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菜店的五花肉漲到36元一斤,雞蛋也漲到6元,比年初幾乎翻一番。關于豬肉漲價帶來的副食品漲價,有很多解釋,最流行的是去年開始的非洲豬瘟鬧的。前幾天看到搜狐新聞登載南方財經網的一篇文章,標題是《豬肉價格跌了!媒體:北方兩天跌了五塊……》,里面給出不少數據,看完以后對豬肉生產情況有了點認識。
文章給出了“卓創調研”的幾組數據:10月22日遼寧一級滿膘白條走批發市場價格最高已漲至55.0元/公斤……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下滑70%之多……截至 10 月底,河南以北市場存欄較去年同期下滑比例在 40%-60%,河南以南地區存欄同比下滑則多在 65%-80%。”全國“當前供給缺口高達1000萬噸”。
認為豬肉價格還處在上漲階段。
海關數據: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進口133萬噸,全年進口量估計達到200萬噸。
文章說:“供給端為何這般乏軟無力?首當其沖的是去年8月起爆發的非洲瘟疫……死亡率基本為100%……截止2019年7月3日,全國共發生非洲豬瘟疫情143起,撲殺生豬116萬頭。”
為了更加全面了解情況,再補充幾個數據:
中國年豬肉產量在5500-5400萬噸,消費量大約5500萬噸(2014年頂峰5719萬噸),基本自給,年進口大約在150萬噸左右。全球豬肉產量11000萬噸左右,中國無論產量還是銷量都占了一半以上。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前三季度數據顯示,1-9月中國豬肉產量3181萬噸,同比下降17.2%,即減產652萬噸。其中第三季度下降40%。
有了上面數字,關于生豬產銷以及相關問題就可以探討了,大致可以做出以下判斷:
首先,豬肉供需處于嚴重不平衡狀態,這種狀態短期內是無法解決的,困難還會持續一定時間。
其次,2018年8月開始的非洲豬瘟是造成豬肉產生減少的一個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先說第一個判斷。前三季度生豬減產650萬噸,而且處于逐季擴大狀態,全年減產不會低于900萬噸。考慮過去每年150萬噸進口滿足需求情況,全年1000萬噸的供給缺口估計是可信的。
是不是可以通過放開豬肉進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呢?比如到年底進口不是擴大到200萬噸,而是擴大到1000萬噸就可以了呢?這條路走不通。
中國生產了世界一半以上的豬肉,但還是凈進口國。第二大豬肉生產國是美國,2017年1172萬噸產量,消費960萬噸,余量212萬噸。整個歐盟算,比美國產量大,2017年產量2340萬噸,消費2060萬噸,余量280萬噸。第三大生產國巴西373萬噸產量,292萬噸消費量,80萬噸余量。這三個地方已經占中國以外豬肉產量70%多了。其余國家要么總產就不高(比如加拿大總產不到200萬噸),要么自己還不夠(比如俄羅斯第四大豬肉生產國,每年還要進口50萬噸,日本韓國雖然都是百萬噸產量,但兩家都是吃的比養得多,每年要進口130萬噸豬肉)。就算美國加歐盟加巴西把多余豬肉都賣給中國,還不足500萬噸,離補住中國的缺口還差一多半呢。
關鍵是,全球這種豬肉供需格局,中國動動指頭就能讓肉價像過山車一樣波動。中國前三季度豬肉進口僅僅擴大三分之一,比去年多買了不過30萬噸,全球豬肉市場價格就翻了一番。別說買1000萬噸了,就算中國多買300萬噸會成什么樣子?因此,外貿部門估計全年能進口200萬噸豬肉(比去年多買80萬噸),就很不錯了!
