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關,政府部門“突擊花錢”都不是新聞。今年更離譜,截至11月底,全國財政總支出56235.97億元,而全國人大批準的全年支出預算為76235億。這意味著在剩下的1個月內,政府必須突擊花掉2萬億元,占全年預算的26%。這也意味著,其中約1萬3千億元,本來是可以不花的。
本來可以不花的錢,卻被逼著非得要趕緊花出去,想必各級政府部門官員的心中很苦。造成這些大人們苦惱的原因,是現行的財政預算模式:如果不按期將錢花完,剩下的錢不但有可能被收回,而且本單位下一年的經費也可能遭削弱——誰也不敢淪為這樣的“單位罪人”,于是“突擊花錢”成為必然選擇。這是一種典型的鼓勵花錢、提倡浪費的財政制度,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財政預算模式——為了這種模式的運轉,國民1年必須多支付1萬3千億稅金,相當于是全國人民為財政部的老爺們在他們的工資、福利、職務性消費以外額外支付的費用,這是不是全球最昂貴?
如果把這本不該花的每年1萬3千億節省下來,花在該花的地方,可能許多讓政府頭痛、困擾國人已久的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社會保障、醫療改革、讓地方政府擺脫對“賣地財政”的依賴從而降低房價……如此等等。要知道,每年1萬3千億可不是小數目,前幾年“建設新農村”喊得震天響,中央一咬牙,決定拿5千億出來,還是分3年投入,每年才1千多億,也不知道后來資金到位沒有?估計夠嗆。因為早有媒體報道,凡科技、醫療、環保、三農之類跟老百姓密切相關的預算,執行情況最差。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一份報告就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保障性住房投資僅完成394.4億元,占全年建設計劃的23.6%——時間過去了一大半,投入還不到四分之一。因為遭遇金融危機,為抵抗經濟衰退,今年政府啟動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刺激計劃,總額高達4萬億——4萬億看著很多,其實是分3年投入,每年也不過1萬3千億。換言之,只要把每年不該花的錢節省下來,這4萬億就有了,不需要再另外去找錢,中國年年都可以搞如此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再換一種算法,這等于是迄今為止,4萬億計劃該花的錢,1分錢都沒花——咱就憑原來的錢,就把這件大事給辦了。于是所謂4萬億,只好留給咱哥們年底玩打水漂。
奇怪的是,年底“突擊花錢”并非始自今年,而是年年有媒體關注,民眾叫罵,但有關管理部門卻無動于衷,似乎這根本不成其為問題。當然,加大財政預算績效考核力度的態還是要表的,但年底突擊花錢照例是“防止”不了的。態照樣表,錢照樣花,游戲就這樣一年年玩下去,“可持續性”似乎好得很。雖然每年的政府報告都要說“以改革促發展”,但這種反掌就可以節省1萬3千億,相當于年增財政收入18%的制度改革,楞是無人問津——當然,大人們的眼光看得更遠,目標更高,一年1億3千萬實在算不了什么,雖然他們經常對老百姓說缺錢。
還有一種口號叫“建設節約型社會”,這話當然很對——他們的話總是很對。但是,這邊廂才高喊著“節約”語聲未歇,那邊廂卻已經在逼著自己趕快花錢(花錢這種苦差事,他們當然不會找別人,肯定是自己上,要不怎么說“沖鋒在前”呢?),這“節約型社會”到底打算由誰來建設呢?被逼著花錢雖然很痛苦,但絕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的方法有很多,他們也早已工作經驗豐富了,無非是將才蓋不久的大樓重新高標準裝修,多購些豪華車保證一人2輛,挖空心思巧立名目全球多日游……最主要的,當然還是花1萬元把原價1百元而且根本就用不著的東西買回來。這其中,當然會有人發財,會有人歡笑,所以又促進了社會和諧——官員們的素質果然很高,他們深深明白:“構建和諧社會”遠比“建設節約型社會”,更迫切,更重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