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本色黔驢技
黎陽
2010.6.30.
忽然有人打趣我:“聽說你小子從小就不正經,小學就搞童戀,居然戀上條美女蛇,還把跟美女蛇合影當成最幸福的事?”
我莫名其妙:什么亂七八糟的,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啊?什么狗屁童戀,我們那一代當年哪聽過這個?誰沾過這個?這種爛事怎么會扯到我頭上,而且還扯出條什么“美女蛇”?
對方卻振振有詞:“人家可在網上說是你自己寫文章不打自招的。怎么,還想賴帳?”
我一查,原來是《強國論壇》深水區(qū)“自然向前”的杰作。
我的“童年及少年時代瑣憶”里有這么一段:
——“就這樣我跟一個蟒蛇飼養(yǎng)員混熟了。別的沒記住,只記得他給我看過一張他跟大蟒的合影:他兩手張平呈十字形,大蟒直直地橫在這‘十字架’上,從左手經過左肩、脖子、右肩直到到右手——他在照片里輕松自如笑容滿面,看照片的人可覺得有點糝得慌。”
這段話讓“自然向前”一加工,徹底變了味:
——“在資深清潔工整理的帖子《黎陽:童年及少年時代瑣憶》中說,黎陽孩童時代最幸福的事,就是爬進動物園與美女蛇合影。雖然,這種幸福讓正常人感到惡心,但是,黎陽卻深深地戀著,并讓他資深清潔工告訴大家。”
(“自然向前”:《老陶同志與黎陽結婚、童戀時給什么像祭拜過?——為何讓網友吃空心湯團?》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100617097 )
我原文中連標點符號在內才百十字的短短一段話,居然被“自然向前”一下編出四大謊:
1.原文只涉及倆男的——我和蟒蛇飼養(yǎng)員,以及那飼養(yǎng)員與一條大蟒的合影照片。“自然向前”居然把這有條根本不知公母的大蟒的照片變成了“美女蛇”。
2.原文講的僅僅是童趣,跟男女之情八竿子打不著。“自然向前”卻楞把當代種種變態(tài)時髦一古腦強加給一個幾十年前的小學生,捏造了“美女”、“童戀”、“深深地戀著”之類還不算,還編排出個令人作嘔的“人蛇戀”。
3.原文里只把“到動物園玩”作為小學時代一段時間內的一種樂趣來記敘,“自然向前”卻無中生有歪曲成:黎陽說“爬進動物園與美女蛇合影”是“孩童時代最幸福的事”;
4.“資深清潔工”轉發(fā)我的文章是人家自愿,“自然向前”卻說是受我指使——“讓他資深清潔工告訴大家”。
不僅如此,“自然向前”對自己文章的標題顯然很下了點功夫,措辭措得處心積慮讓人容易一眼就產生錯覺——錯覺一:“老陶同志與黎陽結婚”;錯覺二:“童戀”;錯覺三:“祭拜”。
“自然向前”的這番小動作讓我有點好奇:這人怎么了?陰陽怪氣也罷了,怎么行事如此低俗蠢笨?那個夏清晨在《人民網》寫什么《湘江慘敗與博古無關》之類多滑頭:專挑當事人都不在的幾十年前的事?lián)v鬼,不管他怎么胡編都沒人對質。而“自然向前”呢?我的文章擺在那兒,我隨時能出來對質,他居然就在眾目睽睽之下拿板上釘釘?shù)亩温湫趴陂_河,那還不一抓一個準?都說右派凈是缺德少才之輩,我本來還不太愿意承認,這回可啞口無言了。
另一個好奇是:我原文里只提到一張與蟒有關的照片,沒有蛇,更沒有“美女蛇”。是什么樣的思維邏輯讓“自然向前”把人家飼養(yǎng)員與大蟒的合影變成了我跟“美女蛇”的“童戀”?
