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長之痛
——簡評《中國很受傷》一書
張 軍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中國很受傷》一書研究視野寬闊,涉及實體經濟、證券、期貨、國際金融等眾多領域,是對近年來經濟金融領域諸多熱點的一個集中評述和剖析。全書通過內在的邏輯將眾多的熱點話題串成一個整體,試圖解答如下問題:現有的“國際游戲規則”對中國的發展構成了怎樣的障礙?中國在發展過程中付出了哪些學費?中國如何實現和平崛起?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自然是對外開放。但近年來,隨著中國發展的加速,來自外部的制約力量日益明顯,吸引國人眼球、引致輿論洶洶的事件層出不窮。一時間,中國在與外部世界的接觸和碰撞中又再度更多地夾雜著不自信、挫折感、焦慮乃至憤怒。閱讀《中國很受傷》一書,通過其中關于近年來經濟金融領域大量焦點事件的描述,似乎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畫面:中國人民壓縮自身的福利,以廉價的勞動力為代價發展成為制造業大國,但賺取的利潤微薄,國內環境受到了污染,并導致本已短缺的資源和能源更為緊張。即便如此,西方發達國家仍然要通過綠色標準和生態標準制造壁壘,并采取反補貼、反傾銷等政策措施,限制中國的產品出口。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大肆炒作“中國因素”,凡中國所需之大宗商品如銅、鐵礦石、石油、大豆價格皆暴漲數倍,中國成為漲價風潮的最大受害者。而中國辛苦賺來的外匯又被美國人“俘虜”,隨著美元的貶值大幅縮水,并在為由美國次貸危機演變而來的金融危機買單。同時,在金融領域,中國也多遭“暗算”。中國銀行業引進戰略投資者,往往是折價大甩賣,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的海外投資屢戰屢敗,海外并購遭遇尷尬。國際期貨市場更成為中國資金的“鎩羽地”,在海外資金的圍剿下,眾多國企、民企巨虧事件和血淋淋的數字令人觸目心驚。在外資的興風作浪下,中國股市也在短短的兩三年間暴漲暴跌,像過山車一樣讓人感到驚心動魄,國人財富慘遭掠奪。
自然,上述邏輯僅是硬幣的另一面。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間的持續增長,離不開外部環境的支持,中國從發達國家吸收了先進的管理制度、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并通過外向型經濟積累了大量財富,才有今天的繁榮興旺。但是,眾多的事件縱使不是陰謀,也是事實,是應該直面的慘淡事實,也是應該切實予以解決的現實,是中國成長之痛。由此,本書的主旨并不在于鼓吹煽動民族主義情緒,而在于采取理性的、建設性的態度,著眼于發現問題、找出問題根源并設法解決。
“中國制造”產量大而利潤薄,根源在于技術創新能力弱、產業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中國制造業大部分技術及關鍵設備長期依賴進口,引進與消化、吸收、創新的關系處理得不好,企業缺少技術創新的機制和優秀人才,原創性技術和產品少,自主開發能力薄弱;中國制造業呈現輕型化結構,自我裝備、及時改造和調整的能力不足,主要依靠加工貿易獲取國際市場份額,容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中國制造業的出路在于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如加快完善市場機制、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推進產業組織調整等,加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以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制造業大國到制造業強國的跨越。
而在金融領域的被動局面則囿于中國金融“小國”的身份。金融“小國”身份決定著中國需要持有高額的外匯儲備應對金融脆弱性和負外部沖擊,同時承受外匯儲備貶值的風險;金融“小國”身份表現為證券市場規模較小,制度還不完善,股市的暴漲暴跌也就在所難免;金融“小國”身份表現為人民幣不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大宗商品的計價結算貨幣,喪失了國際期貨市場的定價權,意味著國內企業與發達國家不對等的金融風險;金融“小國”的身份使得中國銀行喪失了自信,迫切和不計成本地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金融“小國”身份的轉變需要置于非對稱金融化過程來考慮。