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名稱: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
圖書作者:李毅 ISBN: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 本研究項目的確立
本研究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階層,如同卡爾和吉彭的《美國階級結構》(Gilbert, 2003)。本研究旨在建立中國社會分層的實際模式,如同“圖示1-1吉彭-卡爾模式:(美國的)階級結構”(同上,第17頁)?;谙鑼嵉馁Y料,本研究終于建立了這個實際模式,這就是“圖8-1李毅模式:中國社會分層1952-2003”加上“圖示8-1李毅模式:中國社會分層2005”。以下各章描述和分析這個模式的起源、結構和演變。
眾所周知,由于中國和印度的崛起,全球力量對比正在改變(Hoge,2004)。可是,盡管中國在世界上越來越強大,美國對中國的了解還是遠遠不足。這種不足已經不利于美國國家戰略利益,使得了解中國尤為迫切。一九七二年,費正清總結道:
我們如何總結1949年以后的中國政策呢?杜魯門-馬歇爾-艾奇遜不參與中國內戰非常明智。1950年底麥克阿瑟向鴨綠江推進是愚蠢的。大概只有斯大林從中美朝鮮戰爭中獲益。基于完全誤解中國歷史和中國革命,隨后杜勒斯五十年代對北京的冷戰是根本錯誤的,完全不必要。尼克松訪華終于將我們拉出了錯誤的泥淖,可是要到達堅實的土地,我們實在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Fairbank,1972,37-38)
如果美國領導人對中國社會有起碼的了解并致力于協調,中國內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都有可能避免。芭芭拉·塔克曼就認為這些沖突本可以避免。1945年一月,毛澤東主席給羅斯??偨y寫了一封親筆信。在信中,他懇請允許他本人或周恩來前往華盛頓建立友誼和相互理解。這對毛主席非同尋常,因為主席從未離開過中國,并且他沒有把這件事告訴斯大林。但羅斯福從未回信。美方對此事知之不多,目前在美方檔案中找不到這封信的英文譯本,可知羅斯福從來就沒有收到這封信。這封信在七十年代末期全文刊登在中國的《文摘報》上。塔克曼斷言,如果毛澤東去了華盛頓,那么:
由于同美國的聯系,共產黨的威望和實力會增強,共產黨的必然崛起和國民黨的必然沒落將會加快。這個國家已經被戰爭折磨得筋疲力盡,三年內戰或者根本就打不起來,至少戰爭的時間可以縮短。要不是美國持續支持注定失敗的一方,延長了內戰,就不會引起最終勝利者的反感……如果不是惡意相向,我們就會同人民共和國建立某種層級的聯系,得以在危機期間保持溝通;如果中國不是出于對我們的仇恨和猜疑而同蘇聯結盟,可以想見,根本就不會有朝鮮戰爭及其惡劣后果……我們可能根本就不會去越南。(Tuchman,1972,45-46)
二十七年過后,雙方高層才開始會晤。直到一九七二年,尼克松才在著名的北京之行中見到了毛澤東和周恩來。中美兩國人民都有權力問,如果沒有這個二十七年的時間差,世界歷史將會多么不同??!
美國社會學的中國研究越來越興旺,社會學家們也認識到方法論的不足。要從整體上認識中國,就要了解傳統的中國社會分層的各個方面及其對人民生活的實際影響。
美國社會學的中國研究一共有過四次階段性的總結,均刊載于美國《社會學年鑒》。1977年,懷默霆、傅高義和白威廉發表了第一篇總結,題為:“世界各地區的社會結構:中國大陸篇”。他們總結道:
出于多種原因,“中國經驗”非常有用,可以用來檢驗通行的關于社會結構和社會變遷的社會學理論。首先,傳統的中國社會結構同社會學家們熟知的西方社會很不相同。僅舉幾個特征,中國沒有制度化的教會和強大的宗教精英,一個高度發達的世襲皇權體系,運轉在一個中央集權的(而非封建的)的政治結構中,注重社會地位的差異和通過嚴格考試實現社會向上流動并存。盡管今天中國被劃分為發展中社會,她的歷史迥異于任何其他的第三世界國家。她有高度發達的文獻和官僚制度傳統,而直到十七或十八世紀,她的科學技術都遠遠領先于歐洲。中國從未經歷過完全的殖民統治,中國早就發展出一個全國性的城市網絡,而其他發展中國家在很久以后的殖民時代才誕生了主要的沿海城市。迄今為止,她仍是在單一政府治下的最大人口。這些差異會影響中國現代社會變遷的進程,我們認為,中國的發展道路將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第三世界的任何其余部分。(Whyte,et al, 1977, 179-180)
第二篇總結,是魏昂德在1989年發表的“中國革命后的社會變遷”。他發現,戶籍制度和單位制度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兩大顯著特征。
這種模式的第一大特征是顯著缺乏居住流動和工作流動。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嚴格的戶籍制度和食物定量配給把農民綁在農村,把城市居民限定在街坊鄰里。這套系統有效地制約了農民向城市的流動,并使當局得以將一千六百萬城里的年輕人安置到農村去。(Walder, 1989, 410)
繼而:
這個模式的第二大特征是工作場所與居住場所的緊密結合。農村的生產隊自然完全結合了工作場所和居住場所。在城市里,單位擁有的住房占中國城市房源的30%至40%。單位分房是單位職工獲得新房的主要途徑。許多大型企業,特別是在城市邊緣的大型工廠,是集醫院、學校、政府機構的、自成一體的社區,大部分職工都住在工廠自己的住宅區以內?!?… 這些單位表現出驚人的集體消費的模式…… 在這些社區里,政治經濟權力與龐大的政治組織幾乎完全融合。… ... 這些社區的官員不但支配強大的政治組織,他們還對分房、分配消費品、漲工資、和提拔與否有廣泛的支配性權力。好幾項研究發現,這導致了人治、人身依附、和拉幫結派,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更進一步,在工作場所對行政分配的依賴,加上官方分配消費品和物資短缺,導致拉關系的不正之風,導致拉關系才能獲得緊缺的商品、服務和各種機會。(同上,411)
魏昂德也注意到了中國城市-農村之間的鴻溝:
七十年代,中國城市的收入分配比許多實行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家要平均得多。即便在社會主義陣營內,中國的收入不平等也幾乎是最低的……但是,從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末,越來越突出的是,盡管城鎮內部和鄉村內部的收入很平均,不同地區的農村之間以及城鄉之間的差別沒有縮小,而是顯著拉大。城鄉收入差別從五十年代的大約2比1擴大到3比1至6比1,如果算上國家對城市的住房和食品補貼。糧食、食油、棉布、耐用消費品的消費差別大得驚人。不同地區農村之間的收入差別和消費差別也在加大。七十年代末,中國不同地區之間卡路里攝入量的差別超過印度、巴西和印尼……一個沒有回答的重要問題是多大比例的非工資收入以集體消費的形式變成了城市單位的福利。眾所周知, 住房、醫療、服務及其他行政分配的消費品和的獲得與質量取決于單位的規模和行政級別……隨著集體農業的結束和城市私有經濟成分的逐步擴張,許多人預言中國已經進入一個收入不平等日漸加劇的時代。(同上,414-415)
魏昂德總結到,中國的社會流動基于中國的社會分層:
一項對年輕移民的大型調查發現兩種人在重點高中里比例特別高:黨政軍干部子弟和知識分子的子女。第一類人受惠于他們的既得地位;第二類則受惠于受過教育的父母創造的家庭環境。但是,工人農民的孩子就沒有那么容易考上重點學校,有的甚至連普通高中都考不上。既得地位是看人下菜的保護傘:權貴可以從一開始就把子女送進最好的學校,沒有背景的孩子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同上, 418)
中國經驗顯示明確的社會分層影響到所有經濟生活領域。
第三篇總結,是倪志偉和馬休斯在1996年發表的“改革中國家社會主義的市場轉型和社會轉型”。他們發現:
一個地區人均收入的增加,與當地干部的社會認可的收入緊密相聯。于是,地方干部就有動力通過發展鄉鎮企業提高本地總體生活水平。這樣,地方干部和農民之間的關系本身變得不再那么嚴重隔閡,因為這些地方干部致力于本地生產力的市場化。(Nee and Matthews, 1996, 410)
第四篇總結,是邊燕杰在2002年發表的“中國的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邊燕杰坦陳“為了給這篇總結準備參考文獻,我積累了1980年以后出版的三百多篇相關的英語文獻和許多中文文獻”(Bian, 2002, 91)。但是,盡管參考文獻眾多,他總結道:
對于研究中國城鄉正在產生的社會階級重視不夠,現有的研究由于社會分層賴以產生的社會經濟結構正在質變而受阻。因而,深刻的分析和可靠的評估是對未來研究者的召喚。(同上,98)
美國社會學的社會分層理論(Grusky, 2001)沒有問題;美國社會學對美國社會分層 (Gilbert, 2003) 和美國統治階級 (Gye, 2002) 都有深刻的分析和可靠的評估。這里值得重視的問題是,為何不能對中國社會分層做同樣深刻與可靠的研究?為什么對中國社會分層的研究成了例外?為什么眾多學者沒能聽從邊燕杰的召喚,給出“深刻的分析和可靠的評估”?
