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子為代表的舊儒家思想形成于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所以說也就深深打著時代的烙印?,F在后人的尊孔與批孔也都反映著時代的訴求。都想在前人思想中找到時代的合理成分或剔除其不和時代的成分。怎樣形成我們這個時代自己的思想呢?就是要超越孔子,從中國人主張的天人合一的根源出發提出: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的思想。人生活與自然界如同魚生活于水中,人人平等就是人人都是天之子的結果。自然界的動物有領地意識。一個種群的領地是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的。人人都是天之子就是要堅持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的原則。對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自然資源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對人類社會創造的社會財富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對維持人類社會秩序的社會管理權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
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理想的社會是圣人治世。圣人無私。而現實社會中以帝王私有天下而形成天下大公,希望帝王私有天下的同時而行仁義之道就成了緣木求魚。帝王的私有與私有繼承和個人的私有與私有繼承方式的社會邏輯使得人們在反對帝王私有而不行仁義的反抗中團結起來,但是又形成了一個歷史的怪圈:打倒了一個舊皇帝,產生了一個新皇帝。也可以說在斗了帝王之私的時候人們卻沒有斗自己的私。
由于鴉片戰爭的失敗,西方文化的引進,中國人自己的自我否定,現在中國人已經不會用自己的概念理出這個社會發展的邏輯了。
中國人原先的社會邏輯就是天人合一,帝王是天之子。由此社會就是帝王的私有與帝王后代的私有繼承而平民百姓也是私有與私有繼承知識范圍的大小之別。所以中國社會出現歷史的周期規律,一代代,打倒一個就皇帝,出現一個新皇帝。由治到亂,再由亂到治。社會管理權的私有或相對私有制社會,每次社會動蕩都是社會管理權的更迭。
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的思想之一就是實現社會管理權公有制或叫相對公有制。因為管理權的行使必須要具體的個人來完成,由此就出現了一個公權力悖論問題。中國人的理想是圣人治世,但相對私有的公權力總被無道的小人竊取。圣人治世的社會不常出現。在一個沒有圣人的時代君子之道亡,小人之道昌。所以就需要實現社會管理權的相對公有,而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出現一個圣人身上。社會管理權的相對公有要管理者的相對職業化來實現。實現干部(管理者)的能上能下,能出能進,需要一套制度。人生必架于物,不再是舊的食祿者職業化的管理社會的制度。現今就是公務員的相對職業化.非終身制,公務員的輪換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會需要自然資源公有制和通過社會協作共同創造的財富公有制來實現。舊儒家承認帝王的私有天下既是老子說的大道廢即天下無道,舊儒家承認帝王私有天下合理的同時又寄希望帝王行仁義而不自私而肥就成了緣木求魚。其結果必是假仁假義。仁是什么?如果把人們生存的世界比做一個大屋子,仁的前提是個人不能私自占有這間大屋子。而后才是仁,給別人留出屋子的一部分空間。義是什么?義是利取中道。在這間大屋子中合理的分配每個人使用的空間。原始人類共同圍獵,共同享用圍獵成果,自然資源在一個部族中是公有的。人類的社會化生產也要求社會化生產的財富公有,合理的分配社會化生產的財富用于每個人的生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