還是魯迅的話啟發(fā)了我: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這個邏輯放到“自然向前”身上,就“自然向前”地成了:
一聽“大蟒照片”,立刻想到“大蟒”,立刻想到“蟒蛇”,立刻想到“蛇”,立刻想到“美女蛇”,立刻想到“美女”,立刻想到“深深地戀著”,立刻想到“童戀”,立刻得出結論:“黎陽孩童時代最幸福的事,就是爬進動物園與美女蛇合影”——“自然向前”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自然向前”真是荷爾蒙過剩,三句話不離老本行,連一條不知公母的大蟒照片都能跟“美女蛇”和“童戀”掛上鉤——流氓就是流氓,連沒見過的大蟒照片都能來個順手牽羊耍流氓。如此崎形豐富的想入非非別人實在望塵莫及。只是不該“耗子扒秤桿——拿自己秤人家”,以為別人都跟自己一樣,來張照片就自慰——這也難怪,偷兒看別人都不干凈,婊子看別人都不正經,“自然向前”看別人都跟他一個德形:見了女人就兩眼發(fā)直走不動路,“臍下三寸”立刻“自然向前”支帳篷(難怪名曰“自然向前”)——這大概是流氓本色職業(yè)病。(如果這廝大權在握,天曉得要包幾回二奶、養(yǎng)幾個小三、潛規(guī)則多少女青年?)
怪不得“自然向前”會當眾發(fā)嗲賣騷:“假如黎陽有膽入深水,那么,我會花時間與其共‘浴’!”——誰知道他說“共浴”時心中想的“黎陽”是誰——我,還是那個青年女作家?
話又說回來了,我跟這個“自然向前”素不相識,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一篇童年瑣憶的文章居然引來如此處心積慮的惡毒誹謗,這么咬牙切齒,哪兒來這么大的刻骨仇恨?
既然沒有私怨,那這一切自然只能是緣于公仇。
我的“童年及少年時代瑣憶”其實只做了一件事:以當年一個小孩子的親身經歷旁證了一個小小的簡單歷史事實:毛澤東時代的童年無恐懼。
就這么一個小小的簡單歷史事實卻把某些人的天捅了個大窟窿——無恐懼就意味著幸福。
“幸福”其實并非如“精英”們口沫橫飛聲嘶力竭的“幸福指數(shù)”之類那么復雜深奧七拐八繞,而是非常簡單,非常實在:要幸福就別有恐懼,有恐懼就沒有幸福(連“精英”們拼命追求的“普世價值”里都有這么一條:“免除恐懼的自由”)。天下沒有“恐懼的幸福”或“幸福的恐懼”,就象沒有“短命的長壽”或“長壽的短命”一樣。
有人把金錢作為衡量幸福的唯一尺度。但這些人忘了一點:恐懼比金錢更強有力——如果不能免除恐懼,就算物質豐富衣食不愁金錢不缺,那整天提心吊膽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日子也算不得幸福——譬如古代猶如生活在金絲籠里“伴君如伴虎”的宮女嬪妃。
要問如今中國的老百姓幸福不幸福,那只需看看如今中國的老百姓生活中有沒有恐懼——如果幸福,那必然生活中無恐懼。如果生活充滿恐懼,那就無幸福可言,其它說什么都是廢話。
如今中國老百姓生活中有沒有恐懼?窮人有沒有恐懼?富人有沒有恐懼?當官的有沒有恐懼?小孩子有沒有恐懼?——恐怕用不著我多嘴,大家“啞巴吃餃子——心里有數(shù)”。富人尚且爭先恐后往國外移民,窮人的日子更可想而知。別說別的,就看看家家戶戶的防盜門窗、學校幼兒園門口的戒備森嚴和護送子女的人山人海、滿街的荷槍實彈如臨大敵和無數(shù)的禁令:“禁菜刀”、“禁彈弓”、“逢包必查”、“禁上訪”、“禁惡意討薪”、“禁惡意自殺”……以及數(shù)不清的千叮嚀萬囑咐:“別跟陌生人交往”、“別相信不相識的人的推薦”、“別買可疑的食品”、“別……”——到處是勾心斗角,到處是爾虞我詐,到處是陷阱、到處是危險、到處是仇恨——仇官,仇民,仇富,仇貧,仇貪,仇廉,仇漢奸,仇“愛國賊”……用《紅樓夢》里賈探春的話說是“一個個不象烏眼雞,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我害人人,人人害我”,人人可疑,人人皆敵,人人你防著我、我防著你,提心吊膽、戒備猜疑、防不勝防……生活在無窮無盡的恐懼之中卻大談幸福,而且還“更幸福、更有尊嚴”——諷刺不諷刺? ...