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宇宙能源是人類走出能源危機的根本出路
田忠國
我們在“什么是時間裂隙?”一文和其它文章中,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
一、時間,即,空間同步運動形成的空間差。
二、時間縫隙是存在的,只是空間差形成的交匯點。
三、維系星際軌道的是物質場。
我們在“未來的航空器不需要自帶太多的燃料”一文中同時認為:
“時間因空間距離而存在,也因空間折疊而彎曲,同時,也因空間折疊間隙而呈現時間間隙,進入另一個維度,更高智慧空間維度的空間。”
但其前提要有新能源,因為,飛行器如果不能自我吸收能源,就無法離開地球的能源支持。離不開地球的能源支持,飛行器在脫離地球后是無法長久飛行的。那么,人類飛行器要想在脫離地球后長久飛行,就必須解決飛行過程中的能源問題。
在飛行過程中解決能源問題,我稱此為宇宙能源互換飛行器。
人類也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破除空間障礙,進入所謂的時間隧道,亦即,時間裂隙。
在“什么是時間裂隙”一文中,我們曾經這樣描述過:
“我們認為,就是空間運動的交匯點,也即,時間縫隙。”
在此需要補充的是,我們所說的空間運動,即有宏觀空間的意義,也有微觀空間,也即,物質系統空間運動的意義。我們同時認為,宇宙空間是個巨大的物質場,而所有空間,雖然人類看不到,或者現在沒有發現,都流布著物質。這種物質,我們稱之為宇宙能量。
而宇宙能量,我們認為,是可以轉化為宇宙能源的。當然,此處所說的宇宙能源,并非是指太陽能,而是指流布于宇宙空間的物質場。從物質場的系統邏輯的角度說,這個物質場,其邏輯是發散的,而且,形成物質鏈,猶如程序鏈一樣,在運動過程中,形成空間差,也即時間。所以,人類有必要把目光投向這個物質場。
或許,研究宇宙能源是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是,這是人類走出生存危機,擺脫能源制約的唯一出路。當然,現在人類把解決能源問題盯到風能、太陽能、水能上,而把目光投向宇宙能源的不多,而且,有人看到我們的觀點時,還會嘲笑我們如瘋似狂,以為,我們談的問題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人們所說的不可能,就是未知。
對于未知下結論,從邏輯上說就是無知的表現。為什么這樣說呢?比如,人類在發現電之前,電是未知。如果人類對未知的電下結論不存在,可能現在電還是未知,如果永遠把未知結論為不可能,電就永遠是未知。當然,科學思想不等于是技術科學,因為,從科學思想到技術科學,單純的從理論上說,就需要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比如,人類的飛天夢想,在中國數千年前就產生了,但從夢想到現實,經歷了數千年的過程。而空間大挪移,雖然被量子力學證明其客觀存在,但在某些人看來,仍然是封建迷信的禁區。
所以啊,人類還是不要自以為是為好。
關于物質場的問題,我們在下一篇“關于物質場的邏輯猜想”一文中進一步思考,不贅。當然,我即非科學家,又非數學家,只能從物質邏輯的角度分析,不能給出物質邏輯的數學邏輯證明,這就需要中國的科學家和數學家共同思考了。
2010-8-1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