仔細考察邊燕杰的參考文獻就可以發現,有關研究都只是研究中國某個地區、某個歷史時段的一個或兩個社會階級。沒有一個研究試圖把中國社會分層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建立一個中國社會分層的整體模式,像卡爾和吉彭的模式一樣。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本研究旨在填補這個空白。本研究展示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及貫穿中國歷史兩千多年來決定結構和演變的各種因素。本研究著眼于描述中國革命劇變之前和之后的社會分層模式,分析其變與不變。本研究顯示這些模式之間不僅互不沖突,而且相互依存,并且正是這種相互依存本身構成了整體的生命。
沒有對中國社會分層“深刻的分析和可靠的評估”源于沒有對中國干部制度的認識。干部居于中國社會階層金字塔的頂層,農民、工人和資產階級均在其下。盡管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干部階級[i]仍然是屬于10%的中國社會上層。缺乏對中國干部制度的認識是現存研究無法建構中國社會分層結構的主要原因。對中國的農民階級[ii]、工人階級[iii]、資產階級[iv]的研究已經不少,但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對干部階級完整而及時的研究。
本研究試圖從三個方面分析中國社會分層。首先,著重分析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和演變中的干部階級,如同托馬斯-戴的名著《誰運行美國?》(Dye,2002)。第二,分析和建構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模式,如同卡爾和吉彭的《美國階級結構》(Gilbert, 2003)。最后,對于中國社會分層模式何以獨立演變而又深受國際形勢的影響提出歷史的解釋。
本研究力圖應用歷史社會學方法論,因而本章第二節將回顧研究中國的歷史社會學的獨特性及其表現形式。本章第三節將簡要討論研究中國的社會學理論,作為本章總結。我將正式提出兩個理論,一個是當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另一個是建立民族國家的積淀論。
第二章簡短回顧當今中國社會分層的起源: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中國社會分層。中國有五千多年歷史,中國作為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也有兩千年的歷史,我將首先討論造成這種延續性的原因。成功維持一個大統一國家,靠的是理性的政府結構加科舉制度、務實的意識形態、科學的世界觀而非官方宗教。在其他亞洲國家和西方世界發展過程中,古代中國展現出的深遠影響直到今天還比比皆是。
第三、四、五、六章的結構大體一致。每章開頭簡要概括強烈影響中國社會分層結構演變的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接著,我將運用圖表討論這一階段的中國社會分層。每章的主體描述和分析與中國社會分層和干部制度相關的主要問題。
第三章概括了到一九五九年為止的新中國社會分層。第四章涵蓋從一九五九年到一九七九年的中國社會分層,著重分析文化大革命(1966-1978)期間的社會分層。這二十年中國社會變化動蕩;美國對中國先敵后友,蘇聯對中國先友后敵;為消滅城鄉差別,取消全國高考,八千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第五章考察一九七九年到一九九三年的情況,著重考察干部制度。在這個階段中國社會相對平穩,因為鄧小平把全國的工作重點從戰爭準備轉移到和平經濟建設上來。這時期出現了農民工階層,并重新出現了資本家階級。鄧小平恢復了高考,平反了文革中被批斗的干部。第六章是關于1993年以后的中國社會分層,討論冷戰結束及對中國經濟和中國城市社會分層巨大變化的影響。
第七章討論高考制度、戶口制度、單位制度對中國社會發展與社會變遷的不可或缺的一面與嚴重損害的另一面。最后,第八章總結全書,也討論黨在中國社會分層中的位置,并展望未來中國社會分層。
不久以前,亨利●基辛格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議題:“智慧”與“遠見”的重要性:
由于信息的巨大數量總是超過我們的處理能力,一條鴻溝出現在信息與知識之間,或者更甚,出現在知識與智慧之間……在技術革命提供了整理信息的非凡工具的同時,成功執行外交政策依賴于感知未來和把握未來的敏銳直覺。領導能力是一門連接經驗與遠見之間的鴻溝的藝術……歷史研究和哲學研究,這兩門對完善領袖才能最為相關的學科,在全世界到處被忽視……美國教育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把計算機時代的人從信息處理提高到去培養對我們社會的前途的遠見。(Kissinger, 2001, 284-286)
在美國社會學里,我們把這類“智慧”和“遠見”稱之為“社會學想象力”。在運用社會學想象力分析中國時,我們要記住以下六點。第一,必須把社會看作一個整體,看它的過去、現在、未來,看它的政治、經濟、意識形態。這是社會學研究的基石。第二,必須看它的階級結構,仔細解剖它的構成;必須搞清楚社會組織的關節點。第三,必須把中國放在國際大環境里考察。第四,應該看到,在始于一八四零年、長達兩百年的社會重組過程中,一些急劇的社會重組(例如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不過是一些小事件。第五,抵御外敵入侵的戰爭準備,一直是一八四零年以來中國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一個基本點。第六,在建設和現代化的過程中,國內因素從來都與國際因素直接相聯。
除了這六點,還有三點也要牢記。第一,中國一八四零年以后經歷的現代化過程是一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圖表數據將會顯示,中國社會的結構總是取決于中國工業化的階段和速度。第二,許多事件都不是“決定性的”或“因果性的”。許多事情是“歷史的偶然”。例如,可以推測,如果羅斯福在一九四五年會見了毛澤東和周恩來,或許就不會有越南戰爭(Tuchman, 1972)。第三,必須牢記,最高領導人能干或無能會加速或延緩國家的發展。我們決不能把結構與行動者割裂開,例如在中國,(如果沒有一個英雄一統天下,)一場內戰就有可能延續五百年之久。
第二節 方法論:研究中國的歷史社會學
1. 方法論的困境
本研究應用定性研究和歷史社會學的方法論。邊燕杰陳述了建立中國社會分層實際結構的方法論上的種種困難:
缺乏可靠的數據大概是最嚴重的問題,因為數據通常都是限于某個時段的、某個方面的、并只限于某一、兩個地方,從而限制了任何全國性的研究……
但是,這個研究項目受到嚴重的阻礙。收入,作為關鍵的因變量,存在嚴重的系統性的誤差。轉型期經濟的相互沖突的規則導致農村和城市領工資的人故意而合理地隱瞞了許多不出現在工資單上的收入來源,更不用提那些新貴在任何問卷調查中扯謊,掩蓋高得令人難以置信的“灰色”或“黑色”收入。福利性收入也很相關,但是就連三項最主要的福利性收入,醫療保險、養老金、和失業保險,都還沒有充分研究……
在中國,要建立各種社會地位如何獲得的模式所需要的普查或調查數據,至今還是極難獲得。(Bian, 2002, 103-105)
但是,如果學者們能夠建立古希臘、古羅馬、和古代中國的社會分層的實際結構,我們怎么會找不到對現代中國社會分層的可靠評估呢?從所謂科學的社會學的標準出發,數據的確不夠。但是,我認為,從定性社會學和歷史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建立這個模式的數據已經足夠豐富了。
進而言之,所謂科學的社會學的標準本身就很成問題。在美國《社會學年鑒2002》的開篇,列伯遜和林充分討論了這個問題:
所謂科學的社會學的標準,源于古典物理學,是一種完全不適合于社會學的自然科學模式。其結果是,我們所用的手段對我們追求的目標有害無益、適得其反。甚至那些擯棄這種手段的人也將物理學作為他們的基礎。盡管意識到任何自然科學都不能自動成為我們社會學工作的樣板,我們建議,達爾文的進化論提供了一個遠為合適的模式,用來結合理論與研究,因為他所遇到的困難和我們遇到的困難的十分相似。其中包括,要基于調察數據而不是實驗數據來得出一絲不茍的結論;要有能力處理大量多樣化的數據,把他們放進一個相對簡單的系統,這個簡單系統不包括一大堆我們稱之為自變量的東西;能否預測未來不作為檢驗理論是否完備的標準;在支撐理論和發展理論的證據都不充分時運用理論的能力。
進化論運用了一套強有力的機制,使我們對事物的了解越來越全面細致。這樣,它有助于理論處理各種特殊的原因,原因在不同環境中有所不同,在不同環境中各種原因的作用亦不相同……
換句話說,你怎么樣能夠設立一個標準從而使一個人有能力分辨麥粒和麥殼?我們沒有現成的答案,但可以肯定,這種能力部分來自于直覺,一向如此;這種能力的另一部分,要求我們對什么時候證據確實與理論相符合、什么時候證據是前后矛盾的、什么時候我們不得不說“證據根本不存在”,有一個清晰地思考……
通常,與已經發表的文獻所展示的完全不同,自然科學研究和社會學研究都更具直覺性、更為零散、更加非線性、更加不正規,是個不斷失敗、不斷研究的過程……
達爾文的一項偉大成就是將大命題歸結縮小到具體問題……
毫無疑問,進化論致力于一個巨大的命題,但進化論的結構中只有幾個數目不多的原則,而不是一大堆數不清的可能的變量……
最后,一個著重于總體分布的本質而不是總體中的每一個個體的理論,是一個簡潔的理論,這個理論有助于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避免所謂的喧囂和停滯。
社會學總是忽略不同原因之間的區別,而這種區別正是問題的核心所在?;旧?,那些導致事件發生的深層原因,在表面上與事件之間并無直接因果關系……
進化論并不認為所有的原因都發揮相同作用,而認為這些原因之間存在一個相互作用的等級序列,所以寬泛條件的存在是狹隘條件起作用的必要前提。因此,嚴格區分基本原因和非基本原因至關重要。(Lieberson and Lynn, 2002)
本研究建立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把巨量的、多元化的數據融入一個相對簡潔的結構,而不是去搜尋一些自變量。本研究考察中國社會分層的演變,判定那些證據與演變密切相關,而那些證據毫無疑問是自相矛盾的。
2.定性社會學和歷史社會學的方法論
本研究應用歷史社會學的方法論。在美國《社會學年鑒2004》中,馬霍尼指出:
比較- 歷史分析由于對社會科學知識的產生有顯著貢獻而備受推崇……研究生院普遍不教比較-歷史方法論……因為許多搞統計研究的人根本沒有接觸過比較-歷史方法論,他們缺乏理解和評價比較-歷史研究的背景。因而,他們對比較-歷史研究所提的建議有時并不恰當。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包括在方法論領域中給予比較-歷史方法論更重要的地位。第一步,是要讓搞統計研究的人認識到,對于建立有效的因果關系或者描述推論,量化分析不是唯一的或者必然最好的辦法;事實上就許多研究課題而言,比較-歷史方法能夠、而且應該是更好的解決辦法。(Mahoney,96-97)
