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文革翻案,還是創造條件恢復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
——列寧:“公開承認錯誤,揭露錯誤的原因,分析產生錯誤的環境,仔細討論改正錯誤的方法-——這才是鄭重的黨的標志,這才是黨執行自己的義務,這才是教育和訓練階級,以至于群眾。” ——列寧:“如果我們的敵人責難我們說:看列寧自己也承認,布爾什維克做了大量的蠢事;那我就想這樣來回答他們:對的,但是你們是否知道,我們的蠢處較之你們說來,終究完全是另一種性質的。” ——鄧小平:“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這個提法,如果按照提出的當時的解釋,即所謂‘向走資派奪權’,也就是撇開黨委鬧革命,打倒一切,那么實踐已經證明是錯誤的。至于作出新的解釋,可以在黨內繼續研究。” (鄧小平文選第2卷《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第182頁)
■半二十八畫生
(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思想
第一部分 馬克思、列寧、斯大林的論述
一、關于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 A、列寧說:“從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是一整個歷史時代。只要這個時代沒有結束,剝削者就必然存著復辟希望,并把這種希望變為復辟行動。”列寧又說:“消滅階級要經過長期的、艱難的、頑強的階級斗爭。在推翻資產階級政權以后,在破壞資產階級國家以后,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以后,階級斗爭并不是消失(如舊社會主義和舊社會民主黨中的庸人所想像的那樣),而只是改變它的形式,在許多方面變得更加殘酷。”——(《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九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 B、馬克思在解釋革命社會主義的時候說,“這種社會主義就是宣布不間斷革命,就是實現無產階級的階級專政,把這種專政作為必經的過渡階段,以求達到根本消滅階級差別,消滅一切產生這些差別的生產關系,消滅一切和這些生產關系相適應的社會關系,改變一切由這些社會關系產生出來的觀念。” 列寧在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的斗爭中,創造性地闡明并且發展了馬克思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列寧指出:“無產階級專政不是階級斗爭的結束,而是階級斗爭在新形式中的繼續。無產階級專政是取得勝利、奪得政權的無產階級進行階級斗爭,來反對已被打敗但還沒有被消滅、沒有絕跡、沒有停止反抗、反而加緊反抗的資產階級。”他又說:“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為反對舊社會的勢力和傳統而進行的頑強斗爭,即流血的與不流血的,強力的與和平的,軍事的與經濟的,教育的與行政的斗爭。” ——(《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九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
二、關于繼續革命的經濟和階級基礎 A、馬克思在談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時候說:“我們這里所說的是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列寧也指出,在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社會主義社會中,“共產主義在經濟上還不可能是完全成熟的,還不能完全擺脫資本主義的傳統或痕跡”。 ——(《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九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 B、在十月革命以后,列寧多次指出: 1、被推翻的剝削者,總是千方百計地企圖恢復他們被奪去的‘天堂’。 2、小資產階級自發勢力經常產生新的資本主義分子。 3、在工人階級隊伍中,在國家機關職員中,由于資產階級的影響和小資產階級自發勢力的包圍和腐蝕作用,也會產生一些蛻化變質分子,新的資產階級分子。 4、國際資本主義的包圍,帝國主義武裝干涉的威脅以及和平瓦解的陰謀活動,是社會主義國家里階級斗爭繼續存在的外部條件。——(《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九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
三、關于國際階級斗爭 A、第一,列寧指出,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是根本違反帝國主義意愿的。盡管社會主義國家堅持實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但是,帝國主義總是不愿意同社會主義國家和平共處,總是要利用一切可能,抓住一切機會,來反對以至消滅社會主義國家。 列寧說:“無論按國際帝國主義的客觀地位來說或按它所體現的那個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來說,它都不能和蘇維埃共和國和睦相處”。(列寧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會上所作的《關于戰爭與和平的報告》,《列寧全集》第二十七卷,第八十頁。) 列寧還說過:“蘇維埃共和國和帝國主義國家長期并存是不可思議的。其結局不是這個勝利就是那個勝利。在這個結局還沒有到來的時候,蘇維埃共和國和資產階級國家間的一系列最可怕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列寧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會上所作的《中央委員會的總結報告》,《列寧全集》第二十九卷,第一百二十八頁至一百二十九頁。) 因此,列寧一再強調社會主義國家對帝國主義要經常提高警惕。他說,“所有工人和農民都應當記取的教訓,就是要時刻戒備,要記住我們是被那些公開表示極端仇恨我們的人、階級和政府包圍著的。必須記住,我們隨時都有遭受任何入侵的危險。”(列寧在全俄蘇維埃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關于共和國的對內和對外政策》,《列寧全集》第三十三卷,第一百二十一頁。) 第二,列寧指出,蘇維埃國家之所以能夠同帝國主義國家和平共處,是靠斗爭得來的。這是蘇維埃國家采取正確的政策,依靠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的支持,利用帝國主義的矛盾,同帝國主義國家反復較量的結果。 列寧在一九一九年十一月說過:“這是常有的事情,你打痛了敵人,他就會來講和的。我們曾不止一次地向歐洲帝國主義者老爺們說我們同意和平,但是,他們卻幻想奴役俄國。現在他們懂得他們的幻想是一定不能實現了。”(列寧:《在全俄黨的農村工作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列寧全集》第三十卷,第一百二十三頁至一百二十四頁。) 