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中國轉型的道路
——《中國的轉型模式:反思與創新》評介
張建君
近一個時期,中國經濟學界圍繞著如何看待經濟改革中的問題和進一步改革的方向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在這一背景下, 2006年4月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張宇教授的新作《中國的轉型模式:反思與創新》一書。該書以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為基礎,對中國經濟轉型的道路進行了深入的回顧與反思,目的是總結改革的經驗,探索改革的規律,發現解決矛盾的線索,把握深化改革的方向。全書由七個部分組成:第一章在梳理過渡經濟學有關文獻的基礎上,系統地闡述了中國經濟轉型模式的實質與特征、含義與意義以及矛盾與選擇。第二章揭示了市場經濟的深層結構和深刻矛盾,說明了經濟轉型的復雜內涵和內在邏輯。第三章概括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框架與政策要點,并分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面臨的矛盾及其構建的原則。第四章分析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提法在理論和實踐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種新的公平效率觀。第五章從界定國有經濟的性質和地位入手,探討了國有經濟改革應當遵循的原則和實行的戰略。第六章指出了經濟全球化的二重性和比較優勢理論的誤區,說明了走自主創新道路的重大戰略意義。第七章從改革的實踐出發,探討了中國經濟學的發展方向。
該書的基本特點在于,它試圖超越目前理論界尖銳對立的堅持“市場化”和反對“市場化”兩種改革思路之間的對立,而試圖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框架,把市場經濟的發展納入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歷史和整體演進的視野中,從中國改革與發展的現實出發,對中國進一步深化經濟改革的思路進行了理論上的探討。該書對于深化目前進行的關于經濟改革的討論具有重要價值。
一、如何科學看待中國經濟改革面臨的形勢和問題
作者認為,選擇正確的改革方向首先需要科學地看待經濟改革面臨的問題。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經濟改革和發展在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比較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如生態環境惡化,失業壓力增強,收入差距擴大,自主創新水平低,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腐敗現象比較嚴重,等等。針對上述問題,當前學術界出現了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當前經濟中的問題是主要是因為改革中出現了泛市場化的傾向,在改革的方向上存在著過份迷信和依賴市場的問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問題的根子在于市場化不足,政府干預過多,因此,應當盡快減少和取消政府干預,加快非國有化的進程。作者認為,這兩種觀點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首先,雖然中國的經濟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但是,改革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已經形成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不完善,突出表現在:城鄉體制分割,產權制度不健全,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國有經濟布局調整的任務還未完成,資本等要素市場發育滯后,市場秩序比較混亂,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薄弱,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體制還不完善等。這些體制性問題的存在,不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也不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加快的國際環境。因此,從總體上說,不能認為中國的經濟已經出現了泛市場化或過度市場化的問題。
其次,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初步確立,市場經濟所固有的內在缺陷也逐步
顯露出來,這種缺陷既使在比較完善和發達的市場經濟中也不可避免。在市場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已在經濟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條件下,我們就沒有理由再把經濟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的根源都歸結為計劃經濟的殘余或者市場化程度不足,相反,失業、經濟波動、收入差距的擴大以及權錢交易的腐敗現象等問題正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屬于市場失靈或市場缺陷的范疇。解決這類市場失靈的問題需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完善各種社會調節機制,寄希望于進一步的市場化來解決市場化的本身的缺陷,無異于緣木求魚。
最后,當前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有市場化不足的問題,如企業制度不完善、市場體系不健全、政府職能不到位等,這是主要矛盾;也有市場化過度的問題,即所謂的泛市場化問題,如公共部門亂收費、公共服務產業化、權錢交易現象的蔓延等,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人民群眾的普遍不滿;還有法律、法規、政策和管理上不完善的問題;更多的問題則是發展中的問題,如科技水平落后、自主創新能力低、城鄉二元結構、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等,這些問題雖然也與體制上的缺陷有關,但從根本上說只能通過不斷發展來加以解決。
因此,作者認為,對于當前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應當具體分析,簡單地把問題歸結為市場化過度或是歸結為市場化不足都是片面的,只看到市場經濟的優點而看不到市場經濟的缺點也是片面的。繼續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機制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宏觀調控的下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仍然是從根本上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諸多矛盾的必由之路。
