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中的同床異夢
時下寬松多元,傳媒文字五花八門,光怪陸離,無奇不有,真可謂肝膽楚越,大異其趣。偶加瀏覽,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惟獨對于反腐敗,不光國民大眾,包括左右兩翼,似乎是共同語言最多。但細加審視,不對了,盲目“跟著感覺走”的眾生往往參不透其中的玄機——這里,不再是殊途同歸,實際上是同床異夢。看起來,大家都反腐,不問“姓社姓資”,但在骨子里,卻是一個“性社”,一個“性資”,涇渭分明得很。——一些人,是把“腐”,同“社”、同“共”、同“馬列”、同“左”、同“專制”、同“暴政”、等等,劃上了等號。他們用這種方式運作大眾,似乎把后者“改革”掉了,中國不“性社”了,“腐敗”也就解決了。
這些人,當他們以“啟蒙先鋒”和“人權斗士”等面目出現的時候,滿嘴滿臉的“藝術”、“文化”、“個性”、“人性”和“人文關懷”,儼然大雅之士。可是,當他們“關懷”下官官商商的暴發戶羽翼已豐時,當他們自己通過“傍官”、“傍款”、“傍美國大款”也成了氣候時,這時候,慢慢地,圖窮匕見——或猶抱琵琶半遮面地,就露出了他們那“俗”的真面目——原來他們不折不扣正是那些鄙俗的“款”們的先鋒和斗士,為他們的君臨世界奔走呼號,以解構現存的“體制”,他們中的不少人,特別是那些經濟學界的明星,自己早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暴發戶。
中國經濟的發展,下崗問題的解決,有賴于“中國社會涌現出更多的有產者、更大的有產者”,“一個經濟落后的國家要發展,官僚資本肯定要占很大的份額”,“不能只帶著感情色彩來看待它”——近些年,右翼明星已經用這樣的話語來教誨和寬慰 中國的老百姓,從這些聲音里,難道你能嗅出一丁點兒“雅”的氣息嗎?
時至今日,他們已經“有勇氣”公開亮出旗號,表示要“從昆德拉走向哈維爾”,即脫去專對“主流意識形態說‘不’”的文人學士的外衣,變成掃蕩“現體制”取`而代之的政治家。在這里,“文”與“款”與“官”三位一體,是相通的。看看那些“在烈火中新生”--一位精英稱俄國“改革”的文題--的國度里,“產權明晰”地掌握著國民財富一多半的有權有勢的階層中,還是原來的“官”居多,他們正是靠著“腐敗”完成了向“款”的“轉型”,而昆德拉們作為促進“新體制”誕生的有功之臣,也有滋有味地分享著這一杯羹。雅也罷,俗也罷,昆德拉們、哈維爾和瓦文薩們最后是如愿以償了,逍遙復瀟灑了。然而,時過境遷,想一想那些憑著一時的“感覺”跟著他們狂熱的“布拉格之春”和團結工會的可悲的蕓蕓眾生們,除了“打工”和做“小姐”的“自由”之外,他們又得到了什麼呢?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它留給人間的豈止是嘆息!
不要說得太遠,只要看一看今天文藝界的一些“腕”們,看看他們的得意恣睢和窮奢極欲,看看他們“傍美國大款”那得意猖狂的嘴臉,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雅”與“俗”的同一,從而,你也會明白,這些“雅士”對毛澤東的《講話》總是咬牙切齒的原因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