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軍·雄兵出擊》的官方在很努力地解釋“8·15”那天發(fā)布的引發(fā)眾怒的宣發(fā)文案,他們不認為用這樣的小丑劇照做影片的宣傳文案有什么不妥。所謂的道歉,也僅限于沒有事先對這個角色和造型進行必要的介紹。總之,還是堅持《志愿軍·雄兵出擊》宣發(fā)文案配這個小丑劇照沒有錯。
這么多網民看到這樣的宣發(fā)文案,第一時間就能感覺強烈的不適。作為專業(yè)的劇組和專業(yè)的宣發(fā)團隊,在內部走審核流程時候對這個文案就沒有不對勁的感覺?這是低估了網民還是高估了自己?
《志愿軍·雄兵出擊》這部已經殺青開始宣發(fā)的電影,之前還真沒關注過有關的消息。這次是刷到了熱搜,才知道有這樣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影片。老實說,一看導演的名字,再仔細琢磨一下“雄兵出擊”這個副標題,覺得出點問題也并不意外嘛。
看了《志愿軍·雄兵出擊》的宣發(fā)海報,沒有生氣。不是認為這個海報不夠惡心人,也不是認為這個海報的心機不夠深沉,對于商業(yè)片導演介入主旋律題材的那些騷操作見怪不怪屬于是了。
有那么多可以更好選擇的創(chuàng)意不用,非要在“8·15”日本投降日這一天,選擇這個畫著奇怪妝容的小丑形象,能怪中國的影迷和網民憤怒上火嗎?按常理,就是得了二十年腦血栓,也能想到這樣的海報內容有多么不合適。
這不禁讓我想起今年春節(jié)檔期那部充滿爭議的《滿江紅》那些驚天地泣鬼神的宣發(fā)文案。把靖康恥寫成靖“康恥”;大過年的,還要來個“踏破”山河,恭“賀”新春。
怎么讓人添堵怎么來。
不要怪網民敏感,中國的網民就是惡心的事見多了,這才逐漸把警惕性拉滿。商業(yè)導演拍主旋律電影,類似的小動作搞得太多了,網民自然會把眼睛擦得更亮。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唯恐又在哪哪搞點事情。
這不,擔心著警惕著,又雙叒叕出事了嗎?
能怪中國的觀眾和網民太較真太苛刻?你們倒是少一些不靠譜的騷操作啊,信任不就慢慢有了嗎?可你們高高在上,什么時候重視過觀眾和網民的意見?
中國的觀眾和網民已經夠寬容了。那么多爛片充斥,不也捏著鼻子忍著,以最寬容的心態(tài)繼續(xù)貢獻票房?講真,很多影片的水準對得起那么多票房嗎?
《志愿軍·雄兵出擊》的陳導早些年不肯接受觀眾對“一個饅頭引發(fā)的血案”的批評,反而責怪觀眾是因為水平問題看不懂,不照樣在影壇里混得風生水起?這要是高級酒店的廚師,用了不新鮮的食材,還把菜炒出一股怪味,吃得顧客上吐下瀉,接到很多顧客的投訴,還罵罵咧咧怪顧客味蕾和腸胃壞了,早就下崗再就業(yè)去了,飯店都要整頓一番。
中國的某些導演水平就跟中國的男子國足一樣,水平稀爛、脾氣不小,欺負中國的觀眾沒有多少更好的選擇,所以不得不忍耐。
你拍商業(yè)片,有人愿意投資,有人愿意去電影院花錢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也沒什么。但主旋律電影不一樣!既然選擇主旋律題材,那你就要尊重歷史、尊重那支打出中國人尊嚴和七十年和平的偉大軍隊和那些為國家人民利益戰(zhàn)斗和犧牲的英雄,他們是民族精神的高峰,是國家意識的脊梁,不容戲謔,不容詆毀!這種要求應該具體到每個細節(jié),包括宣發(fā)文案。
美國現實中沒有這么多英雄,還要通過好萊塢虛構英雄。我們有那么多英雄,還不珍惜,不是用藝術形式歌頌,而是用藝術手法解構、歪曲,那怎么能忍?
