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的根本出路在什么地方
——農村問題與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思考
一. 邊走邊聊邊感嘆:
十天前,到鄉下去送殯,妻的妹夫因癌癥“走了”。要去的鄉下,離縣城并不遠,也就三十里路左右。到了妹夫的老家,是一個農家大院子,但顯得十分殘破、不堪,已沒有人住了。妹夫是弟兄五個,沒有姐妹,而今都全部上街謀生了。其中兩個都是泥瓦匠,時下大規模搞建筑,泥瓦匠好找錢。鄉村的景致倒是比較美,半人深的水稻,也半黃要成熟了,田里青黃相間,但田里很少有水,幾乎是干的。不是很遠處的大山,在天邊,呈現出一片黛青色。這天,天氣涼爽宜人,沒有太陽,大家也沒有急著回縣城,
安葬后,就沒有事了,全部都返回縣城。一路上,都是半人深的毛草,鄉間小路都遮沒了,甚至影響行走。
我與妻的表弟,姓王,走在眾人的最前面,隨便一路走,一路閑聊,也了解了解農村的情況。真是一路走一路聊一路感嘆。路上不但草深,還人煙稱少,幾乎見不到人影,冷清,帶有幾分荒涼,而縣城里倒是人山人海,特別到下午四點后。
我的這個表弟,也是一個泥水匠,但性格內向,有些木訥,但這天,倒是話比較多,聊起龍門陣(即閑談),倒是平平靜靜、娓娓道來,有時也不免與我一起感嘆。死者倒走了,世上一切,都與他無關了。而生者還要繼續生存、奔波,吃飯、穿衣。想到如今天的吃,沒有幾個人不感嘆,小青年可以除外,他們倒管不了這些,包括我的孩子。談到吃,現在不是有首 “吃的農藥,穿的是化學” 民謠嗎?不過,筆者倒這時才第一次聽到這樣兩句話一起說。一個姓王的表妹還譏諷我:孤陋寡聞。不過有時我跟學生這樣說:我們吃的哪樣沒有打農藥?我們現在還能吃什么?還能吃什么?前兩個月,新聞上不就有大量的這方面的報道,觸目驚心、難以置信。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潤,利益,完全不顧消費者生命安全。這或許就是教材上講的市場經濟的自發性。即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
二.規模養豬與私營經濟
在路上遇到一個養豬場,這養豬場離縣城不運,約二十多里路,是一個姓汪的辦的。其性質當然是民營經濟。實行規模養殖,圈了好大一片土地,還請了西南大學的一個教授,作技術指導。大約三個月就出一槽豬,見效快。然而,王表弟又說,老板自己并不吃,而是到附近去買農家自己喂的豬。這種豬的肉質與養豬場喂出的,是明顯的不同。現在大家都是這樣說。這倒是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我家為了照顧老母親,長期請了一個保姆,姓劉。一次閑談中,她說,她家附近不遠處,就有一個種養葡萄的小企業,也是私營性質的。有時老板為了獎勵職工,象發獎金一樣,把一些未賣完的葡萄,分給他們。他們都是附近來打工的農民。然而他(她)們,出廠不遠,背著老板的眼睛,就將分得的葡萄傾倒在背蔭處。其原因就不用多說,就是在葡萄上有許多農藥,內部人士,知根知底,所以他們不吃,誰也不拿自己及家人的生命開玩笑。葡萄賣到城里,當然城里人自然就倒楣了。所以現在本人看到葡萄,就自然想起這個事,是想吃葡萄而又不敢吃。
前幾天( 8月5日 )晚飯后,筆者騎車散步,走得遠,在一個公路邊的農貿市場,與不認識的幾個人閑談,其中一個五十歲多的人,也談到類似的情況:也是本縣下面的鄉鎮的一個廠,生產的某一種菜油。(這里就不說出品名了。因為我也只是道聽途說。)說是原料中什么爛骨頭都有,他還說死人骨頭都怕有,讓人毛骨悚然。職工自己也是不吃這種菜油。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必然性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以上的說事都是偶然的嗎?到處都是有害食品,食物不安全,幾乎是眾所周知的秘密。關于有害有毒食品,今年6月《新聞聯播》集中報道了一段時間,有害食品,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特別是重慶,公安機關直接參加打擊。為此,國務院食品委員會,李克強副總理親自主持會議,強調要加強食品管理,這食品直接關素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三.農村基本上還是三十年前那個樣子。
去年臨近春節,回到老家,吃一個老輩子的八十大壽。老家就在公路邊,筆者在那里生活了十一年左右,伴隨著小學和中學五年的時光。一切都顯得是那么的熟悉,又似乎有幾分陌生。還是春節前,外出打工的大都回來了,但還是沒有人氣:稀拉拉的幾個人,還大都是老人或半老人。 總體給人的感覺是荒涼、冷清,讓人心情有些沉重。與自己心里面的那個新農村的理想,有明顯的失落感。這就是我兒時的生活的地方嗎?有些不信自己的眼睛。因為這時光又過了三十多年了,自己也從一個年青的農家孩子變成了半老頭了。可農村似乎沒有什么變化,進步,這離中央提出的建立新農村的目標,還有多遠,我又想:大部分農村的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好不到哪去!我們這個老家,就在川渝的主公路旁邊,并不偏僻。可與會30前并沒有什么兩樣。我感到不解,又似乎努力在尋求這一切背后的答案。
四,水庫、水渠破舊,年久失修,抗災能力大大削弱。
