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媒體這兩天紛紛報道一則悲喜交加的新聞--“富士康退出印度合資芯片計劃”。
悲的是,富士康在印度合作項目的前期投入很難再拿回來。
由于富士康沒有透露具體金額,臺媒對金額的猜測相差很大,有的說30億美元,有的說是7億美元,有的含糊其辭說“全身而退”,總之是被印度放血了。
喜的是,富士康在印度合作制造芯片計劃的規模達到了195億美元,再“合作”下去“尸骨無存”,萬幸萬幸。
富士康方面在聲明當中,沒有解釋任何原因,只是說“決定退出與印度韋丹塔公司生產半導體的合資企業”。
但又意味深長地補充了一句,這對兩家公司都是“富有成效的經驗”。
這“經驗”有些昂貴,富士康也是有苦難言。
別看富士康董事長劉楊偉跟莫迪當時笑得多么燦爛,雙方卻是各懷鬼胎。
為什么富士康在臺灣省緯創集團被迫退出印度之后還要跟印方簽約?
一、為政治服務。
美國這幾年在竭力營造一種氣氛,說外資正在大規模撤離中國,廠商們不斷地向印度和越南等地轉移。
而臺灣當局為了配合美國,則“鼓勵”臺企向印度轉移,郭臺銘的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作為標志性企業就必須有所行動。
美國→臺灣當局→鴻海集團→富士康→印度→古吉拉特邦(莫迪老家),就是一場隱藏在商業合作背后的政治秀。
二、宰印度一刀
印度之前畫大餅稱自己有雄心在五年之內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基地,并推出了激勵政策--投資方有機會獲得100億美元補貼。
富士康會相信印度畫的大餅嗎?鬼才信。但它想前期到古吉拉特邦投點錢,給莫迪捧個場,弄到這個100億美元補貼再說。
這既能滿足美國的政治需要,又能宰印度一刀,郭臺銘穩賺不賠。
所以,跟半導體沒多少關系的富士康就去接項目了。
2021年,富士康高層與印度政府接觸,三哥把胸脯拍得啪啪響,什么都不是問題,你來就是了。
轉身三哥就去磨刀了。
去年9月富士康與韋丹塔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VFSL,準備在古吉拉特邦建廠,用于生產半導體和顯示器。
等到首款到位,富士康就向新德里遞交了獲取政府補貼的申請,但三哥變臉了,說富士康不符合條件。
雙方矛盾就浮上了臺面。
富士康與韋丹塔的VFSL公司背后是歐洲“意法半導體”公司,所以富士康認為自己技術條件已經具備。
但印度說,不好意思,你有“意法半導體”的28納米芯片生產技術轉讓授權書嗎?
富士康說自己有能力生產40納米芯片,28納米芯片并不是申請補貼的必須條件。
印度說,你當初承諾的就是28納米芯片,做人要誠實。這事印度說了算。
富士康在4月份還拍了建廠宣傳片,在臺灣各種宣傳。現在也顧不得這么多了,趕緊逃。
富士康為什么不反擊?
因為它在班加羅爾和欽奈等地還有至少五家為蘋果和小米生產手機的工廠。如果再嗶嗶,信不信三哥再給你來一刀?
現在網上有說“印度半導體夢碎!”、“印度芯片計劃受挫”……
這簡直是笑話,難道還有人把印度大餅當真?
印度哪有什么芯片計劃?還五年之內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基地。
三哥就是個騙子,100億美元補貼就是詐騙陷阱。
臺灣省電信詐騙雖然獨步天下,但一家企業要跟一個政府互詐,勝負早就注定,更何況是在人家地盤上。
三哥那連騙帶搶的祖傳技能,哪家跨國企業到了印度不是血淚斑斑?
別說富士康,美國福特不照樣被三哥手起刀落?
1995年,福特公司信了印度的鬼話(說自己能在21世紀初成為汽車主要消費國),于是計劃投資20億美元到印度設廠,這可是1995年的20億美元。
但印度塔塔集團與政府聯手,處處給福特找麻煩,到了2005年,先后投入了10億美元的福特終于醒悟了,決定賣掉廠子。
但印度說不能賣給外國企業,福特毫無辦法,只好以9000萬美元價格將廠子賣給了塔塔集團旗下的一家公司。
這不是明搶是什么?
印度的投資環境極為惡劣,但因為中國,印度卻成了美國拉攏的對象,西方媒體還將它吹成了一朵花。
一些西方大企業就忘了福特的教訓,還想去印度碰碰運氣。
沃爾瑪在2010年收到風聲--印度要對外企開放零售業。
2012年,印度果真宣布了這一政策,在門口蹲了兩年的沃爾瑪立刻沖到印度開了8家超市,還計劃開到22家。
結果三哥說,“沃爾瑪,你頭一個就沖進來,是不是要干壞事?”
