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當前依然需要堅持
楊惠昶 顧寧
遼寧大學楊玉生教授和楊戈博士合著的專著《價值•資本•增長——評西方國家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研究》,通過剖析當代西方經濟學家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研究,指出其錯誤觀點,吸收其合理見解,科學地論證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仍然是認識和解決當代國內外重大經濟問題的理論基礎。
作者指出,在當代,堅持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還是否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關鍵在于是否承認當代資本主義制度所具有的剝削性。書中所評述的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的觀點,是西方經濟學界否定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最典型的代表。作者指出,薩繆爾森關于否定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觀點的全部論證,在于否定資本主義制度所具有的剝削性。例如,他接過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奧地利學派著名經濟學家龐巴維克的“時差利息論”,把資本家獲得的剩余價值歸結于時間“偏好”,歸結于資本主義的所謂“迂回生產”。在薩繆爾森論馬克思轉化問題的論文中,把馬克思的轉化程序說成是“一塊橡皮的問題”,以數學游戲否定馬克思關于剩余價值在不同經濟部門資本家中間的再分配以實現(xiàn)利潤平均化的深刻分析,否認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和雇傭勞動關系是一個以全體資本家階級為一方、以全體工人階級為另一方的剝削制度。
作者的一個突出理論創(chuàng)見,在于強調以馬克思特有的分析方法探討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的問題,認為這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從本質上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要求。按照作者的分析,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雇傭勞動形式。在以贏利為目標的企業(yè)(例如私人企業(yè)、外資企業(yè))中,資本和雇傭勞動之間仍然存在工資和利潤彼此互為消長的關系。企業(yè)家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而一般工人則要求較高的工資。工資作為成本提高了,必然使作為企業(yè)家收入的利潤下降,因此,企業(yè)家和工人之間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對立的。馬克思把這種工資和利潤互為消長的對立關系定義為剝削關系,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甚至一些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也認為是一種剝削關系。雖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尚不能完全消滅剝削,但作為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者的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卻必須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來處理這種關系,就是說,既承認或允許一定程度的剝削,又必須保證人民在生產發(fā)展的基礎上不斷增加收入。
作者指出,國家間經濟關系除了相互合作的一面,也存在著剝削與被剝削的一面。當代國際社會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南北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從現(xiàn)象上看是發(fā)達與落后的矛盾,從實質上看是剝削與被剝削的矛盾。作者認為,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強調壟斷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所產生的利益不均等的后果,注重“中心”國家和“外圍”國家之間在經濟上的主導和依附的關系,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政治和制度對國與國之間經濟關系的影響作用,有時甚至起決定作用。
該書貫徹了理論創(chuàng)新原則,在談到國內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時,著重論述了這樣一些基本觀點: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應該體現(xiàn)科學發(fā)展觀,堅持實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應該說明如何避免馬克思所指出的資本主義的痼疾,摒棄資本主義浪費和破壞資源的弊端;其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應該體現(xiàn)建設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政府需要從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出發(fā),協(xié)調不同地域、不同社會團體、不同社會階層的不同的利益;第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應該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同時又是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像馬克思批判地吸收英國古典經濟學的研究成果而首創(chuàng)科學巨著《資本論》一樣,基于勞動價值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著作,應該更為開放地吸收當代一切有價值的成果。
(《環(huán)球視野》摘自2006年6月13日《光明日報》)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