志愿軍爬冰臥雪是為了保家衛(wèi)國,中國的觀眾和網民不允許用藝術形式矮化、歪曲、丑化抗美援朝的英雄,也是在保家衛(wèi)國!抗美援朝,我們御敵于國門之外;現在的輿論戰(zhàn),都被人家打到家里來了,屬于反擊戰(zhàn),同樣關系國家前途與命運。
商業(yè)電影沾染了各種反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意識形態(tài),就不用多講了,主旋律電影都沒有被放過,不警惕怎么行!
商業(yè)片資本和導演出品的那些獲得高票房的抗美援朝題材影片,能夠真實展現我志愿軍高超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水平、思想水平和意志品質嗎?我對他們基本不抱希望,如同我對中國男子國足能夠闖進世界杯決賽不抱希望一樣。
他們的局限性主要還不是藝術表現力的不足,首先是價值觀出了問題。
那些大牌導演,自從紛紛瞄準抗美援朝歷史題材,有幾個出品可以媲美《上甘嶺》的經典之作?看他們拍的這類題材的片子,總感覺哪兒怪怪的。到底怪在哪里呢?不妨看看美國人怎么看《金剛川》,從中受點啟發(fā)。
一個美國網民把《金剛川》的片段發(fā)到推特,結果獲得美國人的普遍好評。美國網民認為中國人把美國人塑造成了他們想成為,但又無法成為的形象,“中國對美國人的宣傳描述繼續(xù)超越西方目前所作的一切”。還有人認為這是一段最好的美國精神宣傳片,很多評論都驚呼“天啊,我們看起來太酷了”,還嘲諷好萊塢毀壞了美國人形象。有的美國網民還說,“我們需要竊取這些并將其用于招募”,他們會排隊入伍。
下面的美國網民評論更諷刺了:“如果美國軍方認真對待招募人員,他們會雇傭中國宣傳人員并告訴他們;繼續(xù)做你正在做的事情,不要改變任何事情。”有人回應,“如果另一個國家免費為你做這件事,為什么還要雇傭他們呢?”
看看這些美國網民的評論,是不是就找到為什么影片怪在哪了?也知道為什么中國觀眾不買賬,給這部影片的評分只那么低。
中國觀眾很多帶著孩子去看這部電影,其中有一位很失望,因為他11歲的孩子看完電影對他說:“最后是美國人放過了我們。”這讓他很后悔帶著孩子去看這場以為是主旋律的電影!
有人評論,影片塑造的志愿軍,跟真實的志愿軍很不一樣,雖然也展現了志愿軍不怕犧牲的戰(zhàn)斗精神,雖犧牲很大,但影片的情節(jié)設計又讓人無法理解犧牲的意義。戰(zhàn)略戰(zhàn)術都創(chuàng)造了世界陸軍巔峰的志愿軍,經過影片的藝術處理,被觀眾吐槽像是穿著志愿軍軍裝的國軍。現實中的抗美援朝,志愿軍靈活多變的戰(zhàn)術,讓美軍捉摸不透,被電影表現為各種戰(zhàn)術的呆板、被動挨打,不知變通。
總之,豆瓣打分早已表明這部影片已經讓國人如何不滿意;現在,從推特傳來的消息,說明美國人對這部影片塑造的美軍形象有多么滿意!
讓美國人滿意成這樣,可不就是讓中國人很不滿意嗎?對美軍的形象塑造,讓美國人很滿意,對志愿軍的刻畫,則讓人無法釋懷,這就是很多人骨鯁在喉的原因。這個正常的中國人能滿意才怪!