近年,新聞上又時常報道說,這里或那里發生旱災或洪災,損失慘重,且都百年不遇,或百年才一遇。為了抗災,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搞什么人工增雨。這些現象是否跟農村的承包制有關呢?其實早有人在談到這個問題。
改革前是比較重視水利建設的。毛主席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農田水利建設需要人力、物力和財力以及人才的培養和教育。因此,那時一到冬季農閑的時侯,社員閃主要是搞水利建設。有效地解決了當時的旱災或洪災問題。而實行家庭承包制后,原先的水庫有的進行網箱養魚,有的被私人承包了,有的水庫、水渠則年久失修,而喪失作用。即使有水,因是各家各戶生產,用或借人家的水,或水過道都會產生很多的具體矛盾。現在,連年旱災,不是南方就是北方。去年春季就是我們西南五省旱災。今天的新聞報道,重慶的南部一些地方又旱災了。為此,今年中央專門開會,撥款,大修水庫、水渠。這個問題的解決是迫在眉睫,非解決不可了。
五.留守兒童的問題:
在改革開放前,人民公社,搞集體經濟和生產,是沒有留守兒童這個問題的。而現在這個問題很嚴重,只是一些人沒有注意罷了。重慶壁山一農家,只有一個12歲的女孩子,孤身一人在家。估計沒有爺爺奶奶。白天去了學校讀書,倒沒有什么,而到了晚上,在漆黑鄉村里,偌大的一個房子,寂靜、孤獨,害怕和無奈,且是非常不安全的。據說父母有兩三年都沒有回來了。也無法到父母去身邊讀書,估計一是讀不到,二是選校費昂貴。可以說那是重慶百萬兒童的縮影、寫照。那么全國又有多少這樣的兒童呢? 估計有一千五百萬以上。還有大多數的留守兒童的,由于與父母長期不在一起生活,都是有較大或很大問題的心理問題,有暴露的,更多的是隱形的、長期的,他們性格內向,孤僻,不愿與他人交往,由于長期沒有與父母生活在一起,因而與父母的關系冷漠。就是今年,四川一個十四左右的孩子,也是留守兒童。假期母親回到老家。這孩子向母親要錢,母親不給,于是他用菜刀將母親殺害。這也給我們教育者,增加了教育的難度。現在重慶對這個問題引起了十分的重視,作為民生解決的范圍問題。重慶衛視經常有這方面的報道。有關部門,雖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不是根本之策。
六、小崗村與南街村:
我國的改革開放,已三十多年了,而當初的改革最早卻是始于農村。更具體地說,始于安徽鳳陽的小崗村。提起小崗村,不知道的人并不多。特別是去年春節之際,央視連續播放小崗村的支部沈浩的先進事跡,可以說是家喻戶嘵。十八個村民,按手印,要求包產到戶,而名聞全國。正是在小崗村的帶動下,中央正式作出決定,全國很快廢除了集體經濟,合作社生產經營形式,而代之以包產到戶的承包制這種經營形式。目是為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時,農民都感到解放了,用不著天天到隊上,一起勞動了。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干得歡,干得有勁。農民的糧食好象一下子得到了解決。承包制改革成功了,得到了大多數農民的支持,也進了教材。一實行,就是三十多年。
近年來,不時有人對小崗村進行批評、指責,其中就說到當年按手印一事是假的,本人也無法判斷其真假。還有央視在去年春節前后,在黃金時段的“新聞聯播”中,天天播放我們的沈書記的先進事跡,感到有些不解。大約兩月前,偶然時侯,看到了專門歌頌沈浩書記的一部電影,片名記不得了。仿佛一子明白了:小崗村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好。沈浩不就是安徽省財政部下派下來的干部,為什么要財政部下派人,明眼人一看,這是為小崗村要錢的。沈來到村后,帶領全體村民,脫貪致富。結果,由于勞累過渡,卻“犧牲”在那里。 從電影反映的鏡頭、情節來看,小崗村這三十多年,的確沒有什么明顯的變化,人心散,自私、懶惰,有人還膽大包天,兩次打了村支書沈浩,鼻青眼腫的。當年的積極性到哪去了?村里也顯得破敗,落后。進村的路也很難。沈書記第一次進村時小汽車,就陷在泥濘的路途中了。小崗村一夜成名,然而經過近三十年,“一夜越過溫飽線,二十年沒跨過富裕坎”,實在是有些對不住國家的宣傳和希望。對不起參觀的人。也把我們的沈浩書記給累死了。
有比較才能鑒別。反之,河南臨穎縣南街村,搞的是集體經濟,合作社,熱熱鬧鬧,有聲有色。左派中的絕大多數人都給予了肯定和認同。但不合主流,官方也沒有取締,官方和主流媒體只是保持沉默、冷處理,順其自然。或許有關的領導,這樣做,是為了一種比較、實驗和探索,正確與否,讓歷史去回答。同時也給南街村的村支書,現在的黨委書記王宏斌很高的榮譽:1992年9月任臨潁縣委副書記;2002年7月任漯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系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黨的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表示某種肯定。 中央領導朱容基、曹剛川,李克強等參觀過南街村,但是悄悄的來,悄悄的去,新聞媒體好象沒有進行報道。一些退了休的老干部也實地去過那里,而現職干部很少有人去的,可能也不敢去。
七、吃飯問題與雜交水稻:
兩相對比,似乎能給我們有所啟發,暗示呢?中國農村到底該走什么樣的道路呢?
