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覺醒病毒”與“文化戰爭”的啟示

五花王 · 2024-11-18 · 來源:新潮沉思錄|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眼下發生在美國的身份政治與文化戰爭,也可以說是美國這個老大帝國最后能言傳身教給我們的東西了,值得我們深入觀察與思考一番。

  近年來美國國內政治日漸呈現出種族、性別、地域三大矛盾的顯著極化,除此之外,年齡階段之間的政治傾向也開始呈現顯著的撕裂化,體現在娛樂工業和流行文化上,呈現出類似60年代中后期嬉皮士年代的混亂局面。彼時,美國社會的傳統保守價值觀亦經受了一次巨大沖擊,并造成了持續至今的深遠影響。

  并不意外的是,當時的美國文娛界,也深度介入政治,以最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民謠歌手鮑勃·迪倫和最終當上總統的好萊塢演員里根,分別為兩個對立陣營的代表人物。

  在1968年那次,美國選民受夠了社會亂象,用“紅色橫掃”把尼克松送進了白宮,隨后雖然經歷了卡特的短暫執政,但在1968-1992這24年間,只有卡特一個民主黨籍總統,在任也僅有短短四年。此后比爾克林頓為代表的“新民主黨”人和黨內68一代及民權遺產切割,回歸中左路線,再加上蘇聯解體帶來的巨大“冷戰紅利”,民主黨才煥發新生。

  然而,隨著“911“事件后美國深陷對外干涉泥潭,再加上2008年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從奧巴馬時代開始,美國社會開始出現重大的文化分裂,通常被稱為"文化戰爭"。這一現象代表了美國社會內部深刻的意識形態分歧,涵蓋了各種社會、政治和道德問題。

  文化戰爭與美國的政治極化密切相關。它的特征是保守派和自由派意識形態之間的分歧日益加大,雙方在各自的立場上越來越根深蒂固。從占領華爾街、茶黨運動再到MAGA,美國社會的內部混亂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即將結束時以“黑命貴“與“占領國會山“交疊的形式達到了爆發的頂點。

  特別是最近十年間,社交媒體和數字技術創造出了常常強化現有信念和極化觀點的回音室,使得這種文化戰爭的烈度演變為全面對抗。按照JD萬斯的說法,這是有后代的人和沒有后代的人之間的戰爭,民主黨當權派是沒有孩子,愛貓勝過愛人的一群家伙,他們的決策怎么會讓社會的未來變好呢?在《蠻族與鄉巴佬,誰能拯救新羅馬》一文中,我們討論了人口結構和DEI等因素對當代美國政治的影響,今天我們來聊聊核心家庭解體與社會資本衰退對當代美國政治的影響。

  家庭解體與福利困局

  《分化:1960-2010年美國白人生活實錄》一書延續了90年代初經典著作《獨自打保齡》中對美國社會公共生活衰退的觀察,揭示了當代美國政治極化和民主黨激進派主張近年遭到強烈反對的部分原因。社會資本的衰退可通過兩個指標衡量:社會脫離和公民脫離。前者指人們不再加入運動俱樂部或退伍軍人團體等,后者則指人們不再參與服務性團體或當地政治組織。

  書中2004年的調查顯示,下層白人聚居的小城費什敦社會脫離人口比例從20世紀70年代的63%上升到75%,公民脫離人口比例則從70年代的69%上升到82%。這一現象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經濟條件惡化導致的家庭解體。單親父母既要努力養家糊口,又要關愛子女,難以抽出時間或精力參與社區活動。

  《鄉下人的悲歌》劇照

  "黑人沒有爸爸"不僅是一個網絡梗,更是殘酷的現實。美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美有近1850萬兒童在無父環境中成長。2016年的人口普查顯示,25%的美國未成年人家中沒有父親。2019年的調查顯示,38%的非裔兒童與已婚父母同住,而白人和亞裔兒童的這一比例分別為77%和88%。另一份數據顯示,1950年美國43%的家庭是有孩子的已婚夫妻,到2010年這一比例降至20%。

