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是一點批評,是因為今天下午剛看了開頭一點,但是正因為是開頭,所以,能夠看到一些基本的問題。基本的問題在開頭。
1,首先是國防經濟學的提法,我認為這個概念是不科學的,至少是片面的,不能涵蓋所要研究的內容。甚至是連軍工產業也不能涵蓋。
國防經濟學,就名稱來說是國家防御外來侵略的需要的工具的生產、交換和分配。但是我們知道,軍事工業的產品——武器,在國內并非不需要。比如,解放前蔣介石集團在江西對紅軍的圍剿所需要的武器以及圍剿活動所需要的經濟開支,算是國防呢?還是不算是國防?從郭汝瑰編著的《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抗戰記》記載蔣介石為了對付日本人的侵略而編制的軍事計劃以及相應的軍事工業稱之為“國防計劃”,可見,在蔣介石看來,對紅軍的軍事行動是不算國防的。但是無論對外還是對內,使用軍事力量則是一致的,自然背后的開支也就沒有區別。
如果我們再看我國軍事工業的發展,就更知道是基于國內的階級斗爭,而不是基于對外的關系,我們知道我國軍事工業是基于曾國藩領導的湘軍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洋務運動。曾國藩一輩人最先開始基于鎮壓天平天國起義才開始發展近代軍事工業。
因此,軍事工業這個最為“國防經濟”核心的部分,不是對外關系產生的而是國內階級矛盾的結果。
將軍事工業,以及圍繞軍隊活動需要的產品的生產、分配、交換,稱之為國防經濟,在概念上是片面的,在理論上自然也是片面的,是錯誤的,因為這就回避了階級斗爭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問題,最基本的需要。
那么該怎么定義呢?軍事經濟,更為合適些。那么什么是軍事經濟呢?是統治階級為了專政的目的,為其主要機構部分——軍隊及其活動需要的物品的生產、分配、交換的社會范疇。本質上屬于上層建筑部分,是上層建筑的國家部分。因此,軍事經濟學也是國家學說的部分。這里沒有消費的問題,以你為這些產品的消費,就是軍事活動,屬于軍事學的范疇了。
我之所以提出以專政為目的,就是基于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的學說,而不是西方抹殺階級矛盾的庸俗經濟學的基礎。我們知道,軍隊,在馬克思主義看來是統治階級的暴力工具,是為了鎮壓被統治階級的暴力工具。對外的戰爭,不過是內部階級矛盾的產物。因此,將軍事經濟學定義為國防經濟學是將次要因素作為主要的因素了。比如,日本的侵華戰爭就是基于國內的階級矛盾,是日本統治階級為了階級國內矛盾,轉移國內矛盾發動的。
同時,我這個概念也可以涵蓋現代的基于發動全民的整體戰爭。因為我這里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統治階級的專政,凡是統治階級基于包圍專政、進行專政的活動所需要的經濟支持也可以涵蓋在內。比如國安部門的經濟支出,比如現代的全民戰爭下,為了網絡戰爭而購買、生產一般的電腦。因此,這個概念的核心是專政。
當然,也做了區別,主要是基于軍隊和軍事活動,比如網絡戰需要的電腦的生產就是軍事經濟了。這就與警察,司法系統等一般的部分的經濟需要的生產和分配不同。
特別需要批評的是,陳波的書將國防作為公共安全的產品,連美國的國情也不符合。第一美國人可以購買槍支,而且國內有大量人擁有槍支。其次是美國有私人雇傭軍。雇傭軍是私人的,而不是美國的。更不要說世界各地的軍閥了,軍隊在他們這里是私產。說國防是公共產品這只能是騙騙小孩子罷了。我們知道今天的俄羅斯也有不少的雇傭軍,實際上是私人武裝。
按照本質來說,資產階級國家的軍隊只能是資產階級的,而且在今天來說,是帝國主義的,也就是處于領導地位的國家的跨國壟斷資產階級的。比如美軍就是美國內的那些大壟斷財閥的打手,為了他們去世界各地搶石油的工具。何嘗為美國人民呢?那些跟著美軍混的其他國家的軍隊不過是美軍這支世界最大的黑幫的小弟而已,說他們是公共產品,這是瞪著眼睛說瞎話的。至于花錢賣武器的國家的選擇困難問題,只能是軍工生產大國的軍事經濟的衍生問題,屬于軍事產品的分配、交換的環節了。
2將國家軍事經濟的根本問題理解為是在大炮和黃油之間的選擇,是錯誤的。這種在軍事工業和民生經濟之間做選擇,只是一種表象,而且是一種極為膚淺的表現。
如果我們承認這種選擇具有部分真理性的話,那么我們所要追求的真理乃是為什么會有這種選擇?這種為什么才是決定大炮多些,還是黃油多些的原因。不然的話,軍事經濟學就成了小孩子的煩惱,是吃左邊口袋里的糖呢,還是吃右邊口袋里的糖的學問。