當初的人民公社、合作社,之所以被叫停,其主要理由,這是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調動不起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懶人,人們也吃不飽,無法解決十多億人的吃飯問題。的確本人,對這個說法,也有相當的體驗。當初,即70年代,筆者家里吃不飽倒也不存在,但是吃得不好,多是稀飯、紅苕和麥巴等。吃白米干飯,是一種奢侈。家里有七口人,五個孩子,本人最大。其他家也差不多,也就是說,那時一般的農村家庭的孩子都有五個或五個以上,而城里一般三個以上。
時至今日,老母親都還經常幫我回顧這段歷史,說現在好得多了。特別是那時吃得差,沒有吃的。我常與老母親爭論,對她的看法,持保留態度。我說,比較是有條件的,就象我現在總不能與三歲的孩子比知識多少吧。建國都六十多年了,改革開放也過了三十多年了。可我們現在生活又如何呢?物價飛漲,100元錢,買一個大一點都買來回來。而工資近十年,幾乎沒有漲。
老母親七十多歲了,年輕的時代,主要在農村度過。所以對七十年代那段歲月,是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總說現在好多了。有時,母子二人幾乎爭得面紅耳赤,有時我只好無語,轉移話題。畢竟是母親是老人,只讀了幾天的夜校。
當談到六、七十年代那些日子,主要是談到吃不飽的問題,也就是關于糧食問題。而改革開放后,糧食問題得到了解決,一般的家庭是不考慮的吃不飽的問題。且人們也把主要功苦歸于承包制,即分田到戶。
那么我們不妨在這里多談兩句:
第一,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大家都熟知。如果農民或知識分子,連袁隆平都不知道,這是很少的。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可以說糧食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
記得改革前,四川、重慶這些地方,一般的水稻畝產量是四百多斤。我記得當時“農綱”是800斤,而垮這個“農綱”,是當時多少生產隊、農民和上級,夢寐以求要實現的目標。然而,大多數地方就是跨不上去,雖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而采用雜交水稻技術后,其畝產一般1500斤左右,問題很快就解決了。所以,我認為,糧食問題的根本解決,不是承包制,而是由雜交水稻的技術。當然農村承包制,土地下放,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當時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在自己的田地里,干得歡,干得有勁。
第二,吃不飽的原因的第二個是家庭人口的多少問題。六七十年代,很大一段時間,國家沒有計劃生育政策。一般的農家,都有五個或五個以上的孩子。個別的達到有八個以上的。反之,而城里一般三個以上。而現在農村的孩子一般也只有兩個。而城里卻只有一個孩子。家里人口多,自然顯得不夠吃。
第三,那時建國不久,國家需要建設工業化,才能成為強國,因此,國民收入這個“蛋糕”,在切割分配時,偏重于積累而不是個人消費,公糧也收得多一些。而現在是農民不上稅。也就是說不能怪集體經濟。
現在不妨反過來想: 我如果現在有五個孩子,生活境遇又怎樣呢。照目前的家庭收入,我的家接近中草藥產家庭,一個孩子。我有時與同事開玩笑說。如果現在我有五個孩子,就現在的高物價,我就基本上該去討飯。一句話,我們需要前后縱比,但是不能簡單的縱比,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八,如何認識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問題。
1959年到1962年,中國出現了大饑荒。本人也差點被餓死。面對饑荒和國民經濟出現了困難,中央多數人主張分田單干,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只有毛澤東堅決抵制分田單干,在中央中占少數甚至孤立。
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在 5月25日 送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下山的時候,毛主席大聲地問:你是沒有忘記我在專列上的許諾吧。我為什么把包產到戶看得那么嚴重,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所有制的基礎如果一變,我國以集體經濟為服務對象的工業基礎就會動搖,工業品賣給誰嘛!工業公有制有一天也會變。兩極分化快得很,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內外一夾攻,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么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怎么保護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工商業,加強國防?!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別人靠什么耀武揚威?!仰人鼻息,我們這個國家就不安穩了。張平化激動地望著毛主席。大聲地說:主席,我懂了。
