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者注:本文談到我國在經濟、軍事兩條戰線上的“韜光養晦”和對臺戰略,作為一種觀點介紹級同志們,不知是否對大家分析時局有所邦助。
來源:重慶晚報網 編輯:劉艷 2010年02月12日
最近一系列“硬碰硬”的接觸之后, 想必伙伴們都能感受到中國的力量開始“疊加釋放”了。這里有一個國家戰略調整到位的問題,到目前為止,這個過程仍然在進行中。
回顧改革開放30年,“韜光養晦”作為國家戰略的一條主線,與時俱進是必須的,也是符合邏輯發展的。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經濟和軍事這兩個核心是本質,外交是圍繞著核心,為之服務的。
舉個例子,79年的對越作戰,從今天回頭來看,是中國用軍事手段為即將全面展開的改革開放掃清道路,不震懾周邊國家,形成局部軍事絕緣區,龍要進行長達30年的改革開放,要“維持穩定”和“保持兩位數GDP增長”是根本無法實現的。 從這個問題上,可以幫助伙伴們清醒地了解到軍事和經濟這兩個核心問題在國家戰略層面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其互動關系和演化轉變是如何發生和進行的。
另外,一定要表達清楚的是,軍事主要手段是威懾,終極手段是戰爭,經濟的主要手段是戰爭,終極手段是威懾,軍事的游戲規則和經濟的游戲規則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體系。
韜光養晦作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戰略的一條主線,同樣分別適用于國家軍事戰略和國家經濟戰略。
那種認為韜光養晦就是沒有原則的妥協,在軍事上軟弱讓步,在外交上只能用“表示遺憾”來表達不滿的認識,一切為了保持穩定和經濟高速發展,是膚淺和片面的。這個認識,在我們很多的官員中,甚至在某些國家決策機構中,都長期存在片面的認知。所以,這就出現了咱一開始說的,即在國家戰略層面,存在一個調整到位的問題。
聯系最近發生的一系列“硬碰硬”的接觸,我們能夠感受到這種調整到位的步伐在加快。經濟方面,與07年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只是國際經濟戰爭的一個戰役結束,這個戰役打下來,將原有經濟格局和游戲規則都給打廢了,G7(熊不算,就是一個掛名的)打成了G20,新興國家集團和老牌經濟寡頭集團開始“正面拼刺刀”。圍繞“國際結算貨幣”及“匯率問題”和“氣候問題”這兩個涉及經濟戰場格局和游戲規則形成的關鍵問題,新一場的全球經濟戰役正在形成之中。在這其中,中國一直處于戰役的核心區域,對內8.4%的GDP增長和以12,000多億的出口額超過德國成為09年度全球第一出口國的戰績取得此次金融危機戰役的領先態勢, 韜光養晦的內涵是養得住,耗得起,拿得出。 我們可以拿出800億幫助東盟軍團協防G7們趁火打劫,和東盟簽訂自貿區,零關稅貿易讓整個東盟成為中國的國內市場的一部分,再加上韓國市場和部分日本市場,大半個亞洲市場都養在中國的手中,這叫養得住,目前2萬多億的外儲和日益龐大的海外資產讓中國對耗得起越來越自信了。當然,作為老牌經濟強國的美國自然很清醒地意識到這場戰役的重要意義,在經歷了金融危機這個戰役節點之后,壓迫中國繼續無條件地增持美國國債成為其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美國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使用了不少戰術手段,比如有計劃讓美元小幅度貶值,從而威脅中國繼續增持美元國債以保證自己的外儲不大幅度縮水;再比如操控石油,鐵礦石和部分農產品等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彈壓中國國際采買能力,使得部分外儲持續流入到國際金融市場進行流通;在美國內,封鎖審查所有的商業購并項目,對中國的國際購并行為全面堅壁清野,甚至利用其國際影響力,干擾中國在國際其他地區的商業購并項目;人為影響黃金價格,操控國家炒家,提高中國換購金儲的成本,只能將多余外儲流入到由美控制的國際金融市場內部流通,為其所用。壓迫中國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表面上看是干擾中國日益擴大的出口能力和使得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縮水,實際上的本質問題是,增加人民幣在國際結算業務中的交易成本,全面封鎖人民幣在國際結算業務中流通的呼聲,對剛剛建立的東盟自貿區進行貨幣結算打擊,提高整個自貿區,甚至整個東亞地區的國際交易成本,做空中國在該地區的經濟規模和日益強大的影響力。一旦達成這個戰役目的,那么在國際結算貨幣和國際經濟游戲規則的制訂方面,中國的話語權將會被大大削弱,新興國家集團將在新一輪的戰役中,不攻自破。
說完在經濟方面,再談談在軍事方面。 我們前面已經說了,在軍事方面,威懾是主要手段。軍事層面上的韜光養晦,其內涵就是藏得住,打得贏,藏得住。
在60年國慶大閱兵上所展示得那些武器裝備,我相信所有的伙伴們都看得熱血沸騰。我們所看到的,很多都是傳說中的國之利器,這么集中示人,就是給世界印證一個道理,我們說了的,就一定是有的,不給你看,是因為我們能藏得住。所以,伙伴們看,當我們打衛星后,美國透過不同管道來刺探我們真實性以及我們真實目的是什么,經過了大閱兵,最近我們剛剛成功陸基中段反導,美國就根本沒有來刺探我們的真實目的是什么,因為他相信了我們有這個能力,也聽懂了我們要干什么。所以,大閱兵這件事上,我們的決策層是把韜光養晦在軍事上的內涵給闡釋清楚了。
所謂的不對稱作戰,也是韜光養晦在軍事上的指導思想的引申和發揮。擁有完整的強大的武器體系和作戰體系當然十分重要,但是全面發展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的,我們不惜要邊開拓空間,爭取時間,邊在某些關鍵節點和領域 有所突破,形成對美國局部體系的優勢,我前面提到過了,軍事的主要手段是威懾,局部威懾和全面威懾只是程度和范圍上的區別,但是從戰術層面上,均可以達成威懾并使其退縮妥協的目的。如果發展到戰爭這個終極手段層面上,那么,人的因素作為最不可衡量的戰爭因素,將融入到武器體系和作戰體系中去,此時用于威懾的手段和力量,并不是直接決定戰爭的勝負關鍵因素了。
最后,再談兩句臺灣問題。 目前,中國,特別是決策層,很清楚得意識到,戰爭作為經濟的主要手段,在處理兩岸問題上,可能成為越來越倚重的殺手锏了。以前我們用軍事威懾的手段,往往幫了阿扁們的忙,導致兩岸民間感情割裂開來。在保持一定量度的軍事威懾之下,經濟戰爭將成為對臺斗爭的主要手段。目前的形勢發展對我們越來越有利,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無法完全操控住臺的經濟局勢,他們沒有哪個能力,而美國對臺的經濟控制越來越衰弱,只能通過售臺武器來“隔空打氣”了。兩岸的民族感情現在隨著大陸民間交往的加強,越來越真實了,對對方的了解和認識越來越清晰,對對方的不實幻覺正在在消退,兩岸的事情還是最終要靠兩岸人民說了算,這句話還是對的。在對臺軍事威懾方面,我們做得越來越好,也越來越嫻熟了。和平統一,不代表沒有武力,武力解決,也并一定要動刀動槍。總體來看,經過了96年的臺海危機,我們已經把兩岸問題的主動權基本握在手里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