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道人:再談前30年的發展
貧道寫的關于共和國60年的“特別是”,目的是把這么多年一句“崩潰邊緣”造成的誤導,通過具體數據給搞清楚了。因為多數人并不熟悉數據,而這些年媒體和政府公布的數據又不會去說清楚真相,因此很多人在心里總是覺得前30年會發展沒現在好。
前30年究竟發展的好還是不好,是耽誤了中國發展機會還是沒有喪失機會,是要通過比較來說明的。貧道在前述帖子中用的是前后30年經濟發展速度的比較,開始有網友質疑說用1949年數據有些不合適,因為這是戰亂剛結束甚至還在戰亂中,經濟破敗嚴重,做起點有“主觀故意”之嫌。于是貧道就再用“解放前最高”數字做起點進行了計算,結果一致。其實,貧道如果反問說:“不是說文革最后使國民經濟到了崩潰邊緣嗎?改革后數字以此做起點就有道理嗎?”也能搪塞過去。但貧道喜歡讓人沒話說,還是換了數字。
有些網友更認真些。一個叫“最怕流氓有文化”的網友說:“從幼兒園到初中生,認字的速度是很快的,從初中畢業生到博士生,認字的程度相差不多,該認得的都應該認得了,除非不斷地有新字造出。從畝產一二百斤,到畝產八百斤,這是能夠實現的;從畝產八百斤,再以先前的速度增長,這似乎是不大現實的。 唯一可能的是,在耕地面積上即使來實現了。即使不出現現如今的耕地面積減少的情況,也就是說,保持之前的耕地面積不變,我們是無法實現的。那么只有以畝產增速來增大耕地面積,最終實現總量的增速?可是這似乎也不大符合科學發展的理念,要不,就不會有退耕還林一說了。 ”希望貧道“賜教”。賜教不敢,但還是可以說說的。
這個網友提出的問題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無論因為資源供給能力,還還是從需求擴張空間,以及技術進步的可能性空間等因素,產品增長的曲線總是開始陡,然后平緩,最后甚至可能下降。因此單純比速度也并不說明問題。但是,這個網友必須注意到,經濟發展不是上學識字,小學規定認識3000漢字,其中2500個會寫。如果達不到,就不能畢業。由于常用漢字只有3500個,初中確實不再需要認識多少了。但是,假如一個學生小學6年只認了1500漢字就畢業了,初中3年要認漢字是2000個,任務不是還更大嗎?由于經濟發展實際不存在“畢業”問題,所以這個網友的比喻不恰當。也就是說,假定改革前中國糧食產量不是3億多噸而是2億多噸,那么要達到后來的5億噸,不是任務也很大嗎?鋼鐵、煤炭、石油、棉花、交通、教育、衛生等各個方面,都可以這樣看。
實際上,真正比較中國在這30年經濟發展是否成功,最合理的比較非法并不是與改革后比,而是與國情接近,起點接近,發展環境接近的國家在這個階段的發展速度相比。貧道之所以用前后兩段比,是因為宣傳部門硬要用“特別是”來選這個內容。貧道就給這個網友用中國與接近國家情況比一比。也就是說,拿兩個小孩子上學,看誰能畢業。
拿誰比最合適呢?日本?不合適,因為日本本來就是列強之一,1949年前后工業技術基礎比中國強。韓國、馬來西亞、臺灣地區、泰國?也不合適,因為這些國家和地區太小,比中國小一個數量級。小一個數量級,利用世界經濟發展提供的機會就方便,一個小機會就夠他們起飛了。一個小國靠一個產業就能發達,對大國來講,填牙縫都不夠。跳蚤能跳比自己身高高200倍的高度。科學家研究發現,如果跳蚤身體大一個數量級,10倍與本來的身高體重,即使骨骼肌肉的結構和力量與原來跳蚤一樣,也只能跳20倍身高的高度。因此,咱們必須找個大的。
顯然,印度最合適。印度與中國獨立時間接近,1950年人文發展指數為0.161(HDI,包含人均GDP、識字率、升學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等指標,被認為標志現代化水平比較合理的指標),中國為0.159。一直到1956年,印度人均GDP還高于中國。印度在這個時期的人口與中國最接近,雖然國土面積小,但耕地面積是中國的兩倍。印度與中國在這個時期都屬于不結盟國家,只是印度接受蘇聯和美國援助要比中國大很多倍。也就是說,這兩個小學生,印度上學前就多認了寫字,而且家境比中國好。除了老師教,還請了兩個家教。那么小學畢業時認字情況怎么樣呢?下面有3個表:
