兵臨遼幽州(今北京)城下。七月,與契丹大戰幽州城外高梁河,結果宋軍大敗。
太宗高梁河之敗以及七年后宋軍北伐主帥曹彬、潘美的岐溝關、雁門關之敗,試出了北方地緣政治力量的深淺,這當然造成有宋一代畏懼北方的軍事失敗主義心理。對此,后之論者,總有意無意作如是觀:宋之太祖與太宗,與戰無不勝的唐太宗相比,軍事天才畢竟不如。在他們看來,宋初,要是出個唐太宗式的人物,中國歷史就會改寫。應該說,此看法的水平,只在馬超戰許褚式的兒童連環畫檔次上。因為李世民那些對手,都是地緣根底不深、一時而興的亂世英雄,碰到地緣根底極深、后來甚至還要征服全中國乃至大半個歐亞大陸的幽燕漠北一帶地緣政治力量,李世民那點三征高麗都失敗的能耐,又算什么?——契丹背后還有金,金后面還有元,它們不僅是歷時性的社會歷史力量,而且是地氣正旺的同一地區一股作氣冒出來的共時性的地緣政治力量。這樣的力量,其力源背景,深不可測!
3、知天達命的吳越王錢镠
孟德斯鳩說:“對一個大國的君主來說,正確地為他的帝國選擇首都是一件重要的事。如果他把首都設在南方,就有失去北方的危險;如果他定都于北方,他就會容易地保有南方?!?BR> 宋朝開國,雖無能力定都北方幽燕一帶,從而失去這一地區,但它既未偏安長安,更未退縮到長江以南去,而是定都無險可憑的開封,從而使國家首腦機關直接承當了北方力量施加的巨大壓力。這種負責姿態,受庇護的南方民眾,有目共睹,他們因此有義務服從定都開封的宋王朝領導。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還得有個條件:北宋統治者對待他們,應比其它可能出現的統治者態度更好;他們服從北宋統治者得到的好處,應大于可能出現的其它統治者可能給予的好處。而在這方面,北宋統治者的行為,可圈可點:太祖在位十七年,除北漢外,南方所有分裂小國,都被消滅;在消滅這些小國的過程中,太祖軍隊的表現,還算一支仁義之師:
乾德三年(965年)初,宋軍滅蜀,俘蜀主孟昶,送往京師,太祖“見孟昶于崇元殿,宴昶等于大明殿。六月甲辰,以孟昶為中書令、秦國公,昶子弟諸臣錫爵有差?!薄尽端问?卷二》】而對滅蜀的宋軍統帥王全斌,則因其“貪恣殺降,雖有大功,即加以貶絀?!?BR> 開寶七年(974年)九月,宋軍伐南唐。行前,太祖告誡宋軍統帥曹彬、潘美:“城陷之日,慎無殺戮;設若困斗,則李煜一門,不可加害?!薄尽端问?卷三》】第二年十一月,宋滅南唐,俘其國主李煜?!熬拍甏赫滦廖矗鞯碌?,見李煜于樓下,不用獻俘儀。壬申,大赦,減死罪一等。乙亥,封李煜為違命侯,子弟臣僚班爵有差?!?BR> 此類例子不少。與李淵父子開國時俘一國主殺一國主行為,形成鮮明對照。當然,這些“善舉”,亦屬收買人心手段。這種手段要產生長期滿意效果,還得有一個條件:南北之間有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而在這一點上,情形是樂觀的,這就是本書三章二、五兩節論述過的天人合一、異性相吸原理:北方與南方,如人的大腦與四肢,雙方乃一陰陽矛盾統一體,互補性很強;正常情況下,如果北方不昏亂、南方不抽筋的話,正如人的四肢必受大腦指揮一樣,南方天然地必受北方指揮。
北宋開國皇帝們的所作所為表明:那時候,中華民族的北方大腦并未昏亂。既然如此,南方有何理由抽筋不止不服北方指揮呢?然而,在上述孟昶、李煜們的例子中,南方的服從是被迫服從;這種被迫服從,還體現不出天命或自然法則來,——在自然歷史老人看來,南方要自覺服從北方、中國的南北關系要陰陽合和,南方人中就必須有一個德才高于孟昶、李煜們的知天達命者站出來,做出非常的、令人敬服的舉動,發揮表率作用,以此證明南北互補法則的真理性。自然歷史老人有這種要求,這個人也就站出來了,這就是吳越王錢镠和他的兒孫們。
的確,錢氏一門故事,蘊含著十分深刻的地緣政治和民族文化內容,值得在此多用文字宣傳介紹一番:
公元878年,時逢黃巢戰亂,27歲、出身貧寒的錢镠,在臨安投軍于杭州石鏡鎮鎮守董昌麾下。之后,因戰功顯著,得以與董昌一道不斷升遷。887年,董昌升任浙東觀察使,錢镠升任杭州刺使。此時,唐朝大勢已去。895年春,董昌謀稱帝,征求部下意見。節度副使黃碣堅決反對,發言說:“今唐室雖微,天人未厭。齊恒晉文皆翼戴周室,以成霸業。大王生于畎畝,受朝庭厚恩,位至將相,富貴極矣,奈何一旦忽為族滅之計耳!碣寧死為忠臣,不生為叛逆!”董昌大怒,滅黃碣一門八十口,扔碣頭入廁,罵道:“奴賊負我!好圣明時三公不能待,而先求死也!”又問會稽令吳鐐。答曰:“大王不為真諸侯以傳子孫,乃欲以假天子取滅亡耶!”董昌又滅殺吳鐐全家。然后拉攏山陰令張遜:“汝有能政,吾深知之,俟吾為帝,命汝知御史臺?!被卮鹗牵骸按笸跗鹗R鎮,建節浙東,榮貴近二十年,何若效李锜、劉辟之所為乎!浙東僻處海隅,巡屬雖有六州,大王若稱帝,彼必不從,徒守空處,為天下笑耳!”董昌又把張遜殺了。之后,喪心病狂地聲稱:“無此三人者,則人莫我違矣!”是年二月辛卯日,董昌“被袞冕登子城門樓,即皇帝位”,國為“大越羅平國”,建元“順天”,令群下稱自己為“圣人”。
董昌稱帝后,遣使通知錢镠,授镠大越羅平國兩浙都指揮使。對此,錢镠又氣悶又覺得滑稽,拒絕他的任命,規勸并警告他說:“與其閉門作天子,與九族百姓俱涂炭,豈若開門作節度使,終身富貴耶!乃今悛悔,尚可及也!”董昌置若罔聞。錢镠于是領兵三萬,直驅越州城下,向董昌發出最后通諜:“大王位兼將相,奈何舍安就危!镠將兵此來,以俟大王改過耳。縱大王不自惜,鄉里士民何罪,隨大王族滅乎!”董昌害怕了,“致犒軍錢二百萬(江南風水好,商品經濟發達,他是很有錢的),執首謀者吳瑤及巫覡數人送于镠,且請待罪天子?!卞X镠退兵后,情況上報朝庭,等待回音。然而,行將滅亡的朝庭,對董昌無能為力,又念其有輸送錢糧貨寶之功,于是借口董昌有精神病,詔書“釋其罪,縱歸故里”。錢镠不接受朝廷的解釋,再次上表朝庭,認為董昌不是精神病,而是罪不可赦的野心家,請朝庭授權自己懲罰他。朝庭原以為錢镠只是在告一般“御狀”,而自己又無執法能力,未想到錢镠有這能耐、自告奮勇代朝庭執法;接到錢镠請示,當然應允:“詔削董昌官爵,委錢镠討之”。896年,錢镠擒斬董昌?!尽顿Y治通鑒?卷二百六十》】
唐昭宗時,朝庭委任錢镠為杭越節度使,封彭城郡王。唐亡后,錢镠歷事梁、后唐,封吳越國王。932年,錢镠以81歲高齡去世,遺言諄諄告誡其子錢元瓘 :“子孫善事中國,勿以易姓(北方改朝換代)廢事大之禮?!薄尽顿Y治通鑒?卷二百七十七》】 元瓘繼位后,遵父遺訓,不管北方政權如何改變,不改向北方、事上國、聽“將令”之禮,只以北方政權派出機構自謂,不敢立國稱帝。941年,元瓘去世,14歲兒子錢弘佐繼位?!昂胱魷毓?,好書禮士,躬勤政務,發擿奸狀,人不能欺?!薄尽顿Y治通鑒?卷二百八十二》】 945年,后晉封弘佐為東南面兵馬都元帥。947年,弘佐去世,弟弘倧立,第二年為大將胡進思廢。進思迎立錢元瓘第九子錢弘俶。弘俶立時,北方又改朝換代,后漢取代后晉。弘俶雖代弘倧立,但兄弟親密無間,進思幾番謀害弘倧不成,憂懼疽發背死。后漢乾祐初,授弘俶“東南面兵馬大元帥、鎮海鎮東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杭越等州大都督、吳越國王”等頭銜。后周廣順元年,授“諸道兵馬元帥”;二年,授“天下兵馬元帥”。賜號“推誠保德安邦致治忠正功臣”。
960年,宋取代后周,一個相對穩定的統一朝代誕生,錢氏更迎來了自己的全盛與輝煌,種種封號數不勝數。太祖、太宗一再隆禮請錢弘俶入京,親切接見,“體貌隆盛,冠絕一時”。自京返杭,弘俶無半點驕色,平日家居,神情整肅,“一日命坐于東偏,謂左右曰:‘西北者神京在焉,天威不違顏咫尺,俶豈敢寧居乎?!薄尽端问?卷四百八十》】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弘俶上表朝庭:
臣伏念祖宗以來,親提義旅,尊戴中京,略有兩浙之土田,討平一方之僭逆。此際蓋隔朝天之路,莫諧請吏之心。然而稟號令于闕庭,保疆土于邊徼,家世承襲,已及百年。今日幸遇皇帝陛下嗣守丕基,削平諸夏,凡在率濱之內,悉歸輿地之圖。獨臣一邦僻介江表,職貢雖陳于外府,版籍未歸于有司。尚令山越之民,猶隔陶唐之化;太陽委照,不及蔀家;春雷發聲,兀為聾俗,則臣使之然也,罪莫大焉。不勝大愿!愿以所管十三州獻于闕下執事,其間地理名數別具條析以聞。伏望陛下念奕世之忠勤,察乃心之傾向,特降明昭,允茲不誠。
太宗詔答:
卿世濟忠純,志遵憲度,承百年之當構,有千里之江山。自朕篡臨,聿修覲禮,睹文物之全盛,喜書軌之混同,愿親日月之光,遽忘江海之志。甲兵樓櫓既悉上于有司,山川土田又獻于天府,舉宗孝順,前代所無,書之簡編,記彰忠烈,所請宜依。
在宋代欽準的《百家姓》中,皇姓第一,錢姓第二(趙錢孫李)。由此可見錢氏一門當時受尊崇的程度和宋王朝處理南北關系的良苦用心。
錢氏一門,識見遠非歷史常見的“識時務者為俊杰”和“功成、名就、身退,天之道”之類的道理事例能概定類比,在儒家經書和圣賢事跡中也找不到相同事理。從現代作家柯云路《新世紀》這段文字入手,或許能疏理出些許心跡:
藝術家在創作態中,需要體驗的是這樣一種境界,有理智的一點觀照,清清白白地如燈一般照耀著。
對錢氏一門來說,這“清清白白地如燈一般照耀著”的“理智的一點觀照”,其實就是大乘佛教講的“觀世音菩薩的靈光”。這一點,民間傳說中的錢镠事跡,可作證明:《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圖證》一書,在解說和圖證“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世音力,眾怨悉退散”這句經文時,就以錢镠事跡為證:
吳越王錢镠,起自草野,誓奠東南,猶豫未決。夜夢一婦人謂曰:“汝慈悲不殺人,將藩翰一方。中原天子五易姓,汝之疆土自若,子孫綿延,封侯拜相。廿余年當覓我于天竺山中?!弊允撬驘o敵,屢有神功。
“觀世音”之“觀”,遍觀中有點觀。抽象(遍觀)地說,這“點”就是“清清白白地如燈一般照耀”的主觀寒性大智慧;具象(點觀)地說,這“點”,就是中國的王氣所在地——西北地區(大乘佛教說的“阿賴耶識”,其“能識”慧種,緣成于西北。)
錢氏三代,藩翰東南千里江山近百年,未曾動過稱帝分裂國家民族念頭,他們認準的東西,非歷史常見的“忠君倫?!焙汀白R時務者為俊杰”,更非如文革造反派加在章士釗頭上那頂“四朝元老” 【腳注:與錢氏祖孫三代同時代的馮道,曾為唐、晉、漢、周將相,事四朝和契丹十位君主,人稱“五朝元老”,后被歐陽修和顧炎武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稱其為“無恥”之徒的典型。錢氏三代的事跡,性質與馮道完全不同:馮道是認人不認天、認權勢不認天理;錢氏三代是認天不認人、認天理不認權勢?!棵弊雍械摹耙婏L使舵”生存策略,而是一種客觀公正高明深刻的地緣緣起大法(由此可知:錢氏后人,出了那么多頭腦冷靜的科學家,就不奇怪了)?!禾茣x漢周五代,算不上“真命天子”朝庭,野心家多的是。若認人不認地,這些野心家眾多的“中原天子”們,是不配受錢氏政權擁戴的;在他們面前,錢氏三代有一百條理由稱帝,和他們平起平坐施敵國禮。但在感夢中觀世音菩薩那點靈光照觀指引下(方便說法,不必拘泥于文字),錢氏三代沒有這樣做,從唐末到宋初,中經梁唐晉漢周,心甘情愿事華夏北方政權不改初衷。錢镠臨終并且遺言:“子孫善事中國,勿以易姓廢事大之禮!”錢弘俶榮華富貴達于極點時,說出的竟然是這樣一句“前代所無”的話:“西北者神京在焉,天威不違顏咫尺,俶豈敢寧居乎!”
錢氏一門,可謂中國南方人中素質識見最高者。在他們事跡的垂范下,中國南方真有能耐者,誰不見賢思齊?在南方人中,他們發揮的是這樣一種榜樣作用: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建立在對客觀必然性的認識把握基礎上的;連素質識見如此高超的錢氏三代,都得服從某種具有必然性的東西,并且其高超素質識見正因為服了這種必然性才得以體現,何況素質識見不如錢氏三代的其他人,又有何德能硬撐著不服這種必然性、偏要顯顯自己那點浮囂的“反權威專制”的小本領呢?
