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請注意,如果文字過小影響閱讀,請打開記事本,將文章全選后復制其上,然后調整字體大小適合自己眼力,而且可以保留未讀部分,方便下次接續閱讀. 在一個聲勢浩大的全球化合唱聲中,西方左翼美學發出的是一種“他者”的聲音。詹姆遜美學站在左翼立場上,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詳盡分析當代資本主義文化的內在矛盾和危機、揭示全球化文化的本質及其左翼的對策,這是詹姆遜美學的現實意義。
當代西方左翼美學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詹姆遜在《新左派評論》上發表題為《全球化與政治策略》的文章,尖銳指出,經濟全球化直接影響人類的文化構成,在文化層面上,全球化使地方性的文化瀕臨滅絕的危險,它們只有成為迪斯尼式的、只有成為人造贗品、只有把傳統與信仰幻化成為單純的審美圖像,才能生存與再生[1]。因此,詹姆遜號召全世界勞工組織聯合起來,形成新型的國際無產階級,對全球化做出真正的、能夠穩步推進的、具有創新性的政治回應。西方左翼美學的立足點是社會現實,這對我國當今美學研究走出象牙塔,切實把握現實的審美文化轉向很有啟發。
一
詹姆遜美學的理論建構主要表現在他的幾個獨到的范疇上:絕對視域、政治無意識、后現代主義、認知的測繪。
1.絕對視域。絕對視域是詹姆遜美學的核心,指的就是政治視角是一切閱讀和一切解釋的最終視角。詹姆遜所說的政治主要是指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詹姆遜稱之為“主導符碼”。“主導”其實就是指在所有闡釋中的優先地位。闡釋模式有不同的形式,用不同的符碼。為什么“生產方式”這個闡釋符碼具有優先地位呢?因為它能打破“封鎖線”,直入問題的根本。詹姆遜親歷了各種闡釋實踐后體會到,除了馬克思主義以外,其他的闡釋系統都有隱藏的“封鎖線”,這條封鎖線把闡釋系統與社會整體分離開來,使闡釋成為封閉的現象。例如,弗洛伊德深層心理學的闡釋結構至多深入到家庭這一領域,它再也沒有超出家庭領域之外更多的闡釋話語,而馬克思主義的闡釋系統“生產方式”既可包容家庭又可超越這個層面進入更廣泛的社會現實。
2.政治無意識。詹姆遜所言無意識取自弗洛伊德深層心理學的核心——愿望的達成,詹姆遜的理論中愿望的達成主要是指集體愿望的實現,具體地說,是某一階級愿望的實現,愿望主要是指烏托邦,即對未來理想社會的向往。詹姆遜所言政治有三個不斷擴張的視域。在第一個狹義的政治視域中,歷史被還原到一系列定期發生的事件和時代危機之中,政權動蕩、社會興衰、階級等級之間的激烈斗爭等從文學、文化文本中透視出來,同樣一個文化制品還可以從第二個政治視域來透視。在這個視域中,文本呈現的內容可以被視為階級話語中的“言論”。關于具體的階級話語中的“言論”,詹姆遜引進米哈伊爾·巴赫金的對話理論來闡明階級話語在結構上是對話式的,并加重巴赫金所說的“對話”的對抗性性質。在第二個視域中,文本闡釋這種重寫實際上是把個別文化制品理解為階級之間意識形態對抗、對峙、論辯的象征性行為。第二視域仍然不是馬克思主義文化分析的最終形式,同樣一個文化文本還可以在更深廣的政治視域中解讀,這就是第三視域,即生產方式的視域。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提出,一切文化現象背后最深層的根源在于與這一文化相聯系的生產方式。詹姆遜對此推崇備至,把它作為他自己整個左翼美學的理論基石,詹姆遜認為與上層建筑相對應的是下層建筑,其核心是資本增值的具體模式。
3.后現代主義。詹姆遜得益于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把后現代狀況置放于龐大的社會系統中來透視,并將它與晚期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相聯系,揭示出后現代的本質。
首先,詹姆遜從音樂、繪畫、詩歌、小說、建筑等各類藝術中排列出屬于后現代范圍的作品名單,歸納出它們最顯著的特點之一便是拼貼。拼貼,即形象復制后的拼接、拼湊。和拼貼相關,后現代藝術普遍呈現出這樣一種狀況:作為藝術活動的主體——創作者的獨特個性消失、作品風格終結,詹姆遜稱之為“主體死亡”。在藝術活動中,風格通常指創作者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獨特的創作個性,風格是現代主義藝術的美學追求,偉大的現代主義藝術是以個人風格的創造為基礎的。