還有影片在塑造美軍的高大上形象的同時,把有著高度紀律性的文明之師志愿軍戰(zhàn)士拍得像舊式軍人,已經不止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受到這樣的批評了。
他們不僅僅借鑒了好萊塢的敘事,還把美國的意識形態(tài)和審美都帶過來了,硬生生地塞給中國觀眾。
因為他們這么多年就是靠這些成就江湖地位,獲得一項項榮譽。
更重要的,他們理解不了志愿軍為什么能夠戰(zhàn)勝裝備和后勤水平遠高于己的美軍。他們有的甚至至今都不愿意接受中國在朝鮮半島打贏美國這個結果,不愿意相信美軍真的輸給了窮苦人為主體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有的可能逆向種族主義情緒在心中澎湃,壓抑不住。
他們要藝術表現的不是真實的,而是他們想象中的志愿軍和抗美援朝。
他們改變不了已經真實發(fā)生的勝敗結果,但他們可以用藝術操作讓美國人看起來很爽,讓中國人看起來很堵。
這種片子見多了,就對他們早已不抱希望。現在的影視圈有多少馬戶和又雞,見慣了烏煙瘴氣的我們,也要練出大心臟,降低期望值。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
憤怒的終點是懶得憤怒,失望的極限是不抱希望。面對中國的這批文化精英,必須有辦法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為什么我會有這種心態(tài)?因為我是看過小品《主角與配角》,對陳佩斯出演的那個偽軍演八路怎么演都不像的經典形象,記憶太深刻了。我是拒絕被人掏走了錢,還被侮辱了智商。不想被人賺了錢,還被人罵一句傻逼。
看看他們早已習慣于按照西方審美價值觀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怎么能期待他們從內心深處認同新中國,怎么還敢指望他們能理解抗美援朝呢?
列導師說過,一切藝術中電影是最重要的和最大眾化的藝術。電影自帶宣教功能,美國在這方面做得最好,可以說甩我們幾十條街都不止,好萊塢成為塑造美國影響對外傳播美國價值觀的工具載體。
美國的情報機構很早就介入美國電影工廠的意識形態(tài)把關。美國學者特里西婭·詹金斯的《好萊塢內部的中情局:中央情報局如何塑造電影和電視》一書就揭露,“中情局20世紀50年代雇用派拉蒙電影公司的國內外審查負責人魯拉西被證明是富有成效的……他專門負責刪剪那些美國人在其中被描繪成‘盛氣凌人的、像酒鬼似的、淫亂的、暴力的或者好斗的’場景......”
美國人高度重視美國軍人正面形象的塑造。敗得一塌糊涂的朝鮮戰(zhàn)爭,他們不愿意去拍,沒有臉把一支敗軍之師塑造得特別光鮮;但中國的一些導演可以成就他們的夢想,想他們所不敢想,做他們所不敢做。
中國的電影充斥著美國要對外表達的價值觀,小心翼翼地迎合著西方的審美,這種文化入侵(更像是帶路)引發(fā)的后果,比軍事入侵還嚴重。
不愿意接受關注和網民的監(jiān)督,可以不碰主旋律電影。網民就怕你們用拍商業(yè)片那種撈一把再說的心態(tài)對待主旋律題材。看到主旋律電影現在有人氣有市場,為了分一杯羹,搞得烏煙瘴氣。
這類題材,現在的導演拍不好,可以留給那些真正理解抗美援朝偉大意義的后人去拍,但不能糟蹋這類題材,那是對志愿軍前輩付出和貢獻的不尊重。
抗戰(zhàn)題材已經被商業(yè)片編劇和導演們故意為之的各種神劇情節(jié)玩壞了,抗美援朝的題材,難道要再來一次?
認知戰(zhàn),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更怕兩面人的吃里爬外!如果抗美援朝的片子對志愿軍沒有起到正面歌頌反而起到丑化的作用,這與足球場上往自己球門踢的行為,有什么區(qū)別?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