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集體生產與分戶單干時,有一部分人認為單干優于集體,其理由就是因為集體生產時,社員是為集體、公家干,而分到戶之后則是為個人、為自己干。
但我們如果把社員一定期間內個人的工分累計量除以同一時期生產隊工分總量,就得到每個社員的工分比,這個工分比,就體現了社員在集體生產成果的分配中所占的比例。由此看出,生產隊的集體經營其實性質上與分戶單干是一樣,體現的是個體所有制,體現的是社員生產勞動的個體所有制。因此,從體現個人利益的角度來說明生產隊不如個體生產方式優越是缺乏說服力的。
有位網友說,“現代企業合作分工發揮各自所長好不好?懂管理的、懂技術的、懂財務的、懂方案的、懂操作的、懂后勤的、發揮各自所長互相協作總效益最高。現代農業也同樣證明了,科研項目證明了。單干是效益最低的生產方式”(今日頭條,直爽辰星nk2023.4.25)。
這位網友是說到點子上了。這才是集體和包產到戶或包干到戶方式的真正區別。單干是大而全,小而全,生產經營及管理等所有事項都需要農戶個體來完成。有句俗話說,渾身是塊鐵,能打幾根釘?而以分工為基礎的協作生產方式,通過集體生產可以取長補短,形成整體性的生產經營優勢,提升生產經營的效率是十分明顯的道理。
1983年,隨著承包到戶責任制的發展,人民公社被正式解散,我國廣大鄉村又恢復了農戶個體生產方式。但是少數村莊從本村實際情況出發,頂住了巨大壓力,仍采用集體經濟方式,其中著名的有華西村、大寨村、周家莊、南街村等。而南街村與周家莊不同的是,他們也是分了幾年之后,又重新集體化,回歸到人民公社的集體經濟方式。南街村通過回收耕地開設村辦企業,到了1991年,總產值達到億元。
南街村現有3700多口人,500畝耕地,南街村回歸集體經濟后逐漸發展成為集團型公司,下屬有方便面廠、面粉廠、調味品公司、食品飲料公司等與農產品深加工企業, 還有旅游公司、制藥廠等共20多家企業。村民免費享受水、電、氣、理發、住房、上學、醫療等多項福利,幾乎包括了老百姓從出生到去世的一切重大項目。每月有200元的菜錢,逢年過節,村里都要發放節日食品,小到瓜子、糖,大到雞、魚。免費的住房配有電視、電腦、空調、油煙機、燃氣灶、冰箱、柜子、床、臉盆等家用電器,只需帶鍋碗瓢盆就可以入住。“相比每月領一百多塊養老金的大多數中國農村老人,南街村稱的上是個樂園”【南街村是“共產主義社區”嗎?(下)】。南街村的分配是村民工資收入部分占30%,福利部分占70%,實行按需分配為主,按勞分配為輔相結合的分配方式。
南街村集團現有職工11000人左右。南街村勞動力為1000多人,去掉這1000人,共有10000余外村打工人。這10000余人除了工資比村內員工多30%之外,其它并不享有南街村村民的福利待遇。南街村集團這種待遇差別主要在于村內員工與村外員工的身份區別:村內員工作為集體經濟成員,既是勞動者,又是生產資料的公共所有者;而村外員工只是單純的雇傭勞動者。
南街村村內員工與村外員工的差別實際上揭示了農民集體經濟與單干的根本性的區別:
集體經濟條件下,農民的前途就是共同富裕,隨著按勞分配向按需分配的不斷發展,村民們逐步走向經濟上的自由——不用再為孩子上學費用、不用再為醫療費用乃至孩子買房、婚娶費用等大額開支而煩惱,真正是安居樂業,享受生活;
單干條件下,農民個體經營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勞動生產力水平難以提高,而農資物價和生活費用不斷上漲,因而僅僅靠種田維持不了生活,只能外出到外地打工一一單干的盡頭就是成為雇傭勞動者一一出賣勞動力來換取相應的生活費用。背井離鄉、拋妻離子、到發達地區打工成為不得已的選擇。
在這里,前者是作為生產主體的勞動者,作為主體勞動者,具有生產成果的受益權;后者作為雇傭勞動者,所得到的只能是體現勞動力價值的工資。這就是農民在集體經濟條件下與單干條件下的根本區別。
在公眾號交流時,有位朋友談到:
“毛主席領導的人民公社公有制的勞動人民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是精心打造的一顆消滅剝削、壓迫和私有制,實現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和人民共同走向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直奔人類最高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唯一正確的光明大道上的璀璨明珠!毛主席把人民公社做為成熟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社會基本單元,既可以避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導致的過度城市化進程,又可以在人民公社工業化的基礎上集中農村的人口和資源,形成公有制基礎上的城鎮化集聚,在工農聯盟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新型城鄉關系,最終實現農村集體經濟與城鎮國有經濟的融合發展和城鄉經濟社會的一體化”(李明,2024.4.2)。
這個總結是十分到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