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旁證出“毛澤東時代老百姓的日子無恐懼”這歷史事實的文章當然不可容忍——毛澤東時代老百姓的日子無恐懼,就證明了毛澤東時代老百姓的日子幸福,就會引起今天生活中處處充滿恐懼的老百姓的共鳴,就會撕掉“和諧盛世”“更幸福、更有尊嚴”之類“皇帝的新衣”,就會戳破“毛澤東時代是最黑暗的時代”、“毛澤東時代老百姓只有水深火熱、充滿苦難、毫無幸福可言”等等彌天大謊——這豈能不讓靠吹牛撒謊空話做戲等“皇帝的新衣”混日子的當代的皇帝影帝們惱羞成怒大發(fā)雷霆?又豈能不讓其忠實打手走狗如“自然向前”們跳踉大㘎、嗡嗡嚶嚶、嘁嘁狺狺嚎叫不已?
既然如此,“自然向前”們跟我的文章較勁很自然,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值得把玩的只是手段。
按常理,“自然向前”們要駁倒我,正當手段是“擺事實、講道理”:
——擺事實:列舉大量事實,證明:
第一,我說的一切都是撒謊,實際是毛澤東時代人人的童年都充滿恐懼;
第二,我說的一切僅僅是我獨有的個人特例,不是普遍規(guī)律,實際毛澤東時代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的童年都充滿恐懼;
第三,如今和諧盛世的孩子的生活中毫無恐懼。
——講道理:用嚴密雄辯的邏輯推理,證明:
第一,幸福與恐懼完全可以親密無間,完全可以有“幸福的恐懼”或“恐懼的幸福”;
第二,物質享受決定一切,只要物質豐富(更確切地說,表面的一時的物質豐富)就必須感到幸福,再恐怖也幸福,做鬼也幸福,否則就是不知好歹,不配幸福。
以上幾條隨便成立一條就可以算是把我“批倒批臭”,可以得勝還朝領犒賞去了。
然而上述一切“自然向前”卻一條也不用,而是“劍走偏鋒”,挖空心思不擇手段證明我是個跟“美女蛇”搞“童戀”的心理變態(tài)精神病。
的確,這招最省事:只要把我這個人搞臭,我寫的東西在別人眼里自然全成了瘋話胡說不可信,這比辛辛苦苦絞盡腦汁搜羅事實編理由寫文章堂堂正正搞論戰(zhàn)方便得多,“經濟”得多。
不過“有一利必有一弊”——這招只能用來對付偶然的、個別的不識相,對付不了普遍的、大量的、層出不窮的人心向背——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對“皇帝的新衣”不買帳,把我搞臭了立刻天下太平,皇帝大人可以放心大膽光屁股游大街去。但如果人人都已經看到皇帝陛下的確什么也沒穿,光把喊了一嗓子“他明明什么也沒穿呀!”的小孩子當瘋子抓起來就一點用也沒有,掩耳盜鈴而已。
同樣,如果“毛澤東時代的童年無恐懼”是唯我獨有、別人皆無的經歷,那我的文章實際等于在向社會推銷我的獨門隱私,那跟“用身體寫作”之類本質上沒什么兩樣,甭指望能從社會得到什么共鳴,把我搞臭就萬事大吉。然而對許多人而言,我的文章觸發(fā)了他們童年回憶的開關,打開了他們無數(shù)美好回憶的大門,使他們不約而同產生了共鳴——這足以證明“毛澤東時代的童年無恐懼”不是我的專用奢侈,而是大家普遍的感同身受。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向前”們僅僅把我一個人的感受說成是精神病的胡言亂語又有什么用呢?你們能把所有的人都說成精神病嗎?
