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次臺灣地方領導人選舉,是大陸網民心態最淡定的一次。
這種淡定,既表現在這次選舉的過程當中,很多人根本就提不起興趣,也表現在對這次選舉的結果做到了波瀾不驚,很多人不僅已經預判了結果,甚至,這個結果本身就是期待的那一個。
大陸網民的心跡早在有人搞的網絡投票就充分表達出來了。
2023年,臺灣某網站針對大陸網民關于這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做了一個民調,“如果讓你投票,你準備投給誰?”結果竟然是79%的大陸網民支持賴清德,柯文哲獲得10%支持度,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只有4%。
這個民調結果太能代表現在大陸網民的主流心態了,一切為了加快統一。
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隱形臺獨比公開臺獨更難對付,統一成本更高。
更重要的是,民進黨的明獨有利于打破大陸一部分人的幻想,而國民黨這種暗獨很容易讓一些人只要和平不要統一,遮蔽了我們的判斷力,影響到我們的收臺準備。
大陸民眾越來越不在乎臺灣選舉,臺灣的政治爭斗在大陸網民眼里,不過是茶壺風暴。能夠決定臺灣命運的是14億中國人,統一的實際進程最終取決于中美博弈。
這次臺灣選舉其實是一次對和平統一的投票,選擇了民進黨就意味著對和統的實質性拒絕。
二
對用和平阻擋統一,大陸網民越來越沒有耐心,這也說明大陸網民對自身實力越來越有信心。
畢竟統一還是要憑實力,取決于中美之間實力對比的變化,這個變化顯然對中國極為有利。
對此,臺灣也有明眼人,并不全是那種以為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的自我麻醉之徒。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黎建南2022年針對解放軍“圍臺”軍演,做過一個歷史縱向分析:
1996年左右,美國航母在中國周邊耀武揚威橫行霸道,解放軍戰艦出海不容易;到了2016年,解放軍可以輕松推進到所謂的“海峽中線”,但美國艦隊還是會來秀肌肉;到了2019年,解放軍艦隊成功穿越釣魚島海域;2020年之后,大陸每年幾百架次戰機戰艦巡航臺灣西南與東北角海空域。“但這一次,也就是從2022年8月4日開始,解放軍完成了對臺灣全島的軍事封鎖,而且美國航空母艦全部撤離,美國最強隱形戰機F35也找借口全部停飛。
臺灣前“陸軍副司令”劉湘濱也認為,臺灣籌碼非常少,大陸只要把臺灣封鎖就差不多了。“在中國海岸2000海里之內,美國是沒有能力跟中國大陸對抗的,以局部優勢來看,美國是沒有的,因此要保護臺灣是不太可能的。”他的看法和跟臺灣另一位退休“將軍”帥化民差不多。
大陸現在一年下水的軍事艦船的噸位是美國的好幾倍。2022年,中國海軍的艦艇下水噸位12.5萬噸,是美國海軍下水噸位4.9萬噸的2.6倍。
以海權霸主美國最依仗的海軍為例,美軍不但增量劣勢明顯,而且幾十年積累的存量優勢也在快速減小。工業化時代的軍事實力主要取決于工業體系的綜合實力,美國的去工業化已經封死了美軍的戰爭實力和潛力。
解決統一問題,大陸軍事實力已經不是問題。影響統一的主要因素,早就不是對手和別人,而是我們大陸對和平統一的期待還有多大空間?取決于我們內部的統一意志。從這個角度看,這次臺灣選舉也不是全無意義。這對于大陸在武統與和統之間做選擇,很有參考價值。
和統因為臺灣內部的選擇而成為障礙,武統就會成為主流甚至唯一的選項。臺灣島內自己封閉和平統一的空間,那就不要怪歷史沒有給過他們機會。
支持統一的才是我們的同胞,反對統一的,那是分裂勢力。自古對分裂勢力的打擊力度都是最狠的,甚至要高于對外部對手。為了統一,我們的前輩從來不惜使用一切手段。
