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 | “二次返城”留下解疑題
2020-06-11 16:13:13 來源: 半月談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6/11/c_1126102331.htm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越來越多原本在城市務工的勞動者,帶著學到的技術、積累的資本返鄉創業。然而,半月談記者近期在調研中發現,一些人返鄉一段時間之后,遭遇各種創業“滑鐵盧”,又被迫“回城”了。
返鄉時的雄心、回城時的無奈,鮮明的心境對比令一些創業者尷尬難掩。
人回鄉后怎么留住?這對鄉村振興人才養成機制和基層治理來說是一道嶄新的考題。
山東東營廣饒縣李鵲鎮李國敬在家鄉從事養殖 朱崢/攝
“去而復返”,返鄉創業人員諸多心酸
江蘇外出務工人員李團此前一直在新疆從事建筑工作,常年在外漂泊的他根本無暇照顧家中妻小。2017年,為了與家人團聚,李團下定決心回家創業,在村里搞生豬養殖。
由于不了解政策,他沒有提前找相關部門審批,以為在自家承包地上蓋豬圈不會有問題。當豬圈建設到一半,鎮村聯合執法隊找上門來,豬圈被推倒,前期的投資也打了水漂,創業夢就這么草草結束了。
如今,李團不得不南下廣東,跟著包工頭從事污水管道安裝工作。“家門口就能賺錢、家人都在身邊的日子人人都想,但沒錢賺不行,趁我年輕還有力氣,在城市里能賺一點是一點吧。”他說。
成剛出生于四川的一個農民家庭,童年時父母因意外去世。在最困難的時候,村里的鄉親們給予了很多生活上的幫助,這在他心里埋下了感恩的種子。在外拼搏多年,積累了不少管理經驗后,他打算回鄉創業辦廠。
“我回到村里成立了一個水果廠,希望以生態農業帶動經濟發展。”成剛說。但辦了沒多久,就發現村里能召集的年輕人太少了,勞動力嚴重不足導致企業運轉很困難。
山東人李霜告訴記者,自己畢業后在日照一家鋼鐵企業工作,后回到家鄉萊蕪創業,研發生產花椒餅肥料。感覺從2012年創業到現在,怎么也突破不了瓶頸。一起創業的小伙伴留下的已經不多了。
“前幾年返鄉創業的人確實很多,鄉村創業圈也很熱鬧,但后來身邊創業的人慢慢減少,多數人在創業熱情被澆滅后,又傷心地離開鄉村,重新回到城市打拼,這種情況下人一旦走了,就不會再回來了。”一名青年創業者說。
被“硬門檻”“軟門檻”戳中痛點
財務、政策、人員狀況,往往決定著返鄉創業的成敗。“二次返城潮”既暴露出基層治理的痛點,也暴露出創業人員素質的短板。
一是涉農創業投資大、見效慢、風險高,一些返鄉人員能力有限。江蘇軍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魯曼表示,目前鄉村的創業機會大多集中在農業和旅游,無論是現代種植和養殖,還是鄉村旅游,動輒需要投入幾十萬元的資金。有些返鄉創業人員既沒有充足資金,又不掌握種養技術,不了解市場,也不懂得銷售,一旦盲目跟風便容易失敗。“很多人覺得我會種地、會養雞,就能創業,其實沒有這么簡單。”
二是部分地方“軟門檻”過多過高,一些返鄉創業項目提前“死在辦證路上”。一名創業青年吐槽,現在農業創業用地審批很困難,要經過多層級、多部門,蓋幾十個章。不少人有創業激情和創業條件,但對很多政策不了解,也不知道應該和哪些部門溝通。從上海返鄉創業的某公司負責人說:“最好地方政府有一個綜合部門,能夠為創業人員提供一些指引,告訴我上哪兒去辦證件、辦哪些證件。這個很重要,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創業上,而不是瞎跑腿。”
三是部分基層政策時常反復,“一刀切”讓人很受傷。有創業者反映,有的基層政策變化太快,今天說可以,明天又說不可以,說拆就拆,又很少賠償損失。
四是返鄉創業支持政策存在關注少數“創業明星”現象,注重錦上添花“撈政績”,忽視對更多創業者的“雪中送炭”。基層政府往往將政策集中傾斜給一些“創業明星”,這些人融資、審批、品牌宣傳都會相對順暢,因為政府需要他們參加各類創業大賽。其余的創業者很難有這些待遇。
五是一些政策無法落地。比如租賃場地使用問題,紅頭文件寫著閑置廠房可以再利用,但到了現實中,就實現不了,因為沒有明確哪個部門負責,部門之間玩起了踢皮球。
江蘇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義良認為,創業扶持政策在基層落實不到位、融資困難、農村電商發育不充分等,都會引發多方面問題,導致返鄉創業失敗,進而出現“二次返城潮”。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返鄉創業青年宋京偉(右一)帶領村民在公司車間分裝太空泥
為返鄉創業人員搭建干事平臺
讓創業者扎根鄉村,靠的不是口號。對于基層政府而言,要傾聽心聲,完善政策,快頻改進;對于創業者而言,要認真借鑒他人經驗,時刻保持學習的熱忱、干事的激情。
“作為從小在農村長大,既熟悉鄉村情況,又有較高素質和創業意愿的返鄉者,最后不愿意留下來,我們就應該反思,是不是鄉村創業體系存在問題。”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黨總支書記陶勛花說。
魯曼認為,優化營商環境,基層政府尤其要加快簡化審批手續、壓縮辦事流程,讓政務更加公開透明,繼續強化返鄉創業政策支持力度,主動幫助創業者解決融資難、銷售難等現實問題。
免費電商創業培訓 陳斌/攝
李義良建議,完善并細化返鄉創業鼓勵政策,讓政策可以更好地落到實處;加大基層創業孵化器和融資平臺建設,大力發展小微貸,進一步提高支持創業信用貸款額度;完善基層治理和公共管理,讓支持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在基層真正落實到位;培育農村電商,搭建返鄉創業農副產品銷售載體和平臺。
記者發現,返鄉創業者對了解信息、創業培訓的渴望大大超出了記者預料。十分希望政府能夠牽線搭橋,為創業者定期舉辦信息溝通、行業交流等活動。陶勛花說,返鄉人員不能盲目跟風,可以先在家門口就業,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領域創業。政府部門則可以定期組織針對返鄉人員的就業創業培訓和經驗分享,帶動更多人成功創業。如果返鄉創業人員剛開始沒有足夠能力建設加工廠、倉庫等,地方政府不妨牽頭,爭取與龍頭企業合作,在龍頭企業組團規模發展下,中小創業者能減少成本投入,降低風險。
劉明威2016年從北京回到家鄉威海創業,目前是山東云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他坦言:創業這條路整體來講不是很好走,各方面壓力很多,不太建議在缺乏資金、管理背景的情況下走這條路。
李霜感慨,現在很多創業補貼政策,門檻還是高:“比如免息創業貸款,需要有兩名必須是公務員或者國企員工的擔保人,如果沒有家人是這種身份,就很難找到擔保人。”
“如果條件能放寬一點,哪怕貸的錢少一點,也能讓更多人享受到政策紅利。”李霜說。(記者 董小紅 陸華東 滕軍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