  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帕特南在《我們的孩子》一書中指出,美國單親家庭比例最高的地區往往也是社會流動性最低的地區。家庭破裂很大程度上源于經濟困境,"上一代的貧窮導致家庭解體,而家庭解體又造成下一代的貧窮。無論如何,家庭都是關乎全局的重要因素。單親父母越多,社會流動性就越低。"

  與此同時,美國兒童生活在大家庭中的可能性遠低于其他國家:僅8%的美國兒童與其他親屬同住,而全球這一比例為38%。

  帕特南觀察到,對社會底層男性而言,婚前性行為和非婚生育的污名已消失,奉子成婚的社會規范也成為過去,因此生育和婚姻間的緊密聯系已經瓦解。而對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來說,便捷可靠的避孕手段和唾手可得的職業機會使推遲生育不僅可行,還成為理想的人生規劃。

  教育程度低的下層階級日益貧困,經濟前景越發黯淡——工作不穩定,相對收入持續下滑,使他們難以建立和維持傳統婚姻模式。經濟狀況不佳的女性開始自危,在這個社會經濟階層中,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愿與無法提供經濟保障的男性結婚。只有在伴侶已獲得穩定經濟保障后才結婚,似乎成了婚姻成功的必由之路。

  但對貧困女性而言,經濟安全往往遙不可及,只有那些情感堅定、財務穩定的男性才愿意擔當父親角色。五十年代以后,女性不結婚也能活得充實:勞動市場為她們提供了經濟獨立的機會,福利救濟為收入設置了下限;避孕藥使她們在性生活中無需擔心意外懷孕,非婚生子得到社會寬容,使單身女性也可以生養孩子;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男性失去經濟優勢,減少了婚姻對女性的經濟助益。

  因此,在長期婚姻之外當母親、養育孩子變得更加可行且有吸引力。女權主義者希望維護女性選擇這條道路的自由,認為提倡婚姻的運動試圖重申男性對女性生活的控制權、抑制女性的自主權。雖然單身母親的生活可能不易,但已不像過去那樣艱難。與其提倡婚姻,不如為單親家庭提供更多的收入補貼、托兒服務選擇和靈活的工作環境,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利因素。

  美國沸沸揚揚的墮胎權之爭,實際上也反映了這種經濟差別待遇。在家庭政策討論中,自由派指責保守派將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置于其他模式之上,而保守派則指責自由派所謂平等支持所有家庭的措施實際上對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不公平。

  由于社會傳統和政府政策對單身母親并不友善,即便是要求政府積極、平等地援助所有家庭的自由派,早期也主張留在家里照看孩子的女性不能領取代金券和補貼。直到1996年福利改革法要求低收入單身母親就業,自由派才開始承認父母留在家里照看孩子的權利。

  另一方面,美國現行的社會保障法維護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大部分福利項目鼓勵女性結婚、男性養家。例如,社會保障金和失業補償金都默認受益人是男性,全職主婦只有結婚后才有資格領取社會保障金,且不能領取失業補償金。所得稅制度也鼓勵男主外女主內家庭,而不鼓勵雙收入家庭。

  如果一個男子收入5萬美元、一個女子沒有收入,他們婚后的稅負會比單身時少;但如果該男子和女子各自收入2.5萬美元,婚后的稅負反而會比單身時多。結果,"無孩愛貓女"的文化程度、經濟地位和社會權利均顯著優于早早步入婚姻的家庭女性,這反而形成了一種性別內部的反向歧視。

  “去制造業”與“女左男右”

  本世紀初,羅納德·英格里哈特和皮帕·諾里斯提出了兩性分歧的“發展理論”,他們認為,后工業化時代的經濟發展和現代性別投票差距的出現之間存在著內在關系。“外包資本主義”將苦活累活轉移,使得更多有利于女性的服務業工作崗位出現,產生了相對繁榮,促進了“后物質”政治的流行——