的確,宋以后的中國歷史,之所以不再出現這以前的東西關系為主時代一再出現的長期分裂戰亂現象,除本書三章五節論述過的南北互補性強,因而在南北關系為主時代形成不了東西關系為主時代那種互相抗衡局面這一客觀原因外,錢氏家族以知天達命姿態首先站出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政治上自覺服從北方權威,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觀因素。
孟德斯鳩說:“對一個大國的君主來說,正確地為他的帝國選擇首都是一件重要的事。如果他把首都設在南方,就有失去北方的危險;如果他定都于北方,他就會容易地保有南方?!?BR> 宋朝開國,雖無能力定都北方幽燕一帶,從而失去這一地區,但它既未偏安長安,更未退縮到長江以南去,而是定都無險可憑的開封,從而使國家首腦機關直接承當了北方力量施加的巨大壓力。這種負責姿態,受庇護的南方民眾,有目共睹,他們因此有義務服從定都開封的宋王朝領導。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還得有個條件:北宋統治者對待他們,應比其它可能出現的統治者態度更好;他們服從北宋統治者得到的好處,應大于可能出現的其它統治者可能給予的好處。而在這方面,北宋統治者的行為,可圈可點:太祖在位十七年,除北漢外,南方所有分裂小國,都被消滅;在消滅這些小國的過程中,太祖軍隊的表現,還算一支仁義之師:
乾德三年(965年)初,宋軍滅蜀,俘蜀主孟昶,送往京師,太祖“見孟昶于崇元殿,宴昶等于大明殿。六月甲辰,以孟昶為中書令、秦國公,昶子弟諸臣錫爵有差?!薄尽端问?卷二》】而對滅蜀的宋軍統帥王全斌,則因其“貪恣殺降,雖有大功,即加以貶絀?!?BR> 開寶七年(974年)九月,宋軍伐南唐。行前,太祖告誡宋軍統帥曹彬、潘美:“城陷之日,慎無殺戮;設若困斗,則李煜一門,不可加害?!薄尽端问?卷三》】第二年十一月,宋滅南唐,俘其國主李煜?!熬拍甏赫滦廖矗鞯碌?,見李煜于樓下,不用獻俘儀。壬申,大赦,減死罪一等。乙亥,封李煜為違命侯,子弟臣僚班爵有差?!?BR> 此類例子不少。與李淵父子開國時俘一國主殺一國主行為,形成鮮明對照。當然,這些“善舉”,亦屬收買人心手段。這種手段要產生長期滿意效果,還得有一個條件:南北之間有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而在這一點上,情形是樂觀的,這就是本書三章二、五兩節論述過的天人合一、異性相吸原理:北方與南方,如人的大腦與四肢,雙方乃一陰陽矛盾統一體,互補性很強;正常情況下,如果北方不昏亂、南方不抽筋的話,正如人的四肢必受大腦指揮一樣,南方天然地必受北方指揮。
北宋開國皇帝們的所作所為表明:那時候,中華民族的北方大腦并未昏亂。既然如此,南方有何理由抽筋不止不服北方指揮呢?然而,在上述孟昶、李煜們的例子中,南方的服從是被迫服從;這種被迫服從,還體現不出天命或自然法則來,——在自然歷史老人看來,南方要自覺服從北方、中國的南北關系要陰陽合和,南方人中就必須有一個德才高于孟昶、李煜們的知天達命者站出來,做出非常的、令人敬服的舉動,發揮表率作用,以此證明南北互補法則的真理性。自然歷史老人有這種要求,這個人也就站出來了,這就是吳越王錢镠和他的兒孫們。
的確,錢氏一門故事,蘊含著十分深刻的地緣政治和民族文化內容,值得在此多用文字宣傳介紹一番:
公元878年,時逢黃巢戰亂,27歲、出身貧寒的錢镠,在臨安投軍于杭州石鏡鎮鎮守董昌麾下。之后,因戰功顯著,得以與董昌一道不斷升遷。887年,董昌升任浙東觀察使,錢镠升任杭州刺使。此時,唐朝大勢已去。895年春,董昌謀稱帝,征求部下意見。節度副使黃碣堅決反對,發言說:“今唐室雖微,天人未厭。齊恒晉文皆翼戴周室,以成霸業。大王生于畎畝,受朝庭厚恩,位至將相,富貴極矣,奈何一旦忽為族滅之計耳!碣寧死為忠臣,不生為叛逆!”董昌大怒,滅黃碣一門八十口,扔碣頭入廁,罵道:“奴賊負我!好圣明時三公不能待,而先求死也!”又問會稽令吳鐐。答曰:“大王不為真諸侯以傳子孫,乃欲以假天子取滅亡耶!”董昌又滅殺吳鐐全家。然后拉攏山陰令張遜:“汝有能政,吾深知之,俟吾為帝,命汝知御史臺?!被卮鹗牵骸按笸跗鹗R鎮,建節浙東,榮貴近二十年,何若效李锜、劉辟之所為乎!浙東僻處海隅,巡屬雖有六州,大王若稱帝,彼必不從,徒守空處,為天下笑耳!”董昌又把張遜殺了。之后,喪心病狂地聲稱:“無此三人者,則人莫我違矣!”是年二月辛卯日,董昌“被袞冕登子城門樓,即皇帝位”,國為“大越羅平國”,建元“順天”,令群下稱自己為“圣人”。
董昌稱帝后,遣使通知錢镠,授镠大越羅平國兩浙都指揮使。對此,錢镠又氣悶又覺得滑稽,拒絕他的任命,規勸并警告他說:“與其閉門作天子,與九族百姓俱涂炭,豈若開門作節度使,終身富貴耶!乃今悛悔,尚可及也!”董昌置若罔聞。錢镠于是領兵三萬,直驅越州城下,向董昌發出最后通諜:“大王位兼將相,奈何舍安就危!镠將兵此來,以俟大王改過耳。縱大王不自惜,鄉里士民何罪,隨大王族滅乎!”董昌害怕了,“致犒軍錢二百萬(江南風水好,商品經濟發達,他是很有錢的),執首謀者吳瑤及巫覡數人送于镠,且請待罪天子?!卞X镠退兵后,情況上報朝庭,等待回音。然而,行將滅亡的朝庭,對董昌無能為力,又念其有輸送錢糧貨寶之功,于是借口董昌有精神病,詔書“釋其罪,縱歸故里”。錢镠不接受朝廷的解釋,再次上表朝庭,認為董昌不是精神病,而是罪不可赦的野心家,請朝庭授權自己懲罰他。朝庭原以為錢镠只是在告一般“御狀”,而自己又無執法能力,未想到錢镠有這能耐、自告奮勇代朝庭執法;接到錢镠請示,當然應允:“詔削董昌官爵,委錢镠討之”。896年,錢镠擒斬董昌?!尽顿Y治通鑒?卷二百六十》】
唐昭宗時,朝庭委任錢镠為杭越節度使,封彭城郡王。唐亡后,錢镠歷事梁、后唐,封吳越國王。932年,錢镠以81歲高齡去世,遺言諄諄告誡其子錢元瓘 :“子孫善事中國,勿以易姓(北方改朝換代)廢事大之禮?!薄尽顿Y治通鑒?卷二百七十七》】 元瓘繼位后,遵父遺訓,不管北方政權如何改變,不改向北方、事上國、聽“將令”之禮,只以北方政權派出機構自謂,不敢立國稱帝。941年,元瓘去世,14歲兒子錢弘佐繼位?!昂胱魷毓?,好書禮士,躬勤政務,發擿奸狀,人不能欺?!薄尽顿Y治通鑒?卷二百八十二》】 945年,后晉封弘佐為東南面兵馬都元帥。947年,弘佐去世,弟弘倧立,第二年為大將胡進思廢。進思迎立錢元瓘第九子錢弘俶。弘俶立時,北方又改朝換代,后漢取代后晉。弘俶雖代弘倧立,但兄弟親密無間,進思幾番謀害弘倧不成,憂懼疽發背死。后漢乾祐初,授弘俶“東南面兵馬大元帥、鎮海鎮東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杭越等州大都督、吳越國王”等頭銜。后周廣順元年,授“諸道兵馬元帥”;二年,授“天下兵馬元帥”。賜號“推誠保德安邦致治忠正功臣”。
960年,宋取代后周,一個相對穩定的統一朝代誕生,錢氏更迎來了自己的全盛與輝煌,種種封號數不勝數。太祖、太宗一再隆禮請錢弘俶入京,親切接見,“體貌隆盛,冠絕一時”。自京返杭,弘俶無半點驕色,平日家居,神情整肅,“一日命坐于東偏,謂左右曰:‘西北者神京在焉,天威不違顏咫尺,俶豈敢寧居乎?!薄尽端问?卷四百八十》】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弘俶上表朝庭:
臣伏念祖宗以來,親提義旅,尊戴中京,略有兩浙之土田,討平一方之僭逆。此際蓋隔朝天之路,莫諧請吏之心。然而稟號令于闕庭,保疆土于邊徼,家世承襲,已及百年。今日幸遇皇帝陛下嗣守丕基,削平諸夏,凡在率濱之內,悉歸輿地之圖。獨臣一邦僻介江表,職貢雖陳于外府,版籍未歸于有司。尚令山越之民,猶隔陶唐之化;太陽委照,不及蔀家;春雷發聲,兀為聾俗,則臣使之然也,罪莫大焉。不勝大愿!愿以所管十三州獻于闕下執事,其間地理名數別具條析以聞。伏望陛下念奕世之忠勤,察乃心之傾向,特降明昭,允茲不誠。
太宗詔答:
卿世濟忠純,志遵憲度,承百年之當構,有千里之江山。自朕篡臨,聿修覲禮,睹文物之全盛,喜書軌之混同,愿親日月之光,遽忘江海之志。甲兵樓櫓既悉上于有司,山川土田又獻于天府,舉宗孝順,前代所無,書之簡編,記彰忠烈,所請宜依。
在宋代欽準的《百家姓》中,皇姓第一,錢姓第二(趙錢孫李)。由此可見錢氏一門當時受尊崇的程度和宋王朝處理南北關系的良苦用心。
錢氏一門,識見遠非歷史常見的“識時務者為俊杰”和“功成、名就、身退,天之道”之類的道理事例能概定類比,在儒家經書和圣賢事跡中也找不到相同事理。從現代作家柯云路《新世紀》這段文字入手,或許能疏理出些許心跡:
藝術家在創作態中,需要體驗的是這樣一種境界,有理智的一點觀照,清清白白地如燈一般照耀著。
對錢氏一門來說,這“清清白白地如燈一般照耀著”的“理智的一點觀照”,其實就是大乘佛教講的“觀世音菩薩的靈光”。這一點,民間傳說中的錢镠事跡,可作證明:《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圖證》一書,在解說和圖證“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世音力,眾怨悉退散”這句經文時,就以錢镠事跡為證:
吳越王錢镠,起自草野,誓奠東南,猶豫未決。夜夢一婦人謂曰:“汝慈悲不殺人,將藩翰一方。中原天子五易姓,汝之疆土自若,子孫綿延,封侯拜相。廿余年當覓我于天竺山中?!弊允撬驘o敵,屢有神功。
“觀世音”之“觀”,遍觀中有點觀。抽象(遍觀)地說,這“點”就是“清清白白地如燈一般照耀”的主觀寒性大智慧;具象(點觀)地說,這“點”,就是中國的王氣所在地——西北地區(大乘佛教說的“阿賴耶識”,其“能識”慧種,緣成于西北。)
錢氏三代,藩翰東南千里江山近百年,未曾動過稱帝分裂國家民族念頭,他們認準的東西,非歷史常見的“忠君倫?!焙汀白R時務者為俊杰”,更非如文革造反派加在章士釗頭上那頂“四朝元老” 【腳注:與錢氏祖孫三代同時代的馮道,曾為唐、晉、漢、周將相,事四朝和契丹十位君主,人稱“五朝元老”,后被歐陽修和顧炎武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稱其為“無恥”之徒的典型。錢氏三代的事跡,性質與馮道完全不同:馮道是認人不認天、認權勢不認天理;錢氏三代是認天不認人、認天理不認權勢?!棵弊雍械摹耙婏L使舵”生存策略,而是一種客觀公正高明深刻的地緣緣起大法(由此可知:錢氏后人,出了那么多頭腦冷靜的科學家,就不奇怪了)?!禾茣x漢周五代,算不上“真命天子”朝庭,野心家多的是。若認人不認地,這些野心家眾多的“中原天子”們,是不配受錢氏政權擁戴的;在他們面前,錢氏三代有一百條理由稱帝,和他們平起平坐施敵國禮。但在感夢中觀世音菩薩那點靈光照觀指引下(方便說法,不必拘泥于文字),錢氏三代沒有這樣做,從唐末到宋初,中經梁唐晉漢周,心甘情愿事華夏北方政權不改初衷。錢镠臨終并且遺言:“子孫善事中國,勿以易姓廢事大之禮!”錢弘俶榮華富貴達于極點時,說出的竟然是這樣一句“前代所無”的話:“西北者神京在焉,天威不違顏咫尺,俶豈敢寧居乎!”
錢氏一門,可謂中國南方人中素質識見最高者。在他們事跡的垂范下,中國南方真有能耐者,誰不見賢思齊?在南方人中,他們發揮的是這樣一種榜樣作用: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建立在對客觀必然性的認識把握基礎上的;連素質識見如此高超的錢氏三代,都得服從某種具有必然性的東西,并且其高超素質識見正因為服了這種必然性才得以體現,何況素質識見不如錢氏三代的其他人,又有何德能硬撐著不服這種必然性、偏要顯顯自己那點浮囂的“反權威專制”的小本領呢?