二、中國經濟轉型模式的實質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改革從摸著石頭過河開始,逐步形成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漸進式改革道路,對中國道路的研究正在成為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的世界性課題。雖然已有的改革獲得了舉世公認和巨大成功,但是,對于如何解釋中國改革的經驗,如何說明中國改革的內在邏輯和未來趨勢,國內外的經濟學家們卻眾說紛紜。在1997年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關于過渡經濟學的第一部學術專著《過渡之路:中國漸進式改革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一書中,張宇教授就對國內外流行的以西方主流經濟學和新制度經濟學為基礎、以新古典理性人范式為核心的個人主義分析方法進行了系統批評,改變了國內外流行的把漸進與激進的差別僅僅歸結為改革的速度和方式的做法,提出一個把改革的目標與改革的過程、把工業化與市場化、憲法制度的改革與憲法內的改革相結合的新的過渡經濟學制度轉型理論框架,在這一框架的指導下總結中國改革的經驗,探索中國改革的內在規律,說明改革的趨勢和面臨的選擇,并對中國經濟改革和制度變遷過程中的以一些重要問題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2002年在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過渡政治經濟學導論》一書中,作者又對《過渡之路》一書的理論模型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在《中國的轉型模式:回顧與創新》一書中,作者進一步闡明了關于中國模式的基本觀點:中國的經濟改革與前蘇聯東歐國家激進式改革的根本差別不是市場化的方式方法問題,而是改革的性質和目標問題,前蘇聯東歐的激進式改革是在徹底否定社會主義憲法制度的基礎上實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而中國的漸進式改革的目標則是在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憲法制度的基礎上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這種轉型是一個包括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因素變化的整體過程,并且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確定性,從而使改革的過程必然是溫和的、連續的和長期的,并具有了一系列不同于激進式改革的特點,主要有:
1.堅持公有制主體性和國有經濟主導性的同時,積極發展非公有制和非國有制經濟;
2.普遍實行雙軌制,并以雙軌制為經濟轉型的中介形式;
3.自上而下的改革與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結合;
4.地方政府在改革與發展中的發揮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5.整體協調、重點突破,從分部推進到整體轉換;
6.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兼顧改革、發展與穩定;
7.在經濟轉型過程中保持政治體制的相對集中和穩定;
8.實行自主的有控制的對外開放政策,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9. 經濟運行以市場調節為基礎、以政府調節為主導;
10.根據實踐的需要不斷調整改革的目標和思路。
作者還根據以上的分析認為,中國模式的豐富內涵絕不是單純的“市場化”所能概括的,從本質上來說,它是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目標的、以實現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宗旨的經濟轉型與發展模式。
三、市場經濟的深層結構與經濟轉型的內在邏輯
作者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學界關于改革問題的分歧歸根到底是由于人們認識市場經濟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不同造成的,沒有科學正確的理論,就不可能有合理的實踐,也不可能形成關于改革的良性的“社會共識”。雖然在二十世紀90年代以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成為了世界性的潮流。但是,對于市場經濟的實質、意義和發展規律,不同的經濟學理論有著非常不同的理解,在市場經濟的旗幟和口號下面,可能包含著內容各異甚至是相互對立的改革理念。因此,對于當前的經濟轉型來說,重要的不僅在于進一步明確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更重要的在于科學認識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因此,書中從九個方面,全面、系統、辨證的分析了市場經濟目標的具體含義,這九個方面分別是:(1)市場經濟既是資源配置方式,也是特殊的社會形態。其中的改革邏輯就是,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不僅僅涉及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而是包括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深刻變化的長期而復雜的整體性過程。(2)市場經濟既是一般的中性概念,也具有明顯的制度屬性。對于社會主義來說,市場機制既是中立的,又是非中立的。如何在市場化過程中實現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從舊體制向新體制的轉軌,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這正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實質和難點所在。(3)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既是統一的,也存在一定矛盾。中國的經驗證明,公有制與非公有制、國有制與非國有制等各種所有制之間的關系并不完全是對立和排斥的,而是可以需要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和相互融合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共同發展是中國的經濟轉型獲得成功的一個根本經驗。(4)市場經濟既是自由經濟,也需要社會和政府的調節。純粹的自由市場經濟是不可持續的,市場機制必然要以非市場的因素來保證,任何制度都是由國家來創造和推動的,充分發揮政府在經濟轉型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的。(5)市場經濟既是自發秩序的產物,也是社會建構的結果。市場秩序是一種典型的自發秩序,自發性是市場關系的本質所在。中國改革開放中實行過的自下而上、分步推進、雙軌過渡、先實驗后推廣等做法,都體現了制度變遷的演進性質,無不是由國家構建和推動的。(6)市場經濟既是全球性的,也是國家性的。