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京津冀本輪強降雨的重災區,涿州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據報道,多地救援隊馳援涿州,有的甚至從2000公里外晝夜不停趕赴涿州,這就是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
救援無疑是好事,但這兩天有人在朋友圈“訴苦”,說他們帶著捐贈物資到了涿州,條件是他們要“介入執行”,但遭到了拒絕,對此,他勃然大怒,痛斥當地的“官僚”。由于對來龍去脈缺乏必要的了解,加上所有信息都是單方面的,所以,我只能在有限信息的基礎上隨便聊聊。
我們要對每一個參與救災的人表示感謝,很慚愧,對于我這樣沒有條件、更沒有能力為救災做貢獻的人來說,這大概也是我唯一能做的了。我沒有能力幫多少忙,但我至少不會添亂。在我看來,救災是極其專業的,任何參與救災的人都應該服從指揮,服從統一調度,所以,我實在不理解,為何他們一定要“介入執行”,是信不過地方,還是有其他想法?
他們說“5000人沒飯吃”,但報道說涿州最大的安置點大約有2000人,所以,我不清楚5000人的數據是從何而來的。那5000人是集中的,還是分散的,如果是集中的,為何當地的救援工作會出現如此大的疏漏,如果是分散的,5000的數字又是如何統計出來的?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不管聽誰說的,總要核實一下吧。
救災工作永遠是越快越好,如果真的有“5000人沒飯吃”,那性質就不是一般嚴重了,所以,我實在不理解,為何此人不直接把情況公開,反而要等什么媒體采訪?救人如救火,就算信不過當地的“官僚”,至少也該盡早公開讓更多的人知道吧。
從“訴苦”的文字來看,從市委副書記到副指揮長、鎮書記,都和他們對接過,說明地方對他們還是很重視的,要不然怎么可能在救災工作千頭萬緒之際專門和他們對接呢?這我就更不明白了,援助總是越多越好的,既然他們是善意,地方也很重視,為什么所有和他們對接的人都會選擇拒絕他們呢?對吧,既然是“訴苦”,那就把所有委屈都發泄出來,順帶著把遭拒絕的原因說清楚豈不是更好?
涿州的救災工作好不好,這個涿州人最有發言權。我相信,如果涿州“各級領導干部”真的都不“是個人”,都是酒囊飯袋的話,那涿州的老百姓一定不會沉默的。但是,或許是我孤陋寡聞了,我還真沒看到有什么人在網上說涿州救災不力的,就連吐槽的都沒看到,誰能告訴我,涿州的老百姓這是對救災工作滿意呢,還是不滿意呢?
別人奔赴涿州獻愛心,我們不能無故懷疑別人的動機,這很容易誤傷了別人的善意,但人是復雜的,至少不是每個去災區的人都是奔著救援的目的去的。這兩天,有救援人員斥網紅在災區擺拍作秀,這樣的情形在兩年前的鄭州就出現過,所以,我們既不能“草木皆兵”,看誰都像“作秀”,但也確實不希望看到有人拿救災作秀,這不是獻愛心,這是借獻愛心的名義給災區添亂。就像救援人員說的那樣,抗洪搶險不是兒戲更不要作秀,如果洪峰上漲了,很可能會遇險的,到時候就不是你去幫別人,而是別人要分出寶貴的救援資源來幫你了。
如果只是作秀還好,怕的是那種借救災打黑槍的人,恕我直言,按某些人的說法,好像地方都啥正事不干,全靠他們在撐著了似的,對于這種用大災大難來制造對立和矛盾的人,恐怕不僅僅是缺德那么簡單。
這里,我奉勸有的人還是省省吧,對于善意,我們心存感激,但對于惡意,我們也絕不會客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