的確,宋以后的中國歷史,之所以不再出現這以前的東西關系為主時代一再出現的長期分裂戰亂現象,除本書三章五節論述過的南北互補性強,因而在南北關系為主時代形成不了東西關系為主時代那種互相抗衡局面這一客觀原因外,錢氏家族以知天達命姿態首先站出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政治上自覺服從北方權威,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觀因素。
4、王安石變法的思想動因及失誤
始于西晉末年的“五胡亂華”,亂了三百來年,到隋唐,于社會制度層面算是有所安定。但在社會意識層面,“胡風”依然盛行,它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尚軍功、喜擴張,武人尊貴、文人卑賤,學術不昌、文藝煽情,弟兄反目、父子不親,男女關系混亂,君臣上下規矩不嚴不正,儒家學說沒有思想權威……結果惹出了個安祿山、史思明。安史之后,軍人依然得勢:武人擁兵自重,藩鎮不為朝庭所使。這股胡風,至梁唐晉漢周五代,終于盛到極點,——物極必反,于是,專制這股胡風、天生一種儒者氣象的趙匡胤、趙光義兄弟應運而生。
胡風的對立面是儒學。宋朝開國初,雖然與時代相適應的理論層面的儒學尚未成熟、不成系統,但在實踐中,作為開國皇帝的趙匡胤、趙光義兄弟,所作所為,早已體現出“以儒治國”理念:“千里送京娘”坐懷不亂;滅國不殺降的善待俘虜政策;不以詐力取天下的“陳橋驛兵變”;【腳注:陳橋驛兵變中的“黃袍加身”,五代時期不止上演過陳橋驛這一次,但這一次卻是最后一次。所以如此,是因為同樣的黃袍加身,這一次加對了,它加在了一位時代看好的“真命天子”身上。因此,如果說這以前的幾次黃袍加身,多屬自導自演的政治丑劇的話,那么這一次,就決不像后世某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們以為的那樣,也是趙匡胤自導自演的政治丑劇,——一個曾經上演過這種政治丑劇的人,保密工作做得再好,都不可能騙過同時代人;這樣的人創立的朝代,岳飛、文天祥這等人物,會心甘情愿為之獻身嗎?】于“杯酒釋兵權”、對不法軍人先打“三百煞威棒”的“太祖規矩”、以及“書中自有黃金屋”等言行中體現出來的重文輕武傾向……這一切都預示著:宋朝必是一個儒學昌明的時代。
然而,正是在這樣一個“必是儒學昌明的時代”里,恰恰在最重視儒家學說的最高統治者那里,西漢以來歷朝統治者都不敢公開提倡的與重義輕利的正統儒家價值觀相左的“功利”思想,在宋神宗時期被公開提倡了,它直接導致熙寧年間的王安石變法,并在神宗之后的有宋一代一直發揮著不可小看的作用。這是為什么呢?是宋神宗和王安石等人是些“小人喻于利”的好利之徒嗎?非也!是宋神宗和王安石等人具有近代西方式的“市場經濟眼光”嗎?非也!——實際上,這次變法,思想動因還是儒家的“人本”思想,其錯誤在不懂地緣政治學中的北強南弱、北主南從道理(這一點,不應苛求他們。)
這次變法的直接動因,是收復太祖太宗時期未能收復的“燕云十六州”。本來,包括太祖太宗時期的整個宋朝,之所以始終收復不了那些失地,原因一如前面2小節所說,是因為“此時的北方幽燕一帶,氣數正旺。這地方的地緣政治力量,其爭霸華夏、通吃中國的政治準備,不會比南邊大梁一帶的地緣政治力量弱。在雙方看準一個目標互相爭奪的情形下,結局當然對位勢居南的太祖一方不利。太祖北征面臨的,是比三國時候諸葛亮六出祁山還要兇險的敗勢。”然而,以儒治國的人們是不信人和不如地利的,在他們看來,“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時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時者也。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鬃釉唬骸轮餍校儆谥绵]而傳命?!斀裰畷r,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孟子?公孫丑上》】 而五代時期的華夏,正是一個“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時者也”的時代;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趙光義兄弟,正是儒者心目中“行仁政而王”的“圣君”;對這樣的圣君來說,燕云十六州的收復,應該易如反掌。然而,結果卻是:在兩位圣君領導下,宋軍傾其全力,都不得燕云十六州尺寸!于是,在宋朝統治者那里,自己信守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春秋繁露?對膠西王》】“仁人無敵于天下……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孟子?盡心下》】信念發生了動搖,他們于是開始講功利?!灸_注:功利思想與“人本”思想并不矛盾;實際上,儒家更本質的東西,不是講義不講利,而是“以人為本”。由此看來,王安石的思想,亦屬儒家范疇。】在此功利思想看來,燕云十六州的不能收復,主要是個經濟實力還不夠強大的問題;只要經濟搞上去,收復它,必不成問題。然而,后來的結果表明:變法后的宋朝,雖然經濟搞上去了,但政治尤其軍事北強南弱局面,未有絲毫改觀;而王安石變法,亦因北方失地的未能收復和北宋的滅亡而歸于失敗?!牵罕锓遣粓岳玻姿诜遣欢嘁?,君民非不同心同德也(神宗變法期間民眾的政治熱情,只有九百年后的文革時期能與之一比),委而去之,是人和不如地利也。
最后,變法中提倡的“功利思想”,之所以“在神宗之后的有宋一代一直發揮著不可小看的作用”,亦是一個“地利”問題:宋朝疆域,幾乎全屬中國濕潤半濕潤區,這以前和以后任何一個全國性大朝代都背有的不利于功利思想落實(它體現為繁榮的商品經濟)的西北干旱區,這樣的地緣經濟包袱,被它卸掉了。換言之:宋人之于商品經濟,可謂地緣性的“輕裝上陣”。
始于西晉末年的“五胡亂華”,亂了三百來年,到隋唐,于社會制度層面算是有所安定。但在社會意識層面,“胡風”依然盛行,它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尚軍功、喜擴張,武人尊貴、文人卑賤,學術不昌、文藝煽情,弟兄反目、父子不親,男女關系混亂,君臣上下規矩不嚴不正,儒家學說沒有思想權威……結果惹出了個安祿山、史思明。安史之后,軍人依然得勢:武人擁兵自重,藩鎮不為朝庭所使。這股胡風,至梁唐晉漢周五代,終于盛到極點,——物極必反,于是,專制這股胡風、天生一種儒者氣象的趙匡胤、趙光義兄弟應運而生。
胡風的對立面是儒學。宋朝開國初,雖然與時代相適應的理論層面的儒學尚未成熟、不成系統,但在實踐中,作為開國皇帝的趙匡胤、趙光義兄弟,所作所為,早已體現出“以儒治國”理念:“千里送京娘”坐懷不亂;滅國不殺降的善待俘虜政策;不以詐力取天下的“陳橋驛兵變”;【腳注:陳橋驛兵變中的“黃袍加身”,五代時期不止上演過陳橋驛這一次,但這一次卻是最后一次。所以如此,是因為同樣的黃袍加身,這一次加對了,它加在了一位時代看好的“真命天子”身上。因此,如果說這以前的幾次黃袍加身,多屬自導自演的政治丑劇的話,那么這一次,就決不像后世某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們以為的那樣,也是趙匡胤自導自演的政治丑劇,——一個曾經上演過這種政治丑劇的人,保密工作做得再好,都不可能騙過同時代人;這樣的人創立的朝代,岳飛、文天祥這等人物,會心甘情愿為之獻身嗎?】于“杯酒釋兵權”、對不法軍人先打“三百煞威棒”的“太祖規矩”、以及“書中自有黃金屋”等言行中體現出來的重文輕武傾向……這一切都預示著:宋朝必是一個儒學昌明的時代。
然而,正是在這樣一個“必是儒學昌明的時代”里,恰恰在最重視儒家學說的最高統治者那里,西漢以來歷朝統治者都不敢公開提倡的與重義輕利的正統儒家價值觀相左的“功利”思想,在宋神宗時期被公開提倡了,它直接導致熙寧年間的王安石變法,并在神宗之后的有宋一代一直發揮著不可小看的作用。這是為什么呢?是宋神宗和王安石等人是些“小人喻于利”的好利之徒嗎?非也!是宋神宗和王安石等人具有近代西方式的“市場經濟眼光”嗎?非也!——實際上,這次變法,思想動因還是儒家的“人本”思想,其錯誤在不懂地緣政治學中的北強南弱、北主南從道理(這一點,不應苛求他們。)
這次變法的直接動因,是收復太祖太宗時期未能收復的“燕云十六州”。本來,包括太祖太宗時期的整個宋朝,之所以始終收復不了那些失地,原因一如前面2小節所說,是因為“此時的北方幽燕一帶,氣數正旺。這地方的地緣政治力量,其爭霸華夏、通吃中國的政治準備,不會比南邊大梁一帶的地緣政治力量弱。在雙方看準一個目標互相爭奪的情形下,結局當然對位勢居南的太祖一方不利。太祖北征面臨的,是比三國時候諸葛亮六出祁山還要兇險的敗勢。”然而,以儒治國的人們是不信人和不如地利的,在他們看來,“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時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時者也。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鬃釉唬骸轮餍校儆谥绵]而傳命?!斀裰畷r,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孟子?公孫丑上》】 而五代時期的華夏,正是一個“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時者也”的時代;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趙光義兄弟,正是儒者心目中“行仁政而王”的“圣君”;對這樣的圣君來說,燕云十六州的收復,應該易如反掌。然而,結果卻是:在兩位圣君領導下,宋軍傾其全力,都不得燕云十六州尺寸!于是,在宋朝統治者那里,自己信守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春秋繁露?對膠西王》】“仁人無敵于天下……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孟子?盡心下》】信念發生了動搖,他們于是開始講功利?!灸_注:功利思想與“人本”思想并不矛盾;實際上,儒家更本質的東西,不是講義不講利,而是“以人為本”。由此看來,王安石的思想,亦屬儒家范疇。】在此功利思想看來,燕云十六州的不能收復,主要是個經濟實力還不夠強大的問題;只要經濟搞上去,收復它,必不成問題。然而,后來的結果表明:變法后的宋朝,雖然經濟搞上去了,但政治尤其軍事北強南弱局面,未有絲毫改觀;而王安石變法,亦因北方失地的未能收復和北宋的滅亡而歸于失敗?!牵罕锓遣粓岳玻姿诜遣欢嘁?,君民非不同心同德也(神宗變法期間民眾的政治熱情,只有九百年后的文革時期能與之一比),委而去之,是人和不如地利也。
最后,變法中提倡的“功利思想”,之所以“在神宗之后的有宋一代一直發揮著不可小看的作用”,亦是一個“地利”問題:宋朝疆域,幾乎全屬中國濕潤半濕潤區,這以前和以后任何一個全國性大朝代都背有的不利于功利思想落實(它體現為繁榮的商品經濟)的西北干旱區,這樣的地緣經濟包袱,被它卸掉了。換言之:宋人之于商品經濟,可謂地緣性的“輕裝上陣”。
四、南北關系——元朝到民國初
1、遼、金、元在北京的經營
柯云路《京都三部曲》第一部《夜與晝》,開首論北京風水,認為北京既有江南的雅致秀麗,更有西北的渾厚質樸,乃天造地設的華夏京都。
的確,對中國這樣一個地理氣候世界最復雜的大國來說,國都只能建在既非繁華輕浮亦非苦寒滯重而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地方;如此,才能把諸多差別很大、相互阻隔又相互習染的地緣人文因素統一起來,發揮它經濟上取有余補不足、政治上抑強扶弱的協調控領作用,在此基礎上構筑民族國家的高層人文精神。而在這方面,北京與長安是一致的,二者都是接近苦寒地,但非苦寒地。
作為南北關系為主的元代以來中國歷史上不可替代的首都,北京的優勢首先在地理形勢:它“背靠燕山,西憑太行,東臨渤海……憑借北面的古長城和榆關(山海關)、松亭關、古北口、居庸關、紫金關五關天險,護衛著沃野千里的華北大平原,阻擋北方游牧民族騎兵的南下?!薄灸呓≈兄骶帯秶钦摵?首都中國》P710】
然而,“自在之物”的地理因素,還需歷史因素認可,才是“為我之物”:
唐以前的西域,水源尚未干竭到某一臨界點,所以無論農業還是游牧業,或多或少還有利可圖。這樣,就給那地方帶來了熱鬧。那時的西北游牧民族,要進攻中原內地,往往并不自塞北南下,而是挾西域力量,自西而來。唐以后,西域水源已干竭到某一臨界點,這地方因此變冷清了;原來匯集起來的人口大量出走。其中的游牧民族,大部分往塞北草原遷去;塞北開始變熱鬧了。這樣,唐以后游牧民族的進攻,就直接自北而南了。位于塞內農業民族和塞外游牧民族交匯處的北京,戰略地位于是突出。在塞外游牧民族與塞內農業民族的斗爭中,前者因位勢居北,自然占優勢;這樣,北京的歷史地位,就由游牧民族首先來肯定。
最先給北京以國都地位的是以游牧為主業的契丹遼國。936年,后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唐稱帝,以割地、納貢、稱臣、父禮事契丹為條件,得到契丹扶持,成為后晉“開國皇帝”。在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中,就有幽州即今日北京這一重中之重的戰略重鎮?!捌醯そy治者吞并燕云十六州后,改國號為遼,在幽州城建立陪都,名南京,又稱燕京?!|南京的建立,是古老的薊城從北方的一個軍事重鎮走向全國政治中心的重要過渡。”【同上】
1122年,金滅遼,遼南京落入金手中。1126年,金攻占北宋首都開封,北宋滅亡。金國統治范圍從東北擴大到華北、中原一帶。但金首都會寧府卻遠在今日黑龍江省阿城縣,要管理新得的北宋領地,很不方便。此外,會寧府氣候太冷,被光明吸引的金人,于1153年遷都遼南京,稱其為“中都”。就是說,北京歷史上正式成為一國首都,在南宋初期的金國。此首都,存在了62年:1215年,金中都被蒙古軍攻陷,金首都由中都遷到南京開封。1233年,在蒙軍威逼下,金哀宗棄開封,逃歸德,又逃蔡州。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聯軍夾攻下,蔡州城破,金亡。
1260年,掌握漢地管轄權的忽必烈,其兄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釣魚山戰死,由前線返回漠北,即蒙古大汗位,建都開平(內蒙古正藍旗境內),稱上都;同時,亦以金中都為中都。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義,定國號為元;次年,升中都為大都,定為正式首都,上都為避暑夏都。元是一個全國性朝代,因而中國歷史上,北京作為中國首都,自元始。
元對北京的經營,是有保留的,不像以前的金和后來的清那樣投入。蒙古人與女真人即滿人有所不同。滿人發源于中國東北,氣候與中國儒家文化涵蓋區大同小異:雖冷但很濕潤。有此共同點,所以入主中國的滿人(包括先前的女真人),很快適應漢地生活和儒家文化,再不想返回老家去,漸漸漢化。再說,東北的活動空間似乎也不是那么廣闊,回旋余地不很大,滿人不能有恃無恐。