保持經濟開放與經濟自主之間的平衡,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維護民族國家的利益,追求國家的自主性發展仍然應當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7)市場經濟既是契約經濟,也是生產體系。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還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這決定了中國現階段已經形成的市場經濟只能是一種初級的不完善的市場經濟,這是現階段中國市場經濟的一個基本特點。(8)市場經濟既追求效率,也需要公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當付出更大的努力,在更高的程度上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9)市場經濟既是民主的動力,也可能成為民主的障礙。雖然民主化與市場化、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但二者不能等同。因此,在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必須穩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把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保證經濟改革的順利進行。
作者的結論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不是靜態的、確定的、機械性的工程建設,是一個充滿了矛盾和沖突的復雜而深刻社會變遷過程,這一過程必然是長期的、漸進的并且是獨特的,在許多方面也必然是出人意料的,只有從這一點出發,才能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國經濟轉型的獨特道路和內在邏輯。
四、國有經濟的性質、地位與改革戰略
國有經濟改革一直是中國經濟改革的中心環節,對于這一問題經濟學家們存在著很大分歧,一些學者認為,國有經濟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應當實行非國有化;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是可以兼容的,必須堅持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張宇教授認為,弄清這一問題必須弄清國有經濟的性質、地位以及國有制與市場經濟的關系,他的基本觀點是:
1.國有經濟的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提高企業的微觀效率,而是為了從宏觀上促進國民經濟的長期協調發展,提高資源配置的宏觀效率,而這一點又無疑是與克服市場的缺陷有關的。如果市場調節能夠自發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國有經濟的存在就是不必要的了。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國有經濟的作用具有超越市場的意義。
2.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國有經濟與市場機制是對立的,國有經濟只能提供公共產品,只能存在于非競爭領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有經濟的存在不完全是以競爭與非競爭、盈利與非盈利為標準的,而是以它在國民經濟中所具有的宏觀意義為標準的,大多數國有企業都要以獨立的商品生產者的身份參與市場競爭,盡管這種競獨立性與非國有經濟相比是有限的。
3.因此,國有企業既是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又不是完全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國有企業與市場機制之間的關系既不是完全對立的,又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存在著一種比較復雜的關系,需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在公共產品中,國有企業基本上非競爭性的;在壟斷性企業中,國有企業是不完全競爭的;在一般性部門和企業中,國有企業是完全競爭的。
因此,作者認為,國有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存在著比較復雜的關系,把國有經濟與市場經濟對立起來的觀點和認為國有經濟必須完全市場化的觀點都是片面的不正確的。根據國有經濟與市場經濟的不同關系國有企業改革應采取不同的思路或戰略。對于基礎性產業、戰略性產業以及壟斷部門和公用事業等特殊部門,應當堅持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這些部門國有經濟的改革要在推進市場化的同時保持國家對所有權的控制。對于大量一般的競爭性的國有經濟則應當實行產權的多元化,其中大部分中小型國有企業將轉變為非國有經濟,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作者還論證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堅持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含義、意義與方式,并對鼓吹大型企業全面私有化的觀點進行了批評。
五、新的公平效率觀
近一個時期,關于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問題成了理論界討論的一個焦點,對于這一問題,作者也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作者認為,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期,為了克服平均主義的弊端和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我們確立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但是,在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經濟改革進入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和以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的新階段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提法的局限性日益明顯,需要及時加以調整,這是因為:
第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社會公平具有多種含義,如競爭的公平、權利的公平、勞動的公平、規則的公平和收入分配的公平等。公平的含義不同,它所體現的社會關系和社會意義也不相同。但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提法中,公平原則被簡化為了收入分配的平均主義,這不利于我們全面認識社會公平的含義和意義,不利于維持和實現社會的公平與公正。
第二,在經濟學理論中,效率一詞同樣也存在著多種含義,如宏觀效率、微觀效率、靜態效率、動態效率、生產效率、分配效率、利潤率、帕累托效率、卡爾多效率等,而且這些不同的效率概念也都是以一定的制度屬性、價值標準和假設條件為前提的。許多人在強調效率優先的時候,往往自覺不自覺地把某種特殊的制度要求和價值取向(如利潤的最大化、GDP的最大化等)當作了社會普遍的和最高的行為準則。
