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邯鄲三名初中生殘殺同學的事件,震驚了全社會。
在這一慘案中,最令人感到恐怖的不是殺人,而是他們殺人前的縝密與殺人后的淡定。
殺人前,他們事先挖好了藏埋尸體的土坑;殺人后,他們若無其事地玩游戲,不動聲色地繼續上學。
三名初中生的行為,與當下仍在持續中《周處除三害》所引發的觀影熱潮,構成了一幅奇特的,同時也令人不寒而栗的文化景觀。
《周處除三害》,從頭到尾也無非是淡定縝密地殺人。
直到最后被執行死刑前,小美為他理發、修面時流下眼淚,陳桂林一直都沒有動過感情。
尤其是最后的禮堂屠殺,陳桂林將不肯離去的信眾——大部分是年輕女性——一一爆頭。
整個過程中,陳桂林的表情,始終是一種帶有調侃意味的苦笑,好像是放學后被老師處罰,不得不打掃教室一樣。
陳桂林殺夠了,警察再殺他,也非常的冷靜、縝密、程序化。
法警耐心地等他吃完最后一餐,法醫仔細地用聽診器確認他的心臟位置,然后用粉筆在后背上標出,確保一槍斃命。
事先,法警還貼心地為他準備了兩層床墊,一來,可以讓陳桂林趴下接受槍決時能舒服一點,二來,也可以防止行刑時子彈反彈。
不在于電影表現什么,怎么表現,而在于那么多人喜歡這部電影,感覺到“爽”,并津津樂道。
是不是每個感到“爽”的人,內心深處都藏著一個陳桂林?
如果是這樣,那么為什么又要假裝對三名小殺人犯的暴行感到震驚呢?
我們,不應該反躬自省嗎?
02
當我們被三個小殺人犯的殘暴行為嚇得目瞪口呆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社會對他們的影響?
是的,他們不是孤立的。
從馬加爵到藥家鑫,從勞榮枝到吳謝宇……可以毫不困難地開一個長長地名單。
也許我們更應該問的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社會走向了沙化、原子化?
從什么時候開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變成了“內卷”?
從什么時候開始,“把小白兔養成大灰狼”成了《甄嬛傳》一類影視劇的主題?
從什么時候開始,“黑暗森林法則”成了“天道”,人們對此都深信不疑?
三個初中生,不正是按照“黑暗森林法則”行事的嗎?
社會主義,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新自由主義,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
但是,他們當年只是說,這會提高效率,卻并沒有說,這是一條通往黑暗森林的道路。
我們是怎么走到今天的?還能找到走出黑暗森林的道路嗎?
不能再等他們提醒了,要自己去尋找。
時不我待,孩子們已經把坑挖得越來越深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