蒙古人有所不同:首先,蒙古草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很不濕潤。其次,成吉思汗的征服活動,使位處心臟地帶的蒙古族眼界大開,受歐亞大陸西部風氣影響,他們似乎并不認可自己的“東亞民族”身分。因此,入主中國的蒙古人,有種“有朝一日還得離開此地”的思想準備,難以漢化,也不愿漢化。背后廣闊的蒙古草原這一可進可退的根據地使他們對待漢人有恃無恐:我就要按我的意志辦,成就成,不成大不了你造反,我重回我的老家去。建都北京的忽必烈,“他的頭雖然指導了這一行動,而他的心還是留戀于他祖先的牧場。這個半中國化的蒙古政治家沉迷于他本性難改的游牧情緒?!?【湯因比《歷史研究》下 P46】
既定北京為首都,又不全力經營它,這反映出蒙古統治者既想處理好與漢族的關系,又不愿并且擔心被同化的矛盾心態。這種矛盾心態,直到今天,依然是困擾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一個關乎它前途命運的大難題。
柯云路《京都三部曲》第一部《夜與晝》,開首論北京風水,認為北京既有江南的雅致秀麗,更有西北的渾厚質樸,乃天造地設的華夏京都。
的確,對中國這樣一個地理氣候世界最復雜的大國來說,國都只能建在既非繁華輕浮亦非苦寒滯重而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地方;如此,才能把諸多差別很大、相互阻隔又相互習染的地緣人文因素統一起來,發揮它經濟上取有余補不足、政治上抑強扶弱的協調控領作用,在此基礎上構筑民族國家的高層人文精神。而在這方面,北京與長安是一致的,二者都是接近苦寒地,但非苦寒地。
作為南北關系為主的元代以來中國歷史上不可替代的首都,北京的優勢首先在地理形勢:它“背靠燕山,西憑太行,東臨渤海……憑借北面的古長城和榆關(山海關)、松亭關、古北口、居庸關、紫金關五關天險,護衛著沃野千里的華北大平原,阻擋北方游牧民族騎兵的南下?!薄灸呓≈兄骶帯秶钦摵?首都中國》P710】
然而,“自在之物”的地理因素,還需歷史因素認可,才是“為我之物”:
唐以前的西域,水源尚未干竭到某一臨界點,所以無論農業還是游牧業,或多或少還有利可圖。這樣,就給那地方帶來了熱鬧。那時的西北游牧民族,要進攻中原內地,往往并不自塞北南下,而是挾西域力量,自西而來。唐以后,西域水源已干竭到某一臨界點,這地方因此變冷清了;原來匯集起來的人口大量出走。其中的游牧民族,大部分往塞北草原遷去;塞北開始變熱鬧了。這樣,唐以后游牧民族的進攻,就直接自北而南了。位于塞內農業民族和塞外游牧民族交匯處的北京,戰略地位于是突出。在塞外游牧民族與塞內農業民族的斗爭中,前者因位勢居北,自然占優勢;這樣,北京的歷史地位,就由游牧民族首先來肯定。
最先給北京以國都地位的是以游牧為主業的契丹遼國。936年,后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唐稱帝,以割地、納貢、稱臣、父禮事契丹為條件,得到契丹扶持,成為后晉“開國皇帝”。在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中,就有幽州即今日北京這一重中之重的戰略重鎮?!捌醯そy治者吞并燕云十六州后,改國號為遼,在幽州城建立陪都,名南京,又稱燕京?!|南京的建立,是古老的薊城從北方的一個軍事重鎮走向全國政治中心的重要過渡。”【同上】
1122年,金滅遼,遼南京落入金手中。1126年,金攻占北宋首都開封,北宋滅亡。金國統治范圍從東北擴大到華北、中原一帶。但金首都會寧府卻遠在今日黑龍江省阿城縣,要管理新得的北宋領地,很不方便。此外,會寧府氣候太冷,被光明吸引的金人,于1153年遷都遼南京,稱其為“中都”。就是說,北京歷史上正式成為一國首都,在南宋初期的金國。此首都,存在了62年:1215年,金中都被蒙古軍攻陷,金首都由中都遷到南京開封。1233年,在蒙軍威逼下,金哀宗棄開封,逃歸德,又逃蔡州。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聯軍夾攻下,蔡州城破,金亡。
1260年,掌握漢地管轄權的忽必烈,其兄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釣魚山戰死,由前線返回漠北,即蒙古大汗位,建都開平(內蒙古正藍旗境內),稱上都;同時,亦以金中都為中都。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義,定國號為元;次年,升中都為大都,定為正式首都,上都為避暑夏都。元是一個全國性朝代,因而中國歷史上,北京作為中國首都,自元始。
元對北京的經營,是有保留的,不像以前的金和后來的清那樣投入。蒙古人與女真人即滿人有所不同。滿人發源于中國東北,氣候與中國儒家文化涵蓋區大同小異:雖冷但很濕潤。有此共同點,所以入主中國的滿人(包括先前的女真人),很快適應漢地生活和儒家文化,再不想返回老家去,漸漸漢化。再說,東北的活動空間似乎也不是那么廣闊,回旋余地不很大,滿人不能有恃無恐。
蒙古人有所不同:首先,蒙古草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很不濕潤。其次,成吉思汗的征服活動,使位處心臟地帶的蒙古族眼界大開,受歐亞大陸西部風氣影響,他們似乎并不認可自己的“東亞民族”身分。因此,入主中國的蒙古人,有種“有朝一日還得離開此地”的思想準備,難以漢化,也不愿漢化。背后廣闊的蒙古草原這一可進可退的根據地使他們對待漢人有恃無恐:我就要按我的意志辦,成就成,不成大不了你造反,我重回我的老家去。建都北京的忽必烈,“他的頭雖然指導了這一行動,而他的心還是留戀于他祖先的牧場。這個半中國化的蒙古政治家沉迷于他本性難改的游牧情緒?!?【湯因比《歷史研究》下 P46】
既定北京為首都,又不全力經營它,這反映出蒙古統治者既想處理好與漢族的關系,又不愿并且擔心被同化的矛盾心態。這種矛盾心態,直到今天,依然是困擾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一個關乎它前途命運的大難題。
2、明成祖與北京
取元代之的明朝,在定都問題上,經歷了一個曲折的悲劇過程。
朱元璋統一中國時,定都南京;但他也曾有過定都開封或西安的打算,只是又放棄了;而北京,似乎不在他的考慮中。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江淮乃朱元璋發跡地,此地國都選址,南京為最佳。二是在當時的漢民族心目中,北京是個受詛咒的地方,“人望之若回鶻、吐蕃”的歷史名聲至元更甚,為避嫌,不能選它。
但是,朱元璋這位“要與西風斗一場,滿身披就黃金甲”的明朝開國皇帝,具有一種與高詠“大風起兮塵飛揚”的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相似的酷美氣質(兩人家鄉都在淮河流域,兩人都出身“勞動人民”)。有此“樸素階級感情”作基礎,將心比心的朱元璋,對北方人這番微妙心思,就很理解:作為北方人,必認控制南方為天經地義。為此,必須一面壓壓他們的悍氣,一面讓南方人受點北氣熏習。因此,在對塞外保持軍事高壓的同時,朱元璋又封自己兒子中氣質最酷的朱棣為燕王,鎮守北平這一中國地緣政治中的關鍵部位。
朱元璋的后事安排,與六百年后的毛澤東頗似。兩人選中的接班人,都是仁德有余威猛不足者。這樣,就給威猛者的后來居上留有余地:朱元璋仁德有余的接班人是懿文太子和后來的建文皇帝朱允炆,“留有余地”的威猛者是燕王朱棣;毛澤東仁德有余的接班人是華國鋒,“留有余地”的威猛者是鄧小平。這種安排,在各自情勢下,都是“只能如此”的。兩股力量的后來爭斗,朱、毛生前并非糊涂到不能預見。勿寧說,這種安排的考慮是:讓歷史(實踐)挑選他們吧!
“地利不如人和”這句似乎是千古不朽的孟子名言,在中國歷史上受過的諷刺,可謂多矣。但是,任何一次諷刺,都不像朱棣與建文皇帝的斗爭結局造成的諷刺那么厲害。關于建文皇帝,《明史?卷四》介紹說:
建文皇帝,“諱允炆,太祖孫,懿文太子第二子也……。帝生穎慧好學,性至孝。年十四,侍懿文太子疾,晝夜不暫離。更二年,太子薨,居喪毀瘠。太祖撫之曰:‘而誠純至孝,顧不念我乎?!槲涠迥昃旁?,立為皇太孫……。初,太祖命太子省央章奏,太子性仁厚,于刑獄多所減省。至是以命太孫,太孫亦復佐以寬大……天下莫不頌德焉。”
這樣一位仁德之君,很像西漢文景二帝。而分封在外后來謀反的燕王朱棣,至少與景帝時發動叛亂的吳王劉濞有這樣幾點相似處:第一,朱棣與劉濞,都是皇族,兩人的反叛,都屬六親不認、大逆不道、十惡不赦死罪。第二,兩人都是分封在外的王,反叛時都得到諸封王支持。第三,兩人反叛都打“清君側”旗號,表面看,劉濞要清除的敵人是“君側”的晃錯,朱棣要清除的敵人是“君側”的齊泰、黃子澄,實際上,兩人目的都是奪取皇位。
照理說,這些相似性,足夠條件地意味著朱棣的反叛是毫無成功希望的喪心病狂之舉。而建文皇帝,第一有朱元璋在天之靈的正統庇護;第二深受方教儒為泰斗的大批衛道視死如歸的知識分子擁戴;第三天生一種寬厚仁德性,符合戰亂之后廣大民眾渴望和平、渴望“精神文明建設”心理。雙方這些差別,似乎證明建文皇帝勝券在握。但是,斗爭的結果,朱棣勝了,建文皇帝敗了。這一事實,實在令堅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儒家人物及后世一切歷史學家們大惑不解,他們除了用諸如“天命靡?!?、“成敗無定” 、【腳注:《曾國藩全集?詩文?成敗無定》:“漢晁錯建議削藩,厥后吳楚七國反,景帝誅錯而事以成。明齊泰、黃子澄建議削藩,厥后燕王南犯,建文誅齊黃而事以敗。我朝米思翰等建議削藩,厥后吳、耿三叛并起,圣祖不誅米思翰而事以成。此三案者最相類,或誅或宥,或成或敗,參差不一。士大夫處大事、決大疑,但當熟思是非,不必疑于往事之成敗,以遷就一時之利害也?!薄俊澳箍撇幌嘈叛蹨I”之類的習慣性“酷語”自我排解外,還能說出什么深刻得體的道理來嗎?
然而,從地緣分析眼光看,“大逆不道”的朱棣所以勝利,“恭行天討”的建文皇帝所以失敗,原因一目了然,這就是:二者地勢不同。其實,與西漢景帝時的六國叛亂相比,朱棣的反叛有一最大的根本的不同點,這就是:在左右王氣運作即國家命運的地緣政治關鍵處,景帝時的中央政府,占據的是關中這塊統領全國的上風寶地;吳王劉濞,占據的是江淮一帶被統領的下風濕地。反之,在朱棣的反叛中,建文皇帝的中央政府,占據的是江南這片繁華有余、酷氣不足的地盤;而朱棣,占據的是在中國地緣政治格局中統領全局的北京這塊氣俗雄渾的地盤。
至于“人和”、“民心”之類,那么可以說,朱棣代表的,乃是民族的長遠利益:若北京不能成為中國首都,中國就要重蹈宋朝覆轍,失去北方。因此,朱棣與建文皇帝的叔侄之爭,看似是一場極不道德的宮廷政變,但實際上,這不是個人意氣或一己私利之爭,而是北京與南京、北主南從還是南主北從之爭。在此爭執中,勝負不由人決定,而由天定的北主南從法則決定,——這一次,“天”并未站在作為“天子”的建文皇帝一方,而是站在位勢在北的“逆臣”朱棣一方。
建文皇帝失敗后從南京出走,不知所終(或說流亡云南,在武定獅子山出家;或說城破時自焚而死),勝利者朱棣入主南京登大位,封號“成祖”。就位后,成祖很快著手遷都北京事務。經過近二十年的規劃建設,一個氣勢輝煌的北京城建成。1421年,成祖正式遷都北京。這以后,北京以南廣大中華土地上的居民們,就過了二百來年相對太平的日子。當然,代價是處于“風口浪尖”的北京的多災多難:這期間,先是被推翻的蒙古勢力的卷土重來,后來更有重新崛起于東北的前程遠大的女真族(滿族)的威脅。然而,正因為如此,才顯出北京地位的不可取代性。
然而,過多的安全支出也不是件好事。但要不過多支出,又只有一法,就是把威脅自己的塞外少數民族整合進中華大家庭中來。此一自然歷史任務,又只能由塞外少數民族自己來完成。
取元代之的明朝,在定都問題上,經歷了一個曲折的悲劇過程。
朱元璋統一中國時,定都南京;但他也曾有過定都開封或西安的打算,只是又放棄了;而北京,似乎不在他的考慮中。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江淮乃朱元璋發跡地,此地國都選址,南京為最佳。二是在當時的漢民族心目中,北京是個受詛咒的地方,“人望之若回鶻、吐蕃”的歷史名聲至元更甚,為避嫌,不能選它。
但是,朱元璋這位“要與西風斗一場,滿身披就黃金甲”的明朝開國皇帝,具有一種與高詠“大風起兮塵飛揚”的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相似的酷美氣質(兩人家鄉都在淮河流域,兩人都出身“勞動人民”)。有此“樸素階級感情”作基礎,將心比心的朱元璋,對北方人這番微妙心思,就很理解:作為北方人,必認控制南方為天經地義。為此,必須一面壓壓他們的悍氣,一面讓南方人受點北氣熏習。因此,在對塞外保持軍事高壓的同時,朱元璋又封自己兒子中氣質最酷的朱棣為燕王,鎮守北平這一中國地緣政治中的關鍵部位。
朱元璋的后事安排,與六百年后的毛澤東頗似。兩人選中的接班人,都是仁德有余威猛不足者。這樣,就給威猛者的后來居上留有余地:朱元璋仁德有余的接班人是懿文太子和后來的建文皇帝朱允炆,“留有余地”的威猛者是燕王朱棣;毛澤東仁德有余的接班人是華國鋒,“留有余地”的威猛者是鄧小平。這種安排,在各自情勢下,都是“只能如此”的。兩股力量的后來爭斗,朱、毛生前并非糊涂到不能預見。勿寧說,這種安排的考慮是:讓歷史(實踐)挑選他們吧!
“地利不如人和”這句似乎是千古不朽的孟子名言,在中國歷史上受過的諷刺,可謂多矣。但是,任何一次諷刺,都不像朱棣與建文皇帝的斗爭結局造成的諷刺那么厲害。關于建文皇帝,《明史?卷四》介紹說:
建文皇帝,“諱允炆,太祖孫,懿文太子第二子也……。帝生穎慧好學,性至孝。年十四,侍懿文太子疾,晝夜不暫離。更二年,太子薨,居喪毀瘠。太祖撫之曰:‘而誠純至孝,顧不念我乎?!槲涠迥昃旁?,立為皇太孫……。初,太祖命太子省央章奏,太子性仁厚,于刑獄多所減省。至是以命太孫,太孫亦復佐以寬大……天下莫不頌德焉。”
這樣一位仁德之君,很像西漢文景二帝。而分封在外后來謀反的燕王朱棣,至少與景帝時發動叛亂的吳王劉濞有這樣幾點相似處:第一,朱棣與劉濞,都是皇族,兩人的反叛,都屬六親不認、大逆不道、十惡不赦死罪。第二,兩人都是分封在外的王,反叛時都得到諸封王支持。第三,兩人反叛都打“清君側”旗號,表面看,劉濞要清除的敵人是“君側”的晃錯,朱棣要清除的敵人是“君側”的齊泰、黃子澄,實際上,兩人目的都是奪取皇位。
照理說,這些相似性,足夠條件地意味著朱棣的反叛是毫無成功希望的喪心病狂之舉。而建文皇帝,第一有朱元璋在天之靈的正統庇護;第二深受方教儒為泰斗的大批衛道視死如歸的知識分子擁戴;第三天生一種寬厚仁德性,符合戰亂之后廣大民眾渴望和平、渴望“精神文明建設”心理。雙方這些差別,似乎證明建文皇帝勝券在握。但是,斗爭的結果,朱棣勝了,建文皇帝敗了。這一事實,實在令堅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儒家人物及后世一切歷史學家們大惑不解,他們除了用諸如“天命靡?!?、“成敗無定” 、【腳注:《曾國藩全集?詩文?成敗無定》:“漢晁錯建議削藩,厥后吳楚七國反,景帝誅錯而事以成。明齊泰、黃子澄建議削藩,厥后燕王南犯,建文誅齊黃而事以敗。我朝米思翰等建議削藩,厥后吳、耿三叛并起,圣祖不誅米思翰而事以成。此三案者最相類,或誅或宥,或成或敗,參差不一。士大夫處大事、決大疑,但當熟思是非,不必疑于往事之成敗,以遷就一時之利害也?!薄俊澳箍撇幌嘈叛蹨I”之類的習慣性“酷語”自我排解外,還能說出什么深刻得體的道理來嗎?
