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讀到了《我看南街村的發展,集體的力量體現在哪里?》(園丁愛歷史原創,2023-6-19)一文。
文章中談到:
“大集體供給制這種方式,往好處說那是非常的高大上,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供給制是管理村民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因為供給制高福利、低工資,其實就是名正言順把村民應該得到的工資報酬的絕大部分變成了集體財產,所謂免費的住房其實也是使村民屬于自己的私宅,如果村民表現不好,或者是‘不聽招呼’,那么按照南街村的‘十星級文明戶’的評比規定,農民一旦脫離村集體,將會變得一無所有,不離開南街村就要‘聽話’,如果‘調皮搗蛋’,不尊重領導,隨便按照規定找出幾條,馬上就會使你失去生活來源,只能老老實實‘尊紀守規’。”
對此,我想說的是,南街村的優勢首先在于它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即消費價值的生產方式。它是以滿足農村勞動者消費需要為目標的生產方式。這才是本質的東西。與一般的工商企業相比,南街村的企業所得到的凈收益,要么是滿足村民的公共需要,要么是滿足個人的消費需要。一句話,它都是滿足勞動者消費需要,而且是滿足全體村民的需要。這才是問題的重點。
就其生產方式的性質,是屬于消費價值的生產,是以滿足全體村民的消費需要為經營目的這一點上,周莊人民公社、華西村等單位的性質都是一樣的。
一般的工商企業是什么生產方式呢?是剩余價值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的特點就是絕大多數的勞動者的收入,即工資及人工費用都作為成本形式出現的,而老板或股東的利益卻是作為企業的生產成果一一盈利出現的。因此,采用剩余價值的生產方式的企業,企業發展得越好(盈利水平越高),老板、股東的收益也就越高,而廣大的職工收入也就越少。這是因為越是盈利高的企業成本就越低,成本最小化是企業經營的基本目標。因此,剩余價值生產方式只是一種兩極分化的生產方式,而類似南街、周莊等農村集體的公有制經濟實體卻是一種共同富裕的生產方式。
在建立了以勞動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條件下,生產者的身份是勞動所有者,而不是資產所有者。勞動所有者的基本特點是什么?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書中早已經為我們說明:一方面是他具有自己的勞動,另一方面除了個人的消費資料,沒有其它可以成為個人 的私有財產。因此,在公有制企業,建立了按勞分配的基本制度,建立了以滿足勞動者消費需要的生產方式,也就從根本上體現勞動者的利益要求。
也就是說,面對一種新的生產方式一一消費價值生產方式,我們不能用舊的觀念一一剩余價值生產觀念、產權觀念去觀察和思考問題。
至于作者講到的集體力量體現在哪里?
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因為集體生產是建立在分工與協作基礎之上的,客觀上提高了勞動生產力。對于這點,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時已經做過了分析,其表現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集體生產形成了員工的勞動專業化,使合適的人做合適的工作,效率自然會提高;二是集體生產的員工勞動的專業化同時還會引起生產工具的專業化,同樣會提高勞動生產率;第三是有組織的生產系統比個體生產方式會減少形成產品的必要勞動時間。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能夠戰勝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其根源就在于集體的組織生產方式比個體生產更能提高勞動生產力,從而促進生產力更好、更快地發展。譬如工場手工業比個體手工業,情況就是如此。
整個資本主義發展歷史,就是一個從個體走向聯合、從小范疇的聯合到更大范圍的合作制度的發展過程。從業主制到股份制,這是資產所有者從個體發展到合作的集體經營的過程,而資本的不斷集中,壟斷方式由國家形式的壟斷資本主義到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這是資產合作方式的不斷發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