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年底,人民網曾報道《溫總理所說“戰火燒毀爺爺親手辦的那座小學”恢復重建》:“新普育學校重建于宜興埠第二小學原址,總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為九年一貫制學校,規模為60個班,其中小學部36個班,初中部24個班,在校生人數可達2820人。”
據溫總理介紹的《家世》所言:“溫氏家族世居天津市郊北辰區宜興埠鎮的溫家胡同8號。相傳溫家先祖6代人都居住在此。年長已久,胡同以溫家姓氏命名。宜興埠鎮離天津市區約4公里路,到火車北站僅2.5公里。”
溫總理的爺爺溫世霖親手創辦的宜興埠普育學校(前身為蒙忠學堂)也位于宜興埠鎮。
當年的天津戰役確實打得很激烈,解放軍攻城當然會用炮,被炮火波及的地方是有可能被燒毀的。
然而,“宜興埠鎮離天津市區約4公里路”,就算被解放軍攻城部隊的進攻波及,也不至于被“燒毀”。
那么,遠離市區的溫家胡同和宜興埠普育學校究竟是如何被戰火燒毀的呢?
本網友經過搜索,在蘭州新聞網找到了一篇報道《解放天津那天我采訪了陳長捷》:
“ 我問陳長捷:“你們為什么火燒天津周圍村莊?”
陳長捷沉默了一會兒,眨了眨眼說:“62軍林偉儔(軍長)往回撤退守備宜興埠的加強團時,下令拆除工事,沒想到,士兵在執行命令時,縱火燒了宜興埠的民房……”
“光燒了宜興埠嗎?”我問道:“丁字沽、白廟許多村不都被你們燒了嗎?”
陳長捷說:“我為了廓清射線,學貴軍抗日時堅壁清野,命令拆除城防工事射程的障礙,沒想到,士兵在執行我的命令時,燒了丁字沽一些民房……”
聽到這里,我和聞遠從感情上再也忍耐不下去了,我申斥陳長捷說:“抗日堅壁清野,那是打擊敵人,保護群眾安全;你下令火燒老百姓的房子和村莊,是給群眾帶來深重的災難!””
人民網天津視窗的報道《81歲老媒體人李夫:解放天津那天我采訪了陳長捷》沒有提到被毀民房的具體地點,但是對民房被毀的場景報道得更加詳細:
“1月16日,采訪完陳長捷的李夫沒有休息,繼續上路了,“沿途能見到很多老百姓,他們穿著破棉襖,蹲在地上,縮著脖子沖我們鼓掌,他們的房子都被敵人毀掉了,他們都是流離失所的普通老百姓啊!”
敵人埋下的地雷還沒有被掃清,很多老百姓為了幫助解放軍安全進城,竟然主動在他們認為有地雷的地方撒上白灰,告訴大家,“同志呀!有白灰的地方千萬不能走呀!”一路上,李夫看到了太多被毀的村莊,“國民黨為了掃清射界,摧毀的民房不計其數。”
1月下旬,李夫又走訪了天津市周邊的很多村莊,他在報道中寫道:“這個1300多戶的大村莊(萬新莊),原有2960多間紅磚房,現在留在我面前的,只是一片紅色的廢墟。”
“80多歲的張超思老漢,在房子被燒后,就被趕到市區來,三四天沒有吃飯,干巴巴地餓暈了過去。”
采訪陳長捷的時候,李夫曾忍不住問過他:“你下令火燒村莊,給老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你不感到罪惡嗎?”
“是是是,我有罪,我有罪!”陳長捷告訴李夫,他在下命令的時候,只是讓士兵掃清射界,但士兵在執行任務時卻燒毀了民房,這不是他的初衷,但“我是有責任的”。
不管陳長捷的回答是真實想法還是推卸責任,天津城外方圓百里無人煙的局面已經造成了。”
原來,天津郊區包括宜興埠鎮在內的民房,并不是被“戰火燒毀”的,而是陳長捷警備司令為了“掃清射界”而下令士兵縱火燒毀的。
因此,溫總理才在開場白中指出這些事情是“舊中國的苦難”,并強調這些事情“在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