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生重大事故之后最新信息的流向,向上的、內部的,叫“匯報”,向下的、面向社會的,叫“通報”。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及時度和詳細度方面,可能相差甚遠。或許對局外人來說,早一天晚一天沒什么分別,但對當事人來說,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譬如昨日下午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第三十中學體育館發(fā)生屋頂坍塌,將正在訓練的排球隊學生壓在廢墟之下,對趕往現場的學生家長來說,他們就在經歷這種一分鐘都難以忍耐的煎熬。作為遇難者骨肉相連的親人,他們有沒有權利第一時間獲得關于孩子的信息?
平心而論,現場搜救速度很快,挖出的學生被迅速送到各大醫(yī)院搶救,他們是生是死,相信也很快能做出判斷。然而追到醫(yī)院等待的家長,卻遲遲無法得到孩子們的信息,當他們拿到第一份死訊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五六個小時。一位父親憤怒地質問:這么長時間你們在干什么?有的孩子送來就已經沒有生命體征了,難道不需要跟家長溝通一下嗎?
現場視頻在網上瘋傳,連胡錫進老師也關注到了這個輿情,可見其傳播之快,共鳴之廣。其實這一幕對網友來說不算陌生,大家也只能搖頭嘆息。我們相信在搶救室中,醫(yī)生抱著遺憾拔下設備之后,這份死訊就會開始傳播的路徑。如果是正常去世的病人,守候在門外的患者家屬將第一時間被通知到。但是如果是昨天那種情況,信息的傳播路徑就會發(fā)生扭轉,很大概率不會直達其至親的耳中。雖然就隔著幾道門,卻不得不等待噩耗繞幾個小時的大彎,才能回到近在咫尺的父母身邊。
信息一開始傳播,就不會停止,而只會被扭轉或阻滯。當事醫(yī)生會首先匯報給誰,下一棒又是誰,要經歷多少棒才能讓最急切的親人們知曉?
我們相信消息不曾停止。因為現場除了焦急的家長之外,還集合了包括公安在內的各部門工作人員,沒有消息的傳播,沒有各種上傳下達,他們不會憑空而來。那位父親也曾向他們詢問、求助,卻得不到任何想要的信息,方才明白,這些工作人員聚集到這里,可能并不是為了來幫助家長。
今天上午,搜救全部結束,事故的最終數據定格在11人。對全國人民來說,這份通報的速度不算太慢,但對家長來說,他們守候在幾十米之內,卻也并沒有比千里之外早多久知道。雖然孩子的生死已經無法左右,但是,幾個小時生死未卜的折磨誰能忍受?哪怕是面對同樣的結局,能否早一秒看到孩子灰頭土臉的身軀,在身體還帶著余溫時做一次痛哭和告別?
不想說什么四平八穩(wěn)的話。信息就應該保持透明,該匯報你匯報,但不能關閉它同時向親人、向外界傳播的渠道。有關部門需要快速反應,而家屬也需要盡快知情,那邊組織救援,這邊送別親人,各自完成各自的事情,并不存在矛盾。事已至此,晚通報一時,事故也不會倒回重頭,這些多余的動作有何意義?
當然,在有些人的思維里,可能是有意義的,但我們拒絕理解。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