非對稱金融化是指在金融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不對稱的風險分散機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不對等地位,在金融市場功能、金融制度建設和金融資本規模上的不對等地位,而這意味著發達國家能夠將風險分散到全球其他國家,進而使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要承擔更大的成本和風險,還意味著發展中國家喪失金融業的主導權。中國“弱金融”的現實決定著中國在非對稱金融全球化中的被動地位。中國需要完善國內金融體系、夯實金融基礎工程;逐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增加黃金儲備;逐步推進資本賬戶自由化,加強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管理;堅持金融業控制權和主導權,堅持金融業發展的“雙軌制”。
本書的一個主要特點是資料豐富、數據翔實。大量新鮮的資料,強烈地吸引了讀者的眼球;翔實的數據,則促其嚴肅思考。對于金融領域,作者通過測算得出了大量的第一手數據,有力地佐證了中國經濟面對不利的游戲規則在“失血”;對于制造業領域,由于難于定量地估算蒙受的損失,作者也創造性地從定性的角度予以了闡述。
所有的討論都指向一個終極目標:中國是否能夠實現和平崛起?身在此山中,我們可能不識廬山真面目,需要借助外人的眼光。但外部世界對此的結論也是矛盾的,甚至是尖銳對立的。高盛公司對2010-2050年主要國家經濟發展的預測顯示中國會于2045年在GDP總量上超過美國;但也有不少人,像戴維•斯密克則在《世界是彎的》一書中謹慎地暗示中國的發展更像一個泡沫。筆者認為,中國的前途和未來并不是宿命式的,身為故事的主人公,我們只有直面問題,切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此,中國方能克服未來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不利因素,實現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很受傷》一書通過縝密的研究,指出了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的得失,重點是估算了中國作為市場經濟的后來者所付出的昂貴“學費”,進而探討其系統性和制度性原因,并初步給出了解決的思路,以求在國際競爭中增強靈活性和預見性。誠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中國作為市場經濟的后來者,‘先生’對‘學生’收取一定的‘學費’是正常的,關鍵是要搞清楚這些‘學費’到底有多貴,未來是否還要交,要知道什么時候中國能夠參與制定‘游戲規則’,要明確中國在世界經濟的交往中,在哪些方面吃了虧,吃了多大虧。”對經濟、金融有興趣的讀者,都可以讀一讀本書,必有收獲。
原載:http://www.cfeph.cn/cfeph2005/trends.nsf/bookreview/400475062373655F4825763C0014374C?OpenDocument
作 者: 金雪軍,王義中 主編
出 版 社: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9-1
定 價:¥30.00
編輯推薦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何在?現有的“國際游戲規則”對中國的發展構成了怎樣的障礙?中國發展過程中付出了怎樣的學費?中國如何實現和平崛起?
●中國制造業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在全球制造業的規模已上升至世界第三位。在光鮮的成果背后,中國制造業又忍受著怎樣的痛楚,冷暖只有自知。
●近年來,海外上市逐漸成為中國企業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首選方式,然而“走出去”也讓我們付出了昂貴的學費,成為當前中國金融界最具爭議的熱點問題。
●中國高速增長的外匯儲備已成為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這些外匯中大約70%為美國證券。一旦美元大幅貶值,這些外匯將會剩下多少?而這僅僅是美國爆發經濟危機導致的嗎?
●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里,中國股市經歷了空前暴漲暴跌,中國股市到底怎么了?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國的股市就像過山車一樣讓人感到驚心動魄?
