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本文只討論物質生產。
二,生產力
生產力即生產能力。生產能力是人用軀體或用工具作用自然以獲得滿足生活需要的物品的活動。生產力,生產能力的要素只有兩個。一是勞動者,二是勞動工具。雖然生產力的進行需要勞動對象,但勞動對象不是生產力的要素。生產力是變化的。勞動對象對生產力的變化豪無作用。勞動對象與生產力的變化沒有任何關系。
三,生產方式
生產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個人單獨勞動,另一種的多人分工合作勞動。產生多人分工合作勞動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勞動對象的體量大,單個人無法完成勞動任務。如石頭太大,一個人橇不動。另一種是生產力水平提高,一個產品需要多人多工序完成。
四,生產關系
人在生產中有兩種關系。一種是勞動協作關系,另一種是產品占有關系。勞動協作關系與政治無關。政治經濟學的生產關系,是產品占有關系。
絕對的按勞分配應該是不存在的。在原始社會,為了種群能延續,讓勞動能力差的人——甚至失去勞動能力的人活下去,也有必要。于是這兩種人就占有了勞動能力強的人的勞動產品。在生產力發展到能產生剩余價值時,奴隸主占有奴隸的勞動產品,就不是為了種群的延續,而是為了自身的享受了。
奴隸主占有奴隸的勞動產品是剝削。按也有的理論,產生剝削的原因是出現了剩余價值。但是,剩余價值本身卻不能產生剝削。糧食多了可以釀酒,而釀出的酒卻不能決定誰來喝。剩余價值的出現,是產生剝削的條件。
人是一種生物。生物的本質是沿著自身的保存和種的延續展開生命。對于其他生物來說,進行一切有利于自身的保存和種的延續的行為是必然的。對于作為生物的人來說,進行一切有利于自身的保存和種的延續的行為既有必然性,也是合理的。當人類社會出現剩余價值,有能力獲取剩余價值的人必然要獲取剩余價值。辯證唯物主義的 第六個結論:決定實體變化的第一因素是內因。 產生剝削的內因是人有生物性。
資本主義生產必然產生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卻不必然產生資本主義滅亡。朱元璋打敗所有對手后,并沒有成為農民,而是成為皇帝。
馬克思為什么要為無產階級寫《資本論》?生活得可以的毛澤東,生活得很好的周恩來,許多富家子弟為什么放著好生活不過,要為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艱苦奮斗,流血犧牲?因為人不僅是生物,還是人。人不僅有生物性,還有人性。生物性包含侵害他人,包含惡,人性是做好事,是做有利于他人和社會的事,是善(參見我的人性主義論文)。中國的傳統思想中有個內容叫為國為民。為國為民是人性的表現。沒有為國為民的人作普通勞動人民的領導和中堅,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成立,無產階級不可能奪取政權。當人還是謀生人,私有制的企業主會剝削,公有制的領導人會貪腐。沒有人性的覺醒,無產階級奪取了政權,也會失去。歷史已經在證明。
人類社會最終能最大限度地消滅剝削,實現按需分配的內因,是人有人性。
生產力決定生產方式。人的生物性和人性決定生產關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