貧道在上一篇文章說到國家大小不同很多方面會形成質的不同,就是這個道理。一個澡盆跳進去幾條狗狗沒啥事兒,大象往里踏進去一只腳,其他就動物都找不到了。記得茅于軾說過中央政府要保留18億畝耕地是傻——全球化了,糧食不夠國際市場上買就是了。茅老先生顯然對澡盆、大象和狗狗的關系搞不清楚(中國糧食年產6.2億噸,全球糧食貿易量3.1億噸。中國減產20%,要全球采購市場的40%,全球糧價能翻5番!)。中國豬肉不夠吃了,沒任何辦法,只能自己多生產。
那么是不是加快生產就行了呢?也不是那么容易。因為增加產量要增加生豬存欄數,增加存欄數要要增加仔豬,仔豬增加要靠“能繁母豬”(專有名詞)存欄的增加,也就是能下崽的母豬增加。可惜,從去年開始一直到今年上半年“能繁母豬”存欄數一直在減少。消息說,今年1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3.56%,同比下降14.75%。半年過后并未好轉,能繁母豬存欄繼續環比下降5.0%,同比減少已經達到26.7%。一直到最近才有“多省能繁母豬存欄開始回升”的消息。這是個好消息,可惜起碼這幾個月生豬出欄還會是嚴重下降局面,頂多是仔豬比例會有所上升。生豬產量下降20%,能繁母豬下降近30%,總產只能還會繼續下降一個階段。只有能繁母豬存欄30%的缺口補齊了,再有近一年時間,才能達到去年年中水平。這恐怕是2021年上半年了。
第二個問題,是不是非洲豬瘟造成了生豬大量減產呢?應該不是。開篇文章提供了“截止2019年7月3日,全國共發生非洲豬瘟疫情143起,撲殺生豬116萬頭”的信息。116萬頭生豬,肯定大部分不是150公斤待出欄的成品豬。撲殺時一個不留,不少甚至是仔豬,平均重量不會有100公斤。當然我們最后應該按“假如沒非洲豬瘟它們會長到150公斤”考慮 。即便如此,116萬頭也不過17.4萬噸。“截止2019年7月3日”,沒說清楚是否是從全年8月發現時算還是指今年,就算指今年,也只占同期生豬減產數500萬噸(按9月總計650萬噸推算)的3.5%。當然,非洲豬瘟的影響還包括豬瘟流行造成去年消費者對豬肉需求下降,造成肉價下降有關。但客觀的講,這種影響是有限的。今年上半年豬肉價格就開始大幅回升,但能繁母豬存欄數繼續每月都環比下降,一直到下半年,這顯然不能再歸結到上面說的影響。
第三個問題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國生豬斷崖式地下降呢?看到李昌平一篇文章,開篇說:
“國慶節回家,家鄉方圓幾十個村莊,沒有一頭豬、沒有一頭牛、沒有一只羊?沒有鵝、鴨?,走上幾十戶,還能見到幾只雞!我萬分驚訝,不解為什么會這樣。鄉鎮干部們給我背語錄: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我大概懂了!”
貧道估計李昌平說的是去年很熱鬧的“南豬北養”,把南方造成污染的大量豬圈給拆了,這件事兒在新聞上看到過。但他說的南方農村(李是湖北人)家庭不準養豬的事兒,倒是不清楚。不清楚就不再議論了,何況還可能是“網易”。
李昌平當過多年鄉黨委書記,還一直關注三農問題。他才說自己大概懂了,貧道應該還欠點火候。
產量一年下滑近20%,對生豬生產來講是場災難。雖然是個小災小難,但客觀總結一下還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大的錯誤。從新聞和統計局給出的數字可以看出,這次生豬生產斷崖式下滑主要不是非洲豬瘟造成的,而是其他原因。非洲豬瘟是外邊傳染過來的,很難避免,屬于天災。這讓貧道想起當年的所謂“三分天災七分人禍”這句話來。當年劉少奇主席說的“人禍”,是指錯誤的政策和錯誤的政策執行方法造成的經濟困難。那么,我們在前一段生豬生產的政策方面是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設計不當,或者執行不當的問題?
昨天晚上看到一個外國朋友贊揚中國共產黨總是能不斷探索不斷改進。所謂探索就包括發現失誤總結經驗繼續進步。
貧道家領導常年吃素,很少買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