然而,從地緣分析眼光看,“大逆不道”的朱棣所以勝利,“恭行天討”的建文皇帝所以失敗,原因一目了然,這就是:二者地勢不同。其實,與西漢景帝時的六國叛亂相比,朱棣的反叛有一最大的根本的不同點,這就是:在左右王氣運作即國家命運的地緣政治關鍵處,景帝時的中央政府,占據的是關中這塊統領全國的上風寶地;吳王劉濞,占據的是江淮一帶被統領的下風濕地。反之,在朱棣的反叛中,建文皇帝的中央政府,占據的是江南這片繁華有余、酷氣不足的地盤;而朱棣,占據的是在中國地緣政治格局中統領全局的北京這塊氣俗雄渾的地盤。
至于“人和”、“民心”之類,那么可以說,朱棣代表的,乃是民族的長遠利益:若北京不能成為中國首都,中國就要重蹈宋朝覆轍,失去北方。因此,朱棣與建文皇帝的叔侄之爭,看似是一場極不道德的宮廷政變,但實際上,這不是個人意氣或一己私利之爭,而是北京與南京、北主南從還是南主北從之爭。在此爭執中,勝負不由人決定,而由天定的北主南從法則決定,——這一次,“天”并未站在作為“天子”的建文皇帝一方,而是站在位勢在北的“逆臣”朱棣一方。
建文皇帝失敗后從南京出走,不知所終(或說流亡云南,在武定獅子山出家;或說城破時自焚而死),勝利者朱棣入主南京登大位,封號“成祖”。就位后,成祖很快著手遷都北京事務。經過近二十年的規劃建設,一個氣勢輝煌的北京城建成。1421年,成祖正式遷都北京。這以后,北京以南廣大中華土地上的居民們,就過了二百來年相對太平的日子。當然,代價是處于“風口浪尖”的北京的多災多難:這期間,先是被推翻的蒙古勢力的卷土重來,后來更有重新崛起于東北的前程遠大的女真族(滿族)的威脅。然而,正因為如此,才顯出北京地位的不可取代性。
然而,過多的安全支出也不是件好事。但要不過多支出,又只有一法,就是把威脅自己的塞外少數民族整合進中華大家庭中來。此一自然歷史任務,又只能由塞外少數民族自己來完成。
3、清朝對北京的經營和太平天國的地緣基礎
滿族入主中國,北京地位未遇挑戰,自然成為清王朝首都:1644年5月,清攝政王多爾袞在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勾引下率清軍入關占領北京;9月,清順治帝率文武百官進北京;10月初一,年幼的順治帝以定鼎事,行祭告大禮,告曰:
今年十月初一日,祇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仍建有天下之號曰大清,定鼎燕京,紀元順治。
為什么如此“順治”(順利)呢?
滿族老家東北,氣候與華北乃至江淮氣候有量差而無質差,除冬天過冷外,其它季節,是溫暖濕潤便于糧食生產的。因此,滿人的生活習慣,與漢族并無多大差別。尤其是,滿族這是第二次入主北京,有了四百多年前金國的失敗教訓,這一次,在硬國力與軟國力兩方面,他們都作了充分準備,成竹在胸,這就是:以北京為家,北邊保持壓力,南邊盡量懷柔;內在精神融于漢文化,外表卻一副作為征服者的游牧民族模樣(服飾表明這一點,如此,才不至于被蒙古族小看)。當然,滿人特權是要維護的,但不像元朝蒙古族那么過分。起先,漢人對滿人還抱懷疑甚至敵視態度,但是,經過康熙、雍正、乾隆等幾位皇帝帶有濕潤儒雅氣和大家風度的一系列表演(他們尤其喜歡“下江南”表演,因為要得漢人心,首先須得江南士大夫心),滿族統治者的形象,得到認可,以致后來漢族頭面人物如林則徐、曾國藩、康有為、梁啟超等,成為滿人皇權的忠實維護者。
既然定下以北京為家決心,就得好好經營它。對北京,滿清王朝是真正把它當作自己家園來經營的。當然,他們繼承的明北京城,本身就很氣派,主體無須重建,只需“內部裝修”園林風景:“隨著清朝在中原統治的日益鞏固,從康熙開始,清統治者在西郊修建皇家林園,著名的暢春園、圓明園、頤和園等,都是清代皇家建筑史上的杰作?!薄尽秶钦摵?首都中國》 P885】如此規模的園林建設,需要相當大的心理安全感。比如明朝,始終受到塞外蒙古族與滿族的威脅,就無如此放松心情來建豪華皇家園林。但在清朝,塞外威脅解除了,統治者和百姓的安全感,是中國歷史以來最強的,可以輕松享受園林生活。
然而,滿清一朝,北京地位也曾受到一次嚴重挑戰,這就是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是中國封建社會總歸于失敗的農民起義最后、也是組織最好層次最高的一次。它在短期內取得偉大勝利,也在短期內歸于失敗。究其原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勝敗皆因洪秀全的“天國”理念。
洪秀全腦子里,“天”的分量很重,“地”的分量很小。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農民出身的他,本能地覺得,中國農民苦就苦在土地的苦寒。有此苦寒地,方有諸多民間低級雜亂信仰,這更使中國農民苦上加苦。要擺脫這些低級精神束縛,就需引入并且向農民灌輸一種大光明精神。他于是大講上帝、天國。但是,中國農民的根本出路在自然改造,大光明境界只能激動人一時(太平天國的快速勝利因此而來),不能保證問題的真正解決(太平天國的快速失敗由此而來。)
重天不重地的洪秀全,對地緣政治問題當然無興趣。金田起義前,在一次談話中,當評論到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三合會時,他說:“彼等原有之真宗旨已變為下流卑污無價值的了。如果我們講真道理,而倚靠上帝強有力之助佑,我們幾個人便可以比他們多數。甚至孫臏、吳起、孔明等及其他古代歷史中之嫻于韜略戰術者亦不值得我之一贊,三合會更卑卑不足道也。”【《洪秀全選集》中華書局 1976 p37 】——對以多山的南方地理環境為依托、總對北方“外族政權”耿耿于懷的三合會的卑視,并沒有錯;但對把華夏山川氣象裝入腦海、從中化出后世影響深遠的“孫吳兵法”的孫臏、吳起、孔明的小看,就有一種后來中共內部出現的“二十八個半”式的迂闊味。
定都南京的洪秀全,根據他那以天為本的思想路線,改南京為天京,氣魄招牌很大;而在關系太平天國命運的地緣軍事問題方面,則取一種隨其自然態度,結果很快就使南京陷入清軍包圍。對事關太平天國事業成敗的北伐,他只派出以李開芳、林鳳祥為首的一支三萬人部隊,孤軍深入清政府視為根本的京畿一帶,致使全軍覆沒。然而,如此北伐的洪秀全,亦有不得為之的苦衷:當時的中國,南方雖然鬧得轟轟烈烈,但在北方,民眾依然擁戴滿清政權,把太平天國運動看成南方人的事情,阿Q似地以為“造反便是與他為難”。一句話:在北方,太平天國沒有群眾基礎。北方民眾這種“大清順民”意識,直到義和團運動時,還保存著。
今之論者,不乏為太平天國開方子的事后諸葛亮,以為洪秀全應該學當年的朱元璋,先鞏固南方,再全力北伐,如此,必成大功。然而,這些事后諸葛亮們沒有想到:定都北京的蒙古人與滿人,差別很大。前者社會基礎薄弱,對北京不大留戀,經營不好;后者經營北京,全心全意,受北方民眾擁戴。在北方民眾看來,若太平天國成功,北京的首都地位就不保,因為在至高無上的“天京”(南京)之上,不能再加一個在上者。這種國都改動,有違北方民眾根本利益。若遷都北京,改北京為天京,那南京又該叫什么?根據對稱原理,南京應該叫“地京”。但這樣一來,以上帝為立國之本的太平天國,必顯出一副為洪秀全所不齒的三合會模樣,太平天國這邦層次很高的精英領導們,就會落到東漢末的“天公將軍”張角、“地公將軍”張寶、“人公將軍”張梁那樣的層次去,這不笑話嗎?若不考慮對稱原理,遷都北京后,改北京為天京,南京仍叫南京,這種重天不重地的名稱改變,對認儒家“天道遠,人道邇”為正宗的北方民眾來說,心理上難道不會覺得太別扭不舒服嗎?若取消“天京”名稱,一切照舊,不就等于否定了太平天國最高權威——天(上帝)。上帝權威被否定,洪秀全和整個太平天國事業的合法性,又何在?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太平天國后來的一切挫折和最終失敗,其種因,早在洪秀全重天不重地的立國理念中潛伏著了。
從地緣分析眼光看,太平天國運動反映的主要是中國東南一帶為風水雜亂、信仰低級、商品經濟條件優越卻缺乏公道、黑社會勢力猖獗、正氣不伸、豪杰受困、生活艱辛、精神苦悶等一系列問題所困擾的社會中下層民眾的要求。北伐的失敗,說明這個運動在中國北方沒有群眾基礎。而太平軍與曾國藩湘軍的較量并最終敗在這個“兇惡敵人”手下這一事實,亦說明太平天國運動在長江以南的西部內陸地區也無群眾基礎。一句話,招牌打得過大過早、早早立國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國,在與對手的較量中有兩不勝:一是南京與北京,南北地不勝;二是長江以南的東南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東西地不勝。中國歷史上,在大回合的南北較量中,從來沒有南方勝了北方的例子;在大回合的東西較量中,從來沒有東部勝了西部的例子。執著建國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國,恰恰犯了使自己固著于東南沿海一帶并因此在與北方的清軍和西部的湘軍的較量中位勢居下的錯誤。如此執著于南京的太平天國,別說兩個敵人,即使兩個敵人中的一個,它也難斗贏。
曾國藩之弟、“悍將”曾國荃是攻破天京的功臣,他因此很是居功自傲更因此而招致曾國藩的嚴厲指責:“古來大戰爭、大事業,人謀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 當然,這里,曾國藩尚不明白:所謂“天意”,不過中國地緣軍事政治史上東不敵西、南不敵北規律而已。
滿族入主中國,北京地位未遇挑戰,自然成為清王朝首都:1644年5月,清攝政王多爾袞在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勾引下率清軍入關占領北京;9月,清順治帝率文武百官進北京;10月初一,年幼的順治帝以定鼎事,行祭告大禮,告曰:
今年十月初一日,祇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仍建有天下之號曰大清,定鼎燕京,紀元順治。
為什么如此“順治”(順利)呢?
滿族老家東北,氣候與華北乃至江淮氣候有量差而無質差,除冬天過冷外,其它季節,是溫暖濕潤便于糧食生產的。因此,滿人的生活習慣,與漢族并無多大差別。尤其是,滿族這是第二次入主北京,有了四百多年前金國的失敗教訓,這一次,在硬國力與軟國力兩方面,他們都作了充分準備,成竹在胸,這就是:以北京為家,北邊保持壓力,南邊盡量懷柔;內在精神融于漢文化,外表卻一副作為征服者的游牧民族模樣(服飾表明這一點,如此,才不至于被蒙古族小看)。當然,滿人特權是要維護的,但不像元朝蒙古族那么過分。起先,漢人對滿人還抱懷疑甚至敵視態度,但是,經過康熙、雍正、乾隆等幾位皇帝帶有濕潤儒雅氣和大家風度的一系列表演(他們尤其喜歡“下江南”表演,因為要得漢人心,首先須得江南士大夫心),滿族統治者的形象,得到認可,以致后來漢族頭面人物如林則徐、曾國藩、康有為、梁啟超等,成為滿人皇權的忠實維護者。
既然定下以北京為家決心,就得好好經營它。對北京,滿清王朝是真正把它當作自己家園來經營的。當然,他們繼承的明北京城,本身就很氣派,主體無須重建,只需“內部裝修”園林風景:“隨著清朝在中原統治的日益鞏固,從康熙開始,清統治者在西郊修建皇家林園,著名的暢春園、圓明園、頤和園等,都是清代皇家建筑史上的杰作?!薄尽秶钦摵?首都中國》 P885】如此規模的園林建設,需要相當大的心理安全感。比如明朝,始終受到塞外蒙古族與滿族的威脅,就無如此放松心情來建豪華皇家園林。但在清朝,塞外威脅解除了,統治者和百姓的安全感,是中國歷史以來最強的,可以輕松享受園林生活。
然而,滿清一朝,北京地位也曾受到一次嚴重挑戰,這就是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是中國封建社會總歸于失敗的農民起義最后、也是組織最好層次最高的一次。它在短期內取得偉大勝利,也在短期內歸于失敗。究其原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勝敗皆因洪秀全的“天國”理念。
洪秀全腦子里,“天”的分量很重,“地”的分量很小。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農民出身的他,本能地覺得,中國農民苦就苦在土地的苦寒。有此苦寒地,方有諸多民間低級雜亂信仰,這更使中國農民苦上加苦。要擺脫這些低級精神束縛,就需引入并且向農民灌輸一種大光明精神。他于是大講上帝、天國。但是,中國農民的根本出路在自然改造,大光明境界只能激動人一時(太平天國的快速勝利因此而來),不能保證問題的真正解決(太平天國的快速失敗由此而來。)
重天不重地的洪秀全,對地緣政治問題當然無興趣。金田起義前,在一次談話中,當評論到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三合會時,他說:“彼等原有之真宗旨已變為下流卑污無價值的了。如果我們講真道理,而倚靠上帝強有力之助佑,我們幾個人便可以比他們多數。甚至孫臏、吳起、孔明等及其他古代歷史中之嫻于韜略戰術者亦不值得我之一贊,三合會更卑卑不足道也。”【《洪秀全選集》中華書局 1976 p37 】——對以多山的南方地理環境為依托、總對北方“外族政權”耿耿于懷的三合會的卑視,并沒有錯;但對把華夏山川氣象裝入腦海、從中化出后世影響深遠的“孫吳兵法”的孫臏、吳起、孔明的小看,就有一種后來中共內部出現的“二十八個半”式的迂闊味。
定都南京的洪秀全,根據他那以天為本的思想路線,改南京為天京,氣魄招牌很大;而在關系太平天國命運的地緣軍事問題方面,則取一種隨其自然態度,結果很快就使南京陷入清軍包圍。對事關太平天國事業成敗的北伐,他只派出以李開芳、林鳳祥為首的一支三萬人部隊,孤軍深入清政府視為根本的京畿一帶,致使全軍覆沒。然而,如此北伐的洪秀全,亦有不得為之的苦衷:當時的中國,南方雖然鬧得轟轟烈烈,但在北方,民眾依然擁戴滿清政權,把太平天國運動看成南方人的事情,阿Q似地以為“造反便是與他為難”。一句話:在北方,太平天國沒有群眾基礎。北方民眾這種“大清順民”意識,直到義和團運動時,還保存著。
今之論者,不乏為太平天國開方子的事后諸葛亮,以為洪秀全應該學當年的朱元璋,先鞏固南方,再全力北伐,如此,必成大功。然而,這些事后諸葛亮們沒有想到:定都北京的蒙古人與滿人,差別很大。前者社會基礎薄弱,對北京不大留戀,經營不好;后者經營北京,全心全意,受北方民眾擁戴。在北方民眾看來,若太平天國成功,北京的首都地位就不保,因為在至高無上的“天京”(南京)之上,不能再加一個在上者。這種國都改動,有違北方民眾根本利益。若遷都北京,改北京為天京,那南京又該叫什么?根據對稱原理,南京應該叫“地京”。但這樣一來,以上帝為立國之本的太平天國,必顯出一副為洪秀全所不齒的三合會模樣,太平天國這邦層次很高的精英領導們,就會落到東漢末的“天公將軍”張角、“地公將軍”張寶、“人公將軍”張梁那樣的層次去,這不笑話嗎?若不考慮對稱原理,遷都北京后,改北京為天京,南京仍叫南京,這種重天不重地的名稱改變,對認儒家“天道遠,人道邇”為正宗的北方民眾來說,心理上難道不會覺得太別扭不舒服嗎?若取消“天京”名稱,一切照舊,不就等于否定了太平天國最高權威——天(上帝)。上帝權威被否定,洪秀全和整個太平天國事業的合法性,又何在?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太平天國后來的一切挫折和最終失敗,其種因,早在洪秀全重天不重地的立國理念中潛伏著了。