●大宗商品的國際價格從未像近幾年來這樣的風云突變。作為全球許多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費國和進口國,中國正在成為近年來漲價風潮的最大受害者,爭取國際定價權已經成為再也無法回避、需要從國家經濟安全高度來看待的問題。
內容簡介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作為市場經濟的后來者,中國在崛起過程中也付出了“不菲”的學費。國際貿易體系中,中國所處的位置是遠離利潤、遠離設計和技術,親近大量消耗資源和制造污染的末端,向經濟生產鏈條的上游努力不夠,中國經濟在“失血”;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中國作為“大買家”卻無定價權,銅、鐵礦石、石油、大豆等中國需要的資源價格皆暴漲數倍,國際期貨市場更是屢屢成為中國資金的“傷心地”;辛苦賺來的巨額外匯儲備被美國人“俘虜”,在次貸危機和美元貶值過程中損失慘重;國有大型企業海外上市往往是低價拋售,而購買的美國金融公司股價卻在歷史高位,令人不由慨嘆“中國人為什么買不到便宜貨”。全書弘揚愛國主義思想,探討中國“吃虧”的系統性和制度性原因,以求在參與國際競爭中增強靈活性和預見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簡介
金雪軍,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南開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目錄
1 中國和平崛起過程中的得與失
中國經濟增長的方式
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
兩位著名經濟學家的爭論
利用后發優勢,警惕后發劣勢
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的學費
戰后日本經濟騰飛的經驗與教訓
戰后德國經濟迅速增長的經驗
大國間的政治經濟博弈
大國在國際政治經濟中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2 中國制造之“困惑”
2.1 中國制造對中國經濟的巨大貢獻
中國制造業的出口規模、出口國家分布
中國制造對中國經濟的貢獻
2.2 一架美國飛機等于14億雙中國生產的襪子
“中國制造”——尷尬的“微笑曲線”
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成本
勞動密集型企業“出口競賽”的經濟后果
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能力
中國貼牌產品之痛——95%被品牌商拿走
2.3 中國制造的環境成本
中國制造的環境成本估算
發達國家高能耗、高污染產業轉移
2.4 中國制造的貿易摩擦成本
綠色標準和生態標準的中國出口損失
反補貼、反傾銷的出口損失
2.5 中國制造的能源消耗成本
2.6 原因及解決思路
原因
解決思路
3 國有資產是否被賤賣:誰被"忽悠"?
3.1 國有大型企業海外上市
漂洋過海的代價
海外中國上市公司回流A股市場的背景和動機
3.2 國有銀行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
國有銀行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概況
中國建設銀行被賤賣了嗎
國有銀行賤賣之爭
3.3 警惕國外金融機構的“陰謀”
唱空中國銀行
超低價購買中國銀行的股份
獲得超額收益
3.4 為什么中國人買不到便宜的外國貨?
海外投資屢戰屢敗
海外并購遭遇尷尬
3.5 警惕中國金融業控制權落入他人之手
3.6 原因及解決思路
原因
解決思路
4 被美國人“俘虜”的巨額外匯儲備
4.1 美國人“偷著樂”
美國人高消費的“底氣”
美元的世界“老大”地位
美國發行美元,世界流動性泛濫
4.2 中國人民銀行是如此的無奈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政治生態
金融業的相對軟弱
僵硬的外匯體制
4.3 每月損失四艘航空母艦
都是美元貶值惹的禍
按外匯儲備損失估算,中國每人“捐給”美國政府380元!
次貸危機與外匯儲備6000億美元損失!
高外匯儲備與高貨幣供給量和通貨膨脹
4.4 近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中國應該何去何從?
5 股市震蕩背后的故事
5.1 國門外面的老虎——興風作浪的國際游資
5.2 為什么QFII總能抄底——五年賺了2100億元
總是巧合:在大盤底點批準新QFII基金
QFII的兩面性
5.3 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中國股市幾何?
