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幕
重軛下的傾訴和吶喊--試評劉大程的長詩《南方行吟》
給"打工詩人"寫評,這還是第一次。今年元月,我收到《行吟詩人》第三期,被青年詩人劉大程的敘事長詩《南方行吟》(12章462行,近萬言)深深地震撼著,可以說這首長詩是打工者生活現狀的一卷大寫真,是打工者一次震聾發聵的傾訴和吶喊!
一﹑在饑餓與疼痛中體驗生存
"呵,南方,我來了,從遙遠的湘西山中踉蹌顛簸而來/與其說是選擇,不如說是逃奔/與其說是向往,不如說是流放……"
這是劉大程《南方行吟》第一章的第二節。這位生在湘西鳳凰長在鳳凰,后來不得不遷回祖籍地麻陽的青年詩人,不甘平庸和沉淪誓與命運抗爭的詩人,在苦難的圍困中近乎本能地拉開了又一次生命之旅的序幕。
詩人"用一個泛白的拉鏈不靈的牛仔包打好我所有的行裝--/……在一個寒風刺骨的清晨/走出家門"去南方天空下謀生時,"雪。潔白的雪貧寒的雪正覆蓋著村莊"而且"歌舞與鞭炮響在耳畔",正是萬家團聚的新春佳節,這是劉大程的無奈(同時也是許多打工者的無奈)。我不知道這是劉大程情感日記中的第幾場雪。雪是純潔的象征,還有"瑞雪是兆豐年"的諺語,這里詩人卻賦予"雪"以"貧窮"的含義,一語道破了傳統生存的一個真相和在當下環境的困窘。這是一場特殊意義的雪。這樣的時刻這樣的天氣,為劉大程的遠行襯上了一幅悲涼和悲壯的背景。
劉大程曾經有過這樣一次流浪經歷。93年春,困守鄉村的他借了500多元錢,只身一人踏上漂泊之旅,有熟人的地方均不去,漫無目的上了一輛開往西南的火車,這是勇氣的寫照,更是膽量的證明,也是湘西人的人格典范。在云南,他擺地攤,背著畫板滿街走,一個茶館一個茶館兜生意畫像,身上只剩下50來元錢而下一步仍無著落時,仍拒絕回頭和接受人的資助,一日在滇池畔企圖找家農舍過夜,無人肯收留,若不是遇上兩名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建筑工,真的只好在湖畔巖洞枕著濤聲與海鷗同眠了。后來他加盟了一個在街頭邂逅的解放軍藝術學院肄業﹑流浪多年﹑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及緬甸的川籍美工開的一家小工藝店,慘淡經營,可這稍稍的安穩也很快被飛來的橫禍擊得粉碎……
"俱往矣。當生活的笑臉乍露云端,美好的日子/正款步走來,我們幾乎還來不及品嘗用勞動換來的喜悅/一場災難便將我們推入暗無天日的深淵……"
這是詩人及詩人一個家庭的不幸,時任村民兵營長的家兄在家鄉外出收帳歸途中被人謀害,兩個雛女才呀呀學語。詩人肝腸寸斷,開始了漫長的上訪,由于種種原因,歷經數載,雖傾家蕩產債臺高筑仍無結果,倒是讓詩人看穿了今日官場的黑暗和世態的炎涼,不得已,詩人舉家從鳳凰扶老攜幼遷回了祖籍地麻陽。
長詩《南方行吟》的第一章,交待了詩人一個家庭的不幸,揭示了人間公理在某個時期某個地域的失重,從而為《南方行吟》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南方啊,南方,為了一個苦難的家庭……/我已經如同一枚過河的卒子,沒有退路/再苦再累,付出再慘重的代價,也必須從這里打撈/活命的銀兩……"