從地緣分析眼光看,太平天國運動反映的主要是中國東南一帶為風水雜亂、信仰低級、商品經濟條件優越卻缺乏公道、黑社會勢力猖獗、正氣不伸、豪杰受困、生活艱辛、精神苦悶等一系列問題所困擾的社會中下層民眾的要求。北伐的失敗,說明這個運動在中國北方沒有群眾基礎。而太平軍與曾國藩湘軍的較量并最終敗在這個“兇惡敵人”手下這一事實,亦說明太平天國運動在長江以南的西部內陸地區也無群眾基礎。一句話,招牌打得過大過早、早早立國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國,在與對手的較量中有兩不勝:一是南京與北京,南北地不勝;二是長江以南的東南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東西地不勝。中國歷史上,在大回合的南北較量中,從來沒有南方勝了北方的例子;在大回合的東西較量中,從來沒有東部勝了西部的例子。執著建國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國,恰恰犯了使自己固著于東南沿海一帶并因此在與北方的清軍和西部的湘軍的較量中位勢居下的錯誤。如此執著于南京的太平天國,別說兩個敵人,即使兩個敵人中的一個,它也難斗贏。
曾國藩之弟、“悍將”曾國荃是攻破天京的功臣,他因此很是居功自傲更因此而招致曾國藩的嚴厲指責:“古來大戰爭、大事業,人謀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 當然,這里,曾國藩尚不明白:所謂“天意”,不過中國地緣軍事政治史上東不敵西、南不敵北規律而已。
4、民國孫袁之爭和蔣介石的金陵春夢
辛亥革命期間至1949年,北京的首都地位,受到最大挑戰。然而,20世紀的中國史,一再證明這樣一條真理:北京的首都地位難以取代;北京穩,全國穩;北京的首都地位一旦受到挑戰甚至取代,中國就會人心惶惶、四分五裂;北京與全國的關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然而,此一道理,包括孫中山在內的國民黨人,認識是不地道的。
孫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動,主要在海外。武昌起義成功,孫中山從海外返回,就任定都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臨時”一詞,表明孫中山的事業比固執于南京的洪秀全,回旋余地大),重新擺出明成祖和太平天國時期南京與北京的較量格局。當然,也像明成祖和太平天國時期一樣,“人和”上說,南京的孫中山比北京的袁世凱占優勢。但是,亦如明成祖和太平天國時期一樣,在政治軍事的較量中,優劣對比不決定于“人和”而決定于“地利”(這是一種更深刻長遠的人和)。歷史告訴人們,當北京袁世凱軍隊向南推進時,定都南京的孫中山,沒有多少牌,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順從袁世凱:
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退位;13日,北京袁世凱宣布贊成共和;14日,南京孫中山提出辭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第二任總統。然而,孫中山退位是有條件的:第一,定都南京;第二,新總統(袁世凱)南京就職;第三,遵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三個條件,核心是第一個:中華民國首都應在南京。如此,孫中山的南方民主共和力量,才能在中國政治中發揮主導作用。
然而,中國政治核心的和主要的問題,是北京象征著的能集萬散于一如的寒性地緣種因和環境惡劣的西北地區廣大民眾的利益要求能否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關照。因此,只從限制袁世凱獨裁角度考慮問題的孫中山,其向袁世凱提出的南下就職并把中華民國首都定在南京的要求,就頗有當年南方人“迎請”隋煬帝棄洛陽下江都味道,大有置中華民族寒性地緣種因于不顧并且直接冒犯北方民眾感情及地緣利益之嫌(首都一遷走,陰冷的北方將更陰冷,北方民眾就會倍感物質生活的苦寒和精神生活的孤獨無告,他們對此不會無動于衷)。而袁世凱,理所當然地利用了北方民眾這種感情和利益要求(這是最直接的,至于“寒性地緣種因”,袁世凱倒想不到),使孫中山本來就不切實際的“條件”成為一紙空文。
固然,袁世凱死后,北京亦進入內政混亂期。但是“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的南方,混亂更甚,地方自治(實乃地方保護即封建勢力抬頭)聲音四處傳播,大大小小的軍閥、土皇帝、土豪劣紳“亂世英雄起四方”。不錯,此一亂局,在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中露出了結束希望;但是,北伐風云人物蔣介石,個人氣質屬“南人南相”者,階級背景為江浙財團代表,地緣背景乃項羽式東南沿海一帶“卑濕險狹”的“風土人情”化身,他既無能力、亦無真心實實在在打到北京去,從廣州打到南京,就如魚得水地做起了“金陵春夢”。
或曰:定都南京的蔣介石,是有著朱元璋式的好棋的:先穩定南方,再北伐統一全國。然而,20世紀的中國形勢,已非元末可比。在十月革命影響下,北方已得時代風氣之先;而蔣介石,像項羽一樣,骨子里是位畏懼西北風氣的人物,對十月革命和刮自俄羅斯黑土地的西北風,以及受此風熏習的無產階級專政,很難找到感覺:蘇聯軍事學院學習期間,他的最大收獲,就是得出馬列主義指導下的共產革命“太殘酷”結論。至于這種殘酷的自然歷史因緣,他是沒有興趣去理解的。而他之所以沒有興趣去理解,又是因為他不習慣苦寒風俗、缺乏古來一切中國“真命天子”都應具備的“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資質。這樣,在20世紀的中國革命中,國民心目中的蔣介石,就是位畏懼酷美、逃避崇高的弱勢文化代表,真正的英雄豪杰——“大風起兮塵飛揚”、“要與西風斗一場”、“梅花歡喜漫天雪”的英雄豪杰,是不會買他賬的。這種人,即使有能耐打到北京,之后又怎鎮得住中國這么大片國土尤其“王氣”所在地西北呢?
不錯,在上海、南京站住腳后,蔣介石通過威懾、收買、拜把兄弟等手段,使北方軍閥表面服從了自己,但終其一生,蔣介石的權威,從未被北方認可過。不錯,在挾有溫潤的“西風美雨”的蔣介石的威懾利誘下,北方軍閥曾一度陷入極大的不自信和混亂,紛紛“易幟”承認南京政府。但是,被“六朝金粉”銷盡骨氣的南京國民黨政府,最大的先天不足毛病,就是缺乏朱元璋那種“要與西風斗一場”的艱苦奮斗政治本色,所以時間稍長,就被北方勢力小看。西北的馮玉祥,東北的張學良,這些蔣介石的拜把兄弟,后來都從背后向他下手。
于此不難理解:西安事變,乃西北無產者與東南財團、西北寒潮與東南臺風的較量,——當共產黨紅軍到達西北后,西北社會各階層力量,都將團結在它周圍,在與蔣介石為首的東南財團的較量中最終獲勝。因此,說毛澤東的紅軍只是因為有了西安事變這一“偶然因素”才得以“起死回生”,此乃蔽于人不知天的冬烘論調。
總而言之,北京地位不能不受尊崇。蔣介石之所以在中國不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從來不把北京放在心上;在他以及國民黨的“黨國精神”中,尤其缺乏北京為象征的西北“王者氣象”。蔣介石國民黨這一毛病,正由毛澤東共產黨來克服:中共從一開始,就與西北風氣千絲萬縷相聯系。這一點,且看中共建黨前五年,不滿二十三歲的毛澤東的這番議論:
思之思之,日人誠我國勁敵!感以縱橫萬里而屈于三島,民數號四萬萬而對此三千萬者為之奴,滿蒙去而北邊動,胡馬骎骎入中原,況山東已失,開濟之路已為攫去,則入河南矣。二十年內,非一戰不足以圖存,而國人猶沉酣未覺,注意東事少。愚意吾儕無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孫,止有磨礪以待日本?!尽睹珴蓶|早期文稿》 p51】
此等民族先知般“八千里路云和月”豪杰氣象,陶醉于金陵春夢中的國民黨碌碌諸公,誰有?
辛亥革命期間至1949年,北京的首都地位,受到最大挑戰。然而,20世紀的中國史,一再證明這樣一條真理:北京的首都地位難以取代;北京穩,全國穩;北京的首都地位一旦受到挑戰甚至取代,中國就會人心惶惶、四分五裂;北京與全國的關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然而,此一道理,包括孫中山在內的國民黨人,認識是不地道的。
孫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動,主要在海外。武昌起義成功,孫中山從海外返回,就任定都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臨時”一詞,表明孫中山的事業比固執于南京的洪秀全,回旋余地大),重新擺出明成祖和太平天國時期南京與北京的較量格局。當然,也像明成祖和太平天國時期一樣,“人和”上說,南京的孫中山比北京的袁世凱占優勢。但是,亦如明成祖和太平天國時期一樣,在政治軍事的較量中,優劣對比不決定于“人和”而決定于“地利”(這是一種更深刻長遠的人和)。歷史告訴人們,當北京袁世凱軍隊向南推進時,定都南京的孫中山,沒有多少牌,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順從袁世凱:
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退位;13日,北京袁世凱宣布贊成共和;14日,南京孫中山提出辭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第二任總統。然而,孫中山退位是有條件的:第一,定都南京;第二,新總統(袁世凱)南京就職;第三,遵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三個條件,核心是第一個:中華民國首都應在南京。如此,孫中山的南方民主共和力量,才能在中國政治中發揮主導作用。
然而,中國政治核心的和主要的問題,是北京象征著的能集萬散于一如的寒性地緣種因和環境惡劣的西北地區廣大民眾的利益要求能否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關照。因此,只從限制袁世凱獨裁角度考慮問題的孫中山,其向袁世凱提出的南下就職并把中華民國首都定在南京的要求,就頗有當年南方人“迎請”隋煬帝棄洛陽下江都味道,大有置中華民族寒性地緣種因于不顧并且直接冒犯北方民眾感情及地緣利益之嫌(首都一遷走,陰冷的北方將更陰冷,北方民眾就會倍感物質生活的苦寒和精神生活的孤獨無告,他們對此不會無動于衷)。而袁世凱,理所當然地利用了北方民眾這種感情和利益要求(這是最直接的,至于“寒性地緣種因”,袁世凱倒想不到),使孫中山本來就不切實際的“條件”成為一紙空文。
固然,袁世凱死后,北京亦進入內政混亂期。但是“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的南方,混亂更甚,地方自治(實乃地方保護即封建勢力抬頭)聲音四處傳播,大大小小的軍閥、土皇帝、土豪劣紳“亂世英雄起四方”。不錯,此一亂局,在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中露出了結束希望;但是,北伐風云人物蔣介石,個人氣質屬“南人南相”者,階級背景為江浙財團代表,地緣背景乃項羽式東南沿海一帶“卑濕險狹”的“風土人情”化身,他既無能力、亦無真心實實在在打到北京去,從廣州打到南京,就如魚得水地做起了“金陵春夢”。
或曰:定都南京的蔣介石,是有著朱元璋式的好棋的:先穩定南方,再北伐統一全國。然而,20世紀的中國形勢,已非元末可比。在十月革命影響下,北方已得時代風氣之先;而蔣介石,像項羽一樣,骨子里是位畏懼西北風氣的人物,對十月革命和刮自俄羅斯黑土地的西北風,以及受此風熏習的無產階級專政,很難找到感覺:蘇聯軍事學院學習期間,他的最大收獲,就是得出馬列主義指導下的共產革命“太殘酷”結論。至于這種殘酷的自然歷史因緣,他是沒有興趣去理解的。而他之所以沒有興趣去理解,又是因為他不習慣苦寒風俗、缺乏古來一切中國“真命天子”都應具備的“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資質。這樣,在20世紀的中國革命中,國民心目中的蔣介石,就是位畏懼酷美、逃避崇高的弱勢文化代表,真正的英雄豪杰——“大風起兮塵飛揚”、“要與西風斗一場”、“梅花歡喜漫天雪”的英雄豪杰,是不會買他賬的。這種人,即使有能耐打到北京,之后又怎鎮得住中國這么大片國土尤其“王氣”所在地西北呢?
不錯,在上海、南京站住腳后,蔣介石通過威懾、收買、拜把兄弟等手段,使北方軍閥表面服從了自己,但終其一生,蔣介石的權威,從未被北方認可過。不錯,在挾有溫潤的“西風美雨”的蔣介石的威懾利誘下,北方軍閥曾一度陷入極大的不自信和混亂,紛紛“易幟”承認南京政府。但是,被“六朝金粉”銷盡骨氣的南京國民黨政府,最大的先天不足毛病,就是缺乏朱元璋那種“要與西風斗一場”的艱苦奮斗政治本色,所以時間稍長,就被北方勢力小看。西北的馮玉祥,東北的張學良,這些蔣介石的拜把兄弟,后來都從背后向他下手。
于此不難理解:西安事變,乃西北無產者與東南財團、西北寒潮與東南臺風的較量,——當共產黨紅軍到達西北后,西北社會各階層力量,都將團結在它周圍,在與蔣介石為首的東南財團的較量中最終獲勝。因此,說毛澤東的紅軍只是因為有了西安事變這一“偶然因素”才得以“起死回生”,此乃蔽于人不知天的冬烘論調。
總而言之,北京地位不能不受尊崇。蔣介石之所以在中國不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從來不把北京放在心上;在他以及國民黨的“黨國精神”中,尤其缺乏北京為象征的西北“王者氣象”。蔣介石國民黨這一毛病,正由毛澤東共產黨來克服:中共從一開始,就與西北風氣千絲萬縷相聯系。這一點,且看中共建黨前五年,不滿二十三歲的毛澤東的這番議論:
思之思之,日人誠我國勁敵!感以縱橫萬里而屈于三島,民數號四萬萬而對此三千萬者為之奴,滿蒙去而北邊動,胡馬骎骎入中原,況山東已失,開濟之路已為攫去,則入河南矣。二十年內,非一戰不足以圖存,而國人猶沉酣未覺,注意東事少。愚意吾儕無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孫,止有磨礪以待日本?!尽睹珴蓶|早期文稿》 p51】
此等民族先知般“八千里路云和月”豪杰氣象,陶醉于金陵春夢中的國民黨碌碌諸公,誰有?