依照馬克思的學說,出現這種另統治階級的煩惱,依然是階級矛盾的結果,是階級矛盾日益激化,甚至是極端激化的結果。進一步說來是資產階級社會階級矛盾日益激化達到一定程度才會產生的特殊社會選擇。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介紹國家機構產生的歷史的時候說道:
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權及其遍布各地的機關——常備軍、警察、官僚、僧侶和法官(這些機關是按照系統的和等級的分工原則建立的),是起源于君主專制時代,當時它充當了新興資產階級社會反對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但是,封建領主的特權、地方的特權、城市和行會的專利以及各省的法規等這一切中世紀的垃圾阻礙了它的發展。十八世紀法國革命的大掃帚,把所有這些過去時代的垃圾都掃除干凈,從而從社會基地上清除了那些妨礙建立現代國家大廈這個上層建筑的最后障礙。這座大廈是在第一帝國時期建立起來的,而第一帝國本身則是由老朽的半封建的歐洲反對近代法國的幾次同盟戰爭產生的。在以后的各個統治時代,政府被置于服從議會監督,即服從有產階級直接監督的地位。一方面,它變成了巨額國債和苛捐重稅的溫床;由于擁有令人傾心的官職、金錢和權勢,它變成了統治階級中各個爭權奪利的黨派和冒險家彼此爭奪的對象。另一方面,它的政治性質也隨著社會的經濟變化而發生了變化。現代工業的進步促使資本和勞動之間的階級對立更為發展、擴大和深化,國家政權也就隨著愈益具有資本壓迫勞動的全國政權的性質,具有為進行社會奴役而組織起來的社會力量的性質,具有階級統治機器的性質[注:1871年德文版中,這句話的末尾稍有改動:“國家政權就愈益具有壓迫勞動的社會權力的性質,具有階級統治機器的性質。”——編者注]。在每次標志著階級斗爭的一定進步的革命以后,國家政權的純粹壓迫性質就愈益公開地顯露出來。
這里馬克思特別提到了以法國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國家的鎮壓勞動者的性質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隨著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矛盾的日益深化而發展的。當然,這種深化又是基于一般的大工業的發展。這里說的國家鎮壓的性質,就是軍隊的鎮壓無產階級的性質,就是資產階級專政的性質。自然,階級矛盾深化,軍事工業也就不能不為統治階級鎮壓勞動者階級服務,不能不擴大軍事工業及相關的支出。對于人民來說,黃油的部分就必然減少,而大炮的部分就必然增多了。在這里不用做什么煩惱的選擇,所謂的煩惱只是裝個樣子給勞動人民看的而已。
如果我們再往后了解,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之后,帝國主義列強為了緩解國內由于經濟競爭帶來的激烈的階級矛盾而進行的大國軍事競賽,就更了解這種軍事經濟發展的真實面目了。
但是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另外的一個方面是,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特別明確指出:“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對于工人階級來說,當掌握政權的時候必須得先砸掉資產階級的政權,而代之勞動者掌握的政權,這樣,政權的體制就必然發生變化,簡單來說就是政權的機構和資產階級不同,要發生根本變化。而這個根本變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民兵代替職業軍人,從而極大地降低軍事支出,可以把大量的資金用在民用生產上。原因主要是無產階級專政是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專政,國內的階級矛盾大為降低,保持專業的龐大的用于鎮壓的軍事機構就沒有必要了。當然,這點似乎和我們建國以來的歷史不同,和蘇聯的歷史也不同,這只是因為我們剛剛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敵對勢力包括其國外的階級盟友還很強大的緣故。但是即使如此,毛主席依然非常強調民兵的作用。這是毛主席的無產階級專政的一個重要思想:發展民兵。他的思想是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總結的經驗的。