本研究應用定性研究方法論,本研究從現有關于中國社會的出版物中提煉要點并作出概括,呈現出一幅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和演變的條理分明而一以貫之的圖景。它與定量研究相比在以下各方面有所不同(見表1-1):
黑格爾指出:
花朵開放的時候花蕾消逝,人們會說花朵把花蕾否定了;同樣, 植物結果的時候,花朵又被解釋為植物的一種虛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實是作為植物的正式形式出而取代花朵的。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相互取代、互不相容。但是,同時,正是他們的相互取代使得他們成為一個有機的統一體中的一個環節,它們在這個有機體中不但不相互抵觸,反而相互必要;而正是這種相互必要性構成了整體的生命。(Hegel, 1807/1977, 2)
真理就是整體,而整體就是本質在發展過程中走向完滿,豈有他哉。(同上, 11)
本研究應用這種對區隔、共性、和相容性的理解。中國社會分層結構的演變是一個整體,對整體的理解過程就在于把握不同的結構。這些結構不但不相互否定,反而相反相成。
表1-1.比較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
定性研究 | |
1 |
研究者從檢驗假設開始 |
一旦研究者置身于數據,就開始把握和探索數據的含義 |
2 |
概念以不同的變量的形式出現 |
概念以主題、主旨、概括和分類原則的形式出現 |
3 |
在收集數據以前,對測量方法進行系統的定義和標準化 |
測量方法為每項研究量身定做,每個研究項目或不同的研究者都有獨特的測量方法 |
4 |
數據以精確測量的數字的形式出現 |
數據以文字和圖像的形式出現,來自于文件、觀察、和記錄 |
5 |
理論主要是解釋因果關系的,主要來自于演繹法 |
理論既可以解釋因果關系,也可以不解釋因果關系,主要來自于歸納法 |
6 |
標準化的研究步驟,研究過程和結果可以重復 |
研究步驟具有特殊性,很難重復 |
7 |
分析過程是使用統計學和圖表來檢驗假設 |
分析過程是從證據中提煉主題或概括,組織數據以呈現出一個條理分明而一以貫之的圖景 |
來源: Neuman, 145。
3.研究中國的歷史社會學的演變
歷史社會學通過研究過去來確定人類社會如何運行變化。但是,在歷史社會學的漫長歷史上,很少有歷史社會學家感到有責任研究中國社會的結構并由此得出若干結論。只有到了五十年代,才有艾森斯塔德(Eisenstadt,1963)孤身前行,開始研究中國。他研究、比較了中華帝國、埃及帝國、巴比倫帝國、波斯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印度帝國、阿拉伯帝國、以及歐洲諸帝國。其結論是,這些帝國包含了不僅現代專制而且現代民主的各種種子。這些種子包括:一個相對統一和集中的國體,科層化的行政管理,以及精英之間為了獲得有關社會集團的支持而進行的制度化的政治斗爭。
繼而,在其他歷史社會學家依然忽視中國的時候,摩爾和斯卡齊波爾研究了中國。摩爾(Moore, 1966)的研究課題是晚清的衰落和共產黨的興起。他試圖回答為什么在世界政治體系中國與國之間會有所相同或有所不同(只要想一想英法美的民主制度、德日的法西斯主義、蘇中的共產主義)。他的答案是,每個國家前工業社會農村中地主和農民的關系從根本上決定了政治穩定與否。他解釋說,農產品的商品化是關鍵過程,因為它在提供食物的同時,產生了賦稅的來源。
斯卡齊波爾和梯利都是摩爾的學生,但他們的研究角度與摩爾的農產品商業化有所不同。斯卡齊波爾(Skocpol,1979)著重研究國家與革命,尋找革命的原因與后果。在摩爾和華勒斯坦的洞見和研究基礎之上,她考察了現代國家的建立和世界體系之間的關系,發現中國革命和法國革命、俄國革命一樣,直接源于這三個國家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失敗。她斷言,這三大革命都源于這三個國家在世界體系中的地位下滑。
盡管梯利在他的名著《大結構、大趨勢、大比較》中沒有直接研究中國,梯利的分析對中國研究有所影響。他宣布:
在我們這個時代,很難想象,要對長期的結構變遷建立任何有效分析,我們可以不把這個變遷直接或間接地同兩個相互依賴的巨大過程聯系起來:民族國家的建立,和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形成。我們面對的是把大結構、大趨勢、大比較整合到歷史中去的挑戰。(Tilly, 1984, 147)
這個觀點對認識中國的發展十分關鍵,我們已經看到現代中國民族國家的建立與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形成如何你中有我、相互參與地發展。我們必須站在這個高度來看待中國歷史。梯利關于戰爭的觀點同樣重要。梯利論證了戰爭在歐洲各國建國過程中的顯著作用,他因此也不自覺地揭示了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國家建立的基石。一個國家的戰爭行為,無論防御或進攻,都需要榨?。杭{貢、租金、現金流通稅、債券和收入,這些都反過來使得國家更加卷入裁定、分配、生產、監督、和社會一體化。
最后,梯利簡要研究了古代中國成功建立國家的原因,但他沒有找到答案[v]。梯利發現,中國與歐洲有重大區別:中國的戰國時代和歐洲的無政府狀態很相似,周期性的造反和邊患威脅到國家的統治。但是,自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中國大得讓歐洲人無法想象。一個朝代衰落了,另一個朝代起而繼之。然而,羅馬帝國衰落后,再也沒有一個歐洲國家擁有同樣的幅員。梯利認為,歐洲自下而上的社會結構相比其自上而下的政府結構,更為完整、連貫、周延。這是試圖在歐洲大陸重建羅馬帝國多次失敗的主要原因。我將在第二章詳細解答梯利提出的這個問題。
過去一百多年來,研究中國的社會學一直面臨一個難題的挑戰。中國衰落和西方崛起的原因是什么?瑪仕(Marsh, 2000)發現,韋伯的解釋完全錯了。近來,基于世界體系理論和更多的實際研究,答案越來越清楚了(Marks, 2002)。第一,這是歷史的偶然,而不是出于某種文化上的原因或社會組織上的原因:
資本主義崛起的關鍵不是歐洲封建社會文化上的獨特性和社會組織上的獨特性:既不是歐洲國家之間主權的相互分割,也不是歐洲基督教王國的規范性和諧。不如說,是歐洲封建社會的背景,一個非常分散的、非常脆弱的朝貢制的積累方式,積淀在亞非歐大陸的奢侈品生產銷售網絡的市場力量之中,使資本主義積累方式最終取代了朝貢制的積累方式。不是東方衰落了,而是西亞和東亞朝貢制的持續強勢阻礙了資本主義在那里成為主導。歐洲是在合適的地點與合適的時間迎接了資本主義主導的興起。(Chase-Dunn and Hall, 1997, 189-190)
第二,中國科學技術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競爭。資本主義的興起是與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緊密相連的。但是,李約瑟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Needham, 1954-2003)告訴我們,古代中國在科學技術上成就斐然。我們還知道古代中國經濟活動的高度密集性和高度商業化。區別不在于有無企業家精神,而在于政治領導人對于革新和技術的態度。與歐洲領導人相比,世界其他地區的領導人對革新和技術的感情復雜,有時候還抱有敵意。那么,為什么西歐在十七世紀成為技術革新的中心呢?原因就在于當時歐洲列強爭雄的殘酷現實。碰巧,在十七世紀,技術革新有利于大大提高生產力,從而縮小時間和空間對歐洲列強爭雄的限制(Wallerstein, 1999, 139-140)。古代農業中國民族國家的衰落,就是因為兩千年來沒有受到一個更先進的工業化民族國家的挑戰。
第三節 理論:研究中國的社會學
中國研究在各個學科蓬勃發展,各個學科都有概述性的著作來總結本學科中國研究的精華。在歷史學,我們有費正清和古德曼的《中國:一個新歷史》(Fairbank and Goldman, 1998)和孔寶榮的《以東亞為中心:與世界互動的四千年》(Cohen, 2002)。在經濟學,有麥迪遜的《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Maddison,1998)和諾蘭的《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Nolan, 2004)。在政治學,有李侃如的《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Lieberthal,1995)和薩奇的《中國的治理與政治》(Saich, 2004,第二版)。其他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在中國研究方面也有類似的著作。不幸,在社會學領域,盡管有關于中國的大量的社會學研究,還沒有類似的著作。
人文社會科學在中國研究中自然有所分工。歷史學探索中國的過去;經濟學聚焦于中國經濟;政治學考察中國的政府。社會學的責任就是要呈現中國社會的整體圖畫。作為一門社會科學,社會學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把握社會的性質,將社會視為一個整體。在中國研究方面,社會學研究的使命就是要展示整個森林而不是若干樹木。在我們展示整個森林之前,一些關鍵問題必須厘清。那就是中國社會的性質、國家建立的積淀論、中國與全球化的關系,以及美國與中國的關系。
1.中國社會的性質: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與東亞遲發展者
如何定義中國,對于頂尖的專家都成了大問題。1997年10月22日,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頂尖的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提醒美國公眾:
試圖向美國公眾介紹中國是件很困難的事,因為我們的定義—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根本不適合用來描述 今天中國的實際情況。例如,中國經濟已經向市場經濟走得很遠,無論如何都不是計劃經濟,但是同時,市場力量又鮮于控制實際的生產、價格、誰來獲益。不如說,在他們經濟的幾乎每個層面都有某種官方干預,以至于我們可以稱其為“討價還價”經濟—一定要同政府討價還價,你能不能盈利有三分之二取決于政府。所以,當你試圖向美國人民解釋中國經濟是個什么樣子,怎么說都說不清楚。
同時,中國總是絕對宣稱自己是個社會主義國家,而繼續干許多同社會主義毫不相干的事情。現在,中國上上下下的領導干部都被告知,要少談主義多干實事。干你該干的事。怎么行得通就怎么干,再在上面蓋一層意識形態的外衣,反正你得有個說法。中國的國有企業,整體來講,對他們是個沉重的負擔。除了少數例外,他們現在正盡量將所有的國有企業包裝上市。他們將這種轉變稱為從國有到公有,所以仍然是社會主義。好了,如果股份制是嚴格意義上的社會主義,那么全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是美國了。這兒就遇到定義的問題了。所以,我想,當你想要告訴美國人民中國是怎么一回事兒,就出問題了。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現有的各種定義與中國都不怎么符合。[vi]
