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一提起前蘇聯的衛國戰爭,就要提到美國的《租借法案》,說沒有美國的《租借法案》,蘇聯就要完蛋。
前蘇聯電影《保衛莫斯科》中有一個歷史細節很能說明問題。
衛國戰爭爆發后,美國總統羅斯福派哈里.霍普金斯訪問莫斯科。1941年7月30日在克里姆林宮與斯大林會談時,霍普金斯問斯大林冬季到來之前戰線將會在哪里。
斯大林回答說,11月1日以前戰線就可以穩定下來,大約會穩定在列寧格勒、莫斯科、基輔一線,差距不會超出一百公里。
霍普金斯馬上說,既然你說11月1日時戰線可以穩定下來,那美國將在11月1日至11月15日之間召開一個特別會議決定援助蘇聯事宜。
這顯然是在摸蘇聯的底,看蘇聯能不能頂住納粹德國的進攻——如果蘇聯頂得住,美國才肯援助蘇聯。如果蘇聯頂不住,美國肯定不愿拿錢打水漂。霍普金斯實際告訴斯大林:給不給你《租借法案》援助要看你能不能頂得住。你說11月1日前戰線能穩定,那我就等到11月1號之后看情況再說。
知道這些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朱可夫要求放棄基輔時,斯大林會有那樣激烈的反應——剛向美國人保證11月1號前能頂住德國人,把戰線穩定在列寧格勒、莫斯科、基輔一線。然而連一天都還沒過完,就在這同一天,1941年7月30日,你就要求放棄基輔。這下還怎么讓美國人相信蘇聯能頂???還怎么獲得《租借法案》的援助?
明白這些就不難明白:為什么斯大林那么固執地堅持死守基輔,不管形勢如何危險,不管朱可夫及所有前線將領如何警告懇求,斯大林都堅決拒絕下令撤離基輔,終于導致蘇軍基輔會戰大失利,幾十萬人全軍覆沒。
實事求是地說,不能把這一切都簡單歸咎于斯大林個人,而必須看到背后美國人的影子。
美國從來不肯做虧本買賣:要我給你《租界法案》物資,先得向我證明你不會垮臺——先有“沒援助也能頂得住”,然后才會“有援助”。1940年法國在納粹德國面前一敗涂地,美國就袖手旁觀,不管法國如何哀求支援也無動于衷。
對蘇聯同樣如此。蘇聯沒能守住基輔,美國就按兵不動。在蘇聯衛國戰爭最艱苦、最需要援助的1941年,美英實際什么東西都沒送到蘇聯。直到蘇軍守住莫斯科、開始大反攻、德軍兵敗莫斯科、證明蘇聯靠自己的力量能夠穩定戰線之后,美國的《租界法案》物資才開始運抵蘇聯。而這已經是1942年1月了。但僅僅過了半年,1942年7月,美英便宣布由于PQ-17護航船隊遭到慘重損失暫停對蘇援助。而這個時間節點,恰好是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之時。到1942年底蘇軍已開始在斯大林格勒戰場對德軍發起反攻之后,美英才恢復運送物資。直到蘇軍已經獲得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戰局已經開始徹底扭轉之后的1943年,《租借法案》援助物資才大批運抵蘇聯。
回顧這一段歷史,可以知道兩件事:
第一,美國人的《租借法案》只“錦上添花”,不“雪里送炭”:如果你沒有我也能活下去,我就會伸手幫你。如果你沒我就活不下去,那我就置之不理:越不需要越給,越離不開越不給——另一種“馬太效應”。
在衛國戰爭中事關蘇聯生死存亡的重要戰役中,蘇聯靠的是自己,而不是美國《租借法案》的援助——衛國戰爭決定性轉折點就兩個:莫斯科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這兩大戰役都跟《租借法案》的援助沒什么關系??梢娖鹚阑厣まD乾坤的最關鍵因素是蘇聯自己,不是《租借法案》。“沒有美國《租借法案》的援助蘇聯就要完蛋”的說法站不住腳。
第二,美國的援助是要用人命換的。
當年斯大林不顧一切死守基輔,不能不說這跟“美國援助”的因素有關。
如今這一幕似乎又在烏克蘭上演。
從軍事上看,目前烏克蘭不顧一切的“夏季大反攻”簡直如同自殺——俄烏戰爭如今似乎又回到了“一戰”:誰正面硬攻誰倒霉。一戰時機槍火力主宰戰場。在機槍面前,血肉之軀的步兵誰正面硬攻誰找死,結果就打成了塹壕戰。二戰靠新技術的坦克集群加飛機炮火掩護和“閃擊戰”之類新戰法壓制了機槍才打破了僵局,才恢復了運動戰。如今現代化武器已經能做到“暴露即發現,發現即摧毀”。在這樣的現代化的反坦克火力面前,坦克如同一戰時機槍面前血肉之軀的步兵,誰正面硬攻誰找死。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得不又回到“塹壕戰”——除非像二戰中坦克集群加飛機火炮等新武器新戰法打破一戰僵局的那樣,出現新的能克制現有反坦克火力的突破性新武器新技術新戰法。
連外行都能看出目前烏克蘭搞的“夏季大反攻”簡直是在“送人頭”——沒有壓倒的優勢,沒有什么突破性革命性的武器和戰術,愣是在對方優勢火力下擠在一起硬拼硬闖,這跟一戰時用“人海戰術”硬拼機槍沒什么本質區別。為什么如此不顧一切?顯然不是從軍事實際出發,而是另有考慮:唯恐被北約諸國認為自己頂不住了,從此不再提供援助。這種心態恐怕跟當年不顧一切死守基輔差不多,都是爭取外援的考量壓倒了實事求是的冷靜??蓢@烏克蘭人在同一個地方為同樣的事被歷史絆倒兩次——為外援的需要無謂地犧牲了一大堆人命。
回顧這段歷史,對照現在,至少可以得出兩條教訓:
第一,關鍵得靠自己。一切都指望外援是要送命的。
第二,得學學美國人,一切從本國根本利益出發考量。
當年美國的根本利益是打敗納粹德國,所以美國給不給《租界法案》物資的立場非常明確,只看一條:是否有利于打敗納粹德國。你頂得住納粹德國,我就給你;你頂不住納粹德國,我就不給你,即便你非常正義非常需要非??蓱z。
如今面對俄烏沖突,中國也應持同樣原則:一切從中國根本利益出發考量。
中國的根本利益是和平發展,俄烏沖突對中國的根本利益沒好處,一旦戰爭擴大就更沒好處。俄烏沖突原因極其復雜,歷史原因現實利益原因外來勢力干預原因混雜在一起,當事人自己處理起來都“剪不斷,理還亂”,外人插手就更只能亂上加亂。只要中國不想當世界警察到處強行裁決、強行執法,就只能不參與,不拱火,堅決中立,不管誰也休想用道德綁架中國。
既然北約頭腦已經公開宣布中國是其終極目標,搞垮俄羅斯后就要全力以赴對付中國,那即使退一萬步講,俄羅斯至少客觀上事實上在給中國擋槍,“唇亡齒寒”的客觀規律正在起作用。從中國的根本利益出發,沒有坐視正在給自己擋槍的安全屏障崩潰之理。這一切都是出于中國根本的客觀利益需要,而不是出于某些人主觀情緒個人好惡道德觀價值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