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開后不斷提升市場機制的重要性,學者自然為之歡呼,我不懂經濟學,卻有種不好的預感,因為前些年的市場化,我還歷歷在目。教育市場化,結果農村中學生輟學率大大增加,下崗職工的孩子含淚退學,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傾其所有送孩子上大學,結果畢業即失業,連助學貸款能否還上還是問題。真不知是我們上了大學,還是大學上了我們。醫療市場化,結果看病難,吃藥難,醫藥奸商,醫院腐敗,大夫挨刀子。住房市場化,這個大家都知道。反正我是沒看出來這種市場化給我帶來了什么好處。可能在國外,別有為民眾謀福利的市場化的例子,但在這里,如果說市場化就等于漲價,我看也相去不遠。現在但凡事關民生的,都已經化得差不多了,還剩下一些資源能源性行業,比如石油、天然氣等重要能源物資,可以想見以后價格將會放開,各種資本包括外國資本將自由進入市場,群雄逐鹿。我沒說現在很好,但我不相信這種將來更美妙,反正呢,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我今天想說的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只有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著的個人(包括資本家)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搞市場經濟,但是又完全不考慮市場規律所導致的危機,這大概又是中國人阿Q精神之一例了。按照馬列的說法,市場制度就是這樣一種負債機制,它強迫資本家一直加快工作進度,并投資于他們所能買得起的盡可能多的新機器。而只有把工人的工資盡其所能地壓低,他們才能買得起新機器(當然,購買自己用的奢侈品是另一回事)。
馬克思在他的主要著作《資本論》中寫道:資本家就像一個守財奴,沉迷于獲取越來越多的財富。但是:在守財奴那里,這表現為個人的狂熱,在資本家那里,這卻表現為社會機構的作用,而資本家不過是這個社會機構中的一個主動輪罷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使投入工業企業的資本有不斷增長的必要,而競爭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規律作為外在的強制規律支配著每一個資本家。競爭迫使資本家不斷擴大自己的資本來維持自己的資本,而他擴大資本只能靠累進的積累。積累啊,積累啊!這就是摩西和先知們!
進行生產不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甚至資產階級的人的需要——而是為了讓某個資本家能在與其他資本家的競爭中活下來。不論受雇于哪個資本家,工人都會發現他們的生活受控于老板為比他們的對手積累得更快而帶來的驅迫。
正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里指出的:
在資產階級社會里,活的勞動只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死勞動的一種手段……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著的個人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
資本家為了和他人競爭而積累,這個強制性的驅動力解釋了這一制度早年突飛猛進的工業擴張。但也伴隨著其它后果——周而復始的經濟危機。危機不是新的。它和這個制度本身一樣陳舊。
在市場制度下,進行生產不是為了滿足人民的需要--甚至也不是為了滿足資本家的需要--而是為了讓某個資本家能在與其他資本家的競爭中活下來。所以說,資本家也蠻辛苦的,這并不是為有錢人辯護。當然這種辛苦要比饑寒交迫的辛苦要好。上個世紀之所以人人對資本主義絕望,就是因為它不僅僅讓窮人辛苦,也讓富人活得累。
每個資本家都害怕所有其他人的競爭,所以他盡可能使他的雇員工作得努力些,給予的工資則盡可能低些。資本家為了和他人競爭而積累,這無疑解釋了這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為什么能夠快速增長。但也伴隨著其它后果--周而復始的經濟危機。一邊是生產資料的大量增長,另一邊則是工資和受雇工人的數量增長有限。因此問題就出現了:誰來購買這些大量增長的商品?工人的低工資意味著他們買不起以自己的勞動制造的商品。資本家不會加工資,因為那將削減他的利潤--這個制度的驅動力。因此,共富不過是畫餅充饑罷了。
既然大量的商品無法售出,它們就不得不關閉工廠,解雇工人。工資總額就更進一步下降,于是更多的公司賣不掉它們的商品。“生產過剩”危機便告來臨,整個經濟系統充斥著堆積的商品,人們卻無力購買。
這是資本主義社會160年多來的周期性現象。很多人已經承認中國實行的正是這么一種市場制度,卻認為資本主義這種遺傳病完全與自己無關,真是很傻很天真!