拼貼、拼湊在文學、影視中突出地表現為文本互涉,即后現代作品對舊情節、舊情景的暗指、模仿、抄襲。詹姆遜認為,后現代電影的拼貼在美學上是有效果的,通過對舊日情節、情景的閃避性的抄襲,大眾可沉浸在一種更深的和更適宜的懷舊欲望之中,詹姆遜把這一類后現代特征歸納為懷舊模式。
詹姆遜美學對后現代主義的研究是深層的。詹姆遜的研究直接進入生產方式的分析層面,抓住金錢這個資本主義的核心。與馬克思所處的市場資本主義階段相比,詹姆遜所處的跨國的、晚期資本主義對金錢的追逐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是資本主義對金錢絕對追求的內在邏輯的必然結果,價值的幽靈在全世界游蕩。詹姆遜發現,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概括的金錢的生產方式在晚期資本主義階段已發生位移,金錢被轉換成資本,資本又在商品生產中逐步積累、增長,產生更多的金錢,在這個市場資本主義時期,全部運作的焦點是商品的生產,而在晚期資本主義階段,金錢向資本轉化后并不一定要投入商品生產,投向金融、股票市場便可直接牟取暴利,這種資本積累自動化的邏輯高于貨物生產和消費的邏輯,資本在全部的運作過程中風險大、投機性強、節奏快,這樣的生產方式投射到文化層面上便表現為后現代的總體特征——任意異質的、支離破碎的、瞎碰運氣的美學實踐——拼貼、碎片。
4.認知測繪。認知測繪是詹姆遜美學面對全球化現實,重構階級之圖的系統理論。其靈感來自凱文·林奇的《城市的形象》一書,書中描繪了異化了的城市首先出現這樣一個空間:人們身在其中卻不能把握所處城市的整體,不能把握自己在這個所處城市的位置,因此,傳統城市的非異化就是在現實中重新獲得地域感,重新建構城市標志系統。詹姆遜認為,把這本著作投影到全球化的社會、文化空間上去,具有特別的參考意義。當今全球資本主義時代,資本的滲透無孔不入。金錢的增長,除了把資本投向金融投機、股票投機以外,還有一條重要途徑,這就是把資本轉移到其他更有利可圖的生產形式上,通常是到一個新的地區去投資。資本的跨國運作使詹姆遜期待能夠出現全球范圍內的新型國際無產階級,同時期待能夠描繪出一張全球資本主義時代的、全球范圍內的意識形態的地圖,具體地說,這張地圖能清晰地描繪出每個個人與全球資本主義社會的關系。這是左翼美學的艱巨任務,當前的意識形態狀況正如同那異化了的城市空間,人們不能把握自身在全球體系中的位置,如果個人主體增強在全球體系中的位置意識,并明確他所處的位置,也就增強了社會聯盟的可能性。
二
詹姆遜的美學實踐涉及各類藝術和各個文化層面,常用的關鍵詞有:精神分裂、欣快癥、偽唯美主義、烏托邦等。
精神分裂是詹姆遜對晚期資本主義文化藝術的性格描述。詹姆遜這一美學實踐的靈感來自拉康,拉康的結構心理分析闡明,精神分裂是一種示意鏈的崩潰,即“能指”和“所指”間的一切關系的崩潰。詹姆遜吸取了這一思想,并深入研究這種崩潰,這種崩潰使人感覺到一連串純粹的、互不關聯的現時的體驗,表現在藝術作品中是呈現出一系列的非連續性的語句和敘述。
在后現代主義時代,人們普遍的精神體驗是耗盡,夜以繼日的工作,人的身心被消耗殆盡,需要有一種類似吸毒的感受——欣快來補給,此時,藝術的“零散化”滿足了這種被刺激的渴望,連續斷裂的句子使詩歌中有一連串主題并列,并同時存在于現時;間斷性的演奏讓音樂出現空隙與沉默,使聽眾感覺到一種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審美體驗,在心底里追問一個為什么的同時,加倍注意下一次出現的演奏,這些在詹姆遜看來都是精神分裂美學模式的美學因素。
偽唯美主義是詹姆遜對晚期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策略分析的理論概括。唯美主義是19世紀末流行于歐洲的文藝思潮,主張“為藝術而藝術”,注意文字的優美,追求描寫的生動。而在當代,詹姆遜為什么在“唯美主義”前面加一個“偽”字?因為他敏銳地看到,晚期資本主義文化從表面上看是唯美的,這仿佛與19世紀末流行于歐洲的文藝思潮相類似,實際上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詹姆遜在《后現代性中形象的轉變》一文中指出:“在今天,形象就是商品,這就是為什么期待從形象中找到否定商品生產邏輯是徒勞的原因,最后,這也是為什么今天所有的美都虛有其表,而當代偽唯美主義對它的青睞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策略而不是一個具有創造性源泉的原因。”[2]本來,在現代主義時期,藝術中還有一定的自由,它超越了商業化的領域,詹姆遜稱之為“留存的最后的飛地”,而在全球化時代,藝術生產已被同化為商品生產,它表面上是唯美的,遵循美學原則,實際上是唯利的,遵循商品生產原則,唯美是為了更多的唯利。
