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報記者經過長時間的跟蹤調查,揭露國內許多普貨罐車運輸的液體并不固定,食品類液體與化工類液體運輸混用;為節省開支,不少罐車在換貨運輸過程中不清洗罐體,有些食用油廠家也沒有嚴格把關,造成食用油被殘留的化工液體污染。
新京報的報道,披露了兩家交付食用油給涉事罐車的企業:河北匯福糧油集團和中儲糧油脂(天津)有限公司,一家是巨型私企,另一家是央屬國企。
中儲糧天津公司的銷售經理還回應記者稱,罐體只要有“食用油專用”字樣就行,“其實我們也不驗罐,是不是食用油專用罐車我們也沒辦法去分辨。”
“一石激起千層浪”,新京報的報道迅速引發民眾的普遍擔憂。一夜之間,中儲糧成為眾矢之的。
如果僅僅是個別小作坊這么干,民眾或許還能“習以為常”,而中儲糧是糧棉油行業的“國家隊”,連它都這么干,就無疑是對整個行業信譽的毀滅性打擊。
然而,很快有博主質疑新京報等媒體只報道食用油賣房中儲糧,不去調查問題食油的買方,在買方之一的外資金龍魚被牽扯進來之后卻保持緘默,而相關報道稱,油罐車是由買方雇傭的,主要責任不在賣方,進而質疑這是一場針對抹黑國企的輿論戰。
筆者認為,這種質疑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這種質疑顯然會讓輿論關注失焦,目前的主要矛盾難道不應該是徹查和根治行業亂象嗎?而想要根治亂象,就必須找出問題的根源。
7月9日,有自媒體博主根據新京報提供的視頻中“忘記”打碼的涉事罐車車牌號冀E5476W的行車軌跡,發現僅這一輛罐車在過去半年就頻繁交替運輸化工油和食用油,“問題食油”卸貨目的地涉及多家企業:
查詢這些企業的信息不難發現,“問題食油”的買方不僅有私營企業、外資企業,也有地方國企,而“問題食油”的裝貨方不僅涉及中儲糧,還涉及另一國企中紡糧油,還有個別私企。
僅僅是其中一輛罐車半年來的行車軌跡,就讓國資、民資、外資集體“翻車”!
所以,關鍵的問題關鍵不在涉事企業的性質是國企、私企還是外企;那些故意聚焦中儲糧以及為中儲糧“洗地”的言論,都是在回避關鍵問題!
此外,問題食油買方之一的勉縣新力油脂公司回應稱,“涉事罐車是中儲糧油脂(天津)有限公司方面找的”。而即便涉事罐車不是中儲糧找的,難道中儲糧在罐裝食用油的時候,不對罐車進行查驗,就不構成嚴重的瀆職嗎?
企業巨頭們都宣稱有自己的車隊,專車專用;然而在現實經營中,很多卻在使用外包車隊。自有車隊相對容易管理、監測,但成本偏高;而外包用車卻能極大降低運營成本,但大概率存在油罐混用的問題。
我國于2014年開始實施的《GB/T30354-2013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規范》提到,“運輸散裝食用植物油應使用專用車輛,不得使用非食用植物油罐車或容器運輸”。然而,這并非一條強制標準。
在高度市場化的歐洲“資本主義”國家,運輸食用油同樣存在油罐混用的現象。即便我們要向他們看齊,允許“油罐混用”,那也該像他們一樣制定嚴格的清洗流程和檢測標準。
正規的洗罐流程需要首先對槽罐注滿水,再通蒸汽高溫加熱,污水排盡之后,再派人鉆入槽罐,使用不同種類的專用清潔劑清洗。
這樣的整套流程下來,成本極高,往往需要上千元乃至數千元。現實之中,外包的罐車司機拉一趟油也掙不了多少錢,又怎么可能按照正規流程去清洗呢?好一點的就是用水直接沖洗一遍,糟糕的連清洗都不做了。
一面是油脂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拼命壓低運輸價格,“你不拉有的是人拉”;一面是運輸行業嚴重的過剩和內卷,省去罐車清洗成本成了罐車司機維持“價格優勢”的重要手段。
最后的結果,只能是劣幣驅逐良幣!
外資、民資、國資,說到底都是“資”,目的都是服務于資本增殖。當追求利潤成為首要目的之后,不管是什么“資”,都很難再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
正因為這樣,我們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食用油,當“生產過剩”普遍化,“降低成本”成了資本主體的不二之選。“用車外包”、“勞務外包”、“維護團隊外包”,勞動力成本被壓縮到極致;檢修不到位、更新不及時,五花八門的事故也就可能層出不窮、應接不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