列寧在一九二一年指出,“各帝國主義強國雖然切齒痛恨蘇維埃俄國并且企圖進攻蘇維埃俄國,但它們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因為資本主義世界的分崩離析愈來愈厲害了,團結愈來愈削弱了,而擁有十億以上人口、受盡壓迫的殖民地各國人民的反抗卻一年比一年、一月比一月、甚至一星期比一星期更加劇烈。”(列寧:《俄共(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的閉幕詞》,《列寧全集》第三十二卷,第四百二十七頁。)——(《兩種根本對立的和平共處政策——六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 B、十月革命以后,列寧曾經一再指出,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是推進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根據地。斯大林也說過:“在一個國家內勝利的革命,不應當把自己看做是獨立自在的東西,而應當看做是用以加速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勝利的助力和手段。”“它是世界革命進一步發展的強大基地。”(斯大林:《十月革命和俄國共產黨人的策略》,《斯大林全集》第六卷,第三百四十四頁,第三百四十七頁。)——(《兩種根本對立的和平共處政策——六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
四、關于文化革命 列寧在《論合作制》一文中,提出了“文化革命”這一極為重要的概念。他說:“完全合作化這一條件本身就包含有農民的文化水平問題,就是說,沒有一場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之后,他又說:“只要實現了這個文化革命,我們的國家就能成為完全的社會主義國家了。但是這個文化革命,無論是在純粹文化方面(因為我國的文盲很多)或物質方面(因為要成為有文化的人,就要有相當發達的物質生產資料的生產,必須有相當的物質基礎),對于我們來說,都是異常困難的。” 列寧在論及文化革命的概念時,著重強調了兩點:文化革命旨在改變俄國當時的文化狀況;同時文化革命又是社會主義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對于“文化革命”全面的理論意義,列寧未及進行大量的展開。
第二部分 毛澤東的豐富和發展
怎樣才能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呢?在這個問題上,毛澤東同志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總結了中國無產階級專政的實踐經驗,也研究了國際的主要是蘇聯的正面的和反面的經驗,提出了系統的理論和政策,從而豐富了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 毛澤東同志在這方面提出的理論和政策的主要內容是: 第一,必須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對立統一的規律來觀察社會主義社會。事物的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規律。這個規律,不論在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們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著的對立面又統一又斗爭,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和變化。社會主義社會也不例外。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存在著兩類社會矛盾,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這兩類社會矛盾性質完全不同,處理方法也應當不同。正確處理這兩類社會矛盾,將使無產階級專政日益鞏固,將使社會主義社會日益鞏固和發展。許多人承認對立統一的規律,但是不能應用這個規律去觀察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的問題。他們不承認社會主義社會有矛盾,不承認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不僅有敵我矛盾,而且有人民內部矛盾,不懂得正確地區別和正確地處理這兩類社會矛盾,這樣也就不能正確地處理無產階級專政問題。 第二,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著階級和階級斗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條道路的斗爭。單有在經濟戰線上(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革命,是不夠的,并且是不鞏固的,必須還有一個政治戰線上和一個思想戰線上的徹底的社會主義革命。在政治思想領域內,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之間誰勝誰負的斗爭,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才能解決。幾十年內是不行的,需要一百年到幾百年的時間才能成功。在時間問題上,與其準備短些,寧可準備長些;在工作問題上,與其看得容易些,寧可看得困難些。這樣想,這樣做,較為有益,而較少受害。如果對于這種形勢認識不足,或者根本不認識,那就要犯絕大的錯誤。在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階段中,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才能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為過渡到共產主義準備條件。 第三,無產階級專政,是工人階級領導的,是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無產階級專政,就是工人階級和在它領導下的人民,對反動階級、反動派和反抗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分子實行專政。在人民內部是實行民主集中制。我們的這種民主是任何資產階級國家所不能有的最廣大的民主。 第四,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堅持群眾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大搞群眾運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必須堅定地相信群眾的多數,首先是工農基本群眾的多數。要善于同群眾商量辦事,任何時候也不要離開群眾。反對命令主義和恩賜觀點。我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創造出來的大鳴、大放、大辯論,是依靠人民群眾,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的一種重要的革命斗爭形式。 第五,不論在社會主義革命中,或者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都必須解決依靠誰、爭取誰、反對誰的問題。無產階級和它的先鋒隊必須對社會主義社會做階級分析,依靠堅決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真正可靠的力量,爭取一切可能爭取的同盟者,團結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群眾,共同對付社會主義的敵人。