“自然向前”們沒有勇氣和能力靠“擺事實講道理”跟我堂堂正正地較量,只會陰陽怪氣造謠中傷搞小動作和個人攻擊,以為靠這種下三濫的伎倆就能把我和我的觀點搞垮。他們的那一套實在象魯迅筆下的“破落戶的漂零子弟”——“將敗落家族的婦姑勃谿,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壇上。嘁嘁嚓嚓,招是生非,搬弄口舌,決不在大處著眼”——這右派走狗當?shù)脤嵲跊]出息,連我都替他們的主子臉紅——怎么就靠這種扶不墻的爛泥巴湊數(shù)?
不過說句公平話,右派并非個個象“自然向前”那般陰陽怪氣淺薄無聊下三爛,整天滿腦子想入非非要跟“美女蛇”搞“童戀”,還有幾個層次略高一點,算得上“下二爛”、“下一爛”。比如:
——【guoyb】:
比童年幸福?我說幾條吧,大概都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
1、不上課,趕麻雀。
2、課桌上煉鋼。
3、上午只上一節(jié)課,老師宣布放學。
黎陽,我小時愛玩,這三條都獲得玩的機會,從五八年直到六二年,那真是痛快呀!
回答質問者:如你年齡大于六十,你就不用裝傻了;如小于六十,聽大叔給你講那過去的故事吧!
1、主席號召滅四害,麻雀為首惡。全市人民放假三天,拿上長桿,上亍趕麻雀,那真是極度暢快!
2、小課桌上建煉鐵小高爐,至今想起手都發(fā)癢!
3、早自習老師問,肚子餓不能堅持上課的同學舉手,我每次都領先,嘩啦啦,全班齊舉起,老師宣布:今天放假!
如何?比童年幸福嗎?我回憶起來,那真是痛快!以此回答質問者,并讓黎陽開開眼界吧。
——評論:這位【guoyb】比“自然向前”的檔次高一點,雖然也撒謊,卻沒有往“美女蛇”、“童戀”上亂扯,不容易。只是只知撒謊卻不知掩飾,只知拉屎卻不知揩腚,破綻百出得可愛:
1、“不上課,趕麻雀”、“從五八年直到六二年,那真是痛快呀!”——這意思明明是四年沒上課,全趕麻雀了。后面卻說:“全市人民放假三天,拿上長桿,上亍趕麻雀”——四年一下子變成了三天,自己煽自己這么個大嘴巴都不知道叫疼,夠可愛的。
實際上當年小學生是輪流上街的,每個學校攤一天,每個班攤半天——讓那么多小學生連續(xù)幾天在校外集體活動的故事一聽就知道是瞎拍腦袋胡說八道:成百上千個孩子整天在外,早中晚吃飯怎么辦?你報銷?小孩子在野外、大街上呆久了身體吃不消了怎么辦?渴了怎么辦?病了怎么辦?拉屎拉尿怎么辦?你以為組織如此大規(guī)模的小學生戶外集體活動是鬧著玩哪?一天都復雜得要命,更甭說連續(xù)好幾天了。這就叫“編謊容易圓謊難”,沒親身經歷再絞盡腦汁也沒法編得天衣無縫。對我們當年那些小學生來說,停半天課上街沒什么了不起,沒耽誤什么功課。把半天的活動說成“五八年直到六二年”幾年的“不上課,趕麻雀”,這夸張得也太離譜了點,這造謠水平也太拙劣了點。
其實當年我們課余打蒼蠅、挖蠅蛹、除雜草填積水滅蚊子的時間和次數(shù)比轟麻雀不知多多少倍,卻從來不見誰把這些提了又提,可見是“選擇性遺忘”。專拿“轟麻雀”大做文章顯然是把這當丑事、當話柄、當笑料來證明毛澤東的大躍進何等“荒唐”。實際呢?