五、南北關系——國共相爭
1、國共的地緣基礎——“南拳”與“北腿”
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大地的兒女,其地緣背景,歷史上任何朝代都不能比。因為歷史上各朝統治力量,都是從某一地域興起然后征服全國的;中共沒有這種地域局限性,當其誕生時,近現代工業媒體已使各地間的交往變得大為方便;這些媒體,把中共成立前分散在四面八方、到處掙扎呼喊撞擊著要為自己尋找大出路的力量匯集在一起,去實現自己“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民族使命。
然而,雖說中共乃中國東西南北各處地緣種因的合和,但這些地緣種因并非平分秋色而是全面中有重點的,這就是北京氣象的突出:中共的誕生,受北方吹來的十月革命風氣的影響;在中國諸多文化重鎮中,北京歷來受北方風氣影響最大,這一次,它更是得時代風氣之先,最先認識到十月革命的意義;中共一大時的五十幾位黨員,無一不是因受得十月革命風氣之先的北京思想文化界的影響而集合到共產主義這面旗幟下的。因有此北京氣象,所以中共從一開始,就有一種北方力量才有的統覽全球、居高臨下的國際主義眼光,講“五湖四?!?,反對而且有能力克服小家子氣的封建“省際情結”。這一點,與國民黨形成鮮明對照。
國民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建的興中會。1895年,孫中山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部。這前后,廣州、橫濱、南洋、臺灣、河內等,也成立了興中會分會,會員數百人,廣東籍人為主。因此,從孫中山開始,國民黨就在思想習性(黨性)上,打有水性多、山性少、熱性肢體小動作多、寒性頭腦大智慧少、粘連于南方卑濕雜亂山水的地緣種因烙印。這種南方地緣種因,深刻解釋了為什么甲午戰敗至辛亥革命后一段時間內的孫中山,會以滿蒙權益為交換條件,尋求日本對其推翻清王朝和北洋政府事業的支持。【腳注:“通過甲午戰爭期間孫中山乘清政府戰敗之際為奪取廣州而向日本領事求援,1911年孫中山關于日本經營滿蒙有利于中國的言論,1912年孫中山為抵制袁世凱奪權向日方提議以滿蒙權益換取援助,1915—1916年中華革命黨在日本軍人和浪人的參與下,利用日本強占膠東半島機會,在青島組織軍隊發動對北京政府的作戰,以及1918年孫中山再度以滿蒙為誘餌尋求日本援助等種種可以證實的情況,就足以證明孫中山曾經想用滿蒙權益來換取日本援助絕非虛言?!薄獥羁伞稓v史研究的微觀與宏觀》 《歷史研究》2004年4期 P15】這種南方地緣種因,尤其深刻地解釋了國民黨的封建性和直到如今在臺灣國民黨中依然存在的“省際情結”因緣:中國南方,地形復雜零亂,風氣封閉散亂,遠古就出產了封建性很強、各不相屬的“百越”,若無來自北方的“王者之風”的影響感召統屬,這些形形色色的百越們,永難成為一股相互開放的文明力量。——地緣種因的力量是頑強的,南氣重的國民黨,不能不染上南方特有的“百越習氣”:
同盟會時,國民黨就“百越”眾多,大的分支有三:廣東人的興中會,浙江人的光復會,湖南人的華興會。這些“百越”們,互相并無一個統一的權力機構,各自為陣,力量分散;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黃興等人領導的主要在南方邊疆省地發動的多次起義,風格一如南方風氣,不豪壯,零亂無章法,卒然而興,卒然而敗。辛亥革命后,孫中山表面被這些“百越”們推舉為臨時大總統,后又推舉為“非常大元帥”;但是,為南氣決定,這些“百越”們,出爾反爾,多次把孫中山逼得走投無路。固然,北方的張學良,后來也逼過蔣介石,但二者不能相比:張學良逼蔣,烈士武臣、慷慨悲歌、光明磊落、大氣磅礴;南方軍閥之逼孫中山,朋比為奸、明爭暗斗、鬼氣重重、陰險狡詐。到了1920年代初,國民黨四分五裂得沒有模樣,孫中山也絕望到極點。若不是孫中山毅然從南方圈子中跳出來、自覺把共產黨這股北氣嫁接到國民黨內,國民黨的壽命,恐怕在當時就結束了。正因為嫁接了共產黨這股北氣、陰陽相交,所以國民黨在與只有北氣而無南氣、陰陽不交的北洋軍閥的較量中,一出手,就占了上風。
然而,孫中山去世后,蔣介石領導的那場大有前途的北伐戰爭,打到長江邊時,為根深蒂固的南方地緣種因決定,國民黨就不想繼續往北擴大戰果,只想貪在南方那些水土濕潤的地方圓自己的富貴夢。他們于是大殺共產黨,把中共這股北氣從自己肌體中又清除出去。這樣一來,國民黨又現了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前本有的“百越”原形。“清黨”(大殺共產黨)后的1927年下半年,單是長江以南,國民黨就有三個“中央”:蔣介石的南京“中央”,汪精衛的武漢“中央”,鄒魯、謝特、張繼等西山會議派的上?!爸醒搿?。至于身為國民黨員卻擁兵自重的土皇帝樣的地方軍閥,為數更多。后來,雖有馮玉祥、張學良等北方軍閥加入國民黨,而且國民黨理智上也知道互斗對誰都不利,有必要樹個權威,但是,因缺乏能成氣候的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所以加入國民黨的北方軍閥們,只是些感性的北方人,知性的南方人,他們的加入國民黨,絲毫無助于國民黨“越”性的改變,不過在原有的“南越”基礎上,又增加了些“北越”而已:
像1980年代在南方涌來的經濟大潮中守不住自己“首善之區”的居民形象、羨慕廣州人身上的經濟光環、一心想使自己受點“港味”熏染從而把自己標準的北京話故意說得帶些港味的某些北京人一樣,“北人北相”的北洋軍閥們,靈氣不足,擔心自己被靈活的南方力量吃掉,于是咬咬牙,“靈活”地加入到了南方國民黨中去。盡管如此,國民黨的百越性一如既往,加進來的北方軍閥們,只能寄人籬下,在黨內斗爭中服從國民黨那小家子氣的“南拳”競賽規則,他們那套大方的“北腿功夫”,根本派不上用場。因為這里舉行的是一場斗拳不斗腿的競技比賽;斗拳講靈活不講力量,誰最靈活,誰就能夠取勝。因此,被羅斯福稱為“小花生米”(表干里油)的蔣介石,因頭腦最靈活、花招最多,就成了盛行斗拳規則的“百越”中的得勝者。這當然令習于北腿功夫的北方軍閥們不服氣,但他們又很無奈,精神苦悶,直到集南拳北腿功夫于一身的共產黨在北方壯大后,這些習于斗腿不斗拳的北方軍閥們,才找回了自己,一個個轉向共產黨。
其實,斗拳不斗腿,不僅是國民黨的特色,而且是南方各階層的流行風氣,尤其如果北方失去對南方的控制權的時候,這種風氣就更盛。1949年以前的上海攤,就是一個把全國各地斗拳不斗腿的“高手”們吸引來的一個競技場。1920年代末、30年代初蔣介石與南北軍閥展開的一場場混戰,不過上海攤競技規則在大場合的運用。當時的魯迅,就有詩曰:
大家去謁陵,強盜裝正經。
靜默三分鐘,各自想拳經。
當然,南氣重、長于斗拳的國民黨,也想學點北腿功夫,就是說,來點“天地正氣”、“燕趙悲歌”之類的東西,顯顯自己的酷樣,怎奈天生氣質陽弱,學起來很令另一位“南人”魯迅大有“死人不穿褲子擺活人底”的感覺。在《南腔北調集?漫與》一文中,魯迅“留此存照”地收錄了當時的一位國民黨文人寫的這樣一首詩:
同胞,醒起來吧,
踢開了弱者的心,
踢開了弱者的腦,
看,看,看,
看同胞們血噴出來了,
看同胞們的肉割開來了,
看同胞們的尸體掛起來了。
在《故事新編?非攻》中,魯迅三言兩語就勾畫了這樣一位南氣重卻模仿北腿功夫、“玩一股什么‘氣’,嚷什么‘死’”的名叫“曹公子”的人的形象:
(墨子)在(宋國都城)大街上前行,除看見了貧弱而外,也沒有什么異樣,楚國要來進攻的消息,是也許已經聽到了的,然而大家都被攻得習慣了,自以為是活該受攻的人,竟不覺得特別,況且誰都只剩了一條性命,無衣無食,所以也沒有什么人想搬家。待到望見南關的城樓了,這才看見街角上聚著十多個人,好像在聽一個人講故事。
當墨子走得臨近時,只見那人的手在空中一揮,大叫道:
“我們給他們看看宋國的民氣!我們都去死!”
墨子知道,這是自己的學生曹公子的聲音。
然而他并不擠進去招呼他,匆匆出了南關,只趕自己的路。
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大地的兒女,其地緣背景,歷史上任何朝代都不能比。因為歷史上各朝統治力量,都是從某一地域興起然后征服全國的;中共沒有這種地域局限性,當其誕生時,近現代工業媒體已使各地間的交往變得大為方便;這些媒體,把中共成立前分散在四面八方、到處掙扎呼喊撞擊著要為自己尋找大出路的力量匯集在一起,去實現自己“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民族使命。
然而,雖說中共乃中國東西南北各處地緣種因的合和,但這些地緣種因并非平分秋色而是全面中有重點的,這就是北京氣象的突出:中共的誕生,受北方吹來的十月革命風氣的影響;在中國諸多文化重鎮中,北京歷來受北方風氣影響最大,這一次,它更是得時代風氣之先,最先認識到十月革命的意義;中共一大時的五十幾位黨員,無一不是因受得十月革命風氣之先的北京思想文化界的影響而集合到共產主義這面旗幟下的。因有此北京氣象,所以中共從一開始,就有一種北方力量才有的統覽全球、居高臨下的國際主義眼光,講“五湖四?!?,反對而且有能力克服小家子氣的封建“省際情結”。這一點,與國民黨形成鮮明對照。
國民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建的興中會。1895年,孫中山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部。這前后,廣州、橫濱、南洋、臺灣、河內等,也成立了興中會分會,會員數百人,廣東籍人為主。因此,從孫中山開始,國民黨就在思想習性(黨性)上,打有水性多、山性少、熱性肢體小動作多、寒性頭腦大智慧少、粘連于南方卑濕雜亂山水的地緣種因烙印。這種南方地緣種因,深刻解釋了為什么甲午戰敗至辛亥革命后一段時間內的孫中山,會以滿蒙權益為交換條件,尋求日本對其推翻清王朝和北洋政府事業的支持。【腳注:“通過甲午戰爭期間孫中山乘清政府戰敗之際為奪取廣州而向日本領事求援,1911年孫中山關于日本經營滿蒙有利于中國的言論,1912年孫中山為抵制袁世凱奪權向日方提議以滿蒙權益換取援助,1915—1916年中華革命黨在日本軍人和浪人的參與下,利用日本強占膠東半島機會,在青島組織軍隊發動對北京政府的作戰,以及1918年孫中山再度以滿蒙為誘餌尋求日本援助等種種可以證實的情況,就足以證明孫中山曾經想用滿蒙權益來換取日本援助絕非虛言?!薄獥羁伞稓v史研究的微觀與宏觀》 《歷史研究》2004年4期 P15】這種南方地緣種因,尤其深刻地解釋了國民黨的封建性和直到如今在臺灣國民黨中依然存在的“省際情結”因緣:中國南方,地形復雜零亂,風氣封閉散亂,遠古就出產了封建性很強、各不相屬的“百越”,若無來自北方的“王者之風”的影響感召統屬,這些形形色色的百越們,永難成為一股相互開放的文明力量。——地緣種因的力量是頑強的,南氣重的國民黨,不能不染上南方特有的“百越習氣”:
同盟會時,國民黨就“百越”眾多,大的分支有三:廣東人的興中會,浙江人的光復會,湖南人的華興會。這些“百越”們,互相并無一個統一的權力機構,各自為陣,力量分散;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黃興等人領導的主要在南方邊疆省地發動的多次起義,風格一如南方風氣,不豪壯,零亂無章法,卒然而興,卒然而敗。辛亥革命后,孫中山表面被這些“百越”們推舉為臨時大總統,后又推舉為“非常大元帥”;但是,為南氣決定,這些“百越”們,出爾反爾,多次把孫中山逼得走投無路。固然,北方的張學良,后來也逼過蔣介石,但二者不能相比:張學良逼蔣,烈士武臣、慷慨悲歌、光明磊落、大氣磅礴;南方軍閥之逼孫中山,朋比為奸、明爭暗斗、鬼氣重重、陰險狡詐。到了1920年代初,國民黨四分五裂得沒有模樣,孫中山也絕望到極點。若不是孫中山毅然從南方圈子中跳出來、自覺把共產黨這股北氣嫁接到國民黨內,國民黨的壽命,恐怕在當時就結束了。正因為嫁接了共產黨這股北氣、陰陽相交,所以國民黨在與只有北氣而無南氣、陰陽不交的北洋軍閥的較量中,一出手,就占了上風。
然而,孫中山去世后,蔣介石領導的那場大有前途的北伐戰爭,打到長江邊時,為根深蒂固的南方地緣種因決定,國民黨就不想繼續往北擴大戰果,只想貪在南方那些水土濕潤的地方圓自己的富貴夢。他們于是大殺共產黨,把中共這股北氣從自己肌體中又清除出去。這樣一來,國民黨又現了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前本有的“百越”原形。“清黨”(大殺共產黨)后的1927年下半年,單是長江以南,國民黨就有三個“中央”:蔣介石的南京“中央”,汪精衛的武漢“中央”,鄒魯、謝特、張繼等西山會議派的上?!爸醒搿?。至于身為國民黨員卻擁兵自重的土皇帝樣的地方軍閥,為數更多。后來,雖有馮玉祥、張學良等北方軍閥加入國民黨,而且國民黨理智上也知道互斗對誰都不利,有必要樹個權威,但是,因缺乏能成氣候的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所以加入國民黨的北方軍閥們,只是些感性的北方人,知性的南方人,他們的加入國民黨,絲毫無助于國民黨“越”性的改變,不過在原有的“南越”基礎上,又增加了些“北越”而已:
像1980年代在南方涌來的經濟大潮中守不住自己“首善之區”的居民形象、羨慕廣州人身上的經濟光環、一心想使自己受點“港味”熏染從而把自己標準的北京話故意說得帶些港味的某些北京人一樣,“北人北相”的北洋軍閥們,靈氣不足,擔心自己被靈活的南方力量吃掉,于是咬咬牙,“靈活”地加入到了南方國民黨中去。盡管如此,國民黨的百越性一如既往,加進來的北方軍閥們,只能寄人籬下,在黨內斗爭中服從國民黨那小家子氣的“南拳”競賽規則,他們那套大方的“北腿功夫”,根本派不上用場。因為這里舉行的是一場斗拳不斗腿的競技比賽;斗拳講靈活不講力量,誰最靈活,誰就能夠取勝。因此,被羅斯福稱為“小花生米”(表干里油)的蔣介石,因頭腦最靈活、花招最多,就成了盛行斗拳規則的“百越”中的得勝者。這當然令習于北腿功夫的北方軍閥們不服氣,但他們又很無奈,精神苦悶,直到集南拳北腿功夫于一身的共產黨在北方壯大后,這些習于斗腿不斗拳的北方軍閥們,才找回了自己,一個個轉向共產黨。
其實,斗拳不斗腿,不僅是國民黨的特色,而且是南方各階層的流行風氣,尤其如果北方失去對南方的控制權的時候,這種風氣就更盛。1949年以前的上海攤,就是一個把全國各地斗拳不斗腿的“高手”們吸引來的一個競技場。1920年代末、30年代初蔣介石與南北軍閥展開的一場場混戰,不過上海攤競技規則在大場合的運用。當時的魯迅,就有詩曰:
大家去謁陵,強盜裝正經。
靜默三分鐘,各自想拳經。
當然,南氣重、長于斗拳的國民黨,也想學點北腿功夫,就是說,來點“天地正氣”、“燕趙悲歌”之類的東西,顯顯自己的酷樣,怎奈天生氣質陽弱,學起來很令另一位“南人”魯迅大有“死人不穿褲子擺活人底”的感覺。在《南腔北調集?漫與》一文中,魯迅“留此存照”地收錄了當時的一位國民黨文人寫的這樣一首詩:
同胞,醒起來吧,
踢開了弱者的心,
踢開了弱者的腦,
看,看,看,
看同胞們血噴出來了,
看同胞們的肉割開來了,
看同胞們的尸體掛起來了。
在《故事新編?非攻》中,魯迅三言兩語就勾畫了這樣一位南氣重卻模仿北腿功夫、“玩一股什么‘氣’,嚷什么‘死’”的名叫“曹公子”的人的形象:
(墨子)在(宋國都城)大街上前行,除看見了貧弱而外,也沒有什么異樣,楚國要來進攻的消息,是也許已經聽到了的,然而大家都被攻得習慣了,自以為是活該受攻的人,竟不覺得特別,況且誰都只剩了一條性命,無衣無食,所以也沒有什么人想搬家。待到望見南關的城樓了,這才看見街角上聚著十多個人,好像在聽一個人講故事。
當墨子走得臨近時,只見那人的手在空中一揮,大叫道:
“我們給他們看看宋國的民氣!我們都去死!”