為了家庭,劉大程真的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了。在此之前,劉大程在街頭賣過畫,販過水果、蔬菜,做過編輯,當過教師,也曾幾次南下,均不如意,在廣州火車站露過宿,不止一次挨過餓。長詩《南方行吟》是再次南下后的產物。劉大程在寫自己不幸命運的同時,還寫了整個打工族的遭遇。詩人寫道:"一個人在街頭彷徨,多少人在街頭彷徨/……立交橋下,火車站廣場,或者任意一個角落/都是棲身的地方,也常是被驅趕被打劫的地方/從工業區到工業區,從城市到城市……很多時候/僅僅為了一碗飯和一鋪床,就不得不考慮/去一個地方接受人的任意驅使和訓訴/正因為如此,在某些人的眼中我們并不比牲口高貴。"找工的艱辛是打工者必須面對的。也許,以后的某個時候我也會淪為打工者一族,這是市場激烈競爭機制的產物,誰也難以回避這個現實,雖然,我暫無親身體驗,可透過劉大程的詩行,我分明可以感受到那倍受煎熬的生命是怎樣顛沛流離怎樣被任意驅使和無端踐踏的。
"老板讓勞動法走開/暗無天日的加班加點,最低限度的生活條件……/使我想起多年前學過的《包身工》和《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 受侵犯和羞辱的打工者,因交不起訴訟費面臨撤訴……/ 為索要被拖欠的工資而爬上高樓以死相脅的當代文明劇/在廣州演過又在深圳上演/……索要欠款反被打也不足為奇……//數年前逼迫員工下跪的老板,已經被正義的呼聲討伐/而變相或未能爆發的下跪仍然存在……//一個小小的保安有時也能一手遮天,張揚丑惡的本性……"
在這里,我們看到詩人的憤懣和悲憫。透過詩人為我們提供的這些"現場",我們看到人的一個本性-一"惡"!聽到現實社會極不合諧的音節。"許多手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扼住打工者的咽喉,撕碎打工者的夢想/而天地很大,打工者卻都是瞎子和啞巴/數千萬之眾,在異鄉和老板面前便成為弱勢的群體……"打工者的無助躍然紙上。還有什么比人格受到污辱而只能充當"瞎子"和"啞巴"更痛心疾首的呢?!我呼吁,應尊重打工者的人格,應為打工者的生存空間注入更多的新鮮空氣、水和綠洲,甚至鮮花,這不過分,打工者為業主和社會已經創造了超越打工者所得無數倍的價值,微薄的情感回報﹑薪水支付和應得的法律法規保護及道義援助是不過分的,作為社會主體價值的創造者,打工者與業主缺一不可,而且打工者的價值顯然要高于業主,所以,這里存在一個"平衡"的問題。詩人劉大程例舉的許多令人發指的事實讓人怵目驚心,甚至讓人感到難以置信,可不爭的現實又讓人在心痛和不平中不得不接受,雖然是極不情愿,而打工者自身的人性弱點也使我們心情沉重。
詩人還這樣呼號:"人們啊,請記住他們;歷史啊,請記住他們/--群普普通通的人,一群用淳樸的雙手把一個時代/托上陽光燦爛的云端的人,一群修筑新時代萬里長城的人。"
這是對打工者最高的評價,而在這龐大的群體中,"除少數人靠拼搏和幸運取得財富/和地位外,又有多少人吐絲般燃燭般嘔心般把智能、汗水/和青春撒播在這塊熱土上/……最終還得棄婦般拾掇行囊/回到遙遠的依舊寒瘦的故鄉……"價值的失衡在這里得到體現。這已不是劉大程一人的悲哀,而是整個打工一族的悲哀,而由于多方面原因,這個悲哀顯然還得延續。此刻,我能想象得出劉大程及眾多的打工者,于時代的底層在饑餓和疼痛中怎樣體驗生存。
二﹑在失落與迷茫中拷問真理
本部分要評述的是詩作的第六章至第九章。在這四章中,詩人既寫了廣泛意義上的"南方",又寫了具有象征意義的"春節前的廣州火車站"。
"南方岔道多,人到了南方很容易迷路/有人在尋找別人,有人在為別人尋找……//南方是舞臺,南方是陷阱,南方是戰場,南方是熔爐/南方是砧板,南方是迷陣/……誰又能輕易把自己的來路和去向說清……"