關于偽唯美主義,詹姆遜還深入分析了它作為晚期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策略的更深一層的含義。詹姆遜的分析繼承與發展了經典馬克思主義的思路,他認為,盡管意識形態有多種模式,但對考察晚期資本主義文化、從左翼立場對全球化做出政治回應來說,最有幫助的是階級合法化模式。階級合法化其實就是指統治階級在意識形態方面的任務是要做到使其階級的統治地位合法化,詹姆遜所處的全球化時代,階級的構成已發生了巨大變化,詹姆遜首先重新考察它的階級構成。詹姆遜發現,晚期資本主義出現了比馬克思所處時代的資本家更高的代理人——多國資本本身。多國資本本身已經不像資本家那樣是一個明顯的主體,而是“非人”的主體。“非人”的資本邏輯在各個方面起著作用,在新的階級構成中,多國資本取代了資本家,詹姆遜稱多國資本為“不露面的主人”,被壓迫群體取代了先前的工人階級,但這終歸不是一個新故事,被壓迫群體與“不露面的主人”之間的利益同樣是根本對立的,斗爭依然無法避免,只是這種斗爭反映到意識形態中卻產生出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狀態。“不露面的主人”并不像原先資產階級那樣通過哲學體系、價值觀念、文化產品等意識形態途徑竭力發出維護自身統治的聲音,而仿佛是沉默不語。但實際上晚期資本主義文化產品的意識形態還是明顯的,例如詹姆遜詳盡分析過的懷舊電影,它其實是把人們的注意力從現實中轉移開去,使大家沉浸在對往日美好的回憶之中,這就是詹姆遜所說的“在多種神秘的形式的掩飾下解決這些矛盾的嘗試”[3]。
烏托邦是詹姆遜對晚期資本主義文化深層無意識領域的分析概括。詹姆遜認為,所有階級意識,不管哪種類型,都是烏托邦的,詹姆遜美學闡釋的典型的廣告文本是萬寶路香煙廣告。萬寶路的香煙廣告展現給觀眾的畫面是無限美好的生活,充滿著浪漫的情懷:廣闊無垠的西部、縱橫馳騁的牛仔……無疑這些風光畫面會與人們內心深層的無意識欲望——永久的青春、自由、幸福等聯系在一起,接著,詹姆遜深入分析了烏托邦這種真正改變世界的愿望是怎樣被扭曲的,他發現萬寶路廣告中雖然沒有明顯的“烏托邦式沖動”,但并不是說它不存在,而是它以扭曲的方式存在。在晚期資本主義階段,通過激烈的行業競爭,廣告商通常是些天賦極高的藝術家,他們能夠在審美與商業之間進行權衡,并最終將審美與商業完美結合,廣告既要激發出觀眾的深層無意識,直到改變世界這一層面,又不能引發觀眾去進行真正的革命,因為廣告的目的最終還是商業性的,因此,廣告把真正的改變世界的欲望通過形象引入到消費中去,萬寶路香煙廣告呈現的形象畫面暗含有被扭曲了的“烏托邦式沖動”。
三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詹姆遜美學站在左翼立場上,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詳盡分析當代資本主義文化的內在矛盾和危機,揭示全球化文化的本質及其左翼的對策,這是詹姆遜美學的現實意義。
詹姆遜美學對我國當前美學研究的啟發首先在于他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目前學術界對馬克思的看法有兩種相當極端:一種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終結”,另一種把馬克思主義當成“永恒在場”的實體,即無論什么時代都可以支配人們的今天和未來。這兩種看法都窒息了馬克思主義本身。事實上,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性在于他自身的開放性與生成性,西方主要思想家德里達、詹姆遜、哈貝馬斯、吉登斯在蘇東巨變,馬克思主義陷入了低潮后,不約而同地走向馬克思主義。