  這是一種將人身自由、自我表達和性別平等問題優先于人身和物質安全問題的政治取向。大量女性成為了勞動力,這增加了她們對工會運動的參與,以及她們對社會福利服務供給的總體關注——社會福利能讓她們更好地兼顧養家糊口的事業和照料家庭的雙重負擔。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曾經發表了一篇論文《當工作消失:制造業衰退和年輕男性婚姻市場價值的下降》,指出美國制造業過去提供男性大量工作機會與穩定收入,是中產階級的主力。全球化與自動化導致工廠外移,上千萬職務消失,改變美國政治與“婚姻市場”狀態。國際經貿競爭導致美國婚姻市場“有資格結婚”的男性減少,連帶影響生育率和育兒環境。經貿沖擊讓男人收入減低,婚姻價值也降低,這對在勞動市場處于不利地位的男性帶來負面影響。

  有趣的是,這篇文章發表在特朗普首次當選之后的2017年,當時67%高中教育以下白種男性的選票給了特朗普,表達憤怨與不滿。

  另一個產生政治變量的因素是文化流變。2009年,美國未婚婦女人數首次超過已婚婦女人數。如今,美國的年輕女性不僅單身率高前所未有的高,她們對異性戀的興趣也前所未有的低。支持民主黨的數據科學家大衛·索爾(David Shor)對外表示,他的調查數據中,25歲以下的美國女性約30%為LGBT;而在60歲以上的女性群體中,這個數字還不到5%。

  與之相對,國際研究機構Glocalities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從2014年到2024年,全美最保守的群體從55-65歲的年長男性變為了18-24歲的年輕男性。他們強調男子氣概、反對墮胎權、敵視多元社會,并仇視女權運動。皮尤研究中心發現,截至2022年,近一半年輕人都是單身,男性單身率高達63%。失去女性的陪伴,男性更容易面臨孤獨的問題。同時,男性自殺率在過去十年飆升,2022年已經達到女性的4倍。

  也正是因為如此,2024年特朗普的選舉策略中充滿了“男子氣概”,Spotify上收聽量最高的五個播客中的三個節目都有特朗普的身影,包括《喬·羅根體驗》、《肖恩·瑞安秀》和《與西奧·馮共度的這個周末》,而年輕男性是這些節目的主力受眾。

  美聯社在選后民調的結果顯示,特朗普在18至29歲的男性中獲得了超過半數的支持,44%的年輕拉美裔男性支持特朗普,大約30%的45歲以下黑人男性選擇了特朗普,這一比例幾乎是他在2020年得到的兩倍。反之,只有大約十分之一的女性認為選出女性總統是她們投票的首要因素,四成女性表示這根本不是投票動機。黑人女性是最支持選出首位女性總統的群體,大約三分之一表示這是她們選擇投票的主要因素。

  那些認為過去四年處境變差的人顯著更大比例給特朗普投票,家庭經濟變得更差(80%)、受到通貨膨脹影響(73%),認為國家經濟有問題的(69%),他們希望特朗普的激進“再工業化”政策能夠改善美國中下層的經濟狀況。美國的未婚女性往往更傾向于支持民主黨,而已婚有子女的女性則可能更傾向于支持共和黨。許多保守派女性認為,全國性的跨性別權利運動侵犯了她們為孩子做決定的權力。

  一些人還主張,特朗普支持由父母而不是政府來決定兒童是否接種疫苗。她們認為,特朗普打擊邊境走私活動將防止孩子接觸到芬太尼,即使這些走私者大多是美國公民而不是合法入境的移民。她們還指出,日常必需消費品價格的上漲是對那些努力養家糊口的女性的侮辱,認為特朗普可以采取措施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基于這些立場,2024年美國選舉中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已婚男性中59%,已婚女性中50%支持特朗普也就不足為奇了。

  身份政治敵不過階級政治

  回溯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兩黨在美國農村地區幾乎不分伯仲。然而,到了2024年,共和黨在農村縣域的支持率領先了40個百分點。同時,在過去三十年間,民主黨在城市地區的優勢在20%到30%之間波動。