這是劉大程筆下的南方,用情感詮釋的南方,這"舞臺"、"陷阱"、"戰場"、"熔爐"、"砧板"、"迷陣"用在一起便具有了不同的語感。雖然這個被政策圈出的地域走出了中國新時期的第一步而成為窗口和前沿,可我們無法回避一些復雜,正如詩人所說的"積木的格子間"散發著"燈光、酒氣、脂粉氣和廢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間……/紅男。綠女。大款。乞丐。洋人。藝人。警察。強人……/汗水。淚水。血水……歌聲、笑聲、哭聲……/呵,南方,多么大的一口鍋,以南海之水為湯/以偌大的一群生靈為料,以熾烈的喧囂為火/煮煮煮煮煮,攪攪攪攪攪,煮攪成一個沸沸揚揚的/時代特大火鍋,煮攪出多少酸甜苦辣和人生沉浮。"--這種理解是新鮮的,饒有風味,匠心獨運,也是深刻的,給人回味﹑深思和啟迪-- "打工,打工,說不盡的打工……/南方啊,南方,說不盡的南方:地獄、煉獄、天堂!"詩人接著呼吁不了解南方的人到南方來看看,"你就會知道,……打工意味著什么/你就會知道,一個時代的無奈和傷痛。"
的確,只有身在"說不盡的南方"打工前沿的人才能體會到這"一個時代的無奈和傷痛"。"一種沉痛蒼涼的聲音,常常在我耳畔如巨大的磨石在滾動/是多么沉重和壓抑……"這種壓抑幾乎觸手可及。于是"緘默的蝸牛"般爬行于城市的詩人不能再沉默下去,終于要喚醒"蟄伏的獅子"般的筆了,要發出傾訴和吶喊了,并且不止發出個人的傾訴和吶喊,詩人的呼吸﹑血液和生命"跟幾千萬打工者緊緊連在一起",他要作為代言人傾訴和吶喊出整個打工族的心聲,于是"多少抑郁,多少委屈,多少辛酸,多少血淚,爭先恐后﹑一涌而出……"
文人是軟弱的,但真正的文人是不馴的。"在南方,我們高傲的頭顱一次次沉重地垂下,一次次/艱難而不屈地抬起……"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的不屈,對命運的不屈,對現實的不屈。雖然這種抗擊是微弱的,但畢竟還是敢于抗擊,還是抗擊著,劉大程要做打工者中的普羅米修斯,以燃燒自己的光亮照耀別人。
第八章是本詩最短的一章,只有三節計八行:"一只五彩詭異的魔方在城市上空不停地打轉/一只神秘的貓咬著尾巴在城市上空不停地打轉……//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屈原枯槁的身影從城市上空飄過……/杜甫清瘦的身影從城市上空飄過……"
短短的八句道出了一番哲理: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怪圈(就拿工作時間來說,為了一個八小時,我們的先輩曾灑過鮮血,可如今打工者們正陷入漫長的加班加點)。我曾讀過屈原的《離騷》,讀過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讀過夏衍的《包身工》和德國詩人海涅的《西里西亞紡織工人》,屈原的憂國,杜甫的憂民,夏衍為"包身工"不幸遭遇的憤怒報告,海涅為無產者的高聲吶喊……而這一切放之于今日又是多么地契合。
第九章可以說是本詩中最長的一章。如果說前三章流露了詩人的困惑和迷茫,那么這一章則充滿了幻象和拷問,幻象和拷問交織在一起,虛和實交織在一起,集中展示了失落﹑混亂﹑疑惑﹑荒謬和矛盾﹑迷茫的情緒,讓人感慨萬端,心潮難平,不能不思考我們的生存意義﹑前途和價值取向及在歲月的潮汐和歷史的長河里真理的可能。
詩人在問:"人類的理想究竟是什么?……我們已經走了五千年啊。"
詩人在問:"我們曾經無限神往地高呼奔向2002年,而走在2002年的今天,我們覺得當時是多么傻……"
詩人在問:"我們活在真實中還是謊言中?……"
詩人在問:"不斷膨脹不斷蔓延的石屎森林和污染又將我們/逼往何處?……"
詩人在問:"信仰的沙灘上散滿貝殼、海螺、鷗鳥羽毛、錢幣、美德/……我們究竟該拾起什么?又該引導孩子們拾起什么?……"
"老師啊,請回答我們,我們困,我們饑,我們渴"--這是社會轉型期一代人的困﹑饑和渴,而誰能回答呢?
