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新聞是可以聯系著讀的。這幾天在微信公眾號上陸續看到三篇有關教育的文章,在邏輯和角度上恰好構成某種互補和遞進的關系,因此忍不住說一說。
第一篇新聞是“人民日報”公眾號在8月14日發表的高考勵志故事,標題為“涼菜攤主女兒考上清華!高考705分,秘笈是……”。文章所講是一對夫婦,在女兒小升初考入私立初中后,轉行在菜場個體經營涼菜攤,收入大部分供女兒讀書,最終女兒以高分考上名校。文章很感人,讀完忍不住讓人為這對夫婦和他們優秀的女兒感到高興。但高興之余,本人忍不住多了個心眼。既然是人民日報發的文章,自帶官媒的巨大流量,肯定是潛藏著對社會輿論和大眾意識的引導。比如故事中的幾個關鍵點:作為孩子人生重要轉折點的小升初、代表優質教育資源的私立學校、勤勞的個體經營者。如果串起來,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敘事:為了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盡早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家長絕不能躺平,而要付出該有的辛勞。于是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中華傳統心理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一層對子女教育的焦慮。在當前經濟不景氣,就業率低,眾多90、00后躺平的大背景下,為了子女的未來安分守己、辛勤工作、自己創業的普通勞動者,無疑是推動經濟前進的“正能量”。
雖然不排除文章有以上復調,說到底,這還是一個讓人微笑的“寒門出貴子”的故事。但經過過去三年,讓本人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新聞要反向著看”,即新聞宣傳什么,也許恰恰說明當下缺乏的是什么。宣傳“寒門出貴子”,恰恰反映出,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了。實際上,這也算不上什么新發現。例如早就有1978~2005年近30年間北大學生的家庭出身的統計數據:“1978~1998年,來自農村的北大學子比例約占三成,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下滑,2000年至2010年,考上北大的農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精英大學學生家庭背景比例的變化,恰好是與改革開放后社會階層逐漸分化和固化相同步的,發展到現在也的確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考上清華北大便可登上人民日報的地步。在此情況下,對“寒門出貴子”的宣傳,也算是一種大尺度上的“文本平衡”吧。
第二篇文章是“人民教育”公眾號發表的一篇政策解讀,標題為“完善學生資助體系,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解讀的對象是今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文章中特別提到,“完善學生資助體系有利于促進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這也正好說明,高層已經意識到了教育不均衡、尤其是優質教育不均衡的問題,并著手從經濟角度解決。
當今教育資源的現實的確是不均衡的,教育資源的分配更多地向金錢傾斜。有孩子的可能都知道,現今培養孩子既要“有錢”,又要“有閑”,而后者說到底也是經濟問題,即經濟基礎好的家庭才有選擇工作的自由,從而具備“有閑”的條件。伴隨著教育市場化產業化,有錢有閑的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深度參與到各種優質教育項目中。而那些終日勞作的普通打工者的孩子,在基礎教育階段獲得的資源則少得多,與前者相比很難有什么競爭優勢。另外,現在的教育政策導致學生的分流提前到義務教育的早期階段完成,如已形成社會熱點的“小升初”。如果一個孩子不能在小升初中嶄露頭角,將來進入精英大學的概率就會很低。多年前,這種分流還主要發生在重點高中的擇校中。而小升初之前,父母對教育的投入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錢有閑的家庭無疑占據很大優勢。這就進一步收窄了普通家庭孩子翻盤的可能性。于是教育不均衡導致的社會階層分化和固化將進一步加劇。文章中所提的“完善學生資助體系”政策,在教育產業化市場化的大背景下,能對教育公平起到多大“改良”作用,也是可以拭目以待的。
第三篇文章是剛公開不久的《張鐵生的答卷》,其中有這樣一段毛遠新回憶的毛主席的話,因為很重要,所以在此大段引用如下:
“黨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什么叫社會主義覺悟?就是始終把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我們是要培養有文化的勞動者,包括從事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人,不是培養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看不起勞動人民的精神貴族。我在黨內多次提出:列寧為什么說學校應該成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列寧意識到,學校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爭奪接班人的陣地,無產階級不去占領,資產階級就要占領。青少年代表著未來,哪個階級統治學校,就為哪個階級培養未來的接班人。我們共產黨自己管的學校,都有黨委和黨支部,就是要保證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我擔心,他們可能辛辛苦苦,在那里培養將來挖共產黨祖墳的人吶。
“要搞教育革命。中學畢業后,要到社會中到勞動中去接受實踐的磨練,再從有實踐經驗的勞動人民中選拔培養大學生。否則,從小學到大學,關在教室里十六七年,培養些沒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只會死背標準答案,只會應付考試的書呆子。他們很容易被資產階級欺騙,拉攏,收買。”
還是毛主席看得深刻長遠。這段話深刻地指出,教育問題說到底,是為哪個階級培養人才,培養出的人才為哪個階級服務的問題。如果學校都被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占領,將底層出身的孩子都培養成為“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看不起勞動人民的精神貴族”,為了個人利益投向資產階級的懷抱,為資產階級服務,向往著社會金字塔的高層,那有再多的底層家庭子女考上好大學,又有什么用呢?就像電影決裂中,那個嫌母親親手做的布鞋土氣的學生,也是窮苦人家出身。他的母親痛心地說:“孩子,你變了,又白又瘦,還戴上了眼鏡。”其實他戴上的,正是脫離底層、脫離群眾的眼鏡。
回觀我們現在的高校,在25歲之前這個人生觀價值觀定型的關鍵時期,向學生灌輸的是“去階級”的教育。比如工科專業的學生,接受的教育往往是“提高某某產業發展水平”,理科文科專業的學生,則是“提高某某學科學術研究水平”,等等。連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也少見,更何論無產階級文化了。
所以,我在為第一篇新聞中那對個體商戶夫婦的女兒高興的同時,也是有點落寞的。因為有太多寒門貴子在學成之后,努力擺脫自己的出身,向著社會金字塔尖攀爬。我希望有一天,能有更多的學子,出自底層,回歸底層,將毛主席的教育理想踐行起來,因為這才是人類光明的前途。
?。ㄗ髡呦等司吃簩懷邪鄬W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