  有趣的是,《華爾街日報》進行了一項分析,比較了白領和藍領工作比例不同的縣域的選票流動情況。結果表明,特朗普在白領工作比例較高的縣失去選票份額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在以藍領為主的縣則情況截然不同。

  盡管民主黨關注不平等、社會性議題與歧視問題,并且統計數據表明自2020年以來不平等有所下降,但他們未能觸及相對處于不利地位的美國人。最終結果是,如果將選民地圖映射到美國經濟版圖,民主黨在產生美國大部分GDP的縣域占據主導地位,無論是在他們獲勝的2020年還是在失利的2016年和2024年,都是如此。

  有趣的是,“種族主義法西斯分子”特朗普提名古巴裔盧比奧當國務卿,印度裔維維克·拉馬斯瓦米和南非裔馬斯克搭檔政府效率部,任命了美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蘇西·懷爾斯,提名了美國歷史上首位印度教薩摩亞裔女性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其班底多元化程度也頗可觀。但與民主黨為了多元而多元不同的點在于,這是“MAGA統一戰線”的結果。而其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人口結構不可逆轉的多元化趨勢。

  根據喬治梅森大學政策與政府學院院長馬克·羅澤爾在演講中指出的數據,目前美國的100%人口增長都來自于少數族裔人口的增長。到2045年,少數族裔將成為美國人口的主體。目前,美國有7個州的白人屬于少數族裔,還有10個州里的白人占總人口比例不到60%。這意味著,幾年之后,這些州可能都會成為少數族裔占主體的州。

  佐治亞州已經成為少數族裔占主體的州,夏威夷長期以來都是亞裔人口為主。得克薩斯州、內華達州與加州等也都是少數族裔占主體的州。20年前,白人占美國人口的70%;但到了2020年,這一比例下降到了60%。尤其在2019年,60歲以下人口中白人已經成為少數。這反映了一種代際更替的趨勢。

  根據最近一次人口普查(2010-2020年),18歲以下的人群中,絕大部分已經不再是白人,其中約一半是拉美裔。數據顯示,在2018年,拉美裔人口中人數最多的年齡是11歲,而白人中人數最多的年齡是58歲。這意味著,未來的趨勢顯示拉美裔將會成為人口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這將在選舉和政治中產生影響。

  拉美裔選民在2012年總統大選中占所有投票選民的10%。到2020年,拉美裔首次成為少數族裔中投票最多的群體,超過了非裔美國人。傳統上,拉美裔偏向民主黨,但2024年的出口民調顯示,特朗普獲得了共和黨候選人2004年以來在拉丁裔選民中最高的45%選票,其中男性支持率大幅拉升33個百分點。

  美國共和黨的年輕男性選民被描述為堅信所謂的“美國主義”,這是一種基于美國身份的民族主義。根據JD萬斯的說法,“文化斗爭也是一場階級斗爭。……左派不僅僅是在批評我們的國家、不僅僅是在讓我們為自己的過往而感到羞恥,他們更是在試圖奪走我們的每一絲對國家的自豪,以及國家存續的意義——這兩者唇齒相依,唇亡齒寒。對于那些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家庭的孩子來說,如果你不說正確的東西、如果你不采用正確的詞匯,你就是在政治生活里不受歡迎的人。”

  萬斯的言論很能代表美國保守派的擔憂,他們認為當人們沒有對國家的未來做出任何生理上的承諾時,這將事關政治行動,甚至與國家的未來密切相關。“僅僅圍繞著沒有孩子的成年人,究竟什么樣的社會才能建立起整個文明、信息流、國家的領袖、政治與政府、企業?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也是世界歷史上的新事。這是一件不好、更不健康的事情。一個有著孩子的國家,是一個健康而值得生活于此的國家。我們不是精神病人,我們也不想生活在一個充斥著瘋子的國家里,所以我們關心孩子。”