沒有合適的定義,就無法達成對中國的共識,就無法制定堅實穩定的中國政策,以服務美國國家戰略利益。面對紛紜復雜的社會現象,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形式看內容。不了解社會的性質,鋪天蓋地的數據很容易遮蓋本質和內容,導致對社會整體的曲解乃至完全誤解。當代中國社會的性質有四個主要方面:(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和人口最多的國家,(2)一個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3)一個世界體系中的遲發展者,(4)一個東亞國家。
這里我們需要概念分析(Mahoney, 2004, 93)。宏觀社會學(Sanderson, 1999a and 1999b; Patrick 和 Lenski, 1999) 認為,人類社會分成狩獵和采集社會、園藝社會、農業社會、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后工業社會或者信息社會。相同類型的社會一般具有相似的社會結構。宏觀社會學中沒有“共產主義社會”這個概念。在宏觀社會學的分類中,中國是個典型的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意味著大多數人仍然生活在農村,依靠人力而不是機器。
中國社會的性質是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這個性質決定了中國的意識形態、社會分層、社會組織、政治經濟、城市化、社會保障、教育、家庭、社會流動、人口和環境、社會控制、社會變遷、國際地位和外交政策。和其他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業社會(例如印度、印尼、越南)相似,今天的中國更像十九世紀末的美國或者二十世紀初的日本,其時這兩個國家都還是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
直到十八世紀,中國一直處于亞非歐世界體系的核心。歐洲長期處于世界體系的落后的邊緣,向中國輸出金銀換取絲綢和瓷器,以滿足歐洲資產階級的需要。對歐洲人來講,尋找能在對華貿易中替代金銀的東西,是個艱苦而漫長的事情。這使得他們最后找到美國西洋參和印度鴉片作為進口替代?!皻W洲和西亞都力圖獲得進口替代品,以避免昂貴的對華貿易,并通過賣給臨近的國家賺錢”(Chase-Dunn and Hall, 1997, 191)。中國在亞非歐世界體系中坐頭把交椅不是依靠軍事力量?!岸侵饕捎谥袊洕图夹g的先進性造成的不平等交換……‘技術尋租 ’ 是歐洲和中國之間不平等交換的基礎。 ” (同上,191-192)。
遲發展者“為了動員資本和壓低工資,傾向于喜好專制政府”。國際環境“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條件”,對遲發展者尤其如此?!巴獠繅毫娖雀鲊鴮で蠛线m的軍事組織結構,而軍事組織結構又反過來重鑄了國家的內部結構。國家內部權力分配的變化又影響未來的政策和統治方式”(Evans and Stephens, 1988, 744)。
對遲發展者,市場的有效運行常常與強大果斷的國家政權相連,而市場失靈往往源于國家沒有自主權和政府低能……戰后的日本、四小龍和現在中國的強勁崛起,都顯示出國家干預同市場導向相結合十分有效。有關研究表明果斷的國家機器有助于有效的市場導向政策,同時也表明使私營企業缺乏自主權和政府低能的國家機器必然破壞市場、傷害發展。
國家政策和市場當然不會只向一個方向運動。政治考量決定了通往工業發展的國家政策,但這些政策反過來對國家的政治基礎產生影響……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增加財富、提高教育水平和識字率、發展大眾傳媒、促進收入平等、擴大中產階級,這些反過來又促進了政治民主化。(同上, 744-752)
中國革命之后的發展歷程顯示中國的發展道路符合上述所有方面,是典型的遲發展者。
用那些意識形態化的定義,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專制主義、計劃經濟等等來描述中國是不合適的。二戰以后六十年來中國和世界社會變遷的滄海桑田使我們更容易看清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市場經濟和國家干預并存于所有工業化國家和工業化進程中的國家。常識以為,市場導向就是資本主義,國家干預就是社會主義。事實證明,這種常識根本就是幻覺。最新的研究表明,國家干預的強弱并不取決于意識形態姓資還是姓社,而取決于其發展程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即便在高支出的歐洲也沒有一個政府花費本國GDP的五分之一,通常為十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到1950年,所有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成員國的稅收都超過GDP的五分之一,美國幾乎是四分之一,可是沒有一個超過三分之一(包括法國、德國和英國)。到1997年,經合發組織成員國加權平均的公共支出總值占GDP的39%,稅收收入和其他來源占38%。除了新成員韓國以外,沒有一個政府的支出低于GDP的三分之一。(Therborn, 2000, 2)
現在的中國,稅收僅占GDP的18%。要加強義務教育、社會福利、基本建設和公共設施都需要政府控制更多的財政資源。
關于民主化的研究更有啟發性。林茲和史蒂芬(Linz and Stephan 1996) 出色地指出了民主化的規律。他們指出,認定民主化就是“選舉加市場”是有害的,而更有害的是以為民主化可以成為一種“浪潮”。林茲和史蒂芬指出了民主化的一個先決條件和五個方面。先決條件是必須先有一個民族國家。五個方面包括:1)一個公民社會有結社和通訊自由;2)一個政治社會有自由和包容性選舉形成的凝聚力;3)法制的立憲政體;4)一個國家機關有理性和法制的科層規范;5)一個經濟社會有制度化的市場。綜合這五個方面來看,今日中國并不比俄羅斯和印度更不民主。
必須指出,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是分析當今中國社會的有效方法論。在今日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生產力之上,建筑著龐大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今日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的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胡錦濤和溫家寶的意識決定中國的存在,而是中國的存在決定胡錦濤和溫家寶的意識。在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的過程中,工業生產力同農業社會的生產關系發生矛盾。這些農業社會的生產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于是爆發了1949年之前的中國革命。現在的改革將持續調整生產關系中不適合生產力的部分。在農業生產力向工業生產力的轉變過程中,全部龐大的農業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必將或慢或快地向工業和后工業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發生變革。
按照羅斯托(Rostow, 1959/1991)的經濟發展五階段論,中國社會正處在“起飛階段”的中期。同時,按照奧甘斯基(Organski, 1965)的政治發展五階段論,中國社會正處在 “初步統一階段”的末期和 “工業化階段”的中期。我認為,政治發展階段與經濟發展階段直接相關。確定實現普選的合適時機,必須同時兼顧經濟發展階段和政治發展階段。最佳時機,應該是在經濟 “起飛階段”已經完成,和政治發展的“統一階段”和 “工業化階段”也已完成的時候。搞得太急,比如印度,會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害。搞得太遲,比如蘇聯,可能造成社會分裂。對在中國實現普選的最佳時機必須深思熟慮,這樣對中國好,對世界也好。
2.國家建立的積淀論
正如梯利指出,建立現代國家是人類社會最近五百年來兩大進程之一。幾十年來,研究“積淀”的重要性已經成為社會科學界的共識。我認為,最重要的積淀,就是國家建立過程中的積淀。在國內,沒有從前國家的社會體制的積淀,后來的政權很難穩定社會。在世界歷史上,發達國家的社會體制總是自然積淀于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不可避免要學習、適應、借鑒發達國家。
國家建立過程中的積淀,古今中外,無所不在。在東亞,先進的中國社會體制積淀于日本社會、朝鮮社會、越南社會,如同歐洲社會積淀于早期美國殖民社會。對于爭做世界強國的國家來說,除了學習已經被歷史證明有效的社會體制,從而在此基礎上建立國家,別無他途。
下一章將會討論,作為一個整體,唐代以后,中國的公務員制度和科舉制傳播到日本、朝鮮、越南和其他亞洲國家。西方也學習和模仿了中國的公務員制度和科舉制度。歐洲語言把中國的秀才、舉人、進士翻譯成學士、碩士、博士。英國直接照搬了中國的十八級公務員制度,并把它帶到北美殖民地。直到1978年,美國聯邦政府還在使用這套照搬中國的十八級公務員制度。西方還直接照搬了中國的科舉制:法國,1791;德國,1800年前后,英屬印度,1855;英國本土,1870。
對于任何民族國家,現代化的過程都是一個對內對外的積淀過程,而不是全盤更新。著重于比較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差異的“現代化理論”曾很流行,但現在應用這個理論的研究越來越少。原因是“現代化理論”中的“現代”和“傳統”這兩個核心概念有致命的失誤。美國有個參議院(古羅馬也有個參議院),日本有個天皇,英國有個女王。參議院、天皇、女王都是“傳統”的,但美國社會、日本社會、英國社會卻都是“現代”社會。正是現代化理論在這這兩個核心概念上失誤導致了自身的解體。在我們使用現代化這個詞的時候,我們必須把它嚴格界定于工業化、城市化、和民主化。這三大要素對任何現代國家的建立都順理成章而至關重要。
正如梯利所展示(Tilly,1990),歐洲民族國家只有在經歷了長期血腥的戰爭與沖突后才得以確立。在經歷了550年諸侯混戰之后,作為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中國早在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毛主席詩曰:“百代尚行秦政法”,就是說,秦始皇奠定的中國民族國家的框架積淀至今。
中國民族國家的基本結構在秦漢已然奠定,只需振興而已。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核心口號是“振興中華”,而不是“建立中華”。這種振興,基于一個新的世界體系,即以美國、日本、歐洲為中心,中國在邊緣,所以中國自然而然要反過來向中心國家學習。