1980年中國與印度人均主要農產品產量比較(公斤/人)
|
谷物 |
棉花 |
油料 |
肉類 |
雞蛋 |
水產品 |
中國 |
300 |
2.7 |
10.5 |
12.2 |
5.1 |
3.2 |
印度 |
211 |
2.0 |
2.8 |
1.3 |
1.1 |
2.7 |
中/印 |
142% |
135% |
375% |
938% |
464% |
119% |
1980年中國與印度農村發展部分數據對比
|
拖拉機 臺/公頃 |
化肥施用 公斤/公頃 |
農村中學入學率 |
嬰兒死亡率 |
出生預期壽命 男女 |
中國 |
0.2 |
100.2 |
79.2% |
5.3% |
65.2/69.0 |
印度 |
0.002 |
6.1 |
12.5% |
12.9% |
55.4/55.7 |
中/印 |
1000% |
1642% |
634% |
41% |
118%/124% |
1980年中國與印度主要工業品產量比較
|
鋼 萬噸 |
煤炭 萬噸 |
水泥 萬噸 |
發電量 億度 |
汽車 萬輛 |
棉 億米 |
電視 萬臺 |
中國 |
3712 |
62105 |
7986 |
3006 |
22 |
135 |
2492 |
印度 |
1118 |
11370 |
1780 |
1193 |
3 |
83 |
88 |
中/印 |
332% |
546% |
449% |
252% |
733% |
163% |
2832% |
除以上表外,中國70年代初HDI就超過0.5,印度則到90年代中期才超過。中國工業產值早在60年代末就歷史性超過農業,印度實現這一點還不到10年。
顯然,中國這個小學生比印度這個小學生認字不是多了一點,而是要多得多。也就是說,到了初中,印度還要解決更多的問題,而中國很多問題在30年前就不用解決了。比如,中國在70年代初HDI指數超過0.5后,按照一般規律,婦女生育率會自然下降,人口自然增值率也會自然下降。中國從解放到1969年,婦女生育率有高有低,但平均為6.0。1970年降低到5.8。72年為4.2,74年為3.7,76年為3.2,78年已經降到2.75。因此,中國到1980年就度過了低收入國家人口高增長的門檻。下面是這個時期的人口出生率和增值率:
1964:3.91% 、、2.76%
1966:3.51% 、、2.62%
1968:3.56% 、、2.74%
1970:3.34% 、、2.58%
1972:2.98% 、、2.22%
1974:2.48% 、、1.75%
1976:1.99% 、、1.27%
1978:1.83% 、、1.16%
1979:1.78%、、、1.16%
1981:2.09%、、、1.46%
1983:2.02%、、、1.33%
1985:2.10%、、、1.43%
1987:2.33%、、、1.66%
1989:2.16%、、、1.50%
1991:1.97%、、、1.30%
1993:1.81%、、、1.15%
也就是說,中國早在30年前就甩掉了人口增長過快,人均財富偏低的問題(此后十幾年因為分田到戶,男丁稱為家庭重要因素,加上失去五保體系的防老因素,婦女生育意愿反而提高了)。但印度由于90年代才達到中國70年代初水平,至今還處于人口高增長期。
比較也是一門學問。精英們都很鬼,經常會找到一些最有利于自己的數字來說問題。比如人均GDP,而且是匯率法美元計算的。如果用這個指標,中國到1980年人均GDP之比印度高30-50美元,也就是高出12-19%。但是拿實物比,會發現中國農產品比印度高出40-60%,工業品高出幾倍。匯率計算GDP是個很無聊的數據,基本說明不了什么。但實物又難以羅列窮盡,所以也有缺陷。
所以,千萬別相信經濟學家的數字,即使貧道這種山寨學者列的也要想想。因此歡迎網友提疑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