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有個“中國十大農村帶頭人物”評選活動,河北省邢臺縣前南峪村黨支部書記郭成志為候選人之一,他的申報材料開始是這樣寫的——
申報人:河北省邢臺縣前南峪村黨支部書記 郭成志
申報理由:
多年來,郭成志帶領村民走科技興山、生態富民之路,按照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并重的原則,創立了一個農、林、牧、水相互協調的小流域生態經濟系統和多功能的生態防護體系,貧困落后的窮山村終于被建設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2005年,前南峪村集體總收入860萬元,人均純收入5480元。1993年以來,他連續當選為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曾被評為省農業勞模,1989年被評為全國勞模。2006年9月,他被國家農業部評為“新農村建設功勛人物”。
經驗介紹:
科技興山 生態富民
立足村情改善生態
前南峪村地處冀南太行深山區,全村1340人,人均6分田7畝山曾是一個“光山禿嶺和尚頭,洪水下山遍地流,沿川沖走河灘地,十年九災不保收”的窮山村。
1963年的一場特大洪水幾乎毀掉了全村所有的山場植被和耕地。在大自然的嚴厲挑戰面前,郭成志帶領村民,從植樹造林,治水造田開始,到小流域綜合開發、生態經濟溝建設,徹底地把村莊由大自然的掠奪者,轉變為生態農村的建設者。
郭成志上任后,帶領群眾大搞農田水利建設,糧食總產量由1977年的26萬公斤增加到48萬公斤,徹底解決了群眾的溫飽問題。之后,他又把目光投到了8300畝山場上,經過8年苦戰,他帶領群眾累計投工200多萬個,動土石方700多萬方,建起了一個以板栗為主的果品基地。近年來,他率先走出了科技興山、生態富民的新農村建設之路,譜寫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農村建設的篇章。------(http://www.sina.com.cn 小康雜志)
注意最后這一段,大家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是不是會得到郭成志是從1977年之后經過8年苦戰累計投工200多萬個,動土石方700多萬方,建起了果品基地?但是,這可能嗎?其它不說,就算一算勞動用工的帳吧。投工200多萬個,平均每年20多萬個,全村1340人算700個勞動力,每個勞動力差不多要出300個工。也就是說,前南峪村從1977年到1985年全部的勞動力都在建果品基地!
什么叫不實事求是?這樣的材料就是典型的不實事求是。為了巴結的需要,一個好好的事情,到了一些人的嘴上筆下就走了樣。大躍進畝產萬斤,大包干一包就靈一年解決吃飯問題,都是這樣的人創造的神話。中國的很多事情壞就壞在這些不實事求是的人手里。
那么,前南峪這個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究竟是怎么來的呢? 《人民日報》1997年1月6日的報道《治山伏水創大業——太行深處的前南峪村脫貧致富紀事》是這樣寫的:
不久前,曾有一批林業專家來前南峪考察,面對這3900畝用材林和4000畝經濟林,他們不禁贊嘆:“這是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了!”可誰能想到,60年代初,這里還是一個“光山禿嶺和尚頭,洪水下山遍地流,沿川沖走河灘地,十年九災不保收”的窮山莊。1963年秋,一場無情的特大暴雨下了七天七夜,又把前南峪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幾分保命田沖個精光,鄉親們走投無路,甚至有人打起鋪蓋卷兒準備外出逃荒。村黨支部一班人再也坐不住了,他們發誓一定要根治這窮山惡水!隨即制定了前南峪20年的發展規劃:5年綠化,6年造地,3年治水,7年高標準治理經濟溝。從此,全村人在黨支部的帶領下,開始了長達30多年的治山會戰。
當年“抗大”在前南峪雖然僅駐了兩年零六個月,卻留下了一筆無價的財富,這就是抗大精神。這里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沒有艱苦奮斗,就沒有父輩光榮的過去,也不會有子孫后代美好的未來。為了治山,前南峪的父老鄉親把鍋灶架在山坡上,啃干糧,喝涼水,一天兩頭見星星;嚴冬里,人們手凍裂了道道血口,為了治山,他們貼上膠布繼續干;三伏天,驕陽似火,為了治山,大伙兒頭頂烈日揮釬掄錘一身汗。老支書郭明躍年逾70,在施工中砸傷了腿還堅持和幾位60多歲的老黨員一起跟年輕人比著干。婦女們扛石頭,腦后頭發磨掉了,沒有一個退縮的。20歲的黨員郭海文在懸崖塌方的危急時刻,舍己救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1963年以來,前南峪全村累計投工160萬個,動土石640萬方,如果把這些土石壘起1米高1米寬,能從北京至廣州來個往返。
截至1977年,前南峪共修灘造地420畝,8300畝荒山全部栽上了樹,打機井35眼,還興建了一批水利工程,使310畝“望天收”崗坡變成了水澆地。
有了這個說明事情就比較清楚了。原來“投工200多萬個,動土石方700多萬方”是1963年開始三十余年的總和,截至1977年就已經投工160萬個,動土石640萬方,共修灘造地420畝,8300畝荒山全部栽上了樹。把三十余年的成果含含糊糊說成1977年之后經過8年苦戰的成果,不說是喪失天良,至少也是于心何忍。大于不想作太多的評價,感謝人民日報的記者實事求是的留下了這些數據,讓那些不能實事求是的筆桿子自己去反思吧。沒有這樣的反思,中國的三農問題永遠也解決不好。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