3.中國與全球化
全球化成為社會科學界討論最熱烈的課題之一。2001 年,貴棱(Guillen,2001)總結了有關全球化的五大爭議,中國經驗對回答這五大問題都很有用。
首先,全球化真的發生了么?確實發生了。從前,中國是農業世界體系的中心。現在,中國處于工業和后工業世界體系的邊緣。中國正在爭取向中心移回去。
第二,全球化產生趨同化么?答案取決于“趨同化”的定義。如果趨同化是指城市化、工業化、民主化,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和全世界都在向這個方向趨同。但是,趨同化并不等于同質化。參議院、天皇、女王(或者國王)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趨同。同樣,中國的社會體制終將保留先秦和秦以后積淀下來的一些中國特色。
第三,全球化會顛覆民族國家的權威么?答案是否定的。有些人主張民族國家正消溶??梢哉f,這種民族國家消溶論是一種“地球村愚昧”(Global Village Idiocy)。事實是,沒有一個主要大國的主權正在消溶(中國也是其中之一)。甚至伊拉克的主權也不是那么容易被顛覆的。
第四,全球化與現代性有區別么?我認為,全球化與工業化和民主化一樣,僅僅是現代性在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方面。它們可以被視為構成整體的部分。
最后,一種全球文化是否正在形成?美國文化可以分成農業美國文化、工業美國文化和后工業美國文化。中國文化同樣可以這樣劃分。今天的中國文化,像一百年前的美國文化一樣,是一種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業文化。一方面,隨著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中國工業文化會越來越像美國工業文化。另一方面,即使都是后工業文化,美國文化、日本文化、德國文化、法國文化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各國語言不會趨同。中國人還是要說中國話、吃中國菜。
4.美國與中國
有兩個重要因素影響美中關系。首先,中國是一個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業國家,一個東亞的遲發國家。第二,美國經濟的規模和國力遠遠超過中國。2004年,美國GDP超過中國八倍,美國人均GDP超過中國38倍。自然,由于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美中之間存在一種過得去的工作關系是有理性的。
作為一個民族國家,中國的大戰略取決于中國社會的性質。史文與泰略斯認為,“中國的大戰略基本上是從大國政治的角度出發,對國際關系采取一種現實主義的態度?!?… 所以,國際秩序主要被視為國家之間相互競爭、權力導向的互動?!?Swaine and Tellis, 2000, 6-7)。對于未來中國國防行動的分析“不必假設中國領導人或民眾懷有或出現善意與惡意。毋寧,中國未來的國防勢態主要源于結構性的、系統的、和歷史的因素”(同上,7)。
首先,中國的大戰略取決于中國近代史:
在中國近代史頭三分之二的時間里(即大約1840至1945年),對中國大陸和海岸線的主要威脅是帝國主義強權的入侵,例如俄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的入侵。二戰結束后,擁有強大軍事力量或者高度工業化的民族國家,例如印度、俄國、日本、美國,對于中國領導人展示出各種國防上的威脅,包括入侵的威脅。(同上,11)。
結果,由于中國脆弱的邊境和反復被外國侵略的歷史,在多數中國人的意識里,將國內政治社會的軟弱和外敵入侵強烈地聯系了起來。(同上,13)。
考慮到這些被侵略的歷史深藏于中國人民的心中,李侃如準確指出了中國人民的三大目標:
第一,非常明確,國家統一。中國人認為,國家統一就是推翻過去一百年里被經濟強大的列強所強加的分裂。第二,經濟發展。中國人認識到,自己國家實力的降低其實源于其他國家更迅速的經濟發展,所以中國決心發展自己的經濟,并且將發展經濟視為頭等大事。這既包括趕超其他國家,也包括提高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三,保持社會和政治穩定?!兰o的多數時間里中國國內陷于暴力和不穩定更凸顯了這個目標的重要性。[vii]
自然而然,中國的大戰略正是實現這些目標的手段:
中國的基本國家目標是成為一個強大的、現代化的、統一的、和富裕的國家。中國把自己看作一個大國,就像其他大國一樣。中國認為自己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認為這種大國地位來源于其自然資源、人力資源、核武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和經濟的增長。中國希望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得到和其他大國平等的地位。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北京相信至少在2050年以前,它將獲得中等規模的大國地位……
中國國防工業的技術水平遠遠落后于西方,在無限長的時間內,尚無法制造出可以挑戰高科技敵人如美國或日本的武器……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基本目標是,建立一支軍隊,要足以抵御任何地區性敵人、維持領土完整、保護國家利益、維持內部安全、阻止法理臺獨的任何舉措、抵抗侵略……
中國的戰略,是用足夠的力量,在北京列出的條件下,把對手拉上談判桌;并能果斷出擊,杜絕第三方的干涉……如果北京認為戰爭不可避免,中國會努力克制并限制沖突,但同時使用足夠的軍事力量和戰術,在外部力量尚未進行武裝干涉之前,在主要貿易和外國投資中斷之前,在軍事上解決問題……如果第三方對卷入中國的地區沖突進行武裝干涉,解放軍將使用一切手段,希望給第三方造成重大傷亡,以削弱干涉一方的決心。[viii]
要理解未來五十年的中美關系,首先必須了解世界體系今后五十年的基本格局。
如果我們沿著形勢1的思路發展,假設世界體系現在發生的一切都只不過是重復霸權衰落早期階段的變種,那么我們可以期待世界形勢向下列情況發展,我把它們簡單地假設為幾條定理:
-
基于前二十年出現的領導科技革命的新產品,一個新的諾卓惕夫階段A將迅速開始。
-
就誰會成為這些新產品的主要生產者,日本、歐盟、美國之間將產生激烈競爭。
-
日本和歐盟之間將同時開始繼承美國霸主地位的競爭。
-
殘酷的競爭通常會使三邊減少到雙邊,最有可能的組合是日本連橫美國對抗歐盟,這種組合受制于雙方的經濟考慮和矛盾的文化考慮。
-
這種雙雄世界格局讓我們回到經典的形勢:一個由前霸主支撐的??諒姍?,對抗一個大陸強權,從地緣政治和經濟上預示著日本的最終勝利。
-
三邊的每一方都將繼續加強自身同某一特定地區的經濟和政治聯系:美國與美洲、日本與東南亞、歐盟與中東歐和前蘇聯。
-
在這個地緣政治重組中最困難的政治問題是將中國納入日本-美國區域和將俄國納入歐盟區域,但毫無疑問這兩件事情都可以搞定。
在這種形勢下,我們預期今后五十年歐盟和東亞之間會相當緊張,而東亞可能取得最后勝利。在那之后,中國能否奪取日本在新結構中的統治地位,就很難說了。(Wallerstein, 1999, 46-47)
如果美國希望維持霸主地位,就必須在大國之間搞好平衡。中國在今后五十年還不會爭奪世界霸主地位,但是如果中美關系搞壞了,那就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
亨利·基辛格總結了中國大戰略和中美關系的精髓:
中國的對外政策是耐心和深謀遠慮的。在北京看來,地緣政治的威脅不是去征服一個中國的鄰國,而是中國的鄰國聯合起來反對中國。中國領導人最沒興趣做的事就是挑戰美國,這個最遙遠的國家,在歷史上從未威脅過中國的統一和完整。(Kissinger, 2001, 147)
要想知道美國和中國的主要差異,應該看兩個國家的性質,而不是文化。美國是個先進的后工業化社會,而中國是個落后的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業社會。美國是中國的先生,但師生關系并不命定就很親密。如果美國的中國政策制定者對中國有更好的了解,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本來都可以輕易避免。作為中國的先生,美國必須在中美關系中采取主動。
學者們認為,在中國現代化和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的軍事問題并不一定成為一個要素。相反,觀察中國的重點應該放在中國內部秩序的重構上:
有些人擔心迫近的“中國威脅”,但諷刺的是,中國觀察家們很有理由地正在期望有一天中國將崛起成為一個大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可能變得更強大,從而更不具威脅。在崛起的過程中,中國需要發展出一套更完善的法制、更自由和更成功的經濟、更國際化和更少重商主義的經濟前景、國家同工人階級更好的關系、國家同少數民族更好的關系、更職業化和更完善管理的軍隊、以及同亞太周邊地區更好的關系。所有這些變化都將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發展以及世界和平做出貢獻。不幸的是,這些進程將進行得十分困難,不會很快結束。(Karmel, 2000, 182)
美國參與這些進程的選擇很多。我建議訂立美中自由貿易協定,以激勵美中在政治和文化上的融匯。另外,許多美國大學已經為中國精英提供一年制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這些人大多是大陸的政府官員和大型國有企業干部。這項工作沒有理由不能延伸到社會工作、教育、公共管理、法律、甚至警察部門。如果美國遵守1971年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臺海就有永久和平。
以上是我關于中國社會的性質、國家建立的積淀論、中國與全球化、以及美國與中國關系的若干定理。如果不出意外,基于這些定理,2005年,列克星敦出版社(Lexington Books)將出版一部名為《中國社會導論》的新書。
[i] Schwarcz, 1986; Xu, 2001; Barnett, 1967; Harding, 1981; Lee, 1991; Mulvenon, 1997; and Liu, 2001
[ii] 見附錄:《中國社會分層研究文獻》
[iii] Smith, 2002; Honig, 1986; Hershatter, 1986; Solinger, 1999; Zhang, 2001; Murphy, 2002; Chan, 2001; Sargeson, 1999; O’Leary, 1999; and Sheehan, 1998.
[iv] Kwan, 2001; Bergere, 1989; Coble, 1986; Pearson, 1997; Malik, 1997; and Dickson, 2003.
[v] Tilly 1990, 127–130.
[vi] 白宮新聞發布會(10/22/1997).
[vii] 白宮新聞發布會(10/22/1997).