  也正是由于如此的共鳴,痛斥“覺醒病毒”殺了自己的兒子的“美國煮肘”、生子狂魔馬斯克才會大力支持共和黨,一躍而成“第一哥們(First Buddy)”吧。

  冷戰結束后,中國社會的發展,本質就是追趕現代化,其目標榜樣往往是西方發達國家。國人也經常以摸著石頭過河自詡。隨著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飛躍,在很多技術與發展層面事實上已經超過了西方發展水平。到今天,人們還能從西方社會汲取借鑒的先進部分已經不多了,更多步入后現代的深刻教訓。

  眼下發生在美國的身份政治與文化戰爭,也可以說是美國這個老大帝國最后能言傳身教給我們的東西了,值得我們深入觀察與思考一番。

  最后,我問了一下ChatGpt,這是它給我的回答,像哈里斯的超能力一樣,索然無味。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揭露這幾十年的五個忽悠真相
  2. 對小崗村出現質疑聲的思考
  3. 從縣中到衡中,回頭再看北京四中
  4. “改稻為?!边@步棋,為什么從一開始就是一步死棋?
  5. 王進喜那批英模進中央委員會,一批老干部落選:毛主席不怕得罪人嗎?
  6. 天眸:譚嗣同歷史悲劇的鑒戒
  7. 中國最不應該被低調的烈士就是她!應該為她設立一個專門的紀念日。
  8. 詩兩首 | 《百姓談史實話錄》《勿把傷痕當主流》
  9. 攤牌了,他們就是沒有底線直接開搶,你不服嗎?
  10. 西毒,雄起了?
  1. 魏?。赫撁珴蓶|晚年
  2. 小平的自述原文摘錄(值得仔細品讀)
  3. 1996年,新一代“買辦”,閃亮登場!
  4. 居心叵測、飲鴆止渴的化債辦法
  5. 歷史文獻 |一個美國 專家對劉鄧反動路線的控訴——美國寒春同志的發言
  6. 老賊柳傳志的巔峰之作:新勞動法被資本家聯盟強力阻擊,惡劣影響罄竹難書!
  7. 解讀1978年的一句經典名言
  8. 陳曾明:學生都腐敗了,國家民族還有未來嗎?
  9. 對四十年,要勇于梳理三件事:
  10. 他恨不得將黃皮膚換成白皮,做夢都想當美國人,現在又想回國了
  1. 多次辱罵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的人,竟然被任仲夷說“堅持真理,堅持黨性,堅持斗爭,寧死不屈”,并被遼寧省委追認為“烈士”! 改革開放后,任何一個人如果公然對國家領導人進行那樣的謾罵,會不會被判刑?會不會被評為“烈士”? 這個由讀者來判斷。 這也是為張志新平反、追認其為“烈士”的“任仲夷”們以及他們的后臺們必須要回答的問題。 就是在可以公開批評根據領導人的美帝,一個美國公民大喊“絞死拜登”、“
  2. 再這么搞下去,老百姓還能信什么?
  3. 英雄已去世,毒蛇卻高升!
  4. 魏?。赫撁珴蓶|晚年
  5. 被審判的戚本禹、造反派五大領袖等人,誰“拒不認罪”?誰“認罪態度好”
  6. 他果然被罷免了全國人大代表!
  7. 當前各階級分析和任務
  8. 史上第一次,美國大選把公知干沉默了!
  9. 小平的自述原文摘錄(值得仔細品讀)
  10. 說說喀山大會上“金磚幣”被攪黃
  1. 謝子長:與劉志丹并稱的西北雙星,毛主席三次為其題詞,是毛主席題詞最多的烈士
  2. 他恨不得將黃皮膚換成白皮,做夢都想當美國人,現在又想回國了
  3. 魏?。赫撁珴蓶|晚年
  4. 我們面臨的人口問題
  5. 中國最不應該被低調的烈士就是她!應該為她設立一個專門的紀念日。
  6. 小平的自述原文摘錄(值得仔細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