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見識一下,什么叫做優秀的“語文教材”。
這是我們江蘇的高三語文模擬試卷的閱讀理解,這個內容我們互聯網鍵政黨都很熟悉,這是當年的熱點事件之一,柴大記者對話丁院士。
可能很多教育界的老師、專家們對這個內容并不熟悉,感謝這位出題人老師,如果中國的文科教育者都是這個水平,中國的文科就有救了。
這段對話其實體現了高智商理工科知識分子對低智商文青的邏輯碾壓,從智力、到學識、專業水平、再到到人文素養的降維打擊……說句難聽的,就算讓丁院士和柴大記者比寫文章、吟詩作賦,結局也是一邊倒。
重看這場對話,我都替柴大記者尷尬,她不但每一句話都被丁院士駁倒了,而且都被拆穿了她“人文”、“環保”的假面具,直擊她雙標的靈魂,暴露了她社達、慕強、媚外的真面目。
其實這些年所有的網絡論戰都是這個路數,公知們喜歡談他們心目中的“主流意見”、“國際社會”,而冷靜理智的反駁者會問“什么是主流”?什么是“國際社會”?
公知們根本沒法回答,因為他們馬上就會掉進自己的邏輯陷阱死循環,如果他們說少部分發達國家的科學家才是“主流”,那么就是不講科學,連統計學都不講,不但違背了科學發展的規律,還屬于“拋開事實不談”;如果他們說少數發達國家才是“國際社會”,那就是說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人民不是人,這就違背了他們標榜的“人權”。
文青公知們總是唯歐美馬首是瞻,把他們的意見當做“科學”和“真理”,卻忘了科學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根本不存在什么“主流”。
文青公知們總是活在他們夢里的“理想國”,要求科學家不能搞政治,他們認為科學就一定是“真空中的球形雞”,不受任何影響,實際上,全世界任何一項偉大的科技成就,都很政治有關。牛頓、愛因斯坦、波爾、海森堡、奧本海默這些大名鼎鼎的科學家,其實都是歷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
科學家就不能關心政治?你當科學家都是機器嗎?
科學沒有國籍,但科學家是有祖國、良知和立場的,科學家為自己的祖國考慮,為自己的同胞考慮,為了真正大多數人類的利益考慮,有問題嗎?
文青公知們言必稱“全人類”、“共同利益”,但他們下意識就把全世界更多的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人口排除在外。
這個世界是少數發達國家權貴、資本巨鱷的,還是我們所有人的?丁院士問:“中國人是不是人,有沒有人權”?
這句話可以讓所有的公知、精美啞口無言,他們再魔怔,也不敢公然開除中國人的“人籍”。這句話也展示了真正的人文主義者的溫情,所謂“仁者愛人”,是指愛大多數人。
丁院士用超越時代的眼光,判斷西方所謂的“碳排放權”話術,只是為了限制我們第三世界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他甚至做出了預言:“西方這些國家都是放空炮,只有我們才是真正要搞碳中和的”。
歷史的進程證明了他作為科學家和政治家的偉大眼光和敏銳判斷,確實——全世界只有中國人真的把環保當回事,只有我們真的在走新能源戰略,而且,我們彎道超車,真正贏得了產業的主動權。
這就是真正的理工科科學家和文青記者之間的差距。
從智商到技巧再到情感,前者都碾壓后者。
前者是有血有肉有溫度的人,后者根本沒有人味兒。
我們的文科教材、試卷,一定要多選這樣的文章、材料,因為這才是真正的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緊握時代的脈搏。
這樣的考卷,才能真正訓練孩子們的邏輯水平、思維深度、共情能力。
這種文章、材料訓練出來的文科人才,才適合我們如今的生產力水平和國際地位。
中國的記者、編輯、作家、導演,如果有丁院士十分之一的水平,中國的新聞傳媒、文學藝術也不至于拉胯成這樣。
愿這位出題老師早日被提拔重用,造福中國下一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