詹姆遜在研究全球化時發現,人們當然可以脫離歷史而談論一個文化文本本身的價值,但如果想在更大的語境中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就得注意馬克思主義的框架。詹姆遜對經典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與以往完全不同,例如,生產方式這塊理論基石的奠定表現出了詹姆遜的深刻,他敏銳地看到馬克思所處時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當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有著根本區別,前者以工業生產為主,后者以投資與股票市場為主,生產方式的變化會間接地投射到文化層面,影響文化的內在邏輯、審美取向,這是詹姆遜美學的主線。其實,詹姆遜的思路很清晰,他既充分吸收經典馬克思主義又使之與晚期資本主義的客觀現實相結合。
詹姆遜美學的價值還表現在對全球化做出創新回應的即時性上。詹姆遜美學論著作為晚期資本主義文化危機的回應,幾乎都是針對全球化經濟滲透相應而來的文化滲透狀況做出的具體反應,而不是在某一美學體系之內進行的純粹抽象思辨。詹姆遜美學注重的是“當前本體論”。全球化的文化現實目前突出的表現是:地方文化、地方傳統逐漸失去發言權,美國的文化正在取代一切,這包括影視、音樂、食品、服飾等各個文化領域。這個進程是顯而易見的又仿佛是不可逆轉的,對此,詹姆遜提出了他的美學理論。首先,他判斷這種現實狀況的性質為文化帝國主義,文化帝國主義的形成實際上是文化問題外溢到經濟與社會問題之中。文化問題的外溢有兩個方向,一是從經濟趨向于文化的運動,如商品的形象設計、商品的營銷策略、商品廣告等行業便是這一方向運動的主體,后現代文化藝術本身已融入商品經濟之中,它不像現代藝術那樣置身于商品經濟之外,可以以清高的精英姿態來反諷現實,后現代美學屈從于商品經濟并為之服務。文化問題外溢的第二個方向是從經濟趨向于文化的運動,即娛樂業本身。娛樂業現已成為美國規模最大、獲利最豐厚的出口產品之一。面對文化帝國主義在這兩個方向上的咄咄逼人之勢,地方性文化的應對策略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夸耀的策略,即宣揚、歌頌鼓舞人心的反抗的英勇形象,例如,殖民地中的剛烈女子、憤怒的英雄等;另一種是謙卑策略,即強調被壓迫群體的苦難。詹姆遜發現這兩種文化層面的策略尚不足以抵抗文化帝國主義,因此,他從政治方面作進一步考慮,并指出:要對全球化做出真正的能夠穩步推進的并具創新性的政治回應,社會集體性必然是關鍵與核心。
詹姆遜美學還有一個顯著特點表現在他的堅定的左翼立場上,他承襲了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傳統,注重文化研究的現實政治關懷與批判取向。在美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右翼勢力宣稱意識形態已不復存在了,因為從他們的立場上看,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在美國都不存在了,世界已經進入一個沒有階級斗爭的階段。詹姆遜美學認為,階級的消失只有那些“自由漂浮的知識分子”才可能考慮。事實上,現實地操縱著自由市場之全球化的意識形態是新自由主義,“不露面的主人”與被壓迫群體的矛盾依舊,只不過新自由主義這種意識形態本身變得更為透明了,因為政治自由等同于市場自由在晚期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成為慣例,不需要復雜的解碼程序便可一望而知這種意識形態的企圖,這就是最大限度地牟取暴利。詹姆遜敏銳地察覺到,目前在世界各地流行的“現代性”一詞是一個令人困惑的術語,宣揚“現代性”,以取代“資本主義”是混淆是非的著意掩蓋行為,“現代性”一詞掩蓋了偉大的集體性的社會理想的缺失。從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分析來看,全球化的社會解決方式在晚期資本主義的體系內部是不可行的,必須重新振興共同體,在此語境中,詹姆遜重新提出“聯合起來”這一勞工組織的傳統話語,詹姆遜美學其實就是這一現實目標的具體綱領,這些無疑對我國當今美學反思“現代性”討論,走向人民與大眾,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