第三,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是復雜的和不確定的,它們之間既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但在許多方面是相互促進的。一般來說,競爭的公平、權利公平、勞動的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的正向關系。即使是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與效率之間關系也不完全是對立的,而更多是相互促進的。當前,實現公平的經濟增長,使社會的大多數成員都能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已經日益成為了人們的共識。但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提法卻是以公平與效率之間的沖突為假設前提的,并且把社會公平明顯地放在了一個次要的兼顧的位置。
第四,追求社會的公平與公正一直是社會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和核心價值,也是社會主義的魅力所在。一個和諧健康的社會不僅僅要有發達的生產力和物質財富,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們用于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 “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鄧小平同志也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第四,當前我國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和社會不公的問題比較突出,這不僅表現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和居民之間收入差距過大,還表現為缺乏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按勞分配的原則得不到貫徹,就業、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公平得不到保障,弱勢群體的權益經常受到損害等方面。上述問題的存在,既破壞了社會主義的公平原則,又會對經濟的持續發展產生消極影響,不利于實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第五,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論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使人們對社會公平問題的認識有了重大發展。胡錦濤總書記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公平問題提出了新的重要看法。第一,明確指出:“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涉及到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 第二,突破了僅僅從收入平均化的角度討論公平問題的狹隘視野,提出要“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第三,突出了維護社會公平的重要意義,提出“在促進發展的同時,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加大調節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作者認為,黨中央的這些科學而重要的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公平理論的重大發展。這種新公平觀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突破了西方經濟學關于公平與效率關系的狹隘視野,把公平與公正當作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和核心價值,強調了公平含義的豐富性和公平與效率之間的統一性,強調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既堅持了生產力的首要性這一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又強調了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為我們樹立新的科學的社會公平觀奠定了理論基礎,為我們在實踐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六、經濟全球化、比較優勢與自主創新
中國的改革開放年代,也正是全球化急速推進的年代,在這個年代,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在全球范圍的迅猛擴展,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上將各自獨立的國家和民族深深卷入其中,力圖按照世界資本主義系統的既有權力秩序安排這些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在這個巨大的時代變遷的環境中,中國是順從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邏輯走依附性發展道路,還是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同時走自主發展的道路,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最為重大抉擇。在《中國的經濟轉型模式:反思與創新》一書中,作者從經濟全球化的二重性入手深入分析了這一問題。
作者根據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觀點提出,經濟的全球化具有二重性:它一方面是生產的社會化和資源配置的全球化過程,另一方面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在全球范圍的擴張過程;它的后果也是矛盾性的:一方面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又加劇了全球經濟的內在矛盾,導致了一系列新危機和問題。因此,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實行對外開放和參與經濟全球化既可能推動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實現裕民富國的目標,也可能使一個國家陷入全面依附和被邊緣化的狀態。是邊緣化還是現代化,這是全球化時代每一個國家所面臨的嚴峻的挑戰,其結果,決定著一個國家前途和命運。那么,在全球化過程中一個國家如何才能實現自主發展呢?這取決于許許多多的因素,如一國家的自然秉賦、文化傳統、教育水平、經濟與政治體制、國家的政策、國際國內環境以及一些偶然的歷史事件等等,但以下兩個因素是最基本的:(1)科學與技術的自主發展。不同科技水平決定不同國家在國際分工中所處的地位,在世界經濟體系中,處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國家永遠是擁有關鍵性的自主技術和持續創新能力的一方,這已經被世界近現代史所證明。(2)制度與政策的自主選擇。由于后進國家的現代化是一種外源式和強制性的現代化,因此,強有力的政府主導、以及由此決定的制度與政策選擇上的自主性,是后進國家現代化模式的成功范式。