"我們是企業家我們是爆發戶……"﹑"我們是幸福一代我們是苦難一代……"﹑"我們走在新世紀平坦寬闊的大道上我們無路可走我們往何處去……"
隨著詩人的啟發,我真的"常常看到成片的頭顱/在陽光燦爛的高樓間凄凄惶惶,跌跌撞撞……"和"一群羔羊,在陽光燦爛的荒原上凄凄惶惶,跌跌撞撞……"
"夢耶?幻耶?真耶?真耶?幻耶?夢耶?……"
三﹑在忍受與掙扎中泅渡歲月
本部分所評論的是本詩的最后三章。在這三章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在忍受與掙扎中泅渡歲月"。
"一個時代的榮華在南方泛濫,一個時代的空虛、迷惘/糜爛、墮落、不幸、酸楚、淚水和痛苦,在南方泛濫/鄉愁如酒,鄉愁如潮,如酒如潮的鄉愁啊在南方泛濫/……南中國的夜晚,有多少人/在月光里失眠……"
這種感覺,我在劉大程的照片中找到了答案:那一輪慘白慘白的圓月懸掛在樹梢間,詩人則憑欄而立。月是故鄉明。詩人在叫著南方的異鄉的月光下思念著家鄉。這種思念是多么強烈。接下來詩人具體寫了對親人的思念。這種思念與一般人對家庭的思念是不同的,因為這是一個為苦難的沉重陰影所籠罩的特殊家庭,所以這是一種比常人更多牽掛的思念,帶著痛疼的思念。父親的提前衰老,母親的眼淚和哭泣……寫到對"年僅三歲"的幼女的思念,詩人說:"我聽到了你甜蜜的鼾聲/……你的聲音,你的笑臉/……是我晦暗的異鄉生活中唯一生動亮麗的風景/我們一年或不止一年才能見一次面,而且很匆忙/一年或不止一年的時間里你有多少頑皮的動作/天真的話,花朵一樣的笑臉,值得我開懷大笑,感到幸福"這只有夢中回味的幸福,已經沾滿痛苦。而寫到年僅二十七歲便慘遭謀害的兄長,一顆冤魂在荒草萋萋的野外飄蕩已快十年……劉大程的心更似麥芒針刺一般疼痛不已。
在南方,在如履薄冰﹑踩鋼絲般的打工生活中,詩人幾乎麻木的生命仍在重軛下活躍著復雜的思維,因為作為一個詩人,你可以囚住他的身體,卻沒法征服他的靈魂。"歷史﹑時代﹑理想﹑現實﹑人生﹑信仰﹑價值﹑歸宿……/一些詞語如海里的礁石,時而浮出水面,時而又被海水/淹沒,說不明道不白心中的感受……"這里不僅抒發了一個有思想的打工者的感受,而且道出了新時期一個身處邊緣地帶的知識分子的感受。但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幾乎沒有時間讓詩人去作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是怎樣去忍受,而在這忍受中,詩人不屈的靈魂又無時不刻不在掙扎著,尋求突圍,詩人的詩歌行為就是一個明證。"詩歌,我生命中最堅硬的骨頭和最嘹亮的號!"從劉大程的一句話中可以看到詩歌對他的支撐。
"在南方,我感到自己象一尾魚,在混濁翻騰的海水里/時而被同類撞來撞去,時而被障礙物碰來碰去/使我如履薄冰,暈頭轉向,麻木不仁/……我因此而以特殊的方式,發出我的聲音,同時也是/許許多多人的聲音--這個聲音其實很低微,我不知道/能有多少人聽見……"
我也不知道這個聲音究竟能有多少人聽見,但至少已經為一些人聽見,此詩推出后強烈的反響就是明證,如在斷層的黑暗中點燃的一把火炬,照亮了不少打工者的心,即使很難改變什么,但這種聲音的發出已經非同尋常,它完成了一次生命意義的突圍。并且詩人還在跋涉著。
"時光鋪天蓋地,道路伸展無限……/我將繼續行走于南方,依然如一尾疲乏的魚/泅渡于生活的浪尖,時代的浪尖,泅渡于一個漆黑/滾燙,血腥,內傷的詞語……"
這里,詩人是理智的,清醒的,他明白道路的艱辛和漫長,"時光鋪天蓋地,道路伸展無限"營造的就是一種道路的漫長和曠世的孤獨。
劉大程的心情也是復雜的。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現實的百般艱難中其心靈一角"不時如星子一樣閃念"的一個愿望:"桃花源"之外可予實施的歸隱。詩人"不奢望高官厚祿,也不奢望豪宅名車/只求健康和自由,平靜和淡泊。勞動、讀書、作畫、寫詩/……荷鋤過石橋,上山采草藥……""遠離喧囂和污染"--這就是詩人所渴望的生活和生命的全部內容。這幾乎是源于人之本性的一個愿望,累了,倦了,厭了,渴望休憩和清凈,從外界回歸內心。古往今來,這一思想深入多少士人的靈魂,盡管付諸實現的并不多。不要輕言消極,這其實是一種明智。劉大程的這個愿望剔除了虛妄,要求不高,幾乎是基本的,可對他來說要實現也并非易事。