麻雀被當成“四害”之一并非一時的頭腦發(fā)熱,而是確有原因——麻雀糟蹋糧食是事實。中國農民自古以來就有在糧食成熟時轟麻雀的傳統(tǒng)——所以要扎稻草人,所以要婦女兒童幫忙“護秋”。這些都不是五八年“大躍進”出現(xiàn)的“頭腦發(fā)熱”,而是自古沿襲下來的農業(yè)傳統(tǒng)。只是過去只要把麻雀從自家地里轟走、自己不受損失就行,至于麻雀飛到別人地里吃糧食那就不管了。這其實是“以鄰為壑”。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地都聯(lián)成一片成一家了,再象以前那樣自顧自轟麻雀就沒意義了——不管麻雀吃這塊地還是吃那塊地,吃的都是一家子的糧食。在這種情況下要轟麻雀只有大家一起轟、哪塊地的糧食都不讓受損失才有意義。所以組織“全民轟麻雀”是很自然、很順理成章的事。
這之后有學者提出異議,說麻雀平時雖然糟蹋糧食,但撫育幼鳥時還是抓蟲子的,還有點益處,算是功過兼?zhèn)洌皇前俜种俑蓧氖隆_@才把麻雀從“四害”中除名,不再組織轟麻雀了。中國自古以來的這一農業(yè)傳統(tǒng)從此消亡。
這個事實證明那個時代專家意見何等受重視——只要你說得有道理,立刻采納,連多少年延續(xù)下來的“護秋”轟麻雀的傳統(tǒng)都因此而犧牲了。這能說那個時代不講科學、頭腦發(fā)熱瞎胡鬧嗎?但話又說回來,只有熟悉農業(yè)、熟悉農民的人才知道轟麻雀不是瞎胡鬧,而是自古以來農民保護自己勞動果實的必要手段。從“承受不起麻雀造成的糧食損失而轟麻雀”到“全面權衡利弊、寧可遭受糧食損失也要容忍麻雀”這一轉變,反映的是時代的轉變和農業(yè)經濟體制規(guī)模的轉變,以及農民見識、器量的轉變。把“轟麻雀”當笑料冷嘲熱諷的人肯定是對農業(yè)生產一竅不通、“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不勞而獲的寄生蟲——自己靠搶奪別人的勞動果實生存,當然對農民捍衛(wèi)自己勞動果實的行為既不了解也不同情,哪怕農民對付的僅僅是鳥獸。拿“轟麻雀”當石頭打人,實際砸的是自己的腳。
2、“課桌上煉鋼”、“小課桌上建煉鐵小高爐,至今想起手都發(fā)癢!”——有點常識沒有?“小課桌上建煉鐵小高爐”?——這是在幼兒園玩“過家家”嗎?稍微動動腦子就能明白在“小課桌上建煉鐵小高爐”可能不可能:尺寸現(xiàn)實不現(xiàn)實且不論,起碼當時的課桌都是木頭的,你讓小學生在木頭桌子上建煉鐵爐會是什么結果?一把火把整個學校都燒光。就這常識水平還大言不慚“聽大叔給你講那過去的故事吧!”、“以此回答質問者,并讓黎陽開開眼界”——的確讓我大開眼界:右派之無知簡直難以想象,實在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當年大煉鋼鐵,我們小學生做的事是課余上街撿廢銅爛鐵上交國家,有害有危險的事根本就沒讓我們沾過邊。跟如今靠揀垃圾為生的孩子完全不同,我們當年收集廢銅爛鐵如同一場興高采烈的游戲,大家都津津樂道誰找到了破水管子牙膏皮,誰發(fā)現(xiàn)了鐵絲鐵片爛鐵釘。當時老師還特別叮囑大家不要把家里有用的東西當廢鐵收集了來,而且強調不經過家長同意就把家里的東西拿來當收集廢銅爛鐵的成果是作弊行為。記得還有部電影,好象叫“阿福尋寶記”,說的是有個孩子把爸爸有用的重要金屬零件當廢鐵收集了去,差點給國家?guī)頁p失,幸虧被及時發(fā)現(xiàn)追回的故事。這位【guoyb】拿大煉鋼鐵造謠做文章,卻暴露出他不僅對歷史的實際情況一無所知,而且對煉鐵高爐的起碼原理簡直一竅不通,所以才會鬧出“小課桌上建煉鐵小高爐”的天大笑話還自鳴得意。