[viii] 美國國防部長,《中國軍力年度報告2000》。
http://www.defenselink.mil/news/June2000/china06222000.html
-------
第二章 中國社會分層: 1949年以前 |
|
圖書名稱: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 圖書作者:李毅 ISBN: 出版社: 出版日期: |
今天的中國社會分層植根于古代中國的科層制度和正式的公務員制度。這些制度誕生于兩千年前,一直存活到現在。本章的目的是幫助讀者理解以后各章的內容。這項工作確有難度,因為可供研究使用的英語文獻相對較少。 本章力圖展現一幅中國社會分層的大圖景,包含以下四點。第一,考察中國為什么和怎樣保持了幾千年的統一而不被中斷。第二,考察1949年以前的中國社會分層,比較1840年之前和之后的異同。第三,考察科舉制度,這是中國社會歷史最為獨特的體制。最后,考察直接產生于科舉制的權力精英,直到1949年。 第一節 中國的延續性與統一性 中國社會因兩項獨特之處而顯得十分特別:延續性與統一性。與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國歷史具有獨一無二的穩定性。今天,大多數中國人認為自己是屬于一個統一國家的“漢人”,這個名稱取自兩千多年前的漢朝。 這不是說,中國從來就被一個中央政府所統治。恰恰相反,根據不同的估計,在中國歷史上,有超過一半的時間不止一個政府存在。令人驚異的是,除了少數異族政府,幾乎每個政府都宣稱自己是唯一合法的中央政府,沒有一個表示希望獨立,而且全都致力于統一中國,逐鹿中原,改朝換代。學者們常常試圖通過比較中國和歐洲來理解政權更替的內在動力,因為中國和歐洲規模相當,且都是在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主導性的文明力量。歐洲至今依然分裂。因而,任何一個研究中國社會的學者首先面對的第一個宏觀社會學問題就是,中國社會為什么敢于期望統一,又是如何實現統一的。 中國的延續性和統一性尚未被充分解釋,這也超過了本研究的范圍。但是,我的確想對這個問題作一個簡單的分析。我認為,或許中國的延續和統一主要有三個原因:一個結構合理的、知識化的科層制政府,輔之以科舉制;一個世俗的、實踐理性的意識形態;以史為教,重視歷史如同(西方社會)重視宗教一樣。 表2-1列出了中國朝代順序。公元前4000年出現了“中國人互動區域”,大量中國人農業社區廣布在今日中國這片土地上。公元前3000年,存在著結構龐大的中國人部落。夏商周兩千多年,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出現了眾多的中國人小國(即所謂黃帝和夏禹時的“萬國”,商湯時的“三千國”,和周武王時的“八百國”)。 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鼎盛時期的領土大致相當于今日中國的兩、三個省。商朝(公元前1600-前1046年)第一次宣布了某種普遍的王權或天命權威。在其鼎盛時期,商文化所遍布的地區面積至少相當于今天的十五個省,但沒有直接有效的政治控制。到了周朝(公元前1046-前256年),中央控制囊括了全部北中國,幾乎相當于今天的二十個省。這三個朝代推動了文化發展,誕生于那時的書面語直到今天還在使用。 周朝基本上是封建制。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 –前221年),鐵器逐漸代替了木石工具,從而提高了農業生產力,并增強了武器的殺傷力。農業生產力的提高結束了封建土地制度,而先進的武器使得封建政治制度過時了。在五百多年內戰中,中國先是分裂成幾十個小國,然后演變出戰國七雄。七國有各自的貨幣、度量衡、經濟政治制度,老百姓口語不相通,書面語也開始分化。這時,很難說中國能否再次統一,抑或就此維持多國獨立并存。 秦王掃六合,在他短短一代人的時間里一統天下,這是個難以想象的軍事奇跡。秦始皇統一文字、度量衡,修馳道,修筑北向長城。在技術上、文化上、經濟上秦與六國比都不占絕對優勢,秦怎么能滅六國呢?秦國的勝利源于兩個要素:土地私有制和郡縣制。戰國時代,遵照法家的建議,土地私有制和郡縣制逐漸在七國流行,但秦較六國更徹底地貫徹了這兩種制度,這成為導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的主要的制度因素。土地私有制取代封建土地分封制,郡縣制取代封建諸侯分封制。這兩項偉大的改革為秦帶來了七國中最高的歲入和最強大的軍隊。在其鼎盛時期,秦軍帶甲百萬。 郡縣制能夠有效統治一個基于土地私有制的大統一國家。統一后,秦將中國分成四十個郡(而非三十六個);土地面積大致相當于除西藏和新疆以外的今日中國(見中國地圖)。到了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科層制的政府機構已經成熟。郡縣制確立了中央集權在中國社會的永久地位。秦始皇之后的兩千多年,主要的結構沒有大的變化:土地私有制加上省縣制,一個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機構管理和控制整個社會。 漢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極大鞏固了中國的統一和延續。漢朝收入了新疆(見中國地圖)。更重要的是,漢朝確立了統治其后兩千年的官方意識形態,使中國先于歐洲兩千年完成政教分離。世俗化和實踐理性賦予中國的意識形態很大程度的靈活性,使中國比其他文明更容易地實現延續和統一。這個意識形態的核心是儒家。秦始皇死后,秦朝很快滅亡了。秦是中國歷史上最短的朝代,只維持了十三年。秦是如此富裕和強大,秦的迅速滅亡遺留給漢代許多理論上和實踐上的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以后,漢持續了四百多年。漢朝統治方式的一大變化,就是廢除百家,獨尊儒術。 秦朝的意識形態是法家(Fu, 1996)。法家提倡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家的著名觀點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家提倡土地私有制和郡縣制,反對并摧毀了封建制。他們承認甚至提倡個人主義和追求個人利益。法家提倡公平,賞罰分明。是法家輔助秦統一了中國。法家的理論基礎是“性惡論”,法治因為性惡而成為必需。法家盡管有效,但作為一個大國的官方意識形態,法家有些狹隘。漢朝統治階級意識到,如果官方意識形態認為人性本惡,在此基礎上要求人民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就十分困難。 儒家(Brooks and Brooks, 1998; Yao, 2000)則正相反,鼓吹尊卑有序,維護封建制度。儒家以“性善”為理論基礎,核心是“仁”,特別是統治者要對被統治者有仁愛之心。它宣揚道德和教化,勞心者治勞力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上行而下效之,就能國家昌盛,天下歸一。儒家反對個人主義和追求個人利益。顯然,在550年之久的春秋戰國時期沒人需要儒家學說。由于戰爭連綿,法家和軍事戰略家成為當然的權威。但是,在秦漢大一統之后,除了鼓吹封建制這個錯誤,儒家學說成為統治這個新國家的最佳官方意識形態。 盡管漢朝選擇儒家作為官方意識形態,中國精英根本沒有拋棄法家。在其后的兩千年里,中國精英陽儒陰法。學者們以為,儒、法、道、釋作為相互矛盾的意識形態,在每個中國人身上都有體現。但是,以儒家為核心,對保證中國的延續和統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歷史,直筆浩浩青史,對保證和維護中國社會的統一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漢代確立儒家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同時,太史令司馬遷拋棄了神權,果斷地建立了歷史的權威。從來就沒有上帝救世主,也不語怪力亂神,公共權威的意識形態必須以人為本、以史為鑒。基于歷史,司馬遷展示了政府的目的不是理想的天國,而是理想的人世?!妒酚洝肪刻烊酥H,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之后,《史記》成為中國正史的典范。延續《史記》的偉大傳統和體例,歷朝歷代,在改朝換代之后,撰前朝史,隔代修史,共計有二十六史。這個傳統一直持續到今天。2003年夏天,中國中央政府宣布,將投入巨資,延請數百位名流學者,重修清史。 《左傳》總結了著名的三不朽。作為中國精英,有三條人生道路可以在世界歷史上永垂不朽,而不必去做上帝或圣徒。一個人的歷史地位取決于他對國家的延續與統一的貢獻。第一是立功,文治武功。第二是立德,德高望重。第三是立言,傳世之作。按照三不朽的標準,司馬遷在《史記》中為所有人,從王公貴胄到黎民百姓,建立了歷史評價的標準,延續至今。 漢代以后的中國歷史基本上是重復和循環。中國社會是一個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權的省縣制、以儒家為中心的官方意識形態、和以史為教的結合體。如果一個王朝無法實現這些基本的社會體制,群雄并起、改朝換代則最終不可避免。中國作為一個大統一的國家成功地得以延續。 在朝代的循環往復過程中,開國之初與王朝末世存在著根本差異。新朝新政,均田薄賦;開國皇帝,勵精圖治;朝廷清廉,民氣可用,萬象更新;江山社稷,固若金湯?;蜻t或早,王朝衰??;富者田聯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貪官污吏,如狼似虎;文官愛錢,武官怕死;水旱蝗災,連綿不斷;黎民百姓,揭竿而起;內憂外患,接踵而來;天命頓失,大勢已去。天下大亂,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真命天子,文韜武略,一統天下。 漢以后的朝代更替大體遵循這同一個模式。唐朝(618-906年)和宋朝(960-1279)完善了漢朝誕生的科舉制度。元朝(1279-1368年)收入西藏。明朝(1368-1644年)艦隊,三萬水師,六次環游世界(Menzies, 2003)。清朝(1644-1912年)總結和實踐前朝的統治經驗,將中國的人口從一億發展到四億。 十九世紀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中國一下子從中心滑到世界體系的邊緣。清朝土崩瓦解后,中華民國(1912-1949年)試圖把中國社會推向前進,但是失敗了。1949年,振興中國的重任遂落到毛澤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肩上。 第二節 1949年以前的中國社會分層 周朝是個封建國家。統治階級包括四個階層:周王室,封建諸侯,王室和諸侯的卿大夫,士。周王室是王朝的核心,包括天子及其子孫。諸侯國在周朝鼎盛時數以百計。天子依天命君臨天下。依天命,天子分封他的親屬或功臣為各國諸侯,因而天子和諸侯的后代大多有親屬關系。也有不是出自周王室的諸侯,但他們大多成為周王室的姻親。在王室和各諸侯國,卿大夫也大都是天子和諸侯王的親戚,他們各自擁有家族、采邑和領地。周朝最低等的貴族是士。士最初是武士,后來也逐漸和主人有了血緣或婚姻的關系。