但是,只要心存愿望,就有泅渡的信心和看到曙光的希望。幾年前,我曾讀過著名詩人楊牧的長篇小說《天狼星下》,為詩人楊牧的不幸遭遇灑下同情的眼淚,也為詩人楊牧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所感動。從這個意義來說,苦難和不幸也是造就一位詩人走向成功和輝煌的基石和途徑,它更能激發詩人關注生活的熱情,這種基于生活的激情寫作會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價值,這對許多簡歷是空白的詩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雖然他們要承受許多,付出許多,但他們終將如鳳凰涅般,獲得新生。我相信,如果不是上帝的筆誤,酸甜苦辣都嘗遍,悲歡離合都體驗之后,一輪朝陽終會照射到詩人飽經滄桑的身上和"千衲百補"的心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劉大程以一名帶著特殊烙印的普通打工者的身份,在打工前沿對打工生活零距離地接觸,零距離地思考,以個人經歷為主線,以千萬打工者的命運為大背景,以"南方"為第一現場,將所捕捉的一切真實報告給詩壇,這是其它詩人所不能及的。縱觀詩壇,可以說這首長詩的出現是"打工"詩歌領域的一件大事,是新時期很重要的反映打工生活的詩作,也充分體現了《行吟詩人》所倡導的"使命感,悲憫感,時代感"。
在寫作手法上,本詩的敘事性是很突出的,無論從語言還是結構還可以感受到小說﹑散文﹑新聞節目現場直播和報告文學及影視的某些特點。詩家語的運用,則采取了口語與書面語相結合,并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形成了本詩獨特的語言風格,如剛柔兼濟、抑揚頓挫﹑大氣磅礡﹑酣暢淋漓﹑聲情并茂﹑雅欲共賞等,在修辭和意境意象上也運用了多種手段,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在本詩中也得到有機結合,而分行上的錯位則造成流暢中的滯塞,有一種哽咽的效果。這些技法的運用,增強了詩的表現力和可讀性,同時增強了詩的厚度、深度和廣度,給人以大廈參天、鱗次櫛比的感覺,又五彩繽紛像一個萬花筒,使人目不暇接。總之,多種手法的融合,在大規模中營造出一種撲面而來先聲奪人的氣氛和氣勢,使人震驚和震撼,而其所蘊含的深意卻又需要我們去作長時間思考。
從題材價值來說,這個題材本身就具有特殊意義,因為打工已經成為一個歷史事件和時代主題,這個層面的人群還正以幾何的速度增加,現實的存在已經觸動了一代人,只是我們還缺乏詩人那種深刻體驗和再現,而詩人劉大程卻第一次如此規模地將之全面展現在詩壇,讓人們通過這源自生命本能和良知﹑血性的傾訴和吶喊,看到南方打工族的真實生存,并進而聯想到整個社會底層的生存,實在難能可貴,這對那些太怯場太貧血太冷血太個人太高深太小噱頭的詩人來說,難道不是一次警醒和啟發嗎?誠然,詩作還存在一些缺憾和值得推敲之處,但如此有震撼力﹑催人淚下的詩作在當下實不多見,對這種寫作認識上的分歧也是正常的,有些事物本來就需要接受考驗,尤其是時間的沉淀和檢驗……我們不會忘記當年的知青文學。作為一個評家,我為詩人劉大程的不幸遭遇和艱難現狀而感到難過和深表同情,也為眾多打工者的不幸感到難過和深表同情,同時為他們那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而感動和自豪,在此我只能祝福他們一路走好。面對一首泱泱萬言以血淚交織而成的長詩,我感到評論的力不從心,如果說我的這些文字能夠達到拋磚引玉一石激起千層浪而得到更多人對詩人劉大程和那個群體詩人及打工者的關注,那將是我最大的欣慰。這也是我寫這篇評論的原始動機。
2003年5月1日于冰城哈爾濱
(謝幕,原名郭治軍,曾用筆名歐陽俊清等。出版詩集《情脈與血脈》、《癡醉與癡狂》﹑評論集《品評與賞析》等。中國詩歌學會、中國散文詩學會、中國鐵路作家協會、黑龍江省作家協會、黑龍江省文學評論家協會、黑龍江省散文詩學會等會員﹑《詩人藝朮家》副總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