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周總理
刀郎,最近出了新專輯。
結果,抖音評論罵聲,起步就是過萬條,多則幾十萬條,視頻號也是罵聲一遍。
不過,網友罵的不是刀郎,而是罵那些曾經貶損刀郎的“又鳥”和“馬戶”,是網友自發為刀郎“討公道”。
這種現象級的責罵,的確值得文藝工作者去思考。
網友留言分享:第一次感覺到罵聲很溫暖,第一次看到罵人的評論廣受好評,第一次體驗到罵人也清晰脫俗。
寒牛出欄有類似的同感。
這種感受并不受輿論的裹挾,而是來自內心情感的自然迸發。
刀郎的新歌叫《羅剎海市》。
我在手機上,憑自己實力刷到的,聽了好幾遍,越聽越有味道。
其實,刀郎在歌詞里,什么都沒有說,好像什么都說了。
但是,網友的解讀,卻又另一翻味道與境界。
最少,在語言邏輯上,它是成立的,得到千萬網友的認可,不服不行。
什么是高手在民間?
什么是智慧來源于群眾?
什么是人民喜聞樂見?
我信了。
我沒有特別喜歡的歌手,經典的歌曲都會聽,但是刀郎的歌,平時聽得比較多的。
最早聽得比較多的歌曲是《2002年第一場雪》《沖動的懲罰》《披著羊皮的狼》等流行歌曲。
后來常聽《十送紅軍》《薩拉姆毛主席》《我的祖國》等翻唱的紅色經典。
我喜歡刀郎粗狂、沙啞、渾厚的嗓音,音質中透出一股西域風情,讓人想起漠漠黃沙、滾滾荒原、皚皚白雪。
聽刀郎的歌,會聯想起唐朝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和王之渙。
腦海里,會浮現出豪邁、雄渾、剛健、蒼涼、高遠、孤勇的畫面。
網友喜歡刀郎,除了經典傳唱的歌曲之外,還有就是大家敬服他的人品,他是娛樂圈里,為數不多的清流,沒有被資本所操控。
至于同行,對刀郎的貶損之詞,我也是當鳥在嘰、雞在鳴、驢在叫。
不被人嫉妒與誹謗的歌手,不是人民喜聞樂見的好歌手!
什么叫好音樂?
什么叫好的文藝作品?
文藝是為誰服務的?
那英、汪峰、高曉松等人都沒有整明白,或者整明白了,為了維護既得利益假裝不明白,把音樂的概念攪渾了,誤導大眾的審美而已。
他們想繼續當廣大民眾的音樂導師。
在自媒體時代,網友的覺醒速度比精英們更快,任何企圖欺騙和壓服廣大民眾的想法,都是愚蠢而糟糕的行為。
刀郎的歌曲,人民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闡述到:我們的文藝應當為最廣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服務,他們是工人、農民、兵士和城市小資產階級。
刀郎的歌,好在哪里?
我也說不清楚,但就是喜歡聽,聽得舒服悅耳,這就足夠了。
文藝,永遠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通俗的,一種是高雅的。
通俗的文藝,容易傳播、傳唱、傳誦,具有普及性,容易被廣大民眾所接受、所認同、所喜歡,它是文藝的重要表現形式。
音樂也好,文章也好,影視也好,只有通俗易懂,只有深入淺出,只有生動形象,才能被廣泛傳播,更容易成為經典。
高雅的文藝,打磨得細膩精致,制作周期相對比較長,傳播速度相對比較慢,也有相對的受眾和群體。
但是,不能因為高雅文藝很精致,就否定通俗文藝的精巧。
二者之間,沒有絕對的邏輯存在。
通俗和高雅,對于文藝作品而言,好比是硬幣的正、反兩面,猶如一陰一陽,并沒有對錯之分、優劣之分、高低之分。
有些人,高高在上,非要用高雅來壓制通俗,非要用上等人來蔑視低層人,非要用精致來貶低粗獷,只不過都是自欺欺人,刷存在感罷了。
很多網友,說刀郎新歌《羅剎海市》,其歌詞是在暗諷那英、汪峰、高曉松之流,報當年他們貶損刀郎之恩怨。
其實,很多人,曲解了刀郎。
刀郎的新歌,其寬度并沒有這么狹小,應該還有更廣泛的內涵,他思考的是人類社會的根本問題,在用音樂表達他的情感與認知。
在歌曲尾部,他用歌詞表達了這份思考。
寓意和隱喻,讓歌詞充滿彈性,也給文藝作品,擴張了想象空間。
每個社會,都會有馬戶、又鳥、茍茍營。
這是必然的。
如今,生活好起來了,部分社會精英卻病了,他們貪污受賄,他們轉移財富,他們盤剝百姓,他們詆毀偉人,他們吃里扒外,他們看不起老百姓。
在寒牛出欄看來,他們就是歌曲里的馬戶、又鳥、一丘河、三孔鼻。
物質高度發達,精神嚴重坍塌。
精英之病,病在欲望難填,病在信仰喪失,病在精神坍塌。
有些人,像煤一樣,不管怎么洗,還是個臟東西。
刀郎,水平真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