兩岸之間,沒有統一就沒有和平,不存在沒有統一的永久和平,因為那意味著和平臺獨的得逞。臺灣從馬英九開始,政客大談和平,就是不談統一,實際就是在謀求持久“不統”、實質獨立。
三
臺灣問題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解決,取決于中美兩國的博弈。而中美的博弈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全面展開。從亞太、中東、歐洲這些全球地緣主要戰略區,到拉美、非洲,博弈無處不在,從地緣、經濟、科技、金融到思想文化,立體呈現。
這一次全球博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平靜,不再是一戰和二戰那樣的打打殺殺,而是更高層次的立體戰,但也因此更具兇險。軍事戰爭失敗了,一個國家可以用幾年時間再次崛起,但現代立體戰失敗了,輸的一方很難再有崛起的機會。
這一次很有可能要把反霸問題與臺灣問題一起解決了。
隨著中美實力的變化,解決臺灣問題可以有兩條路徑:
一是直接武力統一,也就是天津模式。二是北平模式,以武促統。
無論哪種方式成為最終的選擇,都應該先進行經濟上的困臺窮臺措施。我認為這個經濟措施,對解決臺灣問題甚至比軍事因素更為重要。
臺灣島內為什么支持明獨和暗獨的人那么多,根本上還是經濟利益決定的,是因為他們形成一種思維慣性,認為反對統一可以比支持統一獲取到更大的利益。支持分裂如果沒有代價,反而還能得利,很多人的傾向自然會不利于統一。如果讓他們島內民眾意識到,拒絕統一,他們的個人利益都要嚴重受損,很多人就會重新思考與選擇立場了。所以,停止惠臺政策是收臺的必要之局,也是當務之急。
先取消單方面對臺灣的優惠經貿措施,再針對臺灣對大陸的貿易歧視性政策,實行對等原則。失去了對大陸的貿易順差,臺灣會立即變成嚴重的貿易赤字。對于臺灣這種缺乏資源的經濟體,這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而且,大陸的產業升級已經與臺灣的優勢產業處于重合階段,只要實行同樣的貿易政策,要么,臺灣保持嚴重逆差,經濟崩潰;要么實行同樣的貿易放開,臺灣被去工業化。
經濟困臺窮臺的同時,利用中東變局,讓美國困在中東,霸權終結于中東。如果能在中東困住美國,美國伸向臺海的爪子自然要松開。
現在中東的形勢對美國越來越不利。只要我們和俄羅斯搞好配合,抓住歷史機遇,充分利用機會,積極作為,美國是很難爬出中東泥潭的。
如果中東的石油美元崩塌,不但美國的國債繃不住,寅吃卯糧的游戲無法繼續,美國的財政危機全面爆發,而且連現在的軍費都難保證,然后就會進入明末版本。
四
現在需要重點警惕的反而是大陸輿論場有人開始只談和平不談統一,刻意強調“和平統一才是最佳未來”,理由是“和平的價值太大了,而沖突的損失也太大了”,“任何一種破壞和平的政治行動,都將會被民眾拋棄。”“和平是最高原則,是有利于所有人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則。”
這些論調句句都是有明顯的傾向性,只要經濟不要政治,只要和平不要統一,把和平置于統一之上,成為所謂的最高原則,更是已在妖魔化和統無法實現后武統的正當性,而且他們連大陸窮臺困臺都要反對,理由是“貿易的力量能阻止戰爭”,“戰爭下,對于平民來說,沒有人能得到什么真實的利益。”
這些理由,讓我想起2012年那位茅姓學者主張中國放棄釣魚島的理由,因為如此之象。
毫無疑問,這是臺灣各派反統勢力最需要最喜歡的聲音。
無論是美國還是臺灣,未來在自身實力不足的情況下會加大輿論戰滲透的力度,炒作“和平最高利益論”瓦解大陸統一意志,阻擋統一,讓“和平臺獨”成為現實。
這種聲音的出現并不簡單,阻礙統一的最主要力量可能并不在對面和外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