3、“上午只上一節(jié)課,老師宣布放學”、“早自習老師問,肚子餓不能堅持上課的同學舉手,我每次都領先,嘩啦啦,全班齊舉起,老師宣布:今天放假!”——第一,當時小學根本沒有早自習。第二,請具體指出,哪個教育局敢允許小學一上午只上一節(jié)課甚至隨便停課放假。第三,我當年從來沒有聽說過哪個小學出現(xiàn)過“肚子餓不能堅持上課”的事。你硬說有,請指名道姓說出來讓大家“人肉”證實。
——我們小時能有豬油拌飯就算不錯了,牛奶影子也沒有,黎陽能有牛奶喝看來屬于權貴階層。[117.65.128]
——評論:
這一句話里有三個錯:第一,當年不存在“權貴階層”。第二,毛澤東時代普通老百姓喝牛奶是普遍現(xiàn)象,不能憑喝牛奶判斷身份地位。第三,我的文章并沒有說我喝牛奶。
第一,當年不存在“權貴階層”——“權貴階層”是“改革開放”的“新生事物”,當年并不存在“權貴階層”。困難時期連毛澤東的孩子都沒有因為父母的權位而獲得特別照顧,其他干部子女也一樣。不信查查看,看當年的干部子女的定量供應標準跟普通老百姓的一樣不一樣,看有誰因為是干部子女而獲得“特別供應”的待遇。
這位[117.65.128]用“權貴階層”這種罪名指責不存在“權貴階層”的時代是用今天的現(xiàn)象揣度過去,犯了個歷史性錯誤,“耗子扒秤桿——用自己秤人家”。
第二,當年普通老百姓喝牛奶是普遍現(xiàn)象,不能憑“能不能喝牛奶”判斷身份地位——把當時的工資、物價、福利一綜合就知道這不是造謠。當時喝得起牛奶的普通老百姓如今多數(shù)還健在,有的是人能出來證實。這位[117.65.128]把“能喝牛奶”當成身份地位的一種標志,顯然是被右派的假話繞昏了頭——右派們的宣傳需要是必須把毛澤東時代說成最暗無天日的時代,必須說那個時代的老百姓都處于水深火熱,所以在右派看來那個時代牛奶只能是奢侈品,只能是少數(shù)人的“特供”。有了這些先入為主,右派們當然不能容忍“毛澤東時代普通老百姓居然能喝牛奶”這一歷史事實,不能容忍老百姓談論這個歷史事實,當然一聽就本能要跳,就要說造謠,就一口咬定這些普通老百姓決不普通,定屬于“權貴階層”,結果只能把自己放在與多數(shù)人對立的地位,只能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只能自己給自己找難堪,只能自取其辱。
第三,我的文章并沒有說我喝牛奶——我的文章只講了當時人們喝牛奶的故事,并沒有說我自己喝不喝牛奶——實際上我現(xiàn)在也不喝牛奶。原因很簡單,許多中國人胃里缺乏一種酶,對付不了牛奶里的乳糖(lactose),喝了不消化。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習慣的是豆?jié){稀飯。這位[117.65.128]僅僅根據(jù)我講了當年喝牛奶的故事就斷定“黎陽能有牛奶喝”,然后斷言“看來屬于權貴階層”,顯然語言邏輯能力不怎么樣,所以才如此捕風捉影想當然,順便把自己的浮躁低能暴露得一覽無余。
除了這三條明顯的錯誤還有點小貓膩:我文章講得很清楚,喝牛奶的故事發(fā)生1963年國民經濟形勢好轉之后,而并非說在那之前。而這位[117.65.128]說“我們小時能有豬油拌飯就算不錯了,牛奶影子也沒有”——這句話故意回避了這個“我們小時”究竟指的是哪一年:如果是“三年經濟困難時期”,那當時大家都一樣,根本不存在你“能有豬油拌飯就算不錯了”而別人“有牛奶喝”的不公平。如果指的是國民經濟恢復好轉之后,那一口咬定普通老百姓喝不上牛奶就純屬造謠。這位[117.65.128]企圖用時間上的含糊其詞來否定“毛澤東時代普通老百姓能喝牛奶”這一歷史事實,在這一點上手法很巧妙,比那個“自然向前”和【guoyb】技高一籌。不過思維邏輯上還是有點小暇疵——既然用“權貴階層”來指責人,顯然自己也承認“權貴階層”不是好字眼,不是好東西。然而用“權貴階層”去抹黑根本不存在“權貴階層”、嚴厲禁止“權貴階層”的毛澤東時代就有點滑稽了——這就好象自己一屁股屎卻指責別人不干凈一樣。