作者還對流行的比較優勢理論的誤區進行了剖析。作者認為,雖然比較優勢理論說明了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合理性,在歷史上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和科學價值。然而,它的成立是以一系列極其嚴格的假定為基礎的,脫離開這些假定,這一理論的科學性就要大打折扣。同時這一理論是以新古典經濟學為基礎的,存在著嚴重的缺陷。首先,這一理論主要是非歷史的和靜態的。其次,這種理論顛倒了生產與流通的關系,忽視了生產力在一個國家經濟和
社會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第三,這一理論只看到了自由貿易的互惠互利的一面,而沒有看到自由貿易中不平等的一面。第四,這種理論假定要素是不流動,但是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當今世界,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第五,這一理論割裂了經濟與政治的密切聯系,忽視了政治因素和國家力量在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實踐已經證明,依據比較優勢理論采取的“以市場換技術”戰略缺乏現實性,自主創新才是擺脫技術依附性的根本出路。
七、中國的改革實踐與中國經濟學的發展方向
在中國經濟改革的指導理論上,張宇教授一貫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他認為,馬克思主義的這種指導地位既是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上形成的,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實踐所要求的,它集中體現在以下方面:
1. 科學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科學性首先在于它所具有的科學的世界觀,這
個世界觀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的實踐的觀點、實事求是的觀點、生產力標準的觀點、與時俱進的觀點,是中國經濟學建設與發展的理論基礎。
2、正確的立場或價值觀。經濟學具有科學和意識形態的二重性,總是或明或暗地反映著一定社會集團或階級的利益要求和價值觀。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服務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維護國家的利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服務。
3、特有的研究主題與理論框架。任何經濟理論的發展都是以一定的現實為基礎的,反映了人們對所處時代的任務和所面臨的問題的思考與解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就是中國的經濟學特有的研究主題與理論框架,它包括了以下一些重要的內容: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關于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努力實現公平與效率相統一的理論;走新型工業化和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理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和諧社會為目的的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理論;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同時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開放理論,等等。
4. 有效的分析范式。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的認識經濟世界的一
種獨立完整的分析范式,它由以下幾個層次的基本內容組成的有機的整體:(1)經濟分析的一般原理。包括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原理,在歷史形成的社會經濟結構的整體制約中分析個體經濟行為的原理,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確定整個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的原理等。(2)關于資本主義經濟的基本理論,包括剩余價值理論、資本積累理論、利潤平均化理論等,這些原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場經濟運動的一般規律。(3)分析具體經濟現象的個別理論,包括關于貨幣流通規律的理論,關于信用和股份公司的理論,關于絕對地租和級差地租的理論等。(4)關于未來社會主義經濟的論述,包括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理論、生產資料公有制理論、按勞分配理論等。上述四個層次的方法或原理組成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的理論框架,對于中國經濟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當然,應當強調的是,“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 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的品格,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經濟的創新與發展。在這一方面,中國經濟學的發展還顯得比較滯后,還不適應改革開放的新的實踐與要求,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創新與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
作者還認為,如何正確借鑒西方經濟學是關系中國經濟學建設與發展進而也是關系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作者認為,關于這一問題,首先應當承認,西方經濟學也具有科學的一面,這種科學性和值得借鑒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西方經濟學的各個分支和各種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市場經濟和資源配置的一
些規律,如關于價格運動的理論、關于增長與波動的理論、關于貨幣金融的理論、關于國際貿易的理論、關于利率和匯率變動的理論、關于產業組織的理論等,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2. 西方經濟學理論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許多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如邊際分析方法、