因此,降低軍費開支不是絞盡腦汁如何在大炮和黃油之間斤斤計較,耍小聰明,而是要消滅產生這種選擇的根源:階級矛盾。因此,只有無產階級消滅了資產階級,將階級矛盾大為緩和,直到最終沒有,在大炮和黃油之間的選擇的煩惱才會消失。否則,一方面是激烈的階級矛盾,一方面卻要絞盡腦汁在大炮和黃油之間做所謂的“科學的選擇”,那只能是荒謬的和可笑的,根本也實現不了目的。
因此,軍事經濟學不是永恒的問題,只能是歷史性的問題,即存在一定歷史階段的問題。準確的說是資產階級進入大工業階段才有的問題。而且是隨著大工業的發展造成了國內階級矛盾尖銳的時代才有的問題。我們知道即使是漢武帝北伐匈奴,也沒有什么軍事經濟和民生經濟的矛盾。比如淮南王劉安給漢武帝上書勸阻和匈奴開戰,主要是說匈奴的地方沒有經濟價值,是不毛之地。對于匈奴人來說,他們的弓箭既是他們的武器也是他們的生產工具。這種生產生活和軍事合一的體制是歷代漢族明智的知識分子比較害怕的。
而基于庸俗經濟學的國防經濟學事實上就是把大炮和黃油的這種矛盾永恒化,比如陳波在書里居然歪曲馬克思的觀點說經濟是戰爭產生、消亡的原因。這貌似正確,其實是錯誤的。經濟,不過是人類進行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活動。這種活動是超階級的。原始社會,未來的共產主義都依然會進行,但是這兩個時代不會有軍事、軍隊、戰爭。這三者只能是社會階級矛盾發展到相當激烈的程度才會存在的,而且是經濟發展也必須得發展到一定程度。
更進一步說,軍事經濟,特別是有軍工的軍事經濟,也只能是世界上極少國家的產物,對于絕大部分國家來說,軍事經濟,只能是一個假命題。比如對于那些貧窮的國家,他不能生產武器,不能生產飛機大炮,自然也就沒有在大炮和黃油之間的預算選擇的煩惱。這樣的國家也不會有這種經濟學說。而以美國為樣本的“國防經濟學”只能是為美帝國主義辯護的軍事經濟學。
就今天的美國來說,作為世界霸主的國家的強大的軍事工業,不過是維持其霸權的手段,特別是維持其金融資本在全世界進行剝削的工具。由于金融資本成為美國的領導階級,用于民生的實體經濟的生產自然也就少了。對美國軍事經濟的研究只有對美國這種階級結構及其產生的世界范圍內的矛盾的研究,才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
3陳波還在書中提出他的《國防經濟學》的目標是讓國防支出和經濟增長齊頭并進,說這是國防經濟學的理想狀態。這,真是戰爭販子,殺人魔王才說的話,如果天下太平,你要國防增加支持做什么呢?雖然一般來說,天下太平的時候經濟狀況最好,也最有條件為軍事多增加開支,可是此時也是最沒有動力增加軍費的。
當然,這種美妙的時候不是沒有。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特別提到拿破侖戰爭時期,英國經濟大發展。這完全符合陳波的夢想。可是為什么會這樣呢?馬克思指出這是因為戰爭時期,資產階級延長了勞動時間,加大了對無產階級的剝削,提高了剩余價值率造成的。對拿破侖的戰爭成了壓榨英國工人階級的最好借口。同時,我們知道,英國的經濟發展歷史上幾乎一直伴隨著對外戰爭,可以說軍事開支增加和經濟發展齊頭并進的夢想,在英國近代史上是最為明顯的。
但是,他的財政大臣后來成了首相的格萊斯頓,馬克思在《資本論》引用他的話說:“多年來炫目的經濟發展受益的人只限于少數的有錢人、富人。”而這種發展的結果就是英國必須發動對外戰爭來轉嫁矛盾,否則國內就得爆發工人革命。英國的工人階級為什么長期沒有發生革命?主要是處于全球剝削頂端的英國資產階級可以向全球轉嫁矛盾,用高額的利潤來收買本國的無產階級,讓無產階級成為本國資產階級的尾巴!
因此,我們必須得說,軍事經濟學和一般的政治經濟學一樣,首要的問題依然是所有制問題,是軍事生產的領導權掌握在誰的手里的問題,是掌握在無產階級手里,還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里的問題。
4馬克思還有一個軍事思想:對軍事方面的開支不屬于生產,因為這是純粹的消費行為。炮彈打出去,就爆炸了,不會有任何的生產。按照馬克思的循環理論來說,軍事工業是不符合循環理論的,因為軍工的運行規律不是循環的。一般的生產,資本家投入了資本購買了生產資料進行生產,產品銷售出去換回了資本,再繼續生產循環。而軍事的產品一旦消費,就不會再進入循環了,因為炮彈被炸掉了,它沒有生產產品,也沒有換會錢來。
當然,如果軍事產品用于經濟生產就是經濟行為了,比如我國火箭彈用來安裝斜拉橋的鋼索,這個火箭彈就是經濟循環的環節,因為是造橋的消費。而造橋,是交通,是生產的延申,所以這種火箭彈就是經濟循環的行為了。不過我們知道這是極少的情況。
還有就是軍火交易。此時的軍火是商品,但是這種商品只是對于把它賣出去的生產商來說是商品,對于最終的使用者來說依然不是商品,而是產品,是為了使用價值的產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