總結“自然向前”、【guoyb】和[117.65.128]對我的“童年及少年時代瑣憶”的發(fā)難,還是【guoyb】最可愛——人家至少迄今為止是按“擺事實、講道理”的正規(guī)方式堂堂正正跟我地較量,沒有小動作,沒有人身攻擊,即便擺的事實站不住腳,起碼做法中規(guī)中矩,雖敗猶榮。
相形之下“自然向前”和[117.65.128]就下三濫多了,專走造謠誹謗、人身攻擊的左道旁門——內在邏輯顯然是只要把我這個人搞臭,“毛澤東時代的童年無恐懼”這個歷史事實就不存在了。換句話說就是:只要沒有人出來說,或者說了沒人信,客觀事實就不存在。
這讓我想起中學時代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教科書上介紹的一個唯心主義例子:好象是某人問英國某主教:石頭是否存在?主教答曰:石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你承認它。
當時我還覺得挺奇怪: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荒唐的邏輯?石頭存在不存在還要看人承認不承認?石頭就是石頭,你承認它它是石頭,你不承認它它仍然是石頭。即便你這個人不存在了,石頭也照樣是石頭。客觀存在不需要人的主觀承認,與人的主觀承認毫不相干。
如今“自然向前”和[117.65.128]的表演讓我想起當年的教科書:這不就是當年那“石頭存在不存在”的故事的翻版嗎?簡直如出一轍,邏輯都是“只要主觀不承認,客觀事實就不存在”——只要人主觀上不承認,石頭這一客觀事實就不存在;只要人主觀上不承認,“毛澤東時代的童年無恐懼”這一客觀事實就不存在。根據(jù)這一原則,不喜歡的客觀事實可以讓它不存在——只要操縱人們的“主觀承認”就行。最省事的辦法是誰承認自己不喜歡的客觀事實就殺掉誰,剩下的自然全是不承認自己不喜歡的客觀事實的人——比如“殺左族毛”。但這需要擁有殺人權才辦得到。如果還沒有取得殺人權卻有其他大權,那就只好求其次,不直接殺人,只封住人家的嘴,叫他出不了聲,即誰敢承認自己不喜歡的客觀事實就把誰關起來——如今“文明社會”等效的辦法是封鎖,比如禁左派刊物、封張宏良博客、刪我的文章、封閉《烏有之鄉(xiāng)》等等。反正叫人出不了聲跟殺人都能達到同樣效果:讓承認不喜歡的客觀事實的人的聲音在人們面前消失,只剩下不承認自己不喜歡的客觀事實的人的聲音存在。但這只有在權力足夠大、足以嚴密封鎖一切不喜歡的聲音條件下才有意義。如果封不住,那就只能以假亂真,即誰承認自己不喜歡的客觀事實就把誰搞臭,讓他的話沒人信——只要人們不信,那說話就跟沒說沒區(qū)別,同樣達到了通過操縱人們的主觀承認、讓不喜歡的客觀事實“不存在”的目的。
“自然向前”和[117.65.128]對我玩的正是這一手:一個要把我說成個跟“美女蛇”搞“童戀”的心理變態(tài)精神病,一個要把我說成個“權勢階層”,反正怎么招人討厭怎么來。