在農村中,在農業集體化以后,也必須依靠貧農、下中農,才能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才能鞏固工農聯盟,才能擊敗資本主義自發勢力,不斷地鞏固和擴大社會主義陣地。 第六,必須在城市和鄉村中普遍地、反復地進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在這個不斷地教育人的運動中,要善于組織革命的階級隊伍,提高他們的階級覺悟,正確地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在這個運動中,要向那些敵視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勢力和封建勢力,向那些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資產階級右派分子,向那些貪污盜竊分子和蛻化變質分子,進行尖銳的針鋒相對的斗爭,打敗他們對社會主義的進攻,把他們中間的大多數人改造成為新人。 …… 第十五,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必須同無產階級專政一起存在。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最高組織形式。無產階級的領導作用,就是通過共產黨的領導來實現的。在一切部門中,都必須實行黨委領導的制度。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無產階級政黨必須保持和發展它同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密切聯系,保持和發揚它的生氣勃勃的革命風格,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本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反對修正主義、反對教條主義和反對一切機會主義的斗爭。——(《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九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
第三部分 歷史決議的論述
在剝削階級作為階級消滅以后,階級斗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將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對把階級斗爭擴大化的觀點,又要反對認為階級斗爭已經熄滅的觀點。對敵視社會主義的分子在政治上、經濟上、思想文化上、社會生活上進行的各種破壞活動,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和進行有效的斗爭。必須正確認識我國社會內部大量存在的不屬于階級斗爭范圍的各種社會矛盾,采取不同于階級斗爭的方法來正確地加以解決,否則也會危害社會的安定團結。——(《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二)“文化大革命”的特定含義“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和實踐
(19)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這場“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同志發動和領導的。他的主要論點是:一大批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已經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文化領域的各界里,相當大的一個多數的單位的領導權已經不在馬克思主義者和人民群眾手里。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在中央形成了一個資產階級司令部,它有一條修正主義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在各省、市、自治區和中央各部門都有代理人。過去的各種斗爭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實行文化大革命,公開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發動廣大群眾來揭發上述的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資派篡奪的權力重新奪回來。這實質上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政治大革命,以后還要進行多次。這些論點主要地出現在作為“文化大革命”綱領性文件的《五•一六通知》和黨的九大的政治報告中,并曾被概括成為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從而使“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一語有了特定的含義。毛澤東同志發動“文化大革命”的這些左傾錯誤論點,明顯地脫離了作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軌道,必須把它們同毛澤東思想完全區別開來。至于毛澤東同志所重用過的林彪、江青等人,他們組成兩個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的反革命集團,利用毛澤東同志的錯誤,背著他進行了大量禍國殃民的罪惡活動,這完全是另外一種性質的問題。他們的反革命行罪已被充分揭露,所以本決議不多加論列。 (20)“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證明毛澤東同志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論點既不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也不符合中國實際。這些論點對當時我國階級形勢以及黨和國家政治狀況的估計,是完全錯誤的。一、“文化大革命”被說成是同修正主義路線或資本主義道路的斗爭,這個說法根本沒有事實根據,并且在一系列重大理論和政策問題上混淆了是非。“文化大革命”中被當作修正主義或資本主義批判的許多東西,實際上正是馬克思主義原理和社會主義原則,其中很多是毛澤東同志自己過去提出或支持過的。“文化大革命”否定了建國以來十七年大量的正確方針政策和成就,這實際上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包括毛澤東同志自己在內的黨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工作,否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艱苦卓絕的奮斗。 二、上述的是非混淆必然導致敵我的混淆。“文化大革命”所打倒的“走資派”,是黨和國家各級組織中的領導干部,即社會主義事業的骨干力量。黨內根本不存在所謂以劉少奇、鄧小平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確鑿的事實證明,硬加給劉少奇同志的所謂“判徒”、“內奸”、“工賊”的罪名,完全是林彪、江青等人的誣陷。八屆十二中全會對劉少奇同志所作的政治結論和組織處理,是完全錯誤的。“文化大革命”對所謂“反動學術權威”的批判,使許多有才能、有成就的知識分子遭到打擊和迫害,也嚴重地混淆了敵我。 三、“文化大革命”名義上是直接依靠群眾,實際上既脫離了黨的組織,又脫離了廣大群眾。運動開始后,黨的各級組織普遍受到沖擊并陷于癱瘓、半癱瘓狀態,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普遍受到批判和斗爭,廣大黨員被停止了組織生活,黨長期依靠的許多積極分子和基本群眾受到排斥。“文化大革命”初期被卷入運動的大多數人,是出于對毛澤東同志和黨的信賴,但是除了極少數極端分子以外,他們也不贊成對黨的各級領導干部進行殘酷斗爭。后來,他們經過不同的曲折道路而提高覺悟之后,逐步對“文化大革命”采取懷疑觀望以至抵制反對的態度,許多人因此也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打擊。以上這些情況,不可避免地給一些投機分子、野心分子、陰謀分子以可乘之機,其中有不少人還被提拔到了重要的以至非常重要的地位。 ……——(《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三)小結