5.4 2008年一年股市損失20萬億元
5.5 原因及解決思路
原因
解決思路
6 國際期貨市場大宗商品交易的巨大失敗
7 非對稱金融全球化、全球新型金融危機與中國的角色轉換
后記
書摘
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各項建設事業取得了高速的發展。1978年至200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近9.8%,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3.3%左右的年均增長速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473億美元增長到44016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從381元人民幣增長到約16084.元人民幣;國家外匯儲備從1.67億美元增長到19460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家財力空前提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761元;1978年全國財政收入只有1132.26億元,2008年達到6.13萬億元。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從1993年起,中國已連續15年成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之快令世人瞠目!經過30年的高速增長,中國已成長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
但是,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經濟發展還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當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受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任務相當艱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依然突出。
中國經濟增長的方式
經濟增長在不同歷史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在實際運行中仍具有粗放型特征,制約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從中國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和現實國情看,集約型增長是經濟增長方式的必然選擇。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克服資源供給、投資與消費結構協調、產業優化與擴大就業等難點問題,通過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實現經濟的良性增長。
在不同的經濟增長階段,經濟增長方式具有各自不同的技術和制度特點。從現實國情看,中國目前仍處于經濟增長的投資驅動階段,資本密集型產業是主導產業,經濟增長仍然是以資本投入作為主要驅動因素,經濟效率仍然低下。中國經濟增長的另一個重要背景,是當前正處于重要的經濟轉型期,適應于要素數量投入型增長的傳統經濟體制和制度安排還在頑強發生作用,客觀上加大了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難度。
任何國家的工業化都經歷過粗放型增長的階段。新中國建立后的前期階段,以大規模投資驅動為特征的粗放型增長,客觀上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短期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不能認為,中國過去立足于資源和勞動力價格的“比較優勢”發展戰略既然取得了成功,就可以在現有資源條件下按同樣的方式全面實現工業化。中國的資源和環境無法承受粗放型經濟的持續增長。從現代經濟增長的規律和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目標看,粗放型增長是沒有出路的。
資本驅動的增長并不必然解決增長中的效率問題。盡管中國目前經濟增長中資本要素貢獻度的增長幅度,遠遠大于勞動力貢獻度的增長幅度,但這種資本的貢獻度大多來自于資本絕對投入量的增加,資本投入與產出效率卻并不高。從1979年到2004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率為9.4%,但是綜合要素生產率卻一直低于0.02%,遠遠低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水平,這是產生經濟發展中各種矛盾的主要根源。要解決制約經濟增長的瓶頸問題,經濟增長方式的目標選擇與定位,必須立足于集約型增長方式。
集約型增長與粗放型增長相對應,此消彼長,但并不排斥外延式的增長。盡管集約型增長更多地具有內涵式增長的特征,強調的是對生產要素的節約使用,強調的是“低投入、高產出”,但它本身并不排斥高技術和高效率基礎上的外延式生產規模的擴大。中國底子薄、經濟基礎差,工業化的任務還沒有實現,擴大經濟規模的潛力仍很大,人民整體生活水平還要進一步提高,因此,經濟發展還需要大量的基礎建設和產業規模的擴張,不能忽視外延式增長在擴大經濟總量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集約型增長與科技進步相聯系,但又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技術創新驅動的增長,技術上的高效率并不能夠完全和必然解決集約生產的問題。集約是針對生產基本要素的投入,特別是資源投入而言的,資源的有限性特別是重要生產資源的不可再生性,決定了持續增長只能走集約式的發展道路。技術創新則主要是針對產出的效率而言的。技術創新固然是集約型增長的一個前提條件,但只能解決生產要素的技術結合問題,而不能解決生產要素的社會結合問題。因而,生產因素除了一定形式的技術結合,還必須有相應的適合于生產力發展的社會結合形式,這種社會結合與經濟制度因素密切相關。技術創新固然可以極大地增加生產能力和提供更多的產品,但如果經濟體制和制度(如分配制度)不合理,也會影響到增長的持續和最終實現。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更應重視有利于轉向集約型增長方式的有效制度安排,特別應重視提高勞動者掌握和發揮技術作用的生產積極性及其社會公平地位的制度保證。
集約型增長方式不僅不排斥勞動要素的地位,相反,還有助于解決勞動要素市場中存在的問題。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勞動力資源雖然豐富,但勞動力結構卻很不合理,高素質的勞動力包括高級技工嚴重缺乏,制約了經濟效率的提高。所以,實行集約型增長的重點之一,是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改善勞動力的結構,使之符合社會生產對勞動要素的要求。中國還處在工業化進程的中期,勞動力數量龐大與科技水平較低并存的現實,使中國在選擇經濟增長方式時,不能回避自身資源稟賦的特點。既要避免走過去粗放式增長的非良性循環的老路,也要避免片面強調單一因素、不符合國情的“趕超式”增長方式。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
中國經濟在過去近30年間持續快速增長,資本投入增加是中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源泉,而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升級、人力資本效率提高、制度變遷等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較強。從整體來看,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投資增長率和凈出口增長率遠高于消費增長率。消費的增長速度始終都低于GDP的增長速度和投資、凈出口的增長速度,說明經濟的增長主要是靠投資、凈出口的急速增長而拉動的,三駕馬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嚴重失衡。從長遠來看,如果沒有最終消費的配合,投資的高速增長將不利于經 ^……
此書不錯,我買一本看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