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閩人36姓入琉球”改變了琉球文化,成為沖繩與神州大地的感情臍帶。如今沖繩人仍堅守著漢俗禮儀,如清明節(jié)家祭,端午節(jié)吃粽子掛蒲艾,農歷七月十五燒紙祭祀,九九重陽飲菊花酒,屋頂裝飾辟邪的石獅,丁字路口放置石敢當,信仰媽祖和保生大帝。
日本沖繩縣知事(省長)玉城丹尼率團于7月6日在中國福州,參加福建與沖繩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峰會,迅速拉近了閩人與沖繩人的特殊情緣,也勾起了兩地親情“閩人36姓入琉球”的歷史記憶。從1392年中國明朝洪武帝朱元璋賜令閩人移民當時琉球王國,令琉球一躍成為歷史上的“萬國津梁”,到如今歷經滄桑依然保留著日本最濃最多中國文化傳統(tǒng)與習慣色彩的“沖繩本色”。閩人入琉球的“歷史臍帶”成為了福建與沖繩緊密相連的“文化紐帶”。
今年6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了北京的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在參觀明抄本《使琉球錄》展品時,習近平說:“我在福州工作的時候,就知道福州有琉球館、琉球墓,和琉球的交往淵源很深,當時還有閩人36姓入琉球。” 習近平強調,要加強對典籍、版本的搜集整理工作,把中華文明傳承好、發(fā)展好。習近平的講話引起了日本媒體的極大關注,也促發(fā)了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7月訪問北京和福州,接續(xù)沖繩與中國的多渠道交流與合作。
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5年),明朝使臣楊載奉朱元璋之命前往琉球宣詔冊封,琉球國王也明確表示向明朝政府稱臣,正式成為明朝藩屬,由此開啟了中國與琉球長達5個世紀之久的“宗藩關系”或稱“封貢關系”。期間,楊載抵達琉球卻發(fā)現(xiàn)其還停留在“縛竹為筏,不諳舟楫”的原始階段。為幫助琉球王國發(fā)展,1392年,朱元璋賜琉球“閩人36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由此,一些從福建沿海選拔出來的熟悉水道、善操控船只以及熟知明朝詩書禮樂等的華人被派往琉球。據《琉球國記》記載,中朝人來居者3000余,涵蓋了林、梁、鄭、金、蔡、陳、阮等眾多姓氏,被泛稱為“閩人36姓”。
這些閩人到達琉球后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村落,最早被稱為“唐營”或“唐榮”,后來改名為“久米村”,又稱“久米36姓”。這些閩人憑藉掌握了較為先進的漢語文化知識和航海技術,不僅負責琉球國航海、造船等交通事務,還從事外交文書編寫、漢語文獻翻譯和對外貿易等,其后裔很多躋身琉球國高位,被稱為“久米士族”。琉球王國從一個“不諳舟楫”的蕞爾島國一躍成為明朝與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琉球商船往來于福建和泰國、越南、馬六甲等地,將明朝貨物輸往世界各地,而明朝的商船也將琉球當做中途補給的基地,琉球王國由此獲得了“萬國津梁”的美譽。
從琉球藩到沖繩縣
1872年,日本政府借明治天皇親政之機,削除了琉球國號,設為“琉球藩”。1875年7月,日本強令琉球王國停止對清朝政府的朝貢,并改用日本年號。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廢藩置縣,正式將琉球強行并入日本,設為沖繩縣,琉球王國覆亡。
琉球亡國,被日本吞并為沖繩后,“閩人36姓”后裔也在時代變遷和日本政府要求中改姓成為各種日本姓氏。如沖繩縣前知事仲井真弘多被考證確認為“閩人36姓”的蔡氏后裔;日本知名演員山口百惠的山口姓氏以及名嘉、村山、平田等姓氏則多為“閩人楊氏”后裔;日姓的新垣、渡久地、松本等姓氏多為“閩人林氏”后裔。據不完全統(tǒng)計,閩人阮氏后裔現(xiàn)在在沖繩的約有3500人,閩人梁氏后裔現(xiàn)在沖繩的約有1500人。從上世紀80年代始,日本“閩人36姓”后裔懷揣著家譜踏上福建尋根問祖的旅途。截至目前已完成了蔡、林、金、梁等姓宗祖地的查證。遺憾的是,由于年代久遠,加之清朝為了消滅南明時期鄭成功在福建沿海實行遷界,導致福建的民間家譜資料等大量流失,很多沖繩閩人后裔至今未能找到祖上根脈。
堅守漢族傳統(tǒng)習俗
沖繩“閩人36姓”的姓氏雖然已不復存在,但沖繩卻仍然保留著最多的琉球中華文化傳統(tǒng)與漢俗禮儀習慣。在明治維新后1872年起,日本將過新年改成了元月元日,但唯有沖繩至今仍保留著以中國農歷春節(jié)的傳統(tǒng)“過新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沖繩那霸市的首里城更蘊含眾多中華文化印記,也是歷史上“琉球王國”的文化象征。
過去沖繩每年堅持舉辦傳統(tǒng)的再現(xiàn)琉球王國儀式的“首里祭”,其宏大場面和巡游服飾等都與中國古代傳統(tǒng)祭祀活動十分相近。在首里城再度遭受大火燒毀和冠病疫情兩年后,沖繩“首里祭”以“首里祭復興周”于去年恢復舉辦,展現(xiàn)了沖繩特有和永不放棄的琉球中華文化情緣。
沖繩“閩人36姓”后裔大多仍堅守著漢族禮儀習慣,如清明節(jié)家祭,端午節(jié)吃粽子掛蒲艾,農歷七月十五燒紙祭祀,九九重陽飲菊花酒,屋頂裝飾著辟邪的石獅,丁字路口放置著石敢當,信仰媽祖和保生大帝。去年日本政府與沖繩縣聯(lián)合舉辦沖繩回歸50周年紀念典禮,贈送與會嘉賓和代表的“伴手禮”就是學習引入中國制糖方法的沖繩“黑糖”,還有就是源自琉球王國時代制酒技術的“琉球泡盛”。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