沃爾瑪,“沒有,開超市能有什么壞心眼?”
三哥:“沒有?你行賄了,罰款2500萬美元。”
沃爾瑪:“我花錢勸印度政客開放零售業,那叫游說,在美國是合法的。”
三哥:“去你的吧,給不給錢?”
沃爾瑪:“我給!”
但事情還沒有完,印度又要求沃爾瑪超市里必須要有30%的印度貨。沃爾瑪只好派人去找,但就算把牛尿飲料和牛糞餅擺上,也湊不齊30%。
沃爾瑪決定離開,但印度又搬出法律,說離開可以,但東西全部充公。
后來外資要在印度經營零售業,條件又變成了:
一、只能做B端的批發業務;
二、持股不得超過50%;
三、只能在當地收購產品;
四、半數員工必須來自印度農村地區。
因此,到現在印度也沒有沃爾瑪,只有沃爾瑪的批發和電商。
神奇的三哥連基礎設施建設也要坑人。
2005年,韓國浦項制鐵與印度奧薩里邦政府簽署協議,計劃在該邦的Jagatsinghpur地區投資120億美元建造一座鋼鐵廠,每年可產1200萬噸鋼鐵。
韓國人想得挺美,奧薩里邦是印度最大鐵礦石產區,人工又便宜,一旦投產,利潤將滾滾而來。
可是等錢款到位,印度說征地無法進行。浦項制鐵認為錢已經到位,征地、蓋廠房都是印度的事,這是協議里的內容。
但印度說搬遷費用是額外支出。韓國人還能怎么辦?只好再給錢。
然后印度環保NGO過來要環境保護費,鬧了很久,為了施工進度,韓國人又只好掏錢。這錢一給,麻煩更大,印度各種NGO都來要錢了。
2016年,浦項制鐵放棄了這一龐大項目,全部投資打了水漂。
再說個關于此事的國內的有趣輿論。
2004年,一家經濟類刊物就大吹印度,給中國網友制造焦慮,其它網媒紛紛轉發。
后來的報道:
2008年:《浦項制鐵印度鋼鐵廠項目可能進一步推遲動工》
2009年:《浦項對印度鋼廠充滿信心 明年有望動工》
2011年:《印度奧里薩邦農民反對興建韓資鋼鐵項目》
2012年:《印度鋼鐵部將加快浦項鋼廠項目進程》
2013年:《浦項印度建廠喜憂參半》
2015年:《浦項制鐵印度鋼廠項目前景堪憂》
2016年:《浦項制鐵放棄印度建廠計劃》
這些報道標題看下來,像不像是一個段子?
其實今天也一樣,印吹們還在網上吹,無論打臉被打得多慘,還是在“將將將將”,但總有人信(反正未來是不可知的)
印度就是個投資地獄,那么,為什么這些網友都能知道的常識,而一些企業卻在躍躍欲試?
因為大企業是不會根據網上信息來決定投資方向的,它們的依據是專業的市場分析報告、風險評估報告、投資收益前景報告……
而這些專業人士到了印度進行實地考察時,也成了三哥的合作者。
像沃爾瑪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專業人士給坑了,他們在報告中甚至說“印度擁有亞洲最長的高速公路”、“印度鐵路運輸能力非常強大”、“印度人極具購買潛力”……
正說著,又有一家公司跳下去了。
印度上周向美國美光公司鄭重承諾:印度政府將提供50%補貼,古吉拉特邦政府再提供20%補貼。美光只需要投資總資本的30%即8.25億美元,就持有芯片工廠100%的所有權。
老仙的仙人跳又來了,美光要跳,誰也不攔住。畢竟,在半導體領域封殺中國是美國的“事業”。
對于富士康在印度的遭遇,不值得同情,因為它本來就動機不純。
昨天,印度信息技術部部長錢德拉塞卡公開發推稱,“富士康決定退出,不會對印度生產半導體計劃造成影響。他們最初提交了28納米生產提案,但他們無法找到合適的技術伙伴。”
這就是印度的態度:我無所謂,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臺灣媒體還引用錢鐘書的話評論此事,“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站在城外的人想沖進去”
然而印度怎么可能是《圍城》,它就是個鋪著鮮花的糞坑。
鮮花是那些西方媒體和印吹們吹出來的假象,只有跳下去的人,才知道有多惡心。就算撈到黃金,又能如何?三哥馬上拿著糞叉把黃金叉走。
印度是真不怕臟,也不怕臭。
惹不起,中國的企業就躲遠點,下載個國家反詐中心APP很難嗎?
三哥,還是讓它自生自滅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