周朝中期以后,士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精英階層。 春秋時期,周王室血統不再是權力的象征。諸侯相互交戰,甚至攻擊周天子本人。卿大夫殺死諸侯,犯上篡國,毫無顧忌。周禮規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一套很復雜的法律制度。到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封建社會瓦解了。[iii] 從秦到清(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中國政府將人民分成四個階級:士、農、工、商。地主和農民都是“農”,是兩個主要階級,而工和商是兩個次要階級。理論上,除了皇帝,沒有一個位置是世襲的。 漢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以后360年的內戰期間,封建制有復辟傾向。漢唐之間(220-618年),出現了一些有權勢的大門閥士族,他們占有大量土地和部曲。他們在政府占據重要的文武官職,并由自己的氏族世襲這些文武官職。 唐初,中央政府將漢朝和隋朝的科舉制完善成為一種全國性的統考制度,以消滅漢唐之間出現的封建制復辟,使得布衣亦可卿相。隋初,唐初,宋(960-1279年)初,都繼承漢制,實行均田制,把田地分給無地農民。 到1880年代,如表2-2所示,中國人口大約在三億五千萬到四億之間,或者是七千萬戶。四個社會階層之間,的確存在垂直的社會流動,大家族可因為子孫不肖、或者是沒有男丁而衰落。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表2-2會誤導我們。雖然地主和農民兩個階級由于經濟地位相差懸殊存在本質差異,官方的統計數據卻將他們都視為“農”而放在一起。同樣,大商人屬于上層階級,而小生意人則屬于下層階級,官方統計卻將兩者放在一起,因為他們都是“商”。官員和士子都是地主階級,但官方統計卻將他們同地主分開,因為士子是有功名的人,至少是個考生。圖示2-1科學地展示了晚清的社會分層。 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下層社會和上層階級都發生一些顯著的變化。農民(Hinton, 1966; Crook, 1959)起義日漸頻繁,因為西方列強不斷欺凌中國,而政府的橫征暴斂高的超出想象。在上海等地,隨著應用現代機器大生產,出現了工人階級(Smith, 2002; Honig, 1986; Hershatter, 1986)。盡管工業革命在全世界創造了藍領工人,他們在中國仍然是工人階級的少數,因為中國的工人階級主要包括傳統手工業者和苦力。1920到1949年間,現代工業的工人只增加到不到三百萬人,且多數是從事棉紡業的女工和童工。 但是,上層階級發生了劇變。一個從舊的士紳階級中脫胎出的新的上層階級開始領導國家,他們包括軍事領袖、新知識分子、民族資本家、地主、國家技術官員。 十九世紀中期以后,軍隊逐漸重組,軍事領袖不但要帶兵打仗,還要領導國家走向未來。他們大體分為四代。第一代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首。他們自己均曾任總督,都出將入相。各省巡撫,多出其門下。他們在各省建立軍校。1867年建立了第一所海軍學校。1911年,全國共有軍校七十所。 袁世凱是第二代軍事領袖,成為中華民國第二任大總統。他死后,他的屬下中出了五位總統,一位總理,和多數的北方軍閥首領。袁世凱在保定開辦了六所樣板軍校,蔣介石就是保定畢業生。 蔣介石是第三代軍事領袖。1924年,蘇俄幫助孫中山重建國民黨,并在廣州郊區建立了黃埔軍校,以蔣介石為校長。1928年以后,蔣介石屬下許多將軍、部長、省長都是黃埔畢業生。一些毛澤東的屬下也是黃埔畢業生,林彪就是黃埔四期。 毛澤東是第四代軍事領袖。長征以后,在延安建立了抗日軍政大學,毛澤東任名譽校長,林彪[iv]任校長,胡耀邦[v]任教務長。1949年建國前后,每攻下一座大城市,毛澤東就委派一位高級將領擔任首任市長。這是歷朝開國時的標準做法。如同歷朝歷代,技術官員逐漸取代開國將領。 另一個階層是新一代知識分子的興起。他們中有些人留學海外,有的畢業于國內創辦的大專院校和中學。這些人只占人口的極小比例,且大多生活在大城市和沿海港口城市。下表是1949年各級學校畢業生統計[vi]。 這些新知識分子(Schwarcz, 1986)主要出自上層階級,多少受過一些傳統教育。他們在新的公共或私立教育機構接受了現代觀念,但同時他們也把自己看作舊式的有科舉功名的人,把自己看作士。所以,他們總是以經世濟民為己任。 民族資產階級(Kwan, 2001; Bergere, 1989; Coble, 1986) 是1840年以后新生的領導力量。他們原本是外國資本家的中國助手,被稱為“買辦”。買辦階級最先集聚了大量財富,用來建立現代企業。清朝末期,舊的商人階級和新興的資產階級組織商會,提倡憲政,并形成組成省咨議局的主要動力。一戰期間,外國資本的退出為中國打開了新的國內和國外市場。銀行家和實業家開始從商人手中接過領導權。一戰和戰后的一段時間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黃金年代。但1928年蔣介石掌權以后,由于缺乏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的可靠支持,資本家最富活力和膽識的部分失去了基礎。甚至在其頂點,由于資本和技術的短缺,他們僅僅集中在輕工業,特別是紡織業,而無法涉足重工業,如鋼鐵和機械制造工業。 1840年后,中國的地主階級逐漸全部失去了他們的積極的社會功能。農村地主階級曾是兩千年來中國的統治階級的主體。但是,1840年以后,只有極少數地主成功地轉變成資本家。要建立一個現代民族國家和實現工業化,中國需要有為的軍政領導人、國有和私人資本家、社會思想家和現代教育家、科學家和技術人員。這些新的社會領導人多數來自農村地主階級家庭,而他們也從地主階級手里拿走了所有的社會功能。這使地主階級對于建立現代國家完全過時和無用了。 國家技術官員最終獲得了國家的支持,并致力于規劃建立現代國家。清朝末期,他們被授權管理國有企業、領導軍事、規劃教育。1928年蔣介石上臺后,他們在政府部門中人數增長,他們作為知識精英的地位也同時提高。1935年前后,他們控制了中、中、交、農,控制了超過三分之一的輕重工業,并負責籌劃對付日本侵略的軍事準備。通過兼并民族資產階級,他們創建了國有企業,這些企業成為1949年以后中國國有企業的先驅。所以,不足為奇,今天的中國仍然在由同樣一個國家技術官員階層領導著。1949年以后中國迅速的社會發展來自重建充分完整的國家權力,與此同時技術官員逐漸取代了開國革命家成為領導階層。1956年,公私合營消滅了民族資產階級,將其并入國家技術官員。到2003年初,國家技術官員完全取代了開國革命家。 第三節1905年以前的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是1905年以前的中國社會分層的一個重要特征。秦以后的兩千多年,四民士為首,無論在經濟上、政治上、還是教育上。唐代以后,士特指考生和有功名的人。書中自有黃金屋。一個人的政治、法律、經濟地位都取決于他在科舉考試中的成績和第次。甚至衣服的款式和顏色,以及紐扣的式樣,都由成績決定。個人家庭背景不直接影響個人科舉考試成績。如果不能通過考試,在某種情況下,官銜可以購買,但是這些官銜往往是些虛職。有功名的人和官員購置土地,富有的地主和商人購買功名和官銜。如此,這兩大集團合并成為一個統治階級。 埃爾曼的著作極為詳盡地展現了科舉制度(Elman,2000),展現了科舉制度在整個中國歷史中的重要性。理解科舉的關鍵在于理解錄取過程。漢代通過客觀評估士子的業績來錄用官員。為了使未來的官員學習關于理想社會的政治思想,皇帝建立了太學,在太學獨尊儒術,以儒家為官方意識形態。為了考察未來的官員是否對這些為官的必要知識了然于心,一個廣博的考試制度就此建立。 漢代的太學畢業生按照最后的成績被分成兩等。第一等成為朝臣并為中央政府效力,第二等則返回原籍成為地方政府的下級官員。漢朝的文官選拔制度的另一種方式稱為“察舉制度”(舉孝廉),意思是地方政府可以向中央政府推薦有能力的人。于是,公務員制度發展成為學校培養、博士帶弟子、舉孝廉相結合的詮選制度。從此中國政府成了一個學者組成的政府。 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演變成了僅僅從大門閥士族中推薦官員。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為改變這種狀況,隋唐開科舉考試,向所有階級開放。雖然只有官員、地主、商人的子弟有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準備考試,但時間和金錢不能保證一定通過。表2-3列出了明清兩代士子的家庭背景。 科舉制度向所有人打開了大門,任何人都可以向政府注冊要求參加考試。但在唐初,對于參加科舉考試唯一的限制是,考生不能是工商子弟,因為工商只考慮個人盈利,而科舉的目的是選拔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公務員。不久,由于商人的強烈反對,工商子弟也被允許參加考試。 科舉制度在宋代經過改革,更為嚴密。為防止作弊,保證考試的匿名性,試卷上的考生姓名被覆蓋掉,取而代之的是編號??荚嚦煽兂蔀槌晒εc否的唯一標準,多么有名望的考生也可能通不過。自然,這項制度有一個必然的缺陷,那就是如果閱卷官員有眼無珠,最具天份的人才也會被埋沒終生。 明朝以前,一個人只需要考取一個學位。明朝對科舉制度作了一些修改。由于報名和參加考試的考生人數大增,需要建立一個分級的科舉制度。三個級別的考試分別用來授予三種學位:秀才,舉人,進士。 考秀才和舉人主要考儒家經典,考進士則主要考有關中國的經濟、歷史、地理、和軍事的策論。大多數考生一輩子只考秀才、舉人,以至于在明清兩代,出了大量的注釋經典的考試輔導材料以供考生背誦。而八股文以只重形式不重思想著稱。死記硬背和寫八股文妨礙了真正的學習和做學問,造就了一批保守刻板而不會創造性思考的人。 1840年以后,清朝改革科舉。為了對付列強入侵,討論中國和世界經濟政治的策論逐漸取代了死記硬背經典的考題。加之,新式學校的畢業生也可以作為公務員候選人,各級公立學校也逐步增加錄取人數。 這些改革使得中國的新式學校面臨合格教師短缺的問題。盡管可以請外教,派學生去海外留學畢竟更經濟、更容易,特別是去日本。1895年以后不到十年,超過五萬中國學生留學日本。 1904年,一個新的教育制度在日本模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它包括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大學、科學院。有三種新的學位對應大學、高中和小學學歷,大致相當于科舉制度下的三種學位。這樣就使新式學校的畢業生有資格成為正式的公務員候選人。 按照計劃,1906年以后,當新式學校能輸送足夠數量的畢業生取代科舉的時候,科舉考試就會被逐漸廢止。然而,1905年9月,當日本戰勝俄國已成定局,中國政府當即決定提前廢科舉。就這樣,持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停止了。 從公元960年到1905年,中國共有108672名進士。其中,宋朝39711人,元朝1136人,明朝24594人,清朝26747人(Elman,2000,647)。在一千多年里,中國權力精英來自于科舉制度。與任何其它前工業社會的統治階級相比,中國權力精英具有最高的教育水平。 