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864年4月1日,馬克思的女兒勞拉向馬克思提了一個問題:“你最喜愛的座右銘是什么?”
馬克思答:“懷疑一切!”
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時,“鬼夜啼”,即鬼在半夜的時候,悲傷地啼哭。
鬼為什么害怕倉頡造字?
因為有了文字,人類就可以積累、總結歷史經驗、建構自己的文明、發展自己的理性,鬼神對人類的絕對統治就將受到挑戰,甚至終結。
同樣,當馬克思把“懷疑一切”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整個舊世界都默默垂淚,資產階級痛哭失聲,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終于走到了末日之路的起點,無論今后怎樣掙扎,結局已經被注定了。
并非偶然的是,正是在這一年,馬克思完成了《資本論》第三卷的草稿。
時至今日,100多年過去了,《資本論》仍然是壓在全世界資產階級胸口上的一塊巨石,以后還會成為他們的墓志銘。
02
懷疑一切,是一種批判性思維,富有強烈的戰斗氣息和極端的認真精神。
毫無疑問,馬克思的全部事業,都是從舊世界的批判開始的。
馬克思認為,懷疑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認知態度,人們應該懷疑一切,必須懷疑一切,特別對既有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制度,對權威和宗教信仰,以及道德和倫理觀念。
馬克思認為,只有通過批判性思考和革命性行動,才能推動社會向更加公正和平等的方向發展。
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馬克思創立了唯物史觀,發現了剩余價值,從而為人類的徹底解放開辟了一條光明大道。
03
“懷疑一切”的真理性在于,人們生活在世界上,觸目所及,皆為現象。本質總是被現象所遮蔽,不會自動呈現出來,而要發現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懷疑開始。
所以,明朝學者陳獻章說:“疑者,覺悟之機也。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
凡是真正關心青年的革命導師,都提倡批判性思維。
1920年,革命導師列寧在俄國共青團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發表演說時,這樣贊揚馬克思的“懷疑一切”精神:
“凡是人類社會所創造的一切,他(指馬克思)都以批判的態度加以審查,任何一點也沒有忽略過去。”
1942年,毛主席在著名的《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寫到:
“共產黨員對任何事情都要問一個為什么,都要經過自己頭腦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實際,是否真有道理,絕對不應盲從,絕對不應提倡奴隸主義。”
這里,毛主席沒有使用“懷疑一切”這個詞,但是,“對任何事情都要問一個為什么”無疑是對批判性思維的通俗化表述。
毛主席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談到新文化取代舊文化時指出: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們之間的斗爭是生死斗爭。”
后來毛主席又說過:“破字當頭,立在其中。”
“破”,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批判,就是斗爭!
不批判錯誤的觀點,指望正確的觀點自發地站住腳,那純粹是幻想。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喜歡把庸俗的人際關系帶入觀點之爭,似乎批判誰的觀點就是和誰過不去,這大錯特錯。
這種想法是一種低級趣味,這樣的人不能理解,世界上有遠比虛偽的一團和氣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真理的追求和堅持!
2018年5月5日,筆者在馬克思的家鄉德國特里爾參加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馬克思銅像揭幕儀式活動。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懷疑一切”決不是“否定一切”,也不是“打到一切”,懷疑不等于否定,只是反對盲從,反對交出自己的頭腦。
“懷疑一切”是馬克思留給后人的珍貴座右銘,為我們發現規律、認識真理打開了大門!對此,我們應該倍加珍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