墨子知道,這是自己的學生曹公子的聲音。
然而他并不擠進去招呼他,匆匆出了南關,只趕自己的路。
2、長征的緣起和得天之助的延安整風
中共醞釀于北京,成立于上海,可謂北體南用。建黨初期,精力主要放在以罷工為主要斗爭形式的工人運動方面。在此運動中,因地緣商品經濟條件不利,北方的罷工,總歸于失敗,南方則因地緣商品經濟條件有利,罷工大多能成功。于是,中共不得不把自己的活動中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并因此與國民黨找到了反對北方軍閥的共同點。北方軍閥被兩黨逐出長江以南后,兩黨又在南方地盤上展開斗爭。斗爭的結果,正與兩黨緣分相符合:既然共產黨北氣重,它就只能往南方中的北方——南方苦寒山區——走,到井岡山等山區找自己的位置;既然國民黨南氣重,它當然就占據了南方中的南方——溫潤的南方平原壩子。
但是,南方的地緣環境,畢竟不以苦寒而以溫潤為主,所以當國共兩黨以南方為舞臺展開較量時,國民黨就占了地利,地緣大環境不利于中共,活躍于華南山區的共產黨,回旋余地不大。于是,經過五次圍剿與反圍剿較量,共產黨在南方呆不住了,被國民黨一個勁追趕。然而,趕著趕著,天命般地,共產黨反被趕到了自己本來就應該去的地方——中國北方。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共產黨領導的經過兩萬五千里長征而在陜北落腳這件氣壯山河、古今中外僅見的大事跡,不僅是“天命”,而且是“民欲”:這種事跡,唯“要與西風斗一場”的英雄好漢做得出;換了石達開、李秀成、張國燾一類南氣重者,早在金沙江、大渡河面前卻步而往西南方向流竄、去當自守虜式的軍閥土皇帝去了。長征中,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如此癡迷于“北上”,似乎有些令人難以思議(就像“癡迷”于地球南北兩極,冬天飛南極,夏天飛北極的北極燕鷗一樣),然而這正是“種子”的力量:中共是一粒深受北方寒氣熏習的種子,任何苦寒,不僅壓它不住,反而“梅花歡喜漫天雪”地成全了它。
中共到北方后,一改在南方時的被動地位,快速發展。這期間,1942年至1944年的延安整風,大有助力。1944年4月12日,毛澤東作《學習和時局》演講,對這場運動有如此總結:
過去的宗派現在已經沒有了。目前剩下的,只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思想形態的殘余,我們深入地進行整風學習,就可以將它們克服過來。目前在我們黨內嚴重地存在和普遍地存在的乃是帶有盲目性的山頭主義傾向……山頭主義的社會歷史根源,是中國小資產階級的特別廣大和長期被敵人分割的農村根據地,而黨內教育不足則是其主觀原因。
毛澤東的意思,是說“山頭主義”與南方時期在中共黨內存在的從共產國際派出的宗派主義是有區別的,前者土,后者洋;前者緣于特別廣大的中國小資產階級和農村根據地的被敵人長期分割,后者緣于國外思想意識。其實,地緣背景說,二者都與中共及其領導下的紅軍在南方的活動即南方地緣條件相關。
地緣條件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不管你的信仰和主義是什么,如果你在一種地形雜亂、山頭眾多、互相隔絕的環境中長期從事你的事業,你的信仰和主義就要被這種環境分有為宗派主義和山頭主義?!袊戏剑匦坞s亂,山頭眾多,交通不便,以此為根基的國民黨,始終就未能克服自己的山頭主義和宗派主義;而中共,在前期,當它沒有依附多山的南方地緣環境時,它是沒有山頭主義和宗派主義的,只有個人風格不同的“機會主義”,1927年后,當它依附于多山的南方地緣環境時,它又怎能不染上山頭主義和宗派主義習氣呢?反之,當中共從南方轉移到北方,從而擺脫了多山的南方地緣環境后,山頭主義、宗派主義就失去了它的水土勢力,這時候,再來“整”它、克服它,條件就具備了。
因此,中共的延安整風,其成功,不僅得益于“黨內教育”,而且得益于西北天助。可以斷言:如果中共大本營不從南方轉移到北方,那么,即使它有能耐打敗國民黨,這之后,它的山頭主義和宗派主義,不僅不會被克服,而且還將呈惡性發展之勢,那時的中共,就不過是不叫“國民黨”的國民黨而已。正是:
古來大戰爭、大事業,人謀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曾國藩)
山頭主義、宗派主義,乃南方地緣政治和文化本色,只有在王風浩蕩的北京中央政府的統攝下,才能得到集萬散為一如的收斂克服。當然,南方的山頭在,山頭主義、宗派主義在中國就永遠有它的地緣基礎。但是,只要北京中央政府的權威被尊重,中國各民族和各階層就能對其時時保持思想警惕,并采取得力措施,使其不致對國家的安全穩定造成大的危害。——即使當今和今后的港澳臺黑社會,也只有地氣很酷、天威赫赫的北京中央政府才鎮得住。
中共醞釀于北京,成立于上海,可謂北體南用。建黨初期,精力主要放在以罷工為主要斗爭形式的工人運動方面。在此運動中,因地緣商品經濟條件不利,北方的罷工,總歸于失敗,南方則因地緣商品經濟條件有利,罷工大多能成功。于是,中共不得不把自己的活動中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并因此與國民黨找到了反對北方軍閥的共同點。北方軍閥被兩黨逐出長江以南后,兩黨又在南方地盤上展開斗爭。斗爭的結果,正與兩黨緣分相符合:既然共產黨北氣重,它就只能往南方中的北方——南方苦寒山區——走,到井岡山等山區找自己的位置;既然國民黨南氣重,它當然就占據了南方中的南方——溫潤的南方平原壩子。
但是,南方的地緣環境,畢竟不以苦寒而以溫潤為主,所以當國共兩黨以南方為舞臺展開較量時,國民黨就占了地利,地緣大環境不利于中共,活躍于華南山區的共產黨,回旋余地不大。于是,經過五次圍剿與反圍剿較量,共產黨在南方呆不住了,被國民黨一個勁追趕。然而,趕著趕著,天命般地,共產黨反被趕到了自己本來就應該去的地方——中國北方。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共產黨領導的經過兩萬五千里長征而在陜北落腳這件氣壯山河、古今中外僅見的大事跡,不僅是“天命”,而且是“民欲”:這種事跡,唯“要與西風斗一場”的英雄好漢做得出;換了石達開、李秀成、張國燾一類南氣重者,早在金沙江、大渡河面前卻步而往西南方向流竄、去當自守虜式的軍閥土皇帝去了。長征中,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如此癡迷于“北上”,似乎有些令人難以思議(就像“癡迷”于地球南北兩極,冬天飛南極,夏天飛北極的北極燕鷗一樣),然而這正是“種子”的力量:中共是一粒深受北方寒氣熏習的種子,任何苦寒,不僅壓它不住,反而“梅花歡喜漫天雪”地成全了它。
中共到北方后,一改在南方時的被動地位,快速發展。這期間,1942年至1944年的延安整風,大有助力。1944年4月12日,毛澤東作《學習和時局》演講,對這場運動有如此總結:
過去的宗派現在已經沒有了。目前剩下的,只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思想形態的殘余,我們深入地進行整風學習,就可以將它們克服過來。目前在我們黨內嚴重地存在和普遍地存在的乃是帶有盲目性的山頭主義傾向……山頭主義的社會歷史根源,是中國小資產階級的特別廣大和長期被敵人分割的農村根據地,而黨內教育不足則是其主觀原因。
毛澤東的意思,是說“山頭主義”與南方時期在中共黨內存在的從共產國際派出的宗派主義是有區別的,前者土,后者洋;前者緣于特別廣大的中國小資產階級和農村根據地的被敵人長期分割,后者緣于國外思想意識。其實,地緣背景說,二者都與中共及其領導下的紅軍在南方的活動即南方地緣條件相關。
地緣條件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不管你的信仰和主義是什么,如果你在一種地形雜亂、山頭眾多、互相隔絕的環境中長期從事你的事業,你的信仰和主義就要被這種環境分有為宗派主義和山頭主義?!袊戏剑匦坞s亂,山頭眾多,交通不便,以此為根基的國民黨,始終就未能克服自己的山頭主義和宗派主義;而中共,在前期,當它沒有依附多山的南方地緣環境時,它是沒有山頭主義和宗派主義的,只有個人風格不同的“機會主義”,1927年后,當它依附于多山的南方地緣環境時,它又怎能不染上山頭主義和宗派主義習氣呢?反之,當中共從南方轉移到北方,從而擺脫了多山的南方地緣環境后,山頭主義、宗派主義就失去了它的水土勢力,這時候,再來“整”它、克服它,條件就具備了。
因此,中共的延安整風,其成功,不僅得益于“黨內教育”,而且得益于西北天助。可以斷言:如果中共大本營不從南方轉移到北方,那么,即使它有能耐打敗國民黨,這之后,它的山頭主義和宗派主義,不僅不會被克服,而且還將呈惡性發展之勢,那時的中共,就不過是不叫“國民黨”的國民黨而已。正是:
古來大戰爭、大事業,人謀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曾國藩)
山頭主義、宗派主義,乃南方地緣政治和文化本色,只有在王風浩蕩的北京中央政府的統攝下,才能得到集萬散為一如的收斂克服。當然,南方的山頭在,山頭主義、宗派主義在中國就永遠有它的地緣基礎。但是,只要北京中央政府的權威被尊重,中國各民族和各階層就能對其時時保持思想警惕,并采取得力措施,使其不致對國家的安全穩定造成大的危害。——即使當今和今后的港澳臺黑社會,也只有地氣很酷、天威赫赫的北京中央政府才鎮得住。
3、地緣政治法則決定國共決戰自東北始
千多年來,與西部干旱趨勢一致,中國的王氣,漸漸從干旱的西北轉移到半濕潤的塞北和濕潤的東北。東北,不僅是300多年前滿清王朝的發源地,而且是20世紀以來雄雞式的中國版圖的頭部,是中國北方的北方。因此,在20世紀,當誰占有東北,誰就占有中國軍事最高戰略位勢這一地緣政治法則成為軍事常識時,抗戰勝利后,國共兩黨對東北的殊死爭奪,就是勢所必然的了。
1946年至1949年,國共兩黨展開了中國歷史上雖不能說最后但可說是最激烈的一場內戰。這場戰爭最初也是最關鍵的戰場,就在東北(毛澤東:“戰錦方為大問題”)。戰前,雙方都很清楚,誰得東北,誰就占了“坐北朝南”地緣優勢,就能席卷全國,中國就是誰的,因而雙方都下了自己的最大血本,往東北調兵遣將。
共產黨方面,抗戰一勝利,就利用自己抗戰期間形成的敵后根據地位勢,立即從各解放區抽調得力干部和10余萬精銳部隊迅速進入東北。1945年12月,毛澤東專門發出《關于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指示,把東北根據地的能否建立鞏固,當成關乎共產黨“生存還是毀滅”的大事:得了東北,共產黨以往的一切努力犧牲,就是有意義的;失去東北,以往的一切努力犧牲,都將失去意義。共產黨二十五年的奮斗,就是等著這一次搏擊即“大決戰”機會。
國民黨方面,雖遠離東北,但在美國幫助下,快速通過海上和空中把數十萬軍隊從南方運到東北。但是,地緣種因與東北緣分不大的國民黨,怎爭得贏深具北方地緣種因的共產黨?——實際上,國民黨在東北戰場上的失敗,其種子,早在1920年代前孫中山的想以滿蒙權益換取日本對其事業的支持中埋藏著了。
遼沈戰役后,共產黨占領了全東北。接著,當淮海戰役激烈進行的時候,80萬東北野戰軍乘遼沈戰役得勝之勢,南下入關,發起平津戰役。三大戰役一打完,長江以北就是共產黨的天下了。幾個月后,毛澤東、朱德下達“向全國進軍”命令,長江天險被突破,國民黨政權首都南京被占領,
不到一年時間,南方土地上未發生一場大規模決戰就全境收在共產黨手中。與此同時,共產黨中央政府進入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
千多年來,與西部干旱趨勢一致,中國的王氣,漸漸從干旱的西北轉移到半濕潤的塞北和濕潤的東北。東北,不僅是300多年前滿清王朝的發源地,而且是20世紀以來雄雞式的中國版圖的頭部,是中國北方的北方。因此,在20世紀,當誰占有東北,誰就占有中國軍事最高戰略位勢這一地緣政治法則成為軍事常識時,抗戰勝利后,國共兩黨對東北的殊死爭奪,就是勢所必然的了。
1946年至1949年,國共兩黨展開了中國歷史上雖不能說最后但可說是最激烈的一場內戰。這場戰爭最初也是最關鍵的戰場,就在東北(毛澤東:“戰錦方為大問題”)。戰前,雙方都很清楚,誰得東北,誰就占了“坐北朝南”地緣優勢,就能席卷全國,中國就是誰的,因而雙方都下了自己的最大血本,往東北調兵遣將。
共產黨方面,抗戰一勝利,就利用自己抗戰期間形成的敵后根據地位勢,立即從各解放區抽調得力干部和10余萬精銳部隊迅速進入東北。1945年12月,毛澤東專門發出《關于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指示,把東北根據地的能否建立鞏固,當成關乎共產黨“生存還是毀滅”的大事:得了東北,共產黨以往的一切努力犧牲,就是有意義的;失去東北,以往的一切努力犧牲,都將失去意義。共產黨二十五年的奮斗,就是等著這一次搏擊即“大決戰”機會。
國民黨方面,雖遠離東北,但在美國幫助下,快速通過海上和空中把數十萬軍隊從南方運到東北。但是,地緣種因與東北緣分不大的國民黨,怎爭得贏深具北方地緣種因的共產黨?——實際上,國民黨在東北戰場上的失敗,其種子,早在1920年代前孫中山的想以滿蒙權益換取日本對其事業的支持中埋藏著了。
遼沈戰役后,共產黨占領了全東北。接著,當淮海戰役激烈進行的時候,80萬東北野戰軍乘遼沈戰役得勝之勢,南下入關,發起平津戰役。三大戰役一打完,長江以北就是共產黨的天下了。幾個月后,毛澤東、朱德下達“向全國進軍”命令,長江天險被突破,國民黨政權首都南京被占領,
不到一年時間,南方土地上未發生一場大規模決戰就全境收在共產黨手中。與此同時,共產黨中央政府進入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