但“自然向前”和[117.65.128]們玩這手時忘了一個前提:這種鬼蜮伎倆只有對付少數(shù)人才掌握的客觀事實才有效——如果只有我或極少數(shù)人在毛澤東時代的童年無恐懼,那只要把我們封了搞臭了就能讓這一客觀事實永遠不為人知,等效于不存在。問題在于,“毛澤東時代的童年無恐懼”并非僅僅是我一個人或極少數(shù)人獨有的“特色”,而是那個時代絕大多數(shù)老百姓的共同經歷。我能證明,別人同樣能證明;沒有我來證明,自有別人來證明;封掉了我的故事,自有別人出來講類似的故事。也就是說,“毛澤東時代的童年無恐懼”這一客觀存在并不取決于我的存在和我的主觀認同,有我沒我都一樣,有我一個不多,沒我一個不少。封鎖我也好,對我搞人身攻擊也好,不管成功不成功,結果都改變不了“毛澤東時代的童年無恐懼”這一歷史的客觀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企圖靠用對我搞封鎖或人身攻擊來消滅“毛澤東時代的童年無恐懼”這一歷史客觀存在就顯得很愚蠢、很可笑。
這令我想起歷史上有名的“日心說”故事——教會拼命試圖用操縱人們主觀認識的辦法消滅“地球繞著太陽轉”這一客觀事實,誰相信就收拾誰,誰宣傳就燒死誰——哥白尼被封鎖了,布魯諾被燒死了,伽利略被迫懺悔,收回自己對“日心說”的承認,普通老百姓無不屈從,于是舉世一片“和諧”,似乎真的實現(xiàn)了“客觀存在取決于主觀承認”這一偉大目標。結果呢?即便所有的人在一段時間內都不承認,地球照樣按照自己的軌道轉動,轉動,轉動——到頭來改變的是人們的主觀認識,而不是客觀存在。
如今“自然向前”、[117.65.128]和一切反毛“精英”還在重復當年教會的愚蠢,還以為靠不擇手段操縱人們的主觀認識就能消滅自己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還想現(xiàn)身說法證明“石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你承認它”,用消滅人們的主觀認知來消滅“毛澤東時代的童年無恐懼”的客觀存在和毛澤東的一切歷史建樹——這并非他們天資太蠢腦殘智障,而是利益使然:他們的利益不允許他們承認客觀存在,但他們又實在沒辦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證明自己正當,所以只能乞靈于陰謀詭計造謠誹謗,否則更混不下去——不折不扣黔驢之技。
“自然向前”們“嘁嘁嚓嚓,招是生非,搬弄口舌,決不在大處著眼”之類的賣丑表演不想看也得看——這是人家的看家本領,如果無用武之地了,那人家到哪兒混飯吃去?指望人家不賣弄不現(xiàn)實,就象指望癩蛤蟆不鼓噪不現(xiàn)實一樣——不講人道也得講點蛤蟆道啊。所以對一般的鼓噪我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忍字當頭隨它去。然而這決不意味著沒有底線,起碼不能容忍癩蛤蟆跳上腳背甚至蹬鼻子上臉耀武揚威——“癩蛤蟆上腳背,不吃人,惡心人”。這時就得“該出手時就出手”,狠狠甩它倆嘴巴,踹它一腳丫,免得一整天倒胃口。
癩蛤蟆就是癩蛤蟆。不管如何流氓本色,不管如何黔驢之技,照樣還是癩蛤蟆,改變不了客觀存在——盡管你晝夜鼓噪,盡管你無孔不入,盡管你不擇手段,盡管你絞盡腦汁,盡管你自吹自擂,盡管你牛皮沖天,認同毛澤東的中國人是越來越少,還是越來越多?毛澤東的形象是越來越矮小,還是越來越高大?
看著一群群癩蛤蟆越來越氣急敗壞聲嘶力竭,我實在忍不住好笑,實在忍不住想起地球的轉動——不管癩蛤蟆如何鼓噪,地球依然按照自己的軌道轉動,轉動,轉動。
=======================================
黎陽聲明:本人放棄對此文的版權。只要不違背本文主旨,任何人均可轉貼,可散發(fā),可抄襲,可復制,可被冒名頂替,可被任何媒體拿去用,可被任何人引用到任何文章中且不寫出引文出處,本人分文不取。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