通過對上面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思想和“文化大革命”的特定含義“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和實踐進行對比,可以看出,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特定含義“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和實踐背離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思想: (1)A、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思想: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存在著兩類社會矛盾,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這兩類社會矛盾性質完全不同,處理方法也應當不同。 B、特定含義“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和實踐:一、“文化大革命”被說成是同修正主義路線或資本主義道路的斗爭,這個說法根本沒有事實根據,并且在一系列重大理論和政策問題上混淆了是非。“文化大革命”中被當作修正主義或資本主義批判的許多東西,實際上正是馬克思主義原理和社會主義原則,其中很多是毛澤東同志自己過去提出或支持過的。“文化大革命”否定了建國以來十七年大量的正確方針政策和成就,這實際上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包括毛澤東同志自己在內的黨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工作,否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艱苦卓絕的奮斗。 二、上述的是非混淆必然導致敵我的混淆。“文化大革命”所打倒的“走資派”,是黨和國家各級組織中的領導干部,即社會主義事業的骨干力量。黨內根本不存在所謂以劉少奇、鄧小平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確鑿的事實證明,硬加給劉少奇同志的所謂“判徒”、“內奸”、“工賊”的罪名,完全是林彪、江青等人的誣陷。八屆十二中全會對劉少奇同志所作的政治結論和組織處理,是完全錯誤的。“文化大革命”對所謂“反動學術權威”的批判,使許多有才能、有成就的知識分子遭到打擊和迫害,也嚴重地混淆了敵我。 (2)A、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思想:在一切部門中,都必須實行黨委領導的制度。 B、特定含義“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和實踐:運動開始后,黨的各級組織普遍受到沖擊并陷于癱瘓、半癱瘓狀態,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普遍受到批判和斗爭,廣大黨員被停止了組織生活。 (3)A、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思想:1、必須堅持群眾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大搞群眾運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必須堅定地相信群眾的多數,首先是工農基本群眾的多數。要善于同群眾商量辦事,任何時候也不要離開群眾。2、爭取一切可能爭取的同盟者,團結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群眾。3、正確地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 B、特定含義“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和實踐:黨長期依靠的許多積極分子和基本群眾受到排斥。“文化大革命”初期被卷入運動的大多數人,是出于對毛澤東同志和黨的信賴,但是除了極少數極端分子以外,他們也不贊成對黨的各級領導干部進行殘酷斗爭。后來,他們經過不同的曲折道路而提高覺悟之后,逐步對“文化大革命”采取懷疑觀望以至抵制反對的態度,許多人因此也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打擊。 綜上所述,特定含義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和實踐不符合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思想。 《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因為毛澤東同志晚年犯了錯誤,就企圖否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價值,否認毛澤東思想對我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作用,這種態度是完全錯誤的。對毛澤東同志的言論采取教條主義態度,以為凡是毛澤東同志說過的話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愿實事求是地承認毛澤東同志晚年犯了錯誤,并且還企圖在新的實踐中堅持這些錯誤,這種態度也是完全錯誤的。這兩種態度都是沒有把經過長期歷史考驗形成為科學理論的毛澤東思想,同毛澤東同志晚年所犯的錯誤區別開來,而這種區別是十分必要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我們堅決糾正“文化大革命”中所謂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口號的錯誤,這絕對不是說革命的任務已經完成,不需要堅決繼續進行各方面的革命斗爭。 列寧指出,“如果從實質上來觀察問題,難道歷史上有一種新生產方式是不經過許許多多的失敗、錯誤和反復而一下子就確立起來的嗎?”(《列寧全集》1986年版第37卷第17頁)。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社會主義這種歷史上嶄新的生產方式也不可能一帆風順、直線式的以展,必然只能經過許許多多的失敗、錯誤和反復而才能確立起來。 無產階級專政萬歲!繼續革命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