毛主席的這段話,可能當時大多數人,不理解,難以接受。那么到現在,不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應證。我們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毛主席的這段話,以及毛澤東關于農村問題、農村發展的指示,思考;中國現在的農村出路到底在什么地方?是合作社的集體經濟或是承包制,或是其他道路?新農村建設到底如何建設?
我們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實事求是、一分為二。首先,要肯定家庭聯產承包制,在一定時期的積極作用:即承包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對當時的農業生產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我們更應看到:它只能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而不能作為長期的農村基本政策,因為其弊端現在就明顯的暴露了出來。它畢竟是小生產,規模小,分散經營,不能可持續的發展。根本上不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搞了承包制,其農業的機械化、水利化,科技種田都受到嚴重的限制和制約。其實質是小農經濟,而發展前景是暗淡的,也造成了現在農村、農業和農民的種種問題,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三農”問題。當然,這還跟現在的城鎮化、工業化,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不少壯勞動力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土地也荒蕪、有害食品、水利問題,留守兒童的問題,幾百萬婦婦守“活寡”。
也就是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農業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離新農村的目標似乎越來越遠了。其主要原因,就在這里。三十多年來,盡管有國家的大力扶持,但小崗村面貌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為此,作了充分的詮釋。
總之,當前農村、農業存在的許多重要問題,很大程度是跟承包制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黨和政府,特別是基層組織,要深入調查研究,要一切從實際上出發,與時俱進,客觀、全面的反思、認識這些種種問題,找到原因,特別是要重點分析承包制這種農業經營形式的作用及走向。中國農村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我們的黨和政府,要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農村各地的具體情況,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的農村、農業發展的新農村的道路來。
一方面不宜讓農村人口大量進城,轉城市戶口。做事不能急功近利。因為進入城里后,特別是上了一定年齡(四十到五十五左右)的人,也難以找到工作,本來,我國的就業壓力就特別大。而完全脫離勞動,提前過晚年的退休生活,也是勞動力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又會造成城市里的新的貧困人口,貧民窟。筆者,有時上街常常看到:城鎮里公園里,下午到處是休閑、跳舞的人,其中的有的年齡并不大。特別是那些跳舞跳得輕盈,歡快的女同志,多數年齡并不大,再參加十年勞動,沒有問題。而農村人煙又稀少,幾乎沒有壯勞動力,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而我們中國可是近十四億人的人口大國,“手里有糧,心里不慌”。 現在重慶正在大規模的這樣做,是否恰當,需要調查,深入研究。
另一方面,現在全國農村都回到改革前的集體經濟時代,也不現實,但可以在具有一定條件的地方,可以拿幾個鎮或村進行試點,結合現在的農村等實際情況,組織集體性質的合作社(注意:不能是私營性質),學習和參考南街村,以取得經驗和吸取教訓。如現在,城鎮附近可以多搞一些集體性質的菜蔬隊,進行規模化生產,科技生產者,以平抑菜價。因為城市菜蔬供應的根本方法是要靠本地,就近原則,而不是長途運輸。
但從長期來看,中國農村的根本出路還是社會主義的集體經濟,而家庭聯產承包制只能是當時的一時的權宜之計,因為它畢竟是小農經濟,是不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而難以實現農業的現代化。
2011-8-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