第四節 1912年以前的公務員制度 在先秦封建時代,政府官位由貴族世襲。秦漢結束了封建時代,從此政府官職不再世襲?;实凼菄以?,象征國家;日常行政管理則由一個政府來實施,這個政府通常有一個類似宰相的首腦。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大約一百五十年,秦國就分成三十一個縣,縣令由秦王親自任命。有行政法律規定中央政府與縣級政府的結構和功能,還有其它法律用以維持社會的秩序?!胺摇边@個名稱就來自于鉆研、制定各種法律的人。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儒家學者主張恢復周朝封建制,法家官員主張推廣秦國郡縣制。始皇帝采納法家的意見,實行郡縣制,將中國分成四十個郡和二百多個縣。以行政法律規定了中央政府、郡政府、縣政府的結構和功能。秦律,包括行政法,為歷朝歷代所效法。從秦到清,盡管每個朝代都有所損益,行政法律的主要功能和內容沒有大的改變。各級主官,從督撫到縣令,都由中央政府任命。 漢初,儒家學者認為秦朝的短命(15年)是由于沒有恢復周朝封建制度。漢高祖劉邦于是向儒家妥協,在西部建立十四個郡,在東部分封十個諸侯國。結果,正如法家預言,諸侯國越富有越強大,就越想獨立于中央。漢朝花了半個世紀,通過血腥的武力平叛,才蕩平諸侯國,恢復郡縣制。 從漢末至1911年,中國的公務員制度的構成有三個角度。首先,公務員劃分為十八級。第二,公務員也可按政府級別劃分,分屬于中央政府、省政府、州政府、和縣政府。第三,公務員也可按文職、武官、和專業技術人員來劃分。表2-4顯示了這三個角度如何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直到今天,中國的干部制度還是這樣一個三合一的統一體。 漢唐之間,是一場長達360年的內戰。唐朝的政府結構變得更加正式和細致。在尚書令之下,中央政府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自唐代到1906年,這個六部制度在中國延續了一千三百年。 清朝只有不到三萬公務員。進士的起點級別為正七品(見表2-4),得一份不夠充裕的薪水(見表2-5)。但是,非法收入,主要是賄賂,遠遠超過合法收入。直到明、清,四品以下的官職可以買賣,但價錢通常是官職本身年收入的一千倍。 1906年,只有當日本在1895年打敗中國、1905年打敗俄國之后,清政府才終于決心改革維持了一千三百年的六部制度,并通過加入七個新的部門將其變成一個現代的政府結構。1906年,改革后的清朝中央政府結構如下: 1. 總理 2. 副總理 3. 副總理 4. 副總理 5. 外務大臣 6. 外務部 7. 民政部 8. 度支部 9. 陸軍部 10. 學部 11. 法部 12. 海軍部 13. 農工商部 14. Ministry of Territories 15. 郵傳部(Hsieh, 1966, 366) 唐代以后,日本、朝鮮、越南和其他一些亞洲國家學習、采納了中國的科舉制度。二戰以后,沒有接受西方的強烈影響,這些國家和地區大都恢復和建立了全國統考。正如傅高義所指出,精英政府和全國統考是日本和亞洲四小龍迅速工業化的兩個重要的制度性因素(Vogel, 1991)。 對于研究中國的學者來說是常識、而美國大眾卻一無所知的是,西方也學習和照搬了中國的公務員制度和科舉制度。《2005年不列顛百科全書》直接指出: (中國的公務員制度是)傳統中國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其成員通過競爭性的考試選拔錄用。中國的公務員制度造就了中華帝國兩千多年的穩定局面,并為中國社會提供了社會流動的主要渠道。后來,它成為其他亞洲和西方國家發展公務員制度時模仿的典范。[vii] 整體而言,中國的公務員制度和科舉制度是由利瑪竇介紹到歐洲的。利瑪竇在中國生活了27年,死于1610年。他的日記最初是用意大利語寫的,并不打算發表。另一位神父將它翻譯成了拉丁語,按照主題進行編輯,于1615年發表。很快,這本書就被翻譯成了所有主要的歐洲語言。在馬可波羅之后三百年,這本書向歐洲重新展現了中國。1953年,美國天主教當局將它從拉丁語翻譯成美國英語,名為《十六世紀的中國:利瑪竇日記1583-1610》[viii] 該書第一編第五章是“論中國的藝術、科學、學位”;利瑪竇在這里將中國的進士、舉人、秀才翻譯成博士、碩士、學士(Ricci,1953/1615, 26-41)。第一編第六章是“中華帝國的行政管理制度”(同上,41-59)。這兩章和全書令人難以置信地詳細介紹了中國的科舉制度和公務員制度。 英國直接照搬了中國的十八級公務員制度,隨后將其帶到北美殖民地。直到1978年,美國聯邦政府公務員制度還在使用這個十八級制度。逐漸地,這套級別制度也在現代企業、現代大學、現代軍隊中發展和傳播開來?,F在,每個世界500強大企業都有一個這樣的級別制度,級別的數目也還是在十八級上下。 西方也直接照搬了中國科舉制度。1946年,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了著名的《中國》一書。這本書是美國關于中國的最權威的教科書長達十多年。它由哈里·法恩斯沃斯·麥克奈爾編撰,作者都是英語世界著名的中國研究學者。[ix]該書第三十章是“中國的科舉制度與西方”。以下文字直接引自該章: 雖然最早的西方大學口試可以追溯到“1219年之后的時期”,但是,根據《新英語辭典》,“考試”一詞直到1612年才有了“筆試”的意思。與考試有關的詞匯,例如“考卷”和“考題與答案”,直到十九世紀才首次出現。多數研究者認為1702年標志著歐洲筆試制度的開始。1747年出現了數學學士學位;1802年出現了第一個為學士學位設立的真正的考試。在1791年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采用了科舉制度(公務員考試制度);德國于1800年左右、英屬印度于1855年采用了科舉制度。英國于1870年把英屬印度的科舉制度應用到英國本土的各級政府(MacNair,442) ……二十多年后,各種期刊雜志還爭相指責競爭性的科舉考試是一種“照搬的中國文化”。( MacNair,450) 第五節 1949年以前的干部制度 中國現行的干部制度并不是新中國的創造發明,而是直接繼承了中華民國的干部制度。1912年,慈禧太后死后不久,中華民國就取代了清王朝。孫中山和袁世凱任民國第一任和第二任大總統。袁就任不久就頒布法律規定了新的公務員等級制度。1914年袁在總統令中作了詳細的規定。它將公務員大致分成三種等級,從高到低分別是:選任、薦任、委任,加上少數特任(見表2-7)。這個制度共有四等三十七級,只有最低的委任級別才利用考試選拔。1915年,在他死前,袁頒布了一項關于為中央機關和地方政府重開考試和培訓制度的法規。 1915至1927年,中央政府繼續存在:投遞郵件,學校繼續授予學位,繼續償還外國貸款,繼續互換外交使節,有時甚至還會按照袁的規劃舉行國家公務員考試。1928年蔣介石上臺后,基本繼承了這套制度。 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干部”這個詞匯的出現和使用。盡管中文里原本沒有這個詞,但在20世紀早期袁世凱死后被廣泛使用。似乎和這個時期許多中文詞匯一樣,這個詞來自日本。是日本人將法語詞“Cadre”翻譯成為“干部”。甚至到今天,它在中日兩種語言中的寫法都是一樣的。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都頻繁地使用干部這個詞,用它代替“官”。今天,在所有東亞國家語言中,干部這個詞都用來表示政府官員、軍官、國有或大型私有企業的管理人員、國有或大型私有事業單位的知識分子。 中華民國的官方意識形態是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三民主義是民族主義、民主主義、民生主義。五權憲法是五個政府部門的五權分立。孫認為現代民主國家的有許多缺陷,原因是只有三權分立,因而必須加入另外兩權。結果,從1928到1949年,中國的中央政府共有五個分支: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至今,臺灣還在實行這個五權憲法??偨y在五院院長之上。行政院由中央政府各部組成,行政院長是實際上的總理。立法院是議會。司法院是最高法院。監察院對美國公眾來說完全無法理解,它大致相當于美國的總檢察長和總審計署。 考試院于1930年一月正式成立。按照法律規定,它是中華民國最高考試機關,所有的公務員必須通過考試才能被正式錄用。那些通過高級公務員考試,當過三年以上委任公務員,或者參加革命七年及以上者,有薦任資格。通過普通公務員考試,參加革命五年及以上者,或高中畢業生,有委任資格(見表2-7)。 從1931年第一次高級公務員考試開始,考試院就計劃隔年交替舉行高等公務員考試和普通公務員考試。作為補充,不同部門另外要求專門考試。1931到1949年,這些考試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考語文、邏輯、三民主義。第二部分考專業知識和技能,如管理、教育、金融、外交,第三部分是口試。除了后來添加的三民主義,這項制度和袁世凱原先擬定的基本相同。1936年,分科考試包括管理、教育、審計/會計、統計、司法管理。 1931年日本侵占東北,1937年開始侵略全中國。1945年日本投降后,從1945到1949年,國共打了一場內戰。自然,1936年以后就沒有對干部制度(公務員制度)的認真構建了。 1949年以前的干部制度也十分有效地把文職、軍官和專業技術人員三結合為一體。到1949年,大多數大學都是公立學校,所以教授們也被認為是干部系統中的一部分,和在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工程師、其他知識分子一樣。一些專業技術人員,例如軍醫和軍隊工程師被授予很高的軍銜,例如有少將軍醫。1949年毛澤東建立新中國之際,全盤繼承了這個干部制度。[i] 李毅根據歷史文獻制表。 [ii]. Se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Pages 54–55. [iii]Se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Chapter 8: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v] 中國的二號領導人, 1966—1971. [v] 中國的二號領導人, 1982—1986. [vi]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4, 186. [vii] “Chinese civil servic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05.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 <http://search.eb.com/eb/article?tocld=9024152>. [viii] 這是一本六百多頁的書。該書今天可以在大多數美國大學圖書館里找到。我個人認真查閱了這本書。 [ix]此書今天可以在大多數美國大學圖書館里找到。本書有兩種版本:1946年版和1970年的重印版,兩者完全一樣。我個人認真查閱了這兩個版本。 |
|
附 件: |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