有人說,只要資本家把他們的利潤投資到新的工廠和設備中去,不就可以為工人提供工作,并因而能夠購買未出售的商品嗎?這就是說,只要有新的投資,生產出來的商品就能賣掉,該制度也能提供充份就業。所以呢,房子越是賣不出去,資本家越是要HOLD住價格,并且造更多的房子。只要中國這個熱熱鬧鬧的大工地的假像還能夠維持下去,假像就會變成真像,所以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嘛。
但是,這不等于說資本家始終都會把利潤用來投資。事實上,筆者所認識的資本家,很少有人愿意在這個時候擴大投資。他們更愿意把資金投到房地產市場上。甚至連地產市場都會發生大出逃。
為什么呢?因為資本家只有在保證能夠得到“合理的”利潤時才會投資。如果他不認為會有這樣的利潤,他就不會冒險拿錢出來投資。資本家是否投資取決于他對經濟形勢的評估。如果情況看起來很好,資本家都會同時搶著投資,爭先恐后尋找建筑工地,購買機器,找地方存放原材料,支付給熟練工人可能拿到的更高的報酬。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繁榮”。
但是爭奪土地、原材料和熟練工人的狂熱競爭,迫使它們的價格上漲。很快會走到這一步,有些公司發現它們的成本上升得那么高,以至利潤消失了。土地及人力成本等已經上升得令資本家叫苦連天了。除了少數暴利行業及壟斷行業,大部分行業都毫無利潤可言。
于是,投資繁榮突然讓路給“衰退”。沒人想要正在生產出來的所有房子—地產業突然“開工不足”并變得“無利可圖”。沒人想要新工廠--建筑工人被解雇。沒人想要新機器--機器設備工業陷入危機。關廠和停工從一個行業波及另一個,摧毀了工作--也摧毀了工人購買其它行業產品的能力。
資本主義由于無計劃而周期性地制造出這些生產過剩危機,所以根本沒有辦法阻止資本在投資領域蜂擁而入或紛紛撤出。在私人投資降低時,政府只好增加投資,力圖使生產保持平穩。2005年開始,造幣廠開足了馬力進行生產。政府用印出來的鈔票進行投資,而最終為之買單的還是升斗小民。因此政府投資同樣成了危機亂的一部分。
其實新中國就有過這樣的教訓。建國初搞了一段時間的資本主義,但是生產力的發展很快突破了資本主義的限制。五三年以前突飛猛進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到了五四、五五年就陷入了困境——倒不是共產黨讓他們進入了困境,而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危機——生產蕭條,商品賣不出去,不少企業倒閉,有一些工人失業。實際上如不是共產黨嚴厲控制,使能夠維持的企業盡量維持下去而不要倒閉,工人不至更多地失業,從而購買力不至進一步地下降,必然還會引起多米諾骨牌反應,使得危機大大加深,更多的企業倒閉下來,從而更多的工人失業。那個時候,共產黨的政策是:企業只要能夠勉強維持就決不能倒閉。資本家的原則是賺錢,如果企業不賺錢那不是白干了?他就要將企業關閉。在資本主義工商業遇到嚴重困境時,光讓資本家堅持也確實不能長久,社會主義改造就應運而生了。所以當時的實情是,資本家敲鑼打鼓地擁護社會主義改造。中國資本家所以會接受改造那是他們的企業本來就辦不下去了,與其在那兒硬撐,甚至賠本堅持,倒不如把一個無法收拾的攤子交給共產黨代表的人民,自己坐收定息還不至于一無所獲。至于他們以后怎樣議論這場社會主義改造,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社會主義改造后,1956年工業立即得到了極大的飛躍。
在農村也一樣,土地改革后農村開始兩極分化,農民又面臨失去土地成為貧雇農的威脅。市場化沒走通,歷史選擇了集體化。毛在讀蘇聯教科書時說:“人民公社化前,很多地方都暴露了這類問題。合作社的規模小,土地不能統一使用,要修大中型水庫,得利的在下游,受害的要淹掉一部分土地的在上游。明明應當建設這樣的水庫,但是因為這些利害關系,無法進行建設。廣東的漳市社,山里有很多森林資源,但是勞動力不夠,不能采集;山下有很多富余的勞動力,可是不能上山勞動;其他如手工業、運輸業等等,也都不能統一安排,妨礙生產的發展。成立大社,組織公社以后,這些問題都解決了。”60多年后,我們又開始走回頭路了嗎?在東莞,這個中國資本主義的窗口,大量企業破產、轉移,而且越是5、6千人的大廠越是容易破產。這大概不能說是四人幫搞的鬼吧?這是由于資本主義的鐵律。資本主義把80%的人變成了窮人,因此也成為了自己的掘墓人。而且它又不可能通過國外來轉移經濟危機,相反地,只能承受美國人帶來經濟危機。在歷史上,只有生產力具有獨立性和個性,它不聽從任何人,哪怕是總設計師。總有一天,被從后門悄悄送走的社會主義,又會被敲鑼打鼓的歡送回來。“風物長宜放眼量”,60年,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過是浪花一小朵。
市場經濟不是壞事,在民需產品上,完全可以以利潤和市場為導向,讓多種所有制自由競爭。但在基礎產業、高科技產業、國防軍工產業上,國家決不能以市場為唯一標準,不能搞“利潤掛帥”,否則無法謀求使國家強大的長期目標、遠期戰略目標。國家的職能不能減弱,反而應當逐步重建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以60多年來積累的共同財富來保護和照顧窮人、老弱病殘和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保障公民普遍就業,實施全民免費教育和普遍社會醫療及養老保險。國家應當力行削蕃,即限制這三十年來形成的窮奢極侈的改革利益集團,限制資本世襲傳遞,決不允許經濟中形成世襲階級種姓制度。三中全會前,這個改革既得利益集團上竄下跳,試圖以虛假輿論綁架三中全會和中央領導層,他們使出全身解數,才在公報中塞進了市場起決定性地位這么一句話,我看他們的能耐也不過爾爾。不過,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掂著。善良的人們,你們要警惕啊!(百韜網絡劉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