統計和計量方法、投入產出方法、實驗的方法和目前流行的博弈論等,對于經濟科學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3.西方經濟學的各派理論體現了不同時代的不同的人對當時經濟生活的本質及其運動規律的思考,這些理論即使被證明是不正確的,對于我們總結經驗教訓和了解經濟思想的發展,也是有價值的。
正因為為西方經濟學具有合理性,所以我們應當認真研究和正確借鑒,在這方面中國經濟學的建設與發展取得了積極的進展,應當肯定。但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是,近年來,盲目崇拜和照抄照搬西方經濟學的傾向也有了相當的發展。這種傾向在指導思想上宣揚西方主流經濟學的觀點,認為真正科學的經濟學只有西方的主流經濟學,有意無意地貶低和否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科學價值和指導地位。這種傾向是錯誤的,必須加以反對。這是因為:
第一,西方的經濟理論歷來具有二重性,除了科學的一面之外,它還具有不可否認的意識形態色彩,體現了特殊的價值觀和利益要求。這種意識形態的色彩在它的基本理論中表現的尤其明顯,如“經濟人假說”、效用價值論、要素價值論、自由秩序原理等理論,都直接是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有些理論雖然具有某些合理性,但在現實中能否被采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統治階段的利益。比如,自由貿易理論是西方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原理,但是,在現實的歷史發展中,為了維護本國資本的利益,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建立自己工業體系的時候,都實行過保護關稅制度。
第二,西方經濟學學派林立,觀點各不相同,勢力此消彼長,并不存在一種客觀的普遍的可以照搬的理論。在這些理論中,不僅存在著所謂主流與非主流的對立,即使在主流經濟學內部也存在很大區別,例如,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對新古典經濟學就持批評態度。同為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就存在著以米塞斯、哈耶克為代表的新奧地利學派,以坎南、羅賓斯等為代表的倫敦學派,以弗里德曼等人為代表的芝加哥學派,以科斯、諾斯等人為代表的新制度主義等不同的派別。
第三,西方經濟學理論即使是具有科學的一面,也是以一定的假設條件、歷史經驗、價值取向、文化背景和邏輯結構為前提的。如果脫離開這些前提,只從本本和教條出發,用抽象的概念和原則硬套豐富多彩的現實,則其危害不僅在于脫離實際,無敵放矢,更在于它可能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某些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特殊要求偽裝成了超越時空的普遍要求,從而自覺不自覺地為某些特殊利益集團擴張自身利益的服務。
因此,對待現代西方經濟學的正確的態度應當是:深入地加以研究,批判性地加以借鑒,有條件地加以運用,吸收其合理的成份,摒棄其意識形態的因素。在研究和借鑒西方經濟理論的時候,絕不能因為吸取其中合理的有用的成份而放棄自己完整的世界觀、科學批判精神和堅定的政治立場。作者對于近年來在中國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中出現的,追求所謂的標準化、國際化、規范化的時髦現象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評。指出“按照這種邏輯,經濟學是普適性的科學,因此,所謂的中國經濟學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西方經濟學在中國的應用問題。”這是對于經濟學理論一般與特殊、邏輯與歷史、標準化與多元化關系錯誤認識的必然結果,是經濟學教學和科研上的錯誤道路。作者強調,在中國改革開放的20多年中,處于主流地位的經濟學理論絕不是西方的主流經濟學或者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而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的,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實踐的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代表了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確借鑒并廣泛吸收西方經濟學以及一切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理論。
八、為什么新自由主義的改革邏輯是錯誤的
對于有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實行新自由主義政策混為一談的觀點,作者也進行了批評。在他看來,市場經濟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和不可逾越的一種經濟形態,不同社會條件下的市場必然存在一些一般的共有的要素。如產權的多元化、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經濟運行的開放化等,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許多其它不同的經濟學包括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之間也會有的一些“共識”。但就改革的方向、原則、目標和內容來說,中國的經濟改革同新自由主義的理論和政策有著根本的區別。這主要表現為:前者認為市場經濟是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整體結構相聯系的歷史現象;后者則認為市場經濟是一種抽象的適合于任何時代和國家的資源配置工具。前者認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后者則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獨有的專利。前者認為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對于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后者則把私有公當作解決一切經濟問題的萬能鑰匙。前者認為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和有效的宏觀調控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而后者則否認政府調節的合理性,認為市場是唯一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前者強調統籌兼顧、總體協調在改革中的重要意義;后者則崇拜以個人之間自發的互動為基礎的演進式的制度變遷方式。前者在堅持對外開放的同時,不放棄國家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后者則鼓吹的“市場經濟無國界”和“民族國家崩潰說”。前者強調公平與效率之間的統一性和社會公平的重要價值;后者則認為個人自由既是效率的源泉又是最高的價值標準。前者努力使市場經濟的發展服從以人為本的目標;后者則把市場化與民主化混為一談,竭力鼓吹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
