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權域在3月兩會揭批某“高參”學風不正的發言
喻權域
·
2006-07-15
·
來源:本站原創
特別提示: 本帖只代表 壁立千人無欲則剛 的個人觀點,不代表人民網觀點。 如將本文用于其他媒體出版, 請與作者本人或 強國社區 聯系。 | |
|
|
|
|
|
|
|
|
全國政協印發4600份《喻權域在3月兩會揭批某“高參”學風不正的發言》 |
[壁立千人無欲則剛] 于 2006-07-15 15:53:19上貼 |
全國政協印發4600份《喻權域在3月兩會揭批某“高參”學風不正的發言》
--------------------------------------------------------------------------------------
評論人:【bing】 評論時間:2006-7-14 10:26:40 打分:3分
今年3月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喻權域,在大會發言中揭批劉吉偽造馬克思言論來為自己的歪理邪說作依據,把劉吉評為文風不正的典型。 喻權域的挑戰性發言被全國政協印了4600分,不僅分發給二千名政協委員和中央各部門,還分發給采訪兩會的中外記者。劉吉假裝不知,刊登劉吉文章的上海《社會科學報》也裝聾作啞。今年5月份的《高校理論戰線》刊出了喻權域的那個發言,發到各大學,且看劉吉作不作答,如何回答。
喻權域的發言題為《端正學風,促進社會科學健康發展》。現講其中兩段科學的學風,第一是尊重事實,忠于事實,從事實出發。和科學的學風,第二是遵守邏輯規則。抄錄于下:
科學的學風,第一是尊重事實,忠于事實,從事實出發。
周恩來同志有句名言:‘只有忠于事實,才能忠于真理。’這句話應當廣為宣傳,成為每個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座右銘。 現在有不少‘學者’和‘高參’不尊重、不忠于事實,習慣于信口開河,只有論點,沒有論據。有些人立論似乎講‘事實’,但他引用的是沒有經過核實的材料,不準確甚至是完全虛假的。根據虛假不實的材料得出的結論,發表的意見,提出的建議,很難不出錯。有一些人立論所依據的事例是存在的,但那是個別事例,是表面現象,是事物的一個片面,以偏概全得出的結論,也不會正確。有些人批評別人時,搞‘斷章取義’、‘斷句取義’,甚至采用唐朝酷吏來俊臣發明的‘羅織法’把對方不同文章、不同段落中的一些詞句收羅起來,編織成一段荒唐言論,然后予以批評。這方面的例子,我可以舉出一大串。
近年,有些人引用馬、恩、列、斯、毛、鄧的文章,也采用‘斷章取義’、‘斷句取義’和‘羅織法’歪曲篡改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言論,甚至偽造馬克思的言論來為自己的錯誤理論作證。這種例子也可以舉出很多,其中一些人還是‘著名學者’和‘高參’。 這里只舉一例。
今年2003年1月23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社會科學報》,在頭版頭條位置發表中歐工商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劉吉的長篇文章。劉吉在文章中說:馬克思曾經計算過,在當年生產力水平下雇工8人不構成剝削。劉吉的這段話已流傳很廣。 如此奇特的論點,是馬克思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講的呢劉吉先生沒有說明。 據我所知,馬克思從來沒有說過‘雇工8人不構成剝削這樣的話。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三篇第九章《剩余價值率和剩余價值量》中,講的是小業主與資本家的界線,并不是剝削與非剝削的界線。馬克思說,在當時19世紀中葉,雇工8人,自己也和工人一樣直接參加生產過程的,是介于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中間人物,成了小業主。馬克思明確地說,小業主占有工人的剩余價值。 凡是在解放初期參加過土地改革的干部和農民都知道一條政策界線:自己參加勞動,剝削收入占全家一年總收入25以上的劃為富農,剝削收入占全家一年總收入25以-下的劃為富裕中農。富農屬于人民,但不能參加農民協會。富裕中農是有輕微剝削的勞動者,不僅屬于人民而且可以參加農民協會。從來沒有人說富農和富裕中農的雇工剝削不構成剝削。 偽造馬克思的言論來為自己的謬論作依據,這樣惡劣的學風應當糾正,不能任其泛濫成災。
科學的學風,第二是遵守邏輯規則。 邏輯學是關于正確思維的規律的科學。說話、寫文章、著書立說,起碼要遵守形式邏輯。形式邏輯是關于正確思維的形式的科學,這是古今中外任何階級、任何學派都承認都同意遵守的基本規則。進一步,還要學習、運用辯證邏輯。這是更高一個層次的思維方法,能使人深入全面地認識事物,分析復雜問題,解決重大問題。 今日我國學術界的一些人連形式邏輯也不遵守,更談不上辯證邏輯。 形式邏輯首先是弄清名詞、概念、事物的定義,然后是推理方法。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把孔子所說的‘名’理解為‘名詞’、‘概念’,這句話是正確的。概念不清,邏輯必然混亂。 然而,概念不清、偷換概念、偷換命題,以致前后矛盾的文章、講話在我國報刊上經常出現,其中一些是出自學者、名家、高參之手。 比如,‘個人’和‘個人主義’這兩個概念是不同的;‘享樂’與‘享樂主義’這兩個概念也是不同的。‘個人主義’是指一切從個人利益出發,把個人利益放在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之上,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錯誤思想。‘享樂主義’指的是以追求個人的物質享受和玩樂為人生的主要目標,不愛勞動,不為家庭、集體和社會盡職盡責的錯誤思想。有些人借口每個人都有法定的權利和自由,寫文章‘為個人主義正名’;借口人人有休息、娛樂的正當需求和權利,振振有詞地發表《享樂主義者宣言》。他們用混淆不同概念的方法,把錯誤的思想說成是‘先進文化’。 還有著名學者振振有詞地批判‘大公無私’精神,誣蔑‘大公無私’精神是‘和尚思想’。他們的辦法,首先是把‘大公無私’曲解成經濟生活的原則,把‘大公無私’說成是勞動不要報酬、工作不領工資,把合理合法取得的錢財物全部交公,自己一點不留。因為這種做法行不通,不利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所以他們宣稱:‘大公無私’是錯誤的,應該批判,應當改為‘大公有私’、‘公私兼顧’。
|
|
***************************************** | |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青木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