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民,所以我最清楚分田單干后的事。我們生產隊自從分田單干后,隨之人民公社也就沒有了,再也不用看生產隊長的臉色做事了,隨后就進城看包工頭的臉色行事了。幾十年下來,肚子是吃飽了,但沒有一粒糧食是自己種的,無數的包工頭臉色比生產隊長的臉色還難看。現在成了城市人,領著210元錢農民養老金,社區主任問我生活幸福不幸福?我說:不會寫這兩個字。我們的幸福會有誰知道呢?"
可以肯定,這位網友是親身經歷了集體和單干的變遷的,是他經過前后對比得出來的最真切的內心感受。
可以說,這也是當下千千萬萬農民的共情——四處打工,在城市買房,卻享受不到城市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待遇。
"一年越過了溫飽線,四十年跨不過富裕坎"。這是一撥又一撥去參觀考察分田單干的"急先鋒"的人對它的評價,也是當今廣大農村的真實寫照。
分田單干后,農民的確能吃飽飯了(這里就不說為啥能吃飽飯了),但問題也一個接一個來了。
先是賣糧難:生產隊的時候是大家只管種不管賣,種什么都不愁賣,種多少都不夠賣;單干了,種啥咋賣都是自個家的事了,賣什么,賣給誰,誰都是把價格一壓再壓的貨色。
接著是增產不增收:種啥啥賤,賣啥啥難,以至于單靠種地根本無法滿足生活需求,只好外出打工、也只有外出打工這一條路可走。
可不就得看包工頭、資本家的臉色么?!
只是,過去看生產隊隊長的臉色,那好歹也是給咱自己干,隊長還是咱自己人;現在看包工頭、資本家的臉色,這給人家干,人家還不拿咱當人看。
其實,分田單干能吃飽飯,卻不能致富,這是小農經濟注定的宿命。正因為小農經濟致不了富,農村蕭條、土地荒蕪、農業后繼無人、糧食安全堪憂,也就是必然的結果。
糧食是民之根本,國之根基。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已成為當務之急。為此,有專家提出"組織大規模集約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來振興鄉村,以確保糧食安全。
這不禁讓筆者想起某乎上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分田單干是進步還是倒退?
事實上,早在人民公社時期,就已經開始了集約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探索和實踐,許都發展比較好的、或靠近城市的農村,或多或少組織起了多種經營項目,即副業生產。那時的副業生產,實際上就是現在專家提出的"產業化項目"的雛形。到80年代初,不少地方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比較成熟的、集體經營的產業項目,并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正如某乎話題爭論反方所言,如果當時繼續走集體經濟的道路,農村完全會比現在發展的更好。
遺憾的是,由于分田單干的到來和人民公社的解散,不計其數的集體產業項目隨之灰飛煙滅。
人民公社時就已經進行的大規模集約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被現在的專家提出用來振興鄉村,大家說分田單干是進步還是倒退呢?
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中國的百強村,沒有一個不是走集體經濟道路的。
在百強村,有住房由集體建設分配的,有醫療、教育、養老費用由集體承擔的,有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電、暖、燃氣等生活用品免費的。
這,不就是我們追求的、所要的
幸福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