因此,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觀和改革觀鼓吹的是無條件地推進私有化、自由化和全球化,主張經濟改革必須徹底放棄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根本否認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模式和發展道路的歷史意義。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改革觀與新自由主義的片面的改革觀之間根本的差別。只有堅持科學的改革觀,中國的改革開放才能不斷排除“左”的教條主義和“全盤西化”的新自由主義的思潮的干擾,沿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不斷前進。
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改革的思路
作者認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實現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的突破,打開了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嶄新局面。繼續深化市場取向的經濟改革,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經濟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和大勢所趨勢,這一點任何人都無法動搖。另一方面作者強調,應當充分認識到,改革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和廉價的標簽,而有著豐富而復雜的內涵,并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事實上,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改革的歷史,就是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地創新改革思路的歷史。從“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從“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經濟改革的思路在不斷的反思和創新中向前發展著。在經濟轉型的后期,由于主客觀條件的變化,中國改革的目標、內容和形式隨著主客觀條件的變化要不斷調整和創新。比如:
在改革的初期,改革的目標是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而在經濟轉型后期,改革的目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在改革初期,國有企業改革是經濟改革的中心環節,而在經濟轉型后期,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成為了基本經濟制度。
在經濟改革的初期,商品市場的發育是市場化的主要內容,而在經濟轉型后期,資本市場、土地和勞動力市場的發育和規范成為了市場化的關鍵。
在改革初期,漸進式改革主要采取了增量改革、雙軌過渡的改革形式,而在經濟轉型后期,隨著新體制的逐步確立,存量改革成為了改革的主要形式。
在改革的初期,漸進式改革主要由行政指令加以推動,而在經濟轉型后期,經濟改革的推進必須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在經濟改革初期,漸進式改革的動力以內源為主,而在經濟轉型后期,經濟改革的議程強烈地受全球化和國際規則的影響,等等
中共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結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經驗,準確分析了改革和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關系改革與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思想,包括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這些戰略思想對于進一步深化經濟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具體體現為以下重要原則:
1.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堅持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積極推進改革開放。
2.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有利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3.改革必須把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目的,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4. 注重社會公平,特別要關注就業機會和分配過程的公平,加大調節收入分配的力度,強化對分配結果的監管。
5.注重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使改革兼顧到各方面、照顧到各方面關切,真正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
6.按照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推進改革與發展,突出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業、社會保障、扶貧、教育、醫療、環保和安全等問題
7.提高發展質量,轉變增長方式,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建立創新型國家。
8.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9.著力推進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關鍵,重點是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
10.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加快社會發展,加快社會領域改革和體制創新,增強社會發展的活力,等等。
作者認為,黨中央提出的這些關于改革的重要原則,從改革的方向、原則、動力、目的、步